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薄荷研究现状

我国薄荷研究现状
我国薄荷研究现状

薄荷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tq)为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等。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其地上部分干燥后可以入药,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薄荷用途很广, 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工业等。作为中药, 其味辛, 性凉, 用于风热感冒, 风温初起, 头痛, 目赤, 喉痹,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荨麻疹、风疹。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早在 2000 多年前,古人就已知采集薄荷供食用和药用。我国对薄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用价值方面,其次就是其化学方面。现就国内对薄荷各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薄荷的化学成分

薄荷的化学成分是要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 0 . 8%~1%,干茎叶中含 1 . 3%~ 2%。1 . 3%~ 2%。挥发性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 thol) , 含量 62%~ 87% , 还含左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胡椒烯酮(Piperitenone)、二氢香芹酮(D ihydrocarvone)、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乙酸癸酯 (Decylacetate )、乙酸松油酯(Terpinylacetate)、反式乙酸香芹酯( Trans-carvylacetate )等物质。由于薄荷属植物分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自然杂交现象普遍以及有性和无性繁殖并存,使薄荷属植物种类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都产生很多变异,导致提取的薄荷油成分也有差异。对薄荷油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其中的薄荷脑和胡薄荷酮。此外,薄荷还含有一些非挥发性成分。曾建伟等了对薄荷残渣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 ,从薄荷的乙醇提取物中 ,分离得到刺槐素、椴树素、蒙花苷、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8种化合物。

2. 薄荷的繁育、栽培、采收、加工

薄荷脑和薄荷素油薄荷原油及其产品具有镇痛止痒、芳香清凉的作用 ,广泛用于牙膏、口腔卫生、洗涤用品、烟草工业、香料和驱风药物中,我国国内消耗量每年2000吨 ,正常年份出口量约5000吨。作为传统的出口商品 ,我国的薄荷产品以香气纯正、异味少而享誉世界 ,被誉为“亚洲之香”,在国际市场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一度占世界贸易额的80%以上。薄荷油在植株体内的含量不仅与生育期、品种、种植密度、叶片多少和大小有关,还受不同气象因素如阳光、温度、水分等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薄荷的繁育、栽培、采收以及加工技术是对薄荷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对提高薄荷的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作用。

2.1薄荷的繁育方法

2.11根茎繁殖。10 月下旬~ 11 月上旬, 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cm横向开沟, 深10cm,然后从留种地里挖起根茎, 选色白、粗壮、间节短的切成10cm 的小段, 随即按株距15cm栽入沟内。栽后施稀薄粪水, 覆细土,耙平压实,一般每667m2用白嫩新根茎100kg 左右。

2.12秧苗繁殖。选生长良好、品种统一、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地。秋季收割后,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 次。翌年4~5月间,当苗高15 cm 时拔秧移栽, 移植地按行距20 cm , 株距15cm挖穴, 每穴栽秧苗2 株。栽后盖土压紧,再施以稀薄人畜粪水定根。在幼苗初期宜加强中耕锄草2~3次。在田间齐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和补苗,移栽的苗要及时灌水。移栽以“清明”前进行为宜,可提高产叶量和增加产油、脑量。

2.2薄荷的栽培技术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快,易开花,日照越长,叶表皮下单位面积

油腺越多。花,日照越长,叶表皮下单位面积油腺越多。薄荷种植宜选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pH值为6.0-7.5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对薄荷的生长最为适宜。秋播薄荷选伏翻地,春播以秋翻冬灌地为宜。种植前深耕细作, 每667m 2施入2 500 kg左右的腐熟厩肥、堆肥或土杂肥作基肥, 然后作宽1.5 m、深15cm的高畦, 开好沟宽30~40cm排水沟。由于不同的肥料对薄荷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且薄荷每年要刹割2至3次,因而在施肥上要注重按“施足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和“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的原则进行。

2.3薄荷的采收

以每年收割两次为好。第一次在6月下旬~7月上旬; 第二次在10 月上旬开花前进行。薄荷采收时间不同对薄荷油含量影响很大。采收应选择连续晴天土壤干燥时,于露水干后至下午2时前采收。

2.4薄荷的加工

薄荷的加工,一般是将其烘干后,提取其挥发油做他用。目前国内外对薄荷挥发油的提取主要是以水蒸气蒸馏法(SD)为主。梁呈元等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薄荷挥发油。结果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分别为2.43%和1.77%,超声波法分别为1.34%和1.09%,冷浸法分别为1.27和1.02,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为1.05%和0.90%。超临界CO2提取的薄荷油出油率和薄荷醇得率高,而且具有操作温度低、无毒害、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能够保证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 ,薄荷油的4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2提取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3.薄荷的药理作用

3.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内服少量薄荷或薄荷油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汗腺分泌, 增加散热, 有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还具有较弱的抗炎镇痛作用。

3.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薄荷醇能促进分泌, 使粘液稀释而表现法痰作用。薄荷醇对豚鼠及人均有良好止咳作用。

3.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薄荷的乙醇提取物, 对乙酰胆碱或组胺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肌有抑制作用, 且后者作用比前者强一倍。在离体状态下, 薄荷醇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抑制氯化钡的作用, 可能是阻滞钙通道所致薄荷油有健胃作用此外, 薄荷油蒸馏所得的兰香油烃有治疗效果。薄荷醇与薄荷酮可增加胆汁排出量并有持续利胆作用。薄荷注射液, 薄荷的丙酮干浸膏或 50%甲醇干浸膏均有显著利胆作用, 其中含挥发油较多的丙酮干浸膏作用更强,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也有相似的利胆作用。

3.4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薄荷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薄荷水溶部分也对大白鼠有抗早孕作用和兴奋子宫作用。薄荷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JTC- 26株有抑制作用。印度民间用薄荷叶控制生育。

3.5促透作用

薄荷醇能显著促进醋氨酚透皮吸收作用。薄荷脑有显著促进扑热息痛透皮吸收作用, 其机制与引起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我国的教育现状的研究

我国的教育现状的研究 摘要: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评价的概念可总结为:对一定的教育目标以及其价值,优缺点和基本信息进行系统的,详细的,严格的收集,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出来!为教育决策者和社会提供有效的信息,如此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那么根据教育评价的定义来看我国的教育评价发展状况以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评价在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教育评价的概念、作用、类型、标准、模式、基本程序、基本原则、搜集与处理教育评价信息的方法和评价再评价的方法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曾经一段时间我国建立起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我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兴衰,教育的好坏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评判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评价就成了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那么“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就为我们研究教育评价的定义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一、教育评价定义的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 (一)、初步发展时期 追溯一下教育评价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教育评价开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教育评价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这种教育评价方式是以学生对课本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运用情况进行考量,这种考量方法没有从教育过程对教学进行考量,所以也

就导致了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所以学生也在这种教育评价中片面追求课本,而没有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受益,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评价概念是比较片面的。那么进入20世纪30年代,教育评价就有了新的发展。 (二)、泰勒提出的以教育目标为中心时期 我们来分析以美国教授泰勒(R.W.Tyler)为代表的教育评价定义,根据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他们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达到程度的过程。(侧重点放在教育目标上)可见他们的教育评价已经从单纯的考量学生对课本的掌握情况过渡到注重教育效果,这种评价定义能鉴别好坏和区分优劣,激励人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都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在他看来,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应该如何行为的方式的述,用最精确的方式述目标,也是为了更清楚地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成功与否。事实上,目标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起中心作用,这在博比特那里有详细论述。有人认为,泰勒在讨论学习经验时,尤其是谈到培养反省思维能力时,很难说他也把教育看做是一个生产加工过程。而且,他对行为目标的看法也是比较全面的,他强调要根据实验或试验的结果来决定行为一般化程度。但是在教育评价领域,后来人们重新考察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泰勒模式,认为泰勒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具体地说,教育评价如果以目标为中心和依据,那么目标的合理性又根据什么来判断呢?教育活动除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非预期的效应与效果,这些非预期的效应和效果要不要进行评价呢?等等。在

最新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我于2010年10月12日,被分到宝鸡斗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宝鸡市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五,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

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02T14:52:34.340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4期作者:陈华新赵文华张梦雅秦佑红刘菲[导读] 本方案选择将对于木材质的理解与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旨在创造出适合人的行为尺度的建筑。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图书馆,顾名思义,是一个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本方案选择将对于木材质的理解与荷兰风格派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旨在创造出适合人的行为尺度的建筑。从建筑的形式、要素、实用性、功能性等各方面出发做了充分考量,以建造这样一个图书馆空间:一个一层平面的建筑,打破墙体,消除内外空间的隔阂,大量通透的玻璃将光线直接引入室内,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一种适宜人阅读的环境)。图书馆的各个功能空间被划分成矩形平面,且建筑不可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及建筑的高度,而是一种俯伏于地面上的建筑,建筑的本意便是让人容身,使人使用、居住的舒服。【关键词】木质;荷兰风格派;人的尺度;俯伏【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09-02 1.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知识的传承毫无疑问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储备力量,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则首当其冲。中国教育新闻网曾发布过一组调查新闻显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络上,而日常阅读则是少之又少。图书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不断传承、发展,其建筑形制也历经历史、战火灾难的洗礼几经沧桑延续至今。图书馆有不同的类型划分,我国则按照管理体制、馆藏文献范围、用户群、图书载体等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标准类型。通过现有的图书设计案例的分析发现中国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图书馆的建筑特点缺乏个性的表现,我国图书馆历史由来已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起步也较晚,对图书馆的设计重视不足,通常只是满足了图书馆设计所必须的要求而对光线、空间、人的尺度感受往往忽视。 (2)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读书群体的阅读方向性,高校中为了考试而读书的现象不容忽视。 (3)图书馆模块式建筑设计,导致了在荷载上取值、造价比较高,进深、室内空间比较大,容易显得单调和枯燥。由于采取全人工采光,所以导致通风照明等能源消耗过大,且建筑设计造型显得比较单调,缺乏个性化设计思路。 (4)缺乏人性化设计,大部分校图书馆信息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馆藏图书陈旧,就直接导致了满足不了学生对读书的需求。 校图书馆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平等性的文化诉求得到了充分的抒发,不论老师、学生、校内各种教职员工人人都有获得入馆学习交流的权利;引导学生在形成健全人格、人生观、价值观之外,缩小信息不均的差距,促进学生在高校生活中可进一步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可作为高校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形象而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将其忽视。 2.基地选址 图书馆的位置选址在山东建筑大学,在山东建筑大学东北门入口处路北,与火车餐厅相连,南面为教学楼,往西则是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北面则是偌大的体育场。 (1)东西向的博学路是校内人流量最大的一条路之一,它将学生宿舍、餐厅、教学楼连接在一起,而将图书馆位置选址在此则充分考虑了宿舍-餐厅-图书馆三点一线,可避免学生行路的时间,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 (2)建筑的南面为向阳部分,光照充足,适合人学习、阅读,这将对功能区域的划分起到决定性作用。对建筑的流线、光影、人口密度的考量对建筑基地的选址以及整体方案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与影是展示建筑空间、表现造型艺术、美化建筑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光影与建筑造型的关系,巧妙的运用光影可以获得意境不凡的建筑艺术效果。勒?柯布西耶曾说建筑艺术的要素是:墙与空间,光与影。由此可见光影对于空间的重要性。 本方案从建筑的功能、体量、表皮、时间、空间、光、色彩、质感等方面都做了深入考量,并依据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的黄金分割原理对空间进行划分。建筑是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故将灰空间作为联系室内室外的一个过渡空间把室内室外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建筑体上或大或小的玻璃窗,这些玻璃窗保证了光线的引入,在形式上也连贯起来。 3.图书馆建筑空间分析 本方案设计灵感源于荷兰风格派,坚持正交体系在建筑中的运用。利用垂直和水平线等作为设计元素的表现手法,破除个体隔阂,使室内室外相互融合成为统一连续的整体。建筑要坚持功能合理重视与现有环境的关系,美感在于合情合理耐得住长久的体验,而非一时激动的反响,所以建筑要表现的适宜、优雅,不能过于突兀。 3.1 建筑材质分析 (1)在本次设计中大量运用了玻璃以及木材,因为图书馆是个阅读空间,对光线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大量运用人工照明的话成本会增加,故在建筑体上设置了大量玻璃门窗。玻璃门窗用于建筑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难以考据,而1951年的纽约利华大厦对于玻璃的运用,使得玻璃此后迅速成为高层建筑首选的墙体材料。玻璃作为建筑材料同时具备四大特点:透明、高强、轻质、耐久,而其他墙体材料则很少兼具这些特点。 (2)本次设计大量运用木质材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木制的材料在使用时更能唤起人的亲切感,更能达到建筑设计的初衷——一个平易近人,平等性的呼吁。其次,图书馆空间会大量的运用书格,木制材料在兼备功能的同时达到了形式美感的要求。 建筑外观也直接运用了木格这一形式起到了装饰作用,并且室内室外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虽然只是水平垂直的线条组成的建筑外观形式,但有序的、大量的重复排列形成了一种形式感、秩序感。建筑的平面轮廓或凸出或凹进打破了四方盒子的呆板形象,大门入口处的长长走廊以及次入口出的可作为展厅的灰空间都将室内室外有机联系起来,为学生阅读、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阳光饱满的静谧空间。 建筑占地面积为1200㎡左右,室内高度为8m,除了必要的学习区、展厅、阶梯教室、咖啡区、服务总台、卫生间,其二层是一条长长的2m宽的过道,可俯瞰整个建筑空间的内部(主要起游览、参观作用)。室内十字形的交通路线,合理准确的将各个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功能性发挥到最大化。

青钱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青钱柳研究进展 摘要:青钱柳系胡桃科青钱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其树叶具有许多生物活性。本文对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树种培育、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关键词:青钱柳;生物学特性;繁殖;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价值;研究进展。 1. 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1.1 生物学特性 青钱柳(Cylocaya palirus)又名铜钱树、摇钱树,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该属仅有青钱柳一种,是集用材、绿化、茶饮保健、药用治疗于一身的珍稀树种。其树形象柳树,果实如古铜钱,约10个果实串生在一起,层层叠叠,颜色碧绿,故名“青钱柳”。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 片,革质。花期3~4月,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2~4条成1束集生在短总梗上,雌柔荑花序单独顶生。果序轴长25~30厘米,果实有革质水平圆盘状翅,顶端有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翅混砂贮藏。冬播或春播,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2~3天,每斤种子2800粒左右,每亩播种约20斤【1】。 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青钱柳进行药用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减肥、抗肿瘤、抗衰老、抗过敏、清热解暑、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尤其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2】。青钱柳叶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素,在水中可溶解10% 以上的元素有钾、镁、锌、锰、硒、镍、铜和锂,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尿糖,可治疗糖尿病。 1.2 生长环境 青钱柳树大喜光,幼苗稍耐阴,喜生于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红壤。适生于湿度较大的环境,在土壤干旱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青钱柳根系发达,每年有大量的凋谢物,分解速率高,是良好的肥料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混合造林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青钱柳常与银鹊树、大叶楠、青冈、紫楠、浙江柿、香槐、柳杉等混生,组成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3】。

教育APP现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413488.html, 教育APP现状研究 作者:梅显臣 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教育APP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兴起并迅速发展。本文就我国教育APP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我国教育APP现状和教育改革方向,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APP 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APP 现状研究对策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并迅速得到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追捧与青睐。据调查,现有的教育APP资源已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整合了各种数字化学习技术优势,使学习变得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和个性化,在潜移默化中革新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合理有效地建设、推广、监管及应用教育APP资源,对我国移动学习资源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育APP概述 (一)教育APP的概念 教育APP是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中的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多用来指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当APP承载教育信息时即为教育APP,因此,我们将教育APP界定为学习需要而开发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二)教育APP的特点 教育APP凭借着其便携性、智能性、互动性等特点,得到师生和家长的青睐。与传统教育相比,教育APP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智能化。首先,教育APP一般有学习内容智能推送、多屏合一和断点续播等功能,利于教学信息的顺畅传播。其次,教育APP可根据学习者学习行为选择相关评测内容并开展测试,同时还可以根据进程对学习者进行缺陷分析及学习路径推荐。再次,教育APP支持在线提问并自动收集典型问题,鼓励学习者彼此之间的学习体会分享和交流;(2)移动化。教育APP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为学习者深入高效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3)社交化。教育APP可以使学生、教师和家长通过APP在现实中迅速结识,并在互联网或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同时,学习者也可以围绕所学内容展开相应的社交活动,增强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体验和交流经历;(4)游戏化。不少教育APP将游戏融合到学习内容中,使学习者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针对幼儿语

中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及其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调查 您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国教育的现状调查,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本次调查 1、您的性别(单选题*必答) ○ 男 ○ 女 2、您所在的年龄段(单选题*必答) ○ 18岁以下 ○ 18~25岁 ○ 25~45岁 ○ 45岁以上 3、您所在的地区(单选题*必答) ○ 城市 ○ 农村 4、您所在的地区教育水平?(单选题*必答) ○ 非常高 ○ 比较高 ○ 一般 ○ 比较低 ○ 很低 5、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题*必答) ○ 初中及以下 ○ 高中 ○ 大专 ○ 本科 ○ 硕士及以上 6、您认为受教育的重要性?(单选题*必答) ○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 不是很重要 ○ 不重要 7、您认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单选题*必答)

○ 非常大 ○ 比较大 ○ 一般 ○ 没影响 8、您在成长中有受过老师很大的影响吗?(单选题*必答) ○ 有,积极的影响 ○ 有,消极的影响 ○ 两者都有 ○ 没有受到过影响 9、您认为教师在您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单选题*必答) ○ 生命中的贵人,通过老师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 ○ 生命中的过客,只负责教授学生知识 ○ 其他 10、您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否重要(单选题*必答) ○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 不是很重要 ○ 不重要 11、家庭与学校应如何教育学生?(单选题*必答) ○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 ○教育学生是家长的事 ○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家庭为主,学校为主 ○两者权重相当 12、您支持在中学分快慢班吗?(单选题*必答)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不是很支持 ○不支持 13、您支持现今教育制度重英语而轻语文吗?(单选题*必答) ○非常不支持 ○比较支持 ○不是很支持 ○非常不支持 14、您认为现今的招生制度是否合理(单选题*必答) ○合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卡宾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应用化学 卡宾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前言 近年来,对于同性质催化剂研究的成功,大大推动了各种配位体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其中一个惊人的成果便是对氮杂环卡宾(NHCs)的应用,因为此类卡宾有很强的σ-共价键。自从卡宾作为一种中间配体被发现后,在有机化学中就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1950年skell等人就开始了对卡宾的研究[1]。1964年Fischer等人将卡宾引入无机和有机化学中,金属卡宾在有机合成和大分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968年ofele和wanzliek先后报道了N-杂环卡宾金属络合物I[3]和II[4](图1-1),但他们仅限于金属络合物的研究。1991年Arduengo第一次分离得到游离的N-杂环卡宾III[5](图1-1)以后,N-杂环卡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二十年来,N-杂环卡宾的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已得到广泛应用。 图1-1 即使NHCs的结构可以粗略的被改变,但是任何的结构改变始终与其同系物含磷杂环卡宾相去甚远。我们现已知道很多种稳定的芳香族卡宾,但是它们不是勉强与金属配位体结合,就是使金属混合物更加易碎。在最近五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卡宾,例如含碳卡宾的络合物(非NHCs),它的特点是稳定性比σ-共价键更强。它们的合成路线,化学特点以及稳定性,电负性,协调性,和催化性能,常常人们的用来与氮杂环卡宾比较。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介绍了几种新型卡宾:二磷杂环卡宾、胺磷杂环卡宾。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2 二磷杂环卡宾 2.1 二磷杂环卡宾的发展史 二磷卡宾与NHC其中一个主要不同点便是NHC的两个N原子被P取代,成为一个含有双P原子的杂环卡宾(PHCs).[6]一些文献中有提到对PHCs的稳定性和合成的困难表示焦虑,但它们也认为PHCs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国实施变法图强,进行封建

文献综述写作要点

文献综述写作要点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和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Effect of oninProgress b)in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 ? ?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研究支持2 研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9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

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及对策研究

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8T09:58:46.5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罗丹芝曾海玲 [导读] 当前,我国住宅市场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如房价走高与住宅利用率较低的矛盾,资源环境制约与居住便利性要求提高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对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趋势进行研究。本文先围绕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罗丹芝曾海玲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广东佛山 528253 摘要:当前,我国住宅市场面临着众多的矛盾,如房价走高与住宅利用率较低的矛盾,资源环境制约与居住便利性要求提高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对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趋势进行研究。本文先围绕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趋势;应对对策 前言 在1978年,中国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然后再到1981年,广州以及深圳试点商品房开发,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的住房需求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房价持续走高与住宅利用率降低的矛盾,人口聚集与住宅稀缺程度提高的矛盾。基于此,围绕未来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趋势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住宅市场现状分析 在对住宅空间设计趋势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我国目前的住宅市场所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的剖析: (1)在我国住宅市场中,存在着人口持续聚集和资源稀缺程度提高的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拥有更多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而且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每年都可以吸引许多的就业人员。另外,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了,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已经演变为寸土寸金的局面,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土地供给政策,这导致土地之上的房屋供给增长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着较深的矛盾【1】。 (2)现如今,各城市的房价逐渐攀升,而住宅利用率却非常的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当前,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人们的购房压力逐渐加大,而且对于许多的消费者而言,购房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个住所,有很多人没有用到厨房,甚至没有用到客厅。但是,在购房之时,这些功能区域基本上是一体的。 (3)当前,在我国住宅市场中,存在着情感交流需要与公共空间稀缺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家渴望与邻居之间进行交往,渴望得到朋友。然而,在商品住房的设计中,很好考虑公共空间,除了过道、电梯等区域,邻里之间的公共交流空间非常少。 在这些矛盾的聚集下,住宅市场会发生许多的变化,如公共空间由以往的可有可无变成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单一住宅的平均面积会有所下降,而资源的利用率就会得到提升,并且住宅的功能区会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细。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住宅公共空间必然会逐渐的扩大,这必将成为一种趋势【2】。 2、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趋势分析 在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目标家庭细分进行考虑,并对其住宅市场的特殊性进行考虑。由于住宅具有天然的私密性,比办公商用等要求更高,所以对细分市场的选择尤为重要。在未来住宅的设计规划中,公共空间的扩大化趋势也会从某些细分市场领域开始启动。住宅的需求与许多方面有关,例如与家庭的结构密切相关。现如今,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1)规模小型化、(2)类型多元化、(3)结构核心化。因此,在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家庭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人户、二人户的家庭比例持续提高,与此同时,一对夫妻的核心家庭比例逐渐提升。另外,“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类型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四二一”式家庭结构也非常的常见。在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当对住宅整体的家庭定位进行考虑,因为家庭的结构如果不同,那么他们的住宅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对于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在住宅设计中,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户型以供购房者选择。例如,如果是一对夫妻的核心家庭,而夫妻两人具有职业,那么他们对厨房、客厅以及餐厅的需求会显著降低,并且还有较大的可能接受公共食堂的这种形式。在对目标销售人群进行定位时,如果是目标对象是一个以年轻白领夫妻家庭为主,那么就住宅设计中可以减少厨房、客厅等公共空间面积。与此同时,可以设置商务会谈空间,或者是设置休闲娱乐空间。如果目标销售人群是“四二一”式家庭,那么他们就迫切需要一个更大的公共聚集空间,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星型分布的方式,在三个住户的中间构建一个公共客厅。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每户家庭的私密性,而且也能够增加双方交流互动的空间【3】。 3、公共空间扩大趋势下的配套政策建议 住宅公共空间的扩大化虽然可以解决住宅市场中的一些矛盾,但是也会产生许多的新问题。如,公共空间的管理维护问题,公共空间的产权及交易问题等,都会阻碍公共空间设计的效果。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配套政策的支持。 首先,可以先从某些领域着手,推动公共空间扩大的尝试。如,针对城市廉租房的建设,可以对资源的集约化进行考虑,对公共空间的设计予以更多的考虑。在满足住户需求的背景下,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此外,也可以鼓励开发一些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项目。例如,鼓励养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在老年人公寓的建设上进行研究,使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特点以及需求。又比如,可以鼓励开发青年公寓,在私密空间的设计中,以卧室和卫浴为主,然后再配上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如健身房或者会客室等等。通过对试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逐渐积累住宅开发以及设计的经验,为后期的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国家需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在立法层面上着手,对住宅公共空间的建设以及产权等问题进行明确。由于住宅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职责不明确,那么就会产生管理缺失的问题,会成为无人负责的三不管地带。另外,在管理到位的情况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编辑本段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doc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 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免互相影响,听课质量不能保证;对教师而言,一个人要把精力分散在几十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势必有偏有倚,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实行小班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文献综述概况.doc

文献综述概况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

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