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绘本和低段绘本教学活动目标的几点看法》讲义.docx

《有关绘本和低段绘本教学活动目标的几点看法》讲义.docx
《有关绘本和低段绘本教学活动目标的几点看法》讲义.docx

* *

走近绘本 ,点亮心灯

——关于绘本和低段绘本教学目标的几点看法

半坡店乡南街小学李艳本次,我所备的专题是小学绘本教学课例分析。提及绘本教学案例,我认为

首先应当了解的是绘本。在我们这些边远的农村,别说孩子,甚至有的老师还没

接触过绘本,所以本专题从走近绘本出发,借具有代表性的绘本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我的专题分绘本的内涵、绘本的教学定位、教学课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一)绘本的内涵,在这一板块里,我将从绘本的的核心理念、起源及绘本的结构特点来和大家一起走近绘本。

(一)绘本的内涵

一、说说绘本

1、核心理念:文字能讲故事,图画也能讲故事!

2、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叙述故事的。

3、绘本的起源

图画书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经变图),绘卷(法华

经)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图画书。这也是最早的图画书,为了避免与

图书混淆,后来才习惯使用这个由日本传入的名词——绘本。

4、绘本的特点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

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

事的一门的艺术。也就是说,绘本里有两个语言系统。一个是以文字表述的故事,另一个是绘画描述的故事。实际上,所有的绘画都能作为语言被阅读。绘本里的图画是会讲述故事的图画。

一幅幅图画就像一颗颗珍珠,文字就像一根细细长长的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因此,和文字书不一样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绘本的画面是可以读的,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

故事也显得意味深长。下面,我请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两组画面和文字,哪幅

是课文中插图,哪幅是绘本中的图画。

第二幅《我的兔子朋友》:我们

还是够不着那架飞机,兔子说:“老

鼠,别担心,我有办法!”;第一幅《雪孩子》: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第一幅图,图画描绘的是文字的内容,从图中读不出更多的内容和内涵。

第二幅图,虽然文字很简洁,也很朴素,把事情做了简单描述。但图画赋予了更

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在这页上,兔子为了够着树上的飞机,让动物朋友叠起了罗

汉,架起了一架“动物梯子”。本来,架动物梯牛趴在大象身上,鸭子站在犀牛

身上,梅花鹿的脚搭在鸭子身上,狗熊踩在梅花鹿身上,河马蜷缩子取飞机,方法虽笨拙了些,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这梯子的架构,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大小动物们混杂在一起,根本没有我们大人的那种大的在下面,小的站上面的搭梯子逻辑。这的画面,充满了童趣,带给读者全然不同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图画在讲述更为有趣的故事。

加拿大的培利·诺德曼曾经说过,“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

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高高在上的故事。”这个“高高在上的故事” ,就是小读者通过耳朵接收到老师讲述故事的语音,眼睛看到绘本书里的图像,然后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脑海里创生出来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因绘本图像内涵的丰富性,绘本的内涵,如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我认为可以这样写:“文×画 = 绘本”。也就是说,在绘本中,文字和图画是两个不同的语

言系统,它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述说着故事,彼此之间是相互补充,让故事得以更加丰满和多元,也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丰满和多元。它不是“文+ 画”——文字和图画的简单叠加,如果是文字加图画,那只是一本有插图的书。

说到这儿,大家是否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绘本中的图和文同等重要,

绘本阅读,不仅是读文,还要读图,甚至可以说,更要读图。二、绘本的结构特

绘本的完整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

1、封面

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观,上面注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绘本的封面通

常是一幅和内容相关的图画,但是也有的绘本封面和封底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图画,需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看。绘本的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如《花婆婆》、《我爸爸》。

2、环衬

翻开封面之后,有一张紧连着封面和内文的衬纸,内文之后还有一半和封底相连,这就是前后环衬。由于环衬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而且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使用,犹如蝴蝶的一对翅膀,所以叫“环衬”,又被称为“蝴蝶页”。

环衬是最容易被漏看的一页!但是其实环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内容正文故事息息相关。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环衬有时还会起到“幕布”

的作用,有时则为故事营造氛围,提供暗示。例如,《花婆婆》的环衬是绿色,

意味着花婆婆种下了希望;《我可以有个小弟弟吗?》环衬则是粉红色的。

3、扉页

扉页又叫书名页,通常在环衬之后出现,简单写出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等信息。除了文字信息之外,扉页上还会有图画,这些图画有时会告诉你这本绘本的主人公,有时会设置一些悬念,要等你读完绘本才能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如《蛤蟆爷爷的秘诀》

4、正文

扉页之后就进入正文了。绘本的正文由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篇幅在十几页到二十几页不等。

5、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

样。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如《鸭子骑车记》、《团圆》。

(二)绘本的教学定位

说起绘本的阅读,我便想起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教授的一句话:安排好童年

阅读,就是安排好孩子的一生。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在走进学校,走近家庭,走近孩子。可以说,绘本阅读,开辟了孩子阅读的新空间,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营养大餐。那么,在

课堂上进行绘本教学时,如何根据班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

素和学习成绩等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绘本教学中围绕不同层次的教学

目标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师们探讨的重

要课题。现在,我以低学段绘本的阅读为例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一、在倾听、观察、想象、体验中培养阅读兴趣

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够,还没有能力进行纯文本阅读,形象思维占主导,想

象力丰富,正是阅读兴趣的养成时期。绘本教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阅读

绘本的兴趣,教会孩子阅读绘本的方法,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所以在确定绘本

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可以从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两方面去思考。绘本阅读在内容上,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如: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文字大都浅显易懂。每一幅图画都是如此的生动,有趣。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明朗华丽的色彩,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简洁的文

字也给儿童带来了更多的理解,想象,和思考。孩子的感觉都很敏锐,他们对每

一个绘本故事千姿百态的理解是多么的令人震撼和惊喜,教师通过讲述、引导、设

疑、带领孩子进入绘本阅读的乐园,让孩子在倾听、观察、想象、体验中培养

阅读兴趣爱上阅读。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眼睛无法见

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图画书正是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最好媒介。因此

在教师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读出

里面的文字和声音,读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篇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书中,我设计了

让孩子先读它的封面,看封面上有什么?猜猜这本书可能写什么?意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掌握“猜想”这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再如:在引导孩子阅读时,我引入情境,让孩子练习说话。翻开第一页,猜

猜小兔想干嘛呢?你躺在床上时会跟爸爸妈妈说说话才睡觉吗?说些什么呢?

充分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因为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

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二、培养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

在绘本阅读中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引领孩子看书,或激趣或设疑或故意制造悬念,让学生猜猜后面的故事,学生凭着自己对前面图片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及生活体验、想象能力等做出各种猜想推测,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绘本,就更加(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例如:我在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联想体验,学会感恩环节设计了:联

系生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了谁?他为你做了什么呢?

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看法,把自己

的见解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分享阅读的快乐。三、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增

进生活经验。

绘本阅读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

感受性的知学。它在无形中增了孩子的知能力。同透画的朗,孩子从中体会言之美,并丰富。孩子一旦享受画的趣,必会不断,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老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言响,无形中促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展。

孩子的生活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之,然而画的内容多采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以及多无法直接得的生活体,透画的媒介,接地孩子了解体会,无形中开拓野,丰富生活体。

画的内容多采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以及多无法直接得的生活体,无形中开拓野,丰富生活体。

我在拓展延伸安排了推荐:《逃家小兔》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自己在小学低学段本教学目定方面的一些看法,

之,本,是快的种子,是幸福的种子,是最美的种子。朋友,

我都是点灯人,点燃一人大的灯,人秀,雅和完美,我的人

生充意。我一起播下快与幸福,些美妙的种子,在孩子和我的心

田里生根、芽、开花??于孩子来,他在所的段期,有很多

空白,有很多世界的好奇,需要用来充,个期的,不是

件事本身,更是通来了解生活、世界、感知生命,在他的心灵

深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我要点亮孩子的心灯,做好孩子的路人,

伴随孩子心灵的成!

附一:

* *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学设计

绘本解读: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外国绘本。小兔们朴素而真诚的话语

令人感动。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其中蕴含的爱的意义触动和震撼了我的心灵。旨在引发学生对身边人的关爱之情。里面的爱含蓄,不着痕迹,看似上演的故事与你无关,却或多或少影响着你,感动、

改变着你。没有端着架子,绷着脸一副教育人的嘴脸,这样才是高明的教育。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发展一年级孩子的扩散性思维,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3.引导孩子感悟真挚深的亲子深情,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一册

2.PPT 课件

3.图片:月亮星星、房子、大海、天空

活动过程 :

师:孩子们,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你都读了哪些书?

师:看来咱班的小书迷还真不少呢。“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本好书,想跟它交个朋友吗?那就走进我们的课堂吧。【设计意图】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利用一句名言道出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对阅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长效的阅读动机。

一、认识新书

1.看封面,激发兴趣。

①师:一本新书捧在手上,我们要先读它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一起把书名喊出来吧,(师板书书名)大胆猜想是智慧的开始,猜猜这本书可能写什么?

②介绍封面上的作者及出版社。

【设计意图】学习法先行,在阅读前,让学生先了解读书的步骤,看封面——

知书名——猜内容,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掌握“猜想”这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二、打开课件,引导孩子看封面、扉页

1.课件出示封面,引导学生观察。

师:你们看,这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谁举手告诉老师?

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2.师相机指导学生说

①中间的画是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讲解兔子的颜色,板书“栗色”

②说说故事的作者、绘者和译者的名字,以及出版社名称等

【设计意图】渗透读书方法,我们看一本书时,不仅要看看它的名字和插图,也还要看看它的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让孩子知晓:绘本的阅读不是从正文开始,

而是封面、扉页、封底等处都有故事。

3.课件出示扉页,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故事的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4.指名学生回答

及时表扬注意到文、图作者和译者的名字,出版社的名称的同学

5.师:你准备好了吗?我们要跟着他们一起跳进故事里啦!

三、欣赏故事,理解故事

1.引入情境,练习说话

翻开第一页,师:猜猜小兔想干嘛呢?你躺在床上时会跟爸爸妈妈说说话才睡觉吗?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充分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因为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

2.师往后翻并讲述故事

(1 )小兔子到底有多爱大兔子呢?

(学生观察下一幅图,师提问):为什么他要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引导学生说,小兔子是在拼命的表达自己的爱。

(2 )大兔子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师讲述故事)

(3 )你能学小兔子来表达一下吗?(生模仿,师表扬)

(4 )小兔子被大兔子比下来了,小兔子有想出了一个新办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师继续讲述故事 )

(5)师:小兔子的手没大兔子的长,小兔子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你能猜得

出来吗?(生猜办法,师及时指导说话并评价)

(6 )师翻页,给学生时间自己观察

师:小兔子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拼命的跳,看!他怎么跳的?

生观察自由回答,师适时引导观察后继续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述、引导、设疑、带领孩子进入绘本阅读的乐园,让

孩子在倾听、观察、想象、体验中培养阅读兴趣爱上阅读。语言预设:说着说着,

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小兔子闭上眼睛,睡着了。

(7 )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图片:月亮星星、房子、大海、天空

2.你能用选择一幅图来说说自己对妈妈的爱吗?

大海有多宽,我就有多爱你!

房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月亮有多亮,我就有多爱你!

天空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

【设计意图】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让学生猜猜后面的故事,学生凭着自己对前文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及生活体验、想象能力等做出各种猜想推测,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绘本,学生更加被故事所吸引。

(8 )师将故事说完,留时间让学生回味

3.师生合作读故事

师生合作读,所有小兔子说的话和有关小兔子的内容同学们读,所有大兔子说的话和有关大兔子的内容老师来读。

4.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一幅画面并读一读

四、联想体验,学会感恩

1.升华情感,感悟亲情

出示封底,一起读一读封底的话

出示课件,一起读一读。

2.联系生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了谁?他为你做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看法,把自己的见解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分享阅读的快乐。

3.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中,我们处处都被爱包围着,我们要发现爱、表

达爱、并且珍惜爱!今天回到家后,大声的对家人说出你的爱,别忘了把这个“爱”的故事也讲给他们听。

五、结束全课,延伸拓展

1.讲述阅读的意义

这节课咱们一起分享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们觉得这样的图画书好看吗?一起来完成本节的《阅读评价单》吧!老师也很喜欢图画书,因为从图画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

2.推荐阅读

课件出示书名:《爱心树》《逃家小兔》

【设计意图】: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之间,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与事,以及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

透过图画书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附二:

《猜猜我有多爱你》阅读评价单

书名:姓名:班级:日期:

1.你认为这本书:

好看(☆)比较好看(☆☆)很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做:我最喜欢小兔子哪种表达方式,喜欢哪种就在哪里打“√”

()()()()()()

3.我会说说,我怎么表达我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我想把故事说给_____听。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他

附三:《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

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合作探究式” 法。首先由我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孩子,而后采用听一听、讲一讲、做一做等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其提高认识、判断力升华情感。

1.刚开始新课时,就渗透读书方法。我们看一本书时,不仅要看看它的名字和插图,也还要看看它的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让孩子知晓:绘本的阅读不是从正文开始,而是封面、扉页、封底等处都有故事。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的开始,和孩子一起来认识绘本的名称,以“爱”字为主线,这样的引起学生的关注,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

3.欣赏故事,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欣赏的过程以教师讲读为主,穿插交流学

生的观察、感受、体悟,带领学生进入绘本世界的阅读活动。孩子欣赏故事,首先教师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提问,使孩子对故事中小兔子对妈妈的爱,

妈妈对小兔子的爱有个了解。讨论:小兔张开小手,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那么多”,妈妈也张开手,张到无法在张开说:“我爱你有那么多”。教师讲述后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来表示故事内容,即是巩固知识又是让孩子动静交替,

活跃思维,活动气氛。

4.由绘本拓展到其他的物品,以大海、房子、天空、月亮等鼓励孩子选择图片当

中的一幅来表述对妈妈的爱,如:大海有多宽我就有多爱你......我鼓励孩子用语

言大胆的表述对妈妈的爱、对朋友的爱、家人的爱,这是对故事的拓展,更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通过更多的物体让我们知道“爱”很多,不同的物体表达着我们不同的爱,有爱就要说出来。我们的生活中都被很多种爱包围着,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珍惜,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我们的生活便会更幸福,更富有情趣了。

5.情感的拓展。老师在大家交流之后进行了推荐阅读:《爱心树》《逃家小兔》。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之间,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与事,以及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图画书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二、设计思路

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活动设计为几个部分:

1.引导孩子去观察画面,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2.与孩子一起欣赏故事,引导其观察画面,理解故事中小兔子和妈妈间表达爱的独特方式,模仿故事中的表达爱的语言和动作。

3.经验的迁移,为孩子提供图片,拓展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运用故事中的语言

再次表达对身边人的爱。

4.活动延伸,联系生活,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并进行阅读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把

爱说出口。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被爱的幸福,并通过语言和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爱。

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

从视觉上感知小兔和兔妈妈之间的爱,而且吸诱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为本次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中,我采用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让孩子观察小兔子和兔妈妈相互表示“爱”的动作。并让孩子学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把手举高、学小兔跳的动作表示自己的爱,还学说小兔子对妈妈说爱的话,并分析了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加深他们对小兔子爱的理解。

动静结合的方式,活跃了活动的气氛,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我没有忽视对孩子的鼓励,及时地加以鼓励、表扬。

我以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孩子思考,利用大海、月亮等图片鼓励孩子从图片中选择

一幅,像小兔子那样说出对身边人的爱。

总之,选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的教学,不仅仅因为被故事中两只兔子朴素而真诚的话语所感动,更多是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以及蕴含的爱意震撼人心。虽然在执教此绘本之前我反复阅读了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主题的一个高潮点没有达到我的目标,学生能够浅显的体小会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但没有达到主题的升华,也是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不完善,准备不充分,在环节的设计上缺乏多样性,方法较为单一,这是我在课前没有想全面的问题。在今后的课堂设计上,我会尽量去完善每一个细节问题,全面思考,精益求精!四、提升点

1.我觉得应再多为孩子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表达自己独特的爱的方式的机会。

2.故事的讲述主要采取了分段讲述的方式,还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我觉得

如果再为孩子们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面拓展的部分,可能效果会更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