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10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10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十旋光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旋光度的测定原理

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和比旋光度的计算方法

、预习要求

理解旋光度的定义;了解影响旋光度的因素;了解旋光度的测定意义;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变旋光现

象;思考本实验中如何保护旋光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束单一的平面偏振光通过手性物质时,其振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此时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物质的这种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的性质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或旋光物质。许多天然有机物都具有旋光性。由于旋光物质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时,可以右旋(顺时针方向,记做“+”),也可以左旋(逆时针方向,记做“一”),所以旋光物质又可分为右旋物质和左旋物质。

由单色光源(一般用钠光灯)发出的光,通过起偏棱镜(尼可尔棱镜)后,转变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当偏振光通过样品管中的旋光性物质时,振动平面旋转一定角度。调节附有刻度的检偏镜(也是一个尼可尔棱镜),使偏振光通过,检偏镜所旋转的度数显示在刻度盘上,此即样品的实测旋光度a其旋光原理如图10-1所示。

图10-1 旋光原理

旋光度的大小除了取决于被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外,,还受到待测溶液的浓度、偏振光通过溶液的厚度(即样品管的长度)以及温度、所用光源的波长、所用溶

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测定结果中都要表示出来。常用比旋光度来表示物质的旋光性,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关系如下:

纯液体的比旋光度n ]t

k d汉丨

溶液的比旋光度=—

人CX l

上两式中,[:?]〔表示旋光性物质在温度为t C、光源的波长为入时的比旋光度; a为旋光仪所测得的旋光度;I为液层厚度(dm ) ; d为纯液体的密度;C为溶液的浓度(g/ml ); t为测定时的温度(C);入为所用光源的波长(nm )。例如25 C用波长为589nm的钠灯(D线)作光源测定某样品的旋光度为右旋38。,则比旋光度记作[a]25D = + 38 °。

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物理常数之一。通过测定旋光度,可以鉴定物质的纯度、测定溶液的浓度、密度和鉴别光学异构体。

四、仪器和试剂

旋光仪、洗瓶、胶头滴管、滤纸;

蒸馏水、5%葡萄糖溶液、未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五、实验内容

1 ?旋光仪的结构

旋光度可以由旋光仪来测定。旋光仪有两种:一种是数字自动显示测定结果的自动旋光仪,另一种是目测刻度而得结果圆盘旋光仪,如图10-2所示。

图10-2 WXG-4 圆盘旋光仪

2 ?旋光度的测定

(1)样品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溶液。通常可以选用水、乙醇、氯仿作溶剂。若用纯液体样品直接测试,则测定前只需确定其相对密度即可。

由于葡萄糖溶液具有变旋光现象,所以待测葡萄糖溶液应该提前24小时配好,以消除变旋光现象,否则测定过程中会出现读数不稳定的现象。

(2)预热

打开旋光仪电源开关,预热5?10分钟,待完全发出钠黄光后方可观察使用。

(3)调零

在测定样品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来调节旋光仪的零点。洗净样品管后装入蒸馏水,使液面略凸出管口。将玻璃盖沿管口边缘轻轻平推盖好,不要带入气泡,旋紧(随手旋紧不漏水为止,旋得太紧,玻片容易产生应力而引起视场亮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准确度)上螺丝帽盖。将样品管擦干后放入旋光仪,合上盖子。开启钠光灯,将刻度盘调在零点左右,会出现大于或小于零度视场的情况。如图10-3中a和b所示。旋动粗动、微动手轮,使视场内三部分的亮度一致,即为零点视场,如图

10-3C所示。记下刻度盘读数,重复调零4~5次取平均值。若平均值不为零而存在偏差值,应在测量读数中将其减去或者加上。

a.大于或小于零度视场

b.零度视场

c.小于或大于零度视场

图10-3 三分视场的不同情况

(4)测定

样品的测定和调零方法相同。每次测定之前样品管必须先用蒸馏水清洗1~2 遍,再用少量待测液润洗2?3次遍,以免受污物的影响,然后装上样品进行测定。旋动刻度盘,寻找较暗照度下亮度一致的零度视场。若读数是正数为右旋;读数是负数为左旋。读数与零点值之差,即为样品在测定温度时的旋光度。记下测定时样品的温度和样品管长度。测定完后倒出样品管中溶液,用蒸馏水把管洗净,擦干放好。

按以上方法测定5%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4~5次,测定值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再测定未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4~5次,测定值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5)数据记录与处理

按表中设计的项目进行相应处理,最终求出未知浓度葡萄糖溶液的浓度。

*差值 =

六、注意事项

1.对观察者来说,偏振光的振动平面若是顺时针旋转,则为右旋( + ),这样测得的+ a也可以代表a ±(n X180 )°勺所有值。如读数为+ 38° 实际上还可以是218°、398°、-142。等角度。因此,在测定未知物的旋光度时,至少要做一次改变浓度或者液层厚度的测定。如观察值为+ 38° ,在稀释五倍后,所得读数为 + 7.6 ° 则此未知物的旋光度a应该为+ 7.6 °5 = + 38°。

2.仪器应放在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的地方,并不宜低放,以免光学零部件、偏振片与受潮发霉及性能衰退。

3?试管使用后,应及时用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揩干藏好。

4.镜片不能用不洁或硬质布、纸去揩,以免镜片表面产生道子等。

5.仪器不用时,应将仪器放入箱内或用塑料罩罩上,以防灰尘侵入。

6.仪器、钠光灯管、试管等装箱时,应按规定位置放置,以免压碎。

7.不懂装校方法,切勿随便拆动,以免由于不懂校正方法而无法装校好。

七、思考题

1 .旋光度的测定具有什么实际意义?

2.浓度为10%的某旋光性物质,用1dm长的样品管测定旋光度,如果读数为-6 °,那么如何确定其旋光度是-6 °还是+354 ° ?

3.为什么在样品测定前要检查旋光仪的零点?通常用来做零点检查液的溶剂应符合哪些条件?

4.使用旋光仪有哪些注意事项?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通常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mmol/L,可排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 7.0mmol/L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mmol/L之间并且怀疑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试验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OGTT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 如何进行试验呢? 1.做OGTT试验前3天,不应该控制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影响本试验的药物(引起血糖升高或降低的药物)应停用。 3.试验前病人应10~14个小时不进食。 4.试验当日早晨空腹静脉取血后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试验结果如何判定呢? 1.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 /L,尿糖+~++++,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

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的诊断标准。 4.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示范-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葡萄糖标准曲线

实验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定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马铃薯总糖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7200型分光光度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微机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方法; 3.掌握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还原糖(葡萄糖)的原理及方法; 4.掌握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马铃薯总糖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还原糖(葡萄糖)的及标准曲线定制原理 3,5-二硝基水杨酸在强碱溶液中与还原糖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该有色物质在540nm 处有最大吸光度,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一般OD值在0.2~0.8范围内线性较好),还原糖的量与反应液的颜色强度(吸光度OD值)呈线性关系,利用分光光度仪,以分析纯葡萄糖为还原糖测定的标准品,在540nm处按梯度依次测定各葡萄糖浓度对应的反应液的吸光度(OD值)大小,通过微机处理数据,定制葡萄糖标准曲线,确定出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还原糖的线性回归方程; 2.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马铃薯总糖含量测定的原理 先将马铃薯去皮,经机械粉碎,过滤和清水漂洗,烘干制成马铃薯淀粉;再精确称取干燥恒重后的马铃薯淀粉加酸水解为还原糖,经中和定容,配制成马铃薯总糖含量测定的待测液(即样品液);再以标准曲线测定的加样操作方法,测定出样品待测液的吸光度大小,将测定的吸光度大小代入其回归方程,即可计算出样品待测液的显色浓度,根据稀释倍数关系,计算出以还原糖的量表示的马铃薯总糖的量,并测定出马铃薯总糖百分含量。该方法是半微量定糖法,操作简便,快速,杂质干扰较少。 实验操作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定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1)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2mg/mL)准确称取2000mg分析纯的葡萄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冰箱保存备用 (2)葡萄糖标准曲线定制加样操作及测定结果纪录(详见表1) 按表1进行实验操作,在沸水浴中准确反应20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5mL,摇匀,用lcm的比色杯于540nm处测光密度值。并记录A540nm处测得的各浓度及样品对应的OD值。 (3)葡萄糖标准曲线定制微机数据处理和回归方程(详见表2)及标准曲线的绘制见图1 2. 马铃薯总糖含量测定操作 (1)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此处略,学生实验报告需补充完整) (2)马铃薯淀粉水解待测液配制(2mg/mL)准确称取干燥恒重后的自制淀粉250mg,加入100mL 蒸馏水和2mL20%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水解,直到水解彻底后,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 = 6.8~7.0后,将反应液转入250mL 容量瓶中,补加蒸馏水定容至250mL,配制成浓度为2mg/mL的淀粉水解后,即总糖测定的样品液,冰箱保存备用。 (3)马铃薯淀粉水解待测液还原糖测定(操作方法详见表1)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食物中葡萄糖的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1.原理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邻联甲苯胺生成蓝色物质,此有色物质在625nm 波长下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谷类、乳类、饮料、酒类等食物样品和血液样品。检出量为0.02 mg。 3.仪器 722分光光度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醇。 (2) 40% 三氯乙酸:称取40g 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 2 mol/L NaOH 溶液:称取8g NaOH,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 1 % 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0.1 g 邻联甲苯胺溶解于10 ml无水乙醇中,倒入棕色瓶中,4 ℃冰箱保存。 (5)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 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6)葡萄糖氧化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Sigma 公司)用水溶解,使酶含量为100 U/ml。4 ℃冰箱保存一周。 (7)过氧化物酶溶液: 0.010 g 辣根过氧化物酶溶于10 ml 水中,4 ℃冰箱保存一周。(8)酶溶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可保存七周。 (9)酶空白液:取100 ml 乙酸缓冲液,分别加入邻联甲苯胺溶液、过氧化物酶溶液各1 ml,混匀。4℃冰箱保存一周。(注意酶空白液中不含葡萄糖氧化酶) (10)葡萄糖标准液:将葡萄糖标准品(纯度大于99%)于80 ℃干燥至恒量。精确称取0.050 g,用水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相当于浓度为0.5 mg/ml。 5.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称取0.5~5g已粉碎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后沸水浴15min。冷

葡萄糖含量测定——碘量法

实验十三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 2、 进一步熟悉酸滴定管的操作,掌握有色溶液滴定时体积的正确读法。 二、实验原理 I 2与NaOH 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次碘酸钠可将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NaI 和NaIO 3,当酸化时NaIO 3又恢复成I 2析出,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从而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涉及到的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4、C 6H 12O 6作用完后,过量的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 3+2NaI 5、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 NaIO 3+5NaI+6HCl=3I 2+6NaCl+3H 2O 6、析出过量的碘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实验还涉及到Na 2S 2O 3和 I 2溶液的标定 1、Na 2S 2O 3的标定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I 2+2S 2O 32-=S 4O 62-+2I - Cr 2O 72-~3I 2~6S 2O 32- 32232272232200.256)(6O S Na O S Na O Cr K O S Na V c V cV c ??=?= 2、碘的标定 I 2+2S 2O 32-=S 4O 62-+2I - V V c 322322O S Na O S Na c 2/1= 3、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式:%100506126?=L g O H C W 标示量葡萄糖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 称量瓶、电子台秤、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 )、移液管(25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ml ,3个)、酸式滴定管(50ml )、烧杯(50ml )、玻璃棒、碘量瓶 2、 药品 K 2Cr 2O 7(S )、盐酸(6mol/L )、KI 溶液(100g/L)、淀粉(5g/L)、Na 2S 2O 3溶液(0.1mol/L )、I 2溶液(0.05mol/L )、NaOH 溶液(1mol/L )、葡萄糖注射液(5%) 四、 实验步骤 1、 0.1mol/L 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标定 ()()()()())(100000.25100021101612632232222-??????????-?L g O H C M O S Na v O S Na c I v I c 葡萄糖含量=

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一、葡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 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医学教育网原创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

性试验。整个 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与对应的时间作图,绘制 耐量曲线。 二临床意义 1.OGTT对隐性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亦可OGTT,即只取空腹和服糖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 2.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疾病(如柯兴综合征) 有70%~80%病人有糖耐量降低;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等,都可呈现低平糖耐量曲线。 3.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 4.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低。 5.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这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葡萄糖含量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摘要 运用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设计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方案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掌握Na 2S 2O 3及I 2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巩固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技能。学会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掌握返滴定法技能。其中,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IO -定量地氧化为羧基。故可将一定量过量的I 2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使醛基完全转化为羧基。再将其酸化,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根据所加I 2标准溶液的量及滴定所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量结合反应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便可计算葡萄糖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间接碘量法 返滴定法 1引言 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案一:旋光测定法 根据葡萄糖分子结构中的五个碳都是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先用蒸馏水为空白对仪器进行校正。用供试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读取旋光度,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 方案二:间接碘量法。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而C 6H 12O 6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为I 2析出,只要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C 6H 12O 6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葡萄糖能定量的被次碘酸钠氧化成葡萄糖酸(C 6H 12O 7)。过量的NaIO 可以转化为NaIO 3和NaI 。在酸性条件下,NaIO 3和NaI 作用析出I 2,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 2,便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其反应如下: 1、I 2与NaOH 作用: I 2+2NaOH=NaIO+NaI+H 2O 2、C 6H 12O 6和NaIO 定量作用: C 6H 12O 6+ NaIO=C 6H 12O 7+NaI 3、总反应式: I 2+C 6H 12O 6+2NaOH=C 6H 12O 7+2NaI+H 2O

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

DNS法测定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 一、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葡萄糖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相关,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二、材料与试剂 1.仪器:50ml容量瓶,1000ml容量瓶,500ml烧杯,小烧杯,试管(带刻度25ml更好)10根,棕色瓶 2.试剂: 1)葡萄糖 2)2mol/LNaOH溶液 3)酒石酸钾钠(C4H4O6KNa﹒4H2O,Mr=282.22) 4)结晶酚(C6H5OH,Mr=94.11) 5)无水亚硫酸钠(Na2SO4,Mr=126.04) 6)蒸馏水 7)DNS 8)DNS试剂配制:准确称取DNS 6.3g于5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mol/LNaOH溶液262ml,再加到500ml含有酒石酸钾钠185g的热水溶液中,再加结晶酚5g和无水亚硫酸钠5g,搅拌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充分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室温放置一周后使用。 9)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取适量葡萄糖装入称量瓶,再85°C烘箱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精确称取干燥后的葡萄糖0.5g加蒸馏水溶解,至50ml容量瓶定容,制成10g/L的葡萄糖溶液。分别取蒸馏水稀释成葡萄糖标准液,浓度为 0.2g/L,0.4g/L,0.6g/L,0.8g/L,1.0g/L,1.2g/L,1.4g/L,1.6g/L,1.8g/L,2.0g/L。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取标准液1.0ml于25ml刻度试管中,按下表加入试剂,沸水中显色5min。用 冷水冷却到室温后,加水至25ml,摇匀,再55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各溶 液的A550值。以葡萄糖浓度为纵坐标,A550值为横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并回归出标

糖耐量实验

糖耐量实验 「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得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一般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血糖化验结果又不能确诊得患者。对已确诊糖尿病得患者,需对其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 肽等做全面了解时,也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OGTT」在内分泌科用得非常多,而临床医生对于该试验得目得、步骤、注意事项等并非完全了解,这之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1、何谓「耐糖现象」?「糖耐量试验」解决啥问题? 人体对其所摄入得葡萄糖得处置调控能力称为「葡萄糖耐量」。正常人得糖调节机制完好,无论进食多少,血糖都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得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得糖分,血糖浓度也只就是暂时性轻度升高,并且很快(2-3 小时)便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得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即「耐糖现象」)。 当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IR)与 / 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时,机体对糖得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在服用一定量得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则会显著升高,并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机体耐糖能力减低,这种现象谓之「糖耐量异常」。 「OGTT」就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得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就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换言之,「OGTT」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得筛查以及糖尿病得诊断。 2、「OGTT」该怎么做?

嘱患者空腹 8-10 小时,在早晨 8 点之前空腹静脉取血后,于 3-5 分钟内喝下溶于 250-300 毫升温水得 75 克葡萄糖,从喝第一口 开始计时,分别于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及 180 分钟时静脉取血送检,分别测定上述 5 个时间点得血糖值。 3、如何判定OGTT 试验结果? 正常人空腹血糖在 3、9-6、1 mmol/L 左右(不超过 6、1 mmol/L);餐后 0、5-1 小时血糖达高峰,但不超过 11、1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在 3、9-7、8 mmol/L 左右(不超过 7、8 mmol/L);餐后 3 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3、9-6、1 mmol/L)。 (1)当静脉空腹血糖 <6、1 mmol/L,OGTT 两小时血糖 <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得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 <7、0 mmol/L 并且 OGTT 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 mmol/L 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得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IGT)」得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 6、1-7、0 mmol/L 之间,且 OGTT 两小时血糖≤ 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得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IFG)」得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减低(IGT)皆属于「糖尿病前期」,倘若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人。

实验一葡萄糖含量测定

实验一、果蔬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一、目的要求 1、复习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学习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 果蔬中的葡萄糖可用水提取,除去干扰物质后,其中的葡萄糖可用碘量法测定。 碘与NaOH 作用能生成NaIO (次碘酸钠),而C 6H 12O 6(葡萄糖)能定量地被NaIO 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 6H 12O 6作用的NaIO 可转变成I 2析出,析出的I 2可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示意如下: 46应用2: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返滴定法) 基本单元:1/2(葡萄糖) 三、试剂 I 2标准溶液(0.05 mol ·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 ·L -1) NaOH 溶液(2 mol ·L -1); HCl 溶液(6 mol ·L -1);淀粉指示剂(w 为0.01)。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准备 水果样品去皮、去核后搅碎、匀浆;称量适量的匀浆于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于40~50 ℃ 的水浴中提取30 min 后用干滤纸抽滤,弃去前面的少量滤液,保留后面的滤液。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5 mL 滤液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25 mL I 2 标准溶液。一边摇动,一边慢慢滴加2 mol /L NaOH 溶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 来不及氧化C 6H 12O 6而歧化为不与葡萄糖反应的NaIO 3和NaI ,使测定结果偏低)。将碘量瓶加塞于暗处放置10~15 min 后,加2 mL 6 mol ·L -1 HCl 溶液酸化,立即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记录读数。再重复测定二次。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总糖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1.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植物可溶性糖的一种提取方法。 二、原理: 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 (C 14H 10 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 nm处有最大吸 收,在150 μ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 μ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试剂: (1)葡萄糖标准液:l00 μg/ml (2)浓硫酸 (3)蒽酮试剂:0.2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 2SO 4 中。当日配制使用。 3.材料:淀粉 四、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号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标准液(ml)0 0.1 0.2 0.3 0.4 0.6 0.8 蒸馏水(ml) 1 0.9 0.8 0.7 0.6 0.4 0.2 葡萄糖含量(μg)0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试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试剂4.0m1,迅速浸于冰水浴中冷却,各管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管口加盖,以防蒸发。自水浴重新煮沸起,准确煮沸l0 min 取出,用冰浴冷却至室温,在620 nm波长下以第一管为空白,迅速测其余各管 吸光值。以标准葡萄糖含量(μg)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总糖的提取: 精确称取0.5g,置于50 ml三角瓶中,加水15 m1,盐酸10ml,沸水浴20min,定容至100ml,得提取液。取10ml滤液定容至100ml 3.测定 吸取1 ml已稀释的提取液于试管中,加入4.O ml蒽酮试剂,平行三份;空 平均值在标白管以等量蒸馏水取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作。根据A 620 准曲线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μg)。 五、结果处理 C ×V总× D 样品含糖量(%)= ─────────────×100 W ×V测×106 其中:C——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糖含量(μg), V总——提取液总体积(ml), V测——测定时取用体积(ml), D——稀释倍数, W——样品重量(g), 106——样品重量单位由g换算成μg的倍数 六、注意事项: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测定戊糖与已糖,且可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否则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七、思考题: 1.在从山芋粉中提取总糖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蒽酮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糖含量的原理。

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检测方法汇总 与葡萄糖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汇总: GB/T 30390-2013 油料种籽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B41/T 321-2003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 NY/T 2279-2012 食用菌中岩藻糖、阿糖醇、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GB/T 20379-2006 淀粉衍生物葡萄糖浆、果糖浆和氢化葡萄糖浆成分的测定 GB/T 16285-2008 食品中葡萄糖的测定酶-比色法和酶-电极法 CNS 2874-N5083 葡萄糖浆及干葡萄糖浆 GB/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22221-2008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YC/T252-2008烟用料液?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国家地方标准检测方法汇总表

葡萄糖的应用范围 葡萄糖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其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用糖应用于食品行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一)发酵工业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发酵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 1.抗生素发酵 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抗生素发酵必不可少的原料,抗生素中最主要的品种是青、链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发酵都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碳底物。链霉素发酵以结晶葡萄糖为主,也可用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其他如利福平也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主要碳源;沽霉素、红霉索、麦迪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 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临床上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一、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度与对应的时间作图,绘制糖耐量曲线。 二、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不同年龄段糖耐量结果的血糖值上限(mmol/L)【时限(分)年龄】 40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空腹 6.9 6.9 6.9 6.9 6.9 30′11.111.111.411.5511.9 60′10.5410.5411.111.5512.2 120′8.338.338.68.889.16

标准葡萄糖DNS比色法测定.doc

标准准葡萄糖DNS比色法测定的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用752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 1葡萄糖DNS比色法的测定原理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的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2测试药品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3测试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①按下表制备9个试管。 ②向9支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0.5ml,充分混合。 ③将9支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煮沸5min。 ④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 ⑤向各管中分别加入4mL蒸馏水,充分混合。 ⑥以空白(1#)管做对照,用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OD值。 ⑦以每管在540nm下的吸光值为纵坐标,每管所含的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一条通过零点的直线。如果直线不通过零点则需重做。 标准葡萄糖曲线浓度的量取 Tab.2.2 Preparation on standard curve of glucose 试管编号标准葡萄糖溶液(mL) 蒸馏水(mL) 最终浓度(mg/mL) 1 0 0.5 0 2 0.05 0.45 0.1 3 0.1 0. 4 0.2 4 0.1 5 0.35 0.3 5 0.2 0.3 0.4 6 0.25 0.25 0.5 7 0.3 0.2 0.6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 1.掌握旋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原理、方法及计算。 ? 2.学会使用自动旋光仪。 二、仪器与试剂 ? 仪器 自动旋光仪,旋光管,移液管(50ml ),容量瓶(100ml)。 ? 试剂 葡萄糖注射液(含量在16%以上),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 ,加水使成1000ml )。 三、方法原理 ?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多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一定条件下的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特性常数,测定葡萄糖的比旋度,可以鉴别药物,也可以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 旋光度(α)与溶液的浓度(c )和偏振光透过溶液的厚度(L )成正比。当偏振光通过厚1dm 且每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使用光线波长为钠光D 线(589.3nm ),测定温度为t ℃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度,以[α]Dt=α/Lc 。 ? 2.0852的由来:+52.75为无水葡萄糖的比旋度,按下式计算无水葡萄糖的浓度: ? 无水葡萄糖浓度(c )=100 α /[α]D20l ? 如果换算成一水葡萄糖浓度(c ˊ)时,则应为: ? c ˊ = c × = α× × =α×2.0852 ? 所以,测定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可以求得其含量。 四、旋光仪的工作原理 1.光源 2.小孔光栏 3.物镜 4.滤光片 5.偏振镜 6.磁旋线圈 7.样品室8.偏振镜9.光电倍增管10.前置放大器 11.自动高压12.选频放大器13.功率放大器 14.伺服电机15.蜗轮蜗杆16.计数器 ? 使用方法 (1)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220V 交流电源,并将接地脚可靠接地。 (2)打开电源开关,这时钠光灯应启亮,需经5min 钠光灯预热,使之发光稳定。 (3)打开电源开关(若光源开关打开后,钠光灯熄灭,则再将光源开关上下重复打开1到2次,使钠光灯在直流下点亮,为正常)。 (4)打开测量开关,这时数码管应有数字显示。 (5)将装有蒸馏水或其他空白溶剂的试管放入样品室,盖上箱盖,待示数稳定后,按清零按钮。试管中若有气泡,应先让气泡浮在凸颈处。通光面两端的雾状水滴,应用软布揩干。试管螺帽不宜旋得过紧,以免产生应为,影响读数。试管安放时应注意标记的位置和方向。 (6)取出试管,将待测样品注入试管,按相同的位置和方向放入样品室内,盖好箱盖。仪器数显窗将显示出该样品的旋光度。 (7)逐次按下复测按钮,重复读几次数,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测定结果。 (8)如样品超过测量范围,仪器在±45 处来回振荡。此时,取出试管,打开箱盖按箱内回零按钮,仪器即自动)(16.180)(17.198无水葡萄糖的分子量一水葡萄糖的分子量175.52100 16.18017.198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法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法 (1)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之前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三天。 (2)试验前过夜空腹10~16小时,可以饮水。 (3)试验过程中禁止吸烟。 (4)取得空腹血标本后,饮用含75g葡萄糖的水300mL,5分钟内饮完。 (5)分别于服糖后0.5、1.5、2小时抽取血标本。 (6)若血糖测定不能立即进行,血标本应放在含有氟化钠的试管中,每mL全血可用氟化钠6 mg。离心分离血浆,血浆可冰冻待测。 (7)正常的血糖水平。空腹不超过6.4mmol/L,服75g葡萄糖0.5、1.5小时都不超过11.1m mol/L,2小时不超过7.8mmol/L。 (8)葡萄糖耐量减低。应具备以下三条:即①空腹血糖<7.8mmol/L;②OGTT中服糖2小时血糖>7.8mmol/L,低于11.1mmol/L;③OGTT中,服糖后0.5、1、1.5小时三点中至少有一点血糖≥11.1mmol/L。 (9)空腹血糖>7.8mmol/L,临床已诊断糖尿病,则不再作OGTT。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原本并没有糖尿病的妇女,于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性异常时,就称为“妊娠糖尿病”,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及呼吸窘迫症候群、死胎、羊水过多、早产、孕

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不但影响胎儿发育,也危害母亲健康,因此怀孕期间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是很重要的。妊娠糖尿病之孕妇有可能在下次怀孕时再发生,如果再次怀孕应及早告知医生并作检验。曾罹患此症之孕妇,中老年后出现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妇女高,故产后应设法维持适当的理想体重及保持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并定期检验血糖值。 妊娠糖尿病怎么测 于妊娠24~28周时,经过口服50克的葡萄糖筛检及100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测出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之血糖浓度,若发现其中至少有两项数值高于标准值时(空腹,105mg/dl;餐后1小时,190mg/dl;餐后2小时,165mg/dl;餐后3小时,145mg/dl),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葡萄糖标准曲线

1DNS DNS即二硝基水杨酸法是利用碱性条件下,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该产物在煮沸条件下显棕红色,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还原糖含量成比例关系的原理,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因其显色的深浅只与糖类游离出还原基团的数量有关,而对还原糖的种类没有选择性,故DNS方法适合用在多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淀粉等)水解产生的多种还原糖体系中。 2试剂制备 将6.3克DNS和262ml 2mol/L氢氧化钠,加到500ml含有182克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上5克重苯酚和5克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水定容到1000ml,即制成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3标准曲线 分别取葡萄糖标准液(1mg/ml)0、0.2、0.4、0.6、0.8、1.0ml于15 ml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足至1.0ml, 分别准确加入DNS试剂2ml,沸水浴加热2min,流水冷却,用水补足到15ml刻度。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样品测定 样品液适当稀释,使糖浓度为0.1-1.0mg/ml,取稀释后的糖液1.0ml于15ml刻度试管中,加DNS试剂2.0ml,沸水煮沸2min,冷却后用水补足到15ml刻度,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出葡萄糖mg/ml数。求出样品中糖含量。

pH 0.1M柠檬酸/ml 0.1M柠檬酸钠/ml pH 0.1M柠檬酸/ml 0.1M柠檬酸钠/ml 3.0 18.6 1.4 5.0 8.2 11.8 3.2 17.2 2.8 5.2 7.3 12.7 3.4 16.0 4.0 5.4 6.4 13.6 3.6 1 4.9 5.1 5.6 5.5 14.5 3.8 1 4.0 6.0 5.8 4.7 15.3 4.0 13.1 6.9 6.0 3.8 16.2 4.2 12.3 7.7 6.2 2.8 17.2 4.4 11.4 8.6 6.4 2.0 18.0 4.6 10.3 9.7 6.6 1.4 18.6 4.8 9.2 10.8 C6H8O7·H2O分子量=210.14 0.1M溶液含21.01g/L Na3C6H5O7·2H2O分子量=294.12 0.1M溶液含29.41g/L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浓度的详细介绍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浆)葡萄糖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利用氧和水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试剂】 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蒸馏水800ml中,用1mol/L氢氧化钠(或1mol/L 盐酸)调pH至7.0,用蒸馏水定容至1L。 2.酶试剂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置4℃保存,可稳定3个月。 3.酚溶液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蒸馏水100ml中,用棕色瓶贮存。4.酶酚混合试剂酶试剂及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1个月。5.12mmol/L苯甲酸溶液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l L。

6.100mmol/L葡萄糖标准贮存液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ml。2h以后方可使用。 7.5mmol/L葡萄糖标准应用液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放于100ml容量瓶中,用12mmol/L苯甲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操作步骤】 1.自动分析法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定。 2.手工操作法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操作步骤 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血清--0.02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0.02- 蒸馏水0.02-- 酶酚混合试剂 3.03.03.0 混匀,置37℃水浴中,保温15min,在波长505nm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 【参考范围】空腹血清葡萄糖为3.89~6.11m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摄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时。2.病理性高血糖 (1)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糖尿病患者。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复习进程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O G T T)

精品文档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一)概述 1.糖耐量:指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耐受能力的现象。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称之。 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利用这一试验可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 2.OGTT的主要适应证 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②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③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④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⑤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⑥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⑦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病。 (二)方法 WHO标准化的OGTT: WHO推荐成人75g葡萄糖,孕妇100g,儿童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75g 用250ml水溶解,5分钟内口服。服糖前抽空腹血,服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共四次。采血同时每隔1小时留尿测尿糖。根据各次血糖水平绘制糖耐量曲线。 试验前三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 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三天前停用。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三)OGTT结果: 1.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口服葡萄糖30min~60min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dl);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 /L(140mg/dl),尿糖均为(—)。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2.糖尿病性糖耐量: 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峰时后延峰值超过11.1mmol/L,2小时后仍高于正常水平,尿糖常为阳性。 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总糖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总糖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502 总糖实验报告 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的米饭、水果、零食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糖类。同时,糖也是我们维持机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能量的来源。我们这次便走进实验室探索糖类的奥秘。本次实验我们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中的含糖量。本次实验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基本原理还要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测定方法吧。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

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的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 3、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 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