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历史

台湾电影历史
台湾电影历史

台湾电影的起步阶段

1901年电影进入台湾

1945年

1949年

1950年农教厂

1953年推行“耕者有其田”

1950——1954 662部只有13部是台湾

另一方面,土地改革改变着台湾的社会结构,人口增加,收入增长,能支持廉价的娱乐,歌仔戏,布袋戏等演出形式成为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同时歌仔戏团纷纷发现了一个新的媒介可能——电影

1956年的《薛与王宝钏》成功,此后3年的台语电影风潮开始,持续3年,1960年很快退潮。

台湾电影的黄金年代

1962年——1972年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对电影业的投资也大幅度的提升,于是60年代成为台湾电影的黄金年代。1963年的《梁祝》为标志。它的成功改变了国片市场的状况。国语院线从1条到3条从3条到6条

1963年龚弘就任台湾中影公司总经理,提出“健康写实主义”的主张。“但由政治所认定的健康,往往会对社会写实的深度及其认识价值形成一定程度的削弱或损伤。并非完全彻底的写实。主要有以下特征

1、背景大多设置在台湾农村或渔港

2、人物普遍是劳动人民

3、健康写实摆脱不了宣传政策的任务

4、因为存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结论,所以不可能完全彻底写实1964年一批国片的成功,使得香港电影人对台湾市场信心大增,一些香港电影人纷纷来到台湾,1963年,李翰祥创办了国联影片公司,1966年胡金铨加盟联邦影片公司

从经济角度看,60——70年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从政治上看,当局鼓励本土电影的生产,并限制外片进口,为本土电影的生存和繁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促使民营电影风起云涌。1963年起,公营与民营起头并进,台语片继续萎缩,国语片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台湾政府还是小心地限制电影的内容与意识,电影检查的严苛与近乎神经过敏的自我约制,使得台湾电影始终谨守在政府许可的意识范围内,这种紧张的气氛贯穿了整个60、70年代。当时台湾的文艺政策中有所谓“六不”:“不专写社会的黑暗、不挑拨阶级的矛盾、不带悲观的色彩、不表现浪漫的情调、不写无意义的作品、不表现不正确的意识。抛去思想意识上的局限性,从数量上来看,60年代却是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

1970年,台湾电影终于发展到最高峰。但很快便走下坡路,因为电视的出现。

1972年梅长龄成为中影总经理,政治宣传影片《英烈千秋》获得成功,开启了政治宣传电影时代,也开始了70年代中后期爱国电影风行的浪潮。

另一方面台湾主流电影业60年代的成长,逐渐发展出积极的商业性格,灵活地走在台湾官方制定的界线边缘,继续大量制作爱情文艺片及武打片。但台湾电影业的中小企业性格,使得产业规模无法趁势扩大,更无法趁势建立良好的产业秩序。1977年,明骥接任中影公司总经理,一方面接续过去政宣电影的制作,一方面推动新电影的诞生,同时香港电影抢滩成功。

1982年8月,《光阴的故事》在台湾联映,标志新电影的开始。附录:

琼瑶电影的兴与衰

兴盛原因:

六七十年代,正值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经济起飞中沉重的政治,苍白的人文使得许多人都在琼瑶故事中寻找片刻的安慰。

随着台湾社会新一轮的文化约束行为,功夫片被打压,以及社会净化道德的结果,成为文艺片翻身的大好契机

影片自身的魅力:亮丽的明星,梦幻剧情,精美的布景,浪漫的爱情等

满足当时观众的观影心理

衰败原因:

75年之后,蒋介石去世,台美断绝外交,当局为稳定局势,大肆开展政宣工程,台湾民众将话题注意力由个人生活转移到社会变革上

来。

在教育与经济能力普遍提高,阶级差距不断缩小的80年代,这种乌托邦的爱情边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行业人才断档,制作资金匮乏,制作规模缩的现象加剧了文艺片的没落

影片本身:结构相对单一,故事类型化,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心理厌倦

台湾新电影运动

台湾新电影运动发生在1982年到1987年左右,是全面提升台湾电影文化品格,使台湾电影走向国际的电影运动。1982年以电影《光阴的故事》拉开了台湾新电影的序幕。区别于当时以“政宣”和“言情”为主流的电影作品,开始贴近现实主义风格,在隐隐中对现实生进行无言的批判,对台湾电影的整体创作风格,独立个性,艺术潮流与美学观念的建立有重大影响。

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背景

1,电影刊物介绍欧洲电影,宣传新的电影观。如60年代的《剧场》70年代的《影响》

2,电影政策放宽,更多的外国电影进入台湾,初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观众。

3,本土电影陷入困境,穷则思变。

4,1979年初,台湾电影图书馆揭幕,引进大量电影书刊,举办

国际电影观摩展,致力于普及和提高电影文化,并发掘新人。5,电影学人返回台湾,带来新的电影观念。

6,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影响。

7,“学苑影展”将国片推广到大专院校。

8,影评人宣传电影变革。

+++++++++++++++++++++++++++++++++++++++++++++++++++++++二、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经过

1982年8月28日,杨德昌、张毅、柯一正和陶德辰执导的剧情片《光阴的故事》在台湾联映,标志着新电影的开始。由《小龙头》《指望》《跳蛙》和《报上名来》四段。

没有起用大明星,低成本。该片的宣传计划“决定走极端,用很前卫的海报设计来吸引观众。年轻导演受到重视。

《光阴的故事》的意义:

在体制上,起用年轻导演

为台湾电影铺下返朴的路向

在题材上开掘了成长/历史记忆的主题

在影象上,清新朴实的纪实影象

故事处理低调,一反做作的戏剧模式

后有《小毕的故事》《海滩的一天》

1983年《儿子的大玩偶》《搭错车》《风柜来的人》

1983年是新电影的一个高潮,也是新电影在商业上最风光的一年。一方面,公营和民营公司都大量采用新导演来拍片;另一方面,大部

分影片都成票房的优胜者。

1984年,新电影的影响开始辐射到岛外。在台湾,新的独立制片公司纷纷成立,并且仍热衷于请新人执导影片:如《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

1985年,新电影仍有新作品问世。《童年往事》《青梅竹马》《我这样过了一生》但票房都不好,舆论界对新电影的支持热情冷却。

1986年,新电影数量直线下降,只有《恐怖分子》《恋恋风尘》,香港电影再次趁虚而入,占领台湾市场。

1987年,新电影的导演遭到片商的普遍拒绝。1987年1月24日,《中国时报》发表了詹宏志起草,53位电影人签名的《民国76年台湾电影宣言》,标志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终结。

台湾新电影的艺术追求

首先因为它在题材上求新求变。“新电影的导演与上一代导演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彻底抛弃了商业企图的逃避主义,不再强做浪漫地编织爱情幻境,也不倚赖钢索弹簧制造飞天遁地英雄,他们都努力从日常生活细节或是既有的文学传统中寻找素材,以过去难得一见的诚恳,为这一代台湾人的生活、历史及心境塑像。”

新电影的许多作品都将个体对于成长的记忆/会议作为影片的题材,因为“新电影剧作者成长的2、30年,正是台湾政治、社会、经济变化最巨大的时期,自传式的成长回忆,不但展现台湾电影史上未曾有过的现实笔触,也代表着多种角度寻求台湾身份认同的努力。”

另外一个大的、全新的题材是对台湾历史的反思。如《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小龙头》《搭错车》

其次:新电影的新在于电影结构上的创新。在《光阴的故事》《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看海的日子》都采用了散文化的情节结构。

再者,风格上大多追求朴素清新自然的写实风格。如《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等

新电影对写实风格的追求还表现在:1,根据剧情的需要,在对白中使用方言2,少用甚至不用明星,而用非职业演员3,大量采用实景、外景,4,偏爱自然光效。

新电影不满足于把电影的功能仅仅局限为单纯的娱乐或局限为将故事,尤其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故事。台湾新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健康写实主义的回归,更是对后者的发展和深化。

电影美学观与法国新浪潮有明显的联系,台湾电影首次具有了作者电影的美学特征。大多数台湾新电影采用静观和间离的镜头去表现生活,新电影对写实风格的追求,目的就是“换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大多数新电影屏弃了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而采用了散文化的情节结构,喜欢用深焦距和长镜头来代替蒙太奇。

台湾新电影的功过得失

从数量上来,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新电影对台湾电影工业并没有结构上的影响。同时,由5年期间50部最卖座的影片名单来看,

新电影只有5部。新电影对销售市场的营收影响也很小。所以,新电影对当代台湾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在媒体、美学与创作观念的建立上,而不是在整个工业体制上。

台湾新电影后来陷入困境,关键原因在于票房惨淡。

主要功绩在于:1,为台湾文化的成长与反省尽了一分力量,2,新电影在国外频频获奖,使得台湾电影受到了国际的承认3,使得台湾观众逐渐认知到电影的艺术和历史文化意义,为电影文化的扎根及延伸做了良好的起步。4许多年轻的导演在新电影运动中得到磨练,迅速成长成熟,成为第二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5,新电影大多改变自文学作品,这为探索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教训:在追求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时候,没有对电影的通俗性、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观赏性给以充分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