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简介

灌溉简介
灌溉简介

智能灌溉系统- 简介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界面所谓智能就是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要实现此功能就要充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系统要实现自动感测土壤湿度的功能必须要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要实现灌溉水量的多与少的调节,必须要有变频器。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设定50%—60%RH为标准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模拟信号经A/D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

针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依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灌区作物需水信息,汇聚到网关节点发送给主控中心,中心主机根据信息确定灌溉状态并计算灌水量,控制灌溉设备工作实现智能灌溉;依托Internet管理员有权对系统远程管理,满足了规模化灌溉的需求。根据示范区观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9。系统结合了无线传感、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了精确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智能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有研究现实,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能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节水16%到30%。加州出台的新法案要求2012年起新公司必须使用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 背景

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美国每年浪费掉的水资源高达8,520亿升,而若安装一种智能灌溉系统则可有效地控制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

HydroPoint公司负责可持续领域业务的Chris Spain援引美国用水工程协会的报告称,美国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草坪、植物灌溉用水浪费了30%到300%。

水资源被浪费的原因是技术不行,美国有4,500万个仅是安有简易计时器的灌溉系统,它们在时间控制上还可以,但精准度不高。Spain称,城市灌溉系统占城市用水的58%,这些被浪费的水资源每年生产54.4万吨温室气体。

在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不仅美国,英国也开始关注节水问题。英国节能信托基金会和能源部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节约能源,使用热水可能会超过取暖成为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智能灌溉系统- 结构

系统结构采用了可以无限扩展的开放式设计思路,并采用先进的集木式构建。整个系统由多组集群控制单元组成,每组集群控制单元管理一片区域,每一个片区由多台控制器、电磁阀、传感器组成。因此本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方便快速地组建智能灌溉系统。用户只需增加各级控制设备的数量即可实现整个系统的无限扩容。本系统可适用于小到某块棉田的自动灌溉,大到整个兵团所有作物地块,包括绿地的自动灌溉。并且系统容量越大,平均投资成本愈低,生产效率也越高。本系统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模块化、层次化设计,以提高效率,增加可维护性,便于扩展;

2、灵活的硬件配置,用户可以任意升级、更换被控硬件设备,而不需要更换软件;

3、人机界面友好,实现灌溉过程的无人值守,减少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灌溉效率;

4、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强,保证系统在野外强电磁干扰的恶劣环境下能可靠地运行;

5、故障自动检测功能,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各种设备的布局要求美观。

智能灌溉系统- 通信方式

控制系统系统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采用了基于广域网的先进的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上行数据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显度;电磁阀及各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等信息。下行数据是指中央计算机向各控制单元发出的各种控制指令,包括电磁阀的开关指令;各工作单元的状态查询指令以及对各控制单元的参数预设等。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无线数字网络,因此本系统能够快速地任意规模地构建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的限制。无线数字网络还具有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便于扩展等多种优点,使无线数字网成为智能灌溉系统首选的组网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拓宽了控制器的应用范围,只要有无线信号覆盖的地区,都可以实现远距离无线采集与控制。实现了计算机和控制器等多方面的互动性,系统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控制器检测出系统异常,会及时将故障相关信息上报给中央计算机系统,以便迅速地定位并排出故障。

智能灌溉系统- 软件设计

数据的传递路径软件是控制系统的灵魂,需要与硬件配合,将实时数据与专家系统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延续时间的长短,实现智能控制。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了大型关系数据库,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自动备份,并能根据定制条件进行查询。本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数据处理,并预留WEB接口,远程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查询有关的灌溉信息。

本系统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用户操作简单方便。实时或定时采集的田间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等数据,均可以实时地以图形或者表格方式在中央控制计算机上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设定每个地块的灌溉策略,实现定时、定量的无人值守的自动灌溉。

从数据的传递路径可将本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数据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层,如右图所示:

智能灌溉系统- 集群控制

田间控制单元

田间控制单元田间控制单元控制着电磁阀和各种数据采集仪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一般是采集土壤水份含量大小,也叫土壤水分传感器。本系统选用世界最先进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它把土壤水含量转化为标准的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信号处理后传到集群控制单元,微电脑处理器根据获得的土壤信息确定灌溉量,然后输出控制信号并结合中央计算机指令,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即可以实现自动灌溉。土壤湿度传感器用来测量土壤的湿度,以了解土壤的真实灌溉需求,据此确定灌溉与否以及灌溉时间长短。本系统还配有EC(电导率)值和pH值传感器,可对进水和出水进行EC值和pH值的检测,以便控制自动营养液的配给。

系统控制方式灵活性灌溉控制系统,具有多种灌溉控制方式:系统可以脱离上微机而常年独立运行,有手动灌溉,自动连续灌溉,自动间隙灌溉等不同灌溉方式,系统可以任意设定轮灌组,每个轮灌组可以设定按照任意天间隔进行灌溉,每天可以设定多组不同启动时间。

供电系统

遵循方便、稳定、可靠的原则,结合的气候条件,本系统各个控制单元均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太阳能设备,用于供给控制单元电能。太阳能电站具有能效转换高、维护成本低、部署方便等诸多优点,成为本系统田间供电最理想的选择。考虑到长时间阴雨天气、太阳能系统

需要检修等特殊情况,作为太阳供电系统的备份,使用了风能发电装置,作为供电系统的必要补充。

六要素气象站

由于气象条件的空间变异特征明显,因此在示范区内配备气象数据监测仪器,自动采集所需的气象数据,作为当地气象参数的补充。自动观测气象站是由一个能自动测量、记录与存贮数据的记录仪与一套相应的传感设备所组成的一个气象观测记录系统,该站安装的农业气象自动站其探测内容在室外有风向、风速、空气温湿度、辐射和降水量;总共为6个气象要素。

智能灌溉系统- 功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喷灌用水和实现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可接收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模拟量。模拟量信号的处理是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A/D转换)。

2.控制功能:具有定时控制、循环控制的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控制方式。

①自动控制功能: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程序将传感器检测的湿度信号与预先设定的标准湿度范围值相比较,如果检测的湿度值超出了设定湿度值,(低于设定值则调大电动机转速,高于设定值则调小电动机转速)则自动调节电动机转速,进行灌溉操作。

②定时控制功能:系统可对电磁阀设定开、关时间,当灌溉的湿度值达到设定的湿度值时,电动机自动停止灌溉。

③循环控制功能:用户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编好控制程序,分别设定起始时间、结束时间、灌溉时间、停止时间,系统按设定好的时间自动循环灌溉。

3.变速功能:当前所测的土壤湿度值与预先设定的最适宜草坪生长的湿度值50%—60%RH比较,分为大于、等于、小于三种结果,即可将湿度分为高湿度、中湿度、低湿度三种状态。在控制面板上表现为高湿度、中湿度、低湿度三个指示灯。变频器根据土壤湿度的三个状态自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设有高速,中速,低速3种旋转速度,分别对应高速,中速,低速三个指示灯。

4.自动转停功能:控制系统根据土壤的干湿度情况自动启动喷灌,控制电动机以所需的转速转动,喷头喷灌5分钟,停2分钟,再喷5分钟后自动停转。

5.电动机过载保护功能:当电动机过载时,电动机立即停止转动,灌溉过程中止,并且故障指示灯闪烁报警,过载消除后自动恢复运转。

6.阴雨天自动停止:利用湿度传感器的开关量作为一个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实现控制相关程序的功能。

7.省电功能:定时控制器在断电时正常计时,故采用其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在定时灌溉控制时间之内,由定时器接通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源,可编程控制器按预先编制的程序依次打开各控制设备电源,并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随时调整程序的执行。在非系统工作时间里,定时器自动断开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源,这样既减少了系统耗费的电能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8.急停功能:当出现紧急意外事故时,按下急停按钮,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转,阀门关闭,喷头停止灌溉。

9.故障自动检测功能:当灌溉系统出现故障,如水管破裂(水压为零),传感器故障,电动机故障,变频器故障,电磁阀故障等,水泵立即停止运行,电磁阀关闭,故障报警灯闪烁并伴有警笛声响起。操作人员可以按下“消音”按钮以解除铃响,但故障指示灯仍在闪烁,直到故障消除,故障指示灯才自动停止闪烁。

智能灌溉系统- 微机控制

節水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或园林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随着现代农业及园林业的发展,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升值,传统灌溉方式正在被现代智能型微机控制灌溉系统所取代,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TLG-2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有如下优点:a.微机控制喷灌和滴灌,大大节省日趋宝贵的水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根据植物对土壤水份的需求特点设定不同的灌溉方式,使植物按最佳生长周期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c.自动灌溉,大大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智能灌溉系统- 方案

每种植物都有适合其生长的湿度,湿度过大,植物的根系就会在土壤中腐烂,湿度过小,就不足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灌溉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土壤的湿度在适宜植物生长的湿度范围之内。经资料查证最适宜草坪生长的湿度是50%—60%RH。此信号与50%—60%RH 比较,可以分为:大于,等于,小于三种情况。系统按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按一定的灌水量进行灌溉。最终实现不需要人的直接参与,由系统自动实现灌溉,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器是实现智能灌溉不可缺少的设备。但要想使整个草坪都得到相同的水量,对草坪实现均匀而智能的灌溉,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系统。一套完整的智能灌溉系统由水源、电源、可编程控制器、开关量、模拟量输入、现场仪表,显示面板等组成。

水源:包括各种可能使用的水源的类型,如自来水、河流、井水、池塘等。视距离灌溉区的远近而定,重要的是所选水源必须要有足够的供水量。

电源模块: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是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前提,要求电源模块稳定、可靠,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

可编程控制器主控模块:负责发出和接收各种运行程序指令,是整个控制系统的中枢部分,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通信方式灵活,具有可扩展的功能。

开关量、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该部分是可编程控制器装置正确接收信息和发出指令的关键设备,要求有高可靠性、稳定性,能实现某些电、磁的隔离功能。

现场仪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通过接收现场仪表设备发出的信号判断被控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是否符合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因此要求现场仪表设备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和精确性。显示面板:通过显示面板上的指示灯,使操作人员能清晰的看到系统的运行状态,便于控制和维修。

其他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如冷却风扇、UPS不间断电源等是完善整个系统所必须的,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帮助。

智能灌溉系统- 工作原理

1.智能灌溉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灌溉系统工作原理灌溉系统工作时,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里的干湿度信号,检测到的湿度信号通过A/D模块转换,将标准的电流模拟信号转换为湿度数字信号,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设定50%—60%RH为标准湿度值,实际测得的湿度信号与50%—60%RH比较,可以分为:在这个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小于这个范围三种情况。可编程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给变频器,变频器根据湿度值,相应的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带动水泵从水源抽水,需要灌溉时,电磁阀就自动开启,通过主管道和支管道为喷头输水,喷头以各自的旋转角度自动旋转。灌溉结束时电磁阀自动关闭。为了避免离水源远的喷头不能被供给足够的压力,在电磁阀的一侧安装一块压力表,保证个喷头的水压满足设定的喷灌射

程,避免发生因为水压不足,喷头射程减少的现象。整个系统协调工作,实现对草坪灌溉的智能控制。

2.智能灌溉系统工作原理图

综上所述,要实现智能灌溉,系统需要有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A/D模块、变频器、电动机、水泵、电磁阀、管网和喷头等设备。

①可编程控制器:负责发出和接收各种运行程序指令,是整个控制系统的中枢部分。

②传感器:由于本次设计时间比较仓促,忽略了温度对灌溉的影响,因此没有使用温度传感器,只使用了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里的湿度信号,判断是否需要灌溉。

③A/D模块:因为可编程控制器不能接收模拟信号,所以需将传感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④变频器: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调节喷灌流量,达到节水的目的。

⑤电动机、水泵:由电动机带动水泵从水源抽水,为喷灌系统提供一定的压力。

⑥电磁阀:控制喷头的喷灌与否。

⑦喷头:实现均匀喷洒,便于充分吸收。

⑧管网:灌溉系统输送水的管路。

智能灌溉系统- 意义

智能灌溉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是中国发展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的必由之路

智能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10-10-13 07:48:43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作者:李凯欧丹吴云O 引言水是生命的基础,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建立在不断地吸水、传导与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之上。在我国水资源却严重不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13个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的匮乏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和困难。农作物生长的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人们通常根据种植的经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能及时或不能精确地控制浇水的多少,往往造成大水漫灌,在很大程度上白白地浪费掉一大部分水资源。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走“节水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获得最佳的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增长点。因此使用自来水发电的智能灌溉系统,控制喷灌和微灌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现有的灌溉系统都要外接电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较麻烦。本系统可在无供电条件的地区使用,其最大优点为节水、节能、节约劳动力。

1 设计目标与实现方案描述

针对现有的自动灌溉系统都需要外加电源供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自动灌溉装置的程序一般固化在系统的程序存储器内,只能简单地设置灌溉时间及循环时间,不能灵活根据季节不同自动调节等缺点,该系统将小型直流发电机接上风叶至于密封特制的盒子中,用水流带动风叶旋转来发电,再将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以给监控电路和电磁阀供电。该装置是以湿敏电阻和光敏电阻检测信号,自来水发电用作供电的一种无需外接电源的自动灌溉装置。该装置监控电路由信号采集部分,灌溉控制部分,电源部分,执行部分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1 信号采集部分

1.1.1 土壤湿度检测

采用硅湿敏电阻作为检测土壤湿度的传感器,它在25℃时响应时间小于5 s,检测土壤

含水量范围为O~100%。

当湿敏传感器插入土壤时,由于土壤含水量不同,使得湿敏传感器的阻值也不同。通过湿敏电阻和IC1NE555判断湿度强弱,如果是土壤较干燥,湿敏电阻阻值较大,NE555翻转,输出高电平(约为电源电压)。

调整时,将湿敏电阻插入水内,调Rp1使NE555的3脚输出为12 V,然后将湿敏电阻从水中取出并擦干,调Rp1使输出0 V,这样反复调节多次即可达到要求。

1.1.2 日光强弱检测

通过光敏电阻和NE555判断光线是否强烈,如果是中午光线较强烈,IC2 NE555的3脚输出低电平,此时无论土壤干燥与否均不浇水。此处用NE555进行判断,当傍晚日光较弱,光敏电阻阻值较大NE555翻转,输出高电平(为电源电压)。

1.2 灌溉控制

1.2.1 与门判断

当IC1和IC2同时输出高电平时,IC3 CD4073输出高电平。无论IC1和IC2中任一不满足条件,IC3都输出低电平。

1.2.2 延时电路

通过CD4060和电容电阻和可调电阻组成的震荡电路实现延时从CD4060开始工作到进入保持状态这段时间就是灌溉时间。可调节Rp3的阻值来改变延时时间。

1.3 电源部分

由于自来水在水管中流动的速度较快,可以把其中的部分动能回收利用。用自来水压力推动风叶片带动微型的发电机,将发电机发出电能存储到锂电池中,再通过升压电路将锂电池中电能转存到6 V或者12V蓄电池中。用这部分电能为自动灌溉监控电路提供电能。1.4 执行部分

使用湿度检测部分输出的电压来控制继电器的吸合,进而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实施自动灌溉。

电磁阀与电源间加一开关,使其可强制打开和关闭。当想欣赏灌溉美景时,强制打开电磁阀即可。

2 结语

试验证明该装置具有下述优点:

(1)系统稳定性好。电路主要由模拟电路构成,要求精度不高,稳定性好,监控范围和延时时间都可调节。

(2)安全性高。本装置由自来水发电,输出为低电压,无任何安全隐患。

(3)成本低。该装置无需外接电源,无噪音、造价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泛,很容易推广使用。

(4)环保。自来水发电节约能源,无污染,保护,环境。

(5)可与园林开发商合作,可为种植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该节能设备将成为种植业的受益点。

(6)可用于偏远山村,电力不发达的地方,使当地的经济作物生长的更好。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是一种新型的施肥技术。这项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达到既可给水,又可供肥,还可节约劳力。灌溉施肥是将水溶性的化肥(特别是氮肥)溶解在灌溉水中,使肥料随着灌溉水进入土壤。 灌溉施肥的方式主要有水渠施肥、喷灌施肥和滴灌施肥三种。水渠施肥最为简单,即在灌溉水渠溶入化肥,随水进入田地。这种灌溉施肥对化肥要求不高,但这种水渠灌溉不利于节水要求,因此最好采用喷灌施肥和滴灌施肥。这两种灌溉施肥方式,一是要求专用的灌溉设施,二是对化肥要求较高,一定要全水溶性,若有机械杂质或非水溶性物,易造成灌溉设施的腐蚀和堵塞。 灌溉施肥最适用于氮肥,其施肥浓度一般在0.2%0.3%,尿素可高达0.5%。其它也适用于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微量元素肥料,因为用量少,由于溶解于水中,可以均匀施肥,一般浓度为0.01%0.%,避免固体施肥造成偏施现象。至于磷肥,只要全溶于水,不与灌溉水发生化学变化,或产生沉淀物质,也可适用,否则不仅降低了肥效,而且还会堵塞管道、喷头和滴孔。 灌溉施肥技术有如下优点: 1.易吸收、肥效快因为肥料养分呈溶液状态,可以较快地渗入土壤,被作物根系吸收,同时喷洒在作物叶片上的养分,也可为叶面吸收。 2.既节水、又节肥灌溉施肥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施肥,以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要求,可避免一次集中施肥带来大量化肥对作物的危害,以及化肥的损失。据试验测算:喷灌施肥可以节约肥料11%29%,滴灌施肥可节约肥料44%57%。由于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大量节约用水。 3.防止土壤板结喷灌施肥可避免施肥机械的运行把土壤压板结,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 4.节劳省时,降低成本目前,灌溉施肥已开始用于农田和设施农业,其中喷灌施肥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等,滴灌施肥主要用于大棚蔬菜和果树等,除了都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外,还节约了施肥的劳动力和施肥的时间,因而降低了农业成本。 国外为适应灌溉施肥的推广和应用,开发了许多肥料品种和型号,特别是在满足灌溉施肥中,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肥料。如美国胜利者工业公司开发具有养分缓释的肥料———离子交换肥料。这种肥料由带天然负电荷的矿物粘土混合物制成。在灌溉施肥中,这种肥料浸入灌溉的土壤里承载水中的养分。常规肥料在施入土壤后,作物吸收其当时所需的养分,其余养分就流失了。而离子交换肥料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形式将承载的养分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有选择性地缓慢释放养分,使肥效延长,利用率得到提高。再次灌溉施肥时,可以继续承载肥料养分。 我国是缺水国家,农业又是用水大户,因此我国提倡节水农业,为此合理灌溉和灌溉施

自动灌溉施肥系统设计

自动灌溉施肥系统设计 1.系统组成及原理 现代化灌溉系统中农作物所需养分来自肥液, 所以在灌溉过程中不但要根据作物需求灌溉水, 还要将适宜作物生长的一定浓度的肥液通过灌溉水提供给作物。而肥液与水的混合是在灌溉过程中进行, 因此, 肥料的混合、检测和控制是一个实时控制系统。自动灌溉与施肥系统的组成如图 1 所示。系统由单片机控制器、灌溉管路、肥液混合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肥液混合系统包括混合罐、抽吸肥液用的文丘里阀、电磁阀( 根据施加肥料种类的不同可有个),PH 值、EC 值传感器等。 图 1 托普物联网在从事农业物联网的这几年内发展迅速,同浙江大学合作,有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的物联网营销计划,物联网方案遍布全国各地,对物联网的前景了解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带动作用,为国家未来的农业物联网的普及推广有着重大的贡献。 系统运行时,进水管与各个肥液罐的电磁阀通过单片机控制开启,肥液由文丘里阀输送至混肥液储存罐与灌溉用水充分混合,当肥液储存罐液位达到要求时,通过肥液泵输送至混肥管道,灌溉施肥时主电磁阀开启,充分混合后的肥液

输送至灌溉系统主管道并输送至大田作物及肥水采样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与施肥。当肥水混合液中离子浓度(EC 值)或 PH 值过高,肥水采样器采样得到数值高于单片机内部控制程序设置的作物生长适合浓度数值,此时,单片机控制相应肥液罐电磁阀关闭,肥液储存罐内的肥液被主管道内的灌溉用水稀释,从而避免离子浓度或酸碱度过高对作物根系造成伤害。反之,当肥水混合液中 EC 值与 PH 值过低,肥水采样器采样得到数值低于单片机内部控制程序设置的作物生长适合浓度数值,单片机控制进水管电磁阀关闭,肥液储存罐内的肥液浓度上升,从而达到作物生长合适的浓度。使用此种控制能是肥液的浓度始终保持在作物生长合适的范围内。无需人工干预,修改单片机控制程序内的预设值,可对不同作物的施肥灌溉进行控制。 系统使用流量管传感器检测输入农田的肥液总量,灌溉的水量控制和施肥控制是分别独立的, 水量控制由单片机控制电磁阀开关时间, 采用闭环控制。施肥控制包括施肥量控制及肥液浓度控制。施肥量控制同样采用时序控制, 由用户输入施肥时间及周期, 或直接手动控制施肥。按作物所需肥液浓度,自动进行肥液的混合。 2.上位机软件设计 使用 VB6.0 编写上位机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通过用户界面输入控制指令、实时监控系统工作、查询系统信息等。根据滴灌施肥过程中对施肥参数的控制需要,编写软件程序。主要是用户实时监控程序。通过单片机实现对施肥液中的 EC/PH 值、流量、混肥罐液位等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并将信号反馈给上位PC 机,同时能够接收并输出上位机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执行相应操作;用户实时监控程序能够将滴灌施肥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通过数据和曲线两种方式实时显示在上位 PC 机的用户界面上,并能够对所监控的数据进行保存。 上位 PC 机通过 RS-232 串口与单片机通信,下位机采用 PIC18F45J10 单片机作为现场核心控制器,负责采集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执行机构运行。 3.系统测试与结论 经过实际的测试, 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在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对由达林顿管

(完整版)节水灌溉的方式

节水灌溉的方式有喷灌、滴灌等,总结一下灌溉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漫灌,漫灌是传统的灌溉方式。常要挖沟渠,以前用人工,后来用牲畜、拖拉机,植物在畦和陇沟中排成行或在苗床上生长,水沿着渠道进入农田,顺着陇沟或苗床边沿流入。也可以在田中用硬塑料管或铝管引水,在管上间隔距离开孔灌溉,用虹吸管连接渠道。 2.喷灌。喷灌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草地灌溉、公园、墓地等 3.微喷。微喷灌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隶属于微灌范畴。微喷灌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果园、药材种植场所,以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降温。 4.滴灌。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滴灌是通过不同口径的塑料管,将水直接送到每株农作物的根部,以点滴等方式进行灌溉。现有一块农田共装了600个滴水头,如图所示,总进水管为p,每个满水头为q。设总进水管横截面积s为0.0016m2,平均每分钟每个滴头滴水120滴(每5滴水体积约为1cm3),则总水管p中的水流量是m3/s,p管中水流平均速度是 m/s(流体在每秒钟流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叫流量Q,它与水管的横截面积s及水流平均速度v的关系是Q=sv)。 5.渗灌。渗灌技术已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用许多年了,是人工将地下水位抬高,直接从底下为植物根系供水的方法。 分析对比: 传统农业为漫灌,如我国南方春季播种前即为漫灌,用水将整片农田洇湿,好处:湿润充分,可直接用于育苗。缺点,浪费水资源 畦灌:在田中畦陇处以小水流灌溉。优点,略省水,可育旱作物。缺点:还是费水,且费管理人工 喷灌:公园里草坪可见到,以喷嘴拟人工降雨,优点,省水,缺点:不利于喜水作物,如水稻 滴灌:源于以色列,田间以软管纵横其中,中开小口,水自口出,以滴流的方式进行灌溉,优点:节水。缺点:应用范围有局限。 喷灌、滴灌技术为什么比普通的沟渠灌溉节约用水? 畦灌——在田中畦陇处以小水流灌溉。 优点:略省水,可育旱作物。 缺点:还是费水,且费管理人工。 喷灌——公园里草坪可见到,以喷嘴模拟人工降雨。 优点:省水。 缺点:不利于喜水作物,如水稻。

绿化养护灌溉与排水施肥施工技术方案

绿化养护灌溉与排水施肥施工技术方案 1、)灌溉 A、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应该尽量利用河道水,如无河道或者河道水无法满足时,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办理消防用水证,以备急用。 B、保证灌溉设备的供应,结合公司能力和养护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灌溉设备,包括抽水泵和洒水车等设备。 C、经常对灌溉设备精心维修保养,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 D、灌溉方法: 根据养护对象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灌溉方法,包括:漫灌、树盘灌溉、喷灌、沟灌等。一般新种树木和长期干旱时我们应该选择漫灌,针对单株植物生长不良时,为节约能源我们应该用人力挑水树盘灌溉,先要在树投影圈下做土埂,浇满后复平既可。现场比较适合中央隔离带的大乔木的灌溉。喷灌比较适合大面积的绿地和草坪等,可能在夏季高温季节运用比较多,可以降低气温、增加湿度,建立小气候。

沟灌可能运用较少,但罗山路延长线绿地内有很多一米水泥明沟,我公司在养护工作中或许可以灵活运用,使它不仅是一个排水工具,也成为一个蓄水工具等。 E、灌溉注意事项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河道水或者是污水都可以用做灌溉水,但必须对植物无毒害作用。灌溉前先松土,灌溉后待水分渗入土壤,土表层稍干时,进行松土保墒。 2.夏季灌溉应该选择在早晚进行,冬季应该在中午左右进行为宜。 3.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当加入薄肥一道灌溉,以提高树木的耐旱力。 F、灌水量 灌水量也与树种、土质、气候及植株大小有关。耐旱的树木相对不耐旱的树木灌水量要少。在盐碱地上,灌水量不宜一次过多,以防止返碱返盐。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差的地区不宜大水灌溉,以防养分流失。灌水应该注意用小水灌透的原则,分几次灌透使水分慢慢渗入土中。 G、灌水次数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也叫智能农业物联网精细农业自控系统,是托普云农物联网为保证农业作物需水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用水而提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农业灌溉不需要人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感测到什么时候需要灌溉,灌溉多长时间;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可以自动开启灌溉,也可以自动关闭灌溉;可以实现土壤太干时增大喷灌量,太湿时减少喷灌量。 一、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功能设计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要实现上述功能就要充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系统要实现自动感测土壤湿度的功能必须要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要实现灌溉水量的多与少的调节,必须要有变频器。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预先设定50%—60%RH为标准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模拟信号经A/D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 针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依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灌区作物需水信息,汇聚到网关节点发送给主控中心,中心主机根据信息确定灌溉状态并计算灌水量,控制灌溉设备工作实现智能灌溉;依托Internet管理员有权对系统远程管理,满足了规模化灌溉的需求。根据示范区观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9。系统结合了无线传感、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了精确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

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还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有研究现实,和传统灌溉系统相比,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节水16%到30%。加州出台的新法案要求2012年起新公司必须使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 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背景 灌溉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 美国每年浪费掉的水资源高达8,520亿升,而若安装一种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则可有效地控制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HydroPoint公司负责可持续领域业务的Chris Spain援引美国用水工程协会的报告称,美国住宅区和商业区的草坪、植物灌溉用水浪费了30%到300%。 水资源被浪费的原因是技术不行,美国有4,500万个仅是安有简易计时器的灌溉系统,们在时间控制上还可以,但精准度不高。Spain称,城市灌溉系统占城市用水的58%,这些被浪费的水资源每年生产54.4万吨温室气体。 在中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由于农业灌溉效率普遍低下,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不仅美国,英国也开始关注节水问题。英国节能信托基金会和能源部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节约能源,使用热水可能会超过取暖成为制造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三、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工作原理 灌溉系统工作时,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里的干湿度信号,检测到的湿度信号

茶树的灌溉和施肥

茶树的灌溉和施肥,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以及目标产量、质量要求密切相关。很难泛泛而谈。 水分的不足和过多,都会影响茶树的生育。当水分不足时,不易生长或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有时虽能发芽,但抽生的新梢矮小,很快形成“对夹叶”。严重干旱,会引起新梢的顶端生长停止,顶芽和幼叶向树冠面上成熟叶子“夺水”,接着这些成熟叶萎蔫下垂,严重时焦枯脱落,甚至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茶树对雨湿条件的适应性较为广泛。一般适宜种茶地区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通过种植遮荫树与灌溉也能正常生长。年雨量在1000-3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对温度稳定在80%左右,基本能满足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是土壤过湿,尤其是地下水位过高,通气不良,氧气缺乏,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阻碍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致使根部受害。 茶树根系庞大,吸肥力强。一般栽培茶树,一足龄茶苗的主根长达30厘米以上,成龄茶树主根生长旺盛,可深及1米以下,且根系发达,在土壤表层四散分布。 云南一般的茶园多是赤红土壤土,主要用来生产红茶和乌龙茶,著名的有“粤红”、“滇红”、“凤凰水仙”等。赤红土型茶土是在南亚热带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在其成土过程中富铝化和脱硅化作用比红壤要强烈,铝大量富集,铁进一步氧化,剖面中常有一层“赤红”色的心土层,淋溶作用强烈,盐基迁移率高,两极分化严重,盐基只有1-2me/100克土饱和度只有10-30%,酸性强、PH4-5.5,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磷、钾含量低,有机质分解快。茶园施用磷、钾、镁及微量元素。 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方面表现有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茶园施肥量参考表 树龄施肥量(公斤N/亩) 1年生施稀薄农家肥 2年生3-4 3-4年生5-8 5-6年生8-10 茶树根外肥施用浓度参考表

智能农业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 一、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自动化精确灌溉、施肥,节省用工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就该技术作相关阐述。

二、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以及适用范围: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系统主要是由阀门、水表、水泵、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智肥化施肥机、pH/EC控制器、施肥罐、安全阀、电磁阀、田间管道系统等组成。该系统适合在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或符合建设微灌设施要求的地方应用,要有固定水源且水质良好,如水库、蓄水池、地下水、河渠水等。比较适合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 三、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灌、施肥制度制定: 1、微灌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差值确定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时间、每次灌水延续时间和灌水定额等。还需考虑土壤墒情、温度、设施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大棚膜下滴灌用水量会比畦灌减少30%~40%,比大水漫灌减少50%以上。 2、施肥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差值来确定实际施肥量、每次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同时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施肥方式也是决定施肥制度拟定的因素。微灌施肥通常可比习惯施肥减少30%~50%的肥料用量。 3、微灌和施肥制度拟合 按照作物拟定的微灌制度将肥料同微灌的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原则就是肥随水走、分阶段拟合。注入肥液浓度一般为0.1%。操作上还要注意,要先走水15min左右,再注入配好的肥料溶液,微灌施肥结束后需用不含肥的水清洗清灌管道15~30min,防止堵塞出水口。此步聚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控制。 4、肥料选择 智能微灌系统的滴灌管出水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各种微小的杂质堵塞,影响到微灌施肥的效果。为此肥料的选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全溶性的肥料,溶于水后无沉淀;二是肥料的相溶性要好,搭配使用不会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三是施磷肥时尽量通过基肥施入土壤;四是用微量元素时,应选用螯合态微肥,否则与大量元素肥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沉淀物。在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青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等,或选用微灌专用固体肥料。

给水管道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总体思路及目标

给水管道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总体思路及目标 1.1工程概况 1.1.1有关单位: ①工程名称:***市给水管道工程 ②建设单位:***市 ③设计单位:四川省***市科筑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供排水设计分公司 ④施工单位: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⑤工程地址: ***市 1.1.2工程规模 ***市给水管道工程项目工程主要项目安装工程及阀件、管件、阀门井等制安、管沟开挖、回填、弃土外运、井室砌筑、消火栓安装等。管沟土石方、道路及构筑物拆除与恢复、配水管道安装。其主要材料为球墨铸管DN100-DN300L=21290m;钢管D159-D325 L=1940m;PP-R管De20- De20 L=126361m;阀门DN15-DN300为8741只;水表DN15-DN50为3162只;消防栓SS110为16套;土石方开挖与回填38623m3。管道直径为DN15~DN300管道材质采用钢管焊接和球墨铸铁管T型接口;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 1.1.3工程造价:***万元

天(日历天数)90工期:总工期1.1.4. 1.2自然条件 1.2.1地理位置 ①***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接自贡,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市相邻。 ②***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一月均温6°C—8°C,七月均温26°C—28°C,最高气温可达41°C,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 1.2.2工程地质条件 ①***市地势较为平坦,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特别是老城区道路狭窄多弯,建筑密集,人口稠密,障碍物多,施工干扰大,运输困难。 ②由于是在城区施工,所以管沟所遇排水管沟较多,光纤、电缆星罗棋布,加之原地下管网遍布大街小巷,故此造成和加大了施工难度。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矿质元素。阳光中的热辐射给叶片周围的空气加温,迫使植株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腾到大气中。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土壤溶液进入植物体内补充蒸腾掉的水分,植物养分元素随着土壤溶液进入植物体。因此,蒸腾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方式。适当高的温度和适当低的空气相对湿度是蒸腾的拉动力。阳光为蒸腾提供了能源。由以上分析可知,施肥结合灌溉是最理想的养分补充方式。单独灌溉和单独施肥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种植作物前施用的肥料叫做底肥或基肥,是最古老的施肥方式。原始农业时施的肥料都是有机肥。有机肥体积大、养分含量低,往往难于结合灌溉施入土壤。作为底肥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如同将金钱存入银行,在干旱时不起作用。一旦灌水或降雨,水分溶解了养分元素,根系才能吸收利用这些养分。难溶性化肥一般也作为基肥使用。 现代农业中,有机肥料一般不作为主要养分来源,而是作为土壤结构改良剂,以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使植物根系下扎更容易。养分则主要由化肥提供,一部分作基肥,大部分作追肥。 土壤栽培作物可以通过沟灌追施肥料,将肥料事先溶于水中,随灌溉水施入土壤中。这是较为原始的灌溉施肥方法,往往入水口处灌溉的水过量,而远离入水口一端的灌溉量偏低。造成了水分和施肥的不均衡。整地高低不平也会造成水肥不均匀,低洼处水肥过量,高

处水肥不足。 在不宜沟灌追肥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提容器穴施肥料,但此法十分费工,一般只有在不得以时才使用。 不结合施肥的灌溉,尤其是滴灌,在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养分利用率方面效果不理想,因为灌溉的清水会将根际周围的可溶性养分淋失致使植物缺少可以利用的养分。 采用安装吸肥器的滴灌设备,既可省水,也可省肥,还可省工。最主要的是可以及时和适时补充肥料,即使在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场合,比如冬季低温条件下,也可以及时和适时补充肥料。滴灌可以用于土壤栽培,也可用于无土栽培。 滴灌可将根系限制在一定的体积内,这一体积的土壤称为湿润球。这样,植物根系不会很大,消耗的养分相应减少,节省下的养分就能用于地上部的生长,使农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湿润球以外的土壤较干燥,杂草生长受到限制。另外,土壤蒸发损失的水分也会降低。而用于植物蒸腾的水分相应增加。由于这两点,产量也会增加。

通过灌溉管道施肥的常用方法

通过灌溉管道施肥的常用方法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张承林 一、施肥罐 通过灌溉系统施肥需要一定的施肥设备,常用的施肥设备主要有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等。下面对施肥罐的工作原理和用法作一介绍。 施肥罐是田间应用较广泛的施肥设备。在发达国家的果园中随处可见,我国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也广泛应用。施肥罐也称为压差式施肥罐,由两根细管(旁通管)与主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两条细管接点之间设置一个节制阀(球阀或闸阀)以产生一个较小的压力差(1~2m水压),使一部分水流流入施肥罐,进水管直达罐底,水溶解罐中肥料后,肥料溶液由另一根细管进入主管道,将肥料带到作物根区(图1,图2,图3)。 旁通施肥罐是按数量施肥方式,开始施肥时流出的肥料浓度高,随着施肥进行,罐中肥料越来越少,浓度越来越稀。罐内养分浓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即在相当于4

倍罐容积的水流过罐体后,90%的肥料已进入灌溉系统(但肥料应在一开始就完全溶解),流入罐内的水量可用罐入口处的流量表来测量。灌溉施肥的时间取决于肥料罐的容积及其流出速率。 因为施肥罐的容积是固定的,当需要加快施肥速度时,必须使旁通管的流量增大。此时要把节制阀关得更紧一些。在田间情况下很多时候用固体肥料(肥料量不超过罐体的1/3),此时肥料被缓慢溶解,但不会影响施肥的速度。在流量压力肥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管是直接用固体肥料,还是将其溶解后放入施肥罐,施肥的时间基本一致。由于施肥的快慢与经过施肥罐的流量有关,当需要快速施肥时,可以增大施肥罐两端的压差,反之,减小压差。 二、文丘里施肥器 同施肥罐一样,文丘里施肥器在灌溉施肥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丘里施肥器可以做到按比例施肥,在灌溉过程中可以保持恒定的养分浓度。 水流通过一个由大渐小然后由小渐大的管道时(文丘里管喉部),水流经狭窄部分时流速加大,压力下降,使前后形成压力差,当喉部有一更小管径的入口时,形成负压,将肥料溶液从一敞口肥料罐通过小管径细管吸取上来。文丘里施肥器即根据这一原理制成(图4)。

给排水工程师个人简历说明

给排水工程师个人简历说明 目前所在:天河区年龄:33 户口所在:茂名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75 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70 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水电管理:给排水工程师,水电管理:水电工程师 工作年限:10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8000--120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花都区,佛山 工作经历 圣丰集团起止年月:2010-05-08 ~至今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担任职位:给排水工程师 工作描述:本项目为超高层,由南北塔两大部分组织成,位置位于广州大道中,南塔为索菲特超五星级酒店,北塔为甲级写字楼,项目系统复杂,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本人负现场给排水管理,包括消防系统,解决现场技术性问题,协调各专业间施工,设计院,监理相关单位工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供建议,前期施工图的审批等工作。 离职原因:项目完成 颐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4-05 ~2010-03-06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担任职位:给排水工程师 工作描述:公司南湖项目二、三期为纯别墅区,总建筑面积约三十万平方,项目所在在地为一个山头,地形复杂,给排水施工难度大,本人负责项目前期审图,系统优化,解决现场技术性问题,协调各专业间施工工作,对施工质量,进度控制,隐蔽工程验收。 离职原因:项目完成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广州分公司起止年月:2003-03-07 ~2008-03-08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水电工程师 工作描述:负责公司驻顺德"金茂酒店""万科新城湾畔二期""中海万锦豪园"现场电气,给排水的现场施工,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技性问题,安全文明施工,进度,质量及过程资料编写.协调与各专业之间施工流程,负责与监理,业主间的沟通,签证,进度报表,定额套价等工作. 离职原因:个人原因 中山永益建筑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0-11-01 ~至今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建设原则是在较少投资的前提下,维持较好的绿地景观效果,实现绿地节水,减少维护费用。本章系统介绍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的类型与基础知识,提出不同绿地植被类型的节水灌溉模式,从设计步骤、灌水器选型与布置、管网水力计算、园林绿地灌溉制度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一节设计基础知识 一、绿地灌溉系统组成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系统一般由首部枢纽、输水管网、配水管网、灌水器、自动控制设备、排水设施等6部分组成,如图7-1所示。 灌溉系统首部枢纽设备是绿地灌溉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水泵、逆止阀、施肥装置、过滤器、测量仪表(压力、流量等)等,主要功能是为灌水器提供流量可靠、压力稳定、水质合格的灌溉水源,同时实现施肥功能。首部系统的设备选型与系统选型、水源条件、灌水器类型、乾灌组设置、控制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输水管网主要指灌溉系统的干管,配水管网主要指灌溉系统的支管、毛管。绿地灌溉系统一般分成不同小区,各小区间的管网相对独立,一个或几个小区组成一个轮灌 第216页 组。输水管网与各小区之间一般设有阀门和压力调节器,以保障每个轮灌组在压力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分区控制。 灌水器主要指地埋式喷头、微喷头、滴灌管、滴头等,灌水器的选择与绿地结构和类型(主要指乔、灌、草耗水特性)、土壤人渗性能、雾化要求等条件有关。 自动控制设备是绿地灌溉系统的关键设备之-,可以实现定时、定量供水灌溉,与手动控制相比,可以降低运行费用,节约用水,提高城市绿地的管理与养护水平。 排水设施一般由泄水阀、渗水井(或排入河流、城市排水管网等)组成,用于管网冲洗或冬季泄水防冻,地势平坦的城市绿地一般在每个灌溉小区的末端设置排水设施,地形不平坦的绿地一般在灌溉小区地势较低处设置排水设施。 二、设计基础资料 绿地灌溉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之前要调查收集计划灌溉区域及其附近的水源、气象、地形、土壤、植物等资料,还应收集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能源及设备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及对水利的要求等资料,为灌溉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地形资料 地形图是灌溉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由于城市绿地的地形通常不规则、形状复杂,现有地形图上的信息量远远不能满足设计所需,因此,应到现场实测或收集有关地形资料,实地测量绘制地形图,以供设计之用。 地形图的比例尺应采用1/100、1/200、1/500、1/1000、1/2000、1/2500等。图上至少每5m布设一条等高线,应标明工程和物体的边界,现状和计划的建筑物、道路和人行道,水源的流量和压力,平均地下水位,电源的电压和容量。地形图上还应标明现状和计划栽培的植物、地面坡度、管道走向以及严禁喷洒的位置等。 2.园林植物资料 应了解园林绿地类型、种植面积、配置结构和绿地建设规划,植物生育期、各生育阶

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

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 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编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65.2571/1 馆藏号:022667 内容介绍: 迄今国内尚未有系统介绍滴灌施肥灌溉的著作出版,为此笔者吸收国内外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结合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出版本书。全书共分10章,第1、2章介绍了滴灌施肥灌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3章介绍了滴灌施肥常用肥料的可溶性和兼容性;第4章介绍了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的植株与土壤养分监测和施肥灌溉制度;第5章介绍了滴灌系统的化学堵塞及其防护措施;第6、7章介绍了不同滴灌系统设计运行参数和土壤条件下水分运移、湿润体几何尺寸、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试验研究成果;第8章利用商业化软件HYDRUS-2D模拟了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的水氮运移规律,在水分运移模拟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而在氮素运移的模拟方面表现出确定性模型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第9章建立了模拟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硝态氮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旨在为这种复杂条件下氮素分布的模拟探索一条新的途径;第10章介绍了干旱风沙区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春玉米需水规律的田间试验结果。本书可供水利、土壤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相应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 1.1 概述--------------------------------------------------------------(1) 第3章 1.2 滴灌技术的特点----------------------------------------------------(2) 第4章 1.3 国外滴灌发展概况--------------------------------------------------(4) 第5章 1.3.1以色列滴灌技术的应用--------------------------------------------(5) 第6章 1.3.2其它一些沿地中海国家的滴灌发展----------------------------------(5) 第7章 1.3.3美国滴灌的发展--------------------------------------------------(6) 第8章 1.4 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6) 第9章 1.4.1果树的滴灌------------------------------------------------------(7) 第10章 1.4.2蔬菜瓜果花卉及设施农业的滴灌------------------------------------(7) 第11章 1.4.3西北地区的滴灌--------------------------------------------------(8) 第12章参考文献---------------------------------------------------------------(9) 第13章第2章滴灌施肥灌溉系统的组成 2.1 滴灌施肥概述------------------------------------------------------(10) 第14章 2.1.1滴灌施肥的优点--------------------------------------------------(10) 第15章 2.1.2滴灌施肥灌溉的发展----------------------------------------------(11) 第16章 2.2 滴灌施肥的安全保护设施--------------------------------------------(13)

果园滴灌施肥技术概述

果园滴灌施肥技术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如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滴灌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果园的施肥可以在 1 天内完成;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时间和数量;增强果树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至地下水而污染水体;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由于水肥的协调作用,可以显著减少水的用量,加上设施灌溉本身的节水效果,节水达50%以上;滴灌施肥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特别是随水传播的病害;滴灌施肥只湿润根层,行间没有水肥供应,杂草生长也会显著减少;滴灌可以滴入农药,对土壤害虫、线虫、根部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较粘重土壤,将滴灌管埋于一定土层深度,通过空气压缩机向土壤灌气,解决根部缺氧问题;由于滴灌容易做到精确的水肥调控,在土层深厚的情况下,可以将根系引入土壤底层,避免夏季土壤表面的高温对根系的伤害;滴

灌施肥可以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施肥;滴灌施肥由于精确的水肥供应,果树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并显著地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一、设施要求 在建立滴灌系统的基础上,添加施肥装置即可实现果园灌溉与施肥的一体化。根据滴灌系统布置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施肥方法。常用的有重力自压施肥法、泵吸肥法、泵注肥法、旁通罐施肥法、文丘里施肥法、比例施肥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施肥方法要咨询专业人员或参考更详细的资料。 滴灌的类型有压力补偿式(用于地势高低不平地块)和非压力补偿式(用于平地)两种,滴灌管设置根据土壤类型和树体大小,土壤疏松或树体较大采用双带,否则采用单带,对于乔化大树可采用环绕式滴管带。滴灌管悬挂高度不宜超过50 cm。 滴灌的关键是防堵塞。选择合适的过滤器是滴灌成功的先决条件。常用的过滤器有砂石分离器、介质过滤器、网式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前两者做初级过滤用,后两者做二级过滤用。过滤器有很多的规格,选择什么过滤器及其组合主要由水质决定。这是较专业的问题,最好由专业人士设计和选择。 西部果友联盟 二、对水和肥料要求及原则 1、对水的要求 由于滴头为精密部件,对灌溉水中的杂质粒度有一定的要求,滴

节水灌溉系统

Design of Wireles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Solar Energy Li weny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xia colleg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china e-mail: kitty_lwy@https://www.360docs.net/doc/a72507428.html, Abstract—A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Using the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llects the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formation, and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remote monitoring control computer by the GPRS network. The administrator can monitor the soil parameters and control the irrigation on the remote computer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plants. The sensor network i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uses a lead-acid battery charged by the solar cell panel. In the water-scarce area,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broadly and to avoid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solar energy;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I NTRODUCTION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there is a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 The irrigation water of crop use over 60% of the total water, and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 year by year [1]. Due to the farmland is smooth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rrigation,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extremely low. The average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coefficient in China (0.4), compared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0.7-0.8), is 30-50 years behind [2]. Th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which consumes lots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s helpful to control the frequency and the water of the irrigation precisely.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efficiency and automatic irrigation system will be developed well. So in this paper, a wireles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will be presented based on solar energy and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solar energy solves the inconvenient problem of laying wires through the farmland, and the self-powered devices can measure the soil moisture continued. The applications of this system in farmland is energy and economic. II.THE SYSTEM STRUCTURE The whole system is composed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system and solar power system. The star network which contains a central unit and a number of terminal devices linked to the central unit by point-to-point connection is limited used because the communication radius in the area is inadequate. The tree topology is connected by the wireless sensor nodes in chains, and one node failure in the middle-level will cause the lost of the other nodes. Using the grid-based topology can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This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is composed of gateway nodes, routing nodes and sensor nodes. The structure is flexible and robust, and one node’s failure will not cause network division. GPR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used to connect between the gateway node and the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omputer. The sensor node measures the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routing node, then to the gateway node. The gateway node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mote and monitoring computer by the GPRS, sending the measurement result and receiving the setting data about the irrigation threshold and duration from the computer. Each sensor node can be set independently. The other key feature of the sensor node is to control the solenoid valve which can switch the water conduit to keep the soil moisture at a set range. Therefore the administrator can set the threshol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 and the type of the plant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irrigation flexible. More than that, the irrigation water can be sav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showed in figure 1. Figure 1.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Because the monitoring area is farmland, and there is often lack of external power supply. To overcome the inconvenience of replacing the battery frequently, a maintenance-free lead-acid battery (12V, 7AH) is used, being recharged by a solar-cell panel [3]. The solar cell is CY-TD02-6 which works at 18V, and the output power is 2W. A charging circuit is designed to prevent the battery from overcharge. 978-1-4577-0860-2/11/$26.00 ?2011 IE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