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加减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例4、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数的分解与减法的联系,认识减号、减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指名填一填,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2.对口令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2,1和2合起来组成3。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4,1和4合起来组成5。

……

3.出示3本书放在讲桌上,教师拿走1本

教师:谁能把刚才老师演示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说出桌上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桌上还剩下2本。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与书同样多的小棒代替书来把这个过程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来计算,那像同学们刚才摆的这个过程,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点评:通过复习数的分解以及操作理解“拿走”的含义,为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有几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荡秋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4挂图。

教师: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教师:像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这样的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减法。

教师:你知道减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吗?减法算式又该怎样写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页,自己看一看、学一学。

学生翻书自学,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要求学生明白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减号;算式是3-1=2,读作:3减1等于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3-1=2,读作:3减1等于2。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谁能说说算式里数字3表示的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2呢?

要求学生说出:3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1表示走了的1个小朋友;2表示剩下的2个荡秋千的小朋友。

教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减法?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明白因为这幅图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这3个小朋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走了的1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个小朋友。从3个小朋友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部分,

求剩下的部分的这种问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5以内数的减法。

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5以内数的减法。

教师:3-1=2除了可以表示这两幅图的意思,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甲:可以表示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还剩下2本书。

学生乙:可以表示原来有3根小棒,拿走1根,还剩下2根小棒。

学生丙:还可以表示原来有3只蝴蝶,飞走1只,还剩下2只蝴蝶。

……

2.教学例5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5根小棒。从5根小棒中拿走2根,还剩下几根?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说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下3根小棒。

教师:这个操作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教师一边画一边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明白实线框里的5根小棒是原来的,虚线框里的2根小棒是拿走的,在实线框里虚线框外的3根小棒就是剩下的。)教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抽学生回答:算式是5-2=3。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5-2的?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甲: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5根小棒,拿走2根,数一数剩下的小棒只有3根。所以,5-2=3。

学生乙:5减少1个是4,再减少1个是3。所以,5-2=3。

学生丙: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学生丁:因为2+3=5,所以5-2=3。

……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在计算时,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计算方法更简单,你也可以用一用。

3.教学例6

翻开课本第19页例6:说一说,算一算。

教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我看到一共有5只兔,其中1只是白兔,4只是灰兔。

学生:我看到一共有5只兔,其中4只是灰兔,1只是白兔。

教师:求灰兔多少只怎样算呢?求白兔多少只又该怎样算呢?请大家用你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教师:请大家将书上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点评:三个例题的教学有各自的重点,例4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例5探讨减法的计算方法,例6是看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这样突出各自的重点,使难点得以分散。在理解减法的意义时,抓住“走

了”的表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是把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求剩下部分,再通过“3-1=2还能表示什么”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减法的普遍适应性。在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讨中,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鼓励学生用“更简单”的计算方法,为计算方法的优化奠定基础。]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算一算,写一写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强调书写工整,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课堂活动第2题:划一划,填一填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要划一划,再让学生表达每个算式的意思,要用上“原来”、“划去”、“还剩”等词语。

3.课堂活动第3题:圈一圈,填一填

先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填出算式的结果。再让学生结合算式用虚线圈一圈,完成3-2=,5-3=。

四、拓展练习

小老鼠背着5个土豆,高高兴兴地往家跑。在路上,口袋被弄破了,回到家后,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

教师:要想知道小老鼠的口袋里还剩几个土豆,我们先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要让学生明白要求还剩几个土豆,先要知道路上掉了几个土豆。

教师:你觉得小老鼠掉了几个土豆?

学生自由回答。如:我觉得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

教师:如果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几个呢?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小老鼠只掉了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4个。算式是5-1=4。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根据自己的说法列出算式。注意写出的算式与说出的想法要相对应,相一致。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减法运算的符号是什么?减法算式怎样读?你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了吗?

学生回答。(略)

六、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4,5题,要求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段廷敏)

5以内数的减法(教学片断)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课件完整地演示“荡秋千”的动画片。

教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2个小朋友。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句话中有3个数,第1个数是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板书3),第2个数是走了1个小朋友(板书1),第

3个数是还剩2个小朋友(板书2)。老师还注意到了一个词“走了”,我们用一个符号(板书“-”)表示走了,好吗?

学生:好。

教师:这个符号叫减号,伸出小手写一写减号。减号表示什么呀?

学生:表示“走了”。

教师:走了1个小朋友后,还剩多少个小朋友呢?

学生:还剩2个。

教师:所以我们说3个小朋友,走了1个,与剩下的2个相等,用等号连接。(完成板书3-1=2)

教师:这个算式是减法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板书课题)

教师:来看看这两幅图,算式中的3,1,2分别表示图中哪部分的小朋友,我们用线连起来,再说一说图中是怎样表示3-1=2的。

指导学生做下面的画圈和连接。

再指导学生对着画圈的图和算式说:3个小朋友,走了1个,还剩2个。

教师:3-1=2除了表示3个小朋友,走了1个,还剩2个以外,还能表示其他吗?比如有3本书,怎样做之后就可以用到3-1=2?

指导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3本书,拿走1本,还剩2本。

教师:还可以举出别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说出:3辆车,开走1辆,还剩2辆;3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2个等。

教师:对了,这些都可以用3-1=2的算式来解决。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学生:遇到走了、拿走、开走、吃了这些就要用到减法。

教师:走了、拿走、开走、吃了都是要去掉一部分,像这样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就要用到减法计算。

……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充分应用了情景图,先是用多媒体的方式让“静”图“动”化,在“动”化的情景中充分感受“走了”的含义;然后用画圈和连接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感受情景图与算式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感受让学生深入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中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是从“走了、拿走、开走、吃了”这些具体的事例入手,通过这些具体事例理解“像这样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就要用到减法计算”的道理。这样的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

(路平)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法

数学教案《5的加减》(大班)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大班社会 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数学)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

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 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 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 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 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 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 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 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 形象思维向【大班教案/daban/】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 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 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 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

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说明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比较大小、认识数序、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的含义,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识。教学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掌握、运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体验感悟过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我们黑河五小的“目标导学法”来完成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给学生留有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本节课,我们在目标导学的基础上容入了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解释应用的目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按照“目标导学法”的流程,将本节课预设为两条纵线,四个环节: 第一条纵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分别是:1、我要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2、通过复习我要对5以内的数加深认识;3、通过复习,我要更加熟练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另一条纵线是完成学习目标所运用的学习方法。 第一环节是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并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意义所在。 第二环节是整理知识,形成体系,完成目标一。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第三单元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法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环节是复习提高,完成目标二。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抓住双基穿成线,沟通知识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复习课的练习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这我设计了一个给小动物排名次的小游戏。 总之,我以“目标导学法”设计的这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能更加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

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 第 2 页共 6 页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第 3 页共 6 页

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反思.doc

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活动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

5以内数的加减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例4、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数的分解与减法的联系,认识减号、减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指名填一填,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2.对口令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2,1和2合起来组成3。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4,1和4合起来组成5。 …… 3.出示3本书放在讲桌上,教师拿走1本 教师:谁能把刚才老师演示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说出桌上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桌上还剩下2本。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与书同样多的小棒代替书来把这个过程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来计算,那像同学们刚才摆的这个过程,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点评:通过复习数的分解以及操作理解“拿走”的含义,为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有几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荡秋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4挂图。 教师: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教师:像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这样的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减法。 教师:你知道减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吗?减法算式又该怎样写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页,自己看一看、学一学。 学生翻书自学,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要求学生明白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减号;算式是3-1=2,读作:3减1等于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3-1=2,读作:3减1等于2。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谁能说说算式里数字3表示的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2呢? 要求学生说出:3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1表示走了的1个小朋友;2表示剩下的2个荡秋千的小朋友。 教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减法?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明白因为这幅图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这3个小朋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走了的1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个小朋友。从3个小朋友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部分,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 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 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依次说完所 有的算式。 【篇二: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减法】 数学:(动物商店)学习5以内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实物演示及图示列算式,体验“还剩”的含义。 2.理解每个数、“-”、“=”的含义。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教具:4只红气球、5只小鸟、数字1、2、3、4、5,“-”、“=”。 2.学具:雪花片人手5片,操作材料35页减法算式,铅笔人手一支。活动重点: 会看图示正确列出算式。 活动难点: 理解“-”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活动准备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五、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 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 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 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教 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 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三、总结

大班5以内加减法教案

大班5以内加减法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班5以内加减法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5的加减教案】 大班数学5的加减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 3+2= b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 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篇二: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园教案大全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幼儿园大班: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数学)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数学)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

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 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含反思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表象思维,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

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