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

海德格尔研究综述

卢尔珍

海德格尔哲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的显学。就翻译来说,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零星翻译,到80年代《存在与时间》的产生,到后来海氏其他著作的译介,已经表明海氏的哲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从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来看,80年代还主要局限在将海氏哲学视为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一支,附属于萨特哲学,这迎合了当时人们在极左思潮清算后,寻找新的价值归属的热情。从80年代末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氏进行一种表面的、肤浅的“标签”式研究,转而被海氏思想本身的深度所吸引,开始了对其内在学理及思维方式的探讨。发展到目前,则更是出现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状况。从整体上来说,一方面,立足于海氏哲学所产生的西方整体思想背景,试图把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及渊源;另一方面,关注海氏哲学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密切联系,从而探讨中西哲学交流、沟通的可能。而从海氏哲学内部而言,则分别对其前、中、后期思想给予了关注,其中海氏中后期的思想转向及其思想的一贯性和整体性等问题尤为引人注意,并引起一些可贵的争议和探讨。[1]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目前的海德格尔研究状况略作述评:

一、关于海德格尔不同时期思想的研究

海氏思想所关注的问题的核心,很多学者认为是“存在”。海氏自己在《形而上学导论》开篇便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而不在?”这在他看来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而是“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2]并在书中集中讨论了“在”。而通观海氏一生,“存在”也始终是其思想未曾摆脱的问题症结所在,从早期的《存在与时间》到中后期的《路标》,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但也有人持有另外一些观点。如比梅尔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具有双重主题,即追问存在和追问真理(无蔽),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试图把握那个使海德格尔的思想充满活力,使其探究永不停歇的问题的核心,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个核心是双重的,它既是对存在的探索又是对aletheia(无蔽)的探索。”[3]这里的无蔽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理。

尽管对于海氏思想的主题有着不同的意见,但实际上,上述两种意见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在海氏看来,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必然与“无蔽”“真理”相联系;而“无蔽”“真理”也只有通过“存在”才是可能的。当道及其中一者的时候,总无法绕开另一者。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中,海氏的思想围绕其主题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也包括人们所熟知的中后期转向,即从以“此在”为中心到以“存在”为中心的转向。对此,

我们大致可整理出如此在、存在、真理、语言等关键词,它们分别在海氏思想的前、后期成为论述的核心。略而言之,在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虽然海德格尔声称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存在”,但仍然透露出以“此在”为中心的“主体主义”倾向,这一点已为许多研究者所指出;而到了中期(约三、四十年代),“真理”、“存在”及其关系问题逐渐成为海氏研究的重点。这从《路标》中的几篇有关真理的文章以及《林中路》中《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可以看出;而到了海氏思想发展后期,诗、思、语言等便成为了核心词,并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家”等观点。这一时期的著作以《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和《演讲与论文集》中的一些文章为代表。关于如何看待海氏这种转向,一般也分为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只有到了后期海德格尔才真正形成了自身的思想结构,如比梅尔;而另一种意见的代表如伽达默尔则认为,海德格尔后期并未走出思辨哲学的范围,反而越来越陷入表达方面的困难,以至于诗意的言说超出了哲理。[1]

就国内来说,随着海氏哲学研究的深入,除了已有相当多的论文对海氏学说中的某个具体概念——如“存在”、“真理”等——及其与海氏整体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外,也已经有好几本研究著作分别对其不同时期的思想进行评析。对其整体思想进行概括的如陈嘉映先生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探讨海氏早期思想如靳希平先生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后期则有孙周兴先生的《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等。

二、与不同哲学流派的关系及受到的挑战

提到海德格尔,人们难免首先想到现象学。关于海氏思想在何种程度上受到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影响,这一点海德格尔在《我的现象学之路》一文的自述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而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也明确地说自己所采取的是“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此,研究者一方面关注海氏思想与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在其内在理路上的承继关系——两者所提出的口号均是“面向事情本身”,均想超越主客二元的传统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他们更关注海氏与胡塞尔思想的根本区别。如倪梁康先生便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一文中指出,胡塞尔的存在“可以被还原为一种意识、一种信仰;所以存在设定、存在意识或存在信仰在胡塞尔那里是同义词。换句话说,存在论问题在这里被还原为认识论的问题和心理学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导致胡塞尔在向先验现象学突破的过程中干脆主张‘存在消融在意识之中’或‘一切存

在者都在意识主体性中被构造起来’的一个原因”;[1]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此种意义上的存在仍然只是存在者的存在,它与作为“存在”的“存在”是有区别的。后者简而言之,是就其真理(澄明)而言的存在。在倪先生看来,海德格尔所提出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澄明意义上的无

敝,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超出胡塞尔意向论的突破点。[1]尽管在具体的看法和分析上有所不同,但在海德格尔所采取的现象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胡塞尔这一点上,在学界已为很多人所承认。

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解读海德格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先不说海氏的学生伽达默尔将诠释学发展为现代哲学的重要一支,影响到诸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各个领域,单是海氏本人,也从来不讳言他哲学中所存在的“解释学循环”。在《存在与时间》中,他便说道:“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提出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循环论证’,因为就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说,关键不在于用推导的方式进行论证,而在于用展示方式显露根据。”[2]但这并不代表海氏不重视“解释”的重要作用,相反,《存在与时间》中对领会——解释——命题三者与事物本身渐行渐远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已经为他中后期的“真理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对于后期的海德格尔来说,其思考的问题的根本已经不再是此在,自然也不可能是此在的理解和解释——这只是此在在世的基本现身情态而已;而是存在和真理,而真理,是“自行置入和发生”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可以说,伽达默尔之所以强调理解或解释的存在论意义,所借重的还是海氏早期的思想;至于海氏后期,伽达默尔在指出海氏陷入其表达方面的困难的同时,实际上自己也陷入了理解的困难之中(当然,这也和此时海氏语言方面的思考有关)。故有学者认为,伽达默尔“固守于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 而不能找到理解晚期海德格尔的通道。”[1]

与上述两者不同,与现象学解释学一起构成20世纪两大显学的分析哲学,并非由于思想渊源而与海德格尔哲学挂上钩,而是由于在内在学理上,二者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可比性,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有关语言方面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这从近十年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论文可以看出。如陈嘉映先生的《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思考》、陆杰荣先生的《对“说”的哲学理解———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观点比较之研究》、张志扬先生的《语义生成: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等[2]。这里姑取陈文略谈之。在陈文看来,无论是维氏还是海氏,都不将语言看成是“某种在自然之外生活之外反映自然反映生活并和自然生活符合或不符合的符号体系,而是被认作一种活动,和人的其它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活动”,[3]对于海氏而言,在《存在与时间》中“话语”“语言”始终被看作是此在之“此”的生存论建构的重要一环,后期更是将“语言”视为“存在的家”;对维氏来说,他所主张的“语言游戏”一词中的“spiel”(游戏)在德语中本就有“活动”的意思。据此,二者都从根本上对语言与现实、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可以说,两者无论从否定批判性方面(如对“符合论”的批判,对逻辑主义的否定等),还是从建树性角度来说(“并不在于构筑理论,而是引导思考者上路”),他们的“基本趋向仍然是很接近的”。且在陈先生看来,尽管两人的方法风格迥异,但在其根本立论上,可以感觉到一种共同的关切,即“对人类生存和认识的有限性的关切”。[1]

实际上,除了维特根斯坦以外,分析哲学中的其他人如图根哈特和罗蒂等也对海德格尔进行了研究,不过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语言分析来揭露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语言表达式, 即语言的误

用”[2],故多仍停留在语法、语言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对海氏哲学的冲击构不成根本性的。

除现象学、解释学、分析哲学这三种哲学思潮或流派之外,解构哲学也是分析研究海德格尔思想中的重要一支,其中以德里达为代表。他通过对海氏“文本的内在矛盾的分析”,企图使海氏的哲学“在其‘文本’的统一性中走向毁灭”。也因此,相对于分析哲学,解构哲学对海氏思想的冲击更大。不过,同除维特根斯坦以外的分析哲学家一样,解构哲学与海氏思想的研究在西方比较受关注,在国内似乎还不太惹人注意,这方面的著作、论文较少,故在此仅仅提及,不详论之。

三、与个别哲学家的比较研究

除了上文已提到过的胡塞尔、伽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外,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思想之间的比较研究也是非常受关注的课题。

先说康德。人们之所以将目光*到康德与海氏思想之间的关系上,除了基于西方哲学思想史的大背景之下康德思想必然与海氏有着某种内在关联以外,最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竟之作以及海氏于1929年左右所做的《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的系列演讲以及晚年写的一系列论文、主持的有关康德的研讨班。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实际上只完成了第一部,而在第二部的写作规划中,包含三个部分,其中第一篇便是“康德的图型说和实践说——提出时间状态问题的先导”。这一部分后来便以《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独立出版。就国内目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而言,主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于康德对海德格尔在“时间”问题上的影响和作用,对两人的时间观进行比较;如汪传发先生的《时间作为意义之境——康德、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基本视角》、周膺先生的《海德格尔康德时间比较》;二是海德格尔如何在康德认识论的基础上,避开新康德主义“知识论”的倾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存在论”的路子,同时在何种程度上发展了康德哲学。在这一点上,如叶秀山先生的《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便有详论。在叶文看来,康德所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旨在为经验知识找出根据,为此康德提出了理性对感觉材料具有立法作用的观点。但理性只是作为一种思想、而非实在,当它被作为经验知识的超越性根据的时候,便产生了一个难题,即如何从“思想”过渡到“实在”。因此康德虽然主张“关于感觉经验世界的科学知识之基础奠定在‘思想—理性’形式之上”,但同样未能克服思想与实在的二元的分立,因而未完全脱离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而这也正是康德哲学

的症结所在。而海德格尔恰是从此出发,认为康德的“知识论”仅仅属于“存在者”层次上的,后者对于“存在”本身的问题始终未能给予关注。在海氏看来,康德所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根据恰恰就在于“存在”。从康德的时空观出发,通过不断研究分析,海氏最终得出“‘纯粹时间’是经验时间的条件,‘纯粹存在’是经验的诸存在者的条件,存在论先于知识论”的结论。也因此,海氏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开辟出了他的“存在论”之路。[1]作者在文中将两大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关联层层深入地写来,很令人信服。另外,在此类对比研究中,切入点上比较接近的还有2007年孙冠臣的博士论文《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

同样,海氏与黑格尔的比较研究也比较突出。这方面已出的专著有柯小刚先生的《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论文虽不算多,但很能代表海氏哲学研究的方向。除从思维方式、辩证法等角度对海、黑二人进行内在学理上的沟通外,论者多把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联系起来。如叶秀山先生的《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从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想到的》、柯小刚《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三个简论》等。而海氏对黑格尔此书的解读性著作,在柯文中已经所论颇详。这里略就柯文谈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经历了三次标题的变更:从《科学体系: 第一部,意识经验的科学》(初始命名) 到《科学体系:第一部, 精神现象学 (1807年) , 再到《精神现象学 (1832年),在柯文看来,正是在这三次变更中,海德格尔找到了

对此书进行探讨的入口。从此出发,海德格尔至少从书中获得了三方面的提示:一是道路,即作为经验和历史的道路。在海氏看来,精神的历史,是对“主体经验的扬弃———保存的超越和超越的保存; 而时间性的存在论差异化运作则是对主体经验的存在论阐释,”也因此,黑格尔在第一次标题变更中去掉了“经验”二字,海氏认为这是黑格尔遗忘了存在;二是精神自行展开为道路。在黑格尔那里,这种道路呈现为历史,而海德格尔的解读则为存在历史的解读。后者本质上关乎存在学,而非历史学。《存在与时间》第二部企图在源初的时间境域上来重构存在历史,与此相关。三是一种形式的指引。即精神、存在、道路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对此,柯文说道:“在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解读之后要做的事情是: 如何从海德格尔的解读中继续葆有存在的空地(L ichtung) ,同时又找回被他遗弃了的黑格尔精神的健动?” 而他所说的“精神是道路的乾刚健动一面, 存在是道路的坤宁含章一面, 道路本身的思想则是乾坤合德的大体”,实际上所借重的仍然是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中的本源》中的思想。《本源》中宁静——运动、大地——世界、锁闭——敞开等的争执便明显流露出这一点。虽然说仅仅从黑格尔《精》一书标题的改动来揣测海德格尔从黑格尔处所获得的提示显得有些单薄,但柯文依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来使研究者对二者关系进行审视。

除此之外,另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比较研究性质的文章也涉及到尼采、萨特、马尔库塞、德里达、雅斯贝尔斯等人。篇幅所限,不详及。

四、与中国古代思想的比较研究

应该说,相对前两项比较研究,国内的研究者在这一块所作的努力更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德格尔晚年与台湾学者萧师毅合译《老子》,其晚年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道家,如他对于“道”的领会在某种程度上便接近于老子,而后期哲学中极难翻译的重要概念“ereignis”,王庆节先生认为颇可用《庄子》中“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之中的“庸”翻译之;另一方面,自然是国内对于道家思想、文献掌握的独特优势,使得学人渴望在中西哲学、思想的沟通、交流上做出努力。在这方面已出的专著为数不少,如张祥龙先生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王庆节先生的论文集《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钟华先生的《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以及赖宗贤先生的《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等。至于论文,则更多。从这些著作本身来看,实际上,将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联系起来,已经不仅仅限于道家,还包括儒家、佛家(禅宗)等等。在张祥龙先生的书中,甚至还涉及到了古印度的一些佛学思想——这就从中国古代思想而扩

展到了整个东方思想。这里姑就张先生的某些观点言之。他十分关注后期的海德格尔思想和老子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海氏将老子“讲的

‘无’或‘朴’解释为一种发生性的‘之间’,并认为它是理解‘正在来临的时间’和诗人独特性的关键。这种解释既是对他前期‘存在与时间’学说的深化,又是对他后期的主导思路——‘自身的缘发生’(Ereignis)——的方法论特点的揭示。”也因此,“与《老子》的对话是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家与荷尔德林(包括晚年荷尔德林)起码自三十年代开始就是海德格尔哲理灵感的最深来源。”[1]而在另一文中,他又说道:“‘道’对于海德格尔有着与古希腊前柏拉图的‘逻各斯’和他自己所讲的‘缘构发生’那样的最原发的思想意义,是泉源和活的终极。”[2]以上可说代表了国内研究者的主流观点。所不同的只是关注点及切入的角度不同,诸如道、物、美学、艺术、语言等等。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必须注意到的问题:尽管海德格尔思想后期受《老子》启示颇多,且二者也确实存在着诸多可比较之处——这一点从海德格尔所写的《物》一文中对“壶”之“空”“无”的强调中便可明显看出,但说到底,海氏哲学所产生的土壤仍然是以逻辑分析见长的西方思想背景,他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与老子截然不同,因此在这里老子的影响不宜夸大。毋宁说,如海氏自己所主张的,他一直都只是“在路上”,并不是以某种最终的思想体系为依归。不过,对于这种东西文化最根源处的碰撞及对话,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的:“运思的经验能否获得语言的某种本质,而这一本质将保证欧洲-西方的道说与亚洲-东方的道说以某种方式进入对话?在此对话中,从一个共同的本源中, 涌流出来的东西在歌唱。”[3]

五、其他问题

(一)神学海德格尔思想与神学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受到关注。刘小枫先生所选编的《海德格尔式现代神学》中便包含了八篇从神学角度对海氏进行解读的论文。而他的另一选编之作《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中的几篇文章也同样围绕海氏哲学对当代神学的影响而展开。在论文方面如任俊红《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神学之维及其对现代神学的影响》等。在神学这一块还是以刘小枫先生的一些看法为代表。在他看来,神学和哲学所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对神学而言,是倾听、言说上帝,而不应当询问本体论的问题,神学的对象也无需神学自身来澄清,因为它所面对的是上帝的启示;而对哲学来说,则须不断澄清自身所研究的对象,如“存在”等,因此,它具有言说的界限,须止步于神学。而一旦两者的对象混淆起来,则会产生一种类似“本体—神圣—逻辑学”的东西,于是一方面,存在本身被遗忘;另一方面,上帝本身退隐,从而导致虚无主义的产生。而海德格尔与辩证神学的关系在于:对待两个上帝的问题——首先是圣经中的上帝:在这方面人作期待上帝的“思”,此“思”无需人的证明,它关乎一种启示的信仰,在刘看来,这是海氏“思”所最终走向的“路”;其次是形而上学的上帝: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指的便是这个“上帝”,它最终导向了无神论和虚无,因此人才期待神圣的上帝之思。基于此,海氏的“此在在世”的本体论阐释,具有非价值的中立特性,只涉及到人“必须”存在,而无如此存在的理由(布尔特曼),也不涉及到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而从思维方式来看,

海氏继承了神秘主义基督神学中的否定神学传统,即对上帝只能做否定性陈述(不是什么),而不能做肯定性陈述(是什么),因为任何肯定性陈述都会损害神圣完美者本身。这一传统到了海德格尔那里,并有了如下观点:即不解决存在之被遗忘的问题,根本谈不上上帝之被遗忘,而一旦把上帝当成一个在者由被设为主体的人来进行评判,便是“渎神”,也因此,海德格尔一直对上帝问题避而不谈,止步于哲学所当止之处。[1]这里姑且不论刘文的观点是否确道中了海氏与神学之间的密切关联,至少就国内而言,他的努力填补了海氏哲学研究这方面的空白。

(二)审美虽然海德格尔并不曾对美学方面的问题专门研究过——他所有的论述说到底只有一个主题,即存在,哪怕在《艺术作品中的本源》中也一样,其关注焦点仍然是存在、真理、无蔽——但他的美学思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可以说,在研究海德格尔的领域中,无论是对海氏本人思想的内在梳理上,还是与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比较上,有关美学和审美方面的论文是最多的。专著也不少,如刘旭光的《海德格尔与美学》,钟华的《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等。这里所需提及的是最近几年比较受人关注的以朱立元先生为代表的“实践存

在论美学”中的一些观点。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曾在文章的最开始便提出了作品、艺术、艺术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如艺术家必然地以某种方式成

为作品的本源,其方式不同于作品之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的,艺术也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同时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但艺术竟能成为一个本源吗?哪里以及如何有艺术呢?”[2]对此,实践存在论美学所借鉴的提问方式是:人(而非审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美得以产生的可能性条件,而具有美的物(而非审美客体)也同样以另外的方式成为美的本源,在这里,美又可能以与上述两种方式都不同的方式成为了审美(对人而言)和美的物之所以可能的本源。但是美从何而来呢?它是怎样得以成为本源的呢?可以说关于美的这几点提法切中了传统美

学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及现象。如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所衍生出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的划分,及美在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反映的观点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后的研究者虽在讨论三者关系时各有侧重,但大体仍在其框架之内。此外,如柏拉图将感性事物的美,都看成是对理式美的零星而模糊的摹本的观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促使后来的美学研究将一种终极美、永恒美的追求作为最高目标,等等。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从一开始都预设了一个前提,即都认为“美”是不言自明便已存在的,都将其看作是感知、认识和追求的对象。这样一来,便产生了“美是什么”,“美的本质”等问题,而对于美是如何可能的则始终未曾得到思考。

正是从上述思路出发,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倡者朱立元先生提出了美的“生成”观。他主张“关系(活动)在先”原则。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活动),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三者才得以现实地生成。

在这里,“在先”并不指一种时间上的先后——审美活动及三者都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在逻辑上来说,审美活动先于美而存在。这样一来,美便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同时也就破除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1] 因此,他提出应当将马克思的“实践”观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联系起来,建构起一种实践存在论美学。但问题是,要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结合起来,两者至少须具有内在的相通性。那么,这种相通性何在?针对这个问题,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了三点根据:第一,马克思学说中的实践观念和存在观念本体上的共属性和同一性;第二,实践与存在均揭示出海德格尔所说的“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的本体论意义;第三,是中国美学语境下揭示出来的一个发展方向。[2]应该说,实践存在论美学将审美活动(关系)凸显出来,强调美的“生成”这一点在破除主客二元对立上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其理论中一些概念得不到厘清,加上马、海二人思想的融合还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实践存在论美学引发了很多争论。这也可以看成是研究者试图将海氏思想与中国当代美学相结合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范例。

(三)现代科学、技术、生态海德格尔论技术之文不少。其中反响很大的如《世界图像的时代》。在这篇论文中海氏指出了现时代所产生的五种重要的现象:科学、技术、艺术落入美学的管辖范围、文化的政治和诸神的退隐,并着重探讨了其所依据的形而上学基础。在海德格尔看来,现时代的科学的本质乃是一种“探究”,都“建筑在对已经圈定的客体方面和预先设定之上”,“存在物不得不使自己站到被描述被反

映的位置上”,[3]如此,无论自然还是历史就均成了“探究”的“客体对象”,并有了一套可供计算和操纵的法则和尺度。与此同时,人变成了主体,“其他的存在者只有在人的平面上才能够为它们自己的存在和真理找到立足的根基”,这样,存在者整体——世界,就变成了一幅图画。对此,海德格尔主张人应该不断地对存在有所“知”,但这种“知”绝对不可以是算计性的,其所追求的真理只能够依赖创造性的追问,赖于真正反思的力量,它才可把把人类带入“存在之敞开”。而在对技术的思考上,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之本质显示于我们称之为集置的东西中”[1],而“集置”本身属于解蔽的命运,人在“解蔽”的道路上便一味地去住住那些被解蔽的东西,并从中采取一切尺度,从而遗忘了存在。不过,在海氏看来,“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度”,[2]他所提出的是人当走向“诗”与“思”,聆听存在之言,从而“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研究者们虽未必都认同他最终的解决之法,但多从海氏科学、技术的批判性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思考现代工业技术时代对人的奴役这一现状。在这其中,生态方面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环境的日益破坏和所谓生态哲学的兴起——这一般也与海德格尔技术之思、存在之思相联系。

六、结语

短短一文,自然不可能将海德格尔思想研究的状况说得面面俱到。不过,从上文所点到的几个方面而言,国内对海氏思想的研究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哲学领域,而形成了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态势。这其中既有相对于西方研究比较薄弱的地方,如如何将海氏放在西方整体思想背景下进行比较富有穿透力的研究,国内的研究状况不尽如人意,这从海氏与康德、黑格尔的比较可以看出;也有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如在开展中西思想的对话这一点上,我们便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怎样扬长避短,踏上真正的“思”之路,相信这是任何一个研究海德格尔的人都将面临的问题。

--------------------------------------------------------------------------------

[1] 王为理:《海德格尔研究评述》,《哲学研究》,1996.6

[2]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页。

[3] 比梅尔:《海德格尔》,刘鑫、刘英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0页。

[1] 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哲学动态,2001.5

[1] 倪梁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见中国现象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02050710.htm

[1] 倪梁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见中国现象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02050710.htm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1] 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哲学动态,2001.5

[2]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

[3] 陈嘉映:《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思考》,见中国现象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02050710.htm

[1] 陈嘉映:《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思考》,见中国现象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0208111.htm

[2] [3] 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二)》,哲学动态,2001.6

[1] 叶秀山:《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3

[1] 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对一份新发表文献的分析》,中国现象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0506204.htm

对海德格尔_存在_概念的四重解读

收稿日期!2007-12-02 作者简介!王策,男,1978年生,陕西西安人,助教,哲学硕士。 第6卷第2期2008年5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6N o 2M ay ,2008 对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四重解读 王 策 (西安邮电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摘 要!?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从时间、真理、虚无、语 言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进行阐释,以便更深刻地领悟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时间;真理;虚无;语言 中图分类号!B516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8)02-0062-04 ?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持续地关注、思考、探究、追问?存在#问题,是这位哲人的一贯主题。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存在论提出质疑,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存在本身的不可言说,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难题;理解海德格尔运思的立场与视角,须经由其?存在#来打开通道。 海德格尔并非将存在当作一个可以把握的对象,重归在认识论层面界定其涵义的旧路,而是要在源始境域领悟存在的无尽深意。?我们不可能直接地真正把捉在者的在,既不可能在在者身上,也不可能在在者之中,还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什么地 方。#[1] 存在的?本质#无可把捉,所能探求和理解的只能是存在的意义。就?存在的意义#言之,海德格尔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等多种视角,对理解、探究?存在#问题付以了反复追问。这些关于存在的诸多论述中最重要的线索,就是存在与此在???人本身的存在???息息相关:人需要存在,存在也需要人,人与存在相互依属。 一、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把他的此在分析称作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并不试图制定包罗万象的存在概念,而是要分析?此在#这一提问者的存在方式,即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状态(D ie Ex istenziale)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详尽分析只是为其时间论所 做的准备性工作。这是因为,虽然存在是由此在的开展即此在对存在的领会来敞开的,但是?在隐而不彰地领会着存在这样的东西之际,此在由之出 发的视野就是时间。#[2] 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才是一切存在领会的地平线,他把此在的时间结构称作?时间性#(Zeitlichkeit),指出作为此在的生存结构的操心(Sorge),其构成自身的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中的#和?作为寓于%的存在#,就分别与时间的三维,即将来、曾在和当前相呼应。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可以满足作为生存结构基础的需要。这是因为,每一时间化过程都包含了将来、曾在和当前三种绽出样式的共同作用,只不过在领会中是未来占优先地位,在情绪中是曾在占优先地位,而在沉沦或言谈中则是当前占优先地位。所以,正是?时间性#使此在的?生存论建构、实际性与沉沦能够统一,并以这种源始 的方式组建操心之结构的整体性。#[3] 这样,存在通过此在展开,而本真的此在从其本己的未来中把自己时间化,为时间所规定,海德格尔由此演绎了一条?从源始时间到存在的意义#的探究存在之路。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方面,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唯有此在有?显现???生成#。这一?生成#不是其固有本质的自我展现,而是指向未来的、向可能性开放的生成。换言之,此在没有先在的本质,?能在#,即向本己的可能性的存在,才是此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摘要: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

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认识

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认识 马丁·海德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及其性质。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的理解。为避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以新的方式来进行。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创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始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作者简介:孙杨(1987- ),男,河南南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摘要: 技术的进步使人逐渐地陷入了以“人类中心论”为导向、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困境之中。本文首先解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思考,然后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最后,作者认为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对之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沉思的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座架;解蔽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1)12(a)-0000-00 1 解读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的根本问题是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和追问。海德格尔终其一生都在追问存在的意义,技术之思作为其存在之思的一环,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就是一种去蔽,即把隐蔽着的东西揭示出来, 或让隐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因此, 这种去蔽的领域,也就是真理发生的领域。由此,海德格尔所探讨的是技术本身的无蔽状态,他赋予技术以存在论上的根本性地位。可见,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在技术的座架的命定中,技术是人靠自身无法

控制的东西,人被座落在此,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的,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 2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视域中的现代技术 今天的人类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各种技术,从生到死,从物质需要到精神享受,从国家到个人,从生产到生活,人们把未来幸福生活的一切可能性都寄托在技术身上。然而,诸如核泄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之类的负面影响使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技术仿佛能让人上天堂, 也能让人下地狱。于是,悲观主义者宣称技术是潘多拉的魔盒,乐观主义者坚信这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 而大多数人比较愿意将技术比喻为一把双刃剑,相信只要剑柄掌握在善良、智慧而又正义的人手中,宝剑就会降妖除魔而不是助纣为虐。但是, 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类所面临的来自技术的危险。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及其危险作出了独特的解说,在他看来, 技术绝不在于制造和操作,绝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去蔽。技术是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和建立中,构成维持现代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的关系类型。 既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去蔽,那么,怎么看待现代技术的去蔽呢? 首先,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去蔽是一种促逼。这种促逼向自然提出了蛮横的要求, 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促逼意味着强行向事物索取, 意味着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的状态以达到人类对它的技术需要。现代各种高新技术的促逼使得各

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一、存在与此在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这些成见主要有: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这 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 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这种所谓的自明 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 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 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 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 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 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 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 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 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 方式,并且仅此而已。”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也和现成存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现成存在 者的存在对这种存在者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而此在则始终具有向来我 属性(mineness)。 海德格尔据此区分了两种存在状态:本真状态(authenticity)与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当此在向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时,它就 处于“本真状态”;反之,当它混迹于他人之中从而跟随他人为它选定的可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存在的意义”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并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求将海德格尔的问题转为正面课题,探讨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以实践人学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一种尝试。 一“存在的意义”及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 海德格尔认为,两千多年欧洲哲学发展,遗忘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哲学问题,即“存在的意义”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耽搁,使几千年的本体论实际上成为“无根的本体论”。因此,他写《存在与时间》“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则是把时间阐释为使对‘存在’的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境域”[(1)]。 “存在的意义”是个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一,在这个问题中,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则与一切“存在者”有所区别,它使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但它本身却不是任何一种“存在者”。其二,在这个问题中,问之何所问,是存在的意义。由于存在本身就不同于一切存在者,因而它的意义也就有别于存在者的意义,后者可由理性概念来定义,而前者则需非理性的领悟去体会。正是基于对“存在意义”特点的分析,海德格尔进一步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海德格尔的方案包括出发点、方法、步骤、根据等方面内容。第一,要确定一个并非随意的出发点。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根本有别,但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因此,应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而不是离开存在者去玄思冥想存在。然而,天地苍茫,斗转星移,究竟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是我们自己,即“除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外还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2)],用“此在”这个术语加以称呼。为什么?海德格尔分析了“此在”这种存在者同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而具有的几层优先地位:此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当下状态,凭借着生存从万物中崛起;此在能经过领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此在能建立各门具体科学以及哲学使自己的领悟系统化理论化,等等。正因为这样,“此在”就能作为探究“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其它一切存在论所源出的基础存在论必须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3)]第二,海德格尔认为解决“存在的意义”的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走向事情本身”[(4)]。之所以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只有它才能把被人们遗忘的存在重新唤出。海德格尔认为,事物的存在与事物一并显现,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以致于它虽昭如白日,却又被深深遮蔽;尤为严重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存也熟视无睹,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精心处理各种关系,在生存方式中生存本身被彻底遗忘了。因此,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直面杂多中的“一”,直面变化中的“不变”,直面事情本身,直面生存本身,才能领悟到存在,才能去探讨存在的意义。第三,海德格尔分析“存在意义”的步骤是抓住此在的“在世”。此在的生存总是“在世界之中”,没有孤立的脱离世界的此在。从都市的纸醉金迷到深山的青灯古佛,个人作为此在,都处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一个对之有意义的周围环境,此在一向活动忙碌在这个世界中。这种忙碌首先是与“物”打交道,海德格尔称之为“烦忙”。其次是与别人打交道,称为“烦神”。无论“烦忙”还是“烦神”,都是“烦”的具体表现,“烦”则是两者的基础和得以可能的条件,从而“烦”展示着此在在世的全部本质。“在世本质上就是烦”[(5)]。第四,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讨论的根据是“时间性”。在他看来,研究此在,必须研究它的有限性,而此在的有限性就是它的时间性。按照通常的观念,时间是一种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无始无终的序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 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 一、存在问题 二、此在的世界 三、此在的沉沦 四、向死而在 五、海德格尔与老庄 一、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1927)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柏拉图 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1)玫瑰花、牡丹花……“花”; (2)花、草、树、木……“植物”; (3)植物、动物……“生物”; (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 (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 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 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们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存在看作是两回事:我们始终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行动中存在出来,显现了出来。因此,此在是存在的“澄明”或“林中空地”(Lichtung)。

对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的看法

对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的看法 10经管实验(1)班 Q10500127 盛宇东 《论真理的本质》这篇文献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在承认有所谓“海德格尔思想转折”这一前提下,人们公认它是这一转折的关键标志。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毕生倾力思考存在问题,那么,一篇探讨真理之本质的文献何以能成为其思想转折的关键标志? 那么这就首先迫使我们去追问存在问题与真理问题的内在关联。 德国学者比梅尔曾经指出,海德格尔思想中有着双重核心,即“它既是对存在的探索又是对无蔽的探索。”鉴于海德格尔曾经长期将“真”思为“无蔽”,则比梅尔的观点事实上是指,“存在”与“真”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双重核心。纵观海德格尔的前后期著作,我们很难见到他只谈“存在”或只论“真理”,这两者始终处于同一个追问之中,毕竟,“哲学自古把真理与存在相提并论”,而“‘存在之意义’与‘存在之真理’说的是一回事情”。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一个初步解释,即《论真理的本质》的重要性在于其致力于存在之真理问题。那么如果海德格尔毕生都在思考存在问题,所谓海德格尔思想之转向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海德格尔将“存在之意义”问题确立为其思想之根本问题之际,“意义”问题就已经被把握为“真”之问题,并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一再出现了这样的强调:“真理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真理源始地与存在联系着”。那么,《论真理的本质》究竟在“存在与真理”问题上实现了什么样的“转折”,我们有必要给予《论真理的本质》以整体性的透视。 《论真理的本质》一文结构严谨,共分为九节,前八节为正文,最后一节为注解。就内容来看,全文结构可以简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节到第七节解释问题,最后两节则阐明宗旨。为论述方便,我们将把最后两节的探讨并入对本文思想宗旨的探讨中。首先来看前面七节:第一节以“流俗的真理概念”为标题对传统真理概念进行了分解,真理就是陈述与事情的符合一致。第二节“符合的内在可能性”追问上述“符合”真理观的依据,得出“符合”依赖于对“正确性”的确立,而行为的开放状态赋予陈述以正确性,但这又激发了另一个问题,即开放的和先行确定标准的行为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问题。第三节“正确性之可能性的根据”尝试回答上一问题,鉴于这种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域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因而其答案是“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在第四节“自由的本质”中,经过一番展示,自由的本质被规定为“让存在者存在”。自由乃是对存在者本身之解蔽过程的一种参与。第五节“真理的本质”并未重复以上诸节已经获得的洞察,而是悄然开始实施一番“向转向的跳跃”。这一“跳跃”预先呈现在这样一番陈述中: “让存在总是在个别行为中让存在者存在,对存在者有所动作,并因之解蔽着存在者; 正是因为这样,让存在才遮蔽着存在者整体。让存在自身本也是一种遮蔽。在如此存在的绽出的自由中,发生着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存在着獉獉獉遮蔽状态”。这意味着,作为“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自由是一种“解蔽”,是真理的本质,但还不是真理的源始本质,因为这样一种对存在者的“解蔽”同时就构成了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从第六节“作为遮蔽的非真理”开始,海德格尔开始了关键一跃,他指出: “从作为解蔽状态的真理方面来看,遮蔽状态就是非解蔽状态,从而就是对真理之本质来说最本己的和根本性的非真理。存在者整体之遮蔽状态,即根本性的非真理,比此一存在者或彼一存在者的任何一种可敞开状态更为古老。它也比‘让存在’本身更为古老”。一方面,解蔽之为去除遮蔽,必须“首先”有遮蔽状态。另一方面,解蔽始终只是对存在者的解蔽,然而总会发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对“局部”的解蔽始终又是对“整体”的遮蔽。在第七节“作为迷误的非真理”中,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人固执地孜孜于一向最切近可达的存在者。但另一方面,只有作为已经绽出的人,人才能固执,因为他确实把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当作标准了。人离开神秘而奔向方便可达的东西,匆匆地离开一个通行之物,赶向最切近的通行之物而与神秘失之交臂,这一番折腾就是误入歧途。对被遮

对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认识

对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认识 就像胡塞尔的现象学在方法论方面意味着哲学和美学史上的一个转变一样,可以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本体论的内容和主旨,也意味着哲学和美学史上的一个明显的转变。 海德格尔尽管能在哲学史上引起某些转变,但是,很多西方学者也意识到,“它本身同时又包藏有一种危险,即它会使人们把迄今为止的一切都看作是陈旧过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会引起思想上内在的放纵”。例如,他说:“人们在对理性这个神祗的偶像化中也委实走得太远了,结果,人们竟然能诋毁所有把理性之要求当作一种并非原始的要求来加以拒绝的思想,还干脆把所有这些思想称之为非理性。”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确乎就“包藏有一种危险”。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把作为过程的“存在”从万事万物中抽离出来,作为一切“存在者”的根据,再由此提出“存在优先于存在者”的命题。接着,他又认为“存在”是以“此在”( 即“人之在”或“人的生存”) 为基础而获得显现的,于是他主张“在者”是其“所是”的过程,亦即“人”对其“在”的领悟过程。人的“生存”就是人的“在世”,而人的“在世”就是与烦恼、操心、畏惧等情绪相联系的人的“能在”建构。因而必须从这种人的“能在”建构去说明其他存在物的“存在”。这种“存在论”,实际变成了一种主观第一性的新的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曾经这样说: “只要在的真理没有被思,一切本体论就都仍旧没有根基。”可见,不管哪种物质本体论或精神本体论,他都是不信任的。在他看来,“证实”是依据“存在”的显示进行的,“证实”意味着存在者在自我同一性中显现,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者。而事物命题的“真在”( 即真理)必须被理解为揭示着的“存在”。可见,海德格尔不是追求科学的规律,而是追求“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不赞成真理是主观表象与客观对象符合的说法,他认为“真理”本质上是此在式的存在方式,一切“真理”都同“此在”的存在相关联。换句话说,“真理”是“存在性之‘真理’”,“真理”“即‘存在’之‘意义’亦即‘真理性之存在’,是为‘真在’或‘真如’”。说到历史,他认为“历史的历史性的本质在于向本己之物的返回”。可是我们知道,海德格尔所讲的“存在”,不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这种“存在”所标示的普遍性,不是一般的共相的普遍性,而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着”的那样一种过程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词性上,存在作为概念是‘存在着’的动词( to be) 的含义,而非作为‘实体’的存在物的名词的含义。” 其实,从事物与过程或者说从“存在者”与“存在”的关系来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过程”是事物的过程,是事物集合体的过程。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过程”,则是“超越”一切“存在者”并决定一切“存在者”的抽象的过程。海德格尔是主张脱离“存在者”来理解“存在”的,是主张“存在”先于“存在者”的。这样,在他的哲学中,其“存在”就如阿多诺所批评的那样,成了没有“存在者”的“存在着”,犹如“没有发光体的光”一样。毫无疑问,这在哲学上是荒谬的。 当我们说“存在”与“存在者”是一体的、两者并没有所谓先后之分的时候,那是一种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表达。海德格尔的观念则不同,他认为无论我们怎样讨论存在者,存在者总已经是在存在已被领会的基础上才得到领会的。此处的“领会者”指的是人,此处的“领会”,指的是人凭着心理体验去把握对象。这样,海德格尔就武断地把“领会”过程的顺序绝对化,把这个“领会”过程当作了证明“存在优先于存在者”观念的理由。 那么,能不能隐去“存在者”而孤立地探讨“存在”呢?事实告诉我们是不可能的。海德格尔在此也遇到了困境,于是,他就玩起了文字游戏。本来,“存在”或“是”,是一个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得任务就是通过对广义得意识活动得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得“显现”。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 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但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成其为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何而来?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是作品;因为一部作品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就是说,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那就是艺术。 正如艺术家以某种方式必然地成为作品的本源而作品成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地,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但艺术竟能成为一种本源吗?哪里和如何有艺术呢?艺术,它还不过是一个词,没有任何现实事物与之对应。它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观念,我们把仅从艺术而来才是现实的东西,即作品和艺术家,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即使艺术这个词所标示的意义超过了一个集合观念,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或者事情恰恰相反?唯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而存在之际,才有作品和艺术家吗? 无论怎样决断,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都势必成为艺术之本质的问题。但由于艺术究竟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必然还是悬而未决的,因此,我们将尝试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但什么和如何是一件艺术作品呢? 什么是艺术?这应从作品那里获得答案。什么是作品,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任何人都能觉察到,我们这是在绕圈子。通常的理智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为它与逻辑相抵触。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可以从我们对现有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获知。而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确认我们的这种考察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但是,与通过对现有艺术作品的特性的收集一样,我们从更高级的概念作推演,也是同样得不到艺术的本质的;因为这种推演事先也已经有了那样一些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必然足以把我们事先就认为是艺术作品的东西呈现给我们。可见,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在哪里这样做了,也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必得安于绕圈子。这并非权宜之计,亦非缺憾。走上这条道路,乃思之力量;保持在这条道路上,乃思之节日——假设思是一种行业的话。不仅从作品到艺术的主要步骤 与从艺术到作品的步骤一样,是一种循环,而且我们所尝试的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也都在这种循环之中兜圈子。 为了找到艺术的本质,找到在作品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东西,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现实的作品,追问一番:作品是什么,它如何成其为作品。每个人都熟悉艺术作品。人们在公共场所,在教堂和住宅里,可以见到建筑和雕塑作品。不同

浅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201621.html, 浅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 作者:叶婷玉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存在主义是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回应并推动了西方 现代美学的存在论、语言学转向,继承并发展了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思想,而且还继承并创新了古希腊、中世纪的神性美学传统。同时,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之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性还在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揭示了了现代美学。首先对存在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并浅析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的内容。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最先提出的是尼采.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存在主义发展于德国到法国,德国以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为代表,法国以萨特和加缪为代表。 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颠覆传统本质观本质决定存在,本质第一性,存在方式第二性。存在主义认为,首先,个人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第二,存在是存在的方式和状态。第三,人的存在方式和状态高于人的本质。第四,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在历史中建构的,而非永恒的,先在的。本质意味着意义和价值或“身份”,人是最基本的存在,以物质性存在为前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人物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过程显现。 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之一海氏以其对存在的独特追问,开始了自己的思想道路,并在西方现代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美学与哲学思想的根本问题,因此,海德格尔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根基息息相关。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凡·高的作品《农鞋》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诗意性的现象学阐释:“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凝聚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是朦胧的冬冥。这双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镇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海德格尔首先肯定艺术品是一种物质存在,具有物性。然而艺术品的物性仅仅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家才能创作真正的艺术品。那么怎样才能创作真正的艺术品呢?海德格尔认为,就必须揭示存在着的真理。所以海德格尔关注到的是器具的器具存在,而不像起初人感觉的那样,仅只为了使人更好地目睹一个器具是什么。他通过对凡·高的《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