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熬夜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肥胖熬夜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肥胖熬夜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肥胖熬夜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健康科研资讯: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不治去世,年仅33岁。无数粉丝痛心同时,乳腺癌也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东莞有医院乳腺科医生表示,近日前去检查、咨询、复查乳腺问题的女性明显增多。乳腺肿瘤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0~50岁,其次为30~40岁。

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0~50岁

乳腺癌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东莞市人民医院主任张爱玲表示,近几年,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逐年递增,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病理科医生曾收集两院手术切除乳腺肿瘤6242例发现,恶性肿瘤523例,占乳腺肿瘤8.38%,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0~50岁,其次为30~40岁。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治愈率非常高。专家还提醒,熬夜、肥胖、常吃保健品这些都是现代女性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一定要注意。

白骨精成乳腺癌多发群体

我们医院每年乳腺癌患者数量都在递增。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张爱玲2002年来到东莞,她初略统计,刚开始该院每年接诊的

乳腺癌患者只有几十例,近几年已上升到300多例,去年达四五百例。

康华医院乳腺科医生刘璇也表示,近几年,不仅乳腺癌患者检出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患者以30岁左右以及40多岁者居多。

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病理科医生曾统计两家医院5年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6242例,其中,恶性肿瘤523例,占乳腺肿瘤的8.38%,良、恶性比为10.9:1。发病年龄平均47.97岁,其中,40~50岁最多,占29.06%,然后为30~40岁,占23.9%,50~60岁占20.65%。

年轻人得乳腺癌与精神、工作压力有较大关系。张爱玲介绍,乳腺癌的发病群体主要是白骨精,也就是白领、骨干、精英,压力大,工作节奏紧张,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下来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异常,诱发乳腺癌。另外,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纤维腺瘤这些乳腺良性病变也不容忽视,要及早干预以免恶化。

乳腺门诊体检、咨询人数明显增加

早期乳腺癌临床治愈率非常高。张爱玲介绍,通常来说一期乳腺癌10年生存率90%以上,二期10年生存率80%。一定要重视定期

检查,从以往来看,一旦有明星因乳腺癌去世,都会引起女性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一时间前来医院检查、咨询的也会增多。

上周五,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出来后,周六正好我出门诊,发现前来体检、咨询及复查的患者明显增多,大概是平时的两倍。周日另外一个医生出诊也有明显感觉。刘璇说,其中有患者明确表示看到了网上的消息,很担心所以赶紧来医院看看。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对乳腺癌最好的预防。张爱玲表示,大多数乳腺癌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多人来到医院已是中晚期。因此,建议女性20岁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乳腺筛查了,检查方式主要为触诊和乳腺彩超;35岁后最好再加一项乳腺木耙。另外,女性还可以定期自查。

高危因素

肥胖

张爱玲表示,脂肪可刺激雌激素分泌,雌激素堆积过高会诱发乳腺癌。一定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多吃鱼,经常运动。

熬夜

乳腺癌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张爱玲介绍,熬夜也容易促进雌激素分泌。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上夜班的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常吃保健品

现代女性为了永保青春,常会吃大量的保健品,比如蜂王浆、雪蛤等。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过高容易诱发乳腺癌。刘璇表示,去年接到一名乳腺癌患者,其病史中就明确曾吃类似保健品长达一年。

[提醒]美容院按胸按摩手法、精油都存风险

现在,很多美容院打着保健、疏通乳腺导管,预防乳腺疾病的旗号,推出胸部按摩等服务。对此,多位乳腺科医生坦言,并不建议。刘璇表示,按摩使用的精油、按摩膏成分不明,是否合格,是否含有雌激素很难掌握,若使用不合格产品按摩胸部,对乳腺腺体会有刺激作用。

张爱玲也表示,美容院的按摩手法参差不齐,有可能导致乳头、乳腺管破裂,从而引发疾病。另外,美容院按摩手法常容易过度,若乳腺本身存在微小肿瘤病灶,反而可能使恶性细胞扩散,促进癌症进展。

乳腺癌25个风险因素

专家总结乳腺癌的25个风险因素 每位女性都想知道怎样做才能将降低乳腺癌风险。一些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女性,例如你的年龄,你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其他的因素--超重,缺乏锻炼,吸烟,吃不健康的食物--可以通过选择来改变。通过选择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让你自己更有力量,将乳腺癌的风险降到最低。 以下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降低风险: 确定的风险 一、作为一个女人 作为女人是乳腺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据美国统计,今年浸润性乳腺癌的新增病例有大约 190,000例,非侵袭性乳腺癌患者 60,000 例。 二、年龄 与其他疾病一样,当你年龄增加的时候你患乳腺癌的风险就将增大,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在55岁以上的妇女身上。 三、家庭因素 近亲中如果有诊断出乳腺癌的患者,风险会增高。如果你的直系女性家属(妈妈、姐妹、女儿)被诊断为乳腺癌,你的风险将会加倍。 四、基因 将近5%~10%的乳腺癌患者被认为是由父母的异常基因遗传给孩子造成的。 五、乳腺癌的个人史 如果你已经被诊断为乳腺癌,你将有3~4倍的风险在另一个乳房或者同一乳房的不同部分出现新的病灶。这种风险有别于原癌复发的风险。 六、30岁之前受到面部或胸部的辐射 如果因为治疗另一种胸部肿瘤而接受放疗(不是乳腺癌),如霍奇金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将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如果你在青春期用辐射疗法治疗痤疮,也将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七、某些乳房变化 如果你被诊断患有某些良性胸部瘤,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有几种类型的乳腺良性病变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八、种族 白人妇女比非洲裔美国人、拉美和亚裔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高。其中非洲裔美国女性在年轻的时候更有可能发展为更具侵略性、更恶性的乳腺癌。 九、超重 超重和肥胖的妇女与保持健康体重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超重也使乳腺癌患者复发的风险大大增加。 十、怀孕史 没有足月妊娠或在30之后生育第一胎的的女性比在30岁之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十一、母乳喂养史 母乳喂养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母乳喂养超过一年。 十二、月经史 在12岁之前来月经和55岁之后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十三、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正在接受或曾经接受过HRT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十四、饮酒 研究一致表明,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葡萄酒和白酒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十五、致密性乳房 研究显示致密性乳房将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6倍,并且增加诊断难度。 十六、缺乏锻炼 研究显示,每周4~7小时的锻炼可有效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十七、吸烟

肥胖与疾病

精心整理 肥胖与疾病 (一)肥胖与性功能障碍 人体脂肪含量过多,不论男女,都会有明显的性功能衰退。因为性激素是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去的,如果过多的沉积在脂肪组织内,就会引起性功能衰退。男性肥胖者由于体脂量增加,使雄激素较多的转化为雌激素,血中浓度可增加一倍以上;较高的雌激素浓度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使睾丸的睾酮分泌减少。由于肥胖男子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使男性的“男子气”削弱,“脂粉气”增强,性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高脂饮食可降低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引起多过频系。肥胖5-10谢不平衡所引起此的体毛反常生长)出现。肥胖还会导致阴道感染一些经前并发症,从而引起许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肥胖的女人会分泌过量的雌激素,当体内雌激素过多、黄体素太少时,可能会引起水肿或脑水肿,从而使体重增加。 (四)肥胖与皮肤病 肥胖者末梢循环衰弱,皮肤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而极易患皮炎、湿疹、疥癣、冻疮等皮肤病。同时由于肥胖者流汗较多,会破坏皮肤预防感染的功能,这会大大增加皮肤病的发生率。 (五)肥胖与心脏病 脂肪增多会使体重增加,人体所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就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心脏额外费力地工作,加强收缩,输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够的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满足身体的需求。这

就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影响了心脏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对11.6万名年龄在30岁—35岁的妇女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后发现,身高16.6米,体重在62千克—67千克的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同样身高、体重低于57千克的妇女的1.3倍;而同样身高,体重为68千克—78千克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妇女的1.8倍。因此认为,肥胖比吸烟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六)肥胖与癌症 在不少妇女看来,中年以后发胖是自然规律,其实,有些妇女突然发福是体内肿瘤生长的信号,对此不容忽视。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以成为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50岁以上的病人占到75%--90%,其发病率已接近宫颈癌。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肥胖妇女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率随体重增加而升高。患子宫内膜癌的妇女多肥胖,常伴有绝经期延迟、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体重增加而增高。此外,在肥胖患者中,胆囊 25千克 肌肉 —4倍。 男人多 (九)肥胖症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脂肪组织在体内大量增加,对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使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30--40%。肥胖者因胸壁增厚,膈升高而降低肺活量,引起活动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缺氧、紫绀、高碳酸血症,终末期呈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病人嗜睡。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肥胖者经常因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换气不足而出现呼吸短促、易疲劳、怕热多汗等病症。同时由于肥胖者颈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气管受到挤压,呼吸时气流不畅,呼吸困难,导致大脑及身体其他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肥胖者会因此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者越睡的多越容易肥胖。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障碍症候群。一旦恶化就可能出现肺心综合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跳加速、浮肿、神志不清等症状,需要及时的抢救。 (十)肥胖症与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雪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其中的盐分和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平衡。一般来说身体过于肥胖易伤害身体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和肥胖关系密切,

肥胖的两大指标、肥胖与疾病

专家晒数据,水桶腰风险更大 肥胖也是一种疾病?2013年美国医学会决议正式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上海疾控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医师郑莹昨天晒出了一张高BMI (即体质指数)相关癌症人体图,“这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综合了多项研究的一份结果,目前已证实大肠癌、胰腺癌、肾癌、食管腺癌、女性的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绝经后乳腺癌等8种类型癌症与超重和肥胖有高度相关性,估计要占到全球年均新发癌症病例的1/4以上。” 在8个高BMI相关癌症中,胰腺癌、大肠癌、肾癌、女性胆囊癌都是集中在腹部。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的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也容易造成富贵病。”郑莹透露,肥胖者中,水桶腰的癌症风险更大。 事实上,就在去年底,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肿瘤分刊上刊发了一篇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多国开展的研究报道,估计在2012年全球新发的1400万癌症病例中,可以认为是由超重或肥胖造成的,其中女性病例占到72%。本市的情况依次以大肠癌(13%)、胰腺癌(4.2%)和绝经后乳腺癌(3.9%)为最多。男性的占比为20%,女性则为35%。 绝经后不控制体重,乳腺癌高发 上海到底有多少胖子?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7-2013年上海居民超重和肥胖率从34%增至42%,其中成人中男性比女性更胖。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2,一般亚洲人群的正常范围是18.5-23.9,过低过高,都不利于健康。监测发现,男性平均均值是24.1,女性是23.1。让人惊讶的是,上海38.6%的成年男性超重,超重女性则占26%。与此同时,有一成男性属于肥胖,9.1%的女性属于肥胖。拥有水桶腰的人则更多,中心型肥胖率上,近三成男性腹部肥胖,26.4%的女性同样属于腹部肥胖。 更让人担忧的是,女性受超重或肥胖致癌影响的程度是男性的3倍,主要癌种为乳腺癌、子宫癌和结肠癌,而且这些乳腺癌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绝经之后。其中绝经后乳腺癌的未来发病趋势更受关注,数据显示上海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在45岁以后进入多发期,近10年来,还呈现出45岁之前发病率略有下降,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4835792.html,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作者:白艳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2期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72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的66.67%(P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护理干预;患肢功能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a714835792.html,ki.11-5547/r.2016.22.152 乳腺癌是常见且多发的女性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1],在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为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我院近一年的部分患者 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5.2±3.4)岁;其中左乳38例,右乳34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 1. 2 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行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治术后给予综合护理 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会因身体缺陷、影响美观等因素出现较为严重 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自卑心理,对其术后恢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2, 3];护理人员要与其 主动沟通,对患者的消极心理进行安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消除或缓解其不良情绪。 1. 2. 2 饮食干预患者术后需禁食6 h, 6 h后可为患者准备半流质食物,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并保持营养均衡。日常不可吸烟饮酒,饮浓茶、咖啡等。 1. 2. 3 患肢护理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感,使其活动受限,护理人员要对此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对患肢肿胀患者,不可强行抬高上肢,需对其情况加以关注,并给予适度的按摩,以缓解其疼痛及肿胀症状[4]。弹力绷带不可包扎过紧,避免压迫神经及血管。 1. 2. 4 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顺畅,引流受阻可降低其皮片或皮瓣的成活率[5]。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护引流管不受扭曲、曲折及牵拉,勤加检查

乳腺癌的七大风险因素

乳腺癌的七大风险因素 1.体重超标 体重超标或肥胖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30%~60%。其原因是,雌激素产生于脂肪细胞,体内脂肪细胞越多,身体产生的雌激素就越多,额外的雌激素会导致肿瘤生长。 2.腰围增大 除了体重之外,脂肪堆积的部位也十分关键。《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最重要发病因素是20岁后裙子大小的变化情况。腰围变得越粗,乳腺癌风险就越大。 3.运动太少 积极运动可从多方面降低癌症危险。首先,运动是增强抗炎和免疫力的自然方法。其次,运动可降低血糖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另外,运动还可帮助身体分解雌激素,进而降低癌症危险。研究还发现,即便携带高风险基因的女性也可以从经常运动中受益。专家建议,每天

运动1小时,每周至少锻炼四五次。 4.经常饮酒 多项研究发现,过量饮酒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去年一项研究发现,怀孕头3个月,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时饮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专家表示,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就越大。 5.饮食不当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减少红肉摄入量,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比如,球芽甘蓝和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平衡雌激素水平。多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色果蔬,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另外,限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止乳腺癌。 6.有家族病史 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资料显示,即使你没有携带乳腺癌突变基因,但只要有一个一级亲属(即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翻倍。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两位确诊乳腺

癌,那么其本身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出现这两种情况,应该尽早看医生,接受更严格的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7.身处毒素环境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暴露于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也称为环境激素,是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某些毒素环境中,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几率。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在脂肪细胞中聚集,并模仿自然雌激素,致使肿瘤生长。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双酚A(即BPA,是塑料容器和罐头中使用的一种典型物质)和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邻苯二甲酸。

乳腺癌术后活动性出血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乳腺癌术后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要点 伤口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出血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乳腺癌手术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 均可有出血并发症的出现。 一、术后出血原因: 1、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2、乳腺癌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有关。 3、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二、临床上的观察要点:主要是一看二听三摸四测 1看:神志、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末梢循环的充盈情况、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神志反应神经中枢血流灌注和缺氧情况。 2听:听呼吸音,反应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痰液堵住呼吸道,有无误吸。 3摸:摸脉搏、皮肤温度。肤温冰凉范围扩大表示休克加重,休克代偿期P增快,可达120 次/分以上,但BP正常,因此脉搏是判断早期休克的可靠依据。 4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心率,心律,血压。休克期血压下降。 5肾功能的监测:尿量的多少反应了肾毛细血管灌注量的多少。因此尿量是护理工作中判断 内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重要指标。 三?乳腺癌术后活动性出血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体位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采取休克卧位。头胸抬高10~20 °使膈肌下降,改善通气。下肢抬高20~30°有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提高有效循环起到自身扩容。 3、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输入等张扩容液如:林格,血浆,代血浆等,必要时输血。 4、抽血:血常规,生化,电解质,交叉,血型CO2结合力等。 5、严格记录出入量。 6、注意保暖,但是禁用热水袋,防烫伤。 7、休克早期有时会出现口渴,用棉签湿润口唇。同时应禁饮禁食,以防手术时发生麻醉意外。 8、必要时送手术室止血。 9、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10、心理护理,保持镇静的工作态度,做好患者的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Nature Cell Biology:肥胖增加乳腺癌向肺部转移的风险

Nature Cell Biology:肥胖增加乳腺癌向肺部 转移的风险 订阅号APExBIO 肥胖与慢性、低度炎症相关,其可以破坏组织微环境的内稳态。由于肥胖与癌症之间具有相关性,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与遗传学项目的研究人员探讨了肥胖相关性炎症是否促进癌转移。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导致小鼠肺部的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原发性肿瘤的存在使其进一步加剧。肺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以GM-CSF-和IL5依赖性方式促进乳腺癌转移至肺。重要的是,体重减轻足以逆转这种效应,并降低小鼠模型和人体中GM-CSF和IL5的血清水平。总之,在治疗癌症方面特殊考虑肥胖患者人群至关重要。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 肿瘤在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和炎性介质的复杂微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事实上,慢性 炎症可以增加癌症的风险和/或进展。因此,靶向系统性微环境的改变对于研究癌 症至关重要。 全身炎症的普遍和临床实例是肥胖症,肥胖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病理学有关。 肥胖相关的炎症是由不同脂肪库内的脂肪细胞-骨髓细胞的相互作用来驱动,导致 不同组织中免疫细胞组成的改变。因此,出现一个新的假说:肥胖相关的炎症促 进癌症进展。 有临床分析显示,肥胖与乳腺癌的转移高度相关,特别是转移到肝和肺。研究者 最感兴趣的是肺转移,发生乳腺癌肺转移的患者占很大部分,鉴于肥胖与多发性

肺部炎症之间存在显著的临床关联性,尽管肺内缺乏脂肪组织,作者仍将探讨基于哺乳动物模型肥胖相关性炎症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重点放在骨髓细胞群体中(非肥胖环境中,其在脂肪炎症和肺转移中发挥作用)。 为了研究肥胖对肺部炎症的影响,作者采用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模型:对野生型小鼠进行低脂(LF;10%kcal)或高脂(HF;60%kcal)饮食15周,随后进行免疫印迹。发现CD11b+Gr1+细胞(超多分叶核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那么肺中性粒细胞增多是否就是由于肥胖呢?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DIO,ob/ob(2型糖尿病常用模型)以及肥胖抵抗的模型。发现肺部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是由于过度的肥胖,而不是饮食营养因素。研究者将高脂饮食换成低脂饮食后发现,肥胖相关的肺部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是可逆的,其随着体重的减轻而减少。 为了验证肥胖小鼠中性粒细胞的增多和活化与增强的肺转移是否相关,作者在BL6 DIO模型上构建了乳腺癌的肺转移模型。发现,HF组中性粒细胞比LF组高,在原发性肿瘤生长期间,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在两组间有显著不同。第28天对原发性肿瘤生长早期的检测发现,带肿瘤的瘦组小鼠相比于不带肿瘤组表现出明显的肺部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而在带有肿瘤的组别中肥胖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第56天对原发性肿瘤生长晚期的检测发现,跟瘦组相比,肥胖组肺部微转移及肺部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都有显著增强。这些数据证实肥胖增强了原发性肿瘤自发的肺转移,并且增强了肺部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乳腺癌识记要点

1、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⑶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2、对X线致密型乳腺,X线片对小病灶的检出能力随着乳腺腺体致密的程度上升而下降,临床医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可分为4种:①脂肪型。乳腺组织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替代,纤维腺体少于25%。②少量腺体型。有散在的纤维腺体影,占25%~50%。 ③多量腺体型。乳腺组织分布不均匀,呈密度不均匀改变,纤维腺体占50%~75%。这一类型会降低病灶检出的敏感性。④致密型。乳腺组织非常致密,纤维腺体多于75%,可能会掩盖其中的病灶 3、乳腺X线报告评估: ⑴BI-RADS 1:阴性,无异常发现 ⑵BI-RADS 2:良性改变,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 ⑶BI-RADS 3:可能是良性改变,建议短期随访。对3类的常规处理为首先X线片短期随访(一般为6个月),6个月后再常规随访12个月至2年以上,经过连续2~3年的稳定可将原先的3类判读(可能良性)定为2类判读(良性)。 ⑷BI-RADS 4: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 ⑸BI-RADS 5: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肯定的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⑹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当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影像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可以考虑采用MRI进一步检查。 4、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肿瘤大小属于T1和T2分期,尤其适合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

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充分降期后 也可以慎重考虑。) 5、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⑴同侧乳房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者。 ⑵病变广泛或确认为多中心病灶,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外形。 ⑶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⑷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⑸炎性乳腺癌。 6、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⑴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胶原血管疾病者, 对放疗耐受性差。 ⑵肿瘤直径>5 cm者。 ⑶靠近或侵犯乳头(如乳头Paget’s病)。 ⑷广泛或弥漫分布的可疑恶性微钙化灶 7、保留乳房治疗 包括保留乳房手术和术后的全乳放疗,其中保留乳房手术包括肿瘤的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保留乳房治疗还需要配合必要的全身治疗,例如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 保乳术后的全乳放疗可以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10年局部复发率降低到约原来的1/3,所以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都具有术后放疗适应证。70岁以上、病理Ⅰ期、激素受体阳性、切缘阴性的患者鉴于绝对复发率低,全乳放疗后乳房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消退缓慢,可以考虑单纯内分泌治疗而不行放疗。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对于妇女而言,乳癌具有双重的威胁性。除癌症带来的恐惧外,切除乳房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意味着易将失去部分女性象征。所以应多关心病人,解除病人和家属对切除乳房后的忧虑,使病人相信术后不但不会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切除的乳房可以重建。 2.妊娠期及哺乳期间病人,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以免因激素作用活跃而加快乳癌的发展。 3.晚期乳癌病人术前注意保持養灶局部清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他处有无转移病灶。 (二)手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血压、心率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胸骨旁淋巴结清除的病人,观察呼吸变化,有胸闷、呼吸困难时,进行胸部查体及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术中损伤胸膜引起的气胸。 2.伤口护理乳房切除术后需用胸带加压包扎。如压迫过紧可引起皮瓣、术侧上肢的血运障碍;包扎松驰,易出现皮瓣下积液,致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分离不利愈合。所以应定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续性负压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下床活动时,将引流瓶(袋)低于上管口高度。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创面愈合后,可清洗

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避免粗暴的擦洗。或用护肤软膏轻轻涂于皮肤表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干燥脱屑,预防皮肤坏死。 3.患侧上肢康复、训练手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避免外展上臂。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不要扶患侧,以免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术后1周开始作肩部活动。10~12天后鼓励病人用术侧的手进行自我照顾,如刷牙、梳头、洗脸等,并进行上臂的全关节活动,方法如下: (1)爬墙运动:面对墙站立,脚趾尽量靠近墙,双脚分开,肘弯曲,手掌贴在墙上与肩同高,手指弯曲渐往墙上移动,直到手臂完全伸展为止,然后手臂再往下移至原来位置。 (2)转绳运动:面向门站立,绳子一端绑至门上,另一端由术侧手抓住,手臂伸展与地面平行,采用顺时针方向,以画圈方式转动绳子。 (3)举杠运动:由两手伸直握住杆子,相距60cm,再将杆子举高过头顶,弯曲肘部将杆子放在头后方;反方向将杆子举至头顶,再回到原来位置。 (4)滑绳运动:双手握住挂在悬于头顶上方挂钩上绳子的两端。轮流拉扯两边绳端,使患侧手臂抬高至疼痛为止。逐渐缩短绳子,直到患侧手臂能抬至额头高度。 4.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 (1)皮下积液:乳癌术后皮一积液较为常见,发生率在10%~20%,除手术因素外,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包扎松紧适宜,避

解释乳腺癌治疗方法中的优势和弊端

解释乳腺癌治疗方法中的优势和弊端 技术参考: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在美国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中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其发病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尤其是中国大城市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西方妇女乳腺癌多发生在绝经后,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的第一高峰在40-45岁,比西方国家提早了10-15年,25岁以下少见,男女比例为1:99。 虽然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很多高危因素已经确定,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迟;高龄初产;长期激素替代治疗;胸部放射性接触史;乳腺良性增生史;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乳腺癌易感蛋白1(BRCA1)及乳腺癌易感蛋白2(BRCA2)基因突变等。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1乳房肿块:一般多为单发,质地较硬,增大较快,可活动,如侵及胸肌或胸壁则活动性差或固定。1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做自我检查。3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做图片细胞学检查。4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5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等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6炎性乳腺癌:表现为乳房皮肤呈炎症样改变,由局部可扩大到全乳房,皮肤颜色有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 乳腺癌的诊断检查方法:1乳腺X线照相检查: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占85%,有时中心可见钙化,颗粒甚小,密度不一致,呈点状、小分支状或泥沙样,钙化点超过10个则恶性很大。2乳腺B超检查:可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准确率为80%-85%,可做初步诊断。3乳头分泌物细胞学检查。4肿块穿刺检查:常用细胞针针吸做细胞学涂片检查;也可在B超引导下,行肿物穿刺活检,做细胞学涂片或组织学检查;对较小肿物可做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5切除或切取活检:当疑为乳腺癌时,宜先作肿物整块切除,并作冷冻切片,立等结果,病理确诊后接着做扩大手术。6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以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同时应进行Cerb_2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显示内分泌治疗有效,预后好;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无效,预后差。7近红外线扫描检查:红外线通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管增加,附近血管变粗,这些有助于乳腺癌诊断。8热图像检查:但这种检查对肿瘤较小者,检出率较低,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9钼靶X线或干板照相:根据乳腺肿块密度与周围组织对比有毛刺或钙化等以帮助诊断。乳腺钼靶X线摄片可显示5mm 的微小肿物,检出乳腺癌比临床诊断早2.5-3.5年。10乳腺导管造影:当有病理性溢液的病人,可做导管造影,以观察导管有无中断、扩张、受压移位和占位性病变。11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检查:包括HER2/neu过度表达和P53抑癌基因丧失。12肿瘤标志物检查:CA15-3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13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但也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重点已从以往的单纯性手术治疗向含系统性治疗在内的综合性治疗发展,根据肿瘤分期,生物学特征和患者情况,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 (一)原位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 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常见乳腺恶性肿瘤,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以40~60岁居多,但有年轻化趋势。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即切除患侧乳房组织及作腋下淋巴结的清扫,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与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相 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上肢功能影响小、皮瓣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好等优点。而术后周密的 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严密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持续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等全麻后的不良反应,即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同时减轻胸带 加压包扎对胸廓的限制感,有利于深呼吸后有效咳嗽及减轻患侧胸壁切口张力,也有利于切口 引流,预防切口的感染和皮瓣坏死。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并给予叩背,指导其有效深呼吸及 咳嗽以促进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 心理护理乳腺癌切除术后,由于体形可能改变,病人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应详细介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治疗的可靠性存在疑虑的患者,在日常工作中药多与之交谈,以随时掌握患 者的心态。 3. 病情观察及处理除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患侧上肢皮肤紫绀、皮温低、脉搏扪 不清,麻胀感时,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调松胸带,恢复正常血运。 术后五天内要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脉搏是否与对侧相同,有无呼吸困难,进 食易饱胀,上肢麻醉感,以便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恢复患侧上肢正常血运;如胸带松脱,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 4. 引流管的护理给予妥善固定,保持负压状态,停止吸引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负压消失影响皮瓣对胸壁的粘贴。一般术后4~5天,如皮瓣紧贴胸壁就可拔除引流管,1周左 右如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除腋下引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积血、 积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及伤口的愈合,所以,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固定长度以不影响病人 翻身为宜,引流期间应加强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及伤口和引流液的颜色、量一般手术后 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100ml,以后渐减少,颜色由红色转为淡红色,最后为淡黄 色的澄清液。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并且液体呈鲜红色时,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每24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次,并在无菌操作原则 下更换引流瓶一次。 5. 切口的护理术后切口应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皮瓣的存活,应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6. 饮食病人术后6h,无麻醉反应者可给予半流饮食逐渐至普食尤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的饮食。 7. 患侧手臂的护理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作同侧淋巴结的清扫,可能影响到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术后为避免引起患肢的水肿及造成上肢功能障碍,除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输液,患侧上肢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所以应避免手臂皮肤受损如蚊虫叮咬、抓伤或切伤小心修剪 指甲避免损伤表皮,切勿撕拉指甲周围的“倒刺”。 8. 功能锻炼,还应加强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后指导患者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3-5天后可活动肘关节,7天后活动肩部,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梳理头发、洗脸等,10 天左右进行手指爬墙活动、画圈、手臂摇动运动、用患侧手梳头发或经头顶摸至对侧耳廓等。原则上是:上肢活动在七天以后,七天之内不上举,10天之内不外展上肢负重不宜过久。功

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目录 1.心理护理 (1) 2.引流管及切口创面的护理 (1) 3.肢体功能锻炼 (2) 3.1术侧上肢功能锻炼的目的 (2) 3.2锻炼的时间及内容 (2) 3.3锻炼的强度要求 (2) 3.4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2) 4.并发症防治与护理 (3) 4.1皮下积液 (3) 4.2皮瓣坏死 (3) 4.3上肢水肿 (3) 5.饮食护理 (3) 6.出院指导 (4) 参考文献 (4)

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据大量研究发现,乳腺癌与月经、婚育哺乳史、家族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放射线照射、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精神因素有关。但乳腺癌并不可怕,可以预防。通过自我检查、医生检查、仪器检查等,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在生活中,若检查发现乳头溢液,皮肤改变,触之有乳腺肿块,乳头内陷,乳晕异常等。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患上乳腺癌,治疗也应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生物等疗法。手术是治疗病灶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病人的首选方法。下面就手术后的护理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希望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一些有效可靠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护理术后康复 术后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患者的康复,顾名思义即健康的恢复或恢复健康。乳腺癌的患者,不仅是机体局部的损害,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从而减弱或丧失生活的信心。所以在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积极的,合理的治疗并使病情得以控制或消除之后,康复则成为患者的主要目的。要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需要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术后康复计划。其具体的实施应在医师、护士。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亲友的共同努力下进行。对肿瘤及其某些治疗而引起的心理恐惧和精神压力应尽快消除,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有利于心理康复,另外,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习惯,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交、娱乐活动,加强营养的调摄,坚持适度的体力和功能锻炼,都是肿瘤病人康复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以提高生存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更好的促进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1.心理护理 一个健康人患病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则更为明显。一般而言,多数患者在接到诊断书后会经历一个心理失衡的过程。由否认、疑惑到无奈的接受,随之而来的紧张、焦虑、不安、孤独、恐惧等心态挥之不去,伴其左右。有些人愤怒、怨恨;有些人悲伤、抑郁等等,而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要始终保持镇静、自信。给患者一种安全感,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患者乳房缺失尚有许多弥补的办法以及如何进行乳重建手术和佩戴特别的乳罩等。引导患者正视现实,配合护士的康复护理工作。 2.引流管及切口创面的护理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1]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病变引起。 2、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性激素变化、月经、饮食习惯、乳腺疾病、遗传因素等。 4、乳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可被推动等等。 5、切口的护理时,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运情况,如发现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紫、皮肤发冷等,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 6、乳腺癌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焦虑或恐惧、疼痛、组织灌流量的改变、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和潜在并发症等。 7、手术后1~2d一般每日引流液体为 50 ~100 m l,以后逐渐减少。手术后 3~ 5 d,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即可拔出引流管。 8、乳腺癌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体

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宣教等。 9、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下积液、出血气胸、皮瓣坏死等. 10、功能锻炼:术后 1 ~ 2 d活动手或腕部,手术后3~5d做患肢的功能锻炼,术后7d可活动肩部,但不宜活动范围过大,负重过大或过久。 11、健康宣教的内容:术后康复锻炼、义乳假体、乳房自检指导、术后化疗或放疗等。 12、术后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13、术后康复锻炼的具体措施有:手臂摇摆运动、握球运动 、举杆运动等。 14、健康宣教之避孕,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二、选择题 ( C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 C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62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62例,年龄28~73岁,平均48岁,平均住院时间21d。行乳腺癌根治术者21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8例浸润型癌。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

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天告诫病人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毕回病房后,嘱患者平卧6-8h,头偏向健侧,以免呕吐引起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持续吸入4L/min;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使膈肌下降,以利于呼吸、有效排痰及切口引流。患侧肢体抬高制动,若患肢有肿胀感,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应仔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术后6h开始按摩患侧手臂,以促进血运和淋巴回流。

乳腺癌影响因素

1地域、年龄和性别 就我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内陆,大城市的高于农村,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水平较高,有足够经济能力购买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能力,他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同时,沿海城市或其他大城市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比内陆高。但在林杰的研究中,采用多因素LDgistic回归对慈溪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民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较差的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民薄弱的保健意识增加了其患乳腺癌的风险。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尽早检出乳腺癌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而农民的乳腺自身保健意识薄弱,加上大部分农村家庭经济水平低,很少有人知道或者有经济能力为预防乳腺癌到医院做定期检查。 年龄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我国乳腺癌发病集中的年龄阶段为40~60岁,并有年轻化的倾向。Jern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显示年龄大导致了12.28%的乳腺癌患者,而绝经前的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在美国大约1/9的妇女会发生乳腺癌,研究其年龄分布发现患者中50%以上是65岁以后的妇女。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很低。

性别因素,由于女性自身的内源雌激素水平远高于男性,再加上很多女性在绝经前口服避孕药,在绝经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等原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 2.月经、婚育史和哺乳史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初潮年龄越小和绝经年龄大(即行经时间长),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患乳腺癌的患病率。有研究结果显示,受到雌激素的刺激,乳腺细胞会增生和有丝分裂,雌激素的代谢产物也可诱导基因突变。妇女体内的激素和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和绝经年龄有关,初潮年龄小、月经周期短、绝经晚的妇女,其体内的激素水平比较高,个体暴露于雌激素的剂量较多和持续时间较长。据美国的研究报道:初潮年龄推迟降低乳腺癌的危险度,而绝经年龄推迟则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概率。月经初潮年龄每推迟一年,乳腺癌的危险度降低20%,绝经每推迟1年,则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为3%,55岁后自然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45岁前人工停经者的2倍。初潮年龄大于15岁和小于12岁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之比是1.3。国内学者袁剑敏的调查结果显示:月经周期小于25 d与大于31 d者相比,OR增高60%。月经初潮年龄早,OR显著增高。初潮年龄小于13岁与大于18岁者相比,OR为2.2。绝经年龄大于53岁者患乳腺癌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组织多,伤口创面大,胸部明显畸形影响妇女的外观形象。所以,有计划地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复功能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术后护理要点 (1)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做好记录。(2)随时检查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渗血情况。(3)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液循环运行情况,注意绷带加压包扎的松紧度。术后24h内每30min~1h监测一次,如发现有脉搏扪不清、皮温低、皮肤颜色暗红等,应考虑可能是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如发现有绷带松脱应重新包扎并保持患者舒适的功能位置。(4)保持伤口负压引流通畅,促使创面处积血积液迅速排出,使皮瓣及所植皮片紧贴于胸壁,有利于伤口愈合。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5)对行扩大性根治术者还应严密观察有无胸闷、气促等异常情况发生。 2心理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不同于其他癌症手术患者,术前对患者须做详细入院指导,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既要讲清病情,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轻患者麻醉清醒后的恐惧、绝望心理。心理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何帮助患者面对并接受现实,是使患者尽早摆脱恐惧、绝望心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要在患者麻醉清醒时主动到床前关心患者、细心的照顾患者,通过亲切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患者的极大同情、关怀和问候,使患者感到尤在家人面前,愿意与你倾诉衷肠,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复杂痛苦的心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地向患者介绍有关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用实例引导患者去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便早日康复。乳房切除后待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戴假乳,它不仅能恢复良好体态,增强自信心,还可减轻因不相称体态导致的颈痛和肩背疼痛,保持平衡,纠正斜肩,预防颈椎倾斜。 3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实现品种多样化。禁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等高油腻肉食。注意摄取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促进伤口愈合。 4功能锻炼 为减少瘢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及日后生活质量,在无特殊情况下应鼓励患者早期锻炼。术后24h即可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两天后鼓励并协助患者做患肢屈肘运动。先由肘部开始逐渐发展至肩部,如鼓励自行进餐、梳理头发、洗脸等动作或患肢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廓,每日2~3次,每次5~10min循序渐进;10天左右可开始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如手指爬墙运动,画圈等。初起用健侧手掌托住患侧肘部,缓缓托起直至肩平,15天后练习患侧手掌置于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抬头挺胸位。 5患侧手臂的护理 (1)保持患侧手臂血液循环通畅及淋巴回流通畅。在患侧肘部及躯干之间垫一软枕并抬高患肢,以减轻或预防上肢水肿发生。同时,要注意患者位置舒适。(2)避免在患肢手臂测血压、输液、注射及抽血。(3)嘱咐患者术后3周之内患侧不要承担1kg以上重物,伤口愈合后也应避免患侧肩部承负超过体重1/4的重物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14835792.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出院后勿长时间使用患侧手臂,如勾织衣物、写字等。同时嘱咐患者在做任何家务时,注意保护患肢,防止患肢皮肤破损感染。(5)嘱咐患者平时衣着宽松,不紧勒肩、臂及腕部,如患肢不戴手表、手链等饰物。 6化疗的护理 (1)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的作用、方法及预后的影响,使患者接受化疗。(2)向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