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价值论批判

存在主义是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之思。生命存在意义的阐明无疑是最晦涩暗昧的问题,它是一种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中,信不信由你的朦胧顿悟。这种朦胧顿悟按照通行哲学理论的说法是既不可言说也无从表达,因此人们只可对之保持缄默的东西。然而,这不可言说的东西因为与人的生命自由密切相关,所以,它必须借语言言说而得以敞明。这就给存在义文学家发出了召唤,他们不得不诉诸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言说来解读生命自由的意蕴,同时也更深透地阐释生命存在的哲学学说。也就是说,存在主义的生命存在意义哲学非以新的诗意方式不能圆满言说,存在主义的文学语言言说又须始终不渝地贯穿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运思中。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存在意义的诗性表述,存在主义文学则是充满诗意化的哲学言说。所以,我们有理由选择为文学舞台奉献了异彩纷呈之灿烂景观的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管窥蠡测”的尝试。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不少人都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作过相当的研究。但是,正如柳鸣九先生所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不是一种对世界如何认识的世界观,也不是对社会历史如何认识的社会观,而基本上是一种人生观,是对某种人生态度的提倡。”也就是说,萨特的哲学思想撇开了传统本体论中物质与精神、传统认识论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关注的是人生方式、人生态度问题。所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的存在主义文学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论的提倡,它意在张扬一种直面现实人生,同时又超越现实人生的主观精神选择。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深远意义与奥妙就是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现代西方人提供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方式。也可以说,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是最直接、具体表现现代西方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文学现象,它以自己的文学艺术实践不仅深化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情感意蕴和审美寄托,而且丰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追求。研究萨特存在主义文学就是在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幽深灵魂展开意味深长的对话。

从“存在先于本质”说起

从思想渊源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兼容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方法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思想,他从中孕育出了他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研究人的认识何以可能时,认为现象是人的感官知性的先天形式作用于客体世界所产生的东西。这是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基本界限,也是人类所以能够认识事物的根本依据。也就是说,康德认为现象是客观材料与主观形式的统一。胡塞尔的现象学摈弃了康德现象观中的客观材料,并扩张了康德现象观中的主观形式。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完全成了主观自我意识的产物。海德格尔主张对人的“此在”进行“存在”状态的分析,他把这种关于此在存在的本体论分析称为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的“此在”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人的存在”。所以,海德格尔的哲学一反近代笛卡儿、洛克以来从认识论出发研究哲学的传统,而是从人的存在入手研究哲学,他的哲学所要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本体论,一方面将胡塞尔现象学关于主观自我意识对世界构成作用的肯定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将海德格尔以人为本的基本本体论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支点,从而有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也有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命题。

由此,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基本命题也就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逻辑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性、决定性,反将客观世界及其发生发展的诸多关系视为漂浮不定的荒诞和毫无意义的虚无;二是肯定人的主观自由和自由选择,将主观自由精神视为对世界意义的谋划和确定。换句话说,在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命题中,本质是人在不自知中被强加的所谓客观属性,它是人类在不自觉中自己替自己编制的文化牢狱和抽象规定,存在则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有待人主动选择后充实展开的自由。或者说,外在客观世界只是人们意识中的自在,内在主观世界则是有待人肯定和开展的自为。所以,萨特哲学是一种自由哲学。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反叛了西方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决定论。它标明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危机下一种人的“精神转向”。现代西方人,特别是很大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认为,人类世界已注定陷入了无穷的灾难和崩溃、陷入了毫无理喻的虚无和荒诞,人生也注定陷入了不幸与痛苦、陷入了毫无出路的苦闷与彷徨。因此,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必要紧紧地守护着过往的理性主义理想大厦废墟而祈祷、

哭泣。西方历史上的经典哲学都曾致力于确定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在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中的作用和意义。现在,既然所谓的规律已成为破碎的断片,人为什么还要命中注定地与这些“规律的碎片”一起默默殉葬呢?所以,今天的哲学更应该面向人,更应该激励人勇敢地生活、勇敢地肩负起扭转被动地位的使命。其实,虚无的客观世界本无所谓秩序、规律,只有人才能以其主体创造力赋予世界以一定的规律、法则。世界及其相应的人生也本无所谓意义,只有人的自由行为才能赋予世界人生以意义。人是惟一可以不断选择其生存方式的“自为”的存在,面对世界、面对自己,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萨特的著名戏剧《苍蝇》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希腊那个表现氏族社会的母系制度向父系制度转变时期的悲剧性故事,而是贯穿着浓郁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现代人心灵历险传奇。全剧通过俄瑞斯忒斯这位存在主义的自由英雄形象,全面地表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年轻、富有、漂亮且足智多谋的俄瑞斯忒斯来到了自己童年的故乡阿尔戈斯城,他发现全城的居民都在悔恨一桩过去的罪行,充斥全城的苍蝇正是他们罪孽和悔恨的象征。这是阿耳戈斯人甘心羁留于历史本质规定和现存不幸处境的显示。剧中讲到阿耳戈斯人举行每年一度的忏悔祭奠时,一位妇女对同样跪在巨石前的小男孩说:“乖点,人家一对你说该哭了,你就和其他人一起哭。”这种对过去罪恶的无休止忏悔本身就是对现在罪恶不断衍生的辩解和纵容。忏悔使罪恶的心灵重负得以习惯化,同时也就使罪恶有了坚实的合理性。人们于是又有了重犯新罪恶和目睹新罪恶而无动于衷的理由。所以,集体性的忏悔就是个性自我怯懦软弱、随俗人流的最好庇护。阿耳戈斯人习惯了这种自我欺罔的游戏,他们就是西方文化里习惯了自我欺罔游戏的代表性人物形象:多少年来,西方人用上帝的十字架、用原罪的护身符、用天堂的幸福幻象、地狱的阴惨恐吓,一方面使人间罪恶不断衍续发生,另一方面又使陷于人间罪孽中的人找到了自甘堕落的理由。俄瑞斯忒斯来到了这里,他的存在是自由的,他没有阿耳戈斯人的心灵羁绊和精神奴役。他所面对的只是一个他必须作出主观选择的现实境遇,而且,他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选择确定自己的自由精神。陪同他的老师以世俗的怀疑眼光劝阻他,作为“死亡之神、苍蝇之神”的朱庇特也恐吓他。戏剧剧情通过俄瑞斯忒斯同朱庇特的辩论而推向了高潮。俄瑞斯忒斯勇敢地宣称朱庇特只是“繁星之王、海浪之王”,但不是“人类之王”。他申明“:我就是我的自由”“,我已被判处为没有别的法律可循,只能遵循我自己的法律了。”俄瑞斯忒斯终于作出了自己的自由选择,他杀死了埃癸斯托斯和自己的母亲,为父亲报了仇的同时,也结束了阿耳戈斯人对罪孽的无休止忏悔。他动摇了天神朱庇特与地上统治者埃癸斯托斯所维持的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从而揭穿了“神”和人的现存统治对人们的愚弄和欺瞒。所以,朱庇特禁不住哀叹道:“必然有一个人来宣告我的末日,难道这个人就是你吗?”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总是习惯依据客观物质世界来判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颠倒这个习惯顺序。它告诫人们应该从自我个体生命存在的角度看待并解释世界,以此达到切入世界人生的本真目的。萨特小说《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就由于诉诸于自我生命的内在体验,所以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恶心”的感觉。这感觉也就是关于外在虚无世界的最真实状态的内心识别。反过来说,若要从客观世界、从客观世界与人的传统认识关系去寻求意义,也就只有无缘无故的恶心。但是,多少年来,西方人已经习惯于将自己的幸福、希望与客观物质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客观物质世界曾经奉献给了他们无尽的财富和享乐,同时,也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湮没于物质的海洋之中了。洛根丁却第一次有了物我“沾滞”所带来的恶心感,这也就是人生本真的初步感悟,同时也就是人试图挣脱物质异化的开始。与之相应,那种往昔历史中常见的,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中所显露的征服自然的英雄光彩也就随着这一感觉的出现消退了,人对外在世界的有目的的制约结果也消失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极其普通、平凡、漂泊不定,却是彻底自由的个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关于“自在”与“自为”的区分,有些相似于康德关于“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区分。“物自体”与“自在”是人类永不可及、也不需人过问的充足的存在。人应该肩负的是“现象界”与“自为”所提及的问题。当然,二者对人类的劝告具有不同的内涵。康德划分“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出发点是认识论问题。康德要为人类的认识划定一个界限,界限内的“现象界”是人类认识发挥作

用的领域,界限外的“物自体”则是形而上学栖息的领域。萨特划分“自在”与“自为”出发点则是直接表明价值论问题。萨特要为人类的存在价值铺垫一个台阶,台阶下是客观的“自在”,台阶上才是主观的“自为”。二人的共同处在于他们都没有否认外在世界脱离人的意识和心灵的独立实存。但是,萨特存在主义所要强调的是:外部世界的存在或意义必须借助于人类意识的谋划才能够得以生成。犹如雷卡占吉所说:“人是参照他自身的可能性和意欲来观照世界的。世界就不再是对象和事物的总和,以及像自在一样的完整和充实,而是与人的意向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外部世界的实存依赖于人的意识。”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又超越了西方传统历史理性主义的规定性。它彻底摒弃了西方人对历史目的的乐观主义坚信。在西方漫长的文学史上,人生的悲剧一直没有中断上演。古希腊时代上演过刻骨铭心的人生悲剧,但那时的悲剧包含着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洞悉和理解,悲剧英雄皆以殉难者的勇气,一任自我心灵忍受赤裸裸的痛苦践踏,从而在悲壮的人生行为中终归寄托着高远的历史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曾奉献给人类文学舞台惊心动魄的人生悲剧。尽管莎士比亚对人类历史的乐观信念已有那么一丝失望和幻灭感,但其踌躇和犹疑中还是深怀着对人类至善至美境界的坚定追求,从而终能让自己笔下的悲剧英雄怀着坚定的人生理想迎受凤凰涅槃似的灵魂飞升。巴尔扎克更是创造人生悲剧的天才,但巴尔扎克的历史理性主义信念经世纪的

启蒙洗礼后更为沉着、坚定,因而他高傲地以执行上帝使命者自居,充满信心地要力图发现时代的弊端,从而予以匡补。甚至卡夫卡笔下呈现的悲剧,至少还怀着一个不可摧毁的希望,试图让我们透过被他弄得支离破碎的世界裂缝,瞥见一线光明,从而可能发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出路,并以此唤起人类摆脱异化、重建世界的决心和信心。换句话说,卡夫卡悲愤地控诉世界之荒诞、人生之不幸的同时,还怀着一丝否定荒诞、解救人类苦难的希望。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则完全摒弃了对人类历史合理性的设想。在他看来,所谓历史不过是人为编织的谎言与自欺。比如萨特的戏剧《涅克拉索瓦莱拉自己为自己编夫》中的主人公乔治纂了一段欺瞒人的历史,因而自鸣得意。其实,他已经掉进了当局所编纂的更大的历史骗局之中,骗人者又最终成了受骗者。其实,在这个世界中,不管是乔治瓦莱拉,还是其他主人公西比洛、儒勒、莫东,每一个人一旦被无端地抛入这个世界,便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上帝或历史派给他们的角色。他们同时也就将自己生命的全部追求禁闭于那个角色之中。他们不自知地按照历史预设的轨道,走着历史要他们走的路,说着历史要他们说的话,干着历史要他们干的所有招摇撞骗的大小事。这才是人类真正的悲剧。这种由人自己编造的所谓上帝、历史的神话,居然让一代代人盲目地为之奋斗不息,或搏斗于生死之间,或陶醉于得失之内。比如《涅克拉索夫》中的报社董事长莫东不是苦苦央求冒充涅克拉索夫的瓦莱拉在那张根本不存在的所谓黑名单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遭到拒绝后不禁恼怒异常吗?其他董事不是因为自己的名字上了那张所谓的黑名单而自觉荣幸万分吗?这中间其实才包含着真正的人生之大悲大痛。“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人们领悟到这个人类自欺自娱的假面游戏,从而勇敢地打碎这个先验的羁绊,以人与生俱来的自为来证明人的真正价值。在萨特看来,世界本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世界就只是冷漠的本然自在。人生也无所谓幸福与苦难、希望与失望。人的存在就是未充实的空乏、虚无,它永远有待于展开,有待于在其有限的境遇中显露无限的自由。由此,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终于从消极悲观的终点,走向了积极乐观的起点。或者说,从认识论的透彻绝望,走向了价值论的崭新希望。它无异于向人们宣示:世界是毫无理由的荒诞,历史是毫无依据的自欺,人生是毫无内容的虚无。反过来,正因为世界荒诞,才显出人直面荒诞而活下去的勇气和伟大,历史自欺,才需要人以自己的顽强追求予以充实,人生虚无,才等待人以自己的行动赋予意义。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也是对西方现实社会境遇的抗争。一两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和上帝的一体化统治,使高度文明的社会制度、世俗规范无孔不入地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的生命终于变成了社会机器重压下既无差别、又无变化,从而也无鲜活活力的螺丝钉。集体的意志、类属的范式终于吞没了、遮蔽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苍蝇》中的阿耳戈斯人也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沦于集体沉醉而不醒悟的代表。他们对15年前的那桩血腥罪恶和象征罪恶的苍蝇,只有无止无尽的忏悔。忏悔

已经成了他们自我麻痹的人生习惯,自我欺瞒的人生游戏。所以,当俄瑞斯忒斯杀死了母亲和埃癸斯托斯以后,一直期盼着弟弟回来为父亲复仇的姐姐却谴责俄瑞斯忒斯的行动,甚至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弟弟。阿耳戈斯人更是咒骂俄瑞斯忒斯是凶手、屠夫、亵渎神灵的人,他们叫嚷着、追赶着要用石头砸死他。集体的意志吞没了个体的情感。人们对一切非循规蹈矩的行为皆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已经成了一种心理疾患,它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疏离,加剧了人内心的惶恐、困惑,更加强了邪恶势力的张狂、蛮横。“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历史际遇和现存景状对个体人性的扼杀,从而让人以其“自为”的未充实性投入社会人生,从人生注定孤独的不幸中走向自觉地追求、体验孤独,以先行者的大智大勇,摒弃认识、解释周围世界和人生行为的群体标准,从孤独无援却也无羁绊的境况中咀嚼出生命存在的真谛,体味出以往集体性假面舞会的悲剧性。《恶心》中洛根丁的自我内省就是从此开始的。他觉得自己“孤零零在一片欢乐和正常的人声中。所有这些人把他们的时间花在互相解释和庆幸他们的意见相同上”。他不禁惊叹道:“我的天,他们多么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于是,他感到了孤寂,同时又感到自己比浑浑噩噩的大众更清醒,更能品味出世界、人生荒诞的滋味。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赋予个体生命以绝大的勇气,让人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君临博大世界,以个体的孤独追求展示人之为人的伟大使命。《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和《恶心》中的洛根丁勇于承受孤独、热爱孤独的人生态度下既包含了莫大的悲哀和孤寂,也包含了新生的勇气和喜悦。如果说,在现代西方世界里,孤独是人类注定摆脱不掉的枷锁,那么,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要人勇于追求、迎受孤独。

关于“地狱,就是别人”

“地狱,就是别人”,这是源自于萨特的戏剧《间隔》中的又一个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命题的自然延伸和扩展。西方人在其漫长的文明发展历史中,上帝、理性逻辑、历史主义规定了个体的角色使命,扼杀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真价值。这种扼杀功能在人类社会现实中,除了通过一般文化意识形态的毒化作用外,更经常是通过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纽带而得以实现的。换句话说,人类文化牢笼对人的羁绊常常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自欺而实现的。人在相应的文化牢笼中常常不能确定自己,常常不得不试图通过他人的眼光来折射出关于自己面目的揣测和描绘。或者说,常常借助他人的评判来确定自己所作所为的价值和意义。为此,他们经常不得不为了取悦他人而戴上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人格面具。久而久之,这种人格假面的塑造力量甚至使他们自己也完全认同了自己呈现给他人看的面貌,从而完全剥蚀了自己的生命自由。就在这个人们戴上后取不下、也根本不会想到取下的假面下,人类社会导演了无尽的人生悲剧、惨剧、喜剧、闹剧。这是人类自己人为设计的又一罪孽的遮阳伞,在它的荫庇之下,多少皇帝新衣的丑剧在众目睽睽之下匆匆年为《间隔》灌制唱片时,曾在其前言登台上演。萨特于中说:“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正因为有许多人因循守旧,拘于习俗,旁人对他们的评论,他们感到不能忍受,但是他们又不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情况,这种人虽生犹死。”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狱,就是别人”。要进一步洞悉萨特这个哲学命题的深意,我们还必须注意萨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镜子”意象。在小说《恶心》中,洛根丁看见“墙上有一个白色的洞,那是镜子,这是一个陷阱,我知道我会落到陷阱里去”。“镜子里照出来的是我的面孔,我对这个面孔一点也不了解”。“也许一个人要理解自己的面孔并不可能,也许这只由于我是一个孤独的人?那些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学会了在镜子里看自己的面貌,他们看出来的面貌和他们显示给朋友们看的面貌完全相同,我却没有朋友,是由于这样,我的肉才显得这么赤裸吗?”洛根丁明确意识到镜子中的表象也就如同显示给朋友们看的表象一样是个深不可测的陷阱。于是洛根丁曾想起他的伯母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朝镜子里看得时间过久,你就会看见一只猴子。”的确,那些依赖别人而获得生命意义的人,无疑是任外在的镜子剥蚀了自己属人的自由性。但是,多少年来,人们关于自我真伪、善恶、美丑的评判,全按人们共同遵守的人这中间无疑充满了欺骗与被为信诺,欺骗。戏剧《间隔》中的加尔森随招待员进屋后,沉吟片刻,便自言自语道:“没有镜子,没有窗户,当然啦。”后来平静下来后,又自问自地说:“究竟为什么要

照镜子呢?”伊奈司来到屋里后,她同加尔森的对话也这样说:“我说什么,我心里有数,我照过镜子。”再后来的埃斯泰乐也问加尔森:“先生,你带了镜子没有,大镜子,或者随身带的小镜子,随便什么镜子都成,有没有。既然你让我一个人在一边儿呆着,至少得给我一面镜子照照。”为什么他们都尽力想找寻一面镜子呢?埃斯泰乐说出了谜底:“要是我不照镜子,尽管摸到自己,我也不能肯定我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于是,伊奈司让埃斯泰乐坐近来并对她这样说:“往我的眼睛里看,你看到你自己没有。”“没有哪一面镜子会比我这双眼睛更牢靠的。”的确,旁人的眼睛也就是镜子,镜子显出了外在的你、我、他,但同时镜子也创建了深不可测囚笼和罗网,它诱你在顾影自怜中忘记了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于生命的自由冲动和自由选择,它甚至使你像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一样,在顾影自怜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或许,镜子还会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墨杜萨,她让你在瞧见她的同时,就吸吮了你的生命精髓,变你为冰凉冰凉的石头人。所以,剧中的埃斯泰乐与加尔森拥抱在一起时,伊奈司恶狠狠地威胁说:“我看见你们了,看见你们了,我一个人就能代表一群人,代表众人。”于是,引出了这样的一段话:

加尔森:这里老也不黑?

伊奈司:永远不黑。

加尔森:你老是能看到我?

伊奈司:永远看得到。那一双双眼睛象是要把我吃了……啊!

加尔森:你们不过才两个人哪?我刚才还以为有好多人呢。原来这就是地狱。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的印象中,地狱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啊!真是天大的笑有用来烙人的铁条话!用不着铁条。地狱,就是别人。

这里面包含有几层意思:一是文明的进步,给每个文明人戴上了经成批制作的人格假面具,它遮蔽着人的本来面目,使人在千人一面的交际往返中,感到自己与自我的疏离和陌生。于是,人们厌烦了这种众目睽睽之下的躲躲闪闪,他们渴望黑夜的降临,从而借夜幕的遮掩而露出属于自己的狰狞面目,趁黑夜的掩护发一声属于自己的孤狼似的长嚎。二是同处于一个顽固、周密的文化圈中的人,不自知地陷于互相提防和戒备状态。共同的规范煅就了共同的自我羁绊,谁胆敢背离这种规范,谁就会被同类视为异端而逐出相应的文化圈。人的生命本能和自由冲动,男与女的恣意交欢皆属于文明规范中所不容的离经叛道。因而旁人那恶狠狠的眼睛将会阻止、枯萎你的激情,让你驯顺地压抑住自己属于感性生命的欲望。三是旁人的戒备眼光、旁人的敌意注视,会使你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脸捂得更严实、盖得更周全。甚至于磨蚀自我的灵魂至麻痹的程度,逐渐自觉地将人格假面所显示的自我误以为自己的本相,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我生命的原始意义。正是在这三层意义上,可以说“地狱,就是别人”。萨特《间隔》中的三个懦夫,他们注定充满了对他人眼光的惧怕。所以,他们生前死后都在地狱中绝望挣扎、彷徨无主。只有勇者才能任其他人的眼光将自己剥离得一丝不挂而毫无惧色。换句话说,只有不惧怕下地狱的人才能走出地狱而重返乐土。就像但丁《神曲》中的地狱门前铭文: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西方历史上,当上帝还以洞察一切的眼光关注着人类时,世界井然有序地分成了天堂和地狱。善者上天堂,沐浴神明的光辉。恶者下地狱,受尽千般酷刑、万种折磨。

世纪末,当尼采惊世骇俗地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以后,西方人陷入了无限惋惜与哀痛之中,这种悲悼标志着人们所依赖的理性逻辑、历史依据彻底崩塌后的无可奈何与心灵失落。萨特的“地狱,就是别人”则直端端地将上帝曾经引导而建立的人类现实秩序,以及这个现实秩序中芸芸众生的无所作为和根深蒂固的依赖性、惰性,直斥为戕害人之灵魂的地狱。萨特告诉人们,所谓的上帝曾以天堂的诱惑腐化了无辜者的心灵,以地狱的惩戒庇护了罪恶的衍续,以公然的伪善、无尽的忏悔,锈蚀了人的自我追求、自我证明的生命冲动,以相互的纵容和宽恕消解了人的自由意志,最终使人真正地陷入了地狱。还如《苍蝇》中的阿耳戈斯人,他们一方面忏悔着罪恶,另一方面又极端仇视斩断罪恶之锁链的俄瑞斯忒斯。他们陷入朱庇特(上帝)的世界中太深太久了,他们乐于这种既无行动、又无责

任的蝇营苟活,所以,他们仇恨俄瑞斯忒斯捣碎了他们用以自我陶醉、相互赞许的骗人把戏。他们义愤填膺地高喊:“打死他,用石块砸他,撕碎他。”“我要挖掉你的眼睛”“,我要吃掉你的肝脏。”人是幸运而又聪慧的造物,因为人能以自己丰富的情感、颇具创生力的想象,创造出了上帝的丰腴形象,编织出灿烂的文化锦绣。人又是不幸而愚蠢的生物,因为人常常在自己创造的偶像脚下匍匐、战栗,在自己编织的文化罗网上痛苦挣扎。人尤其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既定偶像、罗网的护卫者,用自己因痛苦而浑浊的眼睛严密监视着他人的生命力冲动可能造成的越位,同时又时时处处承受着他人警惕眼睛的严密关注。萨特“地狱,就是别人”的警告,就是要人勇敢而又毫无顾忌地以忠实于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冲决世俗的他人眼光对自己自由的障碍,从而把自己,也把别人从相互构筑的地狱中解放出来。

自由与自由选择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有所谓“自在”事物与“自为”意识的区别:所谓“自在”事物只是被意识到的客观物,它自身是盲目的、无动于衷的。所谓“自为”意识则是主体精神,它是自由自主的,既可以摆脱其过去,又可以投入到未来。由此,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自由的哲学,萨特的文学也就有了自由与自由选择的庄严命题。

理性观念

自由与自由选择的主张,一方面是对传统宗教的反叛,另一万面又是对近代科学精神的反叛。不错,传统宗教的上帝、理性,近代科学和哲学认识皆精辟地揭示了自然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毫无疑问的宗教观念、世界真理成了西方人长期以来据以思维和行动的准则并以此划定了思维和行动的界限。换句话说,人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处境。人是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无缘无故抛入到了这个被称作人类社会的地方。所以,人也就无法摆脱其毫无理喻的荒诞世界和虚无人生。这是人类理性认识长期以来所告诉我们的真知。小说《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无论是外在的吃穿居住,还是与咖啡馆老板一起睡觉等等,全无自己主动的选择。他就是一个被无端抛入这个人类荒岛上的漂泊不定的流浪者。他惟一拥有的只有那无端而生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生理恶心。《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误来到人类世界时,他的父亲被杀、母亲另嫁,他命定要孤零零地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所以,他四处漂泊,却始终寻觅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魔鬼与上帝》中的葛茨来到人世时也是一个身份不明的私生子。他命定失去了幸福童年襁褓的同时也就命定失去了确定的归宿。以此为基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由观强调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他告诉人们,客观的规律可以规定人的现实处境,但不能限定人对待现实处境的主观态度。换句话说,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对待其现实处境的态度。

在虚无荒诞、苦难绝望的现代西方世界里,西方人就可以选择直面虚无荒诞、蔑视苦难绝望的人生生存态度,这就是价值论的崇高见解。《恶心》中的洛根丁曾在图书馆碰到一个“按字母顺序来读书”的自学者,他不由得产生了“一定的敬意”,因为“这要怎样的意志力才能缓慢地、锲而不舍地实现规模这么宏大的计划啊!”这种意志力、这种精神是人,也惟有人才拥有的巨大财富,也是人最终区别于物的主体性所在。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种读书方式也许因为毫无客观功利结果而全无必要;但从价值论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示,它显示出了人注定未充实的展开状态,显示出了人永恒指向其未来的崇高精神。反过来,也正因为无客观功利结果才昭示了惟有人才享有的悲壮感。洛根丁想到:“在他的后面,在他的前面,有整个的宇宙,总有一天,他读完了左边最后一排书架上面最后一本书后,他将对自己说:‘现在还有什么呢’这一天快要到来了。”其实,这种未定状态本身就蕴含了人自由选择的无限性。当自学者读完了左边最后一排书架上的最后一本书后,他还可能从相反方向的最后一个字母开始重读过来,所以,这一天将永远不会来到。在小说的结尾,洛根丁终于也感到最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过去已经消逝,未来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创造。也就是说,面对未来,人永远可以自由选择。洛根丁想:“我要试写一本书……可是不要写一本历史书……要写出另一种类的书……些须能使人透过印出来的字和书页,猜出某些不可能存在的、超出于存在之上的东

西……它必须像钢铁一样美丽和坚实,它要使人们对自己的存在羞耻。”洛根丁终于做出了一种人生观的自由选择,这选择赋予人在虚无和不幸中见出希望和意义的光彩。洛根丁的选择实际上也是一种使命感的自我赋予,是一种存在理由和目的的自我允诺,当然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自我超越。萨特在他的《词语》

八经地中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既然没有一个人正儿需要我,我便自命不凡,声称我是宇宙不可缺少的人,世上还有比这更傲慢、更愚蠢的事吗?事实上,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是偷偷混进列车的旅客,我在座席上睡着了,查票员摇醒了我,‘请出示你的票!’我必须承认我没有车票,身上也没有钱可以立即补足这笔旅费……我只有扭转局势才能拯救自己,所以我向他透露了一点情况:我身负着重大而又秘密的使命,事关法国,甚至整个人类,我必须到第戎去一趟。从这个新的角度来看,整个列车中绝找不出一个人能像我那样有权利占有一席之地。”

世界是无意义的虚无荒诞,但人的自由选择却能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这意义就是自由的价值。《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在无拘无束的漂泊中终于发现了证明自己自由的境遇,于是,他作出了他的自由的选择。他向忏悔、向罪孽、向天神朱庇特宣示了自己的自由。面对死神的威胁、朱庇特的恐吓,他毫不妥协地行动了起来。《魔鬼与上帝》中的葛茨无论作恶还是行善都只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自由。这里既无洞察人间善恶的上帝引导,也没有存心毁掉人类的魔鬼诱惑,甚至就连上帝与魔鬼、善与恶的区别都是极其模糊而又虚幻的。因为这些都是人在历史与现实复杂境况下的人为虚设。这种虚设居然使人误以为世界人生有一个外在的道德法庭。葛茨要证实自己的自由,因而他作出了自己“恶”的选择。

传统文学中的“恶”常常是人受本能欲望的功利性驱使,从而违逆了善的良知。葛茨却是为恶而恶,他只是为证明自己的自由而年来信守作恶。他捣碎了银行家的原则:主宰世界的是利益。他更抛掷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对天堂的向往和对地狱的恐惧。他要以作恶来换取上帝给予他下地狱的判决。他想象地狱是一片荒野,等待着他去充实。所以当海因里希向他指出世上的人其实全都在作恶,地狱就像热闹的庙会,只要呆在床上就可获得下地狱的资格,却从来没有人行善时,他便毅然决然地与海因里希打赌行善,以期确保他无羁无绊、与常人不同的自由。后来,他终于又发现,他所选择的所谓行善其实是将自己摆放于人类世界之外的形而上虚设,面对现实人生中的饥饿、愚昧、贫困、战争与屠戮,自己居然毫无所为,同时也毫无责任,因而也毫无人的自由性。其实,洞察善恶的上帝根本不存在,形而上的善良也根本不存在。葛茨忍不住高声叫道:“我要对你揭穿一个弥天大谎,上帝并不存在,上帝不存在,我太高兴了,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把我们都解放出来了,再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了,只有人间。”的确,世上根本不存在一位手握善恶尺度来判定人的行为的上帝。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历史目的和理性允诺,更没有他人的感恩报德。人只有背负着与生俱来的亘古不变的自由,面对着人世间的诸多境遇,逼迫自己作出属于人间的自由选择。葛茨回应了自己心灵中的自由召唤,毅然回到了人间,回到了残酷、血腥的屠戮与争战之中,这意味着“现在人的统治开始了”。

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还由于强调选择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将其本体论的理论思辨同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沟通相连,从而为自由的抽象性寻找到了历史现实的基点,也为价值论的本体地位充实了历史现实的社会内涵。因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终归是一对互为艰难的矛盾,任何人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他的为所欲为。相反,自由的意义总是与责任的担承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管你听从还是拒绝自由的召唤,它都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都有相应的责任需要承担。其实,人区别于动物的伟大就在于他的自由选择是属人的自由选择。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存在,他在被抛入社会之初,对任何人或物都不负有责任。但是,当人一旦作出注定要作出的自由选择后,他便肩负着对世界、对人、对自已的责任。当然,这个责任不是对上帝、不是对成规旧俗的服从,而是对自我生命的自由负责,同时也对别人的生命自由负责。萨特曾这样说过:“存在主义者坦然说人是痛苦的。他的意当一个人对一思是这样件事情承担责任时,他完全意识到不但为自已的将来作了抉择,而且通过这一行动同时成了为全人类作出抉择的立法者

在这样一个时刻,人是无法摆脱那种整个的和重大的责任感的。”以此,人生就有了懦夫与英雄的区

别。英雄就是《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他一方面作出了自己勇敢的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又无所畏惧地承担了责任,他像斯基罗斯岛那位吹笛子的少年一样,带着成群的苍蝇,向着远方一去不复返了。懦夫就是那些自甘愚昧、堕落的阿耳戈斯人。他们长期以来自愿用无尽的空虚忏悔来编织自己的生命理由,来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懒骨头。他们怯于选择,他们惧怕自由选择所带来的沉重责任。他们仇恨俄瑞斯忒斯的自由行动,因为他的自由行动鲜明展示了英雄与懦夫的价值分野。英雄还如《魔鬼与上帝》中的葛茨。他回到了人间,在实现了他的人的自由的同时,也就注定成为了刽子手和屠夫。但他毫无惧色,因为他感到自己脚踏在广袤的大地上,头顶着一无所有的天空,肩负着落在身上的沉重责任,履行着自己作为人应履行的自由使命。他说:“既然有这场战争要打,我就打这场战争。”懦夫还如《间隔》中的三个鬼魂,他们生前死后都怯于勇敢地选择,慑于别人眼光的关注。他们不敢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堕落行为承担责任,而是在东躲西闪、巧言粉饰中痛苦地挣扎。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特的文学创作观其实也从属于他的自由价值论。他以“我写作故我存在”替换了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传统命题。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赋予了人以超越上帝的权力,但同时又以思维的理性限定了人性自由的内涵。天上上帝的想象权力与人类社会历史的抽象权力合二而一地共同实现着对人的血肉之躯的统治。萨特则以“我写作故我存在”的命题赋予了个体的生存以全新层次上的独立自由性,同时还把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视为无解释、无框框的纯粹生命自由的决断形式之一。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属价值论层次探讨的范围,但对我们而言,却无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认识意义。它是现代西方社会深刻精神危机在西方知识分子心灵中的深刻反映。他们面对毫无理喻的荒诞世界和苦难不幸的虚无人生,失去了改造社会历史的普遍希望,从而陷入心灵的彻底绝望和超越绝望的困惑之中。为了给绝望中的人以新的希望,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来了一个大转向。它导引人们向主观内心世界去寻求精神上的意义,从而营建一个空中楼阁式的自由乌托邦。但是,很难设想,离开了人类活生生的历史实践,离开了对社会现实的具体改造,这个心灵的乌托邦能持续多久呢?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存在主义的理解

存在主义的理解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思潮,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其哲学主张包括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人生是场悲剧。其中它讨论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比理性主义思潮,存在主义这一非理性思潮恐怕就会遭受不少非议。在不少人心中都有一种感觉,情感和理智相冲突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避开前者。而理智往往被我们用理性代替,是否理性就能解决一切,就该是合乎真理的呢。笛卡尔的主客二元对立对我们影响深远,并以我思故我在肯定理性的主体能力,后来经验主义者伯克莱,休谟不断质疑修正,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将理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乃至后来马克思、韦伯等人,哲学传统几乎要完全瓦解。后来胡塞尔重要弟子海德格尔提出了与笛卡尔完全相反的理论,“我在故我思”,认为哲学不该从“知识”入手,而该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从此哲学界封闭性的本体论研究不再囿限于人的理性。新的认识论肯定想像、潜意识、原型、挑战、希望、信仰、同情、抉择以及意志。(这也是非意识流小说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前不久我看的一本《心理学和人类困境》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数篇论文和演讲稿辑录而成。其中就谈到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过去我们用理性极力回避它,而我们的心理学家在阐述中提出最好的治疗是直面焦虑,焦虑往往是人进步的动力。笛卡尔将情感和理性分开,越来越影响许多人的选择,逃避那些不确定的情感因素,如我们直觉意识等,而分化出合理的理性。实际上我们的理性理论,真实存在必将有感情渗入。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首篇提出,人类的很多成就往往带着某种沉醉的成分,这种沉醉成分就是激情和人的无意识等不确定情感。存在主义正是将曾经哲学封闭本体论的研究拓宽。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自由选择,人被丢在自由的真空中,打出生那天起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他要抛开一切传统习俗的束缚做出种种选择,因为只有自为的选择才能感受到存在,人在行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百科名片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目录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 派别观点 , 中国表现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文学史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编辑本段文学主张、观点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

存在主义文学 义。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 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7197993.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存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种文艺思潮流派存主义哲学文学上反映存主义作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主要表现战法国文学从四十年代期五十年代达了高潮存主义哲学先驱者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次世界大战存主义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存主义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主义影响六十年代存主义思潮被其新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主义文学变种存主义思想家观点并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存主义哲学家有多少种存主义法国存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代表基督教存主义;二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代表无神论存主义从文学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重要们都法国文学家尤其萨特存主义理论集大成者哲学著作《存与虚无》、《存主义种人道主义》、《人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种文学理论基础存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认只有自我感觉存才真正存而且种真正存和客观现实永远对立能统萨特宣称:存即自我存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主观性出发点说客观事物本质由主观意识决定存主义认人价值高于切人与社会永远分离对立人被扔世界上来客观事物和社会总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剧本《禁闭》有句存主义名言:人(我)地狱存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人世界上基本感受们看来人和其动物区别于动物知道自己死亡来临无所谓对死亡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免死因此们认存过程死亡过程从而得出了存等于存悲观主义结论存主义者否定艺术认识作用认艺术作品能反映现实只能某种程度上揭示人心灵冲动给人享乐和感受能力使人非理性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们认艺术家目创造自己世界表达自己哲学思想和自己感受而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种思想支配下存主义文学主要内容往往描写荒谬世界人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阴暗心理存主义者曾经提出了少发人深思问题们处世态度消极们把资本主义现实丑恶看成世界上永恒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着没有目人切活动都徒劳存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自我核心主观唯心主义和人主义及自由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人生哲学由于否认了人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主义与马克思所说人本质切社会关系总和论点完全背道而驰存主义文学代表作品有萨特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小说《局外人》等存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现存主义哲学观点己任些作品大多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13-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许崇温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30 P.19 萨特:人首先是一种把自己推向将来的存在物,并且意识到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未来的存在。 P.19 萨特:人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规定自己、自己造成自己的存在物,“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 P.20 反之,一切唯物主义的结果,却都是把人看成是东西。 P.41 雅斯贝尔斯声称:“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是一等星。” P.44 他(克尔凯郭尔)认为,恰恰是教会把上帝和信徒隔开了。 他一再强调要在思想上成为真正的基督徒,摆脱一切世俗事务的干扰,生于尘世而超脱于尘世,专心致志于至善。 P.48 克尔凯郭尔认为,“孤独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是真理,而公众乃是非真理,是虚无混沌。 P.49 时代的弊病就在于集团至上,个人丧失了个性,一切都陷于世俗之中。 人不是为了达到那最高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只是为着某些世俗的目的而集合在一起。这样的时代是没有热情的。它充满了抽象、机巧和深重的伪善,是最可怜的时代。 P.51 在他看来,真正的哲学,其目的不在于把握真理,而在于指导人生;其研究对象也不是自然界或抽象的思维,而是人和人的存在。 P.52 他甚至提出这样的要求:“假使我战死之后而愿有一块墓碑的话,我只要刻上‘那个孤独者’几个字就行了。” P.57 当欢乐过去,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人将面临更大的苦闷和无名的孤独。 P.84 尼采对于这种远离人生根本问题而做着琐碎学问的“学者”极其鄙视。P.85 尼采认为,哲学家要实现哲学应负的使命,首要的条件是真诚,敢于正视人生,然后才能把握人生的真谛。 P.85 在尼采看来,哲学根本不能是一种借以养家糊口的行当,用哲学来赚钱必定会损害哲学的尊严,把哲学弄成一种可笑的东西。 P.85 哲学家必定是孤独的。 P.86 与叔本华相比,尼采是真诚的。P.89 科学不能为人生提供目标和意义。 总而言之,科学不关心人,人倘若以这般冷漠无情的科学为最高目的,就是丧失了自身…… P.89 科学的巨大范围如今把每一个人都置于严格的奴隶状况,这正是更丰富、更富足、更具深沉本性的教育和教育家不再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倒是真的,尼采一生都没有放松过对学院式教育及其培养出来的“学者” 类型的攻击。 P.90 所有高等教育的工作是什么?把一个人造成机器。 P.96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愈是崇尚个人,真诚独特的行为也就愈能得到理解。P.96 传统伦理就是叫人循规蹈矩,不自视为独立的个人。 P.96 尼采认为,伦理无非是服从流俗,维护通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把创新视为恶,把守旧视为善,扼杀创造精神,对一切新兴事物横加恶意的批评,把一切有创造精神的人判为罪人恶人,牺牲了太多的优秀力量,从而葬送了人类的未来。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也反对对人作简单化的理解,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尽管为此它也必须去揭露人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和可疑的东西。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作为现代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萨特说,“我们关心着人”,鼓吹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先于本质”,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号召人们“远离俗众”,返回个人,强调每个人要过“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人“冒尖”,不要“与众相同”,要“与众相异”等等。应该说,萨特的这种号召人“找回自我”、崇尚个体自由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恶劣现实环境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但他极力宣扬的这种片面的个人特殊论,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唯我论”,容易导致人的悲观、堕落、胡作非为,甚至演变成无政府主义。在萨特的观点中,人的存在是“具体化的存在”,即人是“作为个别的人而独立自主”,“你不是别的甚么东西,你就是你的生活”,“人总是在造就之中”,人的实在实际上是“虚无”,人的生存过程就是“虚无化”的过程,人的过去是过去了,成了虚无;人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也是虚无,“人的出生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死亡是没有道理的”,总之,“人是虚无”----存在主义由于把个人的特殊性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导致了虚无主义的结论;它鼓吹个人的心理体验,盲目的意识冲动,纯粹的偶然性,神秘的自由意志,把人和世界都归之于“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认识和知识,从而认为“存在不能还原为

从存在主义感悟人的存在与人生

从存在主义感悟生存和人生 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指对自我的生活、事业、学习等方面现实状况的满足,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对于缓解消除人们处在社会环境遇到的各种紧张、焦虑、怨尤等情绪很有益处。 老子提出“知足”,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当时周室衰微,分封制开始崩溃,天下诸侯纷纷扩张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的一部分士阶层——隐士群体,认为“天下无道”,无力改变“天下大乱”的现实,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倡导人们控制贪欲和欲望,顺应自然,知足无为。 当今人们重提知足,也有其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人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分工越加细化,个人所在组织、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持续存在,传统生活的稳定性、和谐性被打破,易产生很深的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乃至荒谬感,急需寻找到精神家园,知足就是人们对现实种种困境的自我顺应和融入,这是一种人们面对现实的内心情感、情绪的自我安慰和暗示,属于非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根据认识运动的过程辩证来看,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按理性思维如感性直观、逻辑判断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非理性思维如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跳跃、飞跃,而是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为寻求精神慰藉,非理性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

适应世界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知足而乐就是非理性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典型示例。 但是,知足并不能够真正符合人内在的本性。人存在于世,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概括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这理论可以借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核心,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就是能够展现、发挥个体的独一无二和禀性,能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单调重复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与自我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的自由选择存在现实冲突,无法自由实现物质、精神的需要,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在没有满足感、成功感,这就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于是“知足而乐”的生活习惯、态度这一非理性就成为应对精神危机的锦囊妙计,其实人们遇到的这一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哲学问题。 存在问题和生存哲学,人们一直就在讨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存在论、亚里士多德“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传统存在论是以“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20世纪存在主义流派的海德格尔提出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追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