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线泄漏检测技术

发动机装配线泄漏检测技术
发动机装配线泄漏检测技术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简单比较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简单比较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已经有放射物检测法、质量平衡法、电缆检测法、微波探测、磁场感应传感器探测法、红外探测法等多种直观、简单的方法被淘汰,现在行业中有三种方法被广为介绍:光纤检漏法、负压波法、次声波法。 1、光纤检漏法: 根据Joule-Thomson效应原理,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源附近的温度会相应降低,监视该局部温度变化,可以对泄漏进行监测和定位。根据这个原理,光纤法应该是非常有效并且定位准确的,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当泄漏量较小时,泄漏源附近温度变化较小,对光纤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要求相当高,因此成本也相应偏高。 ②当使用与管道平行埋设的光纤时,由于当初埋设光纤的目的不是做管道泄漏检测,因此,光纤的埋设离管道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贴着管道埋设(实际工程中,我们多次遇到光纤离管道有十几米距离的情况),如此一来,因管道发生泄漏而引起的温度降低,光纤就检测不到。 ③即使原有光纤与管道离得很近,当发生图一情况时,由于光纤和泄漏点处于管道的两端,仍然无法报警,按照国外的报道,光纤检测系统里面的光纤需要三根均匀分布在管道周围(如图二所示),才能确保管道的泄漏报警。 图一:检测光纤与泄漏点处于管道两端

图二:光纤应埋设三根,均匀分布在管道周围 2、负压波法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处由于管道内介质外泄造成管道压力突然下降,在流体中产生一个瞬态负压波,负压波沿管道向上、下游传播。由于管道的波导作用,负压波可传播数十公里,根据负压波到达上、下游测量点的时间差以及负压波在管道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泄漏位置。由于负压波法有效距离长、安装简捷、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的的应用。 负压波法有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泄漏量要求很大:负压波法能迅速检测出泄漏量很大的泄漏,对泄漏量较小的泄漏没有效果。目前,业界对能够报警的泄漏量值说法不一,根据胜利油田一个招标项目里给出的指标:灵敏度:系统应在20秒之内探测出大于流量10%的泄漏,2分钟内探测出大于管道设计流量2%的泄漏;我们依稀可以推测出2%是一个很高的指标(详见胜利油田2013年3月招标文件《07管线漏失监控系统》); ②在天然气管道上不起作用:在天然气管道上,如果发生泄漏,泄漏处的压缩气体迅速扩张,不产生可以检测得到的负压波,因此,负压波法对天然气管道无能为力; ③在海底管道上不起作用:海底的管道受海浪冲刷,在海底如同面条般不停的摆动,管道内的介质压力相应的不停变化,负压波系统会不停的发出报警信号;福建泉港联合石化的一条总长15公里的海底管道,原本设计安装一套负压波系统,后因不停报警而撤换成次声波系统。 ④定位不准确:负压波信号是直流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信号从开始到结束的时

发动机装配线各工位操作

8.机油冷却器管,拧紧1颗螺栓 9.轴承座,放到缸体上,预拧4颗螺栓 10.从标签打印机取下标签,放到发动机上 11. 将小车推出工位 二、工位2操作 1. 将小车推到工位上 2. 扫描发动机零件号和序列号 3. 出油管,润滑缸体上的接头 4. 轴承座,拧紧4颗螺栓 5. 涡轮增压器进水管软管,润滑两头,装到涡轮增压器进水管上,套上1个卡箍并夹紧 6. 涡轮增压器进水管,套上1个卡箍 7. 涡轮增压器进水管连接到发动机分水管上 8. 排气歧管垫片,放到发动机上 9. 取涡轮增压器放置的发动机上 10. 扫描涡轮增压器条码 11. 涡轮增压器,取出连个防尘罩 12. 涡轮增压器,放12个垫圈(注意方向) 13. 涡轮增压器,预拧12颗螺母到螺栓上(只用手带上2-3扣) 14. 出油管,装上密封圈,取垫片和螺栓 15. 出油管,插到发动机上,然后装上垫片,预拧2颗螺栓 16. 旁通管,润滑靠近蓝点的那头

17. 旁通管,安装到涡轮增压器上,然后在卡接到发动机上 18. 涡轮增压器,拧紧12颗螺母 19. 出油管,拧紧2颗螺栓 20. 出油管,用手电检查D形圈是否有损坏 21. 读下一工号将小车推出工位 三、工位3操作 1. 将小车推到工位上, 2. 扫描发动机零件号和序列号, 3.1 皮带保护罩后盖,拧紧2颗螺栓, 3.2 皮带保护罩后盖,拧紧2颗螺栓, 4. 皮带保护罩下盖,拧紧2颗螺栓, 5. 润滑安装张紧轮的螺栓孔, 6. 张紧轮,安装, 7. 拧紧1颗螺栓 8. 发动机前端支架,预拧m8螺栓, 9. 皮带保护罩后盖拧紧1颗螺栓, 10. 惰轮,拧紧2颗螺栓, 11. 发动机前端支架,拧紧1颗M10螺栓和1颗m8螺栓, 12. 排气正时齿轮(EX),安装到发动机上(左边),预拧1颗螺栓, 13. 进气/排气正时齿轮,用电钻预拧2颗螺栓, 14. 凸轮轴零点锁止工装,调整并锁止。 15曲轴零点锁止工装,调整并锁止 16. 正时皮带,安装到发动机上,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当代最精密的机械产品之一,由于航空发动机涉及气动、热工、结构与 强度、控制、测试、计算机、制造技术和材料等多种学科,一台发动机内有十几个部件和 系统以及数以万计的零件,其应力、温度、转速、压力、振动、间隙等工作条件远比飞机 其它分系统复杂和苛刻,而且对性能、重量、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特性又有很 高的要求,因此发动机的研制过程是一个设计、制造、试验、修改设计的多次迭代性过程。在有良好技术储备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的发动机尚要做一万小时的整机试验和十万小时 的部件及系统试验,需要庞大而精密的试验设备。试验测试技术是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的 关键技术之一,试验测试结果既是验证和修改发动机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发动机部 件和整机性能的重要判定条件。因此“航空发动机是试出来的”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航空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试验来分类,可分为部件试验和全台发动机的整机试验, 一般也将全台发动机的试验称为试车。部件试验主要有:进气道试验、压气机试验、平面 叶栅试验、燃烧室试验、涡轮试验、加力燃烧室试验、尾喷管试验、附件试验以及零、组 件的强度、振动试验等。整机试验有:整机地面试验、高空模拟试验、环境试验和飞行试 验等。下面详细介绍几种试验。 1进气道试验 研究飞行器进气道性能的风洞试验。一般先进行小缩比尺寸模型的风洞试验,主 要是验证和修改初步设计的进气道静特性。然后还需在较大的风洞上进行l/6或l/5的 缩尺模型试验,以便验证进气道全部设计要求。进气道与发动机是共同工作的,在不同状 态下都要求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和流场匹配,相容性要好。实现相容目前主要依靠 进气道与发动机联合试验。 2,压气机试验 对压气机性能进行的试验。压气机性能试验主要是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取压气机特性 参数(空气流量、增压比、效率和喘振点等),以便验证设计、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找出 不足之处,便于修改、完善设计。压气机试验可分为: (1)压气机模型试验:用满足几何相似的缩小或放大的压气机模型件,在压气机试验台上按任务要求进行的试验。 (2)全尺寸压气机试验:用全尺寸的压气机试验件在压气机试验台上测取压气机特性,确定稳定工作边界,研究流动损失及检查压气机调节系统可靠性等所进行的试验。 (3)在发动机上进行的全尺寸压气机试验:在发动机上试验压气机,主要包括部件间的匹配和进行一些特种试验,如侧风试验、叶片应力测量试验和压气机防喘系统试验等。 3,燃烧室试验 在专门的燃烧室试验设备上,模拟发动机燃烧室的进口气流条件(压力、温度、流量) 所进行的各种试验。主要试验内容有:燃烧效率、流体阻力、稳定工作范围、加速性、出 口温度分布、火焰筒壁温与寿命、喷嘴积炭、排气污染、点火范围等。 由于燃烧室中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一套精确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燃烧室的研制和发展主要靠大量试验来完成。根据试验目的,在不同试验器上,采 用不同的模拟准则,进行多次反复试验并进行修改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燃烧室试 验对新机研制或改进改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试验。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新版)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15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新版) 摘要:简单说明了油气长输管道泄漏的原因和泄漏的危害,简单回顾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的历史,详细介绍了热红外线成像、探地雷达、气体成像、传感器法、探测球法、半渗透检测管检漏法、GPS时间标签法、放射性示踪剂法、体积或质量平衡法、压力波法、小波变换法、相关分析法、状态估计法、系统辨识法、神经网络法、统计检漏法和水力坡降法等20多种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泄漏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最后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泄漏;原因;检测方法;性能指标;问题;发展;趋势 油气长输管道发生泄漏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1)管道腐蚀:防护层老化、阴极保护失效,以及腐蚀性介质对管道外壁

造成的腐蚀和传输介质的腐蚀成分对管道内壁造成的腐蚀;(2)自然破坏:由于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使管道发生翘曲变形导致应力破坏;(3)第三方破坏:不法分子的盗窃破坏,施工人员违章操作,野蛮施工造成的破坏;(4)管道自身缺陷:包括管道焊接质量缺陷,管道连接部位密封不良,未设计管道伸缩节,材料等原因。油气管道泄漏不仅给生产、运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检漏技术发展历史 国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早在1976年德国学者R.Isermann和H.Siebert就提出以输入输出的流量和压力信号经过处理后进行互相关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1979年ToslhioFukuda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梯度时间序列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L.Billman和R.Isermann在1987年提出采用非线性模型的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检漏方法;A.Benkherouf在1988年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器方法;1991年Kurmer等人开发了基于Sagnac光纤干涉仪原理的管道流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1993年荷兰壳牌

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

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油田输油管道防盗监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油田输油管道防盗监测问题,指出了油田输油管道防盗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管道泄漏检测报警及泄漏点的精确定位,并介绍了胜利油田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应用情况。 主题词:输油管道泄漏监测防盗

泄漏是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故障。特别是近年来,输油管道被打孔盗油以及腐蚀穿孔造成泄漏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胜利油田每年经济损失就高达上千万元。因此,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先进的管道泄漏自动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泄漏,迅速采取措施,从而大大减少盗油案件发生,减少漏油损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国内外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现状 输油管道泄漏自动监测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等发达国家立法要求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泄漏监测系统。 输油管道检漏方法主要有三类:生物方法、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 1.1 生物方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泄漏检测方法,主要是用人或经过训练的动物(狗)沿管线行走查看管道附件的异常情况、闻管道中释放出的气味、听声音等,这种方法直接准确,但实时性差,耗费大量的人力。 1.2 硬件方法 主要有直观检测器、声学检测器、气体检测器、压力检测器等,直观检测器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泄漏处的温度变化,如用沿管道铺设的多传感器电缆。声学检测器是当泄漏发生时流体流出管道会发出声音,声波按照管道内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的速度传播,声音检测器检测出这种波而发现泄漏。如美国休斯顿声学系统公司(ASI)根据此原理研制的声学检漏系统(wavealert),

发动机装配线使用说明书-机械概要

目录1. 1. 概述 1-1.系统名称 1-2.生产线工作内容 1-3.生产能力 1-4.必备条件 1-5.机器油漆颜色 1-6.设计标准 2. 2. WD615/WD415发动机装配线组成 2-1. 系统简介 2-2. 结构说明 3.3. 装配线工作过程简述及主要注意事项 3-1. 工作过程简述 3-2. 主要注意事项 4. 4. 安装 4-1. 装配线安装 4-2. 升降机安装 4-3. 180°(90°)翻转机的安装 4-4. 缸盖装配线的安装 5. 5. 维护 5-1. 传送线辊子维护 5-2. 线体维护 5-3. 气动系统维护 5-4. 润滑期 5-5. 润滑油 6. 6. 排故与检修 7.7. 电气控制系统 8.8. 图纸资料

1. 概述 1-1. 系统名称: WD615/WD415发动机装配线 1-2. 生产线完成内容: 欧III机型、欧II机型、直列四缸柴油机装配线,完成发动机上各零部件的装配,包装前的准备工作。 1-3. 生产能力 -生产量(生产目标) : 6万台/年(2班制) -每年工作日: 250 日 -日工作时间 : 16小时 -生产效率:85% -节拍:≤3分钟 1-4. 必备条件 1) 压缩空气 在端点处空气供应为5 Kg/cm2 2)提供电源 AC220V;50Hz 1-5.设备油漆颜色 1)机用: RAL 9002 1-6. 设计标准 1) GB (中国标准) 2) KS (韩国工业标准) 3) JIS (日本工业标准) 4)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2. 装配线组成 装配线线长270m,为柔性直线环行输送,单层滚道及地下输送线。单层滚道为装配作业输送滚道,托盘用上线吊车在起始工位上线,单层线设有92个装配工位,单层线起始端和末端人工通过自行小车上下料,中间由两个180°翻转机、两个90°翻转机半自动翻转,实现

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分析

[导读]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因此在装配中必须全面达到工艺标准的质量要求。 曹观波(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因此在装配中必须全面达到工艺标准的质量要求。本文对汽车发动机的组成、装配的要求、工艺、检验及装配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发动机;装配;工艺 前言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整个心脏,其装配技术是整车装配技术的集中体现。而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汽车制造厂家为了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必须对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1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功能 总体来说,目前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1.1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1.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控制。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或链条驱动。进、排气门和凸轮轴以及其他一些零件共同组成配气机构。 1.3 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1.4 润滑系。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1.5 冷却系。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1.6 点火系。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摘要: 石油是维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石油管道则是是保障能源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管道运输具有平稳连续,安全性好,运输量大,质量易保证,物料损失小以及占地少,运赞低等特点,已经成为石油运输的首选方式,但是随着管道的广泛应用、运行时间的延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管道泄漏也逐渐增多,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威胁。因此,建立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的范围和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总结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的主要方法,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 管道泄漏事故检测定位原理 正文: 1、事故案例 (1)、事故经过 2008年3月1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 4名协勤人员在回兴镇兴科一路巡逻时,发现郑伟集资楼17# “小精点发廊”门市附近有较浓的天然气异味,在隔壁经营夜宵店的王祥金,就去敲门告知该户可能有天然气泄漏,当该门市人员开灯时随即发生爆炸。 (2)、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临街PE(d110)燃气管线被拉裂,导致天然气泄漏,泄漏天然气通过地下疏松回填土层窜入室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开关电器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 间接原因 A、管线回填未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取防沉降措施,回填土层在雨水的浸润作用下产生沉降。 B、管线在外部载荷应力叠加作用下,对管线热熔焊缝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管线拉裂。 C、对管线走向不明,巡管不到位。 泄漏是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故障。目前,国内外出现多种输油管线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其中包括:生物方法、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生物方法

发动机实用检测技术研究

发动机实用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先介绍发动机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对发动机实用检测手段和 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发动机;检测技术 Research on Motor Pract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 Ma Xuan-bin (Troop 68017 Training departmentLanzhouGansu730050)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status in quo about motor examination technique, And analyzed the means and method about motor pract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 【Key words】Motor;examination technique. 发动机实用检测技术是根据发动机在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的某些指标的 对比及变化趋势,对发动机技术状况和故障隐患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故障诊 断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熟悉并了解现阶段发动机 实用检测技术,本文对发动机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实用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 进行简要的分析。 1. 发动机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大家对发动机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存 在盲目性,有些单位在对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尚心中无数,对检测诊断设备的用途、性能的需要以及使用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等缺乏深入了解、分析的情况下,却盲目 地购进检测设备仪器,结果导致了大量检测设备仪器的闲置。另外,检测诊断技 术的开发研制与用户之间缺乏沟通。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发动机检测 诊断技术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开发,但由于缺乏使用维修人员的参与,对发动机真 实运用情况了解不够,使检测诊断技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相互脱节。最后,对检测 诊断技术的应用缺乏推广和交流。几十年来,检测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企业间 是不平衡的,有的起步较早,有的还处于探索阶段。 2. 发动机实用检测诊断手段 2.1运动件异响的诊断。发动机各运动件都装在一个机体上,各运动件振动引起的异响相互干扰,影响对局部构件异响的诊断。目前有效的手段是利用振频可 调式听诊器对其进行测定和分析。 2.2发动机性能指标恶化趋势的检测。目前,比较成熟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无负荷测功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国产无负荷加速测功仪,将发动 机从中低速(一般在l000r/min)猛加速至额定转速,以实测功率值不小于额定功 率的80%为使用标准。(2)转速的测定。用最高空转速、额定功率时转速、最大扭矩时转速的测定值与其对应的标定值进行对比,以不低于标定值的90%为使用标准。经济性能的评定手段是,燃油和润滑油消耗量的测定值不超过制造厂规定值 的l0%时,仍可继续使用。(3)发动机各运转部件磨损程度的检测分析。目前比较 成熟的手段是铁谱分析法,通过铁谱仪观测润滑油中金属颗粒的数量、大小、形貌、浓度和颜色的变化,据此确定其磨损部位、性质与程度,它为发动机的磨损 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据。 3. 发动机故障的实际检测诊断 3.1按程序对症检测诊断。(1)查清故障现象。(2)对故障进行机理分析,以故 障树的形式列举故障原因。(3)依据故障机理分析制定检测程序。(4)对检测数据进 行分析,确定故障部位。(5)提出修理方案。 3.2发动机实用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如发动机功率不足,其影响因素较多。

泄漏检测技术分析

无损检测课程报告 ——泄漏检测技术 一、概述 泄漏检测技术(Leak Testing,L T)主要用于真空容器,压力容器或储液容器等探测,例如漏孔、裂纹等穿壁缺陷以及气密缺陷,以防止发生泄漏而酿成事故,避免能源、资源的损失以及污染环境等。 泄漏检测俗称“检漏”。它主要是用于发现漏孔类缺陷,即指封闭壳体壁在压力作用下或者壁的两侧存在浓度差时,气体或液体通过它能够由一侧到达另一侧的孔洞或缝隙——称为穿壁缺陷。 泄漏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示漏介质(气体或液体)来判断有无穿壁缺陷(漏孔)存在,并根据示漏介质的漏率(压强差和温度一定时,单位时间内通过漏孔的示漏介质的数量),可以测定漏孔的大小。检漏的任务就是在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判断漏与不漏、泄漏率的大小,找出漏孔的位置;在运转使用过程中监视系统可能发生的泄漏及其变化。 泄漏是绝对的,不漏则是相对的。对于真空系统来说,只要系统内的压力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能维持在所允许的真空度以下,这时即使存在漏孔,也可以认为系统是不漏的;对于压力系统来说,只要系统的压力降能维持在所允许的值以下,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操作,同样也可以认为系统是不漏的。对于密封有毒的、易燃易爆的、对环境有污染的、贵重的介质,则要求系统的泄漏率必须小于环保、安全以及经济性决定的最大允许泄漏率指标。 二、检漏方法的选择和分类 1、检漏方法的选择 泄漏检测方法很多,每种方法的特点不同,检漏前应首先根据检漏要求、检漏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 选择泄漏检测方法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 (1)检漏原理不论采用哪种检漏方法,必须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泄漏检测方法涉及的内容较广,集中反映了各种计量和测试技术。 (2)灵敏度检漏方法的灵敏度可以用该方法可检测到的最小泄漏率来表示。选择检漏方法时应考虑各种方法的灵敏度,即采用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哪一级的泄漏。 (3)响应时间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要检测出泄漏率,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响应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影响检漏的精度和灵敏度。响应时间包括检测仪器本身的应答时间,气体流动的滞后时间和各种准备所需的时间。选择检漏方法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4)泄漏点的判断有些检漏方法仅仅可以判断出系统有无泄漏,但无法确定泄漏点在何处,有的检漏方法不仅可以确定泄漏点,而且还可以确定泄漏率的大小。 (5)一致性对有些检漏方法来说,不管检测人员是否熟练,所得到的检测结果都基本相同;有些方法则是内行和外行使用,其结果全然不同。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技术关键,不同的检漏人员未必能得出一致的检漏结果 (6)稳定性泄漏检测是一种计量和测试的综合技术。正确的泄漏检测不仅需要检测仪器具有稳定性,而且需要检测方法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近年来,油气输送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对液体输送管道进行检测和定位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必要。介绍了国内外液体输送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了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泄漏;检测技术;分析 1 基于硬件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泄漏电缆法,示踪剂检测法[1]和光纤泄漏检测法[2],其中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1 直接观察法 该方法是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用肉眼观测、闻气味、听声音查出泄漏的位置, 或专门训练过的狗通过辨气味确认泄漏位置。 早期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沿管线行走查看管道附近异常情况,闻管道释放出来的介质的气味,或听介质从管道泄漏时发出的声音。这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主要依赖于个人经验和查看前后泄漏的发展。另外一种方法是用经过训练的、能够对管道泄漏物质的气味很敏感的狗进行检测。该方法无法对管道泄漏进行连续检测,灵敏性较差。 宁波广强机器人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利用先进的CCTV内窥检测技术进行管道检测。广强管道检测机器人是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设计的进行检测的专业设备,可完成各种检测作业,还可搭载各种声纳、切割设备,可按需定制。广强机器人是完成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检测项目的得力工具。 管道机器人具有超强驱动力,通过镜头可以观测管道内景了解管道内部情况并完成采样维护作业。广强管道机器人小巧灵活,便于携带,造型美观,可搭载在车上,一次即可完成多种检测和维护作业。广强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用途: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采样和检测、用于环境卫生、职业安全、检验检疫等场所的检测,是检测人员的最佳安全伴侣、最得力的工具.宁波广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管道检测机器人是由控制器、爬行器高清摄像头、电缆等组成。在作业的时候主要是由控制器控制爬行器搭载检测设备进入管道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管道机器人可以实时传输管道内部情况视频图片以供专业维修人员分析管道内部故障问题。 去年7月,由广强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化管道探测机器人在杭州市萧山机场开始应用;该公司普及型管道探测机器人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目前为止已经在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多省的管网检测中获得应用,在功能上设计上更加符合城乡管网的检验要求。与此同时,为满足高端市场实际需求,该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多种cctv管道检测车,通俗来说就是将cctv管道检测系统集成到汽车内部。今年以来,广强公司已在浙江、江苏等省的相关政府招投标项目中中标。据了解,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应对事故技术一览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应对事故技术一览 2014-04-13能源情报 能源情报按:先是青岛爆燃,接着是兰州石化管道泄露污染饮用水,都是管道惹的祸。管道安全一向被企业重视,但为何还是屡次出现事故?看看这些检测泄露的技术吧。 文/苏欣中油工程设计西南分公司 油气长输管道发生泄漏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1)管道腐蚀:防护层老化、阴极保护失效, 以及腐蚀性介质对管道外壁造成的腐蚀和传输介质的腐蚀成分对管道内壁造成的腐蚀;(2)自然破坏:由于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使管道发生翘曲变形导致应力破坏;(3)第三方破坏:不法分子的盗窃破坏, 施工人员违章操作, 野蛮施工造成的破坏;(4)管道自身缺陷:包括管道焊接质量缺陷, 管道连接部位密封不良, 未设计管道伸缩节, 材料等原因。油气管道泄漏不仅给生产、运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检漏技术发展历史

国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早在1976年德国学者R.Isermann和H. Siebert就提出以输入输出的流量和压力信号经过处理后进行互相关分析的泄漏检测方法;1979年Toslhio Fukuda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梯度时间序列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L.Billman和R.Isermann在1987年提出采用非线性模型的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检漏方法;A.Benkherouf在1988年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器方法;1991 年Kurmer 等人开发了基于Sagnac 光纤干涉仪原理的管道流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1993年荷兰壳牌(shell)公司的X.J.Zhang 提出了统计检漏法;1999年美国《管道与气体杂志》报道了一种称作“纹 影”( Schlieren)的技术,即采用空气中的光学折射成象原理可用于管道检漏;2001年Witness提出了采用频域分析的频域响应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管道系统的模型转换到频域进行泄漏检测和定位分析;2003年Marco Ferrante提出了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利用小波技术对管道的压力信号进行奇异性分析,由此来检测泄漏。 我国对于管道泄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88年方崇智提出了基于状态估计的观测器的方法;1989年王桂增提出了一种基于Kullback信息测度的管线泄漏检测方法;1990年董东提出了采用带时变噪声估计器的推广Kalman 滤波方法;1992年提出了负压波法泄漏检测法;1997, 1998年天津大学分别采用模式识别、小波分析等技术对负压波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进;1997年唐秀家等人首次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模型;1999年张仁忠等提出了压力点分析(PPA)法和采集数据与实时仿真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2000年胡志新等提出了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油气管道监测系统;2002年崔中兴等介绍了声波检漏法;2003年胡志新提出了基于Sagnac 光纤干涉仪原理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理论模型;2003年潘纬等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来分析信号的奇异性及奇异性位置,来检测天然气管线泄漏;2003年夏海波等提出了基于GPS 时间标签的管道泄漏定位方法;2004年白莉等提出了一致最大功效检验探测泄漏信号;2004年吴海霞等运用负压波和质量平衡原理,采用模糊算法和逻辑判断法,利用压力、流量和输差三重机制实现了对原油管道的泄漏监测及定位、原油渗漏监测和报警;2004年伦淑娴等利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去噪方法可以提高压力信号;2005年张红兵等介绍了根据管道的瞬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求解进行不等温输气管道泄漏监测;2005年刘恩斌等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瞬态模型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并对传统的特征线法差分格式进行了改进,将其应用于对管道瞬态模型的求解;2005年朱晓星等提出了将仿射变换的思想应用到基于瞬态压力波的管道泄漏定位算法中;2005年白莉等等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海底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2006年白莉等利用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思想,提出分布式检测与决策融合方法进行长距离海底管线泄漏监测;2006年提出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光纤干涉原理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检漏测试技术。 2 泄漏检测技术方法 对于检漏技术的分类,现在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手段不同,分为基于硬件和软件的方法;根据测量分析的媒介不同可分为直接检测法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转帖]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管道泄漏是长输管道平稳运营的重要安全隐患。根据泄漏量的不同,管道泄漏一般分为小漏、中漏、大漏。小漏亦称砂眼,泄漏量低于正常输量的3%,主要是由于管道防腐层被破坏,管壁在土壤电化学腐蚀作用下出现锈点,腐蚀逐渐贯穿整个管壁的现象。中漏的泄漏量在正常输量的3%-10%之间。大漏的泄漏量则大于正常输量的10%。在管道运营中,由于倒错流程、干线阀门误动作等原因可能使干线超压造成管道泄漏。近年来犯罪分子打孔盗油也成为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在中石油管道公司管辖的范围内,累计发生打孔盗油盗气案件将近300起。及时、迅速发现管道泄漏并准确判定泄漏点成为管线平稳安全运行的当务之急。以下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人工巡线 人工巡线在国外石油公司也广为应用。美国Spectratek公司开发出一种航空测量与分析装置。该装置可装在直升机上,对管道泄漏进行准确判断。 我国通常是雇佣农民巡线员沿管道来回巡查,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针对我国国情来说,也是切合实际的。 管道内部检测技术 通过对清管器应用磁通、超声、录像、涡流等技术提高了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国际管道和近海承包商协会IPLOCA宣布,迄今为止已开发出30多种智能清管器。智能清管器应用了大量新近研发出来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依靠计算机对检测结果进行制图。新型清管器在硬件方面装备了传感器、数据贮存和处理设备、电视和照相设备;在软件上配备了专门用于分析用的软件包。此类清管器不仅可用于管道检漏,而且可勘查管壁结蜡状况,记录管内压力和温度,检测管壁金属损失。如磁漏式清管器,通过永久磁铁来磁化管壁达到磁通量饱和密度。清管器在管道中流动时,管壁内外腐蚀、损伤和泄漏等部位会引起异常漏磁场,并且感应到清管器中的传感器。管壁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磁力线产生相应的变化。现在,微处理机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清管器对信号识别和处理的功能大大增强。但磁漏式清管器的输出信号受管道压力、使用环境的影响较大,传感器的感应线圈仅对某种类型和尺寸的缺陷灵敏。一般来说这种清管器适合于金属孔隙探测。其他智能清管器中,还有超声波检测清管器、内径规清管器和核子源清管器等。 管道外部动态检测技术 随着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各种动态检测技术也相继出现,如:压力点分析法、特性阻抗检测法、互相关分析法、压力波法、流量差监测法、管道瞬变模型法等等。压力点分析法。压力点分析法可用于气体、液体的多相流管道的检测。当管线处于稳定工况时,流体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分布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当泵或压缩机供给的能量发生变化时,上述参数是连续变化的。当管道发生泄漏后,液体将过渡至新的稳态。过渡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由动量和冲量定理确定。压力点分析法检测流体从某一稳态过渡到另一稳态时管道内流体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从中判断是否包含有泄漏信号。 特性阻抗检测法。由传感器构成的检漏系统可随时检测到管道微量原油的泄漏情况。传感器采用多孔聚四氟乙烯树脂作为绝缘材料。这种材料导电率、绝缘阻抗热稳定性好、不易燃烧、化学稳定性好。当漏油渗入以后,其阻抗降低,从而达到检漏的目的。 互相关分析法。设上、下两站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分别为x(t)、y(t)。两个随机信号x(t)和y(t)有互相关函数Rxy(t)。如果x(t)和y(t)两信号是同频率的周期信号或包含有同频率的周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设计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依据和意义 在摩托车产品中,发动机是摩托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的制造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被装配零件的多样性、工艺的繁琐性,采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就显得尤为重要。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发动机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过程需借助装配线进行,因此,发动机装配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动机装配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摩托车质量和产量。本课题就是以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为研究对象,以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对发动机装配线进行设计。本课题题的研究目标,最终是要设计一项可以用于本校实验室教学同时又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线是一个发动机顺序装配的流水线工艺过程,每个工位之间是流水线生产,因此每个环节的控制都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速度,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 为了使复杂的发动机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要在装配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节,而确保每个环节都既达到高度精细,又满足工业生产必需的高效率,就必然要借助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才能实现。[2]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摩托车发动机装配技术、设备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3] 1.2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发动机装配线其设计开发能力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装配线开发方面已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8]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总体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还参差不齐,一些企业装配线的开发还处在引进、仿制及小规模改进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独立完善的开发系统,主要是缺乏高水平的设计开发人才,缺乏验证手段,加之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这种弱的开发能力是我们不能进入世界摩托车发动机强国的障碍之一。为了促进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在人员素质的提高、科研手段的完善、资料的积累、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还需做大量的工作。[9] 近年我国许多企业花了很大的力气,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装配线和各式各样的设备,使我们的工艺装备、加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我们的装配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4]目前,国内还有部分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转帖]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管道泄漏是长输管道平稳运营的重要安全隐患。根据泄漏量的不同,管道泄漏一般分为小漏、中漏、大漏。小漏亦称砂眼,泄漏量低于正常输量的3%,主要是由于管道防腐层被破坏,管壁在土壤电化学腐蚀作用下出现锈点,腐蚀逐渐贯穿整个管壁的现象。中漏的泄漏量在正常输量的3%-10%之间。大漏的泄漏量则大于正常输量的10%。在管道运营中,由于倒错流程、干线阀门误动作等原因可能使干线超压造成管道泄漏。近年来犯罪分子打孔盗油也成为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自1998 年以来在中石油管道公司管辖的范围内,累计发生打孔盗油盗气案件将近300 起。及时、迅速发现管道泄漏并准确判定泄漏点成为管线平稳安全运行的当务之急。以下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人工巡线 人工巡线在国外石油公司也广为应用。美国Spectratek 公司开发出一种航空测量与分析装置。该装置可装在直升机上,对管道泄漏进行准确判断。 我国通常是雇佣农民巡线员沿管道来回巡查,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针对我国国情来说,也是切合实际的。 管道内部检测技术通过对清管器应用磁通、超声、录像、涡流等技术提高了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国际管道和近海承包商协会IPLOCA 宣布,迄今为止已开发出30 多种智能清管器。智能清管器应用了大量新近研发出来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依靠计算机对检测结果进行制图。新型清管器在硬件方面装备了传感器、数据贮存和处理设备、电视和照相设备;在软件上配备了专门用于分析用的软件包。此类清管器不仅可用于管道检漏,而且可勘查管壁结蜡状况,记录管内压力和温度,检测管壁金属损失。如磁漏式清管器,通过永久磁铁来磁化管壁达到磁通量饱和密度。清管器在管道中流动时,管壁内外腐蚀、损伤和泄漏等部位会引起异常漏磁场,并且感应到清管器中的传感器。管壁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磁力线产生相应的变化。现在,微处理机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清管器对信号识别和处理的功能大大增强。但磁漏式清管器的输出信号受管道压力、使用环境的影响较大,传感器的感应线圈仅对某种类型和尺寸的缺陷灵敏。一般来说这种清管器适合于金属孔隙探测。其他智能清管器中,还有超声波检测清管器、内径规清管器和核子源清管器等。 管道外部动态检测技术随着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各种动态检测技术也相继出现,如:压力点分析法、特性阻抗检测法、互相关分析法、压力波法、流量差监测法、管道瞬变模型法等等。压力点分析法。压力点分析法可用于气体、液体的多相流管道的检测。当管线处于稳定工况时,流体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分布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当泵或压缩机供给的能量发生变化时,上述参数是连续变化的。当管道发生泄漏后,液体将过渡至新的稳态。过渡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由动量和冲量定理确定。压力点分析法检测流体从某一稳态过渡到另一稳态时管道内流体压力、速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从中判断是否包含有泄漏信号。 特性阻抗检测法。由传感器构成的检漏系统可随时检测到管道微量原油的泄漏情况。传感器采用多孔聚四氟乙烯树脂作为绝缘材料。这种材料导电率、绝缘阻抗热稳定性好、不易燃烧、化学稳定性好。当漏油渗入以后,其阻抗降低,从而达到检漏的目的。 互相关分析法。设上、下两站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分别为x(t) 、y(t) 。两个随机信号x(t) 和y(t)有互相关函数Rxy(t)。如果x(t)和y(t)两信号是同频率的周期信号或包含有同频率的周期成分,那么,即使t 趋近于无穷大,互相关函数也不收敛并会出现该频率的周期成分。如果两信号含有频率不等的周期成分,则两者不相关。 压力波法。压力波法是目前国内应用比较普遍的检漏方法。当管线某点发生泄漏时,该点可视为向上、下游传递压力的压力源,同时向上、下游传递一个减压波,即现为上站的出站压力和下站的进

汽车发动机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汽车发动机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摘要:由于汽车发动机检测的专业性较强,维修人员对宪法这一重要内容往往感觉难以深入。笔者从发动机主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这三个发动机主要方面的检测技术的日常应用,并对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分析。 关键词:发动机; 检测; 应用 abstract: as the car engine test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strong,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is important content often feel difficult to further. from the engine subject, crank rod system, with gas institutions the three main engine of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daily application, and the methods and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lace for analysis. keywords: engine; detec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u4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指在整车不解体情况下,通过对汽车进行 检查、测试、分析,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的汽车应用技术,包括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检测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不断地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现代汽车状况检测诊断技术广泛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汽车安全提供了保障。尤其是我国检测诊

汽车汽油发动机装配全过程[1]

1 气缸体总成的装配 1.1气缸孔直径公差在装配时气缸孔直径不进行分组装配。正常生产情况下,气缸孔直径公差为 0.01mm,公差范围为±0.005。 1.2 主轴承孔的测量在安装前应用干净的无纺布或绸布将缸体和框架上的主轴承孔擦干净,测量并记录主轴承孔直径,用于选配主轴瓦,测量点见图1所示。 图1 主轴承孔测量点 1.3 碗形塞的安装 装碗型塞:将缸体装在装配支架上,用压装工具将缸体进气侧的两个碗型塞、缸体排气侧的三个碗型塞、后端面的一个碗型塞装在缸体上相应孔内,装碗型塞之前需要在碗型塞的结合面涂一层“乐泰648胶”,用压装工具(或机床)将碗型塞压装到位,如下页图所示(碗型塞压入后应低于平面 2±0.5mm )。 碗形塞装配后,气缸体总成应进行压力试验: 1) 气缸体总成水套,在2bar的气压下,保持10 秒种,其泄漏量为<10cm3/min 2) 气缸体总成油道,在4bar的气压下,保持10 秒种,其泄漏量为<10cm3/min 3) 气缸体总成回油孔,在2bar 的气压下,保持10 秒种,其泄漏量为<30cm3/min 气缸体总成应彻底清洗,除去所有外来杂质及毛刺,全部油道和油孔要打通并清洗干净,在装配其它零部件前应吹干。 左 右

1.4 丝堵的安装 见图3所示,将油道丝堵(M18×1.5)分别装在缸体前后端面的主油道孔内,拧紧力矩为 20+5Nm ,丝堵(M10×1)装在排气侧,拧紧力矩为 20±3Nm ,装配前均需涂“乐泰243胶 ” 。 ①碗形塞 ②螺堵 ③定位销 ④丝堵 图3碗形塞、丝堵、定位销的安装 2 连杆总成的装配和安装 2.1 活塞 在装配时,活塞销孔和活塞销无须分组装配。 2.2 活塞销 在销及销孔分别涂上一层机油,先将一只卡环 装在活塞销孔卡簧槽内,将活塞销通过连杆小头孔 装到活塞销孔内,装上另一只卡环。注意,活塞销 上有字的一面朝向缸体前端面,连杆上有标记的一 面朝向前端面装配。装配后检查活塞销转动的自如 情况。 2.3 连杆总成的装配 图4活塞分解图 连杆螺栓在装配前应用发动机润滑油润滑螺纹,先用手拧上连杆螺栓,然后拧紧到力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