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知识点

巴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第六节巴西

班级:姓名:

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1、巴西位于南美洲和,东临洋。

2、巴西的地形以和为主,地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它是由而成,该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植被)区,这里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之称。

1、工业

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巴西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大部分是。

2、农牧业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的畜牧业发展较快,大量出口。

3、水力资源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水电站,该电站是国家和

国家在____________河上合建的。

四、人口与城市

1、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大约一半的人种为人种,1/3为

人种,官方语言为语。

2、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带,其中人口尤为稠密。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3、巴西第一大城市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的是

巴西的首都是(它是从城市迁到高原的的心城市,迁都的原因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地图:世界地图,拉丁美洲地图,巴西位置图,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矿产、农产和城市分布图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从网上或书报上搜集巴西一句话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上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巴西 教学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课前投入】——热身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包括很多内容: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拥有动植物资源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铁矿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巴西人种复杂,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巴西狂欢节是世

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教学文案

拉丁美洲巴西导学案 【学法指导】: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拉丁美洲及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说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 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 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探究新知】 思考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思考二: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思考三: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思考五: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成因。思考六: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考七: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链接】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巴西认证标志

巴西UCIEE认证 巴西UCIEE认证 TheNationalInstituteofMetrology,StandardizationandIndustrialQuality(INMETRO) 是巴西国家认可机构(AccreditationBody),负责制定全国性标准。巴西的产品除需符合INMETRO制定的巴西标准外,还必须附有强制性的INMETRO标志和认证认可机构的标志,如UL-BR标志。 UL是INMETRO认可的少数非巴西的认证机构,UL可依据巴西国家标准,协助客户进行评估与测试所有强制规定的产品。UL的巴西INMETRO认证服务。UL的分支机构可就近提供本地化的INMETRO测试服务,使您快速获准进入市场。 巴西标准主要以IEC标准为基础,UL除了可以提供巴西认证服务,亦可同时协助您取得UL标志、GS标志、CE标志、CCC 标志等,减少重复的产品测试,节约时间和成本。UL可根据CB测试报告,协助您完成巴西国家标准偏差测试并颁发INMETRO 标志。UL的巴西专家将提供您相关只是和资源,加速您进军南美市场。 在巴西大部分标准、文件和相关的沟通均使用葡萄牙文,UL巴西的服务人员将协助您突破语言障碍加速申请流程。 通信设备进入巴西 巴西的官方电信认证机构AssociacaoNCCCertificacoesdoBrasil(NCC-OCD)与UL签署了谅解协议,认可UL根据国家安全标准和EMC规定测试电信产品,颁发OCD认证。NCC-OCD使由巴西国家通信代理处(ANATEL)授权认可为通信产品进行认证的机构。 UCIEE认证范围: 医疗器械 电路分离器 用于高危险地地电气设备 煤气系统地设备(压力调节器和软管) 开关、插头、插座 镇流器 电线电缆 稳压器 自愿性类别 家用电器 IT设备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指定标准-23巴西棕榈蜡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巴西蜡棕(Copernicia cerifera)的叶和叶芽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为浅黄至淡棕硬质脆性蜡,具有树脂状断面。 2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要求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A.2 鉴别试验 A.2.1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沸腾乙醇,溶于乙醚。 A.2.2 熔程:(80-86)°C 。 A.3 酸值的测定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1mol/L 。 A.3.1.2 酚酞指示液:10g/L A.3.2 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 实验室样品,溶于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以酚酞指示液指示的)的50mL 中性乙醇中。若不能完全溶解,可缓慢加热回流,以使之完全溶解。再加酚酞指示液1mL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振摇10s 不褪色。 A.3.3 结果计算 酸值(以KOH 计)w 1, 数值以毫克每克(mg/g )表示,按式(A.1)计算: 1 11w m cM V …………………………(A.1) 式中: V 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A.3.1.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1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56.109]。 A.4 皂化值的测定 A.4.1 试剂和溶液 A.4.1.1 无水乙醇。 A.4.1.2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40g/L 。 A.4.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5mol/L 。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 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 明)。居民多由白种人、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巴 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 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 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 D 带;东临大西洋。 2.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 最大的高原B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流C亚马孙河。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记住P85图9.20: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的作用:①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②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④调节全球气候⑤提供木材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雨林受破坏的原因: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带来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石油、煤炭能源缺乏。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图中D处(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第二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面临非常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的表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城市公用设施等资源紧缺、社会贫困人口增多、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不用死记硬背,会简单列举几个即可)。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利亚—巴西的新首都(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界议程》。

巴西插头和插座标准

NOVEMBER 2002NBR 14136 ABNT - Brazilian Association of T echnical Standards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up to 20 A/250 Va.c. - Standardization Origin: Project NBR 14136:2001 CE-03:023.02 - Study Commission for Switches, Socket-outlets, Pins and Plates for General Use NBR 14136 -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Standardization Descriptors: Plug. Socket-outlet This Standard has been based on IEC 60906-1:1986 This Standard cancels and replaces NBR 14136:1998 Valid from December 29, 2002 on Key-words: Plug. Socket-outlet20 pages Summary Foreword 1Objective 2Normative references 3Requirements ANNEX A Figures Foreword ABNT – The Brazilian Associ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 is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Standardization. The Brazilian standards, which content is responsibility of Brazilian Committees (ABNT/CB)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Sectorial Standardization (ABNT/ONS), are elaborated by Study Commissions (CE), compos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the involved sections, like: producers, consumers and neutral (universities, laboratories and other). The drafts of Brazilian standards, elaborated in the extent of ABNT/CB and ABNT/ONS, are circulated for Public Consultation among ABNT associates and interested parties. This Standard contains the annex A, it is normative. 1Scope 1.1This Standard sets the dimensions for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with nominal characteristics up to 20 A/250 V a.c., intended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to be used in the connection to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nominal tensions rated between 100 V and 250 V a.c. 1.2This Standard is applied to the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specified in NBR 6147. 1.3This Standard is not applied to the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designed to the class 0 equipments. 2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ain provisions which, 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 constitute provisions of this Standard. The indicated issues were in force when this Standard was published. As every Standard might suffer revis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those that accomplish agreements based on this document to verify the convenience of using the most recent issue of the mentioned Standards. ABNT maintains registers of currently valid editions. NBR 6147:2000 -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Specification NBR 11467:1991 - graphic Symbols for use in equipments - Symbols

(完整版)拉丁美洲和巴西(非常详细)

拉丁美洲和巴西 一、自然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 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 利等。 2、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 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 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经纬度位置:80`W-40`W (北回归线-50°S) ,热带为主,少部分 在温带。 (二)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 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 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 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 亚高原。 (三)气候 1、类型及分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狭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 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 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3、地形影响大: 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 探究活动1: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 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 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o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 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 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巴西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新人教版

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七年级地理巴西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巴西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5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之后。 2.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__纬度和________纬度之间,是世界上占有________带(温度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是跳________舞,该舞源于________(国家)。 4.巴西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 5、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 6、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河长度,为世界第二长河。 7、巴西人数最多的人种是,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二、选择 1、关于巴西的叙述( ) A.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C.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D.混血种人占一半稍多 2、巴西人喜爱的运动有() A.足球 B.摔跤 C.相扑 D.桑巴舞 3、下列关于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巴西是西半球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 B.巴西大部分国土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D.巴西在美洲的东部,大西洋的东岸 4、巴西最大的城市是:() A.里约热内卢 B.巴西利亚 C.贝洛奥里藏特 D.圣保罗 三、读左图,完成空格①河 ②城市 ③伊泰普水电站 ④洋 ⑤高原 ⑥线 ⑦平原 17.(15分)读下面两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国是______,首都是______;B国是______,首都是______。(2)A国的主要河流是_____,B国的主要河流是______。 (3)A国位于_____洲,B国位于_____洲,两国就经济状况而言,均属于______国家。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地图:世界地图,拉丁美洲地图,巴西位置图,巴西主要地形区图、巴西矿产、农产和城市分布图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从网上或书报上搜集巴西一句话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上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巴西 教学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板书) 【课前投入】——热身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包括很多内容: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等. 教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巴西? 好,让我们怀着希望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出示拉丁美洲政区图 1、读课本图,观察拉丁美洲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它在拉丁美洲的位置、 邻国,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答案 2、知识回顾:我们以前学过,世界面积和人口排在前六位的国家?请同学们回忆巴西分别位于前几位?——第五位 3、哪位同学能根据前面所学,归纳一下巴西的特点:

2020年(医疗药品管理)巴西药品验厂标准中英文版

(医疗药品管理)巴西药品验厂标准中英文版

巴西卫生部 原料药与中间品 GMP

巴西 GMP简介 1、巴西GMP是在Q7A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Q7A是ICH对原料药生产的指导性文件。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由三个地区的代表组成,即欧盟、美国和日本。ICH指导文件是三方公认的国际标准,同时ICH指导文件也日益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药品注册技术标准。巴西GMP沿用了Q7A的基本原则与框架,大致内容也与其相同,但是,巴西GMP 也融入了巴西卫生部对GMP的理解与要求,使之比Q7A更具体、更严格。 2、巴西GMP与中国GMP的比较 中国没有单独针对原料药生产的GMP要求,现行98年修订版 GMP,内容过于简单,版本过于陈旧,两者差距非常大,不可同日而语。 3、巴西GMP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说明GMP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指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职责。 (第一章至第二章)。 第二部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6要素(5M1E)提出具体要求;对贯穿于所有方面 的文件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第三章至第八章) 第三部分: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其它几个重要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第九章至第十七章)

第一章一般考虑 1.1 企业资质文件齐全,经常受到药监部门的检查。 (要准备:药监部门的检查记录与报告) 1.2 原料药生产应遵循该法规。 1.3 生产企业应保证产品符合既定质量。 1.4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GMP是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 1.5 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负责。 1.6 要有齐全的证据标明:企业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方面实行了GMP管理。 1.7 生物制品应从工作种子库的维护工序就开始要求GMP管理。 2.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决定和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即与质量有关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其管理职能由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正式宣布并授权。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aspect of management function that determines and implements the “Quality Policy”, i.e., the overall intentions and directions related to quality, formally expressed and authorized by the firm high management. 2.1 原则 Principles 2.1.1 公司的所有人员对质量负有责任。 The quality should be responsibility of all the company's collaborators. 2.1.2 生产厂家应该建立执行和保持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管 理层和所有与生产有关的人员积极参与。 Each manufacturer should establish, document, implement and keep an effective system of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习题:9.2巴西(最新整理)

第二节巴西 一、填空题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人口的国家。巴西东临洋,主要的地形区是 平原和高原。巴西首都是。 2.亚马孙河发源于ft脉,自向流,注入洋,是拉丁美洲最广, 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二、单选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科罗拉多高原 D.德干高原 2.占巴西人口40%左右的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黑白混血种人 3.巴西最大的城市是() A.巴西利亚 B.里约热内卢 C.圣保罗 D.纽约 4.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亚马孙平原B. 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 C.巴西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D.目前巴西的经济特点是,以单一的农矿产品生产为主,现代工业不发达 5. 巴西和哪个国家合资修建了伊泰普水电站() A.墨西哥 B.巴拉圭 C.阿根廷 D.智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以北是北美洲 B.拉丁美洲以南是北美洲 C.南美洲以北是北美洲 D. 北美洲以南是拉丁美洲

三、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国家为;流经该国的最大河流是河,它是世界上第长的河流。 2.图中A 所代表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的气候以气候类型为主;B 所代表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的气候以气候类型为主。 3.图中C 是洋,D 是该国与邻国合建的南美洲最大的水电站。 4.图中E 城市是该国的首都,F 城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5.该国绝大部分国土在与(纬线)之间,以(温度带)为主。 四、探究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大多是平原地区。如今,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读巴西的地形图和城市分布图,看看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的哪个地形区上?为什么?

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练习题

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巴西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早期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有很强的种族偏见,禁止白种人与黑种人、印第安人通婚B.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 C.混血种人约占40% D.巴西还有少数的日本人和华人 2.亚马孙原始森林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主要原因是( ) A、虫灾 B、火灾 C、旱灾 D、乱砍滥伐 3.巴西重要出口创汇的农产品是( ) A.咖啡豆、蔗糖、橘汁B.咖啡、甘蔗、柑橘 C.甘蔗、大豆、可可D.咖啡、蔗糖、可可 4.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通用葡萄牙语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森林 C.各种资源都十分缺乏D.在环境方面将重点保护热带草原 5.下列对巴西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首都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6.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储量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煤炭发电 B.巴西是南美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 C.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 D.全国大部分工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7.关于巴西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矿产资源中煤、铁、锰极为丰富 B.巴西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 C.巴西热带雨林已遭到毁灭性破坏,现今森林资源贫乏 D.巴西耕地资源极为广阔,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8.关于亚马孙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森林,亚马孙原始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地球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对它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是可以不停地砍伐的,因为它可以自身恢复,长出新的森林 C.可以将亚马孙的原始森林改变成良田,以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D.亚马孙原始森林地区是拉丁美洲唯一的热带雨林. 9.下列国家,不是移民国家的是( ) A.美国B.巴西C.澳大利亚D.刚果 10.巴西境内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野生动物 D.亚热带阔叶林 11.流经巴西的世界最大的河流是:()

巴西标准

SUMMARY 1 Object 2 Application Field 3 Responsibility 4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5 Initials and Abbreviations 6 Definitions 7 General Conditions 8 Specific Conditions 9 Certification Model 10 Use of Test Laboratory 11 Acknowledgement of the Certification Activities 12 Control of Certified Products 13 Obligations of the Licensed Company 14 Closing of the Manufacture and/or Import Enclosure A - Sampling and Tests in Plugs and Outlets Enclosure B - Plant Evaluation Enclosure C - Plant Evaluation Enclosure D - Identification of Certification within the SBC (Brazilian Certification System) 1 OBJECT This Standard provides additional criteria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roduct certification offices - plugs and outlets, fix or mobile, exclusively for AC, with or without grounding contact, whether they are or are not part of connection and extension cables, with rated tension over 50V but not exceeding 440 V and rated current equal or below 32A, destined for domesti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r the like, internally or externally. 2 APPLICATION FIELD This Standard applies to all UOs of DINQP. 3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review of this Standard falls to DINQP/DICEP. 4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NIE-DINQP-047 Criteria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roduct Certification Offices NIE-DINQP-067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Tests Laboratories

拉丁美洲和巴西 知识点

拉丁美洲和巴西 经纬度位置:55°S-30°N,40°W-110°W(南美洲40°W—80°W) 1、政区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b委内瑞拉、智利等。 (2)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3)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4)气候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5)河流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 (6)自然资源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2、居民和经济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人口 分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布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 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