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空运的危险品的种类

禁止空运的危险品的种类
禁止空运的危险品的种类

禁止空运的危险品的种类

按照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即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指令》和国际航协(IATA)的《危险物品规则》,航空运输活动中的危险物品根据其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爆炸品;

2、气体;

3、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4、自燃物质和遇水释放气体物质;

5、氧化剂和过氧化物;

6、有毒和传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品。

根据危险物品的危险程度不同,危险物品则可以分为客货机均可载运的危险物品、只限货机运输的危险物品、正常情况下禁止运输但在有关国家特殊豁免可以载运的危险物品,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运输的危险物品。

这些危险物品中既有其危险性显而易见的各类化工产品,也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众容易忽视其危险性的物品,如香水、药品、汽车、电器,还有经过特殊手段保鲜的水产品,甚至某些动物、水果在特殊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危险物品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

危险品等级分类

危险品级别 第一类「爆炸物」 Class 1:Explosive 第1.1组具有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和物品。火药 第1.2组具有射出危害,但无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和物品。飞弹 第1.3组具有射出危害,以及轻微的爆破危害、或者轻微的射出危害,或者两者皆俱,但无巨量爆炸危害的物质和物品。燃烧弹 第1.4组不致引起重大危害的物质和物品。爆竹 第1.5组具有巨量爆炸危害,但很不敏感的物质。爆破用炸药 第1.6组无巨量爆炸危害,且极不敏感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的、液化的或受压溶解的气体」Class 2:Flammable gas 第2.1组易燃气体UN1950喷剂、乙炔 第2.2组非易燃、无毒性气体UN1002压缩空气 第2.3组毒性气体UN1062溴甲烷 第三类「易燃液体」 Class 3:Flammable liquid -第三类危险品没有更细的分组。 易燃液体指可燃蒸气之闪火点温度於闭杯测试≦60.5℃,或在开杯测试温度时≦65.5℃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混合液体、固定的溶液或悬浮液。 本类易燃液体的包装等级依其闪点与沸点来划分。详如IATA DGR 3.3A表:

包装等级闪点(闭杯)初始沸点 Ⅰ-≦35℃ Ⅱ<23℃>35℃ Ⅲ≧23℃but ≦60.5℃ ※注:易燃液体的闪点是指,液体释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一种会起火的混合物时的最低温度。此性质可以用来衡量液体逸出包装时,造成爆炸或起火的混合物的风险大小。UN1155乙醚I UN1294甲苯II UN1223煤油III 第四类「易燃固体、起火物质、与水反应物质」 Class 4:Flammable solid 第4.1组易燃固体、自我反应物质、去敏固体爆炸物UN1944安全火柴 第4.2组起火物质、自燃物质UN1362活性碳 白磷、黄磷 第4.3组遇水释出易燃气体之物质,与水作用物质UN1418镁粉 第五类「氧化物质及有机过氧化物」 Class 5: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第5.1组氧化物质UN1498硝酸钠 漂白水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 A章总则 第276.1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276.3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航空器的运行: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民用航空器;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的外国民用航空器。 第276.5条定义 本规定中用语的含义在附录A中规定。 第276.7条基本要求 (a)使用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载运危险品的运营人,应先行取得局方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许可。 (b)实施危险品航空运输应满足下列要求: (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发布的现行有效的《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 9284-AN/905),包括经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批准和公布的补充材料和任何附录(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2)局方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许可中的附加限制条件。 第276.9条例外 (a)本来可能被归类于危险品的某些物品和物质,但根据有关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或因技术细则列明的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装上航空器时,不受本规定的限制。 (b)对于航空器上载运的物质是用于替换或属于被替换的(a)中所述物品和物质时,除技术细则允许外,应当按本规定运输。 (c)在技术细则规定范围内,旅客或机组成员携带的特定物品和物质不受本规定的限制。 第276.11条管理机构

(a)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对本规定276.3条适用范围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依照授权,监督管理本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 (b)局方应当根据管理权限,对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c)局方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许可人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276.13条监督检查 (a)从事航空运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局方关于危险品航空运输方面的监督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b)局方可根据本条(a)款检查的结果或任何其他证据,确定该单位和个人是否适于继续从事相关航空运输活动;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本规定N章要求追究其法律责任。 B章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限制 第276.23条一般原则 除符合本规定和技术细则规定的规范和程序外,禁止危险品航空运输。 第276.25条限制运输 除民航总局予以豁免或者按照技术细则规定经始发国批准允许运输的情况外,下列危险品禁止装上航空器: (a)技术细则中规定禁止在正常情况下运输的物品和物质; (b)被感染的活体动物。 第276.27条禁止运输 技术细则中规定的在任何情况下禁止航空运输的物品和物质,任何航空器均不得载运。 第276.29条豁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航总局可针对本规定第276.25条给予豁免: (a)情况特别紧急; (b)不适于使用其他运输方式; (c)公众利益需要。

航空危险品考试试题

1 根据IATA《危险品规则》中的定义,危险品是指:能危害、危及、造成损失或污染、且在本规则危险品表中列明,或依据本规则分类的物品或物质。 A.健康B.安全C.财产D.环境ABCD 2 下列哪一项是"国际民航组织"的英文缩写?A.IATAB.ICAOC.UNCOED.IAEA B 3下列哪一项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英文缩写? A.IATAB.ICAOC.UNCOED.IAEA A 4 《危险品规则》是由哪个机构出版发行的?A.IATAB.ICAOC.UNCOED.IAEA A 5 危险品运入、运出以及途经中国,需事先取得的书面批准。A.国际民航组织 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中国民航局D.联合国专家委员会 C 6 运营人资产中的危险品包括:。 A.气溶胶B.酒精饮料C.香水D.科隆香水ABCD 7 IATA《危险品规则》中把危险品分成大类。A.九B.八C.七D.六 A 8 危险品按照其危险程度被划分为相应的包装等级,I级包装所对应的危险性较。A.大B.小 A 9 第1类危险品分别按其危险性类型划归为个项别和个配装组,被认为可以相容的各种爆炸性物 10 11 12 13 C.丙烷D. 14 15 16 17 18 A 19 第8类腐 20 21 22 级-黄 B.II 23 C 24 25 26 C.单一包装D. 27 28 C.航空货运单D.机长通知单 A 29 承运人在收运危险品前,需要填写。 A.托运人危险品申报单B.危险物品收运检查单C.航空货运单D.机长通知单 B 30 动物、食品、饲料和可食用物质不可以与类危险品装在同一货舱内。 A.三B.四C.五D.六 D 31 5.1项和3类危险品包装件被码放在一起。 A.能B.不能C.视情况而定 B 32 下列选项中属于操作标签。A.仅限货机标签B.包装件方向标签C.磁性材料标签D.深冷液化气体标签 33 危险品标签分为:。A.危险性标签B.操作标签C.非危险性标签D.指示标签AB 34 属于航空运输危险品。 A.水银温度计B.听诊器C.电子温度计D.弹簧秤A 35 包装件的标记有:。A.内装物品的运输用专用名称B.UN/ID编号C.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姓名和地

空运危险物品的分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1595 空运危险物品的分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空运危险物品的分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类爆炸品(分类) 1.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2项具有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3项具有起火危险性、较小的爆炸和(或)较小的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1.4项不存在显著危险性的物品和物质。 1.5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而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性且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第二类气体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非毒性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4.1项易燃固体。 4.2项自燃物质。 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氧化剂。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性(有毒的)物质和传染性物质 6.1项毒性物质。 6.2项传染性物质。

276部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目 录 A章 总 则 (4) 第276.1条 目的和依据 (4) 第276.3条 适用范围 (5) 第276.5条 定义 (5) 第276.7条 基本要求 (5) 第276.9条 例外 (5) 第276.11条 管理机构 (6) 第276.13条 监督检查 (6) B章 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限制 (7) 第276.23条 一般原则 (7) 第276.25条 限制运输 (7) 第276.27条 禁止运输 (7) 第276.29条 豁免 (7) 第276.31条 航空邮件 (8) C章危险品航空运输的申请和许可 (8) 第276.41条 申请 (8) 第276.43条 受理 (9) 第276.45条 审查 (9) 第276.47条 决定 (10)

第276.49条 期限 (10) 第276.51条 许可的形式和内容 (11) 第276.53条 许可的有效期 (11) 第276.55条 许可的变更与延续 (11) D章 危险品手册的要求 (12) 第276.57条 一般要求 (12) 第276.59条 手册的内容 (12) 第276.61条 实施 (13) 第276.63条 局方通知 (13) E章 危险品的运输准备 (13) 第276.73条 一般要求 (13) 第276.75条 包装容器 (14) 第276.77条 标签 (15) 第276.79条 标记 (15) 第276.81条标记使用的文字 (15) F章 托运人的责任 (15) 第276.91条 人员资格要求 (15) 第276.93条 托运要求 (16) 第276.95条 危险品航空运输文件 (16) 第276.97条 使用的文字 (16) G章 运营人的责任 (17) 第276.107条 货物收运 (17)

民航危险品运输试题

科目:民航危险品运输 以下方框相应空白处由考生用蓝色或黑色笔迹填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为保证危险品知识更新,应在__日历月内完成复训;在要求进行训练的那个日历月之前__日历月中完成了复训的人员,都被视为在所要求的那个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 A 、24个月/1个月B.36个月/1个月C.24个月/3个月D.12个月/3个月 2.国际航协(IATA )出版的危险品运输文件是:() A .《TI 》(技术细则)B .《DGR》(危险品规则)C .公司《危险品手册》 D .《TI 》(技术细则);《DGR》(危险品规则);公司《危险品手册》都是 3、下列哪项物品在航空运输中不属于第三类易燃液体危险品:() A .4度的啤酒B .油漆 C .香水D .72度的白酒 4、下面哪种爆炸品可由客机承运?() A 、1.1AB 、1.4SC 、1.4FD 、1.6S 5.如果人或衣服上粘上泄漏的危险品,可以() A 用大量的水冲洗身体 B 抽支烟缓解紧张的情绪 C 喝大量的水 D 将衣物脱掉,扔弃 6.10、第一类爆炸品分为几个项别和几个配装组?() A .4;13B .6;13C .5;13D .4;14 7.《DGR》(危险品规则)几年更新一次?() A .1年B .2年C .3年D .4年 8.航空公司承运危险品必须取得?() A .航空公司同意 B.民航局危险品运输许可C .机场许可D .特殊物品运输许可 9.《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简称是()? A .CCAR-121B .CCAR-91C .CCAR-276D .CCAR-145 )需要贴远离热源的操作标签? A .易燃固体 B .自身反应物质 C .减敏的爆炸品 D .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11.危险品的操作标签通常是()形状的? A 、长方形B 、圆形C 、菱形D 、三角形 12.对于放入行李中托运的非放射性药用或化 妆用品,每一旅客或机组人员所携带这类物品的总净重不得超过()公斤/升,每一单件物品 净重不得超过()公斤/升? A .2,0.5 B .1,0.5 C .3,1 D .1,1 13.右边标签是()。 A .燃料电池操作标签 B .易燃固体操作标签 C .锂电池操作标签 D .轻拿轻放操作标签 14.按规定要求进行训练的人员应将训练记录 保存(),并随时供局方查阅。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5.代码RFL 表示什么物质。() A.易燃气体 B.易燃液体 C.易燃固体 D.感染性 物质 16.飞行中出现危险品事故着陆后,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 地面人员打开货舱门之前应让旅客下飞机 B 打开货舱门之前应让机组下飞机 C 打开货舱门之前旅客和机组保留在飞机上 D 向地面工作人员指明危险物品及其存放地点 17.当乘务人员不慎接触到泄漏的危险品时,以 下哪项是错误的行为?() A 迅速将污染的衣物脱掉 B 将污染的衣物放在垃圾箱内 C 用大量的水冲洗 诚信承诺: 考试中,我将自觉遵守《考生守则》和考场纪律,服从考场安排;如有违规行为,将自愿接受校纪校规相关条款的处理。 承诺人:学号: 系别: 班级: 试卷说明: 1、本试卷为【开卷】 2、本试卷共3页,3个大题,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考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笔迹答题;其他笔迹答题无效 5、阅卷老师阅卷、登记成绩必须使用红色笔迹 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登分人 分数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1996年民航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1996年2月27日民航总局颁布,自1996年3月1日开始实施)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点或与境外之间的危险品航空运输。 第三条民用航空器载运本规定附件《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品名表》载明的危险品,应当报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审批,审批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条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 第五条禁止旅客随身携带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禁止将危险品作为行李托运。 第六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危险品的航空运输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条本规定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 关于编集《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品名表》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危险品品名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的规定,编集了《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品名表》(以下简称“品名表”),现说明如下: 一、“品名表”是以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技术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为依据,结合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集的。该表汇集了公共航空运输中常见的危险品品名近3000个(条)。 二、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方便航空运输企业开展国际、国内货运业务和货主查找。“品名表”用中英对照两种形式列出,以阿拉伯数字为顺序。该顺序是国际民航组织危险品专家组认定的,顺序前贯以

UN的标志。品名中凡有国家标准的,同时注上了国家标准规定的五位阿拉伯数字编号,以便对照查阅。为方便查找,另附有危险品品名表英文索引。 三、“品名表”中所列的危险物品品名是运输过程中比较常见并经认定的危险物品,有的是具体的品名,也有的是某一类化学产品概括性的品名。“品名表”中所列的危险品不是危险物品的全部,因为危险物品有其特定的限定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生产出新的危险物品。现行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的航空运输危险品分为九类,每一类都有特定的技术标准。要确定化学产品是否属危险品,是哪一类型的危险品,必须经专门机构按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确定。为确保危险物品的安全运输,必须对危险品进行科学分类、限量、严格包装、合理配载、仓储、科学组织、规范装卸作业等管理,而这些必须用相应的规章、规定来明确。因此所列的危险品品名只能作为旅客、货主和承运人判断是否属于常见危险货物的依据,承运人不得以此开办该类物品的运输业务。何时开展此项业务,须经民航总局有关规定颁布后另行通知。 . . .

危险品分类及标识

危险品货物有1-9类 危险品货物有1-9类,每种类别的危险品都有相对应的危险品图案标志。这样区别货物也很容易,对于货物运输的话也在有帮助。 其实每种类别的标志还可以更细分,更详细,有的小异,不过标志上都会有阿拉伯数字的标志 每种货物的类别都有它特定的标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每类危险品的标志吧。 第1类:爆炸品。这类化学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运输这类危险的一定要是国家管控的才能运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2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2.1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2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国家标准局1986-10-07发布1987-07-01实施 2.3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4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2.5 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不会爆炸。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像液化气灌。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1.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 1类:爆炸品(Explosives) 2类:气体(Gases) 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4类:易燃固体、易自然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flammable solids,spontaeously combustible and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 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物质(Toxic sub stance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8类:腐蚀品(corrosives) 9类:杂类物质和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articles) 危险品是根据国联规定的根据物质的不同危险性分为9类,符合其中1类以上的物质均称为危险品.9种分类中,具有多种危险性的物质,进行再次分类,为以下 表示.

CODE

CODE 0.0 非危险品 1.1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物质和物品1.2 具有喷射危险但无重大爆炸危险的1.3 具有燃烧危险或者较小爆炸或者喷1.4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货物 1.6 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 2.1 易燃气体 2.2 非易燃气体 2.3 有毒气体 3 易燃液体 4.1 易燃固体

4.2 易自燃物质 4.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1 氧化物质 5.2 有机或氧化物 6.1 有毒物质 6.2 感染性物质 7 放射性物质 8 腐蚀品 9 杂类、海洋污染物

CCAR-276《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促进危险品航空运输发展,保证航空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国内经营人)、在外国和中国地点间进行定期航线经营或者不定期飞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外国经营人)以及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有关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依据职责对全国危险 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据职责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除具体条款中另有规定外,含义如下:(一)“危险品”是指列在《技术细则》危险品清单中或者根据该细则归类的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者环境构成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二)《技术细则》是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制定的程序而定期批准和公布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号文件)。 (三)“经营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货物、邮件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包括国内经营人和外国

经营人。 (四)“托运人”是指为货物运输与承运人订立合同,并在航空货运单或者货物记录上署名的人。 (五)“货运销售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货物航空运输销售活动的企业。 (六)“地面服务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各项航空运输地面服务的企业。 (七)“托运物”是经营人一次在一个地址,从一个托运人处接收的,按一批和一个目的地地址的一个收货人出具收据的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品包装件。 (八)“机长”是指由经营人指定的在飞行中负有指挥职能并负责飞行安全操作的驾驶员。 (九)“危险品事故”是指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造成致命或者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的事故。 (十)“危险品事故征候”是指不同于危险品事故,但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不一定发生在航空器上,但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起火、破损、溢出、液体渗漏、放射性渗漏或者包装物未能保持完整的其他情况。任何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并严重危及航空器或者机上人员的事件也被认为构成危险品事故征候。 (十一)“例外”是指本规定中免于遵守通常适用于危险品某一具体项目要求的规定。 (十二)“包装件”是指包装作业的完整产品,包括包装物和准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 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 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航空危险品运输基本常识

危险物品的航空运输几乎是与商业航空运营同时开始的。只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无序到有序,从管理疏失到组织严密,从企业自我管理而发展到世界范围内的法制化管理。其间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的历史 我国危险品的航空运输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航空运输的危险品主要是农药和极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当时的中国民航局为此先后拟定了《危险品载运暂行规定》和《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规定》。60年代初期,中国民航仅通航苏联、缅甸、越南、蒙古和朝鲜等周边国家。国际国内货物运输量都非常有限。1961年后,为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根据上级指示,规定民航客货班机一律不载运化工危险品和放射性同位素。但此后的十余年间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趋活跃,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巴航(PIA)、法航(AIR FRANCE)相继开航中国。中国民航也开辟了北京-莫斯科、北京-上海-大阪-东京、北京-卡拉奇-巴黎和北京-德黑兰-布加勒斯特-地拉那航线,进口化学危险品的空运需求不断增多。国内航线上虽不能载运危险品,但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业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民航运输部门不得不面对如何确定托运人所托运的货物是否属于危险品,是否可以收运的问题。而外航承运到达中国的货物中也常包含有危险物品,且最终目的地通常为航班终点站以外的其他城市。如何把这些危险品转运到其最终目的地呢?第一次社会需求的大增促使政府解除禁令。 “1974年4月,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及其国内航段联运危险货物,均参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一规定承运。1976年1月起,又恢复承运放射性同位素,并拟定了《航空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的规定》。1979年9月,中国民航局下发实行《化学物品运输规定》,对化学物品的空运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摘自《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 正是有了上述“均参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一规定承运”的规定,才使得以后的28年来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虽然发生了一些小事故(incident),却也基本上保证了运输安全和飞行安全。这是因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一规定”是根据国际上各种新型化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和航空运输业每年发生的新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的。指导我们危险品运输操作的正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出版发行的名为《RESTRICTED ARTICLES REGULATIONS》(RAR) 的法规性刊物。以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各成员国签订了《芝加哥公约》附件十八,公布了《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导则》(Technical Instruction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by Air简称TI)。国际航协将其RAR改名为《DANGEROUS GOODS REGULATIONS》简称DGR,其基本内容与国际民航组织的TI取得一致。多年来,我们都是按照这个统一规定办理危险品运输的。当然,取得几十年安全运输的成果,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货运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毫不走样地按规定办事的科学精神。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ICAO

2013年 — 2014年版 第2号增编 (ADDENDUM NO.2) 第1号更正 (CORRIGENDUM NO.1) 5/4/13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2013年—2014年版 第2号增编/第1号更正 随附的增编/更正应并入《技术细则》(Doc 9284号文件)2013年-2014年版。 (98页)

Doc 9284 - AN/905 2013年— 2014年版 - 1 - 第2号增编/第1号更正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第1部分第3章,第1-3-3页,“豁免”的定义,注,将“1;1.1.2”修订为“1;1.1.3”。 第1部分第4章,第1-4-3页,表1-6,第10行,将“危险物品运输文件(复数)及其他有关文件”修订为“危险物品运输文件(单数)及其他有关文件”,中文不做修改。 第1部分第6章,第1-6-1页,第6.1.4段b),注,将地址修订为: “http://www.icao.int/safety/DangerousGoods/Pages/Guidance-Material.aspx”;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146页,“氢氟酸,酸度大于60%”,UN 1790,修订为“氢氟酸,酸度大于60%的”。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146页,“氢氟酸,酸度不大于60%”,UN 1790,修订为“氢氟酸,酸度不大于60%的”。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171页,液态硫醇混合物,易燃,未另作规定的*,UN 3336,将第9栏中的“E3”替换为“E0”。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172页,液态硫醇类,易燃,未另作规定的*,UN 3336,将第9栏中的“E3”替换为“E0”。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176页,金属物质,遇水反应,自热性,未另作规定的*” UN 3209,将第9栏中“E2”替换为“E0”。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3-2-292页,遇水反应液体,腐蚀性,未另作规定的*,UN 3129,将第9栏中的“E2”替换为“E0”。 第3部分第2章表3-1,第页3-2-292,遇水反应液体,毒性,未另作规定的*,UN 3130,将第9栏中的“E2”替换为“E0”。 第3部分第3章表3-2,第3-3-19页,特殊规定A190,倒数第二段,将“不必”替换为“必须”。 第3部分第4章,第3-4-1页,注,倒数第二句,将“inner package”替换为“inner packaging”,中文意思相同。 第4部分第5章,第4-5-1页,《包装说明》Y340-Y344,在“一般要求”之下,将“和1.1.16”替换为“、1.1.16、1.1.18和1.1.20”。 第4部分第5章,第4-5-7页,《包装说明》Y370,在“一般要求”之下,将“和1.1.16”替换为“、1.1.16、1.1.18和1.1.20”。

航空危险品考试习题

精心整理 1 根据IATA 《危险品规则》中的定义,危险品是指:能危害 、危及 、造成 损失或 污染、且在本规则危险品表中列明,或依据本规则分类的物品或物质。 A.健康 B.安全 C.财产 D.环境 ABCD 2 下列哪一项是"国际民航组织"的英文缩写? A.IATA B.ICAO C.UN COE D.IAEA B 3 D.IAEA A 4 A 5 织 B. 6 水 7 8 。 A.9 第1类危险品分别按其危险性类型划归为 个项别和 个配装组,被认为可以相容的各种爆炸性物品和物质列为一个配装组。 A.6 14 B.7 13 C.6 13 D.5 12 C 11 航空救身衣属于第 类危险品。 A.一 B.二 C.三 D.四 A 12 第二类危险品分为 个项别。 A.0 B.1 C.2 D.3 D

13 下列选项中是空运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的例子。 A.含易燃气体的打火机 B.氧气瓶 C.丙烷 D.丁烷 B 14 易燃液体的三字代码是。 A.RFL B.RLF C.RFS D.RFW 15 下列不属于经常空运的第三类危险品。 A.汽油 B.指甲油 C.胶水 D.胶棒 D 18 C.速燃 21 越小 A 22 A.I 23 放 24 三 B 26 B.外包装 27 由单一托运人使用的一个用于盛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包装件使其形成一个便于操作和存储的操作单位叫做。 A.内包装 B.外包装 C.合成包装 D.组合包装C 28 托运人在托运危险品时,需要填写。 A.托运人危险品申报单 B.危险物品收运检查单 C.航空货运单 D.机长通知单 A

29 承运人在收运危险品前,需要填写。 A.托运人危险品申报单 B.危险物品收运检查单 C.航空货运单 D.机长通知单 B 30 动物、食品、饲料和可食用物质不可以与类危险品装在同一货舱内。 A.三 B.四 C.五 D.六 D 31 5.1项和3类危险品包装件被码放在一起。 A.能 B.不能 C.视情况而定 B 32 料标签 33 D. 34 D. 35 C. 36 石棉毯覆盖

危险品包装引发航空事故分析

危险品包装引发航空事故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空运危险品的数量骤增。因其存在巨大安全风险,日益已引起高度重视,而生产企业、承运人在认识上尚存在许多误区,许多包装达不到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规则的要求。本文从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着手,重点分析了空运危险品包装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空运危险品包装检验监管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航空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年来空运危险品的数量骤增,由于危险品有爆炸性、燃烧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害,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危险品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十分必要。据统计,危险品航空运输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危险品包装出现问题,导致危险品泄露,造成严重损失。从检验检疫部门的空运危险品包装检验鉴定过程发现,许多人包括生产者、托运人、承运人在空运危险品包装认识上尚存在许多误区,许多包装达不到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规则的要求,甚至有些人还把海运危险品和空运危险品的包装要求混为一谈。上述情况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空运

危险品包装的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1 我国进出口空运危险品管理慨况 在国际上,国际民航组织在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程序文件的基础上,颁布了一系列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这些文件和规范明确了危险品航空运输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定,明确了航空运营人和托运人在危险品航空运输中的安全责任。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危险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以及《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有关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法规。1995年,我国民航总局、国家计委、国家商检局和外经贸部四部门联合发文,根据上述法规制定了我国空运进出口危险品货物的包装检验办法和管理程序。2003年8月,民航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飞行标准司各处职责的通知》,文件明确我国 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政府主管部门是中国名航总局飞行标准司。技术支持单位是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危险品运输管理室。国家民航飞行标准司负责制定危险品航空运输的规章和标准。这样从危险品危险特性鉴定到危险品包装鉴定有了技术支持与管理程序。 航空公司出于自身安全需要,制定了适合本公司的规定,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做出规定:“所有原产于中国的危险 货物必须组合包将,禁止单一包装,属于I、II、III类包装的含有液体危险货物的组合包装,必须使用足够的吸附材料,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如硝铵炸药、梯恩梯等 ①第1.1 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②第1.2 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③第1.3 项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者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④第1.4 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⑤第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⑥第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①第2.1 项易燃气体,如乙炔、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甲烷等; ②第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 ③第2.3项,毒性气体,如氯气、液氨、水煤气等。 第3类易燃液体,如油漆、香蕉水、汽油、煤油、乙醇、甲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①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如硝化棉、硫磺、铝粉等;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6年第42号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16年4月7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4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 2016年4月13日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促进危险品航空运输发展,保证航空运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国内经营人)、在外国和中国地点间进行定期航线经营或者不定期飞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经营人(以下简称外国经营人)以及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有关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依据职责对全国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据职责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除具体条款中另有规定外,含义如下:(一)“危险品”是指列在《技术细则》危险品清单中或者根据该细则

归类的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者环境构成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二)《技术细则》是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制定的程序而定期批准和公布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号文件)。 (三)“经营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货物、邮件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包括国内经营人和外国经营人。 (四)“托运人”是指为货物运输与承运人订立合同,并在航空货运单或者货物记录上署名的人。 (五)“货运销售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货物航空运输销售活动的企业。 (六)“地面服务代理人”是指经经营人授权,代表经营人从事各项航空运输地面服务的企业。 (七)“托运物”是经营人一次在一个地址,从一个托运人处接收的,按一批和一个目的地地址的一个收货人出具收据的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品包装件。 (八)“机长”是指由经营人指定的在飞行中负有指挥职能并负责飞行安全操作的驾驶员。 (九)“危险品事故”是指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造成致命或者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的事故。 (十)“危险品事故征候”是指不同于危险品事故,但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联,不一定发生在航空器上,但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坏或者破坏环境、起火、破损、溢出、液体渗漏、放射性渗漏或者包装物未能保持完整的其他情况。任何与危险品航空运输有关并严重危及航空器或者机上人员的事件也被认为构成危险品事故征候。 (十一)“例外”是指本规定中免于遵守通常适用于危险品某一具体项目要求的规定。 (十二)“包装件”是指包装作业的完整产品,包括包装物和准备运输的内装物。 (十三)“集合包装”是指为便于作业和装载,一个托运人用于装入一个或者多个包装件并组成一个操作单元的一个封闭物,此定义不包括集装器。 (十四)“集装器”是指任何类型的货物集装箱、航空器集装箱、带网的航空器托盘或者带网集装棚的航空器托盘,此定义不包括集合包装。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 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 (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 (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 (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7)此外,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二、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指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液体。 大部分液体的燃烧形式是液体受热后形成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进行的。液面上的火焰向液体内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实现 的。 1·可燃液体的闪燃和闪点 当可燃液体的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因遇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小于5秒)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可燃液体的闪点。 2·可燃液体分类: 国家标准GB6944-86将可燃液体分为: 低闪点液体((-18℃); 中闪点液体(-18℃(23℃); 高闪点液体(23℃~61℃)。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燃烧。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位于原来两液体的闪点之间,且低于二者闪点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