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微生物学重点100条

南昌大学微生物学重点100条
南昌大学微生物学重点100条

南昌大学微生物重点归纳

本文由翼知总结

1.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细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

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生物的病毒和亚病毒。

2.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

异;分布广,种类多。

3.微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代谢产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

生态类型多样性。

4.细菌:细菌是指一类细胞短小、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

原核生物。

5.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

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6.G+细胞壁:肽聚糖,磷壁酸

7.G-细胞壁:外膜蛋白,孔蛋白,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肽聚糖

8.革兰氏染色: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

紫-碘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遇酒精脱色剂后细胞失水,网孔缩小,加上不含类脂,故复合物不能通过细胞壁而留在细胞中,经番红复染仍为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细胞壁较薄、外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而疏散,细胞失水后,类脂膜迅速溶解、肽聚糖网不能阻挡复合物的溶出,复染后而成红色。

9.放线菌:是一类主要以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0.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不含叶绿体、能进

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原核生物。

12.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真核生物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它与支原体的区

别是有细胞壁和不能独立生活,与衣原体的区别在于其细胞较大、无滤过性和存在产能代谢系统。

13.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

14.酵母菌的特点:①单细胞形式存在;②多数营出芽生殖;③能发酵产能;④细胞壁常含

甘露聚糖;⑤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15.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如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

16.病毒:是一类由核算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

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形式存在、在宿主体内时呈感染态,依赖宿主的代谢产能系统获取能量、合成蛋白质和复制核酸,然后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装配而实现其大量繁殖:在离体状态时,它们能以生命大分子形式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

17.病毒的对体制: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二十面体对称如腺病毒,复合对称如大肠杆

菌的T偶数噬菌体。

18.溶源性:温和型噬菌体侵入相应的宿主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

随后者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此即溶源性。

19.凡能引起溶源性的细菌称溶源细菌,其宿主称溶源菌。

20.溶源菌的特点:遗传性、免疫性、复愈性、不易察觉、自发裂解和诱发裂解、可获得一

些新的生理特征、

21.碳源:一切能够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称为碳源。有机碳源和无机

碳源。

22.氮源:凡能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称为氮源。

23.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称为能源。化能营养型,

光能营养性。

24.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的,但自身无法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

合成的有机物。由于它没有能源和碳氮源等结构材料的功能,因此需要量比较少。广义的生长因子是指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小分子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有时还包括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株所必需的氨基酸在内: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25.无机盐: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

26.单纯扩散: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

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27.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意载体蛋白的协助,

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

28.主动运送:指一类须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

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由于它可以逆浓度梯度运送营养物,所以对许多生存于低浓度营养环境中的贫养菌的生存极其重要。

29.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要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

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运送方式。主要用于运送各种糖类、核苷酸、丁酸和嘌呤等物质。

30.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31.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

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成的培养基。

32.组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

基。

33.半组合培养基: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34.选择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

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劣势菌变为优势菌的功能,广泛运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35.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

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36.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如果

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画出一条由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组成的曲线,即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37.延滞期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②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③细胞内RNA含量增加,

细胞质呈嗜碱性;④合成代谢十分活跃;⑤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敏感。

38.对数期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最大;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因此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

均匀;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39.稳定期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②菌体产量达到最该;③合成次生代谢产物;④出

现储藏物质和芽孢。

40.衰亡期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为负值;细胞形态发生变化;③释放次级代谢产物和芽孢;

④菌体开始自溶。

41.连续培养:在培养中,不断地供应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排出含菌体和代谢产物的发酵

液,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处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值稳定在某一时期。42.恒浊器:一种根据培养基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并借光电控制系统来控制培养液流速,

以取得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微生物细胞的连续培养基。其特点是:基质过量;

微生物始终以最高速率生长,并可在允许范围内控制不同菌体密度,但工艺复杂繁琐。

43.恒化器:一种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

件下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器。其特点是:维持营养成分的亚平衡;菌体生长速率恒定,菌体均一且密度稳定;产量低于最高菌体产量。

44.高密度培养:一般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的10倍以上时的

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45.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好氧菌(专性好氧菌,兼性好氧菌,微好氧菌),厌氧菌(耐氧菌,

专性厌氧菌)。

46.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是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

措施,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等。

47.消毒: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体有

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如饮品的巴氏消毒等。

48.化疗:指利用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如抗生素等。

49.防腐:利用某些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

发生霉腐的措施。

50.实验室灭菌为121℃12min的高温湿热灭菌法。

51.最低抑制浓度:指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试剂抑制特定微生物的最低浓度,是评定某化学

药物药效强弱的指标。

52.半致死剂量: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杀死一半试验动物时的剂量,是评定某化学药

物毒性强弱的指标。

53.最低致死剂量: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物能引起试验动物群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为

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另一指标。

54.致死温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杀死某微生物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55.石碳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

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

56.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

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57.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细胞水平、细胞核水平、染色体水平、核

酸水平、基因水平、密码子水平、核苷酸水平。

58.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

dsDNA分子。

59.质粒优点:①体积小,便于DNA的分离和操作;②呈环状,使其在化学分离过程中能

保持性能稳定;③有不受核基因组控制的复制起始点;④拷贝数多,使外源DNA可很快扩增;⑤存在抗药性基因等选择性标记,便于质粒克隆的检出和选择。

60.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

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61.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62.转染:用提纯的病毒核酸感染宿主或其原生质体,可产生正常病毒的现象。

63.F +菌株:指细胞内存在一至数个F质粒,并在细胞表面着生意至数条菌毛的菌株。

64.衰退: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油的一系列生物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

象。

65.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为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66.人体的正常菌株: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

的微生物种群。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与周围其他因子之间都存在着种种密切关系。

67.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

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68.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舍合二为

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69.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大型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

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70.拮抗: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

一种相互关系。

71.捕食:一般指一种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

系。

72.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藻和藻类过度生长繁

殖的现象。

73.生化需氧量BOD一般指一升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

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水中溶氧毫克数,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

74.化学需氧量COD:指一升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用强氧化剂将其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

数,是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

75.总需氧量TOD:指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高温下燃烧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消耗的氧量,

为评价某水质综合指标之一。

76.传染: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

殖或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77.外毒素: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酶类,

有的属于酶源,有的属于毒蛋白。

78.类毒素:将外毒素用百分之零点三到零点四的甲醛溶液进行脱毒处理,可获得失去毒性

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称作类毒素。

79.抗毒素:将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称为抗毒

素。

80.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因它在活细胞

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胞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故称内毒素。

81.免疫力:指机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82.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83.非特异性免疫:凡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

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称为非特异免疫。

84.特异性免疫:主要功能是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保

证机体内环境稳态。特点是;

①是生物个体在其后天活动中接触了相应的抗原而获得;②其产物与相应抗原之间是特

异性的;③包括体液免疫系统和细胞免疫系统;④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不同条件下有着明显差别。

85.补体:是指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在免疫反应中具

有扩大和增强抗体的补助功能。本质上是一种酶原,能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激活后的补体就能参与破坏或清除已被抗体结合的抗原或细胞,发挥其溶胞作用、病毒灭活、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和释放组织胺等免疫功能。

86.干扰素:是高等生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诱生剂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活

性、光谱抗病毒等功能的特异性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很小,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它的功能除了能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值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因此可用于病毒病和癌症的治疗。

87.免疫应答:是指一类发生在活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的系列反应过程。

88.特异性免疫包括:自动获得(天然的临床感染获得,人工的接种死活疫苗和类毒素获得),

被动获得(天然的胎盘初乳自母体获得,人工的注射抗体)

89.特异性免疫是由相应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其功能的,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

三个层次。

90.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脾脏和淋巴结。

91.免疫细胞泛指一切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类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

类型的巨噬细胞等。

92.免疫活性细胞仅指能特意地识别抗原,并随后进行分化、增值和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

已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群细胞,主要指T细胞和B细胞。

93.免疫分子:主要指抗原和抗体,包括:膜表面免疫分子(膜表面抗原受体、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物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因子)和体液免疫分子(抗体、补体和细胞因子)。

94.抗原:一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

反应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个特征。

95.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①相对分子质量大;②结构复杂;③异物性

96.抗体:是高等动物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其特点是:①仅鱼类以上脊椎动物浆细胞产生;②必须有相应抗原物质刺激免疫细胞后才能产生;③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可逆非共价结合;④本质是一种具有体液免疫功能的球蛋白;⑤既具有抗体功能,又可作为抗原刺激异种生物产生相应抗体,即抗抗体。

97.噬菌体的增殖分为吸附、侵入、增殖、装配和裂解。

98.巴氏消毒法是一种高温常压消毒法,通常将物料在63℃处理3min或70℃处理1

5min,然后迅速冷却到10℃.

99.曲霉、根霉具有匍匐丝

100.高温蒸汽灭菌能有效杀灭细菌芽孢原因是湿热穿透力强,易使菌体蛋白变性。影响因素有:①对象含菌量;②灭菌锅内空气排出程度;③灭菌对象PH;④对象体积;⑤加热和升温速度

101.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02.

103.

10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