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1:肺癌 (1)非小细胞肺癌: 一:常用全身化疗方案: 1:CAP方案:CTX600mg/m2d1+ADM50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方案为较早使用的化疗方案,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有心脏疾患的 患者慎用,使用时应注意ADM的累积剂量(小于450mg/m2),放疗后患者累 积剂量应降低,不宜与放疗同时治疗。 2:EP方案:EP方案(依托泊苷60-100 mg/m2d1-5+ 顺铂25 mg/m2 d1-3) 注:心脏毒性较小,但应注意依托泊苷VP-16的体位性低血压,血压 下降的副作用。 3:MVP方案:MMC8mg/m2d1+VDS3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三种药物联合,疗效较确切,但应注意血象下降,神经毒性,外周 静脉炎的发生。 4:NP方案(盖诺25 mg/m2d1、8 DDP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剂量限 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昂丹司琼注射液8mg ivdrip qd 23456/w NP方案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 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vdrip 2/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顺铂粉针 20mg vdrip qd 23456/w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40mg vdrip qd 2/w 5:TP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 d1+DDP 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主要为二线化疗方案,用于以上经典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但 也可用于一线治疗方案,近期效果较好,为40%左右,但应注意预防过敏反应, 并需要预处理,血象下降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 6:DP方案(多西他赛(泰素帝)60-75 mg/m2d1+DDP25 mg/m2 d1-3)注:该方案被推荐为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毒性为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 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7:GP方案(泽菲(GEM)1000mg/m2 d1、8+15DDP 20mg/m2 d1-3) 注:该方案的治疗耐受性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但应注 意血液学毒性,主要是血小板降低,但中性粒细胞降低程度较轻。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GP方案 顺铂粉针20mg vdrip qd 45671/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吉西他滨粉针(泽非)1600mg vdrip qd 4/w 1,8天

实体肿瘤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

实体肿瘤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 良性肿瘤及临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临界性肿瘤必须彻底切除,否则极易复发或恶性变。 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有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三种手段,近年生物治疗及中医药牲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报道也日渐增多。临床上需根据肿瘤性质、病期和全身状态而选择。恶性肿瘤为全身性疾病,常伴浸润与转移。仅局部治疗不易根治,必须从整体考虑,拟定综合治疗方案≯在控制原发病灶后进行转移灶的治疗。恶性肿瘤第一次治疗的正确与否对预后有密切关系。恶牲实体瘤工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Il期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包括可能存在的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Ⅲ期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一)肿瘤的外科治疗肿瘤外科(surgical oncology)是用手术方法将肿瘤切除。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一个时期里它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当今,60%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仍需用外科治疗,对大多数早期和较早期实体肿瘤来说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并且还用于90%以上恶性肿瘤病人的诊断和分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已认识到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为全身性疾病,血行播散是常见的,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后果。考试大网站整理 在确诊时许多病人可能已存在亚临床转移,是否产生明显临床转移取决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手术后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只有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其它的全身治疗才能彻底消灭。一般认为残留的癌细胞数在5 X 106以下时,可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予以控制。 良性肿瘤经完整切除后,可获得治愈。即使恶性实体瘤,只要癌细胞尚未扩散,手术治疗仍有较大的治愈机会。由于目前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故缺乏根本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当肿瘤还处于局部范围之际即予以彻底切除,对实体瘤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f方法。 |㈡外科治疗有很多优点:肿瘤对外科切除没有生物抵抗性,外科手术没有潜在的致癌作用l|其治疗效果也不受肿瘤异质性的影响;大多数尚未有扩散的实体瘤,均可行外科治疗,而且手术可为肿瘤组织学检查和病理分期提供组织来源。外科治疗也有其缺点:切除术对肿瘤组织并无特异性,即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同样受到破坏;外科治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⑴不切割原则:手术中不直接切割癌肿组织,由四周向中央解剖,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⑵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癌灶和所属区域淋巴结作连续性的整块切除,而不应将期分别切除。⑶无瘤技术原则:无瘤技术的目的是防止手术过程中治疗的种植和转移。其主要内容为手术中的任何操作均不应接触治疗本身,包括局部的转移病灶。 2何谓胃癌标准根治术:即D2手术,胃切除2/3以上,淋巴结清除达到第二站。 3新辅助化疗意义 a.术前先使肿瘤有所缩小,有利于彻底切除其原发灶与转移灶。 b.杀伤亚临床癌灶和脱落癌细胞,减少术中播散 c.提高治愈水平,降低复发率,改善生存率。 4遗传易感性:所谓癌症遗传易感性,是指在相同生活条件下的人群中,有的个体有更易发生癌症的倾向。 5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分别距主动脉和脾静脉1cm处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完成淋巴清扫,然后靠腹下神经内侧剪开盆腔脏层筋膜,在直视下用剪刀或电刀沿盆腔脏层壁层筋膜之间将左右腹下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恶性肿瘤和直肠周围系膜完全切除,直至肛提肌平面。TME可减少盆腔自主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率和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泌尿生殖功能显着改善。

6 TNM为了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TNM分期。T是指原发肿瘤(tumor)、N为淋巴结(node)、M为远处转移(metastasis)。肿瘤分期有临床分期(CTNM)及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PTNM)。 7 EMR即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适应症:黏膜内癌、分化型、隆起型小于20mm、ⅡC型小于10mm及无溃疡形成者。优点是创伤小、费用低、无开腹手术并发症;缺点是不能清除胃外病灶(如淋巴结清扫),病例选择不当可导致部分病人切缘癌残留,需追加手术治疗。 7.肿瘤的综合治疗(名词):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 (病期 )和发展趋向 ,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 8 放射增敏剂(名词):临床医生为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常在放疗时合并使用一些化学药物或采用一些物理方法等。这些药物或方法称为放疗增敏剂。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名词):要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必须从三维方向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故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哪些早期恶性肿瘤单独放疗与单独手术相比疗效无显着差别,并且可以保留气管功能:喉癌、食管癌、肺癌 与放疗相关肿瘤综合治疗有几种形式 A与手术相关: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6322639.html,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作者:江洋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86-01 肿瘤的传统疗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介入疗法具有微创、费用低、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对那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介入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大类。 从肿瘤治疗角度来说,在传统治疗方式中,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等为主,而介入治疗具备创伤小、费用少及操作安全等优势,得到了肿瘤病患的认可和信赖。肿瘤介入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通常情况下,肿瘤介入治疗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个是经血管介入治疗,另一个是非血管介入治疗。其中,经血管肿瘤介入治疗方式中又包含了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动脉栓塞治疗方式。而非血管肿瘤介入治疗则划分成经皮穿刺治疗和经内窥镜切除治疗。经皮穿刺治疗主要是经皮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稀盐酸或其他化疗药物;经皮穿刺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治疗、激光消融。经皮HIFU刀治疗;经内窥镜切除治疗是经内窥镜对肿瘤进行切除或消融,或进行注射药物治疗等。 1 肿瘤介入治疗优缺点 1.1 与静脉化疗相比,动脉灌注化疗具有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毒性低、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对于实质性脏器肿瘤,不仅可采用动灌注化疗,还可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1.2 动脉栓塞术有效的提升了肝癌等实体瘤的疗效效果,但针对空腔脏器,例如肠癌、膀胱癌等,原则上不可应用于栓塞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现阶段,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栓塞后血管的再通和再生。其中,栓塞后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完全被栓塞剂填满,似乎切断了肿瘤供血。然而,在第二次造影中,经常发现肿瘤区的血管被再通或部分再通,或原栓塞血管没有再通,但原肿瘤周围有新的肿瘤血管,由此可以说明肿瘤依旧存在或者复发。因此动脉栓塞可导致肿瘤的侧支循环形成,所以治疗次数最少为两次。 1.3 通过穿刺或內窥镜检查,直接杀灭肿瘤,无论采取热疗(如激光、射频、微波或超声能量刀)、冷疗(氩氦刀)还是化学方法(无水乙醇、稀盐酸)都能达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但仍有诸多缺点,如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等通常需要在B超的作用下开展,不但和B超 医疗人员工作水平有着直接关联,同时也和自身敏锐度有关,即便在CT的指导下,穿刺注射药物疗法也只适用于CT显示的病变中。针对正常组织密度相同的病变几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注射药物剂量与肿瘤大小的关系也缺少标准化方案。除此之外,用于射频或氩氦刀治疗的穿刺针仍较粗,可能损伤正常器官。如果病变位于器官周围或大血管附近,发生大出血的几率比较高。电极形状与病变的形状不能完全吻合,需要改进。

肿瘤综合治疗的策略和计划

肿瘤综合治疗的策略和计划 近40多年来肿瘤的治疗已进人综合治疗的时代,即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分期)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章讨论综合治疗的原则、策略及方法,并着重对乳腺癌、骨肉瘤、大肠癌、胃癌、食管癌和肺癌等常见肿瘤近年来综合治疗的进展和前景进行讨论。 一、综合治疗的定义 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制定了以综合治疗为模式的肿瘤治疗方向。今天,综合应用现有的可能方法诊断、防治肿瘤已经深入人心,为广大国际国内学术界所接受,但在当时还是难能可贵和具有远见的。吴桓兴是一位放射肿瘤学家,金显宅和李冰则是外科肿瘤学家,但他们共同支持和创建了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幼稚学科——内科肿瘤学。当时,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药物治疗将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两位前辈讨论肿瘤综合治疗的想法写下了以下定义“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 这是重视病人机体和疾病两个方面,并且不排斥任何有效方法,而且目的明确即“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的全面定义。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不断补充,我相信,如果他们两位仍然在世,一定会同意在综合治疗的目的中加入不但提高治愈率,而且应当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迄今,国际肿瘤学界虽然多数同意综合治疗的结果在多数肿瘤中优于单一治疗。如Abeloff等的专著《临床肿瘤学》中已有综合治疗的一章,在日本将综合治疗称为多学科治疗或集学治疗,都是指个学科互同学习、补充,共同配合争取把病人治疗得更好的意思。很多研究单位和医院在学科以外还有综合治疗组或研究组。可以不夸张地说,在临床肿瘤学中多数重大进展都和综合治疗分不开。但在很多标准参考书如DeVita等的“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和日本的《临床肿疡学》尚未有专门的章节。因之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和我国在这一方面传统,提高综合治疗的水平从而对世界医学作出贡献是大有可为的。 二、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和计划 我们强调合理的、有计划地,就是强调要事先多商量讨论,充分估计病人最大的危险是局部复发还是远处播散,辩证论治最大限度地做到合理安排给病人带来裨益。 在肿瘤的治疗中综合治疗已经愈来愈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肿瘤学者普遍重视开展综合治疗,使很多肿瘤的治愈率有了相当提高,而且有很多新的研究课题正在开展。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不断涌现,集落刺激因子、细胞因子、隔离环境、成份输血和其他支持治疗的发展,临床医生可以将以往的“常规剂量”提高数倍,从而使治愈率有相当幅度的提高。对以往制定的最适剂量也应重新加以评价。更重要的是,临床医生正在将实验研究的重大成果迅速地用于临床,而且在常见肿瘤甚至某些罕见肿瘤的治疗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历史上来看,手术是第一种根治肿瘤的方法。对于某些局限性肿瘤,单用手术方法有时即可治愈。但很多病人单靠手术治疗不能防止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些病人即使用了“超根治术”,也不能取得根治性疗效。如果手术合并放射或化学治疗,使很多肿瘤,即是姑息性手术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放射治疗目前虽已能根治多种肿瘤,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则疗效可有相当提高。化学治疗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单独应用在多数肿瘤处于姑息性治疗的水平,但对于某些肿瘤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化疗正在从姑息治疗向根治水平过渡。但是化疗也有很大的缺点,它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不强,全身用药毒性较大。祖国医学在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减轻其他治疗的副作用方面,有着独特的长处,但对肿瘤的局部控制作用一般较差。根据对肿瘤免疫学的认识,多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RM)正在临床试用,其作用属于0级动力学,即一定的免疫活性细胞或抗体可以消灭一定数量的细胞。与常用化疗药作用不同,它们多属于一级动力学,即仅能够杀灭一定比例的瘤细胞。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消灭残存的数量不多的,然而也正是手术、放射或化学治疗难于解决的那些肿瘤细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愈率。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目前已有可能提供大量高纯度的各种细胞因子,特别是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

肿瘤综合治疗.资料

肿瘤综合治疗 (总分98,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肿瘤的手术治疗首先依赖于正确诊断,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根治性手术的指征?() A. 切取组织活检见癌细胞 B.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 C. 切割穿刺针活组织检查见癌细胞 D.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见癌细胞 2. 对肿瘤的切除活检,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 切除整个肿瘤组织及边界相当的正常组织 B. 切除部分肿瘤组织及其边界部分正常组织 C. 切除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D. 应楔形切除肿瘤边缘及肿瘤组织 3. 腹腔内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其创面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A. 用蒸馏水冲洗创面 B.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C. 用适当的抗癌药物浸泡创面 D. 用碘伏涂抹创面 4. 放疗等效野含义是什么?() A. 两野面积相等 B. 两野周长相等 C. 用两野形状相同对称野治疗 D. 两野中心轴剂量一致 5. 以下关于百分深度剂量的叙述哪项不合适?() A. 面积增大百分深度剂量增大 B. 深度增加百分值逐渐增加 C. 源皮距越大同一深度百分量越高 D. 与射线能量有关 6. 下列哪项不是楔形板滤板临床运用时要涉及的参数?() A. 楔形板尺寸 B. 楔形板因子 C. 楔板角 D. 楔形角 7. 关于单野放疗原则,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A. 经济状况差的病人治疗 B. 替代电子束治疗 C. 浅表病变,范围不大肿瘤病变的治疗 D. 姑息治疗 8. 关于放疗照射方法的选择,下列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A. 二野成角照射(非对穿照射)需加楔形滤板 B. 三维调强放疗常用二野成角照射(非对穿照射) C. 必要时可用电子束同中心照射 D. 电子束照射和60钴照射不能混合使用 9. 就放疗而言,通过一般检查手段能确定的具有一定大小的肿瘤病变区域为:() A. 临床靶区(CTV) B. 计划靶区(PTV) C. 肿瘤靶区(GTV) D. 危及器官 10. 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各靶区的关系通常为:() A. PTV> CTV> GTV B. PTV< CTV> GTV C. PTV> CTV< GTV D. PTV< CTV< GTV 11. 引起肝功能衰竭、腹水的肝脏TD 5/5放射耐受量(cGy)为: () A. 1 500 B. 2 000 C. 2 500 D. 3 500

恶性肿瘤的同期放化疗

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头颈部癌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安永恒 一、引言 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或chemoradiotherapy,CRT)源于综合治疗的理念。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而放/化综合治疗是肿瘤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综合治疗形式。这里所阐述的同期放化疗与传统意义上的放/化序贯综合治疗有所不同。它是近年来随着支持治疗的改善、有效保护骨髓和控制放化疗不良反应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模式。该法在某些肿瘤如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不仅加强了局部控制,也提高了远期生存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肿瘤化疗出现以后基于非常朴素的观念—放疗和化疗的空间协同作用,即放射治疗是针对局部和区域病变,包括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变和区域淋巴结;而化疗作为全身治疗能够杀灭远处的转移病变。肿瘤内科医生和放疗科医生很快就开展了肿瘤化疗和放射治疗的结合。这一观念历经40多年仍然没有过时,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材料证明其有效性。 肿瘤放化综合治疗的发展是临床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在早期由于化疗药物种类少,对其临床性能缺乏经验,放射治疗技术受限和设备简陋,加之对放化疗严重副作用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临床放化综合治疗中经历许多的失败和失望。肿瘤放疗和肿瘤内科医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索针对不同肿瘤类型的临床治疗模式。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骨髓造血因子、新的有效止吐药等支持及对症措施的保证,肿瘤放/化综合治疗在逐渐的发展和进步。同期放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形式,是肿瘤临床工作者在综合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经过最近十余年的临床探索而形成的治疗模式。同期放化疗已成为一些临床常见肿瘤的标准治疗模式。 二、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的形成 同期放化疗的形成是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结果,而不是实验室研究资料对临床的指导和临床应用。放化疗结合的生物学机制(biological mechanism)是复杂的,并尚不完全清楚。这也是医学科学的一大特征。然而,对放化疗相互作用的离体细胞研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以及动物实验将有助于阐明综合治疗的生物学机制,对探讨临床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价值。 化疗在其发展的早期,在肿瘤治疗中仅处于从属的位置,当时称之为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在放化疗的应用过程中往往在放射治疗之后进行。放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两者的空间协同作用,其前提是放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局部和区域病变,化疗能够有效地控制亚临床转移病灶,从而达到提高生存率。由于两者都未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辅助化疗的结果令人失望。究其原因,一是放射治疗未能有效地控制局部病变,二是化疗药的种类少,在用药的剂量、方案和给药时间方面缺乏经验。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的化疗药物不断涌现,肿瘤化疗临床经验的积累,肿瘤化疗与放疗的顺序在不断调整,出现了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夹心化疗(alternating chemoradiotherapy)等不同综合治疗形式。总的被称为序惯性放化综合治疗(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该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治疗更具计划性。在对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的治疗中确立了化疗的地位,在对化疗中度敏感的肿瘤,虽

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1.良性肿瘤一般以外科治疗为主。如为临界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将切除组织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有恶变时,则还应扩大切除范围。良性肿瘤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若证实有恶变,应按恶性肿瘤进一步处理。 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员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1)组织来源: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对放射和化学药物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常为多发性并有广泛性转移,故宜采用放射、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除外)、恶性黑色素瘤、神经系统的肿瘤等一般对放射不敏感,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可给以化学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对放射线有中度敏感的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则应结合病员的全身情况,肿瘤生长部位和侵犯范围,决定采用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抑或综合治疗。 (2)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治疗有一定关系。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肿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常采用手术治疗;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或未分化的肿瘤对放射线较敏感,应采用放射与化学药物治疗;当肿瘤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肿瘤广泛浸润时,手术前应考虑先进行术前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 (3)生长及侵犯部位:肿瘤的生长及侵犯部位对治疗也有一定关系。例如,位于颌面深部或近颅底的肿瘤,手术比较困难,手术后往往给病员带严重功能障碍,故有时不得不首先考虑能否应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必须时再考虑手术治疗;而唇癌或面部皮肤癌则手术切除较容易,整复效果也好,故多采用手术切除;颌骨肿瘤一般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4.临床分期:临床分期可作为选择治疗计划的参考。一般早期病员不论应用何种疗法均可获效,而晚期病员则以综合治疗的效果为好。临床分期也可作为预后估计的参考。 临床分期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上根据癌瘤侵犯的范围,国际抗癌协会(UICC)设计了TNM分类法。这种分类便于准确和简明地记录癌瘤的临床情况,帮助制定治疗计划和确定预后;同时可使研究工作有一个统一标准,即使在不同单位,但可在相同的基础上互相比较。 T是指原发肿瘤;N是指区域性淋巴结;M是指有无远处转移。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波及范围可将T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是否粘连等也可将N分为若干等级;远处转移则是利用各种临床检查的结果,也可将M划分为若干等级。以上称为TNM 分类。将不同的TNM分类再进行排列组合,即可以得出临床分期;一般临床均划分为四期。关于具体的临床分类分期请参看本章附录。

肿瘤的基本治疗原则

肿瘤的基本治疗原则 近十年来,放射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新的精确放疗的时代已经到来,普通放疗与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相结合,大大扩展了放疗适应症的范围,提高了放疗对肿瘤的杀伤力,更有效地保护了正常组织,尤其是放疗与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的理论被认同并临床实施,显著地提高了肿瘤的临床疗效,因此,正确适时地把握放疗适应证对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肿瘤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一、头颈部肿瘤: 1.鼻咽癌各期:放疗为主,视情况行辅助手术或化疗。 2.舌癌:I、II期放疗或手术根治,但放疗可保存功能,应已放疗为主。Ⅲ、Ⅳ期化疗、放疗和手术综合治疗。 3.其他口腔癌(口底癌、颊粘膜癌、齿龈癌等):I期:手术或放疗。 II期:手术和术前或术后放疗。Ⅲ、Ⅳ期:放疗、化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 4.鼻腔恶性肿瘤(未分化癌、鳞癌、腺癌、恶性淋巴瘤和恶性肉芽肿等):I、II期:手术或放疗。III期:术前放疗+手术+术后放疗。Ⅳ期:姑息放疗+化疗或手术+放疗+化疗。(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等可先行化疗)。 5.筛窦癌:I、II期:放疗和手术疗效相近。III期:术前放疗+手术+术后放疗、化疗。Ⅳ期:手术+放疗+化疗或姑息性放疗+化疗。 6.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前放疗+手术±术后放化疗。 7.扁桃体癌:以放疗为主,早期局限于扁桃体窝可行手术+放疗。病理为放疗不敏感肿瘤:术前放疗+手术。 8.腮腺癌:T1:单纯手术或放疗。T2:手术±术后放疗。T3、T4:术前放疗+手术。晚期也可姑息放疗。 9.喉癌:T1声门癌:首选放疗(与手术效果相当)。II、III、Ⅳ期:手术、术前或术后放疗。 10.涎腺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应用放化疗。 11.外耳及中耳癌:手术、放疗或综合治疗。 12.眼部肿瘤:眼睑基底细胞癌,鳞癌:手术或放疗。睑板腺癌:手术为主,可行术前或术后放疗。眼球内肿瘤:X(r)-刀或三维适形放疗。 13.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为主,术后残留行放疗。甲状腺滤泡状癌:手术为主,残留或复发行131I治疗或放疗。甲状腺未分化癌:放化疗为主,少数早期无转移者可行根治手术。 二、胸部肿瘤 1、肺部肿瘤 1)、小细胞肺癌(SCLC):局限期:诱导化疗+放疗+化疗±手术。 广泛期:诱导化疗后残存病灶放疗。化放疗后完全缓解病人加全脑放疗。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中或术后放疗。拒绝或不能耐受手术的I、II、III期均可行放疗。 3)、肺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根据原发病灶病理可酌情行全肺放疗。 2、纵隔肿瘤:手术为主,不能手术者取得病理诊断,并标出肿瘤范围,以利术后放疗。 3、胸壁和胸膜肿瘤:手术为主,或取得病理后放疗。 4、食管癌、贲门癌:I、II期根治手术为主。III期T3N1M0 争取根治术。中下段首选手术,颈段和胸上段首选放疗。手术和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5、乳腺癌:0、I期: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术后根治性放疗或改良根治术。 II期早:同0,I期,根据病理及受体情况加用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II期: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III期:新辅助化疗±放疗+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术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与策略

述 评 文章编号:1005-2208(2008)04-0246-03 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与策略 李 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853 E 2mail:zheng wei301@yahoo .com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C 腹膜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且部位深在,病人就诊时,肿瘤常较大,多已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1-5]。绝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对放疗、化疗以及其他辅助治疗不甚敏感,故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1-2,4-5]。腹膜后肿瘤完整切除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提高长期存活率[1-5]。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完整、整块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周围受累的组织和器官,不分破肿瘤,不残留肿瘤组织和肿瘤包膜 [1-3,6-7] ; 熟练掌握术中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以及血管重建技术;正确的术后处理方法。为腹膜后肿瘤切除的顺利实施,我们在术前、术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边界,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制定一个较理想的手术入路;选择恰当的腹部切口,术野显露良好;找到正确的手术解剖间隙,对术中出血及应急处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制定合理的切除重大血管后相应的重建方案;以及术中平稳的麻醉和完善的心肺、循环呼吸监测[1-3,6-7]。我院近20年来已有约1000例次的复杂腹膜后肿瘤手术经验,本文就我们的一些诊治体会和经验,讨论与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的有关问题。 1 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处理 腹膜后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其生物学特性多为膨胀性生长,一般不浸润血管,包膜较完整,肿瘤没有特定的供血血管。但腹膜后肿瘤体积较大,对邻近血管不可避免地造成压迫,使之移位、变形和狭窄,血管壁则较少浸润;随着肿瘤的增大和肿瘤长时间的压迫,肿瘤与血管壁可形成粘连并使管腔闭塞,进而代偿性地形成大量的侧支循环血管以及供应肿瘤的营养血管。术中对这些血管的分离和处理便成了能否切除肿瘤的关键 [1-3,6-7] 。我院300多例 腹膜后肿瘤术中发现肿瘤引起静脉闭塞者约占60%~ 70%。静脉闭塞后导致大量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有时难以 将静脉壁与肿瘤分离,常给术中控制出血带来困难,使术中大量失血导致肿瘤无法切除。动脉受累的情况在腹膜后肿 瘤术中也十分常见。因此,术前通过细致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如B 超、CT 扫描、MR I 和血管造影等,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大小、边界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前动静脉造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给术者提供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和受累情况,而且还为术中能否保留某些重要血管提供决策根据;通过血管造影,我们还可以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发现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血管栓塞,这不仅有利于肿瘤的切除,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量。但也有些腹膜后肿瘤病例术中发现是以静脉出血为主,术前虽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仍无法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来源于胚胎组织、淋巴组织和部分间叶组织的腹膜后肿瘤,对放化疗相对较敏感,术前给予放化疗后,可使肿瘤缩小,为手术争取到新的机会,使不能切除的肿瘤转为可以手术切除,使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变为可以彻底切除。诊断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者,术前经扩容治疗和适当的药物阻滞剂治疗,对抗副神经节瘤释放的儿茶酚胺,可预防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引起的大出血。 2 腹膜后肿瘤手术的一般原则 取一个能够满足手术操作需要的腹部大切口,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先在肿瘤的边缘充分游离受侵的腹部重大血管,血管两端放置8号导尿管以备出血时阻断血管,控制出血。然后游离肿瘤,切除肿瘤和受侵血管;根据血管切除情况决定血管重建方式。 2.1 手术切口的选择 腹膜后肿瘤生长缓慢,临床出现症 状时,肿瘤多数较大,且常累及重要器官和血管,给手术分离和肿瘤切除带来困难,如术中显露不理想,极易损伤大血管致术中大出血而被迫放弃手术。对于较大的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我们认为应做一个能够满足手术操作需要的腹部大切口。腹部正中切口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利于切口的上下延长,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切口可从剑突延至耻骨联合,必要时还可加做左右横切口,甚至做腹部大十字切口,充分显露术野,以免给深部操作带来困难;或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盲目操作而导致的误伤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如果盆腔腹膜后肿瘤占据整个盆腔,肿瘤四周无间隙供术者解剖分离,有时需要切开耻骨联合,术者才能解剖游离肿瘤,使

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1肿瘤外科手术原则: ⑴不切割原则:手术中不直接切割癌肿组织,由四周向中央解剖,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⑵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癌灶和所属区域淋巴结作连续性的整块切除,而不应将期分别切除。⑶无瘤技术原则:无瘤技术的目的是防止手术过程中治疗的种植和转移。其主要内容为手术中的任何操作均不应接触治疗本身,包括局部的转移病灶。 2何谓胃癌标准根治术:即D2手术,胃切除2/3以上,淋巴结清除达到第二站。 3新辅助化疗意义 a.术前先使肿瘤有所缩小,有利于彻底切除其原发灶与转移灶。 b.杀伤亚临床癌灶和脱落癌细胞,减少术中播散 c.提高治愈水平,降低复发率,改善生存率。 4遗传易感性:所谓癌症遗传易感性,是指在相同生活条件下的人群中,有的个体有更易发生癌症的倾向。 5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分别距主动脉和脾静脉1cm处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完成淋巴清扫,然后靠腹下神经内侧剪开盆腔脏层筋膜,在直视下用剪刀或电刀沿盆腔脏层壁层筋膜之间将左右腹下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恶性肿瘤和直肠周围系膜完全切除,直至肛提肌平面。TME可减少盆腔自主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率和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泌尿生殖功能显著改善。 6 TNM为了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TNM 分期。T是指原发肿瘤(tumor)、N为淋巴结(node)、M为远处转移(metastasis)。肿瘤分期有临床分期(CTNM)及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PTNM)。 7 EMR即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适应症:黏膜内癌、分化型、隆起型小于20mm、ⅡC型小于10mm及无溃疡形成者。优点是创伤小、费用低、无开腹手术并发症;缺点是不能清除胃外病灶(如淋巴结清扫),病例选择不当可导致部分病人切缘癌残留,需追加手术治疗。 7.肿瘤的综合治疗(名词):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 8 放射增敏剂(名词):临床医生为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常在放疗时合并使用一些化学药物或采用一些物理方法等。这些药物或方法称为放疗增敏剂。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名词):要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必须从三维方向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故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哪些早期恶性肿瘤单独放疗与单独手术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并且可以保留气管功能:喉癌、食管癌、肺癌 与放疗相关肿瘤综合治疗有几种形式 A与手术相关: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 B与化疗相关:诱导化疗、同时放化疗、序贯放化疗。 8简述现代放射治疗实施步骤:诊断、定位、计划、治疗、随访 9简述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a要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必须从三维方向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故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b如果同时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则称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

肺癌外科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案.

外科治疗原则 遵循肿瘤学原则通过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其肺内淋巴引流 经常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 行纵隔淋巴结取样活检或清扫术进行准确分期 尽可能整块切除瘤体及周围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时) 术中尽量避免肿瘤破裂而引起播散 术前的评估 病史和体格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胸部和上腹部CT病理诊断 建议戒烟肺功能 通过上述检查作出初步的诊断和临床分期 IA期患者的术前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纵隔镜(2B类) PET扫描(2B类)国内常规不要求 IB和II期患者的术前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纵隔镜(I B为2B类) PET扫描 脑MRI(限II期,组织学非鳞癌)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若无全身重要脏器的禁忌,外科切除是治疗I期和II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措施 I期NSCLC手术范围 肺叶或全肺切除可达到根治目的 心肺功能储备不佳者可考虑行楔形或肺段切除, 但局部复发率高、长期存活率降低 纵隔淋巴结清扫?取样活检? -术前已行纵隔镜检查者只需行取样活检 两者生存率及复发率无差异 -清扫术可准确分期、且T1N0患者16 %可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因此多数学者主张行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开始得到关注 I期NSCLC的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对肺功能储备较差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术 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手术的病例应考虑予放疗 I期患者术后不推荐行辅助放疗,IA期患者术后不推荐行辅助化疗,IB期术后可考虑行辅助化疗II期T1-2N1 NSCLC(手术范围) 肺叶切除、袖式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 有人主张肺动脉处叶间淋巴结受累时应行全肺切除以求根治(癌细胞可进入相邻肺叶) 隐性N2可能,建议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II期T3N0 NSCLC手术范围 侵及胸壁 1.术前应行颈部纵隔镜活检以排除N2、N3 2.肺叶或全肺与受侵胸壁的整块切除包括上下缘肋骨(注意切缘) 3.五年生存率可达50%左右 4.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5.对是否应彻底胸壁切除存在争论壁层胸膜切除、切缘阴性可能足够 II期T3N0 NSCLC手术范围 侵及纵隔 -N2发病率高,故应先行纵隔镜检查以除外淋巴结受累或T4 1.发现N2,则术前辅助放化疗或直接放化疗 2.未发现N2、N3或T4,直接行彻底切除 II期T3N0 NSCLC手术范围 接近隆突 -可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 -总体五年生存率为36%(Martini,1988) -术前行纵隔镜检查以排除淋巴结转移 -N2转移则行放化疗 -因原发肿瘤直接外侵的N2仍适合手术 II期T3N0 NSCLC(手术范围) 肺上沟瘤 -首选同期化、放疗后的手术切除 (2-3周期化疗和半量放疗结束后一月) -标准手术方法:完整切除受累肺叶和胸壁 包括全部第1肋、第2、3、4后段肋骨、相 邻胸椎的横突、C8和T1-3神经根、臂丛神经 干、交感神经链和纵隔淋巴结 -Horner综合征和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非手术绝对禁忌 II期NSCLC的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T3患者应包括受侵软组织在内的肺叶或全肺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有肿瘤残留者术后应放疗 肺癌的治疗原则和方案

实体肿瘤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实体肿瘤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PDF转换可能丢失图片或格式,建议阅读原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6322639.html,/html/510/s_510402_51.htm 良性肿瘤及临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临界性肿瘤必须彻底切除,否则极易复发或恶性变。 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有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三种手段,近年生物治疗及中医药牲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报道也日渐增多。临床上需根据肿瘤性质、病期和全身状态而选择。恶性肿瘤为全身性疾病,常伴浸润与转移。仅局部治疗不易根治,必须从整体考虑,拟定综合治疗方案≯在控制原发病灶后进行转移灶的治疗。恶性肿瘤第一次治疗的正确与否对预后有密切关系。恶牲实体瘤工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期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包括可能存在的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Ⅲ期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一)肿瘤的外科治疗肿瘤外科()是用手术方法将肿瘤切除。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一个时期里它是恶性肿瘤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当今,%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仍需用外科治疗,对大多数早期和较早期实体肿瘤来说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并且还用于%以上恶性肿瘤病人的诊断和分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已认识到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为全身性疾病,血行播散是常见的,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后果。 百考试题网

站整理 在确诊时许多病人可能已存在亚临床转移,是否产生明显临床转移取决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手术后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只有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其它的全身治疗才能彻底消灭。一般认为残留的癌细胞数在以下时,可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予以控制。 良性肿瘤经完整切除后,可获得治愈。即使恶性实体瘤,只要癌细胞尚未扩散,手术治疗仍有较大的治愈机会。由于目前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故缺乏根本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当肿瘤还处于局部范围之际即予以彻底切除,对实体瘤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㈡外科治疗有很多优点:肿瘤对外科切除没有生物抵抗性,外科手术没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其治疗效果也不受肿瘤异质性的影响;大多数尚未有扩散的实体瘤,均可行外科治疗,而且手术可为肿瘤组织学检查和病理分期提供组织来源。外科治疗也有其缺点:切除术对肿瘤组织并无特异性,即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同样受到破坏;外科治疗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可造成畸形和功能丧失;如果肿瘤已超越局部及区域淋巴结时则不能用手术治愈。 肿瘤外科按其应用目的可以分为预防性手术、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减瘤手术等。 .预防性手术预防性手术可用于治疗癌前病变,防止其发展成癌。例如隐睾症是睾丸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幼年行睾丸复位术可使睾丸癌发生的可能性减小。{㈠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人,到岁时约有一半将发展成结肠癌,而岁以后几乎发展成结肠癌。行预防性结肠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病人发生结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亦有较高的癌变几率,弥漫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约有%最终死于结肠癌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1:肺癌 (1)非小细胞肺癌: 一:常用全身化疗方案: 1:CAP方案:CTX600mg/m2d1+ADM50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方案为较早使用的化疗方案,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有心脏疾患的患 者慎用,使用时应注意ADM的累积剂量(小于450mg/m2),放疗后患者累积剂 量应降低,不宜与放疗同时治疗。 2:EP方案:EP方案(依托泊苷 60-100 mg/m2 d1-5+ 顺铂 25 mg/m2 d1-3) 注:心脏毒性较小,但应注意依托泊苷VP-16的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下降 的副作用。 3:MVP方案:MMC8mg/m2d1+VDS3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三种药物联合,疗效较确切,但应注意血象下降,神经毒性,外周 静脉炎的发生。 4:NP方案(盖诺25 mg/m2 d1、8 DDP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剂量限 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昂丹司琼注射液 8mg ivdrip qd 23456/w NP方案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 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 vdrip 2/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顺铂粉针 20mg vdrip qd 23456/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40mg vdrip qd 2/w 5:TP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 d1+DDP 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主要为二线化疗方案,用于以上经典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但 也可用于一线治疗方案,近期效果较好,为40%左右,但应注意预防过敏反应, 并需要预处理,血象下降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 6:DP方案(多西他赛(泰素帝)60-75 mg/m2d1+DDP25 mg/m2 d1-3) 注:该方案被推荐为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毒性为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 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7:GP方案(泽菲(GEM)1000mg/m2 d1、8+15DDP 20mg/m2 d1-3) 注:该方案的治疗耐受性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但应 注意血液学毒性,主要是血小板降低,但中性粒细胞降低程度较轻。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GP方案 顺铂粉针 20mg vdrip qd 45671/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吉西他滨粉针(泽非)1600mg vdrip qd 4/w 1,8天 8:IEP方案:依托泊苷 0.1g d1-5 +顺铂 25 mg/m2 d1-5+IFO1500 mg/m2D1-5 注:本方案在EP的基础上加了IFO,短期疗效有所增加,但应注意血液毒 性也增加,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下降,还要注意IFO的泌尿道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