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和问答题

简答题和问答题
简答题和问答题

(一)信息获取

1、简要说明信息的基本概念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3、描述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4、请描述信息来源多样性的实际意义

5、请简要描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6、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采集信息的工具

7、请描述万维网的基本概念

8、请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名称

9、如何客观地评价和鉴别信息

10、如何依据信息的特征评价和鉴别信息

11、信息价值判断方法有哪些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请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及其存储格式

2、如何根据任务合理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

3、请简要说明电子报刊加工的基本过程

4、请说明常用电子表格软件的窗口结构

5、请问多媒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

6、请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在生产、生活及学习中的应用

7、请说明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特点和区别

8、请描述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9、请举例说明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的主要特点

10、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恰当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11、怎样对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12、请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

13、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4、请描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15、请说明算法的基本概念

16、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的区别是怎么样?

17、请画出三种程序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

18、请说明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19、在网络中发布信息的规范是怎么样的?

20、请举例说明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三)信息资源管理

1、请举例说明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领域

2、请问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3、请回答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4、请描述各种常见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5、请说明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势

6、请列举出几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例子

7、请说明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请举例说明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2、如何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3、请说明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措施

4、使用和传播信息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即细胞外液。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感受体内外环境的某种特定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成为一定的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改变相应效应器的活动的过程。反射弧是它的结构基础。 正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信息反馈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再增强。如此往复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破坏原先的平衡。这种反馈的机制叫做正反馈。 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指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反馈调节。 稳态:维持内环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按单纯物理学原则实现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于借助于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蛋白)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小分子物质或离于依靠膜上“泵”的作用,通过耗能过程所实现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行主两类。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内、外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运。 阈值或阈强度当刺激时间与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在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或阈值。阈强度低,说明组织对刺激敏感,兴奋性高;反之,则反。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抑制: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入安静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 兴奋性(excitability):最早被定义为: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定义为: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 可兴奋细胞:指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如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超射:动作电位上升支中零电位线以上的部分。(教材中P24: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其中膜电位高于零的部分称为超射) 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第二个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但所需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

生理学简答题汇总

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 答:(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 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3.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1)单纯扩散: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2)易化扩散:①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②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K+、Ca2+、Cl-等带电离子。 (3)主动转运:①原发性主动转运:如Na+-K+泵、钙泵;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如Na+-Ca2+交换。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 5.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将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顺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跨膜转运。 不同点:①单纯扩散的物质是脂溶性的,易化扩散的物质的非脂溶性的; ②单纯扩散遵循物理学规律,而易化扩散是需要载体和通道蛋白分子帮助才能进行的。 6.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和特征是什么 答:(1)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这类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快速开放和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电位的改变,从而实现神经信号的快速跨膜传导。 (2)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它是通过与脂质双层中以及膜内侧存在的包括G蛋白等一系列信号蛋白分子之间级联式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完成信号跨膜

英国文学---简答题----问答题

英国文学问答题Shakespeare: Questions: I.1. Why sleep is so frightening, according to Hamlet, since it can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2. Why would people rather hear all the sufferings of the world instead choosing death to get rid of them, according to Hamlet? 3. What, after all, makes people lose their determination to take action? Please explain in relation to the so-called hesitation of Hamlet. II. 1. What does Romeo compare Juliet to in the beginning passage of the selection? 2. What is Romeo and Juliet’s attitude toward being a Montague or a Capulet? 3. What does Romeo mean when he says “Look thou but sweet, /And I am proof against their enmity”? Answers for reference: I. 1. Nobody can predict what he will dream of after he falls asleep. 2.Death is so mysterious that nobody knows what death will bring to us. Maybe bitter sufferings, great pains, heartbreaking stories… 3.1) Conscience and over-considerations. 2) He wants to revenge, but doesn’t know how; 2) He wants to kill his uncle, but find it too risky; 3) He lives in despair and wants to commit suicide, 4)however, he knows if he dies, nobody will comfort his father’s ghost. He is in face of great dilemma.

2020年“安康杯”知识竞赛培训题库100题及答案

2020年“安康杯”知识竞赛培训题库100题及答案 (每题1分共100分) 1..货车列检对编组列车始发前施行一次始发( A ) A.全部试验 B.简略试验 C.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 D.感度试验 2.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不准超过( A ) A.5km/h B.6km/h C.8km/h D.10km/h 3.调车人员不足( B )人,不准进行调车作业。 A.1 B.2 C.3 D.4 4.跟踪出站调车但最远不得越出站界( D )m。 A.200 B.300 C.400 D.500 5.电力机车过分相时,断开主断路器的要求是( A ) A.早断晚合 B.早断早合 C.晚断早合 D.晚断晚合

6.少量减压停车后,应追加减压至( B )kPa及以上。 A.80 B.100 C.140 D.170 7.在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是( A )元件上所消耗的功率。 A.电阻 B.电容 C.电感 D.导线 8.同一电机既可以作为发电机工作,又可以作为电动机工作,这种特性称为电机的( C ) A.双向导电性 B.单向导电性 C.可逆性 D.不可逆性 9.三相异步电动机异步的含义是( D ) A.三相电磁场异步 B.三相电流异步 C.三相电压异步 D.旋转磁场与转子转速异步 10.变压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电流和线圈匝数成( A ) A.反比 B.正比 C.不确定 D.无法比较

11.LKJ2000型监控装置触发常制,速度降至规定值5km/h以下,语音提示“允许缓解”,按压( A )键。 A.缓解 B.解锁 C.确认 D.定标 12.对于不适于连挂在列车中部但走行部良好的关门车,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可挂于列车尾部,以( D )辆为限。 A.四 B.三 C.二 D.一 13.单机挂车时,在区间内被迫停车后的防护工作应由( B )负责。 A.运转车长 B.机车乘务组 C.列车乘务员 D.列检人员 14.运行速度不超过90km/h的货物列车(货车轴重<25 t,快速货物班列除外),在任何线路坡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 A )。 A.800m B.1000m C.900m D.1400m 15.无线调车灯显设备正常使用时停用手信号,对灯显以外的作业指令采用

生理学简答题

1.简述乙酰胆碱作为外周神经递质,它的分布、相应的受体和作用。 ①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 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都是M受体。 ③Ach作用与这些受体,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形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以及汗腺分泌的增加和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所有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分布有N受体。小剂量Ach能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也能引起骨骼肌的收缩,而大剂量的Ach则阻断自主神经节的突触传递。 2.血氧分压下降或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时,呼吸系统的活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动脉血中PO2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可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或摘除人的颈动脉体,低O2不再引起呼吸增强。表明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实现的。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PCO2是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到2%时,呼吸加深;增至4%时,呼吸频率也增快,肺通气量可增加1倍以上。由于肺通气量的增加,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可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当吸入气中CO2含量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作相应增加,导致肺泡气、动脉血PCO2陟升,CO2堆积,使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的活动受抑制而出现呼吸困难、头昏、头痛甚至昏迷。 3.简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负反馈性调节。 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同时抑制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这种负反馈作用,从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此外,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能抑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负反馈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会暂时失效,于是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4.切断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后,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及胃运动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切断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后进食时胃液分泌会减少,胃的运动会减弱。胃的迷走神经是支配胃的外来神经,食物直接刺激口腔,咽喉部的感受器引起胃液分泌属非条件反射,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切断后非条件反射被阻断,胃液分泌减少。同时胃的容受性扩张也受迷走神经的控制,食物直接刺激口腔等消化道时通过迷走神经使胃做容受性扩张,切断迷走神经后胃的运动减弱。 5.何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影响中枢,最终加强自身的活动或使活动停止,这种反馈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负反馈是指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Sf为负,则为负反馈。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c),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

问答题简答题

试验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细度模数MX为3.0的砂,属于----------------------------------------【C 】 A、粗砂 B、中粗砂 C、中砂 D、细砂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的筛分法适用于----------------------【B 】 A、粒径大于2mm的土 B、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C、粒径2mm到0.074mm之间的土 D、粒径小于0.074mm的土 3、四组砼的三块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① 27.8Mpa、26.6 Mpa、26.9 Mpa ②26.8 Mpa、27.1 Mpa、32.4Mpa ③ 21.4Mpa、26.7Mpa、 33.2Mpa ④27.5Mpa、27.6Mpa、31.2Mpa 他们的测定值为相同的是---------------------【A 】 A.①组与②组 B.②组与③组 C.①组与③组 D.②组与④组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是----------------------【C 】 A、比重法 B、酒精燃烧法 C、烘干法 D、碳化钙气压法 5、重型标准击实试验,当采用内径φ15.2cm的试筒进行时,锤重----------【D 】 A、质量为2.5kg,落高为30cm,分五层击实,每层击数59击 B、质量为2.5kg,落高为45cm,分五层击实,每层击数59击 C、质量为4.5kg,落高为30cm,分五层击实,每层击数98击 D、质量为4.5kg,落高为45cm,分三层击实,每层击数98击 6、坍落度试验操作,从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过程应在【B 】时间内完成 A、120S B、150S C、180S D、没有要求 7、试验人员在砼开盘前应现场检查-------------------------【D 】 A、各种材料与施工配料单是否一致 B、计量器具是否校正 C、搅拌机、震捣器、运输设备是否准备就绪 D、以上各项 8、已知某种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1.96g/cm3,在现场实测湿密度为2.09 g/cm3,含水量为17.4%, 其压实度R为---【D 】 A、106.6% B、88.3% C、96.4% D、90.8% 9、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锥入深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上,入土深度为20mm 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该种土的【B 】 A、塑限 B、液限 C、塑性指数 D、稠度 10、下列关于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立方体试验说法正确的是--------------【B 】 A、结果处理以3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精确至0.1MPa B、结果处理以6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精确至0.1 MPa C、分二次向试模内注入砂浆,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每层插捣25次。 D、水泥混合砂浆标准养护的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11、路面基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C 】以上。 A、-5℃ B、0℃ C、5℃ D、10℃ 12、某土样的液限为50%,塑限为23%,则该土样--------------------【C 】 A、为高液限粘土 B、为中液限粘土 C、塑性指数为27% D、为很高液限粘土 13、水下砼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砼-------------------------------【B 】 A.终凝时间 B.初凝时间 C.拌和时间 D.施工时间 14、承载比试验确定的承载比-----------------------------------【D 】 A、以贯入量为2.5mm时为准 B、以贯入量5.0mm时为准 C、不论偏差大小均以三个试件结果平均值为准 D、以饱水96h后的试样测试 15、钢筋拉力试验的结果评定说法正确的是-------------------------------【C 】

安康杯简答题问答题

2011年“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 第二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 二、问答题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答: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它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效力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入、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3、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和携带哪些标志和牌证? 答: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机动车行驶证。 4、道路交通信号包括哪些内容? 答: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5、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道路上,这些交通元素如何通行? 答: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6、机动车在哪些情形下不得超车? 答:①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②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③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的; ④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7、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怎么办? 答: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8、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哪些特殊通行权? 答: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它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9、非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应如何行驶? 答:应当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10、哪些交通元素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答: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它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 11、机动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该怎么办? 答:①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 ②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③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12、在道路上发生有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后,驾车人应该怎么办? 答:①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②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③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者交管部门。 13、何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答:是指在投保时,购买本车以外的人员和货物伤害险,按照规定是必须购买的,否则将要受到处罚。 14、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如何处罚? 答: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15、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应如何处理? 答: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同时可给予警告或者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当事人提供相应牌证后退还机动车。 16、机动车驾驶人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如何处理? 答: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证件,提供证件后退还机动车,同时可以给予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17、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犯罪的如何处罚? 答: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还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医学生理学问答题及答案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1.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的形成原理主要是:(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胞内为高K+,胞外为高Na+、Cl-。(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形成K+电-化学平衡,静息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3)Na+的扩散:由于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K+- Na+渗漏通道。(4)Na+- K+泵的活动也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原因之一。

安全问答题和答案

安全问答题及答案 【篇一: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t>1.什么是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生产岗位上发生的和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2.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单位立即向劳动部门报告,如单位不报告,职工或职工家属应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保护现场,以便有关人员调查确认;抢救伤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害程度。 3.为了防止电、气焊作业中的灼伤事故,正确地使用防护用品对上衣、裤脚、手套的穿戴有哪些要求? 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裤脚不准塞在靴子里,手套要套在袖口外。 4.家庭安全生活需掌握哪些技能?并各举一例。 家庭防害:如正确使用、妥善保管杀虫剂、洗涤剂等有毒有害的生活用品。 家庭防险:防止意外烫伤、触电、煤气中毒等。 家庭保安:掌握防盗、防骗等知识。 5.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既适用于高压,也适用于低压。 6.装卸作业中,从运行的吊车上落包砸伤人,属于哪类事故? 物体打击 7.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多米?

5米 8.遇到断开的高压线对人员造成伤亡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用干燥的长木棍将高压电线挑开,再进急救。 9.大型会议和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哪些安问题? 要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并参加者进行指导性讲解;活 动场所要有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保证电气和机 械设备安全状态良好。 10.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参加者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要了解掌握安全通道情况,熟悉逃生路线;对可能出现的停电、火情、拥挤等意外事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知识;遇到意外事件,要服从统一安排和疏导,要有互助精神。 11.不锈钢餐具不易用什么溶液洗涤,为什么? 碱性溶液,它会溶解不锈钢中含有的微量有害金属,影响身体健康。 12.人造纤维板制成的物品会散发出什么气体,引发何种疾病? 甲醛气体,会弓i发呼吸道炎症。 13.杀虫剂会诱发哪些疾病? 淋巴癌、软组织肉瘤和肌肉恶性肿瘤等疾病。 14.外出登山,遇雷雨时为防雷击应注意什么? 不要在高峰处停留、不要手扶铁索、不要在树下避雨。 15.在山上游玩时,怎样利用树木来识别方向? 树冠大、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树干阴湿多苔薛、树皮粗糙的一 侧是北方。 16.为保证安全,对放风筝的地点有何要求?

“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卷

“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卷 公司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5=10%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2、每年月为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 3、定期用试验按钮,检验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通常至少。 4、由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上必须配备个以上的紧急停止按钮。 5、冲压设备的脚踏板应从上面、加以防护,以免受外界物器撞击,使滑块意外启动,造成事故。 二、判断题(2*10=20% 1. 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 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标准的总和 (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 3. 机械冲压设备的双手按钮开关不是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 4. 安全检查属于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内容。 ( 5. 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等。( 6.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 7.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人及以上死亡,或者 100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8. 应急预案从功能与目标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 9. 作业人员在潮湿密闭容器内检修时, 不得使用Ⅲ手持电动工具。 ( 10. 严禁用铜丝、铝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 三、单选题(2*20=40% 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 。 A. 责任制 B. 注意事项 C. 管理目标 D. 操作规程 2. 根据《刑法》修正案,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 (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 ( 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 国际标准 B. 行业标准 C. 企业标准 4.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A.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 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5.未成年工是指年满(,未满 18周岁的劳动者。 A. 14周岁 B. 15周岁 C. 16周岁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是偶联因子。-收缩偶联,Ca称为兴奋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 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 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 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

生理学简答题(必考)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 (一)单纯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一) 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 (二)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 (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 (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高K+是细胞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 (三)Na+泵活动形成膜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pH值的稳定;(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6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兴奋性将经历一系列的有次序的变化,然后恢复正常。 神经细胞其兴奋性要经历四个时相的变化: (一)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兴奋,此时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已进入失活状态而不再开放; (二)相对不应期兴奋性较正常时低,只有用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仅部分失活的Na+通道开始恢复; (三)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可以引起兴奋,此时大部分失活的Na+通道已经恢复,且因

简答及问答题

简答及问答题 1、原核生物基因组有何特点 ①为一条环状双链DNA;②只有一个复制起点;③具有操纵子结构;④绝大部分为单拷贝;⑤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⑥基因一般是连续的,无内含子;⑦重复序列很少。 2、真核生物基因组各有何特点 ①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②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③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④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⑤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⑥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⑧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 3、简述DNA的C值和C值矛盾 生物体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含量总是相对恒定的。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真核生物基因组的C值:是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含量,以pg表示。 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要表现为: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 4、以大肠杆菌为例叙述转录全过程 起始:核心酶在σ因子的参与下与模板的DNA接触,生成非专一的,不稳定的复合物在模板上移动。起始识别:全酶与模板的启动子结合,产生封闭的“酶-启动子二元复合物”。酶紧密地结合在启动子的-10序列处,模板DNA局部变性,形成“开放性起始复合体”,暴露模板链。三元复合物形成,酶在起始位点开始聚合最初几个核苷酸。

延伸:延伸的时候,酶后端边缘的分界线也可作为RNA链延伸的末端处。即酶的后端向前每移动1bp,RNA延伸的末端也就加上了一个rNTP,但酶的前端并没有移动,仍保持原来的位置,只不过酶整体收缩了1bp的长度。酶内部所覆盖的DNA双链的开放区及RNA的生长点(3′端)都向前移动了1个bp。当RNA链已延伸到多个nt时,酶的前端突然向前一下子延伸7-8bp。延伸时RNA 聚合酶以稳定收缩和突然伸展的方式在DNA上“爬行”,稳定的收缩是指RNA 聚合酶从35bp长连续地收缩到28bp,然后前端又突然向前伸展8bp,RNA聚合酶又恢复到35 bp长。 终止: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处有特殊结构的存在,称为终止子,RNA Pol 能识别t位点在此处停止,然后释放RNA,最终RNA聚合酶也脱离模板,终止了转录。在原核细胞中有两种不同的终止子,一种是强终止子,另一种是弱终止子。强终止子在体外实验中,无需其他任何因子的帮助就可以终止核心酶,这种终止子被称为内部终止子。弱终止子需要在一种蛋白质因子ρ(rho factor)的帮助一才能终止,所以又称为ρ依赖性终止子。 5、简述真核生物DNA复制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区别 ①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处复制起点,而原核生物只有一处复制起点。 ②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全部完成复制之前,各个起点上的DNA复制不能开始,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上可以连接开始新的DNA复制,表现为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有多个复制叉。 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子,而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子。 ④真核生物复制所需的酶及蛋白与原核生物有所不同,真核生物DNA 聚合酶为α、β、γ、δ、ε,而原核生物的聚合酶为Ⅰ、Ⅱ、Ⅲ。 ⑤真核细胞内DNA引物和DNA聚合酶α紧密偶联,而原核细胞内引发酶和解旋酶偶联在一起,形成复制体的一部分。

2019年“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题库(新)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一、HSE管理工具包含多少项工具? 答:24项HSE管理工具。 二、请列举HSE管理工具的工具名称(至少五项工具名称)? 答:安全时刻、“团队式”班前会、高可视化警示服、HSE培训矩阵、授权帽贴、外部设备报验、消防定位布置平面图、停工授权卡、HSE停工令、人员黑名单管理、作业许可证、工作危害分析与作业安全分析(JHA/JSA)、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型、设备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安全投入模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矩阵式检查、安全观察卡、设备设施检查可视化、预警指标卡、任务观察、员工HSE自我评估、安全警示卡、HSE KPI指标。 三、使用“团队式”班前会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答:激发员工安全意识,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引导班组成员发扬团队精神,自查与互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及精神状况,主动关注作业风险并加以控制。 四、使用高可视化警示服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反光条和颜色对外界起到警示,保护人身安全。五、使用HSE培训矩阵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答:梳理不同岗位、不同作业人员的HSE培训需求,提高开展培训针对性,保证培训效果。

六、使用授权帽贴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以帽贴形式实现HSE培训授权可视化,方便监督和管理。 七、使用停工授权卡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及时制止危及自身或他人的危险作业活动,实现员工安全自我保护。 八、使用HSE停工令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及时停止严重危及安全作业,避免事故发生。 九、使用人员黑名单管理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答:控制现场人员违章行为,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十、使用作业许可证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范风险较大的作业许可流程,实现作业过程安全受控。十一、使用工作危害分析与作业安全分析(JHA/JSA)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范工作环境、作业过程中危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降低作业活动中的风险至可接受范围。 十二、使用高风险作业控制模型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范高风险作业活动的流程及管理要求,确保高风险作业安全受控。 十三、使用设备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这项HSE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生产设备设施非正常性能失效,提高设备可靠性。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理学(本科)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X20) 1、 从物质转运的角度看腺细胞分泌酶的方式是属于( ) A 、通道转运 B 、载体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 A 、蛋白质 B 、铁 C 、 维生素B12 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4、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 A 、单核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噬酸性粒细胞 5、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反映( ) A 、心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 B 、主动脉血压 C 、肺动脉血压 D 、心室内压 6、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人脑皮层 7、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压差 B 、气体分子量 C 、气体溶解度 D 、呼吸膜的厚度 8、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道长度 B 、气道口径 C 、气体流量 D 、气体密度 9、糖尿病人多尿的原因是( ) A 、饮水多产生水利尿 B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 10、能够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 C 、抗利尿激素 D 、血管紧张表 11、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 ) A 、滤过面积增大 B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2、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哺乳期乳腺分泌大量乳汁 C 、促进非孕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子宫剧烈收缩,有利于分娩 13、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身体平衡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随意运动 D 、发出随意运动 14、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周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15、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 、特异性投射系统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 、交感——肾上腺质系统 D 、迷走——胰岛素系统 16、肾血流量能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是( ) A 、50~100MG B 、50~150MG C 、80~180MG D 、100~180MG 17、牵涉痛的临床意义是( ) A 、判断病因 B 、判断预后 C 、了解内脏痛的性质 D 、协助内脏疾病早期诊断 18、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 ) A 、体温下降 B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 C 、血液中的CO2分压下降 D 、血浆的PH 值下降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 、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 、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D 、对催眠麻醉药敏感 20、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期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X30) 1、人体的呼吸过程由( ),( )和( )三个 环节组成。 2、M 受体的阻断剂是( ),N 受体的阻断剂是( ), A 受体的阻断剂是( )。 3、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 4、心电图的P 波反映( )的去极化过程,QRS 波反映( ) 的去极化过程; 5、在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内带( )电荷,膜外带( )电荷 6、神经调节的方式是( ),其完整的结构基础是( ) 7、降压反射属于( )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 ) 8、大动脉壁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收缩压( ),舒张压( ) 9、按激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 )和( )两类; 10、心力衰竭时,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生成量( ); 1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室射血量( ),外周阻力( ); 12、细胞受到( )刺激后,必须首先去极化达到( )水平,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生理 简答题大全

生理学 简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1)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各种活动实现,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体内最普遍的 一种调节方式,具有迅速、准确和作用时间短暂的特点。 (2)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的作用特 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是指细胞和组织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 性反应。其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何谓正反馈、负反馈?在机体功能活动中有何作用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意义: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行对稳定。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意义: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到生理过程完成为止。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如:O2 CO2顺浓度差,不耗能,也不需要膜蛋白帮助 (2)易化扩散:是指水容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 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要膜蛋白帮助 可分为两种类型: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门控通道又分两种: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转运Na+和K+ 等离子。 (3)主动转运: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泵蛋白的帮助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耗能转运过 程。如:钠泵对Na+和K+的逆浓度转运。逆浓度差,耗能,需要泵蛋白帮助 (4)出胞和入胞:是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进出细胞的转运方式。如: 白细胞吞噬细菌和激素的分泌。 什么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膜内较膜外低。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静息时K+外流形成的K+平衡电位,还有Na+内流及Na+-K+泵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