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方案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方案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方案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第1.0.3条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第1.0.4条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1.0.5条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第1.0.6条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第1.0.7条风景区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第2章术语

第2.0.1条风景名胜区

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第2.0.2条风景名胜区规划

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第2.0.3条风景资源

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第2.0.4条景物

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

第2.0.5条景观

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

第2.0.6条景点

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第2.0.7条景群

第2.0.8条由若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

第2.0.9条景区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第2.0.10条风景线

也称景线。由一连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线性风景形态或系列。

第2.0.11条功能区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主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特征。

第2.0.12条游人容量

第2.0.13条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

第2.0.14条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环境优美、依靠当地资源与维护风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一定地域范围内允许分布的常住居民数量。是限制某个地区过量发展生产或聚居人口的特殊警戒值。

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第3.1.1条基础资料应依据风景区的类型、特征和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调查提纲和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和典型调查。

第3.1.2条应在多学科综合考察或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完整、正确的现状和历史基础资料,并做到统计口径一致或具有可比性。

第3.1.3条基础资料调查类别,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基础资料调查类别表表3.1.3

大类中类小类

一、测量资料

1.地形图小小型风景区图纸比例为1/2000-1/100000;

中型风景区图纸比例为1/10000-1/25000;

大型风景区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特大型风景区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专业图航片、卫片、遥感影像图、地下岩洞与河流测图、地下工程

与管网等专业测图

二、自然与资源条件

1.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冰冻等

2.水文资料江河湖海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水量、水温、洪水淹

没线;江河区的流域情况、流域规划、河道整治规划、防洪

设施;海滨区的潮汐、海流、浪涛;山区的山洪、泥石流、

水土流失等

3.地质资料地质、地貌、土层、建设地段承载力;地震或重要地质灾害

的评估;地下水存在形式、储量、水质、开采及补给条件

4.自然资源资景源、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农林牧副渔资源、能源、矿产

资源等的分布、数量、开发利用价值等资料;自然保护对象

及地段

三、人文与经济条件 1.历史与文化历史沿革及变迁、文物、胜迹、风物、历史与文化保护对象

及地段

2.人口资料历来常住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劳动构成、教育状况、自

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服务职工和暂住人口及其结构变化;游

人及结构变化;居民、职工、游人分布状况

3.行政区划行政建制及区划、各类居民点及分布、城镇辖区、村界、乡

界及其他相关地界

4.经济社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计划及其发展战略;风景区范围的

国民生产总值、财政、产业产值状况;国土规划、区域规划、

相关专业考察报告及其规划

5.企事业单位主要农林牧副渔和教科文卫军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发

展资料。风景区管理现状

四、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 1.交通运输风

风景区及其可依托的城镇的对外交通运输和内部交通运输的

现状、规划及发展资料

2.旅游设施风景区及其可以依托的城镇的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

物、娱乐、保健等设施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3.基础工程水电气热、环保、环卫、防灾等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五、土地与其他资料

1.土地利用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历史上土地利用重大变更料,

土地资源分析评价资料

2.建筑工程各类主要建筑物、工程物、园景、场馆场地等项目的分布状

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体量、质量、特点等资料

3.环境资料环境监测成果,三废排放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垃圾、灾变和

其他影响环境的有害因素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地方病及其他

有害公民健康的环境资料

第3.1.4条现状分析应包括:自然和历史人文特点;各种资源的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多重性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潜力、条件与利弊;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矛盾的分析;风景区的生态、环境、社会与区域因素等五个方面。

第3.1.5条现状分析结果,必须明确提出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与动力、矛盾与制约因素、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等三方面内容。

3.2 风景资源评价

第3.2.1条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第3.2.2条风景资源评价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进行;

2.风景资源评价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第3.2.3条风景资源调查内容的分类,应符合表3.2.3的规定。(表等可以上传图片再传)

第3.2.4条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第3.2.5条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价。

第3.2.6条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应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第3.2.7条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3.4 分区、结构与布局

第3.4.1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存在环境进行合理区划,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

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

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

第3.4.2条根据不同需要而划分的规划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调节控制功能特征时,应进行功能分区;

2.当需组织景观和游赏特征时,应进行景区划分;

3.当需确定保护培育特征时,应进行保护区划分;

4.在大型或复杂的风景区中,可以几种方法协调并用。

第3.4.3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目标和规划对象的性能、作用及其构成规律来组织整体规划结构或模型,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规划内容和项目配置应符合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并能促进风景区的自我生存和有序发展;

2.有效调节控制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

3.解决各枢纽或生长点、走廊或通道、片区或网格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约束条件。

第3.4.4条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或其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时,应进行风景区的职能结构分析与规划,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兼顾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和当地居民三者的需求与利益;

2.风景游览欣赏职能应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承受力;

3.旅游接待服务职能应有相应的效能和发展动力;

4.居民社会管理职能应有可靠的约束力和时代活力;

5.各职能结构应自成系统并有机组成风景区的综合职能结构网络。

第3.4.5条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地域分布、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而又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布局,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正确处理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

2.解决规划对象的特征、作用、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

3.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能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

3.5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第3.5.1条风景区游人容量应随规划期限的不同而有变化。对一定规划范围的游人容量,应综合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游览心理标准、功能技术标准等因素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态允许标准应符合表3.5.1的规定;(表待传)

2.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1)一次性游人容量(亦称瞬时容量),单位以“人/次”表示;

(2)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日”表示;

(3)游人容量,单位以“人次/年”表示。

3.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宜分别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3.5.1.1:(表待传)

4.游人容量计算宜采用下列指标:

(1)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10m2/人。

(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其中:

主景景点:50-100m2/人(景点面积);

一般景点:100-100m2/人(景点面积);

浴场海域:10-20m2/人(海拔0~-2以内水面);

浴场沙滩:5-10m/人(海拔0~+2m以内沙滩)。

(3)卡口法: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

5.游人容量计算结果应与当地的淡水供水、用地、相关设施及环境质量等条件进行校核与综合平衡,以确定合理的游人容量。

第3.5.2条风景区总人口容量测算应包括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容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规划地区的居住人口密度超过50人/km2时,宜测定用地的居民容量;

2.当规划地区的居住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时,必须测定用地的居民容量;

3.居民容量应依据最重要的要素容量分析来确定,其常规要素应是:淡水、用地、相关设施等。

第3.5.3条风景区人口规模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口发展规模应包括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

2.一定用地范围内的人口发展规模不应大于其总人口容量;

3.职工人口应包括直接服务人口和维护管理人口;

4.居民人口应包括当地常住居民人口。

第3.5.4条风景区内部的人口分布应符合下列原则:

1.根据游赏需求、生境条件、设施配置等因素对各类人口进行相应的分区分期控制;

2.应有合理的疏密聚散变化,使其各得其所;

3.防止因人口过多或不适当集聚而不利于生态与环境;

4.防止因人口过少或不适当分散而不利于管理与效益。

第3.5.5条风景区的生态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消极作用,控制

第4章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4.1 保护培育规划

第4.1.1条保护培育规划应包括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和措施等基本内容。

第4.1.2条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生态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风景区内有科学研究价值或其他保存价值的生物种群及其环境,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生态保护区。

(2)在生态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游人进入,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2.自然景观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自然景观保护区。

(2)在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3.史迹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在风景区内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代史迹遗址的周围,应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史迹保护区。

(2)在史迹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

4.风景恢复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对象与地区,例如森林与植被、水源与水土、浅海及水域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岩溶发育条件等,宜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恢复区。

(2)在风景恢复区内,可以采用必要技术措施与设施;应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项目与设施,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

5.风景游览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对风景区的景物、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集中地,可以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游览区。

(2)在风景游览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应分级限制机动交通及旅游设施的配置。并分级限制居民活动进入。

6.发展控制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在风景区范围内,对上述五类保育区以外的用地与水面及其他各项用地,均应划为发展控制区。

(2)在发展控制区内,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应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

第4.1.3条风景保护的分级应包括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等四级内容,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特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风景区内的自然保护核心区以及其他不应进入游人的区域应划为特级保护区。

(2)特级保护区应以自然地形地物为分界线,其外围应有较好的缓冲条件,在区内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

2.一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在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一级保护区,宜以一级景点的视域范围作为主要划分依据。

(2)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3.二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在景区范围内,以及景区范围之外的非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为二级保护区。

(2)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

4.三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

(1)在风景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应划为三级保护区。

(2)在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第4.1.4条保护培育规划应依据本风景区的具体情况和保护对象的级别而择优实行分类保护或分级保护,或两种方法并用,应协调处理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有机关系,加强引导性规划措施。

4.2 风景游赏规划

第4.2.1条风景游览欣赏规划应包括景观特征分析与景象展示构思;游赏项目组织;风景单元组织;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游人容量调控;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等基本内容。

第4.2.2条景观特征分析和景象展示构思,应遵循景观多样化和突出自然美的原则,对景物和景观的种类、数量、特点、空间关系、意趣展示及其观览欣赏方式等进行具体分析和安排;并对欣赏点选择及其视点、视角、视距、视线、视域和层次进行分析和安排。

第4.2.3条游赏项目组织应包括项目筛选、游赏方式、时间和空间安排、场地和游人活动等内,并遵循以下原则:

1.在与景观特色协调,与规划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组织新、奇、特、优的游赏

第4.3.4条5 建筑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维护一切有价值的原有建筑及其环境,严格保护文物类建筑,保护有特点的民居、村寨和乡土建筑及其风貌;

2.风景区的各类新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不得与大自然争高低,在人工与自然协调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建筑景观和景点;

3.建筑布局与相地立基,均应因地制宜,充分顺应和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原有地物与环境的损伤或改造;

4.对风景区内各类建筑的性质与功能、内容与规模、标准与档次、位置与高度、体量与体形、色彩与风格等,均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措施;

5.在景点规划或景区详细规划中,对主要建筑宜提出:(1)总平面布置;(2)剖面标高;(3)立面标高总框架;(4)同自然环境和原有建筑的关系等四项控制措施。

第4.3.5条溶洞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1.必须维护岩溶地貌、洞穴体系及其形成条件,保护溶洞的各种景物及其形成因素,保护珍稀、独特的景物及其存在环境;

2.在溶洞功能选择与游人容量控制、游赏对象确定与景象意趣展示、景点组织与景区划分、游赏方式与游线组织、导游与赏景点组织等方面,均应遵循自然与科学规律及其成景原理,兼顾洞景的欣赏、科学、历史、保健等价值,有度有序地利用与发挥洞景潜力,组织适合本溶洞特征的景观特色;

3.应统筹安排洞内与洞外景观,培育洞顶植被,禁止对溶洞自然景物滥施人工;

4.溶洞的石景与土石方工程、水景与给排水工程、交通与道桥工程、电源与电缆工程、防洪与安全设备工程等,均应服从风景整体需求,并同步规划设计;

5.对溶洞的灯光与灯具配置、导游与电器控制,以及光象、音响、卫生等因素,均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要求及配套措施。

第4.3.6条竖向地形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维护原有地貌特征和地景环境,保护地质珍迹、岩石与基岩、土层与地被、水体与水系,严禁炸山采石取土、乱挖滥填盲目整平、剥离及覆盖表土,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污染环境;

2.合理利用地形要素和地景素材,应随形就势、因高就低地组织地景特色,不得大范围地改变地形或平整土地,应把未利用的废弃地、洪泛地纳入治山理水范围加以规划利用;

3.对重点建设地段,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不得套用“几通一平”的开发模式,应统筹安排地形利用、工程补救、水系修复、表土恢复、地被更新、景观创意等各项技术措施;

4.有效保护与展示大地标志物、主峰最高点、地形与测绘控制点,对海拔高度高差、坡度坡向、海河湖岸、水网密度、地表排水与地下水系、洪水潮汐淹没与浸蚀、水土流失与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灾变等地形因素,均应有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

5.竖向地形规划应为其他景观规划、基础工程、水体水系流域整治及其他专项规划创造有利条件,并相互协调。

4.5 基础工程规划

第4.5.1条风景区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和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

第4.5.2条风景区基础工程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的要求;

2.同风景区的特征、功能、级别和分区相适应,不得损坏景源、景观和风景环境;

3.要确定合理的配套工程、发展目标和布局,并进行综合协调;

4.对需要安排的各项工程设施的选址和布局提出控制性建设要求;

5.对于大型工程或干扰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及其规划,应进行专项景观论证、生态与环境敏感性分析,并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第4.5.3条风景区交通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

1.对外交通应要求快速便捷,布置于风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

2.内部交通应具有方便可靠和适合风景区特点,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系统;

3.对内部交通的水、陆、空等机动交通的种类选择、交通流量、线路走向、场站码头及其配套设施,均应提出明确而有效的控制要求和措施。

第4.5.4条风景区道路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地选线,同当地景观和环境相配合;

2.对景观敏感地段,应用直观透视演示法进行检验,提出相应的景观控制要求;

3.不得因追求某种道路等级标准而损伤景源与地貌,不得损坏景物和景观;

4.应避免深挖高填,因道路通过而形成的竖向创伤面的高度或竖向砌筑面的高度,均不得大于道路宽度。并应对创伤面提出恢复性补救措施。

第4.5.5条邮电通讯规划,应提供风景区内外通讯设施的容量、线路及布局,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各级风景区均应配备能与国内联系的通讯设施;

2.国家级风景区还应配备能与海外联系

4.4 游览设施规划

第4.4.1条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应包括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客源分析预测与游人发展规模的选择;游览设施配备与直接服务人口估算;旅游基地组织与相关基础工程;游览设施系统及其环境分析等五部分。

第4.4.2条游人现状分析,应包括游人的规模、结构、递增率、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消费状况。

第4.4.3条游览设施现状分析,应表明供需状况、设施与景观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4.4.4条客源分析与游人发展规模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分析客源地的游人数量与结构、时空分布、出游规律、消费状况等;

2.分析客源市场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3.预测本地区游人、国内游人、海外游人递增率和旅游收入;

4.游人发展规模、结构的选择与确定,应符合表4.4.4的内容要求;(表待传)

5.合理的年、日游人发展规模不得大于相应的游人容量。

第4.4.5条游览设施配备应包括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等八类相关设施。应依据风景区、景区、景点的性质与功能,游人规模与结构,以及用地、淡水、环境等条件,配备相应种类、级别、规模的设施项目。

1.旅宿床位应是游览设施的调控指标,应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应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用地范围,并按(4.4.5-1)式计算。

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4.4.5-1)

2.直接服务人员估算应以旅宿床位或饮食服务两类游览设施为主,其中,床位直接服务人员估算可按(4.4.5-2)计算:

直接服务人员=床位数×直接服务人员与床位数比例 (4.4.5-2)

(式中,直接服务人口与床位数比例:1:2-1:10)

第4.4.6条游览设施布局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应方便游人,利于发挥设施效益,便于经营管理与减少干扰。应依据设施内容、规模、等级、用地条件和景观结构等,分别组成服务部、旅游点、旅游村、旅游镇、旅游城、旅游市等六级旅游服务基地,并提出相应的基础工程原则和要求。

第4.4.7条旅游基地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应有一定的用地规模,既应接近游览对象又应有可靠的隔离,应符合风景保护的规定,严禁将住宿、饮食、购物、娱乐、保健、机动交通等设施布置在有碍景观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地段;

2.应具备相应的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依托现有游览设施及城镇设施;

3.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

第4.4.8条依风景区的性质、布局和条件的不同,各项游览设施既可配置在各级旅游基地中,也可以配置在所依托的各级居民点中,其总量和级配关系应符合风景区规划的需求,应符合表4.4.8的规定。(表待传)

4.6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4.6.1条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

第4.6.2条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包括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经营管理与社会组织;居民点性质、职能、动因特征和分布;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产业和劳力发展规划等内容。

第4.6.3条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建立适合风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转机制;

2.建立合理的居民点或居民点系统;

3.引导淘汰型产业的劳力合理转向。

第4.6.4条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应科学预测和严格限定各种常住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的控制性指标;应根据风景区需要划定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和居民控制区。

第4.6.5条居民点系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相互协调,对已有的城镇和村点提出调整要求,对拟建的旅游村、镇和管理基地提出控制性规划纲要。

第4.6.6条对农村居民点应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四种基本类型,并分别控制其规模布局和建设管理措施。

第4.6.7条居民社会用地规划严禁在景点和景区内安排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用地,不得在风景区内安排有污染的工副业和有碍风景的农业生产用地,不得破坏林木而安排建设项目。

4.7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4.7.1条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风景与旅游发展战略为基本依据,形成独具风景区特征的经济运行条件。

第4.7.2条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应包括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向;经济结构及其调整;空间布局及其控制;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措施等内容。

第4.7.3条风景区经济引导方向,应以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结合为原则,提出适合风景区经济发展的模

4.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4.8.1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

第4.8.2条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应包括对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与潜力进行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

第4.8.3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表明土地利用现状特征,风景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关系,土地资源演变、保护、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4.8.4条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利用需求预测与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表明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及其用地范围。

第4.8.5条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

2.保护风景游赏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

3.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

第4.8.6条风景区土地利用平衡应符合表4.8.6的规定,并表明规划前后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

第4.8.7条风景区的用地分类应按土地使用的主导性质进行划分,应符合表4.8.7的规定。

第4.8.8条在具体使用表4.8.6和表4.8.7时,可依据工作性质、内容、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其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新的类别。

(表待传)

第4.8.9条土地利用规划应扩展甲类用地,控制乙类、丙类、丁类、庚类用地,缩减癸类用地

4.9 分期发展规划

第4.9.1条风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应符合以下规定:

1.第一期或近期规划:5年以内;

2.第二期或远期规划:5-20年;

3.第三期或远景规划:大于20年。

第4.9.2条在安排每一期的发展目标与重点项目时,应兼顾风景游赏、游览设施、居民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风景区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

第4.9.3条近期发展规划应提出发展目标、重点、主要内容,并应提出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措施等。

第4.9.4条远期发展规划的目标应使风景区内各项规划内容初具规模。并应提出发展期内的发展重点、主要内容、发展水平、投资框算、健全发展的步骤与措施。

第4.9.5条远景规划的目标应提出风景区规划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和目标。

第4.9.6条近期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应包括风景游赏、游览设施、居民社会三个职能系统的内容以及实施保育措施所需的投资。

第4.9.7条远期规划的投资框算应包括风景游赏、游览设施两个系统的内容。

第5章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第5.0.1条风景区规划的成果应包括风景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四个部分。

第5.0.2条规划文本应以法规条文方式,直接叙述规划主要内容的规定性要求。

第5.0.3条规划图纸应清晰准确,图文相符,图例一致,并应在图纸的明显处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第5.0.4条规划设计的主要图纸应符合表5.0.4的规定。(表待传)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我年轻,我梦想,我行动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施方案序 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1.确立目标 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确立志向,确定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思维、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 3.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等。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的。在确定具体的职业选择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 5.评估与反馈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些则难以预料。人是善变的,环境也是多变的。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实施方案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实施方案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实施方案 ( 讨论稿6) 为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 发挥员工专业特长, 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人才强企战略, 现提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以下简称职业管理) 实施方案如下: 一、职业管理的内涵 职业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需要, 为员工提供符合其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 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并经过有计划的培训、岗位交流、岗位晋升, 帮助员工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 二、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主导的原则。 尊重个体差别的原则。 注重专业化发展的原则。 有效激励的原则。 三、职业管理的总体目标 员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企业有可靠的人才保障。 企业骨干员工队伍稳定。

四、职业管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为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 公司成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指导委员会”, 其组成如下: 主任: 主管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副主任: 协管人力资源工作的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部长 成员: 各专业( 技术) 管理部室第一管理者 指导委员会负责依据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审核批准与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相关的制度、政策、规定、办法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委员会召集工作, 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和各用人单位在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下, 按照各自的职责划分开展工作: 1、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管理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协调, 其职责是: 制定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实施办法, 明确职业分类、职位序列、职业通道、晋升条件等, 并组织实施; 建立员工素质评价体系, 为评价员工职业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与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相匹配的员工培训体系, 并组织实施培训; 监督、指导各单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 2、各用人单位具体落实职业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 明确本单位人力资源需求, 为员工提供可行的发展方向; 编制本单位各岗位的”员工接替计划”, 并编制《员工接替( 晋升) 计划汇总表》; 对员工的知识、能力、绩效等进行综合评估, 填写《员工培训发展

质量管理五大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五大基本原则 底线原则 所谓底线原则,就是构建企业质量管理的底线,并且不逾越底线。质量管理的底线一般有: 1、满足要求 即满足与客户约定的产品质量要求。 2、防止事故 质量事故是指大批量的不良。防止质量事故远比追求零缺陷有意义。一场质量事故会让一家企业员工士气遭受打击乃至于元气大伤。 3、最少资源 为满足质量要求以及过程管控的需要,企业决策层应至少配备质量管理的最少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员、检验仪器、必要的培训以及相应的授权等。 4、禁止作假 这种作假包括检验数据弄虚作假,更换未经客户认可的材料,等。弄虚作假的行为,往往是质量事故的一大根源。作假行为有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企业行为是企业授意员工作假以在客户面前显示更漂亮的数据,员工行为则是员工自主的作假行为,比如员工为应付检查,将未及时填写的报表用想当然的数据填上。 一家企业若能守住底线原则,质量一般就不会出现糟糕不堪的情形。 稳定原则 质量不稳定意味着企业将付出不堪重负的质量成本。追求质量稳定的一个关键就是简明化的标准作业,这意味着: 1、KISS原则

Keep It Simple & Stupid,即保持标准作业尽量简明,做到小学三年级毕业的人都能清晰看懂。 2、代表最优操作 标准作业一定是由熟悉现场作业的工程师并找出最优作业方式而制作出来的。 3、员工是不落笔的批准者 即,应该积极听取员工对标准作业的反馈,并将有价值的反馈更新到标准作业中去。 早鸟原则 当出现质量问题,发现越早,损失越小,这就是早鸟原则。质量管理的早鸟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暴露问题,二是从源头控制。 1、暴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彻底依然还是问题,推卸问题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最容易发现问题的人员是一线作业员工,他们从事着检验、生产操作等事务,最容易发现现场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物料问题、人员状况、设备问题、包装问题等。 生产异常记录表、员工意见箱、畅通的汇报制度以及品管圈(QCC)活动都是获得现场问题以及鼓励员工自主改善的好方法。 2、从源头控制,主要指两个方面,即在生产的前端以及一开始时即发现问题,如供应商物料的管控、样品阶段进入量产的控制以及生产线的首样检验;另一个方面则指发现根源性的问题,常用的手法有“五个为什么”分析法、QC 手法等,设计问题也属于根源性问题。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指质量管理形成系统,不再是单点作战,不再单单依赖品质控制手段,同样需要强调品质保证手段。形成系统的好处在于,更多进行预防性工作及持续改善。 形成系统的方法有:

塘下中学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塘下中学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塘下中学“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2015年10月修订) 一、课程简介 (一)概念解释 1.生涯规划 广义的生涯规划也可以称为人生规划,是指确定人生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计划、管理自身行为以实现所定人生目标的过程。狭义的生涯规划即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以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比如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计划与行动。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身资历条件去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认识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订一生的方向,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2.生涯规划教育 包含自我发展、生涯探索、生涯管理三项内容的一种综合性的德育系统工程。由于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小学到大学持续贯穿于所有学生全方位生命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实现生涯发展的目标。 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拓宽学生的知识和社会视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旨在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叮叮小文库目录 一.引言 二.自我分析与评价 三.职业评定 四.计划实施方案及目标 五.评估调整

一.引言 大学生活中充满了自由和快乐,在这样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很容易没有了过大的社会压力,容易迷失自我,丧失既定目标。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全面的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前进的道路。 二.自我分析与评价 1.自我评价——性格开朗,做事细心有耐心,为人宽容、大气、善解人意,有奋进、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并善于说服和鼓舞他人。 我独立而理性的性格决定了自己是不会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做一些无谓的事情。为了能够实现目标,我会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去追求,我相信只要付出正确的努力,我较强的适应应变的能力帮助我很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2.职业兴趣——行政或营销管理 我比较善于独立思考,对管理与营销学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善于沟通。 3.胜任能力 优势能力劣势能力 较好的耐心与自制力热情积极 容易亲近 责任感强有时会凭主观办事缺乏主动性 易烦躁

三.职业分析与评定 我国目前大学生数目已趋于饱和,全国就业形势也都比较饱和,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地位的日益升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对于营销类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 我是一个乐观主动、好发表意见、为人热情、擅长于与人沟通、喜欢从事管理性质的工作。我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但是数理能力较低。更适合做管理和宣传推销型职业。经过认真的分析我认为我的具体情况是倾向支配取向,在工作中善于交流协作,做事有担当。 国贸专业是我所在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经济管理类的人才,自学的营销学的知识,我对于营销有了初步的学习和认识。学习了经济类的企业管理学,使我对于营销的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计划实施方案 1.在校期间 1)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注重了营销解管理学方面知识; 2)拿到相关的技能证书,坚实基础技能; 3)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活动,增大自己的交际面; 4)关注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动态。 2.大学毕业的五年 1)找到一份稳定且有一定经济收入和一定挑战的工作。 2)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技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具备一定经济独立能力。 3.长期职业目标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从高中生人生规划的概述,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新时期的高中班主任如何帮助高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概述目的必要性策略 200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目标,这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高中阶段的“人生规划”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因此,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实行人生规划教育,就是高中班主任面临的新任务,本文从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概述,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新时期的高中班主任如何帮助高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生人生规划的概述 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人生规划一般包括健康、事业、情感、晚景四个部分的规划内容。 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是指高中生在了解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事职业的目标,制定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过程。高中生的人生规划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主要作用是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如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究竟该往何处去等,让他们有机会想象“未来的我”,让他们通过了解社会上的不同职业,在自我了解和熟悉职业的前提下,探索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此外,高中生人生规划关注的焦点并不仅仅是帮助高中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文理科及填报合适的高考志愿,而是更加关注个体对自我的了解,个体的潜能得以最大的开发,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以最大的彰显,事业和生活的成功得以最大的实现等。 二、开展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目的 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渐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9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 ①输入??? 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生物:生产者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传递转化、散失过程 通过上述图解可以看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相同的三个去向是: a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提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 (2)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提示】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4)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2.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作用的说法的正误。 (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4)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1.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高中生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1.确立目标 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确立志向,确定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思维、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

3.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等。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的。在确定具体的职业选择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 5.评估与反馈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些则难以预料。人是善变的,环境也是多变的。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生涯规划具体实施策略: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包括相关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a)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包括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c)确保在组织内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进行有效的沟通; d)监视、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改进措施; e)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并应当创造并保持使职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a)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b)为组织描绘清晰的未来远景,确定富有挑战性战略目标,并确保在组织内的有效沟通; c)在所有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公平公正和道德伦理观念; d)为职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e)管理评审及纠正措施。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效益。 a)每个职工了解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自身贡献的重要性; b)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c)具有持续改进意识,积极主动寻求改进; d)职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状况; e)持续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电)。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率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分包方或上一工序、过程)输入→过程→输出(顾客或下一工序、过程) a)为取得预期目标或结果,系统地识别所有的活动; b)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顾客、分包方及受益者(与组织工作的关系); c)明确规定各过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d)管理影响过程结果的各种因素(++) :人、机、料、法、环、测 :管理(MANAGEMENT) :钱(MONEY)市场(MARKET) e)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口;

120中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120中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2018级职业生涯规划暑假作业 一.职业体验 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职业体验,完成职业体验报告。 1、“跟着父母去上班”如果条件允许,跟着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一起去上班,了解他们的职业,完成附件中的体验报告。 2、社会实践运用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身边的资源,找一份暑期兼职的工作,体验求职的过程,并深入体验某一具体职业,完成附件中的体验报告。 二.职业访谈 选择你身边的一位职业人士,通过访谈了解这一职业及从业人员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完成访谈报告。 二.职业调查 选择其中一项,通过访问、问卷、文献、网络搜索等调查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信息,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1、选择你感兴趣的某一地区,如北京、上海,了解该地区的各所大学及专业设置,特别是该大学的优势专业。

2、选择你感兴趣的某一所或几所大学,了解该大学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专业开设、优势专业、历年分数线等。 3、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了解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以及该专业的大学排名、历年分数线、就业率等。 4、调查自己家族成员所从事的职业,绘制完整的家族职业树。 附件:(一、二、三为学生填写,四为家长填写)一.职业体验报告: 姓名班级 工作地点工作时间 工作强度工作性质

1.

2.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3.从事在此岗位对个人(学历、专业、个人素质)有什么要求? 4.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5.您的职位是什么?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是怎样的? 6.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的事和最讨厌的事都是什么? 7.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8.您认为学校中的哪些锻炼或课程、证书对从事这个行业有帮助? 9.请您对我提出一些就业建议,谢谢! 三.职业调查 姓名班级

公司员工职业规划实施方案

公司员工职业规划实施方案(模板) 根据公司员工发展通道建设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为做好今后员工职业规划,现以技术工人、研发工程师、管理干部为例制定职业发展方案,具体如下: 一、员工发展通道根据各系统岗位的职能职责不同,设置三条发展通道。 1、工程技术类发展通道(***) 主要涉及质量类、产品工艺类、研发设计类岗位,包括未评级员工、技术员、主管工程师、领域带头人四个层面; 2、管理类发展通道(***) 主要涉及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管理类岗位,包括员工、主管、部长、总助或副总四个层面。 3、技工类发展通道(**) 主要涉及生产系统操作类、配送类、保管、记帐、维修类岗位,主要包括未评级员工、一级多能工员工至五级多能工员工共六个层面。 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图谱 二、生产制造部**(技术工人)、产品研发部***(研发工程师)、工艺技术部***(管理干部)职业晋升的标准和条件

(一)工程技术类员工 1、职业晋升积分标准 2、职业晋升条件(领域带头人)

战略构建者平台(领域带头人或高级工程师)方向发展。(二)管理类员工 1、职业晋升积分标准 2、职业晋升条件(总经理助理)

造者平台(总经理助理)方向发展。 (三)技能类员工 1、职业晋升积分标准 2、职业晋升条件(四级多能工或主管) 3、**以目前现状通过公司专家组评定可从领域战术推动者平台(三级多能工或班组长)向领域战术构建者平台(四级多能工或主管)方向发展。 三、破格晋升的标准和条件

为表彰员工在行业、地方、集团、所、公司组织的各项竞赛、质量改进、工作评比、员工创新等活动中获奖,或为所、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由于工作成绩优异而被公司评优的,根据所获得的荣誉,给予适当的加分,该加分项目可以代替资格认证积分中的一项必须条件,但总积分不得少于规定分数。 (一)加分标准 (二)加分条件 破格晋升指不受规定年限、学历等其他任职资格要素的限制,经过一定程序,由用人部门、资源管理部提出的破格晋升名单,经公司领导班子批准而进行的职层升级。 1、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出特殊贡献或重大贡献者; 2、提出并实施的合理化建议或者进行的技术革新,为公司创造显著经济效益者; 3、其他由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提出的人选; 4、凡是参加集团、所内各类技能比赛获得第二、三名的,可以直接认定为三级多能员工,获得第一名的,可以直接认定为四级多能工; 5、凡是参加国家技能比赛获得第二、三名的,可以直接认定为四级多能员工,获得第一名的,可以直接认定为五级多能员工。 四、笔试、面试及实际操作考试 (一)员工经过审核符合各级别申报条件后,开始进入考试程序。 技能通道类员工在取得行业内审定的技能证书或证书复审后一年内申请各级资格认证的,在资格资历积分达到相应级别的要求后,根据技能证书的等级,可以免试笔试及技能考

第九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课时作业·巩固提升]单独成册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错误;化石燃料除了燃烧可以产生CO2,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D正确。 答案:C 2.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 B.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C.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开花也需光信息刺激 D.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须信息传递 解析: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为需光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某些植物开花依赖于光周期,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答案:D 3.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

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①错误、②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③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④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⑤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⑥错误。 答案:B 4.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未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符合题意;干扰害虫正常交尾的性引诱剂为化学信息,B不符合题意;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和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都是利用的物理信息,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A正

【实施方案】中学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学秉承“为国植贤”的办学理念,在“承千年文脉,传明达精要,建英才学校”的办学目标指引下,形成了“明达教育”的办学特色,力争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正气、大气、和气、灵气”的大器英才。我们本着这样的培养目标,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社会的需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让每一位学生有目标、有担当、有追求、有行动,早日实现自己的英才规划。 我校的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为宗旨,以“规划人生,成就自我”为主题,立足于学生未来生涯的展望,结合其人生目标,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做好专业、品德和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成就明体达用的大器英才。 二、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认识与定位 1.生涯规划重要性与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生涯发展探索和成为社会人的准备期。然而,在当前高考的压力之下,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往往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能力与良好个性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是单一地为了考大学而学习,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学生始终面临升学压力带来

的烦躁、困惑和焦虑。许多学生学习动机消退,行为被动,还有一些厌学的情绪。就是多数学习良好的学生,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样兼顾学习和生活,怎样发展自己。到了填报志愿时他们表现得不知所措,于是有的学生就按高考分数来选择大学、专业,有的就任凭家长替代自己作出决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令人遗憾的。 我们学校的教育为学生打上的是“明体达用”的烙印,会做人,会做事、做学问,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我们的学生要学有所爱,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才是“大器英才”的源泉所在。 2.目前生涯辅导面临的问题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5个方面的现象:(1)自我目标的缺失,认 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很少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2)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观认识不清。(3)认为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家长的事。(4)许多学生自我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填报志愿时关注更多的是收入和待遇问题,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放在首位。(5)缺乏学习目标和计划。 三、生涯规划指导的目标及具体内容 1.指导目标 作为普通高中,我校生涯规划指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职业、关注未来,为其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发挥自身能力、成就精彩人生做好准备。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合理的学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精品文档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_有关职业规划实施方案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1 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在每一学年中,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的年限划分,大学生可以按学年阶段设置阶段目标,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下面以本科四年制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为例,供大家参考: 1.大学一年级:探索期 阶段目标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实施方案首先要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和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在职业认识方面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在学习方面,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掌握现代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如果有必要,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作好资料收集及课程 1 / 12 精品文档 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为将来的就业选择打下良好基础。 2.大学二年级:定向期

阶段目标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实施方案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了解相关的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从不断的总结分析中得到职业的经验;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由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 3.大学三年级:准备期 阶段目标掌握求职技能,为择业做好准备。 实施方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的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预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会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如果有机会要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 2 / 12 精品文档 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如果决定考研,也要做好复习准备;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的应试,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4.大学四年级:冲刺期 阶段目标成功就业。

第4讲 生态系统

第4讲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2)生态系统的类型 ①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②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大气、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两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开始,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渐递减。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 3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相反,生物种类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稳定性越低。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5 【例1】(2008·浙江衢州)《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这段话所反映的食物链是()A.蝉→螳螂→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树D.黄雀→螳螂→蝉→树【精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从题中不难发现,“蝉高居悲呜饮露”,知露是蝉的食物,“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知蝉是螳螂的食物,“黄雀在其(螳螂)傍也”,知螳螂是黄雀的食物。串起来便是树→蝉→螳螂→黄雀。 【解答】B 【失分警示】本题易错选A。关键是要充分掌握食物链的概念,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即植物)开始。 【拓展延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树叶→蝉→螳螂→黄雀。 【例2】(2008·浙江温州)楠溪江水网密布,流水通畅,是瓯江最大的支流。楠溪江风景区溪水环山,生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属于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精析】从题中描述的“溪水环山”可知,该风景区有水和土壤,当然作为自然风景区肯定还有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又从题中“生物种类繁多”可知该风景区还有各种生物因素。于是由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解答】生态系统 【失分警示】解答本题时,容易出现由于强调“生物种类繁多”而忽略非生物因素造成错选“群落”的结果。所以在解类似的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的文字信息,找出相应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即可判断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当然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概念也应该具有辨析能力。 【归纳整理】种群:是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3】(2009·浙江湖州)地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她的一切,她为我们提供食物,为我们提供能源。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了“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 (1)我们食物中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制造的。 (2)地层中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并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因此“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这句话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 【精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等,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解答】(1)光合作用(2)生物圈

项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项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第一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如何理解“顾客”这一术语 英语customer可以翻译为顾客,也可以翻译成客户、用户、买主等。按GB/T 19000-2000的定义,顾客是“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也就是说,顾客不仅存在于组织外部,也存在与组织内部。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下一道过程”就是“上一道过程”的顾客。例如:我们公司采购部是工程部的顾客,客服部是设计部的顾客"。 2.组织与顾客的关系 组织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组织提供给顾客,顾客用货币回报组织,双方形成交换关系。因此,组织是依存于顾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组织和顾客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组织的产品只有顾客认可了、购买了,组织才能生存下去;而组织又不可能强迫顾客认可和购买,这样决定了组织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用优质的产品吸引顾客。从这个角度看,组织的地位就应该比顾客“低一等”,因此,才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 3.顾客的需求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质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 B.从组织的角度看,要把握的是自己的产品针对的是顾客的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需求,是当前 的需求还是将来的需求。 C.需求和需要是有区别的。需要是本身具有的,需求是需要的反映,是需要和实际购买能力相结 合的产物,是受条件限制的需要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已呈现五大趋势: 1)从数量型需求向质量型需求转变; 2)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 3)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变 4)从统一化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 5)从只考虑满足自身需求向既考虑满足自身又考虑满足社会和子孙后代需求转变。比如房子:短缺经济时代以前是有住就行,顶多是过年挂个画,而现在还需要个性化,舒服,美观,漂亮,有档次等 4.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1)顾客的要求是顾客需求的反映,包括:明示的(明确表达的)如柜子是什么颜色的?;通常隐含的(虽然没有提出,但可以理解,双方有默契的)如要保护好已有的门,墙面要刷平整,不要有痕迹等和应履行的(例如法律、法规规定的)如厨房,厕所不漏水,装修完后屋内有害物质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等。 2)顾客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隐含的,但这与“通常隐含的”要求不同。“通常隐含的”要求往往是不言而喻的。“顾客的期望”往往高于顾客的要求。达到“顾客的要求”,顾客可能便认可了。如果满足了“顾客的期望”,顾客可能就大大提高了满意程度。如果超越了“顾客的其期望”,顾客可能“喜出望外”。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例如:柜子接口处缝隙达到国家标准---这是达到顾客的要求;接口处缝隙小于国家标准----这是满足了顾客的

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实施方案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度过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和向往。职业就像生命的台阶,我们须站在不同的阶层、位置和高度,开阔眼界、丰富自己。 中国未来十年的主导职业:精算师、计算机、软件设计、环保、健康与保健医学、三维打印技术、保险、法律、老年医学、休闲服务、公关与服务、市场营销、生命科学、咨询与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等。有了职业之后,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行走职场、走向成功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上职业的选择、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简单的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希望做出什么样的成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与工作实习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认识自己把握现实,目的是做自己愿意做和有能力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 在中学阶段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是必须,会使大学生活更加有意义有目的,学习和工作有效率。先准备一步,多一些计划,会获得多一些,成功早一点。职业与中学生并不遥远。

本课程包括职业、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特征、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如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当今经济形势与求职现状等内容。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依据和前提 (一)课程依据 1.发展心理学的依据 高中阶段属于青年早期,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将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种工作②。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15-17岁)属于职业发展的试验期,这个时期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最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中阶段人的个性基本形成,基本的人格类型接近成年,在人格类型刚刚稳定的时候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质,并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一套长远、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存在专业选择失误和职业困惑的现实依据 很多学生因为当年填错志愿,大学四年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专业,导致四年后还要通过考研来转换专业方向;或是“所学非所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曾经有一个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目前这个专业不是他所喜欢的;85%的学生认为,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不会选择现在这个专业。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校组织的清华北大学生的座谈中了解到:有好多学生对

公司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XX公司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为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快人才成长,公司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以“全员素质培训”为抓手,本着公司人力资源与员工职业生涯共同发展得原则,特制订本意见。 一、目得 推动公司人力资源快速发展,推进公司人才培养;提升员工得工作、学习积极性,激发员工活力;引导员工建立正确得职业生涯,使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吻合,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得人才队伍支撑。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范围内全体员工。 三、具体措施 1、配备职业生涯导师 职业生涯导师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得指引者与辅导者,负责指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对其规划进行辅导、修正,与员工共同完成《职业生涯导图》与《学习路径图》得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及时、准确得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导师要求:工作积极、热情,具备扎实得理论与实践基础,始终与公司战略发展保持一致,有意愿为公司培养

优秀人才,具备较强得综合素质。 2、制定职业生涯导图 自员工入职开始,结合公司需求及自身知识、兴趣等分阶段确定职业生涯达成目标,分为短期(3年)、中期(5年)、长期(10年)三个阶段。 短期(3年):为探索期,适用于新员工,帮助新员工找准定位,树立正确得职业发展目标,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个月(入职-6个月),需具备本岗位所需基础知识,尽快适应工作角色,具备独立作业能力;第二阶段1年(7个月-18个月),需具备本专业所应具备得专业知识及技能,完全适应本职工作,能够解决工作中得难题;第三阶段1、5年(19个月至36个月),完全掌握本专业知识及技能,熟练本职工作,完成本职工作得同时能够协助领导做好其她工作,并具备较好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得能力。 中期(5年):为成长期,适用于入职3年以上自身业务较为熟练得青年员工,除熟练掌握本岗位、本专业所需具备得知识、技能外,需学习本单位相关岗位、专业得专业知识,增强自身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从本岗位向本单位、本专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长期(10年以上):为熟练期,适用于入职5年以上员工,需具备本专业相关岗位得知识、技能,能够熟练适应本单位本专业所有岗位工作,在技术、管理或生产领域具备一定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