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命美学

试论生命美学
试论生命美学

试论生命美学

学生:黄萍指导教师:杨佩芩

【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国时期”。在实践美学之后,各种美学观点竞相争鸣,而生命美学就是这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方。有人将生命美学称为是“中国当代美学第五派”,还有人认为生命美学是“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方向”,也有人说生命美学是“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那么生命美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学理论呢?生命美学因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而生,也以纠正和弥补实践美学的错误与不足为基点而构建和发展自身。它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活跃了二十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同时在新的世纪开启了美学理论思考的新的生命空间。本文即主要是对生命美学的产生背景、理论构建、理论发展与创新及其意义进行的一番粗略的探究。

【关键词】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

Abstract:In 20 century 90 decade since, Chinese present aesthetics have entered one new"war country period ".In practice aesthetics after, various aesthetics viewpoints contend eagerly, life aesthetics is this in which the most dazzling one side. Have person will life aesthetics is called as is"the Chinese present aesthetics style of 5th ", still have person, think , life aesthetics is"the aesthetics new direc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centuries ", also have person to say life aesthetics, is "the road of Sub clause 3 of aesthetics research ". So life aesthetics actually how a kind of aesthetics theory? Life aesthetics give birth since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defect of aesthetics, also with correct and remedy the mistake of practice aesthetics with is below for basic point found and develop self. It's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maximumly activism the Chinese aesthetics research of 20 century, have at the same time opened the new life space of aesthetics theoretical thought in new century. This paper is mainly for life aesthetics produce background and theory found ,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its meaning go on one fall out rough probe.

Key words :Practice aesthetics ,Rear practice aesthetics ,Life aesthetics

“美是难的”。两千多年来,柏拉图的这个结论激励了无数美学朝圣者去追寻美。在我国,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度繁荣的美学界,在新世纪之始,又酝酿了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理论革新:自八十年代取得优势而雄踞美学界近二十年的实践派美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这些“百家争鸣”已被学者称为“后实践美学”。其中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争论最为激烈,成为“后实践美学”的亮点。生命美学产生于实践美学并对实践美学有所超越,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一、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实践美学的理论困境

实践美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把美和审美主体当作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主张美是事物的客观社会属性,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它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展开和发展了它的整个理论体系,一度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逻辑起点,它存在着

自身的局限,陷入了自己创设的理论困境。

(一)显而易见的错误开端——理性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原则

实践美学的思路是理性主义的,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原则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命题。如同其的“有限性”造就了它的贡献,它的“盲点”和“有限性”也造就了它的困境。从理性主义出发,实践美学必然接受了“目的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传统,以此构成它的内在依据。现只就它的从“实践”原则出发去建构美学体系来探讨它的缺陷。我们知道,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是一对相互交叉的范畴,既相互联系,更相互区别。例如,实践作为人类的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它与审美活动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是审美活动的基础,但却毕竟不是审美活动本身。又如,实践活动是一种在理性指导下的活动,可以用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或者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来概括。它所追求的自由也可以用“对必然的认识与改造”概括,总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理性与人本身等同起来。但审美活动却不仅仅是理性的活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活动,不但无法用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或者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来概括,而且也无法用“对必然的认识与改造”来概括,更不能把理性与它等同起来。再如,实践活动本身并不包括终极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更不必然导致人类的最终目的实现。不论被人们评价为“好”或“坏”的实践活动,它都毕竟是实践活动,审美活动却与“价值判断”和人类的最终目的密切相关。而且,实践还是一个矛盾的结构,不但会把真善美对象化,而且会把假恶丑对象化。审美活动当然不会这样。……等等。因此,在美学研究中以对前者的研究作为对后者的指导,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作为后者的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则是错误的。这种把对后者的研究挟裹在对前者的研究之中,甚至把后者作为前者的一个例证的作法,无疑会难免导致美学的失误:一方面,使实践活动因为自身的种种恶的表现的被拒之门外而丧失了它的丰富多样的内容,使实践活动因为限定在美学目的论的领域内而丧失了它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则使审美活动因为被人为地扭曲而等同于实践活动。[1]

上述错误,可以说在美学界尽人皆知,然而却从未有过稍微认真的纠正,原因何在?其除了思维方面的偏颇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生命美学即从此开始自己的理论探索。

(二)出现理论困境的原因

从实践活动出发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实践原则就应该成为唯一原则,更不意味着实践原则就应该成为美学原则。事实上,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也只是一个事实存在,而不是一个价值存在。我们固然可以由此出发,但却应该进而走向一个具体性的美学原则,固然可以从自身的价值规范出发去对它加以规定,但却不能把这种“规定”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本身等同起来。换言之,本来从实践原则出发,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审美活动的实践本性,但是,现在我们却停留在实践原则的范围内,转而探讨起实践活动的审美本性。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实践的成果与审美的成果统统被放在同一层面,被看作同一系列的范畴,以至于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实践活动不能与人类的审美活动相互等同,更不能与人类的最终的实现相互等同。否则,就会为实践活动涂上一种伦理色彩,从而使“目的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传统乘虚而入,而实践美学的根本错误也即在此。

生命美学显然是找到了实践美学的“病灶”,它从批判实践美学的理论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在实践美学的缺陷中孕育了自身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理论探索,给美学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

二、构建生命美学

前面说过实践美学由理性主义思路出发,提出了“实践”原则并以此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起点,

而生命美学在深入批判了实践美学的错误之后,找到了让美学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新的“原则”。我们知道“实践原则”并不就是唯一的原则,也并不就是美学的“标准原则”。生命美学以纠正这一“原则”入手,开始了自身的理论构建。

(一)从“实践原则”到“生命活动原则”

批判实践美学,拒绝它的理性主义并不意味着以非理性取消理性,而只是意味着拓展美学的指导原则,实现美学研究中心的转移。

所谓的拓展美学的指导原则,是说美学应该把实践活动原则拓展为人类生命活动原则。至于实现美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则是说美学应该从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差异性入手,以人类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

实践原则,体现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它所带来的哲学变革的根本指向。然而,它本身同时又是一个期待着阐释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把它理解为唯一原则,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直接从中得到说明。然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也许仍只是一种关于实践原则的阐释系统而已。在生命美学看来,实践原则并非唯一原则,而只是根本原则。人类的生命活动确实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但却毕竟不是“唯”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拓展到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组成内容的人类生命活动上面来,从实践活动原则转向人类生命活动原则,而这就意味着,美学要在人类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构筑自身。

而其原因就在于:实践活动原则虽然在结束传统哲学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却毕竟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只有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命活动原则才可以把它展开为一个具体的原则。

美学从实践活动原则拓展为人类生命活动原则的结果,又必然导致美学的研究中心的转移。

(二)研究中心的转移

人类生命活动原则使我们很少能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考察审美活动。这使我们意识到:实践活动相对于审美活动来说,只是某种基础性的存在,但却并非审美活动本身,我们要找到一个在它们之上的既包含实践活动又包含审美活动的类范畴,然后在这个类范畴之中既对实践活动的基础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又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其他生命活动类型的相对独立性给以足够的重视,毫无疑问这个类范畴应当是人类的生命活动,而实践活动、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以及理论活动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类型。那么,美学的研究中心是什么呢?无疑应该是相对独立于实践活动的审美活动,不过,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假如从不“唯”实践活动的人类生命活动原则出发,那么应当承认:这里的审美活动不再被等同于实践活动,而被正当地理解为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

具体来说,在人类形形色色的生命活动中,多数是以服膺于生存的有限性为特征的现实活动。例如,向善的实践活动,向真的实践活动,它们都无法克服手段与目的的外在性、活动的有限性与人类理想的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审美活动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性为特征的理想活动。审美活动是以向真、向善等生命活动为基础但同时又是对它们的超越。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只有审美活动成功地消除了生存活动中的有限性——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消除。作为超越活动,审美活动是对于人类最高目的的一种“理想”实现。通过它,人类得以借助否定的方式弥补了实践活动和科学活动的有限性,使自己在其他生命活动中未得到发展的能力得到“理想”的发展,也使自己的生存活动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完整性。

在这里,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至关重要。审美活动之所以成为审美活动即是因为它“理想”地实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

(三)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质

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质使得生命美学终于有可能克服和超越主客二分的局面,走向了非二元性、非实体性的层面。在理性主义的影响下,人类已经习惯于“在世界之外思考”,他不断把生命活动对象化、概念化、逻辑化,自以为这就是生存活动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但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欺骗:

特定思维方式及其思维手段决定了它与人类理想的生命活动的格格不入。但在审美活动之中,这一切却截然不同了,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它进入的实际是一个“洪钟未击”的世界。它把被对象化思维筛选、简约、分门别类的世界搁置起来,去读那本真的、源初的世界,它“在世界之中思考”,不再屈从于对象性活动的分门别类,也不再曲从于从对象活动出发对人类生命及其世界的理解,而与生存及其世界建立起一种更为根本、更为源初的真实关系。它追问的是,世界之所以是世界的那个“是”,而不是作为对“是”的回答的那个“什么”,追问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世界的某一方面的关系,是人看到的世界,而不是人看到的某一方面的世界。前者是一种源初的、本真的、活生生的世界;后者则是一种派生的东西。

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质也使得它严格区别于审美主义或者审美目的论。就后者而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世界,固然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更是人类的本质力量被束缚的见证。它本身就蕴含着自我解构的因素,甚至蕴含着“伪造人类历史”的非人性因素。因为作为“对象化”的世界,它是有其特殊局限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要在其中生存,人类就必须带头遵守,否则,作为人类成就的世界就失去了特定内涵,也就不成其为人类的成就。这样,人类实际上已失去了对于世界的主动意义。[2]幸而,审美活动所对应的正是这主动性。生命活动只有在审美活动之中才能得到自己,也只有通过审美活动来为自己导航。审美活动是对人们从结构性的精神板结,从重复单调、无聊、停滞,从最终导致衰退、空虚、自欺的生命活动中挣脱出来的一种鼓励。它鼓励生命活动永远停留在过程中,不被任何僵化的结构所束缚,鼓励生命活动去打断必然的链条,为之加入偶然的东西,而且栖居于这些偶然的东西之上,去追求变化、偶然、多样、差异,为了争取真正属于人的存在,追求独一无二的东西、不可重复的东西。应该承认:审美活动是人类在理想的维度上追求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生存机遇的一种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生命活动选择了审美活动,生命活动只是在审美活动中才找到了自己。然而,它却不能现实的改变社会,因此,它不可能是一种审美主义或审美目的论。

生命美学就这样一步步的在对实践美学的批判中来建构自身,并且力图挣脱走上别的极端。它从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入手,找到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将“生命活动”作为自身理论的逻辑起点。在这具有雅量的较为稳固的基础上,生命美学开始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生命美学的创新也正是它的发展。

三、生命美学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提问方式的革新

在生命美学看来,过去的美学研究都从主客关系出发来提出、把握所有的美学问题。例如,把美学问题归结为美的本质是什么与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认识美的本质,然而,实际上在这当中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美学问题。因为,由此出发,其根本追求必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就只能导致对于绝对真理以及与之相应的符合论的追求,美学之为美学,就无非是对于审美活动如何成为关于事物的共同本质的准知识这一莫须有问题的考察。而且,由于在主客关系中一切都总是彼此外在、相互限制,因此最终也无法达到自由,也更没有什么美可言。这就是生命美学的第一个创新之处:提问方式的转变。生命美学并不去追问“审美活动如何产生?”“美如何产生?”之类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而是代之以“审美活动如何可能?”“美如何可能?”之类美学意义上的问题。它注重的是“逻辑上的先验”,注重的是“性质”而非“时间上的先验”与“根源”。它强调“审美活动如何可能”(审美活动如何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美如何可能”(美何以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美感如何可能”(美感何以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是从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还原性开始的对于人如何“自由地实现自由”(马克思)的一种美学考察,显而易见,只有如此的变革,美学才能真正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问题,也才能真正完成学科自身的美学定位。

(二)思维的变革

生命美学消解了以往美学对西方纯粹理性思辨的方法论原则机械信奉的理论迷雾,不再满足以形式逻辑或者辩证逻辑作为唯一性的工具,放弃固守着从抽象到工具,从演绎到归纳,从分析到综合等等单向度的理论模式。生命美学选择了以理性层面之下的人类精神的诗性活动作为自我思维的起点,依赖心灵的悟性冲动和直觉智慧作为更高形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不再凭借单纯的逻辑切割看待审美现象和探索审美经验,而是眷注从生命的有机整体性来考察整个美学问题。因此,它不象以往美学那样迷醉于解决具体的琐屑的审美问题,而是力求从整个人类生命的文化结构来言说美学的根基性命题。

生命美学悬搁了以往美学所关注的何为美之第一性的命题,在它看来,这是对生命存在缺乏想象力的迂腐之见。更为重要的是,生命美学摒弃了机械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划分,也拒绝接纳传统哲学的主客两分的理论信仰,而是从生命的感性活动与诗性活动的统一形式上发现美之存在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弥补了传统美学割裂了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现象、工具与领悟的思维缺陷。这是生命美学的重要的思维变革和理论贡献。[3]

与此相联系,生命美学动摇了美与美感、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审美概念与审美体验的长期对峙,它从生命的丰富存在性、无限发展性以及自身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等层面,凸现了生命的超越性原则和主导价值,强调了生命存在对于整个世界的价值构成与终极意义。因此,生命所具有的统摄功能和价值尺度被从以往美学所遮蔽的精神丛林释放出来得以澄清、出场。于是,生命即作为精神存在的最高本体,又作为心灵思考的工具,同时也引申为精神反思的对象,这样就合乎逻辑地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达到了理论层面的和谐统一。生命美学在学理意义上,破除了以往美学对现实性的价值论的承诺,在它看来,美属于生命的最高境界的精神性的诗意存在,它必然具有超越现实性的功利目的和价值要求。生命美学从生命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蕴来考察审美的意义与价值,它把审美的现实性基石确立在人类的文化活动背景之上,使自我的思考隐含了文化哲学的意义,也包容了历史的动态色彩和艺术的浓厚沉积。

生命美学凭借独特的理论、历史、现状三者相结合的总体方法,注重意识形态的批判化,由此使整个的精神行程完成一个各环节密切联系的精致圆圈,获得思维否定性和创新性。

生命美学的原创,使得自身在美学界成为众人瞩目的“新星”,为新世纪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它有自己的理论创新就会有自身的缺憾,甚至理论建构中的矛盾。然而不论对生命美学是赞扬与批评,我们的求全责备却不如去客观地认识生命美学的意义。

四、生命美学的意义

生命美学的发展与完善符合当今世界美学发展的大势即走向人学。生命美学立足于生命本体,着眼于生命体验去关照人的生命运动和人的精神的自由实现,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意义世界的关注,是对人的主体价值、人的主体性的高扬。生命美学以生命为其本体,对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即人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的生命既有生物生命的症状,又有精神生命的人类特征,还有社会生命价值的高蹈;克服了理性传统所把持的美学所具有的疏远人性、淡化主体、漠视人本的尴尬,真正还美与人,使论人的美成为其高贵的文化品格。

生命美学立足于生命运动,而不仅仅在于实践领域,真正地走进了人的生存世界,走进人的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拓宽了审美的空间和阀限。在肯定人的生物生命的满足的同时,关注人的精神时空和精神的自由,还心灵于自我的空间和私语的地带,使人真正体验到了精神自由的实现,这对于实现人的完整性,实现人的终极价值、完成对人的终极关怀,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最终体现出人文精神的理想。

生命美学以实现审美的精神自由为己任,主张在超越中实现审美自由,这对于克服时下的有限、

不完备、不如意、不理想,实现无限、完整、理想有了坚定的精神支柱,这对于实现人对现实的实际功利目的的超越、调解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理性的压制、技术主义的猖獗、工具理性的奴役,重建生命的意义世界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命美学立足于对人的正确认识,把人放在自然界的大家庭中,既把对人的关注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又不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万物的主宰,使人在生命的运动中与万物保持亲密的接触,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与物达到天然和谐、物我同一的美妙境地。在观山乐水中提高人的乐生情趣和丰富、完美人的情感世界。这对于当下缓解人与自然尖锐地对立,因环境破坏而遭致自然强烈地报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生之美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此外,最根本地在于学者陶伯华所指出的:包括生命美学在内的“后实践美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颠覆了传统实践美学在中国美学界长期占据的主导地位,以非常有说服力的论证揭露它把对于审美“性质”的研究偷换为对审美活动“根源”的研究,其结果就是,在实践美学那里,真正的美学问题甚至从来就没有被提出,更不要说被认真的加以研究了。因而,传统实践美学充其量是对美学有关问题做出了历史的和社会学的解释。[4] 生命美学以一种平等对话的学术姿态,沟通和其他美学流派的理论交往,以一种包容的目光对待当今的中国美学探索。它承认理论的有限性,在公允地看待其他美学理论的同时,也冷静超脱地反思自己的存在。因此,生命美学具有当今美学界中极为难得的雅量和超然。这对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氛围是极其有益的。总之,生命美学以其富有生命活力的理论建树,极大地活跃了二十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在新的世纪,它必将以勃勃的生机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从而继续开启理论思考的新的生命空间。

注释:

[1]潘知常:《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学术月刊》,1994年第12期,第7页。

[2]潘知常:《美学的重建》,《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第98页。

[3]潘知常等:《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方向(笔谈)》,《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期,第11页。

[4]陶伯华:《生命美学是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方向吗》,《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0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1]潘知常:《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学术月刊》,1994年第12期。

[2]潘知常:《美学的重建》,《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3]杨春时:《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3期。

[4]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学术月刊》,1995年第8期。

[5]潘知常等:《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方向(笔谈)》,《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期。

[6]潘知常:《再谈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

[7]丁磊等:《当代中国美学的前沿——关于实践论美学争鸣情况的述评》,《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12期。

[8]吴风:《生存与审美的合一——潘知常〈生命美学〉述评》,《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5期。

[9]张立斌:《实践论.后实践论与美学的重建》,《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年第6期。

[10]刘罡:《从〈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看生命美学的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2002年第5期。

[11]赵伯飞等:《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4期。

[12]薛富兴:《生命美学的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2002年第4期。

[13]赵伯飞等:《生命美学再认识:美学自律与审美自律》,《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4]杜安:《对抗?对话?——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本体论之争辨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评语:

生命美学立足于生命本体,着眼于生命体验去关照人的生命运动和人的精神的自由实现,生命美学的发展与完善符合当今世界美学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实践美学的理论困境,进而论述了构建生命美学的原因,以及生命美学的发展和生命美学的意义。本文作者平时对美学理论颇有兴趣,其论文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尤其是对实践美学的困境和构建生命美学的论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整篇文章逻辑结构严谨,文字语言表达比较流畅。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选题有点太大。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

收稿日期:2008-11-12 作者简介:张欣(1973-),女,河北唐山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 第25卷第2期2009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2 February .2009 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分析 张 欣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老子从“自然无为”生态美学原则、“天人合一”生态平等思想以及生态和谐共生意识等 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老子美学思想成为当代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重要源头之 一,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学;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2-0029-03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分别对立的关系。在中国文化里,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亲密关系,人离不开自然, 自然也离不开人”[1](P35) 。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不仅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以中国古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正确认识这些生态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原则 老子主张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成为老子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 《老子?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自然是“道”、天、地、人所遵循的根本法则。老子的“自然”有“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鱼在水中游是“自然”,鸟在天上飞是“自然”,万物都有自然之理,天、地、人、“道”都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自然而然”就是美,“道法自然”形成了“生态之道美”的自然主义审美意蕴。《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法自然’既是《老子》中自然观的体现,又是生态美的重要特征。‘大自然’ 体现了道的原则和精神,所以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2](P118) 。道之本性是自然、生态,离开了“生态之自然”,也就不成其为“道”,生态之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王弼《道德经注》说:“道不违自 然,乃得其法。”[3](P278) 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应顺应事物之自然,表现了一种自然生态的无为之道,这种“道”,体现了生态美学的意蕴萌芽。 “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十六章》)。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宇宙天地都是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又是循环反复的。“道”的特点,就是要使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到它的极致。而所谓自然万物运动发展的极致,也就是向静的方面的复归。这实际上也就表明,宇宙自然中在动与静的关系上,动是暂时的,静才是根本,故而老子贵柔主静。老子认为,“道”也就是自然,大地自然都是由“道”所生,并由“道”所支配而变动不居,周而复始,自在自由,人道本于天道,向往天道。天道即自然之道,人道从自然之道而来,最终也要归结为天道。因此人要把我与体会道这种作为宇宙万物生命本原的“道”,使人道归于天道,让自己的心灵遍及万物,与天心相通,与万物为一体,进而达到“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直觉地体悟道宇宙、自然深处活泼泼的生命韵律,从而获得人生与精神的完全自由。由此才能于心物交融、物我合一中获得审美体验,进入最高的审美境界。在老子看来,“道”和天地万物之间只不过是一与多、无与有的关系,道因自身的圆满丰盛而创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则因自身的贫乏有限而要求回归于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中国传挽美学的独特品格众其当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独特品格人生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美学概论论文――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美丑观。[关键词]庄子自然美相对主义一、自然之美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而要保持天性、本性,主要在于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具体来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很明显,庄子是崇天道而弃人道的。天人之别,在于因任自然还是违反、破坏自然。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在庄子看来是朴素、率真之美。所谓朴素,就是纯任本性,不加雕饰,也就是顺乎“道”的规律。所谓率真,也就是率性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的本性相合。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朴素的实质仍在于自然无为。它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纯任天性的本然状态。“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着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浑沌本是浑然天成的初始状态,是朴素之美的象征,但倏和忽却以为“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 悲。”(《庄子?骈拇》马的本性是吃草饮水,翘足而陆。伯乐却以善治马为名,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终于导致马死者过半。庄子用一个个寓言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保有自己天然之美的权利,我们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循道而行,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不要强有所为。即“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庄子?骈拇》做到这些就是识达了生命之真,体会了自然之“道”。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陶者治埴,则“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治木,则“曲者中钩,直者应绳”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宗白华吸收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泛神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融合,认为宇宙是无尽的生命,美就在生命。生命,其本质在精神。宇宙的精神体现在活力上,故美在活力,活力也就是创造力。宗白华认为,美不仅在生命,还在秩序。宇宙具有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活力是美的内容,秩序是美的形式。艺术作为艺术家的创造,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这个统一,就是“境界”.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他主张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人生持一种同情的态度、把玩的态度、美化的态度、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它内在地具有一种创造的、进取的精神,是创造与审美的统一,因而充满着青春的气概。 关键词:生命秩序艺术人生 宗白华与朱光潜是同时代的学者,都是中国现当代的美学大师。他们有大致相似的经历,大致相近的

修养,但是两人的学者气质有很大的不同,在宗白华则多一份诗人气质,而在朱光潜则多一份科学家的气质。在治学方式上,宗白华多是诗意的颖悟,朱光潜则多是逻辑的论辩。二人均学贯中西古今,然宗白华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创见多多;而朱光潜则主要在西方美学的研究翻译上,广有建树。他们同受德国古典美学熏陶很深,但美学渊源略有不同。当代学者林同华先生认为宗白华是从叔本华到康德再到歌德;朱光潜是从尼采到黑格尔再到克罗齐。 这种看法很符合这两位先生的实际。在美学体系的建构上,朱光潜先生更注重心理学;宗白华先生更注重哲学。他们都从主客观的统一上来认识美的本质,但这种统一,在朱光潜先生是统一在主观的情趣上;而在宗白华先生则统一在生命上。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是相当完备的,他是中国生命美学的代表。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有两个源头:西方的生命哲学和中国的生命哲学。他成功地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一、美与生命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

福柯的_生存美学_

文 史 哲JOU RNAL O F L IT ERA TU R E,H ISTOR Y AND PH I LO SO PH Y 2003年第5期(总第278期)N o.5,2003(Serial N o.278) 福柯的“生存美学” 李 晓 林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福柯于晚期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而提出了自己的“生存美学”思想,主张个体经由伦理2美学 的途径自我构成为主体。这一思想既吸收了古典智慧,也发挥了审美现代性精神,同时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审 美之路相通。它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存美学;主体;自我呵护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3)05-0114-05 福柯作为萨特之后法国最为重要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史、历史学说已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生存美学”思想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从1974年《性意识史》第一卷的出版到1984年去世,福柯的思想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权力”消失了,代之以“主体”和“自我”;对当代的批判不见了,代之以对古希腊文化的考察。福柯的这次转变,不仅是对古代的研究,事实上,他借考察古代人自我构成为主体的方式,提出了当代人的“生存美学”问题。1984年,在一次题为《生存美学》的访谈中,福柯说:“道德是对准则的服从,这种道德观念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了。这种道德观念的消失,必然伴随着,对生存美学的追求。”[1](P253)福柯明确指出,对当代人来说,普遍的、必须服从的道德观念不再有效,个体的审美生存就提上了日程。 一 从宏观的文化背景上看,“生存美学”是在基督教精神衰落、主体性哲学幻灭的情况下提出的。基督教精神的解体使人们有限的生存失去了具有无限意义的价值之源,主体性哲学的幻灭使人们个体的行为方式失去了普遍的准则和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人的存在不至于陷入自我放纵的状态,为了使个体的生活不至于陷入固定的模式,着意于自我的审美生存就是必要的。 福柯“生存美学”的提出还有着直接的社会原因。当今西方社会,在宗教已逐渐失效、道德越来越失去其固有的约束力的同时,人们并不希望法律过多地干涉个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审美生存不仅成为确立自我的形式,而且成为对抗“规范化”的手段。因此,福柯的“生存美学”不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提出的;他不仅要解构,还要建设——一种不依赖于社会群体的自我建设。福柯往往被理解为专事解构,实际上,他的后期思想有极明确的建构向度。 福柯的这一思想也有特定的理论背景。首先,福柯作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其对理性、道德、主体、自我等的看法与现代哲学家差别很大。可以说,从尼采起,现代哲学模式一再被反思和挑战,理性信条被怀疑,道德、真理、主体、价值的基础被动摇。当代的法国哲学家受尼采影响很大,福柯也不例外。在自我问题上,福柯进行了历史学家的考证:古希腊的“自我呵护”、中世纪的自我忏悔、近代的自我认识、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福柯通过展示自我“被构成”和“自我构成”的历史,就避免了“自我”理论的空洞。 再看福柯与现代哲学在“道德”问题上的差别。在伦理领域,康德主张一种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他认为,有一种定言命令(或曰绝对命令),“定言命令只有一条,这就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而行动”。[2](p72)在康德看来,服从规范与个人自由并不矛盾:表面上,规范约束人;实际上,规范出自人的意 收稿日期:2002-12-06 作者简介:李晓林(19682),女,山东金乡人,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 411

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继承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却有固守自我的自由,他主张自然为美,自由为贵,虚静,天人合一,提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这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庄子道无为自然虚静 庄子其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天道无为”,崇尚自然、自由、虚静、物我合一。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1)庄子是高洁的也是孤独的,他崇尚自由,不愿被束缚,宁愿清贫孤苦一生也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他孤独而又执着的守望者心灵的月亮。生活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的坚持是可贵的,坚持一时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的坚持,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主要的是他太高傲了,所以宁愿居陋巷,食粗粮,《列御寇》中记载庄子的生活状况时用的是这样的词语:“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而庄子却依然固守清贫,他不畏权贵,对于权贵,庄子甚至是不屑的,在那个动荡的以君为尊为天的社会,他仍然喊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样反统治反君权的话。庄子知识是很渊博的,又涉猎甚广,擅长写文章,纵论天下,但却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庄子的至高理想不是出人头的,而是固守自我生命的自我、自在、自得,由于庄子卓尔不群又桀骜不驯,他得罪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权贵。 庄子其人也是很矛盾的,胡文英对庄子的评价是: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他其实是同情人民群众的,却又无能无力,社会的黑暗动荡不是他所期待的,也不是他所能改变的,他没有虚假的去表示的所谓的同情,但他又不甘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他批判现实、批判当权者。 自然之道 “无为而治”一直是道家学派的主要政治思想观之一。“自然”是庄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他强调顺天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为的力量只是破坏。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他认为人们应遵循事物的“道”,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人们应该顺从自然规律,而不应当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它,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意思也就是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生的权利以及死亡。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对于自然万物而言,无为表现为无不为,庄子欣赏和赞美自然原本的样子,没有人为的修饰和干涉,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刻意的改变。《庄子·外篇·田子方》中写道“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庄子不喜欢人为的破坏大自然原本的面貌,不管原本的面貌是什么样子,那都是它本来的固有的,就是最适合它的,也是最好的。庄子喜欢自然,“庄周梦蝶”不仅仅是庄子崇尚自由的原因,还因为它崇尚自然,蝴蝶是大自然的精灵,梦里不知是蝴蝶变成了庄子还是庄子变成了蝴蝶,都足以证明庄子对自然知道的推崇,自己宁愿化身为自然的精灵。 对于人来说,“自然”便是去伪存真。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在他看来人是很虚伪的存在,“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2)真正的生活是顺其自然的,不需要教导,用不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庄子在《齐物论》中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天籁、地籁、人籁,这三种不同的音乐美的境界是按照人为的大小来划分的。天籁是“自鸣”之声,即是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空窍的天生之形,承受自然无意识的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Talking about of Lao Zi’S Design Aesthetic Thought 摘要:自后现代主义出现后,人们越来越要求产品具文脉性、文化性,讲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于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的传统文化上。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意象等思想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设计美学 Abstract:After the modernism, the people request the products to have the culture trait,contextuality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intergration . Therefore, more designers pl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ao Z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great philosopher and thinker, who proposed that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s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emptiness produces solid as well as imagery and so on .Those opinions off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rn design esthetics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 design aestheti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诸多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可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此外,老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许多一般性命题,虽然不是直接论述设计问题,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设计美学思想 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理想的状态,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无为而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生命美学叩击世纪之门”90年代伊始,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之间由于美学取向的根本差异,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著名报刊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并且取代自50年代始的美学界四大学派之间的论战而成为90年代中国美学界最为重要、最为引人瞩目的论战之一。1998年岁末,〖光明日报〗专门邀请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刘纲纪先生与生命美学的代表人物潘知常分别撰文,并展开争鸣,更意味着这一争鸣的趋于高潮。对此,著名美学家阎国忠先生曾经专门撰写长篇论文,就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之间的论战加以述评,并断言:这场论战“虽然也涉及哲学基础方面问题,但主要是围绕美学自身问题展开的,是真正的美学论争,因此,这场论争同时将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完全确立。”1这,?对于在论战中的双方而言,都无疑是一个公允的评价。因此,尽管目前这场论战还远未结束,而且势必延续到21世纪,但它在激活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双方的理论智慧,在推动中国美学的世纪转型以及在把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美学带入21世纪方面所禀赋着的内在功能,却已经和正在显示出来。美学界一般认为,中国20世纪美学分别在世纪初、60年代、80年代出现了三次美学热潮,这三次美学热潮造就?艘灾旃馇蔽淼牡谝淮姥Ъ遥岳钤蠛裎淼牡诙姥Ъ遥约罢谧伦吵沙ぶ械牡谌嗄

昝姥Ъ摇M保泄玻笆兰兔姥Ь保埃澳甑募枘烟剿鳎兰椭醯亩杂谖鞣矫姥У慕樯芤约埃叮澳甏乃拇笱傻穆壅街螅樱福澳甏迹仓鸾バ纬闪巳植煌睦砺廴∠颍饩褪牵捍尤鲜痘疃慕嵌瓤疾焐竺阑疃姆从陈勖姥А⒋邮导疃慕嵌瓤疾焐竺阑疃氖导勖姥А⒋由疃慕嵌瓤疾焐竺阑疃纳勖姥В蛘撸部梢猿浦笆导姥А⑹导姥А⒑笫导姥?。三者之中,?对于反映论美学、实践论美学,人们耳熟能详,不论是它们的来龙去脉,还是它们的基本内容,都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对于生命美学,由于它的年轻,因此人们尽管并不陌生,然而倘若论及它的来龙去脉和基本内容,应该说,就并非尽人皆知了。因此,要论及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战,就不能不从生命美学本身谈起。关于生命美学,目前美学界对它的界定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在广义上加以界定。生命美学即后实践美学,包括在实践美学之后出现的生存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超越美学……等等,在此意义上,生命美学代表着一种美学思潮,而并非某一具体的美学理论。其二是在狭义上加以界定,即指某一具体的美学理论(本文所说的生命美学,统统是指的后者)。而在目前关于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战中,由于没有弄清楚这样两个层面。有些争论者在讨论问题时,把生命美学与生存美学等后实践美学等同起来,却忽视了它们彼此在区别于实践美学这一共同性之外的大量的差异,以至造成了不少以讹传讹的误解,也在论战中形成了不必要的内耗。

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1700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以自然为美、以大为美、以道德为美,追求自由和具有超越精神的理想人格,对于建构现代中国人格、安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的现代化价值以及如何给予新的阐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庄子主要的美学思想 (一)以自然为美 1.以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为美 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 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是朴素、率真之美。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实质是自然无为。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著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 2.顺应自然以处世 顺应自然而处世、游世,以自然为美,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游心于道德,无为而尊:笑对生死,淡然物化,与道为一,养生保真。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治国方略的主要观点。在《马蹄》篇中,庄子以“伯乐相马”的故事来说明了有为的政治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他认为,马如人,伯乐如当政者,缰绳就是法律条文、仁义道德的束缚。伯乐相马、爱马实则是害马;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是想人成为文明的人,实则是在损害人性。正因如此,庄子痛心疾首,毫不保留地批判现实社会,而对往故时代的无为而治推崇备至。体现在《胠箧》中,

庄子以作为其理想追求,旨在恢复人的美好的天性和自由生活,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张复古倒退、欣赏愚昧落后之缺陷和局限。 (二)以“大”为美 在庄子看来,道大,天地大具有不可比拟的“美”,也是圣人和智人所共同效法和学习的。他希望人能够免遭外物之累,以达到解脱和超脱,真正地享受人生、体验生命。 1.以“大”为美,美在自由 庄子寻求自由的方式是远离喧嚣的尘世,让自由的内心畅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以彻底达到精神的解脱。在《逍遥游》中,得以体现。 2.大之为美在于:“大而无用”以成大用 庄子的人生哲学体系中有一个基本原则:能够保生,养生即为大用。保有人的自然之性、获得生命和享受生活,一直是庄子所追求的。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助和他的老对手惠施的两次辩论,深入的阐明了这一观点。 (三)以“道”为美 “道”为老子、庄子共同赞颂和讴歌的东西,是老庄哲学的基础,也是道家之所以称为“道”的根本原因。天地自在是为道,日月运行是为道,山清水流是为道,万物各具其行是为道,万物各生其性是为道。败帝王得道则成,失道则败;人得道则乐,失道则忧。大道常在,大道不改,只有顺应大道,人类才能有美好的前景和归宿。 1.道之美在于它的广大而富于变化 《天地》篇中说:“夫道,负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庄子认为大道是无边无际的,无拘无束的,人的精神与思想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畅游,从而得到世俗不可能获得的超脱。 2.道之美在于它的永恒、持久于生生不息

_老子_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 an12007第1期(总157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1  《老子》美学思想的 三个本原要素 孙振玉 【提 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规定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老子 名 象 道 〔中图分类号〕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2952(2007)01-0071-05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发端性的诸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①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②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 17 ① ② 帛书《老子》下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1~222页。王弼《老子》注本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帛书《老子》下篇道经乙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78页。王弼注本同。见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第29页。郭店楚简《老子》此段经文略同。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老子认为人是一种“无身”存在,是在为与人相关的“上善”、“玄德”、“至和”等抽象命题的设立意图关联着。不能在命名的法则中解决人是“无身”的存在这一命题无从言说“上善”等抽象存在。然而,一个人是“无身”存在者和一个人是“有身”存在者,在名的规范内如何被证明真实对老子哲学体系的真实性构成一个必须寻求答案的追问。

生命美学理论浅释

生命美学理论浅释 【摘要】生命美学理论是在对实践美学进行超越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观点的,但是生命美学理论在对实践美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同时,却处处显示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这让人首先不得不对生命美学理论的提出基础产生质疑。我简单从二个方面讨论一下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 【关键词】生命美学;实践美学;实践 生命美学理论是在对实践美学进行超越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观点的,超越意味着对旧有理论的否定和批判,是在旧有理论基础上的一次腾跃。但是生命美学理论在对实践美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同时,却处处显示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这让人首先不得不对生命美学理论的提出基础产生质疑。如果一种理论的产生基础都是错误的,那么这种理论又会如何去实现超越和创新?下面我简单从二个方面讨论一下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 1 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实践原则引入意义的误读 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之一,是生命美学理论错误地评价了实践原则的引入对于美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即生命美学理论没有全面理解实践美学的真正含义。 潘知常先生在《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美学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它把实践原则引入认识论,为美学赋予以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并且围绕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这一基本的美学命题,在美学的诸多领域,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开拓。”[1](36)这种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的评价是有偏颇的。 生命美学理论仅仅指出了实践原则的局部意义,而有意模糊了实践观点给哲学和美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否坚持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历史的唯物主义)与一切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写着:“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5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3](62)这就是说,实践观点对于哲学和美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的一条原则,而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是自然观、历史观(世界观)整体上的革命。这种革命,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从而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超越了理解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它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超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超越社会和个人的对立;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从而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超越了现象与本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并且向历史和未来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