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巨柏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巨柏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巨柏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巨柏

西藏朗县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带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树分布,塔形的树冠以及挺拔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树)。巨柏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朗县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在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以及波密(易贡)也有分布。海拔3000—3400米江边之阳坡、谷地开阔的半阳坡及有石灰石

露头的阶地阳坡之中下部,组成疏林,或在江边成行生长。为中国珍稀、特有树种之一。材质优良,可作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造林树种。

拉丁名:Cupressus gigantea Cheng et L. K. Fu

中文名:巨柏

拉丁科名:Cupressaceae

保护级别:2

分布:西藏(林芝、郎县、米林、波密)

海拔下限(米):3000

海拔上限(米):3400

一株株巨大的柏树像卫兵一样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呈线

状分布,把这条江打扮得像在苍茫群山中蜿蜒穿行的公路。这就是西藏朗县特有的柏树种--巨柏。雅江巨柏形态各异,

一千棵树,就有一千种姿态,或弯或直,或倾或卧。每一棵树都能让人们看出它历经千年的沧桑,依然静静站在江边,聆听滔滔江水……

在林芝县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十分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比较完整的巨柏纯林。在保护区内,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678.34立方米,最高者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000立方米。平均单株体积33.9立方米,平均高44米,

平均胸径158厘米。

林缘处最大的一株胸径446厘米,树高46米,树冠投影地面积一亩有余。其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校排列紧密,粗壮,不排成平面,常呈四棱形,稀呈圆柱形,常被蜡粉,末端枝直径达2毫米,不下垂。鳞叶斜方形,紧密排成整齐的四列,先端钝,背部有钝纵脊,稀拱圆,腺体位于下部。球果矩圆状球形,长1.6-2厘米,径1.3—1.6厘米;

种鳞6对,顶部平,常呈五角形或六角形,成上部的种鳞呈四角形,中央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种子两测具窄翅。为西藏特有树种,经测算,该木已达2000-2500年之久,为我国生存柏科树种中树龄最长、胸径最大的巨树。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

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

远道前来朝拜。

在通麦、易贡一带,千年以上树龄的栎木和桑树多有分布。林芝帮纳村的帮纳桑是传说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时所手植的,树龄已达千年,高7米多,干围3.3米,可谓举世无双。

巨柏属于柏科(Cupressaceae),裸子植物门,松杉纲(球果纲)Coniferopsida(Coniferopsida),松杉目Pinales中属数最多的1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有树脂。叶对生或轮生,常鳞片状而下延,稀线形;球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顶生或腋生;雄球花有3-8对交互对生的雄蕊,每雄蕊有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大孢子叶)组成,每珠鳞有1至数枚胚珠,苞鳞与珠鳞合生;球果圆球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木质或革质,成熟时开裂,或有时浆果状,不开裂,每种鳞内面基部有种子1至多颗;种子有翅或无;子叶2枚,稀数枚。柏科约22 属,南北半球各产一半;种数仅次于松科,近150种,分布几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代表植物:侧柏、洒金千层柏、龙柏、刺柏。

常绿大乔本,高25-45米,胸径达1一3米,稀达6米;树皮条状纵裂;生鳞叶的枝排列紧密,常呈四棱形,常被蜡粉,末端的小枝粗1.5-2毫米,3-4年生枝淡紫褐色

或灰紫褐色,叶鳞形,交叉对生,紧密排成四列,背有纵脊或微钝,近基部有1个圆形腺点。球果单生于侧枝顶端,翌年成熟,长圆状球形,常被白粉,长1.6-2厘米,直径1.3一1.6厘米;种鳞交互对生,6对,木质,盾形,露出部分平,呈多角形,中央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能育种鳞具有多数种子;种子近扁平褐色,两侧具窄翅。

分布区地处印度洋潮湿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西进的

路迳,但强度已减弱,而西部高原干旱气流的影响却逐渐占优势。年平均温8.4℃,极端最低温-15.3℃,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集中于6--9月,相对湿度65%以下。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质土。该树种适于干旱多风的高原河谷环境,常在沿江地段的河漫滩及干旱的阴坡组成稀疏的纯林。具有抗寒、抗强风的特性。球果9--10月成熟。

濒危种。巨柏是1974年在西藏东部发现的一种特有植物,分布区狭窄。现有林木的年龄多在百年以上,其中有些是千年古树。它在山坡上天然更新困难,但沿雅鲁藏布江可见其幼苗。

巨柏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朗县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甲格以西分布较多,在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以及波密(易贡)

也有分布。海拔3000—3400米江边之阳坡、谷地开阔的半阳坡及有石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之中下部,组成疏林,或在江边成行生长。为我国珍稀、特有树种之一。材质优良,可

作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造林树种。

保护价值:巨柏为中国特有树种,胸径一般在1米以上,其中有的为千年古树,胸径则达3--6米。对研究柏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西藏植被的发生发展及其环境的关系,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目前尚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建议严禁砍伐,选择分布集中、生长良好的林分作为自然保护点,对千年古树应订牌重点保护,绝对禁止砍伐。并大力采种育苗,营造人工林。

巨柏每年都结果实,采种较为容易,可用种子播种育苗,然后移植。栽培法参照本属其他植物。1.选地、整地与施肥:侧柏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宜,要具有灌溉条件。不宜选土壤过于粘重或低洼积水地,也不要选在迎风口处。育苗地要深耕细耙,施足底肥。一般采取秋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春浅翻15厘米左右,结合秋季深翻地,每亩施人厩肥2500—5000千克,将粪肥翻人土中,然后,耙耢整平。

2.播前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前为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最好进行催芽处理。侧柏种子空粒较多,先进行水选后,将浮上的空粒捞出。再用0.3%—0.5%硫酸铜溶液浸种1~2小时,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

然后,进行种子催芽处理。目前经常用于种子催芽的方法有3种。

(1)混雪埋藏法:选择背风、背阴、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入冬后当积雪不融化时,把种子混拌3倍的雪,装入囤子中。囤子上下和四周要围以草帘和10厘米厚的雪,中间放人混雪的种子。囤子外面围上成捆稻草,以保持早春囤子里的雪不融化。一直雪藏到播种前3—5天取出,雪化净后种子筛选出阴干散落,清除杂物,即可播种。也可采取播前1周左右,化雪后种子混细沙,日晒、翻拌、增温保湿,待有1/3种子裂嘴,筛除沙子或混沙及时播种。

(2)混沙催芽法:当种子调入很晚来不及雪藏或冬季雪少无法雪藏时,可于播种前15~20天采用混沙催芽。即将经过选种消毒处理的种子,用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按种子体积的2倍混入细沙,拌均匀,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出水为宜,装入木箱中放置在室内温暖处,种沙温度经常保持在12—15℃,每日翻动2—3次,并随时喷洒温水,保持适当的温、湿度,以促进种子萌发。待大部分种子已经萌动,有1/3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3)温水浸种催芽法: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用45cC温水浸种24小时,结合选种,将浮上的空粒种子捞出去掉。然后将种子捞出摊晒在背风向阳处席子上,经常翻倒晾晒,保持一定的湿度,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经过5~6天,

待有1/3的种子裂嘴,可进行播种。

3.播种:侧柏适于春播,但因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播种时间也不相同。侧柏生长缓慢,为延长苗木的生育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期早播为宜,如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西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东北地区则以4月中、下旬为好。侧柏种子空粒较多,通常经过水选、催芽处理后再播种。为确保苗木产量和质量,播种量不宜过小,当种子净度为90%以上,种子发芽率85%以上时,每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为宜。

4.苗期管理: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经常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过分干燥,最好不浇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设专人看雀。幼苗出齐后,立即喷洒0。5%—1%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可预防立枯病发生。

幼苗生长期要适当控制灌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处于雨季之前的高温干旱时期,气温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时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次数,灌溉量也逐渐增多,根据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

次灌透为原则,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水为宜。进入雨季后减少灌溉,并应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入。

苗木速生期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亩施硫酸铵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间隔半个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粪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冲洗净,以防烧伤苗木。

柏树幼苗时期能耐一定庇荫,适当密留,在苗木过密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及时间去细弱苗、病虫害苗和双株苗,一般当幼苗高3~5厘米时进行两次间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

面留苗150株左右,则每亩产苗量可达15万株。

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目前,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药2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洒。第1次喷药在播种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喷洒第2次,连续2~3次,可基本消灭杂草。每亩用药量每次0.8千克。当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时,要及时疏松表土,松土深度约1~2厘米,宜在

降雨或浇水后进行,注意不要碰伤苗木根系。

柏树苗木越冬要进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寒冷多风的地区,一般于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夹设防风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产实践表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简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应注意,埋土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而撤防

寒土又不宜过迟,多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分两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风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黄。

5.苗木移植: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育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发达、生育健壮、冠形优美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根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95%以上。

移植密度要根据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

移植后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时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除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般针叶树种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有“世界巨柏王”之称巨柏林,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一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在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散布生长着数百棵千年古柏,塔形的树冠

以及挺拨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的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木)。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分布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较完整的巨柏林。这些古柏平均高度约为44,胸径为158厘米。在古柏林中央有一

株十几人都不能环抱的巨柏,它高达50多米,直径近6米,树冠投影面积达一亩有余。经测算,这株巨柏的年龄已有2000-2500年之久,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

林芝县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

【门票和开放时间】

“巴结巨柏林保护点”是林芝地区不多的卖门票的景点。10元/人。

【友情提醒】

巴结巨柏林位于八一镇到林芝县城的公路边,来往车辆不断。你可以搭乘往林芝县城的营运长安面包车,给司机说到“大柏树”他们就会在往“巴结巨柏林保护点“的岔路口停,唯一不好的是到巴结巨柏林的价钱和到林芝县城一样,5元/人。返回时也很方便,在路边等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搭上由林芝县城回返八一的营运长安面包车。因为路况很好又不是很远,所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走路前往,你还可以一路观赏

秀美的尼洋河谷风光。最不划算的方式是乘出租车前往,一般单边是15元。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在很多皇家坛庙、皇家园林、帝王陵寝,以及古寺名刹等处,都有苍老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

北京的古柏,树龄在五百年以上的约有5000棵以上,占北京一级古树的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种植在辽金时期至明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尤以明柏最多,在北京的古柏群中,著名的古柏很多,它们以树龄古老、姿态奇绝和传闻有趣而驰名。

一、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南门外,巍然屹立着七棵参天古柏,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20多米,盘曲苍虬的粗干周长有四棵达6米。这里原是辽代兴国寺遗址,这七棵古柏是当年的遗物,距今已一千年了。人们称为“中山辽柏”,或俗称“七柏”。这其中最东边的一棵古柏很是奇特,在它粗干的裂缝中,竟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槐柏两树,枝繁叶茂,青黛交映,情趣盎然,人称为“槐柏合抱”,是北京著名的“古柏奇观”之一。

二、天坛回音壁外西北侧,矗立着一棵堪称“世界奇柏”的古柏。它高达18米,干周长达3.8米,是明永乐十八年种植的,距今已五百八十多年。它的奇特之处是,在其粗壮的躯干上,完全是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好像数条

巨龙绞身盘绕,又似拧着捆捆钢筋,所以得名“九龙柏”。

三、安定门内国子监街的孔庙里,是古柏森森。在大成殿前西侧屹立着一棵巨柏,它就是驰名京城的“除奸柏”。四、孔庙前院的碑楼西还有“柏上桑”,在大成殿西并排高矗两棵“将军柏”、“罗汉柏”。

五、故宫御花园天一门内的“连理柏”,久负盛名。它是由两棵古柏组成,这两棵古柏的双干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其上部相对倾斜生长,它们的树冠相交缠绕在一起,树干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质部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御花园的摛藻堂旁有“遮阴候柏”、万春亭北有“驼峰柏”、亭西南有“凤凰柏”、延晖阁东有“罗汉柏”,园西从南到北有十八棵“十八罗汉柏”,棵棵高大挺拔,雄伟壮观。

六、在西山樱桃沟的水源头处南边,屹立一居高临下向东倾斜的巨石,就在巨石绝顶凌空挺立一棵古柏,傲骨藏风,姿态奇绝,人称“石上柏”。

七、京西古刹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在其历代主持高僧居住的方丈院内,高矗两棵参天古柏,它们都高达30多米,是北京最高的古柏。这两棵古柏为辽代所植,所以名叫“千年柏”。它们还带有佛教文化色彩,因其高矗入云,相传寺内得道的高僧就是从这里升入仙界的,故又名“登天柏”。因此,“千年柏”被视为寺内神树。在寺的毗卢阁殿门西,高矗一棵向西倾斜的古柏,它也带有佛教文化色彩,

名叫“事事如意柏”。因殿内有一尊“不空事业佛”专管事业的原故。八、密云县新城子关帝庙遗址前,屹立一棵巨大古柏,高达25米,粗干周长达7.5米,为唐代所植,距今已一千

三百多年,是北京的“古柏之最”。因它的粗干要好几个人伸

臂合围才能抱拢,其树冠是由十八个大杈组成,最细的杈也有一搂多粗,所以得名“九搂十八杈古柏”。因柏的树冠极大,遮阴的面积很广,故当地乡民称之为“天棚柏”;因它是屹立

在关帝庙前,人们出于对关帝的敬仰,又叫此柏为“护寺柏”,当地人都视此柏为“神柏”。过去在古柏的枝干上,都挂满了

各色写有祈祷祝福的布条,附近乡民都希望生活吉祥平安。

另外,像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部的“鹿形古柏”、后河边的“望楼柏”,地坛方泽坛外西北的“迎客柏”、日坛朝日坛西南的“九龙柏”,中南海静谷的“人字柏”、北海团城上的“承光柏”,颐和园介寿堂的“介字柏”、长廊邀月门前北侧的“邀月柏”,香山玉华山庄上边的“瘿瘰柏”、八大处五处龙王堂的“龙王柏”,西山大觉寺四宜堂的“古柏鼠李”、寺前院功德池旁的“古柏蛇葡萄”、椒园寺遗址的“龙虎二柏”、军响乡灵水村的“柏抱榆”、“柏抱桑”、“龙爪柏”,十三陵定陵的“母托子古柏”、延庆县旧县龙王庙的“香炉柏”,顺义牛栏山元圣宫(现牛栏山一中)的“元圣宫双柏”、平谷区乐政务乡九圣寺的“旋风柏”,怀柔区仙台村凤翔寺的“凤翔寺双柏”、密云县白岩村宝泉寺的“范公柏”,朝阳区金盏乡的“干妈树古柏”,房山区上方山兜率寺的“拧丝

柏”、吕祖殿的“柏树王”等,都是北京著名的古柏,其例浩瀚如海,举不胜举。

相传在修建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时,奴隶将木材源源不断通过水路送往桑耶寺。为运送木材,奴隶伤亡无数,一只善良的乌鸦目睹一切,非常同情奴隶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顶说,桑耶寺已经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隶长松一口气,将大量木材沿江丢弃。从此,这些木材就地生根发芽,成了如今的巨柏。可怜的乌鸦被莲花生大师所惩罚,被变成了江边的乌鸦石,从加查到山南方向的乌鸦页都变成了哑巴。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 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 (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 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 (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 (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 (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 (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A、年允收量 B、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单位面积产量 19.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是() (B) P390 A、合欢 B、杜鹃 C、茉莉 D、鸢尾 20. 宁夏枸杞的药材商品名是()(C) P128 A、茨果子 B、明目子 C、枸杞子 D、茄果子 21. 野生植物资源的三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D) P28 A、工业生产方式 B、可持续利用性 C、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22. 阴坡分布的植物为() (A)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23.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A) P32(2.3)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野生动植物宣传单资料

精品文档 .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单 1、什么是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物是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生活繁衍的动物。也就是说生存于自然状态下,不属人工驯养的各种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 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植物。也就是说生存于自然状态下,不属人工培育的各种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产生影响。所以,大规模野生动植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并产生严重后果。和谐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缺了哪一环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这个地球多彩多姿的标志,由于人类的过度膨胀和科技的发达,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速。可以想象,物种奇少,到最后只剩人类的地球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其实到那时候人类离灭绝也会不远了。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部分,根据物种越多越稳定原理,要保护每一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我们要保护野生动植物。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的根本措施。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专门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其主要职能:①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和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②保护和发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依法查处破坏区内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及其责任人;③编制国家级保护区的总体规划,抓好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制定管理规则和岗位责任制度,统一管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区内各项经营活动等。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专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具有对区内一切资源进行管理、监督和依法查处破坏区内资源和自然环境违法行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4、《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森林法》规定: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6、《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罚款。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7、《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禁止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的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8、《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核心区外围可以规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颁布单位:国家林业局农业部 颁布日期:1999-8-4 执行日期:1999-9-9 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令第4号1999年9月9日------------------------------- --- 中名学名保护级别 ------------------------------- --- 蕨类植物Preridophytes 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 法斗观音座莲Angiopterissparsisora2 二回原始观音座莲Archangiopterisbipinnata 2 亨利原始观音座莲Archangiopterishenryi 2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 对开蕨Phyllitisjaponica 2 蹄盖蕨科Athyriaceae 光叶蕨Cystoathyriumchinense1 乌毛蕨科Blechaceae 苏铁蕨Braineainsignis2 天星蕨科Christenseniaceae 天星蕨Christeniaassamica 2 桫椤科(所有种)Cyatheaceaespp 2 蚌壳蕨科(所有种)Diclsoniaceaespp 2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单叶贯众Cyrtomiumhemionitis 2 玉龙蕨Sorolepidiumglaciale1 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 2 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zeylanica 水韭科Isoetaceae *水韭属Isoetesspp1水蕨 科Parkeriaceae *水蕨属(所有种)Ceratopterisspp 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 2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扇蕨Neocheiropterispalmatopedata2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 中国蕨Sinopterisgrevilleoides 2 中名学名保护级别 1级2级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贡山三尖杉Cephalotaxuslanceolata 2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提纲 总论部分 第一章 1.什么是植物资源、资源植物、经济植物、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栽培和野生) 资源植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还没有形成商品生产规模的植物。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并已在市场上出售,称为经济植物。 野生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的总和。 2.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时间性地域性多用性潜在性易受威胁性再生性 3.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区及代表性植物 ?1、东北区地道“关药”的主产区。人参、乌拉草、刺五加、穿龙薯蓣、悬钩子、月见草、紫草、蕨菜、山芹菜、藿香、刺老鸦等 ?2、华北区是我国“北药”的主产区。甘草、半夏、连翘、桑、山里红、悬钩子、酸枣、君迁子、文冠果、藿香、苍耳、百合、紫草、野葛等 ?3、西北区种类多,是滋补类药物的产区。阿魏、苁蓉、雪莲、贝母、枸杞、沙棘、甘草、党参、冬虫夏草等 ?4、华中区种类多,是我国地道药材“浙药”和部分“川药”、“南药”的产区。何首乌、盾叶薯蓣、厚朴、杜仲、金银花、金樱子、枇杷、熏衣草、棕榈、毛竹等?5、华南区是地道药材“广药”的产区。儿茶、肉桂、萝芙木、三七、龙血树、芒果、椰子、油楠、棕榈、木棉、马尾松等 ?6、黄土高原区种类不多,但分布广,产量大。枸杞、酸枣、甘草、知母、细叶柴胡、猕猴桃、沙棘等 ?7、云贵高原区种类较多,是地道药材“川药”、“贵药”“云药”的产区。黄连、冬虫夏草、贝母、川芎、盾叶薯蓣、茅莓、龙眼、刺梨、油渣果、芡实、芋、金樱子等 ?8、青藏高原区种类较多,有许多名贵药材。沙棘、刺梨、冬虫夏草、枸杞、油渣果、沙枣、蔷薇等 4.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成果的编制(内容) (1)、图件 A. 资源分布图 B. 资源贮量图 C. 资源利用现状图 (2)、文本 ×××(地区)××资源调查报告 A.前言: B.调查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C.自然环境条件: D.资源现状分析: E.综合评价: F.开发与管理的意见或建议 G.展望 H.附件:名录、图、表

福建竹林群落特征

竹林群落特征 竹林是由某种竹类构成优势种的群落。竹林的群落结构、植物种类组成、外貌和地理分布等特征都很特殊,形成一种木本状多年生常绿植物群落类型。 竹林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之一,我国有竹林面积5500万亩,为全世界竹林面积1/5,是全世界竹类分布中心之一。 本省地处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位于东南季风地带,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全省有竹林面积1027万亩,占全国竹林面积18.67%,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毛竹林面积948.9万亩,毛竹株数9.438 亿株,占本省竹林总株数的60%左右。 (一)种类组成 竹类属禾本科的竹亚科(Bambusoideae),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全世界约有60~70属,1000种以上,以亚洲最多,拉丁美洲、非洲次之,北美洲及大洋洲较少,欧洲没有野生的竹种。我国 是世界竹类最多国家之一,全国约有40多属500多种,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福建省 是全国重点竹林区之一,竹种资源丰富,本省野生竹种及一些引种成功并有一定栽培面积的竹种, 计有17属114种17变种和10变型,为全国种数的1/5。其中刚竹属种类最多,约有27种1变 种6变型,占全国种数的51.92%,为全世界种数的31.76%;竹属21种,占世界种数的26.25%, 为全国种数的35%;特别是倭竹属有5种,占世界种数的50%,为全国种数的62.5%。苦竹属有 12种,占世界种数的16.1%,为全国种数的60%,酸竹属有4种,为世界种数和全国种数的50%, 少穗竹属有7种,为世界和全国种数之43.7%。(见表2-2-7) 福建省竹类植物属、种数量分析表 表2-2-7

(二)外貌与结构 竹林多为单优势种组成的群落,尤以人工竹林常为纯林,其外貌整齐,竹秆高度及直径大小一致,整个群落结构一般多有二层,乔木层为某一种竹组成,高3~15米左右,成单层水平郁闭,林下灌木稀少,多不成层次,下面仅有草本层,如常见的毛竹林、篓竹林、绿竹林及麻竹林等;天然竹林多呈混交林,乔木层中除某种竹外,尚混生有针叶树或常绿阔叶树,常见的有杉竹、松竹或阔竹混交林;另有一些中小型竹种,常混生在针叶林或常绿阔叶林下,在灌木层中形成一个层片,如倭竹属、玉山竹属等一些竹种。 (三)生境特点与地理分布 本省地势高低起伏、亚高山、丘陵绵延、河谷盆地交错,局部地区小气候特殊,适应各种不同习性的竹类生长,由于全省中部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一线从东北向西南构成一条自然屏障,使整个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及西北两部分显然不同的气候型,它们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根据全国竹林区划,本省竹林大致可分为如下二个区。 1.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 本区即是沿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一线的东南部地区,东南界为海岸线,境内海拔450米以下,因受海洋暖湿气流的调节,地形致雨作用强烈,加上山脉对冬季南侵寒潮阻屏影响,使境内形成湿热环境,年均温在20℃以上,绝对低温在0℃以上,少数地点在个别年份可低达-2℃左右,但为时极短,基本上全年无冬,年降水量除沿海地区较少(1000毫米)外,一般为1400~2000毫米,属南亚热带气候,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雨林。 境内竹林以丛生竹类为主,散生竹较少。在平原丘陵地区以人工竹林为主,栽培面积较大的有篾用竹如花竹(Bambusa albo-lineata)、藤枝竹(Bambusa lenta),笋用竹如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及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观赏用的有大佛肚竹(Bambusa vulgaris cv.waminii)、黄金间碧竹(B.vulgaris cv.vittata)等。野生的竹林有 竹(B.blumeana)、大木竹(B.wenchouensis)。在漳州、厦门、福州等地还成功地引种条竹(Thyrsostachyssiamensis) (又称泰国竹),生长良好。 本区散生竹分布较少,一般分布在本区较高海拔的丘陵山地,如雨量充沛的南靖、平和等地。而毛竹林面积较大,则如闽东一些地区,因雨量偏少,毛竹林面积亦少。 2.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 本区南由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的北界,即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一线的西、北面,北连浙江省、江西省,年均温18℃~20℃,降水1200~1800毫米,土壤类型多样,河谷地带以水稻土为主,丘陵山地以红壤为主,海拔800米以上多为黄壤,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区竹林由南至北为丛生竹类向散生竹类的过渡地带,混生竹类比例较大,可以认为是某些混生竹类的分布中心,如倭竹属有5种,占世界种类的50%,为全国种数的62.5%;又如少穗竹属有7种,为世界及全国的43.7%,苦竹属有12种2变种,为世界竹种的16.1%,为全国种数的60%;丛生竹在本区种类较少,且多为丛生竹中较耐寒的一些广布种,如孝顺竹、青皮竹等;散生竹种数亦不少,但比起浙江一带则种数次之,如刚竹属有27种1变种6栽培型,为世界种数的31.76%,为全国种数的51.92%。常见的有毛竹、篓竹(台湾桂竹)、桂竹、淡竹等;唐竹属有6种2变种,为世界和全国种数的40%,此外尚有少量的方竹属、酸竹属等竹种。 本区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顶,因气温低、风雪大、紫外线辐射强烈,立地环境特殊,生有温性竹林,以玉山竹属竹种为主,计有6个新近发现的新种,如南平茫荡山1300米的百山祖玉山竹(Yushania baishanzuensis)、武夷山海拔1500米以上的长鞘玉山竹(Y.longissima)、撕裂玉山竹(https://www.360docs.net/doc/a73011813.html,cera)和武夷玉山竹(Y.wuyishanensis)、戴云山1800米的长耳玉山竹(Y.longiaurita)。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54种)Ⅰ级(53) 光叶蕨 玉龙蕨 *水韭属 巨柏 苏铁属(所有种) 银杏 百山祖冷杉 梵净山冷杉 元宝山冷杉 资源冷杉(大院冷杉) 银杉 巧家五针松 长白松 台湾穗花杉 云南穗花杉 红豆杉属(所有种) 水松 水杉 *长喙毛茛泽泻 普陀鹅耳枥 天目铁木 伯乐树(钟萼木) 膝柄木 萼翅藤 *革苞菊 东京龙脑香 狭叶坡垒 坡垒 多毛坡垒 望天树 *貉藻 瑶山苣苔 单座苣苔 报春苣苔 辐花苣苔 *华山新麦草 银缕梅 *盾鳞狸藻 长蕊木兰 单性木兰 落叶木莲 华盖木

峨眉拟单性木兰 藤枣 *莼菜 珙桐 光叶珙桐 云南蓝果树 合柱金莲木 独叶草 异形玉叶金花 掌叶木 *发菜 Ⅱ级 法斗观音座莲 二回原始观音座莲亨利原始观音座莲对开蕨 苏铁蕨 天星蕨 桫椤科(所有种)蚌壳蕨科(所有种)单叶贯众 七指蕨 *水蕨属(所有种)鹿角蕨 扇蕨 中国蕨 贡山三尖杉 蓖子三尖杉 翠柏 红桧 岷江柏木 福建柏 朝鲜崖柏 秦岭冷杉 台湾油杉 海南油杉 柔毛油杉 太白红杉 四川红杉 油麦吊云杉 大果青扦 兴凯赤松 大别山五针松

红松 华南五针松(广东松)毛枝五针松 金钱松 黄杉属(所有种) 白豆杉 榧属(所有种) 台湾杉(秃杉) 芒苞草 梓叶槭 羊角槭 云南金钱槭 *浮叶慈菇 富宁藤 蛇根木 驼峰藤 盐桦 金平桦 天台鹅耳枥 *拟花蔺 七子花 金铁锁 十齿花 永瓣藤 连香树 千果榄仁 *画笔菊 四数木 无翼坡垒(铁凌) 广西青梅 青皮(青梅) 翅果油树 东京桐 华南锥 台湾水青冈 三棱栎 *瓣鲜花 *辐花 秦岭石蝴蝶 酸竹 *沙芦草 *异颖草 *短芒披碱草 *无芒披碱草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李金鹏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的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等。本文研究野生资源植物传统的调查方法,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 关键词:野生植物;调查方法;取样技术;3s技术;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survey method Li jinpe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courtyard,changchun130118)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and diverse natural conditions, is rich in speci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a rich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can do the excavation of a reasonabl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must be research, typ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to master the survey areas, storage of, and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time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Keywords:wild Plant sresour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techniques;"3s" technology; 1 调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开始前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调查方法,制定调查的计划的过程。 1.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精)

附件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

中名重楼属(所有种)木兰科乐昌含笑香籽含笑长蕊含笑黄心夜合乐东拟单性木兰五味子观光木楝科木果楝防己科崖藤古山龙桑科奶桑滇桑川桑长穗桑柳叶菜科南湖柳叶菜兰科兰科(所有种兰属(所有种)杓兰属(所有种)兜兰属(所有种)石斛属(所有种)蝴蝶兰属(所有种)云南火焰兰大花万代兰金佛山兰列当科草苁蓉肉苁蓉管花肉苁蓉棕榈科琼棕矮琼棕学名 Paris spp. Magnoliaceae Michelia chapensis Dandy Michelia hedyosperma Law Michelia longistamina Law Michelia martini (Lévl. Lévl. Parakmeria lotungensis (Chun et C. Tsoong Law Schisandra chinensis (Tuecz. Baill. 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 Meliaceae Xylocarpus granatum Koening Menispermaceae Albertisia laurifolia Yamamoto Arcangelisia gusanlung H. S. Lo Moraceae Morus macroura Miq. Morus mongolica Schneid. var. yunnanensis (Koidz. C. Y. Wu et Z. Y. Cao Morus notabilis Schneid. Morus wittiorum Hand.-Mazz. Onagraceae Epilobium nankotaizanense Yamamoto Orchidaceae Orchidaceae spp. Cymbidium spp. Cypripedium spp. Paphiopedilum spp. Dendrobium spp. Phalaenopsis spp. Renanthera imschootiana Rolfe Vanda coerulea Griff. ex Lindl. Tangtsinia nanchuanica S. C. Chen Orobanchaceae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效做法

2017年第6期现代园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使得其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0%,我国植物总数约为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这些野生动植物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物质、遗传基因和文化作用。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这些野生动植物资源受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 1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在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和文化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和野生动植物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植物,使自然界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稳定运行,也是保护人类自己。野生动植物还是人类生活重要的物质资源,当今社会,人类可食用的物质非常丰富,但是仍离不开野生动植物,而且许多野生动植物还能提供珍贵的药材,如羚羊角、麝香、川贝、天麻、虫草等,这些野生动植物有很多已经濒临灭绝,急需保护。野生动植物因其多样性强,为培育扩大物种资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基因资源。野生动植物在漫长历史中,为人类的医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本体。 当今社会,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严重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过度地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灭绝,因此,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2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关系着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应该是一项由政府机关牵头、全民参与的活动。 2.1建设自然保护区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实现就地保护。同时,做好对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监测体系建设,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掌握其生活特性,为对其进行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动物园、植物园也要做好管理工作。对于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要配备必要的保护人员,健全保护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其专业技术过硬,思想觉悟高,且懂得如何使用法律。 2.2拯救濒危物种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同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样较多,每一种野生动植物的灭绝都是物种基因库里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濒危动植物的拯救刻不容缓。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拯救需要许多优秀动植物学家的共同努力。监测需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掌握其形态特征和生理学特性,研究其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3推动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培育 野生动植物在药材、食材、仿生学研究方面都有非常高的价值,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使其无法适应环境,繁衍能力弱化,甚至出现衰亡的趋势。对这一部分野生动植物除了加大保护力度之外,还可以进行人工培育,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地进行人工培育,可以使野生动植物持续、健康地发展。 2.4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各级林业、公安、工商等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要严格执法,对于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市场要严格管理,对其来源要严格掌控,杜绝非法来源,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2.5加大宣传力度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件利国利民,关系全人类的事,因此,应人人参与。但我国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淡薄,甚至一些个人和行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过度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林业和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3总结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非常珍贵的资源,在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和文化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参与。希望人人都能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村,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樊金拴,葛文官,邢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4) 2常学科,时国彩.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当代畜牧,2015(9) (责任编辑舒丹丹)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效做法 杨能斌冯火炬 (江西省瑞昌市林业局,江西瑞昌332200) 摘要: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都濒临灭绝,急需保护。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方法,提高大家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法 生态绿化 156 --

森林生态学基础—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1 森林群落的概念 5.1.1 群落 在自然界中,任何植物都极少单独生长,几乎都是聚集成群的。植物群居在一起,在植物和植物之间就发生了复杂的相互关系。就高等植物而言,这种关系包括生存空间、各植物体对光能的利用、对水分和矿质养分的利用,植物分泌物的彼此影响,以及植物之间附生、寄生和共生的关系等。另一方面,群居在一起的植物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又作为一个整体影响一定范围的外界环境,并在其内部形成特有的“植物环境”(包括小气候和土壤);这种“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植物的本身。因此,群居在一起的植物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在环境相似的不同地段有规律的重复出现。 早在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Alexander Humboldt 就注意到自然界植物的这种分布规律。1890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在《植物生态学》一书中指出: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形成群落的种实行同样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大致相同的要求,或一个种依赖于另一个种而生存,种与种之间关系密切。1908年俄国的地植物学家 B.H.Cykaчёв将植物群落定义为:“不同植物有机体的特定结合,在这种结合下,存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植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植物集合体。森林群落就是具有一定树木种类组成的植物群落。 5.1.2 群落的性质 虽然生态学家们认识到生物都以多种形式的有机集群存在,但对于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客观实体性仍有争议。生态学界存在两派截然对立的观点,即机体论观点和个体论观点。 5.1.2.1机体论观点 机体论观点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和种群那样。 机体论观点把群落和有机体相比拟,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是高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一个种群从其先锋阶段到稳定的顶级阶段和有机体一样有其出生、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群落的这种生活史虽然是复杂的,但却是一个真实的过程。强调群落在很多方面表现为整体性,认为群落是自然单位,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它们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颁布机关: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 颁布时间:1999-09-09 保护级别中名学名 Ⅰ级Ⅱ级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 观音座莲科 Angiopteridaceae 法斗观音座莲 Angiopteris sparsisora Ⅱ二回原始观音座莲 Archangiopteris bipinnata Ⅱ亨利原始观音座莲 Archangiopteris henryi Ⅱ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对开蕨 Phyllitis japonica Ⅱ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光叶蕨 Cystoathyrium chinense Ⅰ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Ⅱ天星蕨科 Christenseniaceae 天星蕨 Christensenia assamica Ⅱ spp. Ⅱ桫椤科(所有种) Cyatheaceae spp. Ⅱ蚌壳蕨科(所有种) Dicksoni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单叶贯众 Cyrtomium hemionitis Ⅱ玉龙蕨 Sorolepidium glaciale Ⅰ 七指蕨科 Helminthostachyaceae 七指蕨 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Ⅱ水韭科 Isoetaceae 水韭属(所有种)* Isoetes spp. Ⅰ 水蕨科 Parkeriaceae 水蕨属(所有种)* Ceratopteris spp. Ⅱ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 鹿角蕨 Platycerium wallichii Ⅱ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Ⅱ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中国蕨 Sinopteris grevilleoides Ⅱ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贡山三尖杉 Cephalotaxus lanceolata Ⅱ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3011813.html,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作者:新达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6期 摘要植物资源是一项能提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有机物资源,具有自然更新和再生能力。人类利川植物生活机能,借助于自然环境其它组成因素,不断更新和繁殖、扩一大生产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符合自然规律、不但无损于植物资源,还可促使植物资源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济植物及其产品。反之,会受到对自然对人类不利结果。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1 野生植物资源类型。 1.1食用植物。该类植物富含淀粉、蛋白、油脂、维生素等,橡、旅根、葛根、薯菠等。食用菌类很多,如通江银耳、木耳、凉山州的鸡棕、甘孜州阿坝州的松茸、川南的竹四川林业科技卷荪等最为有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称猴桃、沙棘、刺梨、余甘子、山植、悬钩子等含多种维生素,可制作饮料。油茶、核桃、花椒等含大量油脂,砂仁、八角、木姜子等可作为调味香料。金银花、菊花、绞股蓝等可代替茶叶作为饮料。岩白菜、鹅绒委陵、旅菜、敢菜等还是理想的佳肴。 1.2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药材历史悠久、质量佳。虫草、贝母、大黄、天麻、黄连、川芍、当归、黄蔑等在国内久负盛名。小桨、喜树、三尖杉、红豆杉、青篙、薯裁、乌头等含有多种生物碱、是合成药品的重要原料。天南星、半夏、通脱、白薇等,产量居全国首位。欧夏枯草、过路、龙胆草、马兰、岩须、蚤缀等广为民间利用。 1.3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资源、纤维资源、芳香油资源、工业用淀粉、油脂资源、单宁资源等。是我国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冷杉、云杉、杉木、松类、柏木等是主要用材树种。竹类、丛毛羊胡子草、拟金茅、水麻、木棉、棕搁、瑞香、山黄麻等是重要的纤素植物,用于造纸、人造纤素和绳索等。 1.4 观赏植物。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春夏秋冬四时都有令人陶醉的观赏植物。大多种类都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此外,木兰科、兰科、报春花科、菊科、豆科中的观赏种类也极丰富。琪桐、树旅、苏铁、鹅掌揪、银杏等更是闻名世界的观赏植物。 1.5 饲用植物。这类植物极其丰富,尤其是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十字花科、觅科中的很多种类都是优良的饲料。桑、构可饲蚕。 2 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_孙翠慈

第26卷第12期2006年12月 生 态 学 报AC TA ECOLOGIC A SI NICA Vol.26,No.12Dec.,2006 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孙翠慈1 ,王友绍 1,* ,孙 松2,张凤琴 1 (1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2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SCX2-SW -132;KZCX3-SW -21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262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领域资助项目(LYQY200303)收稿日期:2005-08-08;修订日期:2006-03-10 作者简介:孙翠慈(1977~),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E -mail:s uncuici722@tom.c 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 ng author.E_mail:yswang@scsi https://www.360docs.net/doc/a73011813.html, Foundation item :Thi s work was financiall y s upported by the project of knowledge i nnovati on progra m of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KSCX2-SW -132,No.KZCX3-SW -214),the natural science of foundation of Guangdong(No.032622)and the project of knowledge i nnovati on program of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No.LY QY200303) Received date :2005-08-08;Accepted date :2006-03-10 B iography :SUN Cui_Ci,Ph.D.,mainly engaged i n marine ecology. 摘要:于2002年冬、春、夏和秋季对大亚湾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浮游植物与营养盐、水温及环流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02年大亚湾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8属114种(包括变型和变种),丰度范围在5179@104~5137@106cells P m 3之间,平均值为1114@106cells P m 3。其中硅藻共37属84种,其种数和细胞丰度都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1108@106cells P m 3,其次为甲藻,9属23种,平均丰度为9191@104cells P m 3。此外还鉴定出蓝藻和金藻。大亚湾浮游植物丰度变化呈单一周期型,春夏季高,秋冬季节低。虽然硅藻的丰度占优势,但秋季硅藻丰度降低(占总丰度7518%)使甲藻和蓝藻所占比例上升。研究得出春夏季大亚湾浮游植物主要以沿岸暖水性种类为主,秋季和冬季除沿岸暖水种之外,广布种和大洋种也较多,尤其在冬季后者占优势。大亚湾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多,不同季节既有交叉又有演替。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部分优势种发生变化,优势程度顺序和细胞丰度发生了一定改变,个体较大的细胞丰度优势逐渐增加。另外,受季风、潮流、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影响,大亚湾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季节和平面分布特征。大亚湾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在夏季偏低,尤其在大亚湾核电站和大鹏澳养殖区附近表现明显。大亚湾浮游植物的丰度、种数、优势种演替及群落结构等其它群落特征与营养盐尤其是氮、磷和N P P 、水温、环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大亚湾 文章编号:1000-0933(2006)12-3948-11 中图分类号:Q178.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Daya Bay SUN Cu-i Ci 1 ,WANG You -Shao 1,* ,SUN Song 2,ZHANG Feng -Qin 1 (11South China Se a Institute o f Oce anology ,Chine se Ac ade my o 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China ;21Institute o f Oc eanology ,Chinese Acade my o f Sc ienc es ,Qingdao 266071,China ).Acta Ecologica Sin ica ,2006,26(12): 3948~3958. Abstract :Daya Bay is one of a series of large bays along the southe rn coast of China,characte rized by low rates of water exchange with seawater.Daya Bay has been subjected to red tides,which have attributed to a deterioration of ec osystem ove r several decades.To assess its current status,phy toplankton composition,abundance,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in eac h season in 2002.Furthe rmore,the rela tionships were discussed between its cha racteristic s and the vari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 tors,mainly nutrients,temperature influenced by anthropological activity and salinity.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48gene ra and 114species of phyt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The largest c omponent was Bacillariophyta containing 84ta xa.Pyrrophyta was the next most c ommon with 9genera and 23species.Cyanophyceae and Chrysophyta were also recorded within the study area.The cells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varied fro m 5179@104to 5137@106cells P m 3with an average of 1114@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