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本内容、含义和作用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本内容、含义和作用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本内容、含义和作用

1

近现代中国外交

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及练习题 一.近代中国的外交 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3.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 围. ⑵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70年代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⑵成就: 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⑴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⑵成就: 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doc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2、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根本目的是: A、打压蒋介石集团的生存空间 B、争取苏联的支持 C、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D、联合世界上的贫穷国家 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A、苏联一个 B、17个 C、25个 D、29个 6、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的基本方针包括: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法国 8、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最深远意义在于: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10、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根本目的是: A、和美国展开对抗 B、保障革命成果和恢复国内经济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1、2005是下列哪次会议召开50周年: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刚提出时的具体内容是指: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3、下列事件发生在1955年的是: A、中国已同7个国家建交 B、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C、日内瓦会议召开 D、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1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①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④消除与各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历史课堂导学案设计第四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温馨寄语: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学习目标】:1、知道,记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苏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能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现代的外交成就。 3、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习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自主学习案 【复习反馈】 【自学时段,欣赏视频,你空我补】(6分钟)(10分) 知识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平等互惠、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知识点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1955年,众多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举行一次没有参加的亚非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2、中国代表团团长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初测阶段,大显身手,师问生答】(6分钟)(10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提示信息,化整为零:A.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B.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C.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义? 3、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知识拓展,质疑提问,智者回答】(4分钟)(10分) 请将你的学习本节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学生不说的话老师问学生。 1、为什么总是周恩来对外交往,出访或参加会议? 2、你还记得周总理的那些事? 3、你如何评价周恩来? 4、你认为中国的外交靠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案 【总结知识,凝聚智慧,展示自我】(5分钟)(10分) 请写出你们小组成员快速探讨编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线索,最好使用你自己喜欢图案和形式,能够体现本课的知识点。 【严谨公正,评价学生】(3分钟) 【畅所欲言,我的感悟】(3分钟) 通过本课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当堂训练案 【火眼金睛,明辨是非】(15分钟)(10分) 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 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 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平等互惠6.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 一、50年代历程 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背景: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 二、60年代历程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背景: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历程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背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 2 背景:中国外交方面从幼稚开始走向比较成熟。 外交定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的活动形式: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外交过程: 在外交过程中,不是取悦别人,而是怎么样从他身上得到利益,同样外交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外交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对立三个不同的属性。-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 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5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 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6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7 至今成就,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政策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2010年05月29日09:07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靳言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 内容摘要: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周恩来总理说:“一边倒”方针宣布了我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的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毛泽东;苏联;周恩来;三大决策 作者简介: 资料图片:1964年,周恩来从苏联回国后在机场受到毛泽东等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欢迎。 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三大决策”的酝酿其实由来颇久。早在1947年3月,毛主席即与外事工作人员谈及今后外交上应“另起炉灶”的设想。他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砌起自己的炉灶。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嗣后,毛主席又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強调,要“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毛主席还在西柏坡对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干净后,再请客人进来。毛主席此言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毛主席还明确地向米高扬表示,中共将“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置于中心位置”。 “三大决策”,互为表里。先说“另起炉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不承认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一切对外关系,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建交需通过谈判来实现,对方须断绝同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 对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是通过来往照会,迅速实现了相互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新中国宣告成立后的次日,苏方即致电中方,宣布苏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互派大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11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建了交并互派大使。 对一些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我们的做法有别,但也只是一般地要求通过谈判实现建交,程序比较简单。印度尼西亚因未曾同国民党政府建过交,没经过谈判也即同我建交。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欲与我建交,则必须“通过谈判”,概莫能外。谈判是为满足我两条件:断绝与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接受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急于求成,甚至还有意选择“等一等再说”,以便“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另起炉灶”其实不只是限于同外国建交。毛主席还说:“外交队伍要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务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作用。知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成就。 通过自主学习成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我国外交发展的资料,来培养学生多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学会合作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以及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外交的宗旨。 通过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原因,以此来激励学生为报效祖国、增强祖国综合国力、增强祖国外交影响力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建交

二、难点 1、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2、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我国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课前收集关于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示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请同学们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并回答:1840年—1949年间中国遭受了哪些国家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那时中国的外交形象如何? 教师:从20世纪到今天,中国的外交经历了由旧到新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摆脱了外交的“屈辱”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新中国外交的成长历程及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新课教授: 一、新中国的外交新形象(板书)

教师:中国外交的新形象在于:一是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并与苏联等国家建立外交政策;二是为国际社会贡献新智慧,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板书) 阅读教材117页第一段内容,分组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中印两国都高度认同并愿意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二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和社会的不同制度制约了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它既不利于战后的和平重建,也不符合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冲破这种制约和束缚的尝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遵循的“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应有的关系,适应于各种社会制度、各种发展水平国家之间发展外交关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总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应于所有国家之间正常的外交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的成熟。 教师过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亚非国家成功召开了万隆会议。 2、万隆会议(板书)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榕江县第五初级中学:盘应龙 [课标内容] (1)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知识与能力 中苏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出席万隆会议(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知道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和意义 (2)、了解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及其为会议所作的重大贡献,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中国在美、苏两极对歭的国际关系格局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学习,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概括50年代外交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发展过程,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有本质上的不同,感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和平共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发展,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所作的重大贡献,理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感受中国外交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处理国和国之间关系的重大意义。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相关的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出示图片:提问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独立自主和平) 幻灯片2、出示“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图片:提问: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出示材料:幻灯片3 材料一:一幅反映旧中国外交形象的漫画(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清朝官员,苍老的脸上布满伤痕,因为痛苦而长大着嘴巴,手里抱着一大堆不平等条约,也许因为不堪重负,也许是被周围的强盗强行摁着,他只得匍匐着身子、撅着屁股,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而周围那群强盗有的举着鞭子,有的举着刀枪,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答案)

专题五(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如图9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2010高考广东文综18题)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是() A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1954年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台声明规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并感到如果这些原则运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实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同年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也同意以这些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如果这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

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以上材料反映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中国与印度、缅甸的关系() 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 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平等、和平地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4题)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0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约束6.(2009年天津会考5 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2010年9月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0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 8.下列我国外交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②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新中国重大的外交活动,去感受外交斗争的艰辛和技巧,去把握外交现象背后的目的和利益。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

新中国外交习题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的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3、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美国的敌对关系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5、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4)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1)(2)(3)(4) B、(1)(2)(4) C、(1)(2)(3) D、(2)(3)(4) 6、34、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 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 7、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 8、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9、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推动 C.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D.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10、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198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 后不再延长。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 B 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右边徽标所示的国际组织成员国的是 A 俄罗斯 B 哈萨克斯坦 C 吉尔吉斯斯坦 D 朝鲜 12、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政府,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以创造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发展目标的外交战略。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我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更加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和政策,并赋予了新的内容。邓小平根据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分析,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他明确指出,外交工作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以创造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发展目标的外交战略。邓小平根据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分析,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 1.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 (1)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对于国家间关系,“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国家利益中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有机结合的整体。安全是不受外来侵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邓小平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 邓小平在同英国进行香港问题谈判时,一再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大陆和台湾双方谈判解决,但万万不能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2)真正的不结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摘要:世界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新中国外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也站在了一个空前的起点上。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即新中国的外交史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在这里,我主要是根据新中国各时期对外关系的转变,把新中国外交史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联苏反美、反美反苏到联美遏苏,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World the wheel of history has sail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new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 clouds, and changes in a new starting point. Over half a century of China, one should not be evaded the history of diplomacy the problem before us that China’s history of diplomac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Here, I mainly based on the new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with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new china's diplomatic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our phases can be summed up in revolt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ppose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halt the Soviet uni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ur friendly relations. China's diplomatic continue to matur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complete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its foreign style.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霸权主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从此,中国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从50年代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联合苏联,对抗美国,60年代“两个拳头大人”的外交战略,既反对苏联又对抗美国,到70年代“一条线”的战略调整,逐步确立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由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一.联苏反美 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国民党的败绩日趋明显,美、苏、法等一些外国政府或驻华使者先后向中共表示,希望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1949年1月至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两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条方针,并明确地说“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即“一边倒”的方针。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这一阶段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获得以下基础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通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 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 本课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本课难点是,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初中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同时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的本质。所以在教与学中存在一定难度。 二、教学建议 1.本课共两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对近代中国政府屈辱签约等事实进行回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转入“新中国建立后又如何呢?”导入新课教学。 2.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节的重点,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好四个问题:第一,新旧中国和平外交与屈辱外交之别,在于国家是否独立和社会制度本质上存在的差别。可以借助媒体提供给学生资料①清政府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②利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的引文,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独立、和平、自主。第二,建国初,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和国际主要力量的态度,及这种态度所反映出的国际矛盾。建议: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1页第二自然段,然后进行分析。 第二个子目要求达到的目的:①掌握万隆会议有关的基础知识;②进一步理解新中国外交的思想核心;③理解新中国外交地位是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阻力而获得的;④周恩来的外交才能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促成亚非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为赢得发展机遇等创造了条件;⑤“求同存异”方针所体现的思想是打破会议僵局的关键。 三、学法指导 1.在两个子目的学习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会提取知识信息点,并进行整理。 2.在学习全课后,指导学生总结问题: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②5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事件;③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上的贡献。教给学生以“内容”、“时间”、“人物”等思路设想问题、组织问题的学习方法。 3.提供各类史料、影视资料和图片,训练学生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四、探究问题 练一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提示:指导学生根据书或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活动与探究 召开“周恩来外交业绩”故事会。 提示: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有关图书资料,采访老前辈获取资料等,以课外小组或编写故事集、制作“业绩”报栏等方式进行交流。 自由阅读 周恩来和日内瓦会议 提示:以“走进日内瓦会议”等为题,以座谈会方式进行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书中资料,或提供给学生有关日内瓦会议的资料,使有能力和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参与讨论,扩大知识面。 (西安交大附中史曼丽陕西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梁博余)

新 中 国 的 外 交 图 示

新中国的外交图示 【说明】 1、新中国的外交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70年代,78年以后。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未变。 3、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议的需要不断调整的。 (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建设的需要 (2)调整的过程 ①一边倒--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新中国推行了“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

外交方针。 又因旧中国的外交是建立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上的屈辱外交,故新中国又推行了“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另起炉灶”和“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从而改变了我国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②一大片--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方针 自新中国成立,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美国就对中国推行“孤立”和“遏制”政策,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自50年中期起,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对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越来越明显,于是中苏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已不适于变化了的外交形势,所以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③机动灵活--70年代的外交方针 进入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由原来的强硬攻势逐渐转变为守势,为此美欲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对抗苏联;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于是中国对美国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措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应。并最终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不结盟--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新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出发点,主要是我国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一是崛起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着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二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离心力量不断增大;三是世界上各种力量已形成了几个中心。因此,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鉴于此,新时期的外交方针调整为“不结盟”“长期开放”“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营造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4、主要外交成就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1)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有十七个国家与我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另有八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第二次建交高潮: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由于这一时期新中国推行了“一大片”的外交方针,也由于亚、非、拉一系列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不愿听从国际强权势力的摆布,从而出现第二次建交高潮。这一时期,新中国与柬埔寨、古巴等二十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这一时期,新中国还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还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 (3)第三次建交高潮:70年代 由于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带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大规模建交。这一时期,中国已与西欧、北欧、南欧除安道尔等四个小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北美的加拿大,与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边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 (4)第四次建交高潮:新时期

如何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如何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撰写人:臧义苹修改人:刘芳 【案例描述】这是海淀区的一道期末考试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主要在B项和C项上犹豫,《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诊断分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表现: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外交上的半殖民地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楚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一边倒”:即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表明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也使新中国避免了外交孤立,并获得苏联援助。但“一边倒”也使中国照搬了苏联建设道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这三项内容学生非常熟,为什么在B项和C项上犹豫呢,关键在于教材没有读懂。 【策略步骤】 教材上讲的另起炉灶意思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意思是首先清楚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一切在华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自主。 如果把这三个表现归纳一下,对号入座,这三种对策分别是针对谁的,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另起炉灶很明显是针对国民政府的旧外交,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显然是针对帝国主义的,一边倒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 【效果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感悟思考】把教材读透了,这道题非常简单。所以会读书,会认真读懂教材是备考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