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

【教学课题】:植物的叶(一)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重点难点】:

1、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2、在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想象出植物体内水分的排出过程。

【教学准备】:

1 、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 、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板书:植物的叶(一)

二、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 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出示资料卡: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能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那么这些水是不是全部留在植物体内了呢?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只有2千克左右的水分用于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看了表中的数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预设:

A 到土里去了。

B 挥发了

…………

师:植物是不是也要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呢?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 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上的水滴是怎么来的呢?

可能是植物体内的“多余”的水吸收了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中出来。

如果水蒸气是从叶子里跑出来的,那么叶子应该有怎样的构造呢?

应该在叶片的表面具有一些空穴。

学生讨论回答:塑料袋上的小水珠,可能是植物体内“多余”的水吸收了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的某一孔穴跑出来,遇冷凝结形成的。

(4)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 叶面上有什么?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⑥观察: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

⑦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把它画出来。

(5) 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

讲解: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板书:叶有蒸腾作用)

2 .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1) 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2) 出示叶的蒸腾作用示意挂图或投影片,启发学生对照图思考。

(3) 学生讨论回答。

(4) 教师讲解。

叶蒸腾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

②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

③可以使空气湿润。

三、应用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叶的蒸腾作用示意图”,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四、拓展研究

植物吸水的多少与叶子的大小、多少有什么关系?

五:巩固训练(根据时间而做)

一、填空:

1.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气孔)。

2.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爽)一些,可以促使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还可以使空气(湿润)。

二、选一选

1.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拥于(B)。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 C 储存

2.植物的蒸腾作用能(A)。A 提高空气湿度B 降低空气温度C 提高空气温度

三、科学与生活: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答: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腾,促进植物成活。

2.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总结提升: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10、植物的叶(一)

叶有蒸腾作用

【教学体会】:

物种鉴定植物学

三.物种鉴定过程 1.灯台树山茱萸科灯台树属 (1)鉴定过程 1)通过观察,我们所采集的植物有以下典型特征:落叶乔木,皮肤暗灰色,嫩枝紫 红色,叶互生,宽卵形,叶顶渐尖,基部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稍被短绒毛,花冠四枚,核果球形,子房下位,树枝呈层状,似台阶。 通过这些典型特征,初步判定该植物为山茱萸科。并查阅资料《中国植物志》。 山茱萸科 落叶乔木或灌本,稀常绿或草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近于轮生,通常叶脉羽状, 稀为掌状叶脉,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无托叶或托叶纤毛状。花两性或单性异株, 为圆锥、聚伞、伞形或头状等花序,有苞片或总苞片;花3-5数;花萼管状与子 房合生,先端有齿状裂片3-5;花瓣3-5,通常白色,稀黄色、绿色及紫红色, 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与之互生,生于花盘的基部;子房下位, 1-4(-5)室,每室有1枚下垂的倒生胚珠,花柱短或稍长,柱头头状或截形,有时 有2-3(-5)裂片。果为核果或浆果状核果;核骨质,稀木质;种子1-4(-5)枚,种皮 膜质或薄革质,胚小,胚乳丰富。 2)灯台树属的检索路径 1子房2-5室;非直立圆锥花序。 3花两性;子房2室。 5乔木或灌木;叶脉羽状;花序有或无4枚总苞片。 6叶互生或对生;伞房状聚伞花序无总苞片;核果球形或近于球形。( 7叶互生;核果球形;核顶端有一个方形孔穴。灯台树属 3)灯台树属的分种检索路径

1总花梗短,长2毫米;花萼裂片宽三角形;果实大,长1.2-1.7厘米;叶片 下面脉腋有淡褐色绒毛。 4)通过查阅《高等植物图鉴》再次核实该植物为山茱萸科灯台树属的灯台树。(2)形态描述 落叶乔木,高6-15米,稀达20米;树皮光滑,暗灰色或带黄灰色;枝开展,圆柱形,无 毛或疏生短柔毛,当年生枝紫红绿色,二年生枝淡绿色,有半月形的叶痕和圆形皮孔。冬 芽顶生或腋生,卵圆形或圆锥形,长3-8毫米,无毛。叶互生,纸质,阔卵形、阔椭圆状 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3.5-9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圆形或急尖,全缘, 上面黄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淡白色平贴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微凹陷,下面凸出, 微带紫红色,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在上面明显,下面凸出,无毛;叶柄紫红绿 色,长2-6.5厘米,无毛,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宽7-13厘米, 稀生浅褐色平贴短柔毛;总花梗淡黄绿色,长1.5-3厘米;花小,白色,直径8毫米,花 萼裂片4,三角形,长约0.5毫米,长于花盘,外侧被短柔毛;花瓣4,长圆披针形,长 4-4.5毫米,宽1-1.6毫米,先端钝尖,外侧疏生平贴短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 与花瓣互生,长4-5毫米,稍伸出花外,花丝线形,白色,无毛,长3-4毫米,花药椭圆 形,淡黄色,长约1.8毫米,2室,丁字形着生;花盘垫状,无毛,厚约0.3毫米;花柱 圆柱形,长2-3毫米,无毛,柱头小,头状,淡黄绿色;子房下位,花托椭圆形,长1.5 毫米,直径1毫米,淡绿色,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花梗淡绿色,长3-6毫米,疏被贴 生短柔毛。核果球形,直径6-7毫米,成熟时紫红色至蓝黑色;核骨质,球形,直径5-6 毫米,略有8条肋纹,顶端有一个方形孔穴;果梗长约2.5-4.5毫米,无毛。 2 糯米团荨麻科糯米团属

花境常用观叶植物

墨西哥羽毛草等观赏草的设计应用 观赏草形态美丽、色彩丰富,在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花境中都有设计,上海、常州等地都有生产,苏州白塘公园就有小片细叶针茅栽植。现找了些叶型、花絮、叶色较丰富的几个品种参考一下,有需要的看看。 观赏草的形态 1、株高 观赏草的竖向形线条常成为视觉中心,不同高度的观赏草应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景观各有不同。一般依高度可分为: (1)高型。株高1.8-4.5m。这些体型较高的种类经常密植,用以分割空间或用作背景。如芒草、蒲苇等。 (2)中高型。株高0.6~1.8m。此高度类型的观赏草常以丛植方式进行配植,特别是在庭院的绿化中,可减少维护管理;有些种类占地不广,在较窄小的空间里可考虑种植此类型。如东方狼尾草、短毛拂子茅等。 (3)矮型。低于0.6m。此类型观赏草用于道路两边或花境中作镶边植物;也常用作地被,既美观又无需经常管理。如天蓝沼湿草、蓝羊茅等。 2、叶色 观赏草种类很多,四季都可观赏:不仅有常绿的叶片,还有很丰富的秋色叶和金叶、红叶、银边等彩叶种类。即使在冬季,霜露和冰雪落在叶片上也景色别致,给环境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1)常色叶观赏草。即叶色为绿色的观赏草,包括秋冬季落叶的,也包括四季常绿的种类。如禾本科的蒲苇、香茅、大针茅和羊茅属的一些品种。 (2)秋色叶观赏草。叶片经秋变成红、黄、橙等艳丽色彩,极大地丰富了秋天的景色。如藜科的雾冰藜;禾本科的芒草、垂穗草、格兰马草、短毛野青茅、柳枝稷的一些品种;灯心草科的紫地杨梅等。 (3)彩叶观赏草。在生长季节,其叶片可以较稳定地呈现非绿色如蓝色叶、红色叶或银色叶等。常见的彩叶观赏草种类有莎草科的长穗薹草品种;禾本科的柳枝稷品种、天南星科的石菖蒲的栽培种等。 细茎针茅 学名:Stipa tenuissima 科属:禾本科针茅属 别名:墨西哥羽毛草、细茎针芒,利坚草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密集丛生,茎秆细弱柔软。叶片细长如丝状,成型高度30-50厘米。花序银白色,柔软下垂,形态优美,微风吹拂,分外妖娆,即使在冬季变成黄色时仍具观赏性。它与硬质材料相配对比鲜明,在园林中应用能有效软化硬质线条。花期6~9月本种为冷季型草,生长在美洲大陆开阔的岩石坡地、干旱的草地或疏林内,非常耐旱,适合在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喜光,也耐半阴。喜欢冷凉的气候,夏季高温时休眠。 园林中可与岩石配置,也可种于路旁、小径、,具有野趣。亦可用作花坛、花境镶边。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附表1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方号:经纬度: E N 坡向:坡度:坡位:海拔: m 样方面积: m× m生境:干扰: 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层主要的物种组成;(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4)数量:物种的株(木本)、丛(草本)数;(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7)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8)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2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线(带)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线(带)号:样线(带)长度: m宽度: m路线: 起点:E N 终点:E N 海拔: / m 生境: 干扰:群落结构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组成物种;(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数量:株(木本)、丛(草本)数;(4)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7)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3 植物物种资源访谈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注:(1)分布面积:写出分布大概面积;(2)用途:药用、观赏等;(3)利用方式:民间、企业等;(4)物候:开花、结果时间;(5)生境:路边、林下、山坡等;(6)保护管理现状: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常见禾本科草坪草特性及识别

常见禾本科草坪草特性及识别 一、常见的草坪草(冷季型) 冷季型草坪草习性:冷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至25℃之间,气温高于3 0℃,生长缓慢,在炎热的夏季,冷季型草坪草进入了生长不适阶段,此时如果管理不善则易发生问题。1、高羊茅大量应用于运动场草坪和防护草坪。高羊茅为亚热带常用冷季型草坪草种,其突出的抗旱特性和耐热性在冷季型草坪中首屈一指,其中高羊茅和早熟禾的经典搭配被经常运用2、紫羊茅 羊茅又名红狐茅。紫羊茅的适应性强,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30°C的寒冷地区,能安全越冬。最适在中国北方寒温带高山、黄土高原及南方高海拔山地种植。耐荫、耐瘠薄,分蘖能力极强,再生性好,容易建成稠密的放牧地和人工草地。3、草地早熟禾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色诱人,绿期长,观赏效果好。适宜气候冷凉,湿度较大的地区生长,抗寒能力强,耐旱性稍差,耐践踏.根茎繁殖迅速,再生力强,耐修剪。在北方及中部地区,南方部分冷凉地区广泛用于公园、机关、学校、居住区、运动场等地绿化。同时也是牲畜重要的放牧草。从早春到秋季,放牧采食的饲料常为幼嫩植物,营养丰富,马、牛,羊、驴、骡、兔都喜采食。4、早熟禾喜光,耐阴

性也强,可耐50%-70%郁闭度,耐旱性较强,在-20℃低温下能顺利越冬,-9℃下仍保持绿色,抗热性较差,在气温达到25℃左右时,逐渐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但不耐水湿。需要高水平管理,在修剪高度0.5cm时的草坪质量高,在本地区可用于暖地草坪草的冬季盖播。5、黑麦草黑麦草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丛生,分蘖很多。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为6—7。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再生能力强,光照强,日照短,温度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黑麦草耐湿,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6、匍茎剪股颖建坪快,根系深,耐贫瘠的土壤,能有效地用于路侧护坡绿化。与其他冷季型草种混播时,其重量比一般占60-70%。本种低剪下形成高质量草坪,主要用于质量要求较高的运动场草坪,如高尔夫球场,也常用于庭院草坪、公园、园林、墓地、公路旁、机场和其他公用草坪,还可用做快速建坪及暖季型草坪的冬季交播。近年来,作为暖季型草坪的冬季交播品种应用极为广泛,还与狗牙根等混播用于大面积的护坡绿化工程。二、常见的草坪草(暖季型)1、天堂草暖季型草坪景观用途:因其生长迅速的优点,而被大量用于需要快速成坪的绿地、公园、墓地、运动场跑道等绿化项目中。主要特点:生长迅速叶片柔软草坪平浅耐旱突出适合运动场地

植物叶主要的作用以及叶的变态

植物叶主要的作用以及叶的变态白皮松叶生长在茎的节部,不同植物叶形态有很大变化,但主要功能相同: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二氧化碳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进入叶内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必然需要大量通过气孔进入叶内的二氧化碳,所以就光合作用而言,气孔张开越大越好。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叶片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www.tzpf365.co www.fat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5795377.html, www.ba ipison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5795377.html, www.m sjsw.n et www.xujia lou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5795377.html, 法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活的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也是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皮孔仅进行少量蒸腾)。蒸腾是植物生命活动中非常必要的功能,可以降叶温并将溶在水中的无机元素(矿质元素)不断地供给叶片,但与此同时,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水分也不可避免地通过气孔失去,导致植物失水干枯。如何控制气孔开放已经在植物的叶结构上有所体现,不同类型植物有不同控制蒸腾的叶结构。现已知道凡陆生植物基本上都有防蒸腾的叶结构。叶气孔同样是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质或其他气体的通道,有一定的净化大气功效和叶面施肥功效。此外少数植物叶还具有繁殖能力,在叶边缘生有许多不定芽。 黑松叶最大的变态已成为被子植物繁殖器官花的起源,花被、子房、心皮都是叶的变态。 目前仍称为叶的变态叶有:① 苞叶:生在花或花序下起保护作用的叶,形如苞片,如向日葵;有的还具有鲜艳颜色和特殊形态。② 芽鳞:鳞芽的鳞片,落叶树木冬芽大都为鳞芽,用以防御严寒及减少蒸腾,有时外被有毛。③ 叶刺:叶的一部或全部变为刺,如仙人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的比较 棉花叶横切(禾本科):有维管束延伸层,栅栏组织为圆柱形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间隙发达。 松树叶横切(裸子植物):有树脂道,叶肉部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一圈内形成层,有气孔。 夹竹桃叶横切(旱生):表皮由2至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排列紧密,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下陷的气孔窝结构,气孔窝内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叶肉细胞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 眼子菜叶横切(水生):表皮细胞壁薄,细胞内含叶绿体,外壁没有角质层,不具气孔,叶肉细胞不分化成多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或分化成大型的气室。

玉米叶横切(C4):表皮细胞较小,形状较规则,上表皮两个维管束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内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为大型单层薄壁细胞,内涵较大的叶绿体,与毗邻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为C4植物所特有。 水稻叶横切(C3):表皮细胞较大,细胞疏松排列,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较小,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名科叶形叶序叶脉叶尖叶缘 银杏叶扇形簇生二叉平行 叶脉 叶基(楔形) 不规则 三节 状,中 间凹入 鹅掌楸叶马褂形互生网状脉截形(叶尖) 掌状半 裂 玉簪叶椭圆形簇生弧形平行 脉 急尖(叶尖)全缘

金钱松叶披针形簇生 急形异短尖 (叶尖) 铁树(复叶)羽片条 形 对生叶 序 侧出平行 脉 急尖(叶尖) 羽状全 裂 红花木倒形羽互生网状脉急形异短尖 (叶尖) 细锯状 苦楮披针形互生网状脉尾尖锯状 野生豌豆羽状复 叶 叶须卷 羽状全 裂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叶子是花植物的一种主要进行蒸腾的器官,所以旱生植物的叶子为了减少蒸腾,其相适应的结构产生变化。水生植物的叶浸没在水里,在结构上与旱生植物迥然不同。可见不同环境植物叶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即使生长在同一环境,它们克

草地学(修改版)

绪论 1 草地: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称。 2 草地的双重属性: 1)自然综合体,是农业自然资源。 2)以草、土、畜构成的基本生产资料。 3 草地学研究的目的: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进行畜牧生产。 4 草地学研究的对象及含义: 1)草及草群——资源特征 2)土地(环境),即土壤、地形——草资源与环境。 3)畜,即放牧家畜——草被家畜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第一章 1 禾本科、豆科牧草的一般饲用特点: 1)禾本科:○1分布广,适用性强,草群中个体数量多(种群数量大)。 ○2是放牧家畜饲草主要来源,富含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 ○3可食牧草种类比重大,适口性好。 ○4质地柔软,叶量丰富,家畜利用率高。 2)豆科:○1富含蛋白质(15%以上)。 ○2适口性好(某些含较多香豆素,家畜不喜食)。 ○3开花期长。 ○4改良土壤。 2 植物种的概念: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域的植物类群,一个植物 种一般不和其它物种发生生殖结合,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 植物的物候期:多年生草类随着气候的变化,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在形态特征 和完成生理功能上彼此不同的几个时期。 1)萌发:幼芽的生长出现,以50%的植株返青为标志。 2)分蘖-分枝:禾本科——分蘖节产生侧枝时期;豆科——新苗基部叶腋产生侧枝的时期。 3)拔节期:禾本科植物在地面上出现第一个茎节时叫拔节期,以50%的植株第一个节露 出地面1-2cm为标准。 4)抽穗-现蕾期:禾本科草50%的花穗从顶部叶鞘伸出时称抽穗期,豆科及杂类草50%形 成花苞时称现蕾期。 5)开花期:禾本科草50%的植株开花叫开花期,豆科及杂类草以20%的植株开花为初期, 80%的植株开花为盛花期。 6)结实期:由受精至种子完全成熟叫结实期。禾本科牧草结实期又可分为乳熟、蜡熟、完 熟3个时期。 7)果后营养期:牧草结实后,产生夏、秋分蘖之时叫果后营养期。 8)枯黄期:植物结实后,由于水分不足、温度下降、霜冻而使牧草变枯,自此直到次年返 青前叫枯黄期。 4 多年生草类的营养繁殖 1)根茎型草类:此类草的地下分蘖节长出与主枝垂直的横走根茎。 2)疏丛型草类:此类草的分蘖节处在不深的土层中(1-5cm),侧枝与主枝成锐角方向发 出,发育完全的侧枝又形成新的侧枝,因而地面形成不很紧密的株丛。3)密丛型草类:此类草的分蘖节位于土壤表面或接近地面(在干旱地区),节间很短,嫩 枝自分蘖节发生后,彼此紧贴母枝,平行向上生长,因而形成紧密的小丘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基础生态学实验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中所含不同物种数量和它们的多度的函数。多样性依赖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或物种多度的均匀性。两个具有相同物种的群落,可能由于相对多度的分布不同而在结构和多样性上有很大差异。 【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2、加深对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样方测绳(4m),卷尺 【实验步骤】 1、选择样方 在人工草地、野生草地中各选取2个1m2的样方。要求每种草地中选择的样方的植物种类要大致一致,生境条件大致相同,且群落结构较为完整,植被覆盖度较大,尽量选择群落中心较为典型的部分。注意要将样方划为标准的正方形。 2、测量并记录样方中植物的总盖度、各物种分盖度、各物种多度,并多次在各个物种中取样测量株高,取平均值记为该物种的平均高度。 3、比较各个样方和两种草地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 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表4所示。 (一)人工草地 表1 人工草地样方一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表2 人工草地样方二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分析与讨论: (1) 人工草地两处样方的植物种类基本一致,但优势物种不同,各植物种类的比例也不同;样方一以绿地早熟禾为主,分盖度大约为87.5%;样方二以酢浆草为主,分盖度大约为62.5%;而该人工草地中播种的是绿地早熟禾,说明样方二被酢浆草侵染较严重。

(2) 各种植物物种在生长时相距紧密,叶片有所重叠,因此各个植物物种的分盖度相加之和会略大于植被总盖度。 (3) 该人工草地中播种的是绿地早熟禾,但即使是绿地早熟禾为优势种的区域内,仍然有较多其他物种如早开堇菜、酢浆草、旋覆花的生长,说明即使是纯人工种植的绿地中也往往不只生长着单一物种,其他物种的种子也会由风媒等方式传播而来,在此扎根生长。 (二)自然草地 表3 自然草地样方一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表4 自然草地样方二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关于多肉植物用土的部分种类

关于多肉植物用土的部分种类目录 ?泥炭土 ?赤玉土 ?珍珠岩 ?蛭石 ?植金石 ?鹿沼土 ?椰糠 ?轻石\浮石 ?黑仙土 ?兰石 ?砻糠壳\砻糠灰 ?颗粒培养土 ?炭屑 ?砖粒 ?火烧土 ?陶粒 ?吸水石 ?腐叶土 ?麦饭石 ?

泥炭土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时也是煤最原始的状态,无菌、无毒、无污染,通气性能好,质轻、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份。 泥炭通常又分为高位泥炭和低位泥炭两种。 高位泥炭是由泥炭藓、羊胡子草等形成,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高位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差,氮和灰分含量较低,酸度高,pH值约为6~6.5或更酸。 低位泥炭是由低洼处、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地方生长的需要无机盐养分较多的植物如苔草属、芦苇属和冲积下来的各种植物残枝落叶多年积累形成的。低位泥炭一般分解程度较高,酸度较低,灰分含量较高。低位泥炭常因产地不同而品质有较大差异。 在花卉栽培中,尤其是在育苗和盆栽花卉中多以泥炭作为主要盆栽基质,而主要使用腐叶土、腐殖土等早已成为过去。 国产泥炭土大家都了解东北泥炭为主,而且也是做为基质销量最大的,草炭土价格相比进口泥炭土要好很多,但两种存在着植物的不同,进口泥炭土主要以藓类植物为主,国产泥炭土主要以芦苇等植物为主,这些植物死亡经过分解,经历史变化形成泥炭土。

进品泥炭: 第一:德国klasmann泥炭 德国作为泥炭土最先开采加工使用的国家,在生产与制造工艺要最NO1的,而且KLASMANN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园艺基质公司,其主要生产高档花卉泥炭土在中国占有近55%的市场,他们公司以白泥炭和黑泥炭为主原料,标准的水分容量,优异的排水性,泥炭土孔隙度和均匀度分布下平均,无其它杂质存在纤维结构较长,微量元素占的比例和植物养分的成正比和pH 值为5.5-6.8。klasmann主要泥炭产品提供: 育苗配方:植物播种育苗,添加极细的泥炭土,使种苗与基质更好的结合,微量元素发挥作用并保持良好的湿润度。 酸性改良配方:适用盐碱土与喜欢酸性的花卉,杜鹃、茶花就是喜酸性植物使用白泥炭土PH4.5~5.0,会签到理解的生长与润湿作用。 第二:丹麦pindstrup(品氏托普)泥炭 品氏泥炭土在国内并不陌生其丹麦为欧洲第二大盆花出口国,国有出产的品氏泥炭土在商品化盆花生产中占有45%市场份额。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主要以丹麦、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生产供货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已形丹麦国家一个泥炭品牌产品销往欧洲、亚洲、美洲。 泥炭土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空气交流生长,使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充分交换,解决了粘性土壤浇水后易板结、空气无法交换的问题。持水能力更是在国内泥炭土之上,在解决营养不外流的同时保证的植物的生长相关产品从品氏1号-7号基质 第三:加拿大FAFARD(发发得)泥炭 发发得Fafard泥炭是加拿大的产品,拥有良好泥炭藓原料,在经过公司精心加工,产品评测为优质栽培介质。其泥炭土以偏酸性为主因为酸性不易生长病菌,些基质分解度高,泥炭灰分含量少,这样结构好的产品持水性时长其主要产品包括: 种苗培育草炭土:些产品以纯苔藓泥炭与蛭石混合配制为主,加入湿润剂与微量元素,pH值5.5~6.5。基质多用于播种育苗,保证种子生长率与成

植物的叶教案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庙仙乡柴乡小学方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掌握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个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到处是绿色的世界,今天我把这一片绿色带到了课堂上。(出示课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叶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师:上课前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收集树叶的(生:捡到的) 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

能随便采摘树上的树叶。现在请同学们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给出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三、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 师: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请各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2、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师出示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两片是同一种叶吗 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师小结: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我们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情况等。学生观察并描述。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3、认识叶的结构: (1)、这么多叶子它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下面我们来研究叶的结构。(2)、师出示一片完整的叶子,仔细观察,它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师小结: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出示课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相同的结构。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叶片上还有叶脉。 教师板书: 叶片:有叶脉 完整叶的结构 叶柄 (4)、自我介绍(出示课件) 四、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长在树上的新鲜的

植物的叶(一)

10、植物的叶(一) 课标分析: 新课标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学情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一个班,16人。他们通过前一年的科学学习,视野已比较开阔,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掌握。但他们在课堂上往往活跃有余,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动手实验方面。因此,本学期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继续保持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使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构建了本单元。在学生认识到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很容易想到根吸收水分怎样排除的问题,本课就是遵循这一思路设计安排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内蒙古_植物类型

内蒙古草原属于温带稀树草原。 1、植物区系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由于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的地区,属华北山地针阔叶混交夏绿林向内蒙古草原和东北大兴安岭针叶林过渡地带。以湿中生、中生、旱中生和中旱生植物混合形成的亚高山草甸和草甸化草原占面积最大,习惯上统称“五花草甸”。季相华丽,种类成分特别丰富。植被的区系地理成分中,以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古北段和东古北极种的比例最高。水份生态类型中,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主,构成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的主体,湿生和中生的泛北极种也占相当的比例。达乌里枣蒙古种在区系组成中占的比例也较高,是山体阳坡草原群落的基本成份。此外,还有蒙古种、东亚种、亚洲中部种、华北种、东北种、东西伯利亚种、哈萨克枣蒙古种、古地中海种等。植被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世界分布种,主要是农田杂草。 2、植被类型 (1)五花草甸 I 地榆、裂叶蒿为主的杂类草草甸 这类草甸种类组成十分丰富,以地榆、裂叶蒿、野豌豆(Vicia sp.)等多种中生杂类草占优势为特点。夏秋季节百花盛开,五光十色,十分华丽,又称为“五花草甸”。草群高而密,生殖枝层高可达1-1.3米,叶层高一般在40?0 厘米以上,总盖度90%以上。生产力很高,每年每亩生产的有机物质可达300公斤以上青干草。种的饱合度高,每平方米25?0种或更多。10个1平方米的样地一般登记种子植物50?0种。中生杂类草层片起建群作用,其中起优势作用的植物有地榆、裂叶蒿、莓叶萎陵菜(Potentillafragarioides),紫苞风毛菊(Saussurea iodostegia)、山野豌豆(V.amoena)、蓍(Achillea alpina)日阴苔草(Carex peadi 梖ormis)、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细叶百合(Liliumpumilum)、黄花败酱(Patrimia scabiosaefolia)、沙参(Adenophora spp.)、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nutans)、散穗早熟禾(Poa subfastigiata)、以及苔草属(Carex spp.)的一些种类。 Ⅱ无芒雀麦草甸 草群生长良好茂密,覆盖度达80?0%,草层高50?0厘米,种类组成丰富,常见的约有70多种,多年生根茎禾草无芒雀麦为建群种;无芒雀麦的覆盖率达40%以上,其次有野黑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异燕麦(Helic梩otrichon schellianum),还有溚草(Koeleria cristat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小糠草(Agrostis alba)、地榆、蓍和山野豌豆(Vicia amoena)、野青茅(Deyeusia arundinacea)、多种委陵菜(Potentilla spp.)、多种黄芪(Astragalus spp.)、报春花(Primula spp.)、直立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山黧豆、马先蒿等。

《植物的叶(二)》教案

《植物的叶(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正确的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课件、投影片或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 —75 % )、绿叶、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 师板书:11.植物的叶(二) 二、新课学习 1.了解赫尔蒙实验 师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 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讨论、汇报: 师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 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

阅读并思考: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明什么?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为什么只浇雨水?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 师小结: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 ?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 出示投影片叶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师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师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 师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 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 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师板书: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1)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园林绿化草坪种类大全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冷季型。欧美多栽。适冷凉湿润,极抗寒。稍不耐旱及耐热。弱碱土生长好。较耐践踏。 林地早熟禾(Poa nemoralis)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冷季型。适湿度大,阳处及半阴。较耐荫。稍不耐旱及耐热。易被杂草侵入。 加拿大早熟禾(Poa compressa)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冷季型。叶片浅蓝或蓝灰色。适冷凉温带气候,阳处及半阴。耐潮湿和积水。耐干旱,可保土护坡。不耐炎热。该属中绿期最长。 细叶早熟禾(Poa angustifo)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冷季型。该属中叶片最细。适冷凉湿润,极抗寒。稍不耐旱及耐热。不耐践踏。耐荫不如林地早熟禾。易退化,须精心养护。 普通早熟禾(Poa trivialis)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冷季型。喜冷凉湿润,强耐荫。耐轻度盐碱和积水。较耐寒。不耐热。该属中耐寒稍差。适于绿化及运动场草坪。欧洲常与紫羊茅、黑麦草混合作半阴和运动场草坪。 早熟禾(Poa annua)禾本科,早熟禾属,一二年生,冷季型。叶片小鸡喜食,又名小鸡草。适冷凉湿润,极抗寒。强耐荫。稍不耐旱及耐热。喜肥沃。不耐践踏。 紫羊茅(Festuca rubra)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冷季型。叶鞘基部红棕并破碎纤维状。适高海拔地区,耐寒。耐旱强于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匍茎剪股颖。耐荫较强。适贫瘠。不如苇状羊茅

耐湿。耐低剪。可作庭院绿化、花境镶边、保土护坡和运动草坪。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冷季型。又名高羊茅、苇状狐茅。须根发达,入土甚深。适年降水450以上和海拔1500米以下温暖湿润地区。耐寒,耐热。夏季不休眠很可贵。耐湿,耐酸,耐碱。最适弱酸。耐半荫。强耐践踏。抗病。不耐低剪。属于粗放型草种,主要用于保土护坡,和非欣赏的单纯绿化。羊茅(Festuca ovina)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冷季型。温暖和冷凉气候都适,海拔高更好。耐寒。极耐旱。较不耐荫。不耐践踏,分蘖力差。不耐盐碱,耐低剪。西北称为酥油草。有变种细叶羊茅(var.tenuifolla)。有亚种硬叶羊茅,又名耐性羊茅(ssp.duriuscula)。不耐重践踏。 小糠草(Agrostis alba)禾本科,剪股颖属,多年生,冷季型。抽穗期顶上一层鲜艳紫红色,又名红顶草。喜冷凉湿润,很耐寒。耐热优于同属。可湿润,耐瘠薄。侵占性强,自行繁殖分蘖旺盛。喜阳光,不如紫羊茅耐荫,乃一般践踏。欧美常与早熟禾、紫羊茅混栽作公园绿化。但由于过分繁殖,比例不宜超10%。 匍茎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禾本科,剪股颖属,多年生,冷季型。喜冷凉湿润,不耐旱且冷的气候。不耐热,耐荫稍强于早熟禾。匍匐枝蔓延能力强,在北京耐旱能力不如野牛草和羊胡子草。再生能力很强。特耐低剪。不耐践踏。需要水分比其他草多。易染雪腐病。欧美用作高尔夫进球区场地。

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叶(二)》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植物的叶(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 浓度为70% 一75 %) 、绿叶、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 师板书:植物的叶(二) 课件展示大量的绿叶植物 提问: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 二、开展探究活动 1.研究植物的叶 (1)师: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 (2)设想:能不能把叶子的绿色去掉? (3)老师演示除掉叶绿体的实验。 2.了解赫尔蒙实验 ①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 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讨论、汇报: ③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 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闻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 ④阅读并思考: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实什么? 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

桶里? 为什么只浇雨水? 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⑤汇报。 ⑥小结: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 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 ①出示叶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②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③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④汇报。 ⑤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 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①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②看教材中的插图 ③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 师板书: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1)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 呼出什么气? 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人呼吸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 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

草坪分类

冷季型草坪草 发布时间:2006-11-30 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广泛分布于气候冷凉的湿润、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在南方越夏较困难,必须采取特别的养护措施,否则易于衰老和死亡。草地早熟禾、细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小糠草和苇状羊茅都是我国北方最适宜的冷地型草坪草种。 一、羊茅属 该属约100个种,常用作草坪草的有6个种:高羊茅、紫羊茅、硬羊茅、羊茅、草地羊茅、细羊茅。高羊茅、草地羊茅是粗叶型,其他属细叶型。 1、高羊茅 又称苇状羊茅,草坪性状非常优秀,适于多种土壤和气候,应用非常广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丛生型。茎直立、粗壮。 [生态习性] 适于寒冷潮湿和温暖湿润过渡地带生长,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最耐旱、最耐践踏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耐荫性中等,较耐盐碱耐土壤潮湿。 [培育特点] 种繁为主。建坪速度较快。再生性较差,故不宜低修剪。耐贫瘠土壤。 [使用特点] 因耐践踏而适应范围很广,叶片质地粗糙而不能称为高质量的草坪草,用于中、低质量的草坪及斜坡防护草坪。 2、紫羊矛 又名红狐矛。是羊矛属中应用广泛的草坪草种之一。也称匍匐紫羊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具短的匍匐茎;秆基部斜生或膝曲,丛生,分枝较紧密,基部红色或紫色;叶鞘基部红棕色并破碎呈纤维状,分蘖的叶鞘闭合。叶片线形、光滑柔软、对折内卷。 [生态习性] 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酸、耐瘠,最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和海拔较高的地区生长。在半阴处能正常生长。pH6~6.5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夏季高温生长不良,出现休眠现象,春秋生长最快。寿命长,耐践踏和低修剪,覆盖力强。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 [培育特点] 种繁为主。种子小,应精细整地,覆土宜浅,春秋均可播种,但以秋播为好,苗期生长慢,应注意除草。 [使用特点] 紫羊茅是全世界应用最广的一种主体草坪植物。寿命长,色美,青绿期长,耐践踏、耐阴,被广泛应用于机场、运动场等绿化建坪植物。 二、早熟禾属 有200余种,最常用的有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普通早熟禾、一年生早熟禾、林地早熟禾。 1、草地早熟禾 又名六月禾、蓝草、光茎蓝草、草原莓系、长叶草等。原产欧洲、亚洲北部及非洲北部,现遍及全球温带地区。 [形态特征] 具细根状茎,秆丛生、光滑,叶鞘疏松、包茎,具纵条纹。叶舌膜质,叶片条形,柔软。 [生态习性] 喜光耐阴,喜温暖湿润,又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抗旱性差,夏季炎热时生长停滞,春秋生长繁茂。根茎繁殖力强,再生性好,较耐践踏。 [培育特点] 通常用种子和带土小草块两种方法繁殖。种子繁殖成坪快,直播40天即可形成新鲜草坪。生长3~4年后,逐渐衰退,3~4年补播一次草籽是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使用特点] 生长期较长,草质细软,颜色光亮鲜绿,绿色期长,耐践踏性较差,适宜公共场所作观赏草坪。常与黑麦草、小糠草、匍匐紫羊茅等混播建立运动草坪场地,效果较好。 2、普通早熟禾 又名小鸡草。为北半球广布种。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株丛低矮;秆直立或基部稍倾斜,丛生;叶片扁平柔软细长,叶鞘自中部以下闭合。叶舌钝圆、膜质。 [生态习性] 适应性强,抗寒、耐阴,喜冷凉湿润环境。耐旱性差。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在一般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 [培育特点] 一般为种子繁殖。将种子与细砂(或细土)混合撒播,用细耙轻耙后,再用木板稍加拍打。耐旱性差,应注意灌水,气候干旱时易枯黄,且越年生,宜与其他草混播建坪。 [使用特点] 低矮,整齐美观,绿色期长,耐阴,适宜于林荫下、花坛内作观赏草坪。 三、黑麦草属 1、多年生黑麦草

植物的叶

《植物的叶》 炯伟小学洪志元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二、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到处是绿色的世界,今天我把这一片绿色带到了课堂上。瞧,美吗?(课件)美在哪里呢?树的美是谁装点出来的?(主要是植物的叶)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叶子的秘密,也就是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 (二)体验探究: 今天,同学们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 预设1:我是在林子里捡到的。 预设2:我是在校园里摘的。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一位同学的行为是对的? 结果同学们判断:采摘花草的行为是错误的。 一、分一分,摆一摆: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树叶,现在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上,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我们来比一比谁反应速度最快,小手最快。听好要求摆一摆,出示问题:1师:我捡了几片落叶? 生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 师:你们的速度都很快,都是好孩子,按要求准备了这么多树叶,老师真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使学生对自己手中的树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像玩玩具一样。同时此活动,也是一个小的热身准备。为后面的活动打基础。)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强,谁是细心的孩子。 2师: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分树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