3.6 拥塞控制原理

3.6 拥塞控制原理

【自学笔记】

3.6拥塞控制原理

1 拥塞原因与开销

情况1:两个发送方和一个具有无穷大缓存的路由器

拥塞网络的一种开销,即当分组到达速率接近链路容量时,分组将经历较长的排队时延。

情况2:两个发送方和一个具有有限缓存的路由器

拥塞网络的另外一种开销,即发送方必须执行重传以补偿因为缓存溢出而丢弃(丢失)的分组。

发送方在遇到大时延时所进行的不必要重传,导致路由器需要利用其链路带宽来转发不必要的分组。

情况3:四个发送方、具有有限缓存的多台路由器和多跳路径

拥塞的另一种开梢,即当一个分组沿一条路径被丢弃时每个上游路由器用于转发该分组而使用的传输容量最终被浪费掉了。

2拥塞控制方法

实际中所采用的两种主要拥塞控制方法,可根据网络层是否为传输层拥塞控制提供了帮助来区分。

·端到端拥塞控制。在端到端拥塞控制方法中,网络层没有为传输层拥塞控制提供显式支持。即使在网络中存在拥塞,端系统也必须通过对网络行为的观察(如分组丢失与时延) 来推断拥塞的发生。

TCP必须通过端到端的方法处理拥塞控制,因为lP层不会向端系统提供有关网络拥塞的反馈信息。TCP报文段的丢失(通过超时或3次冗余确认而得知)被认为是网络拥塞的一个迹象,TCP会相应地减小其发送窗口长度。

?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在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中,网络层设备件(即路由器)向发送方提供关于网络中拥塞状态的显式反馈信息。这种反馈可以通过数据报中的某个字段来指示链路中的拥塞情况。这种方法在早期的IBM SNA和ATM等体系结构中采用。

对于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拥塞信息从网络反馈到发送方通常有两种方式,直接反馈信息可以由网络路由器发给发送方。另一种形式是,路由器标记或更新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的分组中的某个字段来指示拥塞的产生(可以理解为对经过一个拥塞路由器的数据报做记号)。一旦接收方收到这个有拥塞标记的分组,就会通知发送方网络发生了拥塞。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实用版

YF-ED-J49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实用 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化学反应与热量传递 几乎所有化学转化都离不开热量传递。虽 然传热装置都已标准化,但其使用特点却有很 大不同。如果夹层内壁两侧的物流能互相反 应,就应该安装特殊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漏和 报警。传热面的结垢会慢慢降低传热效率。如 果传热很快并且是在高温下进行,如燃烧炉中 的辐射管,管路上的垢层会形成热点,软化甚 至损坏管路。压力容器以及内部或外部的加热 或冷却蛇管结垢会降低设备的传热能力,有时

会使反应失控。入口和出口联线上的温度和压力测定一般能给出传热能力降低的警示,一旦达到危险限度,应该有视听信号报警。更严格的应该有自动关闭供油线路和自动启动通风系统的设施。还有按比例增加的问题。反应器的体积按其尺寸的立方增加,而夹套传热面积仅按其尺寸的平方增加。 除非反应器搅拌非常有效,处理的物质不很黏稠,以及通过冷却面的温度降很小,反应器内存在明显的径向温度梯度。如果从器壁到反应器中心的温度降是10℃,反应器中心的反应速率将比器壁附近的倍减。测温仪表一般安装于反应器的固定点,观测不出存在的径向温度梯度,而且,指示的温度往往不是温度的平均值。

逐点比较插补原理的实现

目录 1设计任务及要求 (1) 2方案比较及认证 (2) 3设计原理 (4) 3.1硬件原理 (4) 3.2硬件原理 (5) 4软件系统 (9) 4.1软件思想 (9) 4.2流程图 (9) 4.3源程序 (9)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10) 5.1界面设置 (10) 5.2调试记录 (10) 5.3结果分析 (11) 6心得体会 (13) 7 参考资料 (14) 附录 (15)

1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该系统利用PC 机的并口输出控制信号,其信号驱动后控制X 、Y 两个方向的三相步进电机转动,利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绘制出如下曲线。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设计硬件系统,画出电路原理框图; 2.定义步进电机转动的控制字; 3.推导出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绘制出下面曲线的算法; 4.编写算法控制程序,参数由键盘输入,显示器同时显示曲线; 5. 撰写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任务及要求;方案比较及认证;系统滤波原理、硬件原理,电路图,采用器件的功能说明;软件思想,流程,源程序;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参考资料;附录:芯片资料,程序清单;总结。 X Y O

2方案比较及认证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为设计一个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该系统利用PC 机的并口输出控制信号,其信号驱动后控制X 、Y 两个方向的三相步进电机转动,利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绘制出第一象限逆圆弧。数字程序控制主要应用于机床的自动控制,如用于铣床、车床、加工中心、以及线切割等的自动控制中。 采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叫数控机床,它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便于改变加工零件品种等优点,是实现机床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次课程设计采用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以及作为数字程序控制系统输出装置的步进电机控制技术进行第一象限圆弧插补。第一象限圆弧如图2-1所示。 图2-1 第一象限逆圆弧 针对以上设计要求,采用步进电机插补原理进行逐步逼近插补。 硬件方面,步进电机是机电控制中一种常用的执行机构,它的用途是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通俗地说: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通过控制脉冲个数即可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逐点比较法是以阶梯折线来逼近直线或圆弧等曲线,它与规定的加工直线或圆弧之间的最大误差为一个脉冲当量,因此只要把脉冲当量(每走一步的距离即步长)取得足够小,就可以达到精度的要求。以下为课程设计要求插补的第一象限逆圆弧。图3-3为第一象限逆圆弧。 X Y O

化工过程机械

郑州大学 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名称:化工过程机械 学科代码:080706 培养单位名称:化工与能源学院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6月8 日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化工过程机械 学科代码:080706 二、专业简介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面向化工、石油化工、炼油与天然气加工、轻工、核电与火电、冶金、环境工程、食品及制药等流程工业,以机械、过程、控制一体化的连续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流程工业中处理气、液和粉体等物质所必需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设备和机器及其关键技术。本学科是一个专业面广,为国民经济多个行业服务的涵盖机械、化工、控制、信息、材料和力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型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化工过程原理和控制理论等学科。本学科与其一级学科中的其它二级学科有着相同的学科基础和内在联系,并和其它一级学科如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本学科所对应的本科专业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郑州大学化工过程机械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该学科拥有过程传热与节能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换热设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化工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基地。近几年本学科主持承担或完成了许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中石化、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企业相关课题,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以及2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该学科具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研究力量雄厚,充满朝气与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学科的科研环境、科研条件和人才培养条件优越,学科管理规范,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身心健康。 博士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学位学术水平。 四、修业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以 4 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6 年(含硕士阶段2 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8 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8 年。 五、专业与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目录

一、2-萘酚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 磺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般规定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开硫酸液下泵进酸于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备用。 磺化锅应无杂物,投料前应先加热夹套热油,预热烘干水份。调整磺化锅的各种阀门必须使其处于正确位置,在磺化操作过程中,排空管必须保持畅通。 运行中的操作 开启精萘打料泵,将熔融的萘打入萘计量槽,回流时应立即关闭打萘泵电源,以免超压跑料,造成火灾隐患。 加酸过程中必须使搅拌处于转动状态,加酸必须先慢后快,防止反应剧烈造成安全事故。

投料、保温维持、取样过程中,必须保持排空管畅通,生产过程中发生堵管,导致锅内压力或温度超标,必须停止投料,关闭导热油,待管道疏通后方可恢复生产。 取样分析严禁搅拌转动,必须保证反应釜无压力状态下才能缓慢打开手孔取样,取样时操作人员严禁正对手孔,取样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手孔,并打开搅拌。 取样分析合格后,通知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经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确认后,方可吹扫管道,且必须确保管道畅通方可出料。磺化出料压力严禁超过,出料结束后必须将出料管道内物料全部吹扫干净,并通知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出料完毕;出料完毕锅内余压排空必须缓慢进行,防止回收塔压力过高萘气外泄。 操作时发生的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必须按实际情况填写。 停车操作 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反应釜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锅内严禁存放物料,萘、酸计量槽严禁存放原料。 安全注意事项 精萘: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中毒现象,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毫克/立升。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上限为,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98%硫酸: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腐蚀性,落在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也会引起化学腐蚀),其蒸

化工安全工艺流程解析

编号:AQ-JS-0737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化工安全工艺流程解析 Analysis of chemical safety process

化工安全工艺流程解析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工艺流程内容 工艺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流程中各个生产过程的具体组成、顺序和组合方式,达到加工原料以制取所需产品的目的;二是工艺流程图,图解的形式表示出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经过各个单元操作过程制得产品,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以及采取了哪些化工过程和设备,通过图解形式表示的化工管道流程和仪表控制流程。工艺流程分析中要解决流程及装置的整体安全性问题。 (1)整个流程的组成工艺流程反映了由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应确定采用多少生产过程或工序来构成全过程,并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具体任务(即物料通过时要发生什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能量变化),以及每个生产过程或工序之间如何连接如何平衡以及如何实现安全运行。

(2)每个过程或工序的组成应采用多少和由哪些设备来完成这一生产过程,以及各设备之间应如何连接,并明确每台设备的作用和它的主要工艺参数,只有在保证单元、设备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整个装置和工艺的安全性。 (3)操作条件为了使每个过程、每台设备都能起到预定作用,应当确定整个生产工序或每台设备的各个不同部位要达到和保持的操作条件。操作运行过程的安全可靠必须依靠对异常现象和事故案例的分析基础。 (4)控制方案为了正确实现并保持各生产工序和每台设备的操作条件,以及实现各生产过程之间、各设备之间的正确联系,确保工艺及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确定正确的控制方案、选用合适的控制仪表和控制技术。 (5)确定安全生产措施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对所设计的化工装置在开车、停车、长期运转以及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例如设置防火、防爆措施(设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和事故贮槽

TCP 中Tahoe与Reno拥塞控制算法的比较

TCP 中Tahoe与Reno拥塞控制算法的比较 S131010038,李腾,通信2班 摘要:Internet 的快速发展对网络的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拥塞控制已成为网络能否有效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对TCP Tahoe和TCP Reno两种基本拥塞控制的原理和性能做了简要分析,并讨论了TCP拥塞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拥塞控制,TCP Tahoe,TCP Reno。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network communication,so congestion control has become an key technology in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network.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CP Tahoe and TCP Reno congestion control are briefly analysized,and the research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CP congestion control is discussesed. Keywords: Congestion control ,TCP Tahoe, TCP Reno.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网络中的资源。虽然网络带宽等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比起来,仍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拥塞问题逐渐露出来网络拥塞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和应用的一个瓶颈。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拥塞,使网络具有低丢包率和低时延的同时达到资源的最大效用,是近年来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 拥塞是指在要求网络传输的分级数量开始接近网络的分组处理(传输)能力时, 通信网络不能很好地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来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拥塞的表现是分组丢失, 分组传输往返时间太长以及上层应用性能下降等[1]。拥塞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网络带宽不足。(2)存储空间不够。(3)处理器处理能力弱。但单一的增加带宽, 扩大存储空间和提高处理能力, 并不能解决拥塞问题,相反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拥塞, 所以在网络中要进行必要的拥塞控制。拥塞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策略, 将网络中的分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维持尽可能高的吞吐量[2]。 TCP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传输协议,TCP的拥塞控制其成功的关键,近年来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TCP拥塞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进入网络的数据流量,保证通信网络不会被用户发送的数据流阻塞,并合理地使用瓶颈资源。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对TCP Tahoe拥塞控制算法和TCP Reno拥塞控制算法两种算法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对网络的控制拥塞的作用做了比较,然后对基于窗口的TCP 拥塞控制存在的问题做个简单探讨与展望。 二、拥塞控制算法 TCP 的拥塞控制是基于窗口的。流量控制由两个窗口来行: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和接收端的通告窗口(RCVWND)。发送端一次发送一个窗口的数据,禁止发送大于min (RCVWND,CWND}的窗口大小的数据进入网络。TCP 用于拥塞控制的主要参数有:(1)拥塞窗口(CWND):描述源端一次最多能发送的数据量。 (2)慢启动阈值( ssthresh) :拥塞控制中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的分界点, 初始值通常设为65535Bytes。 (3)回路响应时间( RTT, Round Trip Time):一个TCP 数据包从源端发送出去一直到源端收到宿端的ACK 确认包的时间间隔。 (4)超时重传计数器( RTO, Ret ransmi t T imeOut ):指一个数据包从发送到失效的时间间隔,是判断数据包是否丢失, 网络是否拥塞的重要参数,通常设为2RTT 或5RTT。 (5)快速度重传阈值( tcprexmtthresh):源端用来判断是否进行快速重传的一个分界值。是指源端收到的重复ACK 确认包的个数。当此个数大于tcprexmt thresh 时, 源端进入快速

最新化工操作工理论考试试题库资料

化工操作工理论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我公司的焦炉尺寸为(7.63)米,是亚洲最大的焦炉。 2.我公司主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甲醇)、(CO)、(苯)、(奈)、(H2S)、(SO2)、(NH3)。 3.甲醇的分子式为(CH3OH)。 4.NHD的全名为(聚乙二醇二甲醚)。 5.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 6.冬季四防的内容(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 7.容积泵启动前出口阀应处于(全开)位置。 8.系统使用除氧水的目的是(防止管道腐蚀结垢)。 9.离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有(叶轮)、(泵轴)、(吸液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 10.噪音防治一般有四种方法,分别为(吸声)、(隔声)、(消声)、(个人防护)。 11.燃烧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12.液位测量方法有直读式、(静压式)、(浮力式)、(电磁式)。 13.传热的3种方式有(热传导)、(对流)、(辐射)。 14.提高传热速率的途径有(增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 15.我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甲醇)(硫磺)(焦油)(液氧)(液氩)。 16.硫酸的分子式为(H2SO4)。 17.压力测量仪表有单管、(U型压力表)、(压力表)、(压力变送器)。 18.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 19.夏季四防的内容为(防雨)、(防汛)、(防雷击)、(防暑降温)。 20.离心泵启动前出口阀应处于(全关)位置。 21.系统使用除氧水的目的是(防止管道腐蚀结垢)。 2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转速)、(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 23.工业上的换热方式有(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24.常见的换热器主要有(夹套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及空气冷却器。 25.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中断法)。 26.管路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 27. 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有:(机体)、活塞组件、(曲轴)、(轴承)、连杆、(十子头)、(填料)、气阀等. 28. 常用液位计有(玻璃管)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浮筒)液位计等。 29. 进入设备容器的置换标准:(CO≤0.03mg/l、NH3≤0.03mg/l、H2S≤0.01mg/l、H2≤0.2%(V)、O2:18~21%(V) ). 3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中断法)。 31.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2.压力容器有承受压力的壳体(连接体、密封元件、接管、开孔及其补强结构、支座)等主要部件组成. 33.煤的工业分析有(水份)、(挥发份)、(固定碳)、(灰份)四大常规分析。

插补原理

插补 开放分类:技术数控技术高新技术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的信息,将程序段所描述的曲线的起点、终点之间的空间进行数据密化,从而形成要求的轮廓轨迹,这种“数据密化”机能就称为“插补”。 编辑摘要 插补- 概述 机构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一般情况 是一致运动轨迹的起点坐标、终点 坐标和轨迹的曲线方程,由数控系 统实施地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 在数控机床中,刀具不能严格地按 照要求加工的曲线运动,只能用折 线轨迹逼近所要加工的曲线。机床 数控系统依照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 动轨迹的过程。也可以说,已知曲 线上的某些数据,按照某种算法计 算已知点之间的中间点的方法,也 称为“数据点的密化”。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的信 息,将程序段所描述的曲线的起点、 终点之间的空间进行数据密化,从 而形成要求的轮廓轨迹,这种“数 据密化”机能就称为“插 补”。插补计算就是数控装置 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把工件轮廓的形状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脉冲,对应每个脉冲,机床在响应的坐标方向上移动一个脉冲当量的距离,从而将工件加工出所需要轮廓的形状。 插补- 分类 1、直线插补 直线插补(Llne Interpolation)这是车床上常用的一种插补方式,在此方式中,两点间的插补沿着直线的点群来逼近,沿此直线控制刀具的运动。一个零件的轮廓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直线,有圆弧,也有可能是任意曲线,样条线等. 数控机床的刀具往往是不能以曲线的实际轮廓去走刀的,而是近似地以若干条很小的直线去走刀,走刀的方向一般是x和y方向. 插补方式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抛物线插补,样条线插补等所谓直线插补就是只能用于实际轮廓是直线的插补方式(如果不是直线,也可以用逼近的方式把曲线用一段段线段去逼近,从而每一段线段就可以用直线插补了).首先假设在实际轮廓起始点处沿x方向走一小段(一个脉冲当量),发现终点在实际轮廓的下方,则下一条线段沿y方向走一小段,此时如果线段终点还在实际轮廓下方,则继续沿y方向走一小段,直到在实际轮廓上方以后,再向x方向走一小段,依次循环类推.直到到达轮廓终点为止.这样,实际轮廓就由一段段的折线拼接而成,虽然是折线,但是如果我们每一段走刀线段都非常小(在精度允许范围内),那么此段折线和实际轮廓还是可以近似地看成相同的曲线的--------这就是直线插补. 2、圆弧插补 圆弧插补(Circula : Interpolation)这是一种插补方式,在此方式中,根据两端点间的插

网络原理重点简答题

1简述返回N组ARQ与选择重发ARQ 的异同。 ①返回N组ARQ:发送方已发送的n个分组未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因而鬼回来重传已发送过的这n组。 ②连续重发ARQ: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一系列信息帧。但需要在发送方设置一个重发表,存放待确认的信息帧。当发送方收到对某信息帧的确认帧后,便可从重发表中将该信息帧删除 2说明双协议栈方法实现从 IPv4 到 IPv6 的过渡的方法。①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的目的地址是IPv4地址,则使用IPv4协议;②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的目的地址是IPv6中的IPv4兼容地址,则同样使用IPv4协议,所不同的是,此时IPv6就封装(encapsulated)在IPv4当中;③如果应用程序使用的目的地址是一个非IPv4兼容的IPv6地址,那么此时将使用IPv6协议,而且很可能此时要采用隧道等机制来进行路由、传送;④如果应用程序使用域名来作为目标地址,那么此时先要从DNS服务器那里得到相应的IPv4/IPv6地址,然后根据地址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3在网络层次结构中,什么是协议?什么是接口? ①协议:同层通信实体间数据交换而做出的规则、约定②接口:同一实系统中相邻层实体间交互所遵守的规则 4简述差错检测、无差错接受和无差错传输的含义。差错检测:检测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②无差错接受: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1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③无差错传输: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比特差错的基础上未出现帧丢失、帧重复、帧失序的传输。 5.UDP用户数据报首部包含哪几个字段,说明各字段的含义①源端口:源端口号。在需要对方回信时选用②目的端口:目的端口号。在重点交付报文时使用。③长度。UDP用户数据包长度,最小值为8, ④检验和。检测UDP用户数据包在传输中是否有错 6.简述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①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②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③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④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⑤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 个字节。7.时延是指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其含义?答: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传输时延)是指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8.简述CSMA/CD的基本原理。 ①“多点接入”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②“载波监听”指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前先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③“碰撞检测”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9简述DNS域名解析过程中迭代解析的基本过程。 ①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时采用)。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 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②递归查询:(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时采用)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 IP 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 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 10.载波监听、冲突检测、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三个术语的含义和工作要点。答:①载波监听(先听后说):希望传输的站在传输前首先对介质进行监听以确定是否有别的站在传输。如果介质是空闲,立即发送,否则,则继续监听②冲突检测(边听边说):发送的前2a时间,同时检测介质上是否有信号冲突(碰撞),如果有,则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等闲一段随机时间,返回到载波监听。否则,继续发送,成功。③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1)发送一帧的第一次冲突,设置参量L=2。(0~L-1)之间(1~L)随机取一个数k,退避k个2a时间片,再返回到载波监听。(2)重发该帧又冲突时,若L小于1024,则将L加倍。在0至L-1之间(或者1至L之间)随机取一个数k,退避k个2a时间片,再返回到载波监听(3)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m,若重传次数超过m,则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简述局域网按网络拓扑分类可以分成那几类?。答: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什么是动态分布式路由协议,三大主要步骤。 答:可以根据网络的当前状况调整和维护路由表 三步:1收集路由信息2.传递路由信息3.计算路由试述传输层的TCP协议平均往返时间RTT的确定方法和重传超时时间的RTO设置方法。 解:实测各个报文段的往返时间τ,动态调整RTT RTT =a×RTT+(1-a)×τ 0≤a<1 a 大,历史数据影响大,RTT变化慢。典型的α值为 7/8 重传超时时间RTO=β×RTT β>1 什么是虚拟局域网?其有什么特点?暴露站问题 ①将传统局域网中的用户终端按照某种策略化分 成逻辑上的几个组。②组的划分不受物理位置的影响,通过带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的配置。③问题:设A、B站离D站远,测不到D站信号,C站可与B、D站通信。B在向A发送,C可以测到,认为信道忙,不发送数据。其实, C站可以向D站发送(D站收不到B站的信号,B与C的信号在D站没有冲突)。简述内部网关协议OSPF的主要特点 OSPF 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使用了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PF,OSPF 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OSPF协议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 量”(metric)。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最新版) 一、化学反应与热量传递 几乎所有化学转化都离不开热量传递。虽然传热装置都已标准化,但其使用特点却有很大不同。如果夹层内壁两侧的物流能互相反应,就应该安装特殊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漏和报警。传热面的结垢会慢慢降低传热效率。如果传热很快并且是在高温下进行,如燃烧炉中的辐射管,管路上的垢层会形成热点,软化甚至损坏管路。压力容器以及内部或外部的加热或冷却蛇管结垢会降低设备的传热能力,有时会使反应失控。入口和出口联线上的温度和压力测定一般能给出传热能力降低的警示,一旦达到危险限度,应该有视听信号报警。更严格的应该有自动关闭供油线路和自动启动通风系统的设施。还有按比例增加的问题。反应器的体积按其尺寸的立方增加,而夹套传热面积仅按其尺寸的平方增加。 除非反应器搅拌非常有效,处理的物质不很黏稠,以及通过冷

却面的温度降很小,反应器内存在明显的径向温度梯度。如果从器壁到反应器中心的温度降是10℃,反应器中心的反应速率将比器壁附近的倍减。测温仪表一般安装于反应器的固定点,观测不出存在的径向温度梯度,而且,指示的温度往往不是温度的平均值。 一般是通过热交换控制和调节反应过程。对于稳定操作,热量移出应和其生成速率平衡。考虑遵守Arrhenius定律的简单的放热反应,其产热速率可表示为 dQ/dt=Aexp(-E/RT)(1) 如果反应是在夹套式反应器中进行,热移出速率则表示为 dQ′/dt=UB(T—T0)(2) 式中Q和Q′分别为反应热和移出热;t为时间;A为常数;T 为反应混合物温度;T0为冷却水温度;U为传热系数;B为传热面积;R为气体常数。由式(1)和式(2)可见,放热反应的热生成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律,而热传递速率则与冷却介质与物料间的温差成线性关系。这常是产生事故的原因。 二、相平衡与组元分离

实验二 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实验

实验二 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实验 2.1 实验目的 掌握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等常见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利用运动控制器的基本控制指令实现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掌握基本数控插补算法的软件实现。 2.2 实验原理 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计算原理。 数控系统加工的零件轮廓或运动轨迹一般由直线、圆弧组成,对于一些非圆曲线轮廓则用直线或圆弧去逼近。插补计算就是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将工件的轮廓或运动轨迹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指令。 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计算方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样条插补法等。 2.2.1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逐点比较法是使用阶梯折线来逼近被插补直线 或圆弧轮廓的方法,一般是按偏差判别、进给控制、 偏差计算和终点判别四个节拍来实现一次插补过程。 以第一象限为例,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如 右图所示,m为动点,有下面关系: 取F m = Y m X e ? X m Y e 作为偏差判别式: 若 F m=0,表明m 点在OA 直线上; 若 F m>0,表明m 点在OA 直线上方的m′处; 若 F m<0,表明m 点在OA 直线下方的m″处。 从坐标原点出发,当F m≧0 时,沿+X 方向走一步,当F m<0,沿+Y 方向走一步,当两方向所走的步数与终点坐标(X e,Y e)相等时,停止插补。 当F m≧0 时,沿+X 方向走一步,则X m+1=X m+1, Y m+1=Y m 新的偏差为:F m+1=Y m+1X e- X m+1Y e=Y m X e-(X m+1)Y e=F m-Y e 当F m<0 时,沿+Y 方向走一步,则X m+1=X m, Y m+1=Y m+1 新的偏差为:F m+1 =Y m+1X e- X m+1Y e=(Y m+1)X e-X m Y e=F m+X e 其它三个象限的计算方法,可以用相同的原理获得,下表为四个象限插补时,其偏差计算公式和进给脉冲方向,计算时,X e,Y e 均为绝对值。

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1

化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2016-10-17 《化工企业20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目录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通则 一、车间操作工操作安全规程 二、公用工程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三、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四、污水处理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五、… 六、 七、离心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八、烘房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九、包装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装卸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一、叉车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二、五金仓管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三、剧毒品仓管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四、:

十五、原料库仓管操作安全规程 十六、 十七、成品库仓管操作安全规程 十八、机修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十九、电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二十、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二十一、化验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二十二、研发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二十三、| 二十四、危险品车辆押运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二十、危险品车辆驾驶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通则1.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一切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穿凉鞋、拖鞋、高跟鞋上岗。2.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及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3. 在岗位上车间内严禁打闹、玩笑、脱岗、串岗、睡岗等违法劳动纪律的的行为,以防发生事故。4. 现场一切电气、安全、消防等设施,不得随便拆动,发现隐患积极排除,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5. 设备检修严格执行挂牌、监护、确认制,并认真填写检修工作票。

6. 所有员工一律持证上岗,特殊工种须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包括班前会、班后会、事故分析会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1、车间操作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反应釜开车前:1. 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 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反应釜开车中:1. 加料前应先开反应釜的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反应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2. 打开蒸气阀前,先开回气阀,后开进气阀。打开蒸气阀应缓慢,使之对夹套预热,逐步升压,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3. 蒸气阀门和冷却阀门不能同时启动,蒸气管路过气时不准锤击和碰撞。4. 开冷却介质(水、7℃水、盐水、冷乙醇)阀门时,先开回路阀,后开进路阀。冷却介质压力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准高于0.2兆帕。5. 水环式真空泵,要先开泵后给水,停泵时,先停泵后停水,并应排除泵内积水。6. 螺杆式干燥真空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7. 随时检查反应釜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停车检修。8. 清洗反应釜时,不准用碱水刷反应釜,注意不要损坏搪瓷。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docx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化工过程(chemical process)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涉及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多个专业和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先进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是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二)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明确责任部门,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

息,并将其文件化。 (三)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 (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企业要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 三、风险管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所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传递过程原理/Chemical Transfer Process(中文/英文)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32/2.0 开课单位:化学与制药工程系 开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 选定教材:《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陈涛,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书:《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原理》,威尔特(美),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的必修课。是一门探讨自然现象和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化学工程中各个单元操作均被看成传热、传质及流体流动的特殊情况或特定的组合,对单元操作的任何进一步的研究,最终都是归结为这几种传递过程的研究。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原理)的共性归纳为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三传")的原理系统地论述,将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由经验分析上升为理论分析方法。各传递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类似性,虽然课程中概念、定义和公式较多,基本方程又相当复杂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运用"三传"的类似关系进行研究理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专业中有关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共性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和掌握三传现象的机理及其数学描述,建立微分方程。确定边界条件从而分别求出过程的解析、数值解或转化为准数关联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中传递问题的能力,为在工程上进一步改善各种传递过程和设备的设计、操作及控制过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具体为包括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过程、非牛顿流体中的传递现象、粘弹性及广义牛顿流体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及其应用、边界层方程及其应用、湍流理论评价、能量方程、对流传热的解析、温度边界层、平壁和楔形强制层流传热的数学描述、湍流传热的解析计算、自然对流的传热过程等。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系统论述了化学工程中“三传”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传递速率的理论计算,“三传”的类比及传递理论的工程应用等内容,全书共分三篇,共12章。 1、绪论。传递过程概论,阐述流体流动导论,了解三传的类似性和衡算方法。 2、第一篇(第2章~第5章)。动量传递,包括动量传递概论与动量传递微分方程,动量传递方程的若干解,边界层流动和湍流。了解平壁间的稳态平行层流,掌握圆管与套管环隙中的稳态层流及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简易 版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化学反应与热量传递 几乎所有化学转化都离不开热量传递。虽 然传热装置都已标准化,但其使用特点却有很 大不同。如果夹层内壁两侧的物流能互相反 应,就应该安装特殊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漏和 报警。传热面的结垢会慢慢降低传热效率。如 果传热很快并且是在高温下进行,如燃烧炉中 的辐射管,管路上的垢层会形成热点,软化甚 至损坏管路。压力容器以及内部或外部的加热 或冷却蛇管结垢会降低设备的传热能力,有时 会使反应失控。入口和出口联线上的温度和压

力测定一般能给出传热能力降低的警示,一旦达到危险限度,应该有视听信号报警。更严格的应该有自动关闭供油线路和自动启动通风系统的设施。还有按比例增加的问题。反应器的体积按其尺寸的立方增加,而夹套传热面积仅按其尺寸的平方增加。 除非反应器搅拌非常有效,处理的物质不很黏稠,以及通过冷却面的温度降很小,反应器内存在明显的径向温度梯度。如果从器壁到反应器中心的温度降是10℃,反应器中心的反应速率将比器壁附近的倍减。测温仪表一般安装于反应器的固定点,观测不出存在的径向温度梯度,而且,指示的温度往往不是温度的平均值。 一般是通过热交换控制和调节反应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