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系统

风电并网系统
风电并网系统

第30卷第22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 ol.30 No.22 Aug.5, 2010

14 2010年8月5日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0 Chin.Soc.for Elec.Eng.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0) 22-0014-08 中图分类号:TM 74 文献标志码:A 学科分类号:470·4051

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

周明,冉瑞江,李庚银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昌平区 102206)

Assessment on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of Wind Farm Incorporated System

ZHOU Ming, RAN Rui-jiang, LI Geng-yin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Dynamic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ATC) is used to measure the further reliable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between two nodes (or areas) in power syst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gradual maturity of power market, the research on large-scale wind power penetration on ATC has been an urgent need. Under the chronological model of wind speed and wind farm’s power output, ATC incorporated with wind farm is evaluated based on sequenti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TC determination of every sample state is calculated by key factor constrained AC power flow method. Expectation and variance and corresponding annualized indice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wind farm on ATC. Simulation is employed on the modified IEEE-RTS79 system involving wind farm, the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the merits of fast and accurate calculation. The research could be a valuable reference to power market operations and wind farm planning.

KEY WORDS: wind farm;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ATC);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sequenti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key constraint

摘要: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是衡

量电力系统两点(区域)间可用来进一步可靠传输电能的能力。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逐渐成熟,迫切需要研究大型并网风电场对系统ATC的影响。利用时

间序列模型描述风电场风速和输出功率,进而采用序贯蒙特

卡罗仿真的方法对包含风电场的ATC进行概率评估;每一

抽样状态的ATC采用关键约束下的交流潮流方法来计算;

结合期望值和方差及相应的年度化指标评估风电场对AT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7027);“十一五”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A14B05)。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0877027);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Eleventh-Five Year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2008BAA14B05).的影响。利用包含风电场的改进IEEE-RTS79系统进行仿真和算法验证,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ATC,并能有效评估风电场对ATC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风电场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电场;可用输电能力;概率评估;序贯蒙特卡罗仿真;关键约束

0 引言

风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但是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直接影响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多的大型风电场的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4]。

随着跨区域电网互联的扩大和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准确确定电网的输电能力尤其是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在保证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5]。当大型风电场并入电网以后,ATC的计算需要综合、准确地考虑风速的特点以及电力系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文献[6]通过加入异步风力发电机模型的含参潮流方法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参数对最大输电能力的影响,但没有考虑风速及系统状态变化的时序特性。为了能够更有效和全面地反映大型风电场对ATC的影响,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影响进行更详细的评估。探索含风电场的有效的ATC 计算和评估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保证速度,ATC的在线计算多采用确定性的方法,常常忽略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概率性的求解方法能够克服确定性方法的上述缺陷,所得结果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7]。由于风

第22期 周明等: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 15

电功率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给风电并网系统的ATC 计算增加一些不确定性,因此采用概率性的方法评估其对ATC 的影响较为合适。概率性的方法需要计算系统许多可能状态下的ATC 值。文献[8]采用故障枚举法结合马尔可夫链来计算各种可能状态出现的概率和ATC ,但枚举法不适合大系统的研究;而使用蒙特卡罗仿真法计算ATC ,无论采用精确的连续潮流模型[9]还是最优潮流模型[10-11],都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文献[12]采用直流潮流的模型进行ATC 的概率计算,虽然速度快,但因为忽略了很多因素,难以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文献[13]采用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方法来快速计算最大输电能力,但该方法的实现较为复杂。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法建立风电场的风速和输出功率的模型,利用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综合考虑风电场风速、负荷、发电机出力和设备故障等不确定性因素来进行系统时序状态的抽样,针对大量采样状态的ATC 计算,提出采用关键约束下的交流潮流方法来计算,在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计算的精度。对多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风电场容量和并网位置对系统ATC 的影响,为风电场的规划以及电力市场的运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1 风电场模型

1.1 风速模型

对风速的分析表明,风速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体上有一定的周期性,某一小时的值和前一小时的值有关,所以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来对风速建模较为合适。时间序列模型主要包括平稳模型和非平稳模型。由于某个地区的风速在一年之中近似是平稳的随机过程,故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模型来模拟[14]。

ARMA(n , m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11

n m

t i t i t j t j i j y y φαθα??===+?∑∑ (1)

式中:y t 为t 时刻的时间序列值,表示风速随时间

的变化趋势;φ

i (i = 1,2,???, n )和θ

j (j = 1,2,???, m )为自回

归滑动平均参数;{α t }为正态白噪声过程,满足平

均值为0和方差为 σ

a 2。由于平稳的随机系统可以

近似地使用ARMA(n , n ? 1)模型替代ARMA(n , m )

模型,因此,根据风速的历史数据即可确定模型的

参数。

一般来说,使用的观测数据越多,建模结果就

越精确,但在概率仿真中,由于仿真样本较多,所

以采用较少的实测数据也可满足要求。t 时刻的模拟风速可由年平均风速μ、标准差σ 等实测数据和时间序列y t 的值来获得: v t = μ + σ y t (2)

风电场的年平均风速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为

8760(0)

1

18760t t v μ==∑ (3)

87602

(0)2 1

1()8760t t v σμ==?∑ (4) 式中{v t (0)}为观测所得的风速序列。

1.2 风电机组功率模型

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风速及自身的功率曲线关系密切。描述风机功率曲线最简单而有效的模型[15]为

o i i

w r i r

r i

r r o 0,(),,

v v v v νv P v P v v v v v P v v v ?>

根据风速以及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曲线即可求出风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同时假设无功补偿设备可以保证无功功率的平衡,在此基础上,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等于所有风电机组功率之和。风电场的运行经验表明,尾流效应造成损失的典型值是10%,因此本文将风电机组总的输出功率乘以典型系数值0.9来表示风电场的实际输出功率[16]。

2 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的系统状态确定

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是按照时间顺序,在一个时间跨度上进行的仿真,常采用状态持续时间抽样法。它可描述设备运行状态的连续性,反映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长期仿真运行能更

准确地刻画实际系统的情况,并可方便地计算概率

统计分布。因此对于包含风电这种时变性功率源的系统进行ATC 的评估,采用序贯蒙特卡罗仿真更合适。 进行系统状态确定时,风电场作为PQ 节点,首先根据ARMA 模型得到其仿真时刻的随机风速,再由风机功率特性曲线即可确定该状态风电场的输出功率,从而反映出风速的随机特性对系统的影响。 风电机组、常规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均采用双状态模型,即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用正常运行持

16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30卷

续时间t 1和检修时间t 2描述。一般情况下,工作时间和修复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抽样方法为

t 1 = ?t MTTF ln γ (6)

t 2 = ?t MTTR ln γ (7)

式中:γ 为[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t MTTF 为平均工作时间;t MTTR 为平均修复时间。 假设所有元件初始状态均为运行。把一年分为

8 760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内系统状态假定不变。

在每一年的时间跨度里,对包含风电机组的所有设备的状态持续时间反复抽样,获得该设备在仿真时间内的时序转移过程,所有设备的状态转移过程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的时序状态转移循环过程。 系统负荷的期望值采用小时最大尖峰负荷来表示,随机性采用服从正态分布的负荷波动来仿真。 对于抽样所得的系统状态,如果该状态不能满

足系统安全的要求,如发生了系统解列或系统发电量与负荷量不平衡等情况,则认为这种状态下的

ATC 为零,而对可行状态进行下文的详细计算。

3 基于关键约束交流潮流的ATC 计算方法

3.1 ATC 计算中的关键约束

ATC 是系统输电断面或节点对之间能够可靠传输电力的剩余容量,输电能力的大小通常是由系统的安全约束决定的。在只考虑静态安全约束的情况下,限制ATC 的因素,包括节点电压约束、线路热极限以及发电机的容量限制。对于抽样所得的系统状态,一般情况下考虑到系统输电断面的传输极限同时违反几个安全约束的概率很小,因此采用关键的一个约束作为交流潮流ATC 计算的约束条件也可满足工程计算精度。

这种方法首先引入一个反映安全限制的指标来线性地预测限制输电能力的关键约束,再将此关键约束加入到基于交流潮流的模型中[17],即可快速地计算出该状态下的ATC 。由于关键约束是采用线性预测的方法求得,所以计算速度比传统的连续潮流算法快。虽然电力系统是非线性的,这种方法在一次计算中得到的值可能和全局最优解有一些误差,但是由于本文采用概率性的方法来评估风电功率对ATC 的影响,所以大量样本的仿真可以得到满意的评估结果;同时采用交流潮流的计算模型,考虑了无功功率和电压对于ATC 的影响,所以计算的精度也要比直流潮流算法高。

采用概率型方法计算送电侧与受电侧通过输送断面的ATC ,已经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输

电能力的影响,ATC 的计算就不用包括输电可靠性裕度(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margin ,TRM)这一项,只需用最大输电能力(total transfer capability ,TTC)减去现有输电协议(existing transfer capability ,ETC)和容量效益裕度(capacity benefit margin ,CBM)即可。本文CBM 按TTC 的5%取值。输电断面的输

送功率达到最大与受电侧负荷累加达到最大是等价的,因此本文的ATC 计算采用负荷因子λ 来反映受电侧负荷的增长程度。受电侧起始时刻的负荷值

为P D (0i )

,对应现存的输电情况,此时λ = 0;当受电侧各节点按照现存负荷的有功比例K pi 和无功比例K qi 增长,使得λ 的值达到最大,即P Di

max ) =

P D (0i )

(1 + K pi λ

max )时,则输电能力也达到最大。因此,只需计算负荷因子λ 达到最大时的P Di

max ) 值 ,即

可方便地计算出ATC 的值。ATC 的计算公式为

ink ink

(0)

ATC max CBM ()Di Di i S i S P P P P λ∈∈=??∑∑ (8) 式中:P Di

max )为受电侧节点i 的负荷达到最大的值;S ink 为受电侧负荷节点集合。

求解负荷因子达到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优化问题,但若使用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 ,OPF)就会很耗时,而使用包含关键约束的扩展潮流方法能快速计算出当系统变量达到约束时的λ 值。

制约输电能力的静态安全约束主要分为节点电压、送电侧发电机出力和线路传输容量的约束3类。引入一个安全指标I SR ,通过对某一仿真时刻这3类约束所包含的所有节点电压、发电机出力和线路功率的指标进行计算,找出该时刻I SR 值最大的那个变量,即具有最少的可用边界且对负荷因子有最大灵敏度的变量作为此时的关键约束。当达到这个约束条件的最大值时,便是系统断面间获得最大输电能力的时候。这3类安全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ULimit 0

SR LLimit 0d d /(),0d d d d /(),0d d U U U U U I U U U U λλλ

λ??≥??=???

SR Limit 0d d /(),0d d d d /(),0d d ij ij ij ij

S ij ij ij ij S S S S I S S S S λλλλ??≥??=????

(10)

Limit 0

G SR G G d /()d P P I P P λ

=? (11) 式中:U ,U ULimit

和U LLimit 分别为节点电压的幅值

及其上、下限约束;S ij 和S i L j

imit

分别为线路ij 的视

第22期 周明等: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 17

在功率及其上限;P G 和P G Limit

则为送端节点的发电机有功功率及其上限;I SR U ,I SR S 和I SR P 分别为节点电压、线路功率和发电机功率的安全指标;上标0表示相应的初始值。

这些指标的计算不使用复杂的解析方法,而是通过在基态潮流上稍微增加送端节点出力和受端节点的负荷,计算起始时刻与新状态下的2次基本潮流就可以得到。

3.2 基于关键约束的交流潮流ATC 计算

将3.1节得到的关键约束扩展到潮流方程中,利用直角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求解这个扩展的

潮流方程即可快速计算出某一样本的ATC ,避免了连续潮流的多次潮流计算过程。 在扩展的参数化潮流方程中,受电侧节点的注

入功率为

(,,)()()(,,)()()i i ij j ij j j i i ij j ij j pi j i i i ij j ij j j i

i ij j ij j qi j i P e f e G e B f f G f B e K Q e f f G e B f e G f B e K λλλλ

∈∈∈∈?=?+??++???

=??

???++??

∑∑∑∑ (12) 送电侧节点的注入功率为 (,,)()()(,,)()()i i ij j ij j j i

i ij j ij j pi j i

i i ij j ij j j i i ij j ij j qi

j i P e f e G e B f f G f B e K Q e f f G e B f e G f B e K λλλλ∈∈∈∈?=?+?′?+???=????′+???∑∑∑∑ (13) 式中e 和f 分别为节点电压的实部与虚部。 再加上一个关键约束的方程 R (e , f ,λ) = R Limit (14) 式中R 为关键约束函数。对于受电侧节点,K pi , K qi 表示负荷的增长方式,即按受电侧节点现有负荷的比例来取值;而对于送电侧节点,K'p i λ, K'q i λ 等于所有受电侧节点负荷增加的总量再按送端节点的发电容量比例分配给送端节点i 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增加量。这样就确保了总发电量和总负荷的平衡,这是保证程序收敛的一个关键因素。

解此扩展潮流方程,需要在常规修正方程基础上,增加计算各个节点的有功P 和无功Q 对λ 的导数,并将其扩展到雅可比矩阵的最后一列中;再计算出约束函数对电压的实部e 、虚部f 以及λ 的导数,并扩展到雅可比矩阵的最后一行里。则扩展的修正

方程式为

P P P f e f P Q Q Q e Q f e R R R R f e

λλλλ???????

????????????????????

=??????????????????????????????????

?

(15) 式中:节点有功P 和无功Q 对λ 的导数除了在受端和送端节点有值外,其余均为0。在受端节点处的导数为

pi

qi P

K Q K λλ

??=??????=??? (16) 在送端节点处的导数为

pi qi P

K Q K λλ??′=?????

??′=???? (17) 至于式(15)中最后一行的计算,根据关键约束的类别分别推导其对节点电压和负荷因子的导数。 1)当某节点k 的电压值达到极限时,有

Limit k U U ==则在式(15)的最后一行中,约束函数对节点电压的导数仅在关键节点处有值,其余均为0。

? (19) 2)当送端某节点k 的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极限时,有

Limit G G ()k k kj j kj j j k

P P e G e B f ∈==?+∑

()k k kj j kj j L j k

f G f B e P ∈++∑ (20)

则在式(15)的最后一行中,约束函数对节点电压的导数与原雅克比矩阵中该节点有功P 对电压实部和虚部的导数完全相同,而对负荷因子λ 的导数为0。

3)当某条线路k 的功率达到极限时,有

Limit k ij ij S S ===

(21)

18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30卷

此时,在式(15)的最后一行里,约束函数仅对关键线路k 所关联的节点i 和j 的电压实部和虚部的导数有值,其余均为0,约束函数对λ 的导数也为0。

由以上推导可知,在得到关键约束后,每个仿真样本的ATC 求解只需计算一次扩展的潮流方程,通过迭代求解出λ 的值,即可按式(8)计算ATC 。

此外,在采用此方法快速计算ATC 时,由于通过一个静态安全约束来限制输送功率的增长,在有的情况下这种约束条件会不合理,出现某些仿真样本的初始潮流收敛但扩展潮流不收敛的情况,这就需要选择安全指标值稍小的条件作为关键约束重新计算,直到找出能使程序收敛的约束条件,计算此

时的ATC ,这样就保证了算法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4 ATC 概率评估指标

为了研究风电功率对ATC 的影响,需要对比不

同情况下ATC 的期望值和方差。ATC 期望值的估

计值E ATC (t )以及方差的估计值V ATC (t )的计算公式为

ATC ATC 11()(())N

i i E t F x t N ==∑

2ATC ATC ATC 1

1()[(())()]N

i i V t F x t E t N ==?∑ (23)

式中:F ATC (x i (t ))为在时刻t 系统某一抽样状态i 下的ATC 的样本值;N 为时刻t 的仿真样本数。

此外参考文献[18]中的方法,再采用几个年度化的指标来反映风电场功率的季节性变化对ATC 的影响。

ATC 期望值的年度平均值A YATC 为

8760

YATC ATC 1

1()8760t A E t ==∑ATC 期望值的年度方差V YATC 为

8760

2YATC ATC YATC 1

1[()]8760i V E t A ==?∑ (25) ATC 的期望值在一年中小于某特定值C 的概

率P EANS 为

ATC EANS ()

8760

H E C P <= (26) 式中H (E ATC < C)为ATC 的期望值小于某特定值的

小时数。

5 ATC 评估算法的流程 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的计算要仿真多年的样本。在一年的时间跨度里,首先要形成每一小时风电场的风速、系统设备的抽样状态和负荷的随机变化情况,然后再进行每小时样本的ATC 计算,最

后统计多年仿真的结果,采用合理的概率指标来评价风电场对ATC 的影响。算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仿真计算流程图

Fig. 1 Simulation flow chart

6 算例与分析 以24节点的IEEE-RTS79系统为基础进行风电

场仿真研究,计算从230 kV 供电区域到138 kV 受

电区域的ATC 。原系统由32台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为3 405 MW ,峰荷为2 850 MW ,系统元件的参数见文献[19]。采用标幺值计算,基准容量取100 MV A ,负荷波动方差取期望值的0.02。选取节点13为平衡节点,其装机容量为591 MW 。计算

P EANS 时C 取500 MW 。

以2个大型风电场为例,根据一些统计数据可知,风电穿透功率极限一般不超过10%,因此这里假设每个风电场均包含50台风电机组,每台机组

第22期周明等: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 19

额定功率2MW,其参数如文献[20]中所示,风电机组故障率为2次/年,平均修复时间为44h。2个风场的平均风速分别为5.42, 5.41m/s,标准差分别为3.05和2.69,风机的切入风速、切出风速和额定风速分别为4, 22.2和10m/s。综合考虑结果的可信度和计算时间,仿真年限取100年。

本文重点研究大型风电场对ATC的影响,在没有具体风电场实测数据的前提下,此处2个典型风电场的历史数据参考文献[20]。

第1座风场的风速模型(ARMA(4,3))为

y t=0.9336y t?1+0.4506y t?2?0.5545y t?3+0.1110y t?4+αt?0.2033αt?1?0.4684αt?2+0.2301αt?3,

αt∈N ID(0, 0.4094232) (27)

第2座风场的风速模型(ARMA(4,3))为

y t=1.1772y t?1+0.1001y t?2?0.3572y t?3+0.0379y t?4+αt?0.5030αt?1?0.2924αt?2+0.1317αt?3,

αt∈N ID(0, 0.5247602) (28) 式中N ID表示标准独立分布。

算例程序采用VC++6.0编写,在Intel Celeron 2.4GHz, 256MB PC上运算获得。100年的仿真时间大致为2h。作为采用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的ATC 计算,由于应用关键约束交流潮流方法,计算时间在离线评估中是较快的。每个系统状态下的基本潮流方程以及扩展潮流方程通常经过7次左右的迭代即可收敛。

根据风电场并网条件的不同,大型风电场对ATC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由时间序列模型得到风速时序变化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评估风电场的容量以及并网位置的不同给ATC的影响。为了对比分析,不包含风电场的情况作为案例0。接下来分3种情况对比研究:

1)案例1是在原系统总装机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在节点21和22分别加入2个风电场的情况;

2)案例2是用2个风电场替换供电区域节点22同等容量的4台50MW常规机组的情况;

3)案例3是用2个风电场替换受电区域节点7同等容量的2台100MW常规机组的情况。

通过仿真可以发现关键约束出现的位置比较集中,例如节点6的电压经常越限,而18号和25号线路的传输功率最容易达到极限,13号线路的容量也稍有不足。这些都是今后电网规划中需要加强的地方,而送电侧发电节点的出力都有限制输电能力增加的情况出现,这说明即使有大型风电场的并网,IEEE-RTS79系统的发电量仍显不足。

为了反映风电功率对ATC的影响,将3种情况下系统ATC期望值的年度变化曲线绘制出来,如图2~5所示。

t/h

E

A

T

C

/

p

u

图2不含风电场时E ATC的变化曲线Fig. 2 Profile of E ATC without wind farm connection

t

/h

E

A

T

C

/

p

u

图3风电场直接并入节点21和22时E ATC的变化曲线Fig. 3 Profile of E ATC with the wind farms connected to

node 21 and 22

t/h

E

A

T

C

/

p

u

图4风电场替代节点22的常规机组时E ATC的变化曲线Fig. 4 Curve of E ATC with the conventional generators replaced by wind farms at node 22

t/h

E

A

T

C

/

p

u

图5风电场替代节点7的常规机组时E ATC的变化曲线Fig. 5 Curve of E ATC with the conventional generators replaced by wind farms at node 7

2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第30卷

由ATC的期望值曲线可以看出,几种情况下ATC的年度变化规律很相似,这是因为ATC的时

序变化主要还是由负荷的时序变化引起的,并且大

致和负荷的变化情况相反。风电场的加入使ATC

的年度变化曲线略有改变,具体可由数值反映。

选取一些时刻ATC方差的估计值来反映不同

情况风电场对ATC波动程度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风电场对ATC方差的影响

Tab. 1 Wind farm’s influences on the variances of ATC

V ATC(t)/pu

时间/h

案例0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54 1.178 1.693 1.372 3.940

330 2.939 3.724 4.236 6.049 1561 2.371 4.648 4.857 10.538 3804 0.069 0.293 0.250 4.521 5524 2.767 7.401 8.553 13.518 8385 3.802 5.841 4.823 5.954 由表1可以看出,当在系统中直接加入风电场

以后,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ATC的方差比没有

风电场并网时增大了;而用风电场替换系统中的常

规机组以后,ATC的波动程度更大,说明风电出力

的间歇性加大了ATC的波动。

系统ATC的年度化指标在不同情况下的对比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年度化指标的对比

Tab. 2 Comparison of annual index of ATC

风电并网情况A YATC/pu V YATC/pu P EANS 案例0 6.262 5.764 0.367 案例1 6.425 6.467 0.360 案例2 6.149 5.145 0.351 案例3 5.897 5.937 0.417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

1)在原有系统中直接并入风电场,ATC期望

值的年度化平均值最大,这是因为即使增加的是风

电场这种波动性的电源,同样能提高该系统的ATC。

2)当用风电场替换系统的常规机组以后,ATC

的期望值均有所减小,这是由于风电功率的随机性

和间歇性使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的缘故。

3)在系统中直接并入风电场以后,大多数时

间里ATC的方差都增大了,这主要是由风速的随机

特性引起的。

4)风电场在不同地点并网会给ATC带来不同

的影响。在送电区域并网,ATC的期望值减小得不多,波动幅度也较小;而在受电区域并网会使ATC

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大。这说明风电场在送电区域并

网对ATC的影响较小,因此系统规划时尽量考虑在运行中经常作为送电侧的区域进行风电场的并网。

7 结论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的ATC计算要考虑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的包含风电场的ATC计算和概率评估模型。ATC 的计算使用关键约束下的交流潮流方法,计算速度快,并结合大量仿真提高准确度。通过仿真电力系统各种不确定性状态并计算相应的ATC,对风电场并网后给ATC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在ATC计算中得到的关键约束可为系统运行和规划提供参考。所得成果也可推广作为研究风电场并网系统规划和运行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元章,吴俊,李国杰.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网技

术,2007,31(20):55-62.

Sun Yuanzhang,Wu Jun,Li Guojie.Influence research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on power system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

31(20):55-62(in English).

[2] 迟永宁,刘燕华,王伟胜,等.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

电网技术,2007,31(3):77-81.

Chi Yongning,Liu Yanhua,Wang Weisheng,et al.Study on impact of wind power integration on power syste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3):77-81(in Chinese).

[3] Lu M S,Chang C L,Lee W J.Impact of wind generation on a

transmission system[C].The 39th North American Power Symposium,Las Cruces,New Mexico,2007.

[4] 吴俊玲,周双喜.并网风力发电场的最大注入功率分析[J].电网

技术,2004,28(20):28-32.

Wu Junling,Zhou Shuangxi.Analysis on maximum power injection of wind farm connected to power syste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20):28-32(in Chinese).

[5] NERC.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definition and determination:a

reference document prepared by TTC task force[R].New Jersey:

North American 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1996.

[6] 王成山,王兴刚,孙玮.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概率最大输电

能力快速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0):56-62.

Wang Chengshan,Wang Xinggang,Sun Wei.Fast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babilistic total transfer capability in power system including large-scale wind farm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8,28(10):56-62(in Chinese).

[7] Gao Yajing,Zhou Ming,Li Gengyin,et al.Monte Carlo simulation

based available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calculation[C].IEEE/PE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 Exhibition:Asia and Pacific,Dalian,China,2005.

[8] 高亚静,周明,李庚银,等.基于马尔可夫链和故障枚举法的可

用输电能力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9):41-46.

Gao Yajing,Zhou Ming,Li Gengyin,et al.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 based on Markov chain and enumeration method[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6,26(19):41-46(in

第22期周明等: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 21

Chinese).

[9] Ejebe G C,Tong J,Waight J G,et al.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1998,13(4):1521-1527.

[10] 汪峰,白晓民.基于最优潮流方法的传输容量计算研究[J].中国

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1):35-40.

Wang Feng,Bai Xiaomin.OPF based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2,22(11):35-40(in Chinese).[11] 潘雄,徐国禹.基于最优潮流并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约束的区域

间可用输电能力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2):86-91.Pan Xiong,Xu Guoyu.OPF based ATC calculation with 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constraint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4,24(12):86-91(in Chinese).

[12] 崔雅莉,别朝红,王锡凡.输电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概率模型及

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4):36-40.

Cui Yali,Bie Zhaohong,Wang Xifan.Study on probabilistic models and algorithms of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3,27(14):36-40(in Chinese).[13] 王成山,王兴刚.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并计及负荷和发电机出

力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最大输电能力快速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6):46-51.

Wang Chengshan,Wang Xinggang.Fast calculation of probabilistic total transfer capability considering 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constraints and the uncertainties of load and generator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6,26(16):46-51(in Chinese).

[14] Billinton R,Chen H,Ghajar R.Time-series models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power systems including wind energy[J].Microelectronics and Reliability,1996,36(9):1253-1261.[15] 黄杰鹏,李宇红,倪维斗.并网风电场可避免费用的计算[J].电

网技术,2006,30(16):50-53.

Huang Jiepeng,Li Yuhong,Ni Weidou.Avoidable cost of wind farm interconnected to power grid[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

30(16):50-53(in Chinese).

[16] 吴义纯,丁明,李生虎.风电场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评估

[J].电工技术学报,2004,19(11):72-76.

Wu Yichun,Ding Ming,Li Shenghu.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wind farms in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s[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04,19(11):72-76(in Chinese).[17] Audomvongseree K,Yokoyama A.Consideration of an appropriate

TTC by probabilistic approach[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4,19(1):375-383.

[18] 李庚银,高亚静,周明.可用输电能力评估的序贯蒙特卡罗仿真

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25):74-79.

Li Gengyin,Gao Yajing,Zhou Ming.Sequenti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of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8,28(25):74-79(in Chinese).[19]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Task Force of the IEEE Subcommitte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ability Methods.IEEE reliability test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PAS,1979,98(6):2047-2054.

[20] Billinton R,Wangdee W.Reliability-based transmission reinforcement

planning associated with large-scale wind farm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7,22(1):34-40.

收稿日期:2010-03-01。

作者简介:

周明(1967—),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

性、电能质量等,zhouming@https://www.360docs.net/doc/a716345862.html,;

冉瑞江(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为风力发电与电力市场,kongrrjrrj@https://www.360docs.net/doc/a716345862.html,;

李庚银(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电力市场、新型输

配电技术等,ligy@https://www.360docs.net/doc/a716345862.html,。

周明

(责任编辑刘浩芳)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ICS 备案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00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QQ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批准文号: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电力「2009]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编制风电并网技术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3- 2005于2005年发布实施,对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提出了技术要求。该规定主要考虑了我国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风电机组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接入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场的技术要求较低。根据我国风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和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原有规定已不能适应需要。为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实现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土要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提出技术要求,由风电场技术规定、风电机组技术规定组成。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东宋漩坤张琳郭佳李炜李冰寒韩晓琪饶建业佘晓平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改善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60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改善措施标准版 本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改善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摘要]:由于风电场是一种依赖于自然能源的分散电源,同时目前大多采用恒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其并网运行降低了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着眼于并网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系统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的影响,对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中的一些基础性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电场;并网;现状分析。 一、引言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网型风力发电以其独特的

能源、环保优势和规模化效益,得到长足发展,随着风电设备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和风电价格的逐步降低,近些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获得快速发展,除了能源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外,还因为风电场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点:(1)风能资源丰富,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2)施工周期短,实际占地少,对土地要求低;(3)投资少,投资灵活,投资回收快;(4)风电场运行简单,风力发电具有经济性;(5)风力发电技术相对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中型风电场并网容量发展最为迅猛,对常规电力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逐步明显和加大,随着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特性对电网的负面影响愈加显著,成为制约风电场建

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 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各分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国网经研院: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82号),公司在总结分析风电并网运行故障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现予印发,请各单位严格执行。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缺失是当前风电大规模脱网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为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各单位要督促网内风力发电企业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性能进行改造、调试,并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风电机组并网检测 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0〕433号)要求进行的检测验证。对此,特别强调: 1. 新建风电机组必须满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并通过按国家能源局《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0〕433号)要求进行的并网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并网。 2. 对已并网且承诺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半年内完成调试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同一型号的机组应至少检测一台。逾期未交者,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并网。 3. 对已并网但不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容量为1MW及以上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一年内完成改造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报告提交前,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优先调度。逾期未交者,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并网。 附件: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综合风电反事故措施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11年7月6日印发

风电并网稳定性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 学生姓名:李金鹏 指导教师:陈刚 所在院部: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工程学院 2012年3月5日

说明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李金鹏学号206080923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陈刚职称讲师所在院部电力工程学院课题来源自拟课题课题性质工程研究课题名称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早期风电的单机容量较小,大多采用结构简单、并网方便的异步发电机,直接和配电网相连,对系统影响不大。但随着风电场的容量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而风电场所在地区往往人口稀少,处于供电网络的末端,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给配电网带来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等问题。 因此以恒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线性化状态方程。研究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算法,利用MATLAB及其仿真平台实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以及机电暂态仿真。分析比较各种潮流算法的优缺点。建立简单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线性化状态方程,得出了状态矩阵元素的参数表示形式。用特征值分析方法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系统小干扰稳定问题。分析风电场改变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时域仿真方法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系统暂态稳定问题。 意义: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1999年的2000兆瓦增加到2005年的60000兆瓦,世界风能市场装机资金达450亿欧元,提供50万个就业岗位。风能这种清洁能源每年可以减少2.04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大,风能的随机性、间隙性特点,和风电场采用异步发电机的一些特性,使稳态电压值上升、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电压闪变、谐波、浪涌电流造成的电压降落,从而使得风电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使风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导致电压崩溃。风电场脱网事故频发,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所以进行风力发电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风电光伏技术标准清单

风力发电工程 序号专用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备注 一综合管理 1 风力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国能安全[2016]102号2016-04-05实施 2 风力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NB/T 31084-2016 2016-06-01实施 3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 5384-2007 4 风电场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验收规范NB/T 31073-20152015-09-01实施 5 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NB/T 31021-2012 二社会监督 1 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国家电监会令第9号2005-10-13实施 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和风电场项目后评 2 国能新能[2012]310号 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消防工程 1 风力发电机组消防系统技术规程CECS 391:20142015-05-01实施四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1 设计标准 风电场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NB/T 31007-201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经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FD 001-2007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FD 002-2007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 003-2007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FD 004-2007 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 51096-20152015-11-01实施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DL/T 5383-2007 风电场设计防火规范NB 31089-20162016-06-01实施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NB/T 31039-2012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NB/T 31051-2014 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NB/T 31054-2014 风力发电机组接地技术规范NB/T 31056-2014 风力发电场集电系统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NB/T 31057-2014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风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若能实现大规模利用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有着重要意义。风电本身的波动性和间隙性给风电并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将深入探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旨在为同行进一步解决风电的合理并网问题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电并网;风电特性;电力系统稳定性 引言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电能生产、运输和利用的基本要求。风电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可控性较差,其本身的很多特性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因此,风电的大规模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1],风电并网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1.风电特性 风电特性是研究风电并网的基础。风电特性主要包括波动性和间歇性。波动性,又称脉动性,是指风电功率在时间尺度上具有沿某条均线不断上下跳变的特性,其特性可以通过波动幅值和波动频率表征。间歇性是指风电功率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不连续性。风电的这两个特性具有高度的随机性,从而是风电的可控性较差。风电功率的这些特性是由风力本身决定的,如风速,风向等。 2.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并网会使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由于风电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会导致电压出现波动和闪变。文献[2]详细研究了风电功率的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保证电压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速度增量进行有效控制,对电压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区域分布在风电场及其附近的节点区域。 (2)对频率稳定的影响 风电的发电功率不稳定,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从而使其发电量也不稳定,输出功率不是恒定值。风速发生变化时其输出有功功率就会波动,进而导致电网内的有功也发生变化,有功会影响电网的频率。如果一个地区的风电所占份额过大,某一时刻有功频率变动过大将会导致频率崩溃,甚至会使得整个电网瘫痪。

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 定性的特点,当风电装机容量占总电网容量的比例较大时会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冲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发电计划与调度、系统备用容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对风电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电压闪变 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软并网方式,但是在启动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风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运行。如果整个风电场所有风机几乎同时动作,这种冲击对配电网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但如此,风速的变化和风机的塔影效应都会导致风机出力的波动,而其波动正好处在能够产生电压闪变的频率范围之内(低于25Hz),因此,风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闪变问题,影响电能质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闪变对并网点的短路电流水平和电网的阻抗比(也有说是阻抗角)十分敏感。 2.谐波污染 风电给系统带来谐波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力发电机本身配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对于直接和电网相连的恒速风力发电机,软启动阶段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相连,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谐波,不过因为过程很短,发生的次数也不多,通常可以忽略。但是对于变速风力发电机则不然,因为变速风力发电机通过整流和逆变装置接入系统,如果电力电子装置的切换频率恰好在产生谐波的范围内,则会产生很严重的谐波问题,不过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改进,这一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另一种是风力发电机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抗发生谐振,在实际运行中,曾经观测到在风电场出口变压器的低压侧产生大量谐波的现象。与电压闪变问题相比,风电并网带来的谐波问题不是很严重。 3.电压稳定性 大型风电场及其周围地区,常常会有电压波动大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启动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并网过程至少持续一段时间后(约为几十秒)才基本消失,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同时直接并网会造成电网电压骤降。 因此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需分组进行,且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或发生故障时,风力发电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并网状态,风力发电机组的脱网会产生电网电压的突降,而机端较多的电容补偿由于抬高了脱网前风电场的运行电压,从而引起了更大的电网电压的下降。

风电相关国家标准整理

国家相关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主要依照IEC61400-12-1: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版本电流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044-1 电压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186 功率变送器准确度应满足GB/T 13850-1998要求,级别为0.5级或更高 IEC 61400-12-1 功率曲线 IEC 61400-12-1 带有场地标定的功率曲线 IEC 61400-12-2 机舱功率曲线 IEC 61400-12 新旧版本区别 对于垂直轴风电机组,气象桅杆的位置不同 改变了周围区域的环境要求 改变了障碍物和临近风电机组影响的估算方法 使用具有余弦相应的风速计 根据场地条件将风速计分为A、B、S三个等级 根据高风速切入和并网信号可以得到两条功率曲线 风速计校准要符合MEASNET规定 风速计需要分级 电网频率偏差不超过2HZ 场地标定只能通过测量,不能用数值模拟 场地标定的每一扇区分段至少为10° 可以同步校准风速计 改进了对风速计安装的描述 通过计算确定横杆长度 增加针对小型风机的额外章节 MEASNET标准和旧版IEC61400-12标准区别 使用全部可用的测量扇区,否则在报告中说明 不允许使用数值场地标定 场地标定更详细的描述,包括不确定度分析 只允许将风速计置于顶部 风速计的校准必须符合MEASNET准则 不使用AEP不完整标准 轮毂高度、风轮直径、桨角只能通过测量来判定,不能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判定报告中必须提供全方位的照片 IEC61400-12-1: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可选择:场地标定 IEC61400-12-2:Power curve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 wind turbine,单台风电机组功率曲线验证(未完成)

文献综述:风电并网存在问题分析

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及分析 一、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案例分析 1、加拿大阿尔塔特电力系统 截至2008 年,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电力系统(AIES)共有装机约280 台,总容量12 368 MW。其中,煤电5 893 MW,燃气发电4 895 MW(热电联产约3 000MW),水电869 MW,风电523 MW,生物质等其他可再生能源214 MW。阿尔伯塔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达到11 000 MW,几乎与目前系统的装机容量相当,这在给AIES 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大规模的风电接入会增加系统发电出力的不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持供需平衡的能力。AIES 的装机以火电为主,且调节能力有限,系统备用容量也有限,电力市场的可调发电出力的灵活性不高,对外联络线的潮流交换能力相对有限。因此,系统需要增强调节及平衡能力和事故响应能力,否则难以应对风电出力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 电力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的特点决定了系统运行必须维持每时每刻的供需平衡。供需失衡会引起发输电设备跳闸、负荷跳闸甚至系统崩溃等事故。因此,维持系统的实时平衡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会从以下4 个方面影响系统供需平衡:(1)能否准确预测供需走势。预测是实施供需平衡调节的基础。供需差可能来源于负荷、潮流交换、间歇性电源等的变化。供需走势的预测对于系统运行至关重要。预测越准确,相关的运行决策越准确,运行人员越容易维持系统稳定。而目前的风电预测,远不能达到系统运行对预测精度的要求,给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系统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2)需要足够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来提升系统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能力。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是指能被随时调度的、能维持系统平衡的调节备用容量、负荷跟踪服务等运行备用。由于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导致系统必须维持很高的系统调节资源以作备用,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否则,系统将无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性,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亟须建立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为了保持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提前研究并制定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并纳入已有的运行规程以指导调度人员。由于人们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关的运行规程还属空白。 (4)调度人员要学习并掌握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影响的能力。拥有充足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建立相关的规程、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测结果,加上操作人员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对系统特性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判断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系统操作安全、可靠、及时。面对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调度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复杂局势。 对于一个独立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出现频率偏差的情况,对于一个互联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从主网解列。特别是,阿尔伯塔系统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远远大于其承受范围,所以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胡明:阿尔伯塔风电并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和对策;电力技术经济;2009[4] 2、辽宁电网 预计在2010年底,辽宁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kW, 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87万kW。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并网将给辽宁电网的调峰调频、联络线控制、系统暂态稳定、无功调压及电能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直接影响,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 (1)导致系统调峰难度增加

风力发电并网方式的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7期0引言 当今石化能源的日益匮乏,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风 力发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不 稳定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其中风力发电并网难最 为突出。风电并网技术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研究的重难点问题。如何将 并网瞬时冲击电流降低到最小规范值,进一步保证并网后系统电压稳 定是当今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对并网技术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提出 并网运行方式并进行分析比较。1风力发电并网运行的分析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场的并网已成为必然的途径。从风电问世以来,风力发电经历了独立运行方式、恒速恒频运行方式、变速恒频运行方式。当今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已成为主流,但风力发电并 网仍是热点的研究话题。 不管是哪一种发电类型,并网总是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为基本 原则。风力发电相比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由于其不稳定性需要更 精确的并网控制技术。并网运行时,需满足:(1)电压幅值与电网侧电 压幅值相等;(2)频率与电网侧频率相同;(3)电压相角差为零;(4)电压 波形及相位与电网侧的电压波形及相位保持一致。这样保证了并网时 冲击电流理想值为零。否则,若并网产生很大的瞬时冲击电流,不仅损 坏电力设备,更严重的是使电力系统发生震荡,威胁到电力系统稳定 性。 从大的方向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分为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并网 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并网。恒速恒频并网运行方式为风力发电机的 转子转速不受风速的影响,始终保持与电网频率相同的转速运行。虽 然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是对风能的利用率不高,机械硬度高,而 且发电机输出的频率完全取决与转速,如控制不好,并网时会发生震 荡、失步,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所以恒速恒频系统已逐渐退出人们的 视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变速恒频并网运行方式取而 代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是发电机转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 化,系统通过电力电子变化装置,使机组输出的电能频率控制在与电 网频率一致。变速恒频并网方式减少了机组的机械应力,充分的利用 风能源,使发电效率大大提高;并网时通过精确合理地控制电力电子 变换器,使得并网更加稳定,降低系统因冲击电流过大使电网电压降 低从而破坏电力系统稳定性。2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并网 目前,并网型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采用双馈发电机和永 磁同步发电机。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原理图如图1所示。 双馈发电机并网的工作原理为当风速变化时,发电机的转子励磁回路由双PWM 变频器控制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转子转速与励磁电流频率合成定子电流频率。调节励磁电流频率,使定子电流频率始终与电网频率保持一致。电机转动频率、定、转子绕组电流频率的关系式为:f 1=pn 60±f 2式中:f 1为定子电流频率,f 2为转子电流频率,n 为转子转速。双馈发电机既可以同步运行也可以异步运行,通过精确地控制双PWM 变频器,可以实行“柔性并网”,大大提高并网的成功率。一般双馈发电机 并网的结构相对复杂,大多采用多级齿轮箱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 当自然风速使得风力发电机转子转速频率与电网频率相同时,风力发 电机同步运行;当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小于或者大于电网频率时,风力 发电机异步运行,通过双向变频器实现发电机组转子与电网的功率交 换,保证输出频率与电网侧保持一致。在异步运行程中,不仅有励磁损 耗,而且还要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所以需在并网侧安装无功补偿器。图1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原理图3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变速恒频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变速恒频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原理图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的原理为当风速改变时,发电机输出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经过不可控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经过DC/DC 直流斩波让直流电压幅值保持压稳定。以逆变器为核心,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构成全桥逆变电路,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逆变成与电网侧电压相角、幅值、相位、频率相同的交流电。逆变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压谐波污染和冲击电流,这时必须有效(下转第92页)风力发电并网方式的研究 张伟亮潘敏君韦大耸陈富玲 (贺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通过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方式的原理,针对风力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提出利用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实现风力发电并网。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并网比传统的恒速恒频并网方式更加稳定。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运行;恒速恒频;变速恒频 Study on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Mode ZHANG Wei-liang PAN Min-jun WEI Da-song CHEN Fu-l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Hezhou Univ.Hezhou Guangxi,542800,China )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grid-connected wind farms,the paper presents using direct-driven permanne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to achieve grid-connerted wind power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in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difficult.Direct 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than traditional way of constant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grid interconnection is more stable. 【Key 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Parallel operation ;Constant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项目基金:此文为贺州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DXSCX08。 作者简介:张伟亮(1982—),男,硕士,讲师,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教学及高压设备的生产研发。 潘敏君,男,贺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读学生 。 ○本刊重稿○4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机电论文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 李梦云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前,中国风电已超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但风力电场等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网络的日益渗透的同时,给现代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改变了电力网络中能量传递的单向性,对现有配电网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风电并入配电网后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介绍了风力发电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风电接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风电场并网后对电网的稳态电压的稳定性,以风速和风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作为影响因素,从原理上,分别分析其对含风电场的电网的稳态电压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网;稳态电压;影响;策略 0 前言 随着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能源的短缺、环境恶化的愈发严重,以及用户要求电能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DG(分布式发电)。研究表明,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可以反映能源的综合运用、电力行业的服务程度和环境保护的提升。尤其是其中的风力资源,因为其是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环境和经济效益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风力发电成为分布式发电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使其成为一种当今新型能源中发展迅速的发电方式。 1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场并入配电网,使输电网对部分地区的电力输送压力得到缓解和电力系统的网损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对电力系统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如电压波动、闪变等。 同时由于风具有随机性,其输入电网的有功和无功有很大的波动性。风速的不可预测这一特性,使我们不能对风电进行准确而又可靠地出力预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负荷跟踪、备用容量等,提高了风电场的运行成本。 风电并网增加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难度,不仅需要风电场容量,而且需要风电场快速响应负荷变化;风电机组并网时,会不可避免的对电网有冲击电流。风电场与电网的联络线的潮流的双向性,使并网后的电网的继电保护的保护配置提高了要求。 2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情况由电力系统的潮流所决定,当电力网络中电源功率和负荷发生变化时,将会引发电力网络各个母线的节点产生变化。对风电并网的配电网来说,风电场的功率的波动会影响电网电压出现偏移。由于风电场接入配电网后,风电场的接入点的变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不平衡等,会导致无功功率从无功源流向负荷。风电场的电压偏移会影响风电场的接入容量和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1 风速变化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将接入风电场的配电网系统的供电线路作等值电路,则风电场并网点至无限大系统两端的电压降落为: U1-U2=I(R1+R2+jX1+ jX2) (1) 上式中,U1为风电场的输出电压,U2为电网电压,R1、X1表示风电场的电

风电并网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世界各国都重新调整各自的能源策略,大力开发新能源。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因为技术比较成熟,可形成规模开发,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风电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是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第一年,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装机总容量达到约230万kW。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常采用不同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发电技术,其稳态和暂态特性都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组不同;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都会发生变化。 不同类型的风电机组,由于其结构不同,对电网的影响也不一样。恒速恒频风电机组主要采用风力机驱动异步感应电机发电,然后直接接入电网;由于异步感应电机在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需要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因此,其电压稳定性较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由于可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减少风轮机组机械应力等优点,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中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由于降低了电力电子装置的容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由于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采用了电力电子装置,使得电磁功率与机械功率解耦,无法向电网提供惯性响应,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我国对风电建设力度的加大,风电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将逐渐突出,由此带来的相关系统问题将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大规模风电并网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型风电场接入输电网,二是多个小型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某一地方的配电网。小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稳态电压值的上升、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电压闪变、谐波、浪涌电流造成的电压降落。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除了以上那些方面外,还会有电力系统的震荡和电压稳定性问题。因此只有对大规模风电场并网才有必要考虑电压稳定性问题。 风电机组类型和无功特性 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异步发电机的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另一种是采用双馈电机或通过变频器并网的变速风电机组。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发出有功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不具备调压能力,其电压通过无功补偿和调节系统电压水平来调整;通过变频器并网的变速风电机组不具备发无功能力,但通过调节变频器,可以使并网时功率因数达到很高水平;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具备调压能力,在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可以发出无功功率,并可根据系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无功输出,但从目前国内安装的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情况来看,大部分没有应用调压功能,运行中保持机端功率因数为1.0。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的主要问题 风电场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影响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并网风电将对电网产生一定影响。风电发展初期装机规模较小,与配电网直接相连,对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电能质量,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输电网,系统调峰压力加大,系统稳定和运行问题突显。电能质量风电机组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次谐波、电压闪变和电压波动上,在采用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情况下较为严重。并网风电机组在连续运行和机组切换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 1、电压波动和闪变 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软并网方式, 但是在启动时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 风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运行。如果整个风电场所有风机几乎同时动作, 这种冲击对配电网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但如此, 风速的变化和风机的塔影效应都会导致风机出力的波动, 而其波动正好处在能够产生电压闪变的频率范围之内 (低于25 Hz) , 因此, 风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闪变问题, 影响电能质量。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2-11T17:26:36.3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崔强谷岩刘志明[导读] 摘要:由于风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830011) 摘要:由于风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影响;措施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我国风力发电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必须要实现并网运行。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分析是风电场规划设计和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三大课题之一。随着风电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比例的增加,风电场对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这些影响,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1 风电并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一方面,风电并网引起的稳定问题主要是电压稳定问题。风力发电随风速大小等因素而变化,同时由于风能资源分布的限制,风电厂大多建设在电网的末端,网架结构比较薄弱,所以在风电并网运行时必然会影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同时大型风电厂的风力发电机几乎都是异步发电机,在其并网运行时需从电力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增加电网的无功负担,有可能导致小型电网的电压失稳。 另一方面,风电并网改变了配电网的功率流向和潮流分布,这是既有的电网在规划和设计时未曾考虑的。因此,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超出安全运行范围,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各地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风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风电装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风电输出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功率冲击效应也不断增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就更加明显。情况严重时,将会使系统失去动态稳定性,导致整个系统瓦解。 1.2 风电并网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 风力发电的运行成本与火电机组相比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目前的预报水平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实际的运行需要。为了保证风电并网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在原有运行方式基础上,额外安排一定容量的旋转备用,以维持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与稳定。可见风电并网对整个电力系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分担了传统机组的部分负荷,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燃料成本,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成本。 1.3 风电并网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当风速大于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启动挂网运行;当风速低于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停机并与电网解列。当风速大于切出风速时,为保证安全,风电机组必须停机。因此,受风速变化的影响,风电机组的出力也随时变化,一天内可能有多次启动并网和停机解列。风电场不稳定的功率输出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许多问题。如果风电容量在电网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很小,风电功率的注入对电网频率影响甚微。但是,当风电场与其他发电方式的电源组成一个小型的孤立电网时,可能会对孤立系统的频率造成较大影响。随着电网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大量风电功率的波动增大了系统调频的难度,而系统频率的变化又会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1.4 风电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能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偏差以及谐波等。 电压波动及闪变,源于波动的功率输出。由风速动力特性诱发的有功功率波动取决于当地的风况和湍流强度,频率不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主要由风速快变、塔影效应、风剪切、偏航误差等因素引起,其波动频率与风力机的转速有关。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引起的闪变问题相对较为严重,某些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关键因素。风电给系统带来谐波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力发电机本身配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另外一种是风力发电机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抗发生谐振。电压偏差问题属于电网的稳态问题。大幅度波动的风速引起风电机组出力波动较大,所以风电功率的波动导致电网内某些节点电压偏差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发电机本身产生的谐波是可以忽略的,谐波电流的真正来源是风电机组中的电力电子元件,谐波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变流装置以及滤波系统的结构状况,而且与风速大小相关。对于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过程中没有电力电子元件的参与,几乎不会产生谐波电流。实际需要考虑谐波十扰的是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就是因为运行过程中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变流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2 改善风电并网影响的措施 2.1 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和超导储能装置改善系统稳定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可以快速平滑地调节无功补偿功率的大小,提供动态的电压支撑,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将静止无功补偿器安装在风电场的出口,根据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偏差量来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补偿的无功功率,能够稳定风电场节点电压,降低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具有有功和无功功率综合调节能力的超导储能装置,代表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新技术方向,将超导储能装置用于风力发电可实现对电压和频率的同时控制。超导储能装置能灵活地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为系统提供功率补偿,跟踪电气量的波动。在风电场出口安装超导储能装置装置可充分利用其综合调节能力,降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稳定风电场电压。超导储能装置是一种有源的补偿装置,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其无功功率补偿量对接入点电压的依赖程度小,在低电压时补偿效果更好。 2.2 利用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改善电能质量 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

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

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 摘要:在环境保护之中,风力发电是其中节约资源最为有效地方式,虽然现今一直处在低谷的时期,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风力发电技术也在逐渐的趋于成熟,世界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也在逐渐的加大,日后在发电市场也逐渐的会占有更大的比例。本文主要就是针对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接入;传输方式 1、我国风力发电及并网发展情况 相关的数据充分的表明,2010年的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了4182.7万KW,在超过了美国之后,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第一装机大国。但与此同时,风电的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的时候,依据要比美国低,并网容量也只有吊装容量的三成左右,要比国际水平低出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之上严重的影响到了效益水平与风电效率的提高。中国的风电行业的风电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的迅猛,基本上是用到了5年的时间最终才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将近30年的发展进程,在产业逐渐进步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首先是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其中包括了发电能力以及设备完好率等等均有待提高,其次就是吊装容量和并网容量之间的差别,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之下,还存在着较大差别。怎么从装机大国转变成为风电的利用大国,也就成为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2、风电机组及其并网接入系统 2.1、同步发电机 在该结构之中,允许同步发电机以可变的速度运行,可以产生频率与可变电压的功率。以此来作为在并网发电的系统之中广泛应用的同步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不仅仅可以输出有功功率,而且还可以提供无功功率,且频率也是十分的稳定。对于由风力机驱动的同步发电机和电网并联运行的时候,就随机可以采用自动准同步并网以及自同步并网的方式。因为风电的电压、频率的不稳定性,一般就会使得应用前者并网相对比较困难;然而对于后者来说,因为并网的装置比较简单,最为常见的结构就是通过AC—DC—AC的整流逆变方式与系统进行并网,其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同步发电机并网结构 2.2、笼型异步发电机 我们由发电机的特点可以知道,为了电网并联,就务必要在异步发电机与风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 学生姓名黄志勇 学号0741227305 系、年级专业电气工程系、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袁旭龙副教授 2010年12 月20 日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课题来源: 风能作为一中清洁的能源受到了全世界普遍的青睐,但是风能发电也存在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风电并网对系统的影响以及风力发电的规划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风力发电并网后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小的影响,会影响到电网的稳定性、电网电压,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装置,还会造成谐波污染。其中由风电并网所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电并网的主要负面影响。虽然现在风力发电机组大都采用软并网方式,但是启动时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使得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不稳定,进而会导致电压的波动和闪变。电压的波动和闪变会使电灯闪烁,电视机画面不稳定,电动机转速变化严重影响到工业产品的质量,在某些特殊行业电压不稳会使一些精密的仪器出现测量错误,严重时还会引发重大事故。风能作为一种间歇性能源,加之风能资源的预测准确度并不能完全符合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所以寻求新途径新思路解决风电对系统的影响也自然成了许多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目标。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快适应生产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程观念;提高查阅资料和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风力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各种技术中发展最快、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和商业化前景的产业,是最有可能成为主流电源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所以采取措施改善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一些负面影响,积极促进风电的开发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缓解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的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内现状及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之一,可以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为世界第三位。目前,我国已经拥有750kw以下各类风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正在研究试验阶段,风电机组正由定桨矩型向变桨矩型过渡。 国内风电场装机大多数为mw级以下的定桨距定速型风机。其中,600kw和750kw 的国内生产厂家超过数十家,而且占据了市场的80%以上,国产化率已达90%;m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