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实习专题报告

题目: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调查

姓名:孙国忠学号: 2008301200223 班级:植物保护0803班

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调查

摘要

昆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及植物群落对昆虫多样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主要调查神农架的昆虫多样性,通过调查初步了解神农架无脊椎动物昆虫种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杯诱,灯诱,糖醋液

主要调查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通过调查初步了解神农架的昆虫资源种类,对其种类及数量做出统计;调查共分五点,分别是木鱼镇,东溪,老君山,坪堑,下谷,各地各组通过不同海拔各种方法对昆虫进行捕捉与整理;每组要求采集标本4000只,包含20个目以上,200个科,标本必须完好。

实验材料及药剂:

材料:大头针,白布,昆虫针,蜡纸(塑料薄膜),裁纸刀(泡沫板,树枝比着),袜子,扎住裤脚(绑带),离心管,诱虫灯,捕虫网,塑料杯等。

药剂:乙酸乙酯,白糖,酒精,洗涤剂。

试验实施方法:

一.陷阱法

1、巴氏罐的制作和埋放。

2、将一次性塑料杯距开口处3-4cm处开3个小口(防治下雨导致巴氏罐水溢出导致标本遗失)。用香烫口,每组提前买好。

3、把醋:糖:酒:水按照2:1:1:20的比例配置引诱液,按照每罐40-60ml的容量制作引诱剂。

4、每个调查点设置3个调查样点,每个调查样点50平方米。每个平方米设置一个巴氏罐。共埋放150个巴氏罐。

5、巴氏罐埋放时先挖符合塑料杯大小的坑,将巴氏罐安放到坑中,要求杯口与地面平齐,放入引诱液。

具体调查方法:

1、巴氏罐调查为5天一次,每次调查要求调查到所有的巴氏罐,整理标本。

2、引诱液每15天更换一次,如果遇到下雨必须更换引诱液。

二.灯诱法

1、灯诱方法将诱虫灯安放到选定的灯诱地点。安放时用线系在两棵树之间,把挂钩挂在线上,然后用两条线系在灯下部的环和树上固定好灯。(或者进行三角支架进行固定)

2、将灯的开关打到自动挡,开关在灯上部下边缘。(自动挡作用:天黑自动开灯,雨天灯不开)灯最顶端的胶布不要撕开。黄灯亮则为欠压。

3、电池充电时按正负极接好,3-4档冲12-16小时可充电完成。

4、灯诱时间为天黑到晚上12点,在灯旁边放置一块白布,引诱到得虫子随时捕捉。

5、灯诱时间在天气晴朗风不大是每天都要进行灯诱。

6、灯诱时一定注意安全,各组调查时提前确定好紧急撤退路线。

三.扫网

1、每组确定3个100平方米的调查样点,每天白天进行扫网。换装扫网网袋(比较密的那种网袋)。

2、扫网时左手持手柄部位,右手自然握杆,以自然平行方向以身体左右侧自然伸展的最大距离进行扫网,从最右到最左然后到最右完成一次扫网。

3、两步完成一次扫网,以恒定步速完成扫网。

4、扫网时从样点一端直线走到另一端,整理扫网得到的昆虫。然后紧贴着刚才的扫网范围返回,直至完成整个样点的扫网。

四.昆虫处理

1、采集到的甲虫和小型昆虫等昆虫直接放入酒精中泡死,然后经过整姿,风干后制成标本。

2、大型蛾蝶首先进行胸部压迫,然后放入毒瓶中,避免鳞片鳞粉脱落。

3、捕捉蝴蝶时应在入网后立即翻转网口,避免蝴蝶损伤。

4、采到蜂类等昆虫要求直接把捕虫网网端的虫子连同捕虫网一部分放入毒瓶中,毒杀之后放入三角纸包中。记载好采集信息。笔记本上同时记载。

5、不要将甲虫和蝴蝶等同时放入毒瓶中。蛾蝶类单个毒死,单个放入三角纸包内保存,经过干燥,需换软后进行整姿。

6、每组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好每天采集标本的地点,海拔,方式,种类和数量。

7、标本和标签纸完成定高,放入标本盒中。

8、标签书写的内容要完整,不得遗漏。

9、标本要注意保存,注意防止鼠害和蚂蚁撕咬。

实验流程:

第一天:收集巴氏诱罐的昆虫,(小型昆虫先放在70%的酒精里保存,大型昆虫进行整姿)下午对各组选定的扫网样点1进行扫网。

第二天:整理标本,对选定的样线拿空网进行一次捕捉。

第三天:收集马氏诱捕器的昆虫,(小型昆虫先放在70%的酒精里保存,大型昆虫进行整姿),下午对扫网样点2进行扫网。

第四天:对选定的样线进行空网捕捉和扫网样点3进行扫网,整理标本。

第五天:对选定样线进行一次扫网,集中整理已经收集到的昆虫。晚上进行灯诱(要求整晚)

第六天:休息,整理标本。

第七天:重复以上安排(灯诱时间灵活安排)。

原则:每五天至少对样线和扫网样点进行3次采集,巴氏罐和马氏诱捕器进行一次收集。每周灯诱一次。时间若有冲突可以灵活安排,优先级顺序为:巴氏罐和马氏诱捕器收集大于灯诱大于扫网和空网。收集到的标本随时整理。采集的标本包括整个无脊椎动物,并非局限于昆虫。保证标本完整。

巴氏罐要求:引诱液及时更换,把收集到的昆虫标本中混有的泥沙尽可能的除去,但是要避免标本丢失,难以做到可以允许在酒精中存在少量泥沙。

扫网要求: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见已发各组的实验要求),没有规则样点的组可灵活安

排,但要保证规定的扫网面积。

空网要求:注意安全,细心观察。各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把出现得问题汇报,各组做好实验记录,在已发的记录格式上再记录好各组的每天采集的标本情况。

调查结果:

通过两月的调查,在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坪堑管理所,本组完成采集标本4000只,包含20个目以上,200个科的目标,制作的标本完好,而且经过整姿和展翅,圆满的完成的实习任务。

注意事项:

灯诱地点如果种类单一或虫量少,转移位置。制作临时标签。(科名,采集地点,方式,时间,采集人)。三角纸包要写清楚,同时临时标签的内容是从三角纸包内转入,随时记载。注意针插位置。处理旱蚂蝗,预防为主,扎紧衣袖,被咬后,连续拍打,使蚂蝗脱落。创可贴(蚂蝗咬了不用),无极膏,流血不用管,渗血后在绑住。

参考文献

1.查玉平,骆启桂,黄大钱等.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及区系的初步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8(2):215一219.

2.谢国文,马丽霞,董晓东主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

3.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

4.

4.宋延龄等.《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徐汝梅.《昆虫种群生态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吴千红,邵则信.《昆虫生态学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7.宋文军.扎龙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学位论文[D].东北林业大学.2007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作业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范凡 200932 摘要:本文从昆虫与植物互利、互助的几方面阐述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植物被害后采取措施、植物通过进化来吸引昆虫为其传粉以及特殊的肉食性植物等。通过这些了解昆虫与植物间复杂而密布可分的关系,是我们能够去发现更多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去造福人类。 关键词:昆虫;植物;寄主;关系 昆虫和植物是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能够占到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总量的60%,从远古起就有因生境和物候的一致而生活在一起,在营养、繁殖、保护、防卫、扩散等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在某些外在因素推动下,使某些种类衰败淘汰,有些种类继续延绵、繁荣昌盛。它们各以对方为强有力的进化选择因素作为条件,持续地但又有步骤地相互调节制约,造成了协调适应或协同进化(coeverlution)(Ehrlich和Raven ,1965)。 目前,植食性昆虫的种类估计约在35 万种左右, 已知被子植物的种类总数约为23万5千种。昆虫与植物产生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它们在陆地上密切相处。经亿万年的演化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关系。 1.昆虫采食植物,植物成为昆虫的猎获物 昆虫与植物这种关系在生态系统中最为普遍,大部分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对植物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目前研究较多的为农林业害虫,即和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昆虫。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我国比较重要的农业害虫就达700多种,这些害虫每年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食叶类害虫与其寄主 食叶类害虫包括取食叶片、刺吸叶片嫩茎、潜叶和卷叶危害几类。其中取食叶片害虫主要蚕食植物叶片,利用其咀嚼式口器蚕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枝干、叶柄或主叶脉。该类害虫繁殖力较强,并有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能力。主要有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等害虫。其代表害虫有历史上经常爆发的蝗虫、远距离迁飞的粘虫、农牧交错带危害巨大的草地螟以及今年在我国北方地区迅速扩散并造成大量危害的美国白蛾等。刺吸危害的主要是以刺吸式和锉吸式口器危害植物,主要包括蚜虫类、介壳虫类、螨类、飞虱类、叶蝉类、粉虱类、木虱类、蝽类以及蓟马类。其危害较重

露水河地区昆虫种类多样性研究

露水河地区昆虫种类多样性研究 Studies on Species Diversity of Insects in the region of LuShuihe 刘伟,邹宇亭,刘明双,岳艳,吴章艳,王万富,唐燕 摘要:以长白山露水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红松王、五道江口、老红松王等地方,采用扫网法对露水河地区的昆虫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种类多样性。采集时间为七月三号至七月十六号,平均气温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其中在阴晴雨天均有采集。 在采集的标本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 关键词:露水河,昆虫,多样性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开展昆虫多样性的研究,明确其种类、分布与寄主范围,对认识与保护昆虫多样性,促进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此次研究就是关于长白山地区露水河一带的昆虫种类多样性展开的调查讨论,对该地区的未来害虫防治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 样地设置 在露水河地区进行昆虫采集,采集样地如表1 表1 样地选取 样地序号样地名称 1 老红松王 2 红松王 3 五道江口 4 参地道旁 5 红松林路边 1.2 方法 采集昆虫过程中,采用扫网法对昆虫进行捕捉,在树林和路边的草丛、枝叶中搜集,再用毒瓶将飞行类昆虫处理收集。

2.结果与讨论 2.1总体概况 经过采集、处理、分类以及查找验证,得出各个目昆虫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露水河地区昆虫各目的科、种数量 目名科数种数个数 直翅目7 ---- 183 膜翅目8 11 557 双翅目7 12 252 脉翅目 1 1 42 蜻蜓目 3 3 42 鳞翅目7 88 1723 同翅目 2 2 123 长翅目 1 1 126 半翅目 5 18 622 鞘翅目13 13 1112 缨翅目 1 1 4 革翅目 1 1 36 总计56 ---- 4822 由表中数据可知,共采集12个目,总数达4822。在采集的昆虫中,鳞翅目昆虫个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 2.2各目昆虫分析 各个主要目的昆虫种类数量以及相关分析如下。 2.2.1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科属种数量如下表3-1 表3-1 直翅目(Orthoptera)的科、属、种数量 科属数量 斑腿蝗科斑翅蝗科螽斯总科网翅蝗科剑角蝗科蟋蟀科蚱总科5 1 4 2 2 1 1 122 5 6 17 21 1 1 由数据可知,在直翅目中,以班腿蝗科为最多,是直翅目中的优势种,其次是网翅蝗科、剑角蝗科、螽斯总科、斑翅蝗科,蟋蟀科和蚱总科比较少。露水河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夏季短暂凉爽且天气变化无常,在昆虫采集期间,时有降雨,对采集工作有一定影响。直翅目中昆虫在采集时间段内大部分尚处在幼虫期,成虫很少。

植物与天敌昆虫有密切关系

植物与天敌昆虫有密切关系 1.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的寄主栖息地定位中起着 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 某些健康植物能释放对寄 生蜂有吸引作用的挥发物。当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 可引起植物的间接防御, 即产生对一定种类寄 生蜂具引诱作用的挥发物来保护自己。此外, 害虫的 产卵也能诱导部分植物产生引诱天敌的物质。 寄生蜂是农林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控制的重要力量, 其种类多、数量大, 约占寄生性天敌昆虫总数的 80% 。寄生蜂能否成功找到其合适寄主是其控制害虫、繁衍种群的首要条件。然而, 释放到田间的寄生蜂 在目标田间滞留时间有限, 对寄主的搜寻效果不太理想, 寄生率低, 影响了应有的防治效果。寄生蜂要成 功寄生于寄主, 必须经过3个阶段: ( 1) 寄主栖境定位; ( 2) 寄主定位; ( 3) 寄主接受。每一阶段都与信息 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 植物挥发物在前两个阶段中起 着重要作用。了解植物挥发物对寄生蜂寻找寄主行为

的影响, 可为实际应用信息化学物质以提高寄生蜂的控害潜能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植物挥发物释放量大, 在远距离仍易被检测到, 但是其暗示适合寄主存在的可信性比较差。试验证明, 寄生蜂对其健康寄主植物的挥发物并没有嗅觉反应。在选择性试验中, 盲蝽长缘缨小蜂的雌蜂不能被其健康植物的气味所吸引,健康植株在烟蚜茧蜂长距离搜索中并不起作用。所以, 在田间可适当增加蔬菜种类的丰富度, 以提高此区域的寄生蜂群体。 2.挥发物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 采用嗅觉仪测定和比较了国槐、柳树、杨树、臭椿、榆树、白丁香、红花刺槐、蕃茄、枣树、云杉10种植物枝叶挥发物对蚧虫和蚜虫的重要天敌——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 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10种植物中,国槐枝叶对异色瓢虫的引诱作用最强,其平均趋向率达60%. 通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TCT-GC/MS)方法,从国槐枝叶的挥发物中检测出38种组分,烯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占63.3% (其中萜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占16.2%;其它为萘及其衍生物、苯及其衍生物、酯类、醛类和醇类等. 从检出的国槐挥发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第六章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习性(habits)是昆虫种或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相近的昆虫往往具有相似的习性,如天牛科的幼虫均有蛀干习性,夜蛾类的昆虫一般有夜间出来活动的习性,蜜蜂总科的昆虫具有访花习性等等。 行为(behavior)是昆虫的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的综合而使效应 器官产生的反应。研究昆虫行为的科学称昆虫行为学(insect ethology)。该方向的研究自1973年Frisch,Lorenz和Tinbergen以其出色的行为学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后进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大量的论著。 第一节昆虫的主要习性与行为 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 昆虫的活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或昆虫钟(insect clock)。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飞翔、取食、交配等等均有固定的昼夜节律。 日出性或昼出性昆虫(diurnal insect):白天活动的昆虫; 夜出性昆虫(nocturnal insect):夜间活动的昆虫; 弱光性昆虫(crepuscular insect):只在弱光下(如黎明时、黄昏时)活动。由于自然中昼夜长短是随季节变化的,所以许多昆虫的活动节律也有季节性。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表面上看似乎是光的影响,但昼夜间还有不少变化着的因素,例如湿度的变化、食物成分的变化、异性释放外激素的生理条件等。

二、食性与取食行为 (一)食性(feeding habit) 食性就是取食的习性。昆虫多样性的产生与其食性的分化是分不开的。通常人们按昆虫食物的性质,而把它们分成 植食性(phytophagous):以植物活体为食,约占昆虫总数的40%一50%,如粘虫、莱蛾等农业害虫均属此类。; 肉食性(carnivorous):以动物活体为食; 腐食性(saprophagous):以动、植物尸体、粪便为食; 杂食性(omnivorous):以动、植物活体、尸体、粪便为食。 根据食物的范围,可将食性分为 多食性(polyphagous):以多个科的植物为食料,约占昆虫总数的40%一50%。寡食性(oligophagous):是以1个科或少数近缘科植物为食料,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等。 单食性(monophagous):是以某一种植物为食料,如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 昆虫的食性具有它的稳定性,但有一定的可塑性。许多全变态昆虫成虫期的食物与幼虫期的完全不同,其他变态类的昆虫成虫与若虫或稚虫的食性相似。(二)取食行为昆虫的取食行为多种多样,但取食的步骤大体相似。如植食性昆虫取食一般要经过兴奋、试探与选择、进食、清洁等过程,而捕食性昆虫取

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第8章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提出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热带森林中昆虫物种多样性的一些重大发现 Samways 1993 Ponder 1992·?2?1??òêà′ú·¢éú?à?????ì?aì?ì?éú???à?ùD?ì?±eê??????à?ùD??D??μ?àí??oí ·?·¨ìá1?á?oüo?μ?êμ?é???óòò′? ±????ú?òòa×ü?áà¥3??????à?ùD??D??????μ??ù′?é? μ÷2ééè??oí2é?ù??ê? ò??ú?ü??í??ˉ?ò1úà¥3??à?ùD??D???ìD?é?è?·¢?1óD?ù1±?× 1 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8 1 昆虫种类和生物量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物种数目最多的纲180万种 Hammond 1992以上 估计我国昆虫物种的实际数目将超过全世界的10 à¥3?ò2??ê¤1y?????ˉ??ààèoSamways 1993Holden  1989 2 对昆虫的认识 人类对于昆虫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很有限 Stork 1994 3 000万之间 尤其是热带雨林树冠昆虫的某些类群可能有90 Raven′ó?àêy??àà??·éDD?üá| éíì???D???o??ú?÷??éú?3 ?D?ù?éò???μ?à¥3??ú′ó2?·?μ???à? à¥3??D?àDí???ó1??a′??ú?ù???óá?à¥3??????à?ùD?μ÷2éμ?éè??oíêμê?μ?à§??D? ??μ?3é

目前除了少数类群外 人类对大多数类群在全球的分布范围 对昆虫多样性起源和演化机理方面的研究更是十分有限人类对许多昆虫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仍是一无所知 1 但确实有些种类在生态系统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传粉蜂类生态系统产生者或 ecosystem engineer ó??1×μ?ˉ???à±è????3??è?üD?μ? éú?3??óD1??×μ?éú??μ?àí?§oíéúì??§ì??? 的功能昆虫更适合用来描述生境的精细特征及指示生境的细微变化开展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对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并不断地对提出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昆虫野外调查程序的设计和调查技术的规范化Coddington等 1991 Kremen等1993V aneWright等 1991 Wiliams Nielsen Lasalle ?üD??ê?áo?1ú?òoí?D1ú???§?oμ?óD1?éú???à?ùD??D???????·?3±??ˉ??à¥3??à?ùD?μ?ó°?ì?°à¥ 3?±ê±?oí????êy?Y?aμè·?????DDá?ò?D??D?? ê?μ÷2éè??òà¥3??????à?ùD?DD??óDD§μ?í??? ?÷1úà¥3??§?ò?éò????¨í3ò?μ?μ÷2é1????à?¥è?3¤21?ì ??í¨oíí¨??μ?±?à? ???°DIVERSITAS项目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于1990年 共同发起和组织国际生物网络 项目CABI ??3?oí?¢éú??·?ààoí±à??μ???ê?o?×÷è??òí???Systemetics Agenda 2000 8 í?8?????× éè??2é?ù3ìDò?°????·?·¨±ê±???àí1éàà?á1?·??? oí×ü?á·¢±í±ê±?oí????D??¢??è??????úêy?Y?a?°1ú?òéú???à?ùD?oíμ?àíD??¢

昆虫的多样性研究及其利用现状

昆虫的多样性研究及其利用现状 作者:姜永泽专业:森林培育班级:2015级学号:指导教师:郝建锋 摘要: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和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综述了保护昆虫多样性的重要性,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关键词:昆虫多样性;保护和利用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insect diversity Abstract:Insects have more species than any other class of animal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systems but are oftenoverlooked in 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ation of insect diversity,the Present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set diversity,andthestrategiesfor conservation of inset diversity. Key words:insect 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在全世界约140万种已定名的生物中,昆虫约为75万,占54%,而据估计昆虫总的种数,100万到300万。昆虫虽然个体很小,但是种类繁多。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农作物的传粉者和有害生物的天敌,而且可以作为人类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生物防治、农业生产、医药保健和作为轻工原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然而人口的迅猛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已成为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昆虫的多样性的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已面临各种资源危机。其中蛋白质资源短缺已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状况尤其严重。目前我国人均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与世界水平相去甚远,仅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5~1/8。 2 昆虫的利用方式 人类从丰富的昆虫资源中直接或间接的获得资源,从而转换为益于人类的价值。其虫体本身开发产物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军工、日用化工、食品、饲料、医药、造纸、农业等行业[2-5]。从原始社会至今,人们利用昆虫资源的方式也趋于多元化,同时也趋于复杂化。主要涉及食品、药品、工业、生物防治、仿生科技等领域。 2.1 昆虫与传粉

昆虫的多样性及其应用

昆虫的多样性及其应用 草业科学班(石朝印)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显著,使得我国昆虫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昆虫多样性的应用广泛,本文主要论述其在草业方面的应用。关键词:昆虫、多样性、利用。 1昆虫多样性成因 1.1我国幅员辽阔 我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等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的海岸线有3.2万公里长,在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400多个岛屿;我国领空面积为1260万平方千米。如此庞大的陆地、海域和领空面积,为昆虫的栖息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昆虫之间因空间问题而发生的斗争减少,从而使得我国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具统计,我国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的十分之一,详细的说及在15~300万种之间。 1.2我国地形复杂 我国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总的来说,我国拥有了世界陆地上的所有地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形使得昆虫的习性、生活方式等渐渐发生改变,日积月累当产生了生殖隔离后,原本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就可能演变为两种不同的物种,如此看来,我国复杂的地形是使得我国昆虫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1.3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我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其中草场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有3亿公顷;而且,我国气候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如:我国南方降雨频繁而我国北方年降雨量普遍比南方低很多。显著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我国不同地方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明显的区别。通俗的说就是,比如:南方的蜜蜂可能适应了温和湿润的气候,身体构造也肯定以易于排水为主,而我国西北地方的蜜蜂受西北干旱气候的影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身体逐渐向保水的方向进化,如此这便是两种不同的昆虫了。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不同,各种植物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昆虫的物种丰富度,尤其是专食性昆虫随着植物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大[1]。所以说,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使得我国昆虫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2昆虫多样性的特点 2.1昆虫物种很丰富 由于目前尚无法说出中国昆虫种类的确切数字[2],所以据估计,我国昆虫种类在15~300万种之间。如此庞大的昆虫种类,使得我国可以称为“昆虫大国”。 2.2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很多 由于我国独特的生境特点,在我国辽阔的领土上存在着很多数目极少的珍稀昆虫物种,这些珍稀昆虫有很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基因资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一)昆虫采食植物,植物成为昆虫的猎获物 (二)昆虫在植物上寄生,植物成为昆虫的寄主 (三)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 (四)昆虫携带或搬运植物种子,帮助扩散,植物对昆虫提供食物 (五)昆虫帮助植物克服与其竞争的其它植物,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六)昆虫抵御植物的采食者或寄生者,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七)昆虫为植物收集营养成分 (八)植物捕食昆虫,昆虫成为植物的捕获物 (九)植物对昆虫的天敌起招引或指示作用 昆虫对植物的利用:对营养成分的获得、对其它有用物质的获得、适宜小生境和居住场所的获得、昆虫利用植物隐伏及拟态以躲避天敌; 植物对昆虫的反应和依赖:在生长上的反应化学驱拒和抗生作用、以昆虫作为食物、依赖昆虫传授花粉和散布种子、依赖和利用昆虫的保护作用。 昆虫与花的关系: 1、蜜源植物花部综合特征与访花昆虫的协同适应 (1)花的颜色:访花昆虫在接近植物时,其视觉感受到花色,并能被一定颜色的花吸引。不同的昆虫之所以被不同的花色吸引,是由于它们的视觉对不同花色的感受程度不同。此外,花色的变化对于授粉者来说是一种信号。 (2)花的外形:花的外形对昆虫的访花有导向作用,如花的大小、花瓣的形态、柱头的形状、花瓣表面结构、花倾斜的角度等表型特征都成为昆虫访花的识别信号。

(3)花的气味:花的气味是植物吸引昆虫授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花的香气与蜂类荷尔蒙的香气近似,对蜂类会产生特殊的吸引力。 (4)花蜜:花蜜中主要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不同花的花蜜种类和含量都不同,因而授粉者也不同。花蜜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授粉者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从而吸引授粉者采集。 (5)花粉:花粉的数量很大而且营养非常丰富,能给授粉者提供完善的营养物质,而且花粉较容易采集。 2、昆虫结构及生理对访花的适应,访花昆虫有各自不同的身体结构与不同的访花行为相适应。(1)昆虫的外部结构对访花的适应:为了适应不同位置的蜜腺,不同访花昆虫类群有着不同类型的口器。此外,蜜蜂科昆虫携粉足也是其适应访花而进化出来的特殊结构。(2)昆虫的内部系统(消化器官及酶系)对访花的适应:昆虫消化道的长度由食物的类型来决定。取食固体食物的较短,液体食物的较长。因取食的食物不同,消化细胞分泌的酶也不一样。不同昆虫消化道中pH值亦有不同,因而,它们能消化的食物种类就不一样,从而访问的花种类也就不同。(3)昆虫的微观结构(嗅觉感受器官)对访花的适应:访花昆虫的嗅觉感受器官也适应于各自的访花方式。不同种类的访花昆虫有着不同类型的嗅觉器。访花昆虫触角上的这类感受器分布最多,此外在下颚须上也存在嗅觉感受器。这些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受器有着帮助昆虫找到要访问的花源的作用。

伪装的昆虫分析

伪装的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为繁多的一大类群,但是在自然界中,无论它们的形态是大还是小,大多数都始终处于弱者的地位,那么昆虫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在我们人类看来,昆虫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危险,但在大多数昆虫似乎过着平静的生活,原来它们御敌的法宝是自身的伪装,它们的伪装真是惟妙惟肖,有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大多数昆虫有了伪装这一手段,为它们在自然界里求得了生存的一席之地。 让我们来辨别一下“伪装高手”,在墙上有一副背景图,描述了拟态动物如竹节虫、尺蠖和枯叶蝶的生存环境。在背景画前装有一条机械轴,横轴可以上下移动,二横轴上的一块放大镜则可以在横轴上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横轴和放大镜,看看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这些影藏着的昆虫呢?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色泽和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从而使其获得好处的现象。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 拟态者 明显具有拟态现象的昆虫主要有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既有植食性昆虫,也有肉食性昆虫;既有寄生性类群,也有共生性类群。 模拟对象 昆虫的模拟对象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对受骗者而言是不可食、不好食(味道不好)或有毒的动、植物或环境中的其它物体,包括植物的枝、叶、花、果、有毒的甲虫、蝶类、石块、鸟粪、虫粪等。另一类是对受骗者而言是可怕的动物,拟态者可模拟这些动物的形、色、味、声等,最典型的例子是拟态者模拟蛇头、蜂形、蚁形、兽眼等,使受骗者望而生畏。第三类是模拟猎物、寄主或宿主的相关形态或特性,如蚁客模拟蚂蚁的形态或行为、化学物质等。一般一种模拟对象只被一种拟态者所模拟,也有一种模拟对象被多种拟态者模拟的。如一种木工蚁可以被一种管巢蛛、一种跳蛛、一种盲蝽和一种螳螂等4种节肢动物所模拟。 受骗者 受骗者是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拟态的选择压力。受骗者多是拟态者的天敌,包括天敌昆虫、食虫鸟、兽及人等,尤为鸟类为主。 在这图上隐藏着竹节虫、尺蠖和枯叶蝶,竹节虫形状细长似竹节,中至大型,体长11cm,绿色或褐色。在夜间活动,白天,它们只是静静地呆着。由于它们看上去非常像小树枝,所以一般不会被敌人发现。竹节虫伪装得十分巧妙,它只有在爬动时才会被发现。当它受到侵犯飞起时,突然闪动的彩光会迷惑敌人。但这种彩光只是一闪而过,当竹叶虫着地收

昆虫与人类社会(复习题及答案)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复习题 第一部分 1.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身体分节,2附肢分节,3具有丰富几丁质的外骨骼 2.昆虫具有什么特征? 1在分类地位上: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有气管亚门昆虫纲2在身体结构上:头、胸、腹3段;2对翅膀3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3.昆虫在动物界中有哪些特点? 1种类多2个体数多,生物量大3.生殖力强,繁殖速率高4.分布广,栖息环境多样5.发生年代古老 4.动物界中昆虫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翅的出现--远距离迁移 个体小--减少对栖息地和食物量的需求 口器的分化--利用各种食物 变态--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惊人的繁殖力--利于种群的繁衍 5.如何理解昆虫在地球生物圈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与人类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益”与“害”的相对性 有害:吸血昆虫如虱子、蚤类、蚊子等,农业害虫 有益:昆虫资源的利用如养蜂业、蚕桑业等的发展 2. 昆虫造福人类 资源昆虫(食品、工业原料、药用、昆虫天敌等)的广泛应用;昆虫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昆虫为害面广,不容忽视 卫生害虫传播疾病(蚊子、苍蝇、蟑螂等)和直接造成伤害(红火蚁) 农林害虫造成农林业生产的损失(三化螟、稻飞虱、红铃虫、天牛等) 建筑害虫(白蚁)为害房屋、堤坝、林木等 第二部分 1.昆虫的成虫身体分哪几个部分?各有何功能? 头取食感觉 胸运动 腹营养繁殖 2.何为昆虫的复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单眼组成的视觉器官 3.昆虫口器类型和危害特性在害虫防治上有何意义? 了解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不仅可以知道害虫的为害方式,而且对于正确选用农药及合理施药有着重要的意义;熟悉害虫的口器类型与被害特征后,即使害虫已经离开寄主,也可以根据被害状大致判明害虫的类。 4.昆虫翅的功能有哪些? 飞行 保护作用:如甲虫、蝗虫、蝽象等 平衡作用:如双翅目昆虫

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 考点1: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春来江水绿如蓝”和“苔痕上阶绿”分别描述了哪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2、植物种类繁多,五彩缤纷。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葫芦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这一特征不包括()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5、下列关于几种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水绵无根、茎、叶的分化 B、葫芦藓的根为假根 C、贯众叶背着生有褐色的种子 D、满江红、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 6、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是() 7、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生长环境不同 B、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不同 D、分布的范围不同 8、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 裸子植物的是()A、国槐B、侧柏C、月季D、菊花 9、如图是部分植物物种类群的分类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指的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②指的是藻类植物,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C、③指的植物没有根,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 D、④指的植物有真正的根,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 10、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考点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背腹扁平 B、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 2、猪带绦虫和蛔虫都是寄生虫,但分属无脊椎动物的两个类群。下列选项中属于它们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殖器官发达 B、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体表有角质层 3、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乌龟的鳃比较发达,适于水中呼吸 4、青岛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 A、鲳鱼、牡蛎 B、龙虾、大闸蟹 C、章鱼、蛤蜊 D、鲍鱼、海蜇 5、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甲壳动物,体表覆盖着外骨骼 B、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附肢四部分 C、昆虫都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D、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6、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结构 B、扁形动物只能营寄生生活 C、环节动物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7、软体动物具有() A、外骨骼 B、外套膜 C、鳞片 D、体节

《昆虫学》作业汇总

学 专 年级: 2013 级 姓名:吴勇 学号: 1307040118 任课教师:邢济春

一、论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答:人类的出现,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对昆虫的生长和生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有益、害两大方面: (一)、有益方面: (1)、昆虫帮助传粉:虫媒植物借助昆虫传粉,使地球上大约40000种植物通过昆虫的传媒而存活,传粉昆虫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如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产12%-15%; (2)、昆虫作为工业原料:不少昆虫可作为工业原料,如家蚕、柞蚕为丝绸工业的主体,可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 (3)、天敌昆虫: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它们在害虫的自然抑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与利用自然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4)、昆虫可食用或饲用:昆虫体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另外,大部分昆虫易饲养、生物量大、食物转化率高,所以昆虫是一类值得开发的食品资源。目前大约有5000种昆虫可被食用,我国有些昆虫产品已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5)、可做药用:药用昆虫是东方传统药物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药昆虫大约有300余种。近年来对虫药的化学成分、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人工合成或提取蜂毒、抗菌肽等有效药用物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疾病。 (6)、作为模式昆虫:一些昆虫由于具有生活周期短、易于大批量饲养、遗传背景可精确控制及不受人伦观念制约等原因,近百年来先后成为模式生物,对它们的研究成果在揭示生命本质与应用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尤其是对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模式昆虫将成为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载体,在诠释生命起源与进化、昆虫的资源与开发、人类疾病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7)、可为仿生资源:近些年来,昆虫的形态仿生、化学仿生、行为仿生、分子仿生、材料仿生等广泛地用于军事、航天航空、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我国的昆虫仿生学研究出现了可喜的势头,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已有近百篇。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发展,人类的梦想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题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1 1.什么是植物病害?当地主要病害的例子.P8 玉米大小斑病小麦锈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褐斑病甘薯黑斑病 2.植物病害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P9 3.简述病症、病状的概念及病症、病状的类型?p10 4.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P17 5.简述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防简要识别方法.p26 6.举出当地发生的病毒病害.p28 7.如何解释同一黄瓜品种不同部位的叶片抗性不同?p33 8.实际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为什么要提纯复状?p34 9.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34-40 10.病虫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p35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2 1.请说明昆虫纲的共同特征. 昆虫纲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3个体段;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2~3个单眼和1对复眼,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由3节构成,生有3对分节的足,大部分种类有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是昆虫的生殖中心;昆虫的最外层是坚韧的外骨骼。 2.试述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前肠、中肠、后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各类昆虫消化道的变异,消化和吸收(昆虫的消化作用、影响消化酶的因素、营养物质的吸收、肠液流动循环理论、营养物质的利用),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的营养需要、人工饲料),择食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择食过程、影响择食的因子)。 昆虫的呼吸系统:气管系统(器官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排列、微器官和气囊、

植物与昆虫的美丽爱情

一生有你——植物与昆虫的爱情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爱是一种让人幸福又给人力量的情感。人类倾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对的感觉。你可曾知道在植物的世界里也有这样让人动容的真挚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跨越物种——植物与昆虫。一起来听两个故事。 一、榕先生与榕小蜂姑娘 榕先生天生高傲,把自己那些美丽的花儿深深藏在果腔内壁,却也隔绝了对他献殷勤的蜜蜂小姐。似乎榕先生的生命就此结束,但是他依然健康的活到了现在,这背后支撑他的就是那个为他而生的姑娘——榕小蜂。 众所周知,榕树的隐头花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只有位于果顶部层层叠叠的苞片与外界相通,因此风雨无法为其传粉,其他蜜蜂倒也觉得麻烦,趁早离开。而身材娇小又锲而不舍的榕小蜂似乎爱上了这固执又高冷的榕先生而不惜一切走入他的心。 每年的花季,榕花绽放,敏锐的榕小蜂嗅到雌花散发出的香气,来到榕果上。为了帮助榕先生传粉,榕小蜂要经过一番殊死拼搏,她用触角柄节定位并一层层的撬开所有的苞片,艰难地进入果腔。这个过程是残忍的,通常进入到果腔的榕小蜂遍体鳞伤,缺翅、断触角应有尽有。受伤后的榕小蜂给榕花传粉后便再也无力离开这个果。大概榕小蜂姑娘的这份痴情与坚韧打动了高冷的榕先生。为了回报传粉榕小蜂,榕果提供部分花柱较短的雌花子房让榕小蜂产卵繁殖后代。渐渐地,榕果雌蕊进化出了长柱花和短柱花,短柱花的花柱长度刚好与榕小蜂的产卵器长短相匹配,于是榕小蜂就选择在短柱花的子房里产卵,长柱花主要接受花粉生产种子。同样,榕小蜂的雄蜂为了繁衍出后代为榕树传粉,一辈子都幽闭在黑暗的花序内,翅、眼和步行足退化,体色褪淡。雌蜂则进化出产生可以削扁头部往花序里钻的结构。经过历史的磨合,榕先生和榕小蜂姑娘现在在物候和生活周期上已经完全保持高度一致。这大概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为你,我倾尽所有努力改变自己,从身到心都成了最爱你的样子。 二、金合欢小姐和她的守护神 金合欢小姐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却因此也招来昆虫界大混混-天牛或者强壮的长颈鹿的欺凌。每到这危急时刻,一群看似弱小却精悍的小蚂蚁总能挺身而出,英雄救美。这群小蚂蚁名叫含羞草工蚁(Crematogaster mimosae),但他们却一点也不像含羞草那般娇羞,舍己救美,足智多谋。一旦遇到来犯者,他们就会立刻合众群力进行反抗,徒手打不过,就一起撕咬来犯者最薄弱的地方。保护他们心中永远的女神!直至将他们赶跑。金合欢小姐为了感谢他的守护神,专门在树叶尖分泌甜汁贡献给她的守护神们,甚至在自己的树枝上长出空心刺给他们做巢穴。他们就像一个幸福的家庭,你照顾我的生活,我保护你的安全,慢慢相守到老。 有人做过实验,将他们彼此分开,结果是红颜易逝,青春不再。金合欢很快就发育不良,生长萎靡。生活中没有了彼此,谁都不是那个完整的灵魂。 生物学上将这种昆虫与植物之间的感情称为协同进化。即,植物与昆虫之间为了适应环境演化出的互惠共生关系。协同进化是生物适应进化的结果,正因为有这样多的跨越物种的互帮互助,才让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种多样性更加丰富,让整个生物圈更加稳定且丰富多彩。

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实习专题报告 题目: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调查 姓名:孙国忠学号: 2008301200223 班级:植物保护0803班

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调查 摘要 昆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及植物群落对昆虫多样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主要调查神农架的昆虫多样性,通过调查初步了解神农架无脊椎动物昆虫种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杯诱,灯诱,糖醋液 主要调查神农架无脊椎动物种类,通过调查初步了解神农架的昆虫资源种类,对其种类及数量做出统计;调查共分五点,分别是木鱼镇,东溪,老君山,坪堑,下谷,各地各组通过不同海拔各种方法对昆虫进行捕捉与整理;每组要求采集标本4000只,包含20个目以上,200个科,标本必须完好。 实验材料及药剂: 材料:大头针,白布,昆虫针,蜡纸(塑料薄膜),裁纸刀(泡沫板,树枝比着),袜子,扎住裤脚(绑带),离心管,诱虫灯,捕虫网,塑料杯等。 药剂:乙酸乙酯,白糖,酒精,洗涤剂。 试验实施方法: 一.陷阱法 1、巴氏罐的制作和埋放。 2、将一次性塑料杯距开口处3-4cm处开3个小口(防治下雨导致巴氏罐水溢出导致标本遗失)。用香烫口,每组提前买好。 3、把醋:糖:酒:水按照2:1:1:20的比例配置引诱液,按照每罐40-60ml的容量制作引诱剂。 4、每个调查点设置3个调查样点,每个调查样点50平方米。每个平方米设置一个巴氏罐。共埋放150个巴氏罐。 5、巴氏罐埋放时先挖符合塑料杯大小的坑,将巴氏罐安放到坑中,要求杯口与地面平齐,放入引诱液。 具体调查方法: 1、巴氏罐调查为5天一次,每次调查要求调查到所有的巴氏罐,整理标本。 2、引诱液每15天更换一次,如果遇到下雨必须更换引诱液。 二.灯诱法 1、灯诱方法将诱虫灯安放到选定的灯诱地点。安放时用线系在两棵树之间,把挂钩挂在线上,然后用两条线系在灯下部的环和树上固定好灯。(或者进行三角支架进行固定) 2、将灯的开关打到自动挡,开关在灯上部下边缘。(自动挡作用:天黑自动开灯,雨天灯不开)灯最顶端的胶布不要撕开。黄灯亮则为欠压。 3、电池充电时按正负极接好,3-4档冲12-16小时可充电完成。

昆虫多样性常见考题

1.昆虫的基本特征? (一)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二)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三)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四)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4节。分节数目虽不相等,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根据这些外部形态特征,特别是足的数目,就不难将昆虫与其他被称为“虫子”的动物区分开来了 2.昆虫的眼睛有哪几种? 单眼复眼 3.昆虫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的国蝶? 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4.列举两种食用昆虫? 蝗虫、蚕蛹、蝉、豆天蛾幼虫、蟋蟀、螽斯、螳螂 5.列举两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 蚊子、蚜虫,蝉,蝽 6.昆虫足的类型及代表性昆虫? 步行足瓢虫、步行虫、天牛 跳跃足蟋蟀、蝗虫、跳甲 捕捉足螳螂 开掘足蝼蛄 游泳足:龙虱、仰蝽 抱握足:如雄性龙虱 攀缘足虱子 携粉足蜜蜂 7.拟态与假死?警戒色与保护色? 拟态(Mimicry)是一种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它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现象。 假死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而突然停止活动,佯装死亡的现象. 保护色是从色彩(强调颜色)上与自然相近,以隐藏、掩护自己,避免天敌的发现、捕食,如螳螂、蚱蜢,青蛙的体色;警戒色与保护色相反,是一些有别于环境的鲜艳色彩,通常是“危险”的象征,用来警示天敌不要靠近 8.昆虫分为有翅亚纲和无翅亚纲?各包含哪些目及各目代表性昆虫? 有翅亚纲1.蜉蝣目(蜉蝣)2.蜻蜓目(蜻蜓)3.蜚蠊目(蟑螂)4.螳螂目(螳螂)5.等翅目(白蚁)

昆虫多样性的原因

就整个群体而言,它们都有几丁质的外骨骼。这种外骨骼一方面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生物从水生演化到陆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陆地的干燥导致的体内水分的散失问题。对那些没有几丁质外骨骼的陆生无脊椎动物来说,它们只能呆在相对阴暗的地方,如蚯蚓等。即便是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由于其体表裸露,也只能呆在临水的地方。所以,水分保留问题没有解决好,局限了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其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的陆生动物。昆虫,包括其他的节肢动物(昆虫是节肢动物这个大类群中的主要成员),被成为真正的陆生无脊椎动物,道理也就在这里:外骨骼使得它们可以遍布陆地各个角落,包括沙漠。而这种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当然也就逐渐演化出了繁多的种类。 其次,他们有分节的附肢,使其运动、感觉都很灵活。比他们低等的动物,虽有附肢,但不分节,这就限制了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多样化。(附肢是指从动物躯干上长出的有运动感觉等功能的结构,如昆虫的足、翅膀、触角,鱼的鳍,人类的上、下肢等。)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手脚上没有关节,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吧。可以说,动物界中,首先使用分节的附肢的,就是节肢动物(这也是他们名称的由来),后续的动物要超过他们,就要继承这个优点再发扬光大才行。不同昆虫,足的类型也不同,这是跟他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其他的,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口器,可分别适应不同的食物;繁殖方式多样化,繁殖周期短,;个头小等也都是原因,但不及几丁质和分节附肢重要。 茎的形态:掌握芽的结构和分枝类型、意义;理解芽的类型与环境和生产的关系。 茎的结构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形成和结构 掌握茎的围观形成层的来源、组成、活动和结构。 木材:射线、年轮线与木材三切面。 裸子植物茎与被子植物茎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茎与被子植物茎的区别

昆虫多样性及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院系:生命科技学院班级:农学122

昆虫多样性及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引言: 昆虫是全球种类最多的物种,在地球上昆虫的种类差不多有1000万种以上,大多数昆虫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所以人们研究了许多药物来控制它们的数量,但是昆虫对人类有许多益处,只要人们能很好的利用昆虫,不仅可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而且可以把昆虫商品化,给我们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资源昆虫的利用分类: 根据用途可以将资源昆虫划分为:授粉昆虫(蜜蜂、壁蜂、切叶蜂、粗腿透翅蛾等)、药用昆虫(土元、螳螂、芫等)、食用昆虫(蝗虫、蚱蝉、豆天蛾、螳螂等)、饲用昆虫(蝇蛆、黄粉虫等)、观赏及工艺昆虫(蝴蝶、甲虫类)、实验材料及药效标准测定昆虫(黄粉虫、蚜虫、棉铃虫等)、教具(各式昆虫标本等)、工业原料昆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胭脂虫等)、天敌昆虫(瓢虫、草蛉、赤眼蜂等)等。同一种昆虫的资源价值也可以涉及几个不同方面,例如,螳螂既是十分重要的天敌,有是高档食品;土元既是重要药材,有是加工食品、药酒的材料;蝇蛆、黄粉虫既是重要蛋白动物饲料,又可以加工成高蛋白系列食品。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给昆虫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各种昆虫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状况。 1.药用类昆虫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早在《周记》和《诗经》中就有用昆虫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制作中药的记载。《神农百草》中已记载有药用昆虫21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药用昆虫73种,加上《本草纲目拾遗》中的25种,共计近百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现已知的药用昆虫约有300余种。《诗经》中记有:“七月蟋蟀,蟋蟀人药”之辞,《山海经》中则明确提出了药用昆虫的效用和治疗性能等。葛洪的《肘后方》.唐·《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方》、寇宗爽的《本草衍义》等著作均记有药用昆虫及其产品。 药用昆虫资源丰富。目前有记载的药用昆虫种类以达265种,隶属于昆虫纲的14目70科,而被成功饲养的药用昆虫只有30余种,绝大多数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在药用昆虫中很多种类是园林植物或农作物的害虫,其中一些种类甚至猖撅发生,如黄刺蛾、芫著.蟒蜡等,为人药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也有一些种类,被人类过度采收,导致自然产量急剧下降,甚至走向灭绝的边缘,如五倍子、野生冬虫夏草等。 药用昆虫养殖方兴未艾。随着中药材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药用昆虫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工饲养药用昆虫已经成为一项新兴的家庭养殖业。传统的药用昆虫养殖也不断向纵深发展,而新的药用昆虫养殖也不断涌现。如冬虫夏草在四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