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333倍是多或表示:的7: 求7个的和是多少?表示例如:×7

555少?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

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1313例如:×表示: 是多少?求的6556119 的: 表示求9是多少?×

6611 : A ×表示求是多少?的a66(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

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注: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

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11b的a的倒数为;分数0)5、任意数a(a≠,它的倒数为;非零整数aaaa倒数是。b,也大于它本身。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六)分数乘法应用题1?(用乘法)多少是、求几分之几的一个数

b=

1”דa33=15

列式:25×例如:求25的是多少?553列,求乙数是多少?甲数的等于乙数,已知甲数是2553=15 式:25×5”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1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的量与分数相乘。位“1(几)。2、()的什么)是(什么(几))(几×= ( ()“1”) )(几3例1: 已知甲

数是乙数的,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533=15

即25×乙数×甲数=553”的量,即的单位“1“是”“的”字中间的量“乙数”是1)注:(533”,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是其中的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5份。

(2)“是”“占”“比”这三个字都相当于“=”号,“的”字相当于“×”。

(3)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例2:甲数比乙数多(少),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35333(或)=401±=25×即×= 甲数乙数±乙数25±25×(555)10.

”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巧找单位“13”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量就是单位“1 1”。单位“速度?4、什么是路程= 时间时间——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的时间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 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5-乙)÷乙多:(甲(甲—乙)差=比后比字后面的量少:(乙-甲)÷乙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3=×= 3÷=3×33113除数的倒数。例、被除数被除数×÷除数=1 55355=553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

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 ≠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三、.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运

算顺序:2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

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除法为二级运算。减法为一级运算,乘、的积”的简便

方法计算。加、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减,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②混合运算:再算括号外面。÷c=a÷c±b÷c

a±b)注:(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后项,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值比号相当

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5

比:5读作:3比4注:连比如:3:4、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2前项读作几比几。123=0.6 12∶12÷20=20读作:1220=例:12∶比20

=520比值比号后项前项后项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

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

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被除除法是一商不变(不除数除号除种运算性质法)0能为)

÷(数分数的分数线分数是一(不分分母分基本性(—数)子能为0个数—质)

比表示两比的基比号后项前(不个数的关比

)本性质0能为项(∶)系除外),0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除外),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分数的大小不变。五、分数

除法和比的应用.

3,乙是25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求甲是多1、已知单位“

533=9)(15×少?即:甲=乙×553,甲是15甲是乙的,求乙是多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533=25)(建议列方程答)15÷=乙×(少?即:甲55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33=×求甲是多少?15的15,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559)33=15)求乙是多少?9÷乙=甲÷几分之几(例:9是乙的,553)(“是”15的几分之几?9÷15=(例:9是几分之几=甲÷乙5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差(“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A 差÷乙=乙15 962))÷15===15-915少几分之几?(15155甲–1 (例:15比9B 多几分之几是:少几分之几?15÷9=乙1552)1-1==–393甲(例:9比15C 少几分之几是:1–少几分之几?1-9÷15乙932)==1–=1–1555差几几)(例乙(1±:甲比15×差=乙±乙少=乙±乙×=乙 D 甲=±乙几几222)=9(多是“+”少是“–=15×(1–”)–,求甲是多少?1515×555几22)=9

9÷(比乙少例甲÷(1±)(:91-,求乙是多少?=E 乙55几3=15)(多是“+÷”少是“–”)5.

22)(1+,求乙是多少?15÷(例:15比乙多335=9)(多是“+”少是“=15 ÷–”)3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关于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通用6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 识点总结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43×5表示求5个4 3的和是多少( 注意:5×43表示5的43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43×52表示求43的5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如何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的量(如:43千克的52是多少?男生人数的52相当于女生人数);“占”、“是”、“比”的后面的量(如:)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谋则穷,穷而不战则亡”必须改变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较为成功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 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教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 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

不知道检查, 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 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 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教师提出的目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期中工作小结

六年级数学期中工作小结 上半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准备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尽管如此,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讲了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根弦: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有了这根弦,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些题目已经反复强调过,但仍有分学生出错。再次、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中我能不断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 设想结合起来。这学期一直以来我时时关爱学习差等生做好培优扶差工作。下面 是我这个学期在教学中主要所做的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 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 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上课前善于从网上 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比如在教学"位置的确定"一课时我看了好多网上发表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还看了网上的示范课录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并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并在网上 发帖、回帖、与同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认真做好了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1.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 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 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从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 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上好课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 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多媒体、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 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六年级我教学六(2)数学兼班主任,一个班37人,这个班是我从二年级带上来的,上课是自己带上来的班级好上,因为学生生会与你配合,有部分人的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比较用心,但也有部分人由于基础太差而无法接受新知识,学习习惯问题方面也有所欠缺,比如,拖欠作业,做作业过程中偷工减料,数学计算的过程的书写格式不正确等。 二、成绩分析:六年级学生面临即将毕业,因此,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会更高。在数学成绩方面,六(2)班的数学成绩比较好,通过前面的总结使我认识到:教师要严格的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和学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老师的严格要求就更重要了,教师只有通过加强教育,耐心的辅导,加上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三、工作总结:对于本人来说是第一次接任毕业班的课,所以有点不大适应,感觉学生的高分出不来,低分比较多,所以我有迷茫过,但很快调整过来了,现总结如下:如下: 1、认真备课.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

节课的重点.认真写好教案和教后感.特别是六年级的很多内容都比较容易混淆,如分数的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解决问题等,所以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认真上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习,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动手操作,掌握方法,体验成功等.鼓励学习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如六年级的《圆的周长》我让学生充分在课堂中利用小组的力量去想办法解决,虽然时间用的比较多,但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收益良好。 3、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个别错题,当面讲解,出错率在50%以上的,我认真作出分析,并进行集体讲评.另外,针对六年级即将毕业的事实,我从基础的练习开始抓起,每天都布置一些基础练习和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如简便计算和解方程,另外还有分数与百分数的解决问题等。 4.不足之处.没有认真做好后进行转化工作.上课和批改作业就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因此在辅导学生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只是一方面的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找老师解决,但毕竟很多学生的玩性比较大,主动性不强,导致没有人自发找老师辅导的局面。另一方面,在

六年级数学半期工作总结

六年级数学半期工作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简单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了,看过学生的试卷感受很多,考试效果并不是很满意.这份试题难易程度中等,各个题型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都做过,但是没让学生牢固掌握,所以学生失分较多.导致优秀率低下.在阅卷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二、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通过考试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理解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忙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2)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十

分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明白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 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个性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知识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这天的学会了,但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理解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必然联系.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但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就应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四、通过反思,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太全啦! |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ac + b c a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百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3)百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2) 一、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 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二、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三、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四、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官家小学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 (数学) 期 中 考 试 总 结 中坝乡官家小学:谯娅玲 2014年11月8日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总结时光如行云流水,转眼间半年过去了,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考试依然是作为评价,衡量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次期中试题的命题,题量较大,难度偏高,知识面较广,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每一道试题的代表性都比较强,强调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强调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强调方法的渗透与综合能力的应用。这套试题的命制另一作用是“打压”不稳定因素,整顿班风、学风,激发潜在能力,明确学习方向,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学生情况 我所教得六年级数学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参考学生共10名。就有3人不及格,及格率70%,平均分只有57.7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21分,其中有一名智力比较低的学生得21分,分数在60—70分的学生就有3名,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有2人,80分以上的学生只有2人。通过对全体学生的成绩情况分析,我们的学困生不是很多,所占的比例不大。由此看来,要想提高总体成绩,就要从这个别学生身上入手。这些分数在60—70分之间的学生和两个没及格的学生,提高的空间比较大。如果每生能在原有的分数上提高10多分,那么我班的总体成绩会有所提高的。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告诉自己:向10分进攻! 从试卷上来看,最基础的环节知识全班没有问题,但大部分学生

习惯不好,眼高手低学习不踏实,计算准确率不高,适应能力差,综合解题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解答。除以上共性问题外还存在着好多个性的问题。个别男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学生们出现这样的成绩在我意料之中,所以在看到不理想成绩的同时,我更关注试卷所反应出的本班的各种学情,关注值得我深入分析和反思的教学症结。 从整体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没有耐心,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体现在计算抄错数字,点错小数点,还有漏写填空和选择题。还有在解应用题时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案等。 2、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策略不能准确应用,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和不能准确依次连接画图。 3、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准确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专项题型的训练不够。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堂教学缺乏更系统的知识整合不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渗透。 6、长期不良学习习惯的负面影响,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 3×7表示: 求7个5 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 3×6 1表示: 求5 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 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 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 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自己最适合自己班级课堂 教学模式同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和本教研组老师进行教学 方法、策略交流,结合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 划,并按计划实施.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努 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把新课程标,准新思想、新理念和数 学课堂教学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工作更上一层 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摸清班级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计划为了顺利而有质有效地完成本学期数学教 学任务,在开学初,研究了两个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知识结构水 平,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针对了解情况, 制定了详实教学计划,计划中对本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两班学 生数学基础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定位.这样,以便在教学 过程中,更好地做到有放矢. 二、抓实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深入细致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 类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有趣 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 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发挥,发散学生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积极 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时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c + b×c 六、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具体量)用乘法)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几分之几 1、找单位“1”:在分数句中分数的前面; 或“占”、“是”、“比”的后面; 2、看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数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数=具体量 (3)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已知具体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 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乘法:因数× 因数 = 积除法:积÷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规律: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三、比和比的应用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3、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分数的分数值。 注意: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期末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期末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 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 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 的准备,课后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 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 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 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 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 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 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 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