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广州市番禺区某工业厂房第一车间楼盖设计(两层跨柱网:6.6m×6.6m楼面活荷载4.0kN/2m)

院系: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07-02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设计题目与设计条件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结构类型:砌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建筑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1屋面做法:(自上而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楼面做法:(自上而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4)

3.1楼盖板的设计 (4)

3.1.1荷载 (4)

3.1.2计算简图 (4)

3.1.3弯矩计算值 (5)

3.1.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3.2屋面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计算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弯矩计算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次梁设计 (6)

4.1荷载 (6)

4.2内力计算 (6)

4.3承载力计算 (7)

4.3.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7)

4.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

5.主梁设计 (8)

5.1荷载设计值 (8)

5.2计算简图 (8)

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8)

5.3.1弯矩设计值 (8)

5.3.2剪力设计值 (9)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9)

5.4承载力计算 (11)

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11)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

6.绘制施工图 (12)

1.设计题目与设计条件 1.1设计题目: 三、.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

某轻工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楼面活荷为2

/0.4mm KN ,砖砌体承重外墙厚mm 370,钢筋混凝土柱尺寸为mm mm 400400?,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m m L L 0.182.3421?=?。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电梯间。

2.楼面做法:mm 40厚细石混凝土面层,容重为3

/24m KN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容重为3

/25m KN ;mm 15厚石灰砂浆抹底,容重为KN 17。

3.材料:混凝土采用C40级,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他钢筋采用HPB235。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

66006600

6600

240

120240120

240120

400

400

混凝土柱

楼盖建筑平面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84.6 6.84m ,次梁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0m ,2o l /1o l =6.0/2.0=3.0,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000/40=50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6000/18~6000/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5~o l /10=6840/15~6840/10=456~684mm 。取h=650,截面宽度为b=300mm

6600

6600

66006600

6600

混凝土柱

400

40033000

2200

22002200

220022002200

2200

22002200

6600

66006600

A

B

C

D

1

2

3

4

5

6

120

120

19800

L1B1L2B2

L4B4L5B5

L6B6

L3B3

L2(次梁)

200X500

L 1(主梁)

300X 650

L1B1

L2B2L4B4

L5B5L1B1L2B2

L3B3

L2B2L1B1

240

240

h=80

3.600

楼盖板结构平面布置图

3.板的设计

3.1楼盖板的设计

已如前述,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3.1.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40mm 厚细石混凝土面层 0.04×24=0.96kN/2

m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15mm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0.015×17=0.255kN/2m

小计 3.215kN/2

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5kN/2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5.0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于是板的

荷载总计算值

以恒荷载为主①g+q=G γk g +?Q γk q =1.35×3.215+1.0×1.4×5=11.34kN/2m 以活荷载为主②g+q=G γk g +Q γk q =1.2×3.215+1.4×5=10.86kN/2m

由于①>②,所以取①q=11.34kN/2m 。 3.1.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o l =n l +h/2=2000-100-120+80/2=1820mm<1.025n l =2050mm ,取o l =1820mm

中间跨o l =n l =2000-200=18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

跨连续板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1.3弯矩计算值

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

系数m a 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

1M =-B M =(g+q )2

01l /11=11.34×282.1/11=3.41kN ·m

C M =-(g+q )201l /14=-11.34×28.1/14=-2.62kN ·m 3M =2M =(g+q )201l /16=11.34×28.1/16=2.29kN ·m

这是对端区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C M 和2M 应乘以0.8,

C M =0.8×-2.62=-2.10kN ·m ;2M =0.8×2.29=1.83kN ·m

3.1.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级,C4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板厚80mm ,o h =80-20=60mm ;板宽b=1000mm 。C40混凝土,1a =1.0,c f =19.1kN/2m ;HPB235钢筋,y f =210N/2m 。板配筋计算的过程于下表。 楼面板的配筋计算

截 面

1 B 2或3 C 弯矩设计值(kN ·m )

3.41 -3.41 2.29(1.832)

-2.62(-2.096) s a =M /(1a c f b 2

0h )

0.05 0.05 0.033(0.026) 0.038(0.03)

ξ=1-s 2a -1

0.051 0.051 0.033(0.027) 0.039(0.03) 轴 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2mm )

s A =ξb o h 1a c f /y f 278.3 278.3 180.1 212.8 实际配筋(2mm ) Φ8@180 s A =279 Φ8@180 s A =279 Φ6/8@200 s A =196 Φ6/8@200 s A =196 轴 线 ②~⑤

计算配筋(2mm ) s A =ξb o h 1a c f /y f 278.3 278.3 147.3 163.7 实际配筋(2mm )

Φ8@180 s A =279

Φ8@180 s A =279

Φ6@180 s A =157

Φ6@180 s A =157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其跨内截面2、3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都可折减20%。为了方

便,近似对钢筋面积乘以0.8.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s A /bh=279/(1000×80)=0.348%,此值大于0.45t f /y f =0.45×1.71/210=0.336%,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31221A

B C C B A 2020

2000200020002020楼盖板的计算简图g+q=9kN/m^

6600

6600

66006600

6600

混凝土柱

400

40033000

2200

22002200

220022002200

2200

22002200

6600

66006600

A

B

C

D

1

2

3

4

5

6

120

120

19800

W1B1W2B2

W4B4W5B5

W6B6

W3B3

L2(次梁)

200X500

L 1(主梁)

300X 650

W1B1

W2B2W4B4

W5B5240

240

W1B1W2B2W3B3

W2B2W1B1

3.600

屋面板结构平面布置图

4.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和在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4.1荷载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3.215×2.0=6.43kN/m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m 次梁粉刷 0.02×(0.5-0.08)×2×17×1.2=0.34kN/m

小计 g=9.29kN/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9.29×2.0=18.58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27.87kN/m 4.1.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主梁截面为300mm ×650mm 。计算跨度: 边跨o l =n l +a/2=6000-120-300/2+240/2=5850mm<1.025n l =6150mm ,取

o l =5850mm

中间跨o l =n l =6000-300=57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4.2内力计算

由表11-1、表11-3可分表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

6450

6300

6300

6300

6450

12321B C C B A

A g+q=22.99kN/m

次梁计算简图

1M =-B M =(g+q )20l /11=27.87×285.5/11=86.71kN ·m C M =-(g+q )20l /14=-27.87×27.5/14=-64.69kN ·m

2M =(g+q )20l /16=27.87×27.5/16=56.59kN ·m

剪力设计值:

A V =0.45(g+q )n1l =0.45×27.87×5.73=71.86kN Bl V =0.60(g+q )n1l =0.60×27.87×5.73=95.81kN Br V =C V =0.55(g+q )n2l =0.55×27.87×5.7=87.37kN

4.3承载力计算

4.3.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去'f b =l /3=6000/3=2000mm ;又'f b =b+n s =200+2000=2200。故取'f b =2200mm 。除B 截面纵向钢筋排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为一级,C4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厚度c=25mm ,一排纵向钢筋o h =500-35=465mm 二排纵向钢筋o h =500-60=440mm 。

C40混凝土,1a =1.0,c f =19.1N/2mm ,t f =1.71N/2mm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

钢,y f =300N/2mm ,箍筋采用HPB235钢,yv f =210N/2mm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过程列于下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截 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 ·m ) 86.71 -86.71 56.59 -64.69

s a =M /(1a c f b 2

0h )或 s a =M /(1a c f 'f b 2

0h ) 0095.046522001.1911071.8626

=???? 117.04402001.1911071.8626=???? 0062.046522001.1911059.5626=???? 078.0465

2001.1911069.6426=????

ξ=1-s 2a -1

0.0095 0.125〈0.35

0.0062 0.081 s A =ξb o h 1a c f /y f 或s A =ξ'f b o h 1a c f /y f

618.7 700.3 403.8 479.6 选配钢筋 (2mm )

2Φ16+1Φ16 603=S A

2Φ18+1Φ16 1.710=s A

2Φ14+1Φ12 s A =421.1

2Φ16+1Φ12 s A =515.1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ξ均小于0.35;s A /bh=421.1/(200×500)=0.42%,

此值大于0.45t f /y f =0.45×1.71/300=0.26%,满足最小配筋率。

4.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

w h =o h -'f h =465-80=385mm ,因w h /b=385/200=1.925<4,截面按下式验算:

0.25c βc f b o h =0.25×1×19.1×200×465=444.08×310N >m ax V =95.81×

310N ,截面满足要求。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采用Φ6双支箍筋,计算支座B 左侧截面

0.7t f b o h +1.250)/(h s A f sv yv ?,可得到箍筋间距。

mm bh f V h A f s t Bl sv yv 26.198440

20071.17.01081.95440

6.5630025.1

7.025.13

00

=???-????=

-=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198=158mm 最后取箍筋间距s=160mm 。为了方便施工,沿梁长度不变。

验算配筋率下限值:

弯矩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

0.3yv t f f =0.3×19.1/210=0.28%。

实际配筋率sv ρ=bs nA sv 1=56.6/(200×160)=0.35%>0.28%满足要求。 5.主梁设计

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5.1荷载设计值

为了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18.57×5.7=94.52kN 活荷载标准值 13.6*3.6=48.96KN

主梁自重(含粉刷)[(0.65-0.08)×0.3×2.0×25+0.02×(0.65-0.08)×2×2.2×17)]×1.2=11.02kN

永久荷载设计值 G=(94.52+11.02)1.2=105.24kN 取G=105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3*48.96=63.65kN 取Q=64kN 5.2计算简图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 ,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 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

边跨 n l =6000-200-120=5680mm 因0.025n l =142mm <a/2=185mm ,取0l =1.025n l +b/2=1.025×5680+400/2=6022mm 近似取0l =6020mm 中跨 0l =6000mm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故可利用附表6-2计算内力

6640

6600

6640

G G G

G G D

2

3

1

C B A G 主梁的计算简图

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5.3.1弯矩设计值

弯矩M=1k G 0l +2k Q 0l 式中系数1k 、2k 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

max ,1M =0.244×105.24×6.02+0.289×63.65×6.02=265.32kN ·m

max ,B M =-0.267×105.24×6.02-0.311×63.65×6.02=-288.32kN ·m max ,2M =0.067×105.24×6.00+0.200×63.65×6.02=119.08kN ·m 5.3.2剪力设计值

剪力V=3k G+4k Q 式中系数3k 、4k 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

max ,A V =0.733×105.24+0.866×63.65=132.26kN max ,Bl V =-1.267×105.24-1.311×63.65=-216.78kN max ,Br V =1.0×105.24+1.222×63.65=183.02kN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①第1、3跨有可变荷载,第2跨没有可变荷载。 由附表6-2知支座B 或C 的弯矩值为

B M =

C M =-0.267×105.24×6.02-0.133×63.65×6.02=-220.12kN ·m 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A M =0,B M =-220.12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G=105.24kN ,Q=63.65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弯矩值分别为:

31(G+Q )0l +3B M =31(105.24+63.65)×6.02-3

12

.220=265.53kN ·m (与前

面计算的max ,1M =265.32kN ·m 接近)

31(G+Q )0l +32B M =31(105.24+63.65)×6.02-3

12

.2202?=192.16kN ·m

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B M =-220.12kN ·m ,C M =-220.12kN ·m 的连线作为

基线,作G=105.24kN ,Q=0的简支弯矩图,得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31G 0l +B M =3

1

×105.24×6.00-220.12=-9.64kN ·m ②第1、2跨有可变荷载,第3跨没有可变荷载 第1跨内: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A M =0,B M =-288.32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G=105.24kN ,Q=63.65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弯矩值分别为:

31(105.24+63.65)×6.02-332.288=242.80kN ·m

31(105.24+63.65)×6.02-3

32.2882?=146.69kN ·m

在第2跨内:C M =-0.267×105.24×6.02-0.089×63.65×6.02=-196.80kN ·m 以支座弯矩B M =-288.32kN ·m ,C M =-196.80kN ·m 的连线为基线,作G=105.24kN ,Q=63.65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

31(G+Q )0l +C M +32(B M -C M )=31(105.24+63.65)×6.02-196.80+32(-288.32+196.80)=81.09kN ·m

31(G+Q )0l +C M +31(B M -C M )=31(105.24+63.65)×6.02-196.80+3

1

(-288.32+196.8)=111.6kN ·m

③第2跨有可变荷载,第1、3跨没有可变荷载

B M =

C M =-0.267×105.24×6.02-0.133×63.65×6.02=-220.12kN ·m 第2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可变弯矩分别为: 31(G+Q )0l +B M =3

1

(105.24+63.65)×6.02-220.12=118.72kN ·m (与前面计算的max ,2M =119.08kN ·m 接近)

第1、3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分别为:

31

G 0l +31B M =31×105.24×6.02-31×220.12=137.81kN ·m 31G 0l +32B M =31×105.24×6.02-32

×220.12=64.43kN ·m

剪力包络图: ①第1跨

max ,A V =132.26kN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32.26-105.24-63.65=-36.68kN ;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36.68-105.24-63.65=-205.53kN

max ,Bl V =-216.78kN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216.78+105.24+63.65=-47.49kN ;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47.49+105.24+63.65=121.4kN

②第2跨

max ,Br V =183.02kN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83.02-105.24=77.78kN 。 当可变荷载仅作用在第2跨时

Br V =1.0×105.24+1.0×63.65=168.89kN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68.89-105.24-63.65=0。

剪力包络图如下(b )所示

B

A

(b)

(a)

-314.42

144.31

37.92

110.81

-36.08

-218.68

217.2290.09

98.98181.98

164

-211.35

-197.01-47.35

-33.03116.65

130.99153.37

258.18

88.37201.07283.03

-20.48

混凝土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嘉应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设计题目: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301 姓名:健文 学号: 133120001 指导老师:王莺歌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1设计容 (1) 2设计条件 (2) 二.框架结构计算过程 (2) 1.平面布置 (3) 2.结构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 (5) (1)恒荷载计算 (5) (2)活荷载计算 (8) (3)荷载转化 (9) (4)水平荷载计算 (15) (5)弯矩调整 (21) (6)力组合 (23) 三.构件配筋计算 (32) 1.梁的设计 (29) 2.柱的设计 (35) 四.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45)

1 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是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如附图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该办公楼。选第②榀框架进行设计。 根据学号选择自己的跨度

2 设计资料 (1) 设计标高:层高3.300m ,室设计标高000.0±m ,室外设计标高-0.600m ,基础 顶面离室外地面为600mm 。 (2) 屋面楼面荷载:恒载1.5 kN/m 2(不包括板结构自重),活载2kN/m 2。 (3) 梁上墙荷载:8kN/m 。 (4) 基本风压:20/60.0m KN w =(地面粗糙度为B 类)。 3 设计容 (1)结构布置及主要构件尺寸初选。 (2)荷载计算。计算第②榀框架的梁柱承受的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 (3)力计算。使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或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使用D 值法计算水平荷载。 (4)力组合。考虑永久荷载控制,可变荷载控制情况。 (5)框架的梁柱截面设计。进行正截面、斜截面配筋计算。 (6)绘制一榀框架的结构施工图。 4 提交成果 (1)多层框架设计计算书。 (2)一榀框架结构施工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宾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首层柱网布置如附件所示,试按要求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 m1);2、第四系冲积层(◎); 3、残积层(Q1);4、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K)。 各土(岩)层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c m1) 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较多建筑垃圾(碎砖、碎石、余泥等)。本 层重度为16kN/nt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层厚 1.50m。 2)第四系冲积层(c a1)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可塑,含细砂及少量碎石。该层层厚 3.50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44.36%; p = 1.65 g/cm3; e= 1.30 ; I L= 1.27 ; Es= 2.49MPa;C= 5.07kPa,? = 6.07 °。 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55kP& ②-2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层厚 2.45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 33.45%; p = 1.86 g/cm3; e= 0.918;l L=0.78; Es=3.00Mpa C=5.50kPa,①=6.55 °。 ②-3粉质粘土:褐色,硬塑。该层层厚 3.4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 3 为:3 = 38.00% ; p = 1.98 g/cm ; e= 0.60;I L=0.20; Es=10.2MPa。 3)第四系残积层(Qf) ③-1粉土:褐红色、褐红色间白色斑点;密实,稍湿-湿。该层层厚2.09m。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纸

一、设计资料 温州地区某一单跨厂房总长度60m,纵向柱距6m,跨度18m。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 1.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梯形钢屋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i=1/10; L为屋架跨度。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1台30t(中级工作制)。 2. 屋架形式及材料: 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节点荷载P=1.0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如附图2所示。屋架采用的钢材为Q235钢,并具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180℃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保证;焊条为E43型,手工焊。 3. 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5 KN/m2 保温层0.55 KN/m2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0.120.011 q L =+计算: 0.318 KN/m2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 7.0m kN / 雪荷载标准值: 0.35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1.2 KN/m2 厂房平面图

.51507.5 9 内力系数图 二、屋盖支撑布置 1、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两端的第二开间,沿屋架上弦平面在跨度方向全长布置。考虑到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大于60m,应在中间柱间增设横向水 平支撑。 2、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屋架跨度为18m,应在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同一开间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由设计任务书可知: 厂房总长为120m,柱距6m,跨度为24m,屋架端部高度为2m,车间内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吊车,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22℃。暂不考虑地震设防。 屋面采用1.5m×6.0m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i=1:10。卷材防水层面(上铺120mm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5KN/㎡。 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钢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二选材: 根据该地区温度及荷载性质,钢材采用Q235-C。其设计强度为215KN/㎡,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接,构件采用钢板及热轧钢筋,构件与支撑的连接用M20普通螺栓。 屋架的计算跨度L。=24000-2×150=23700,端部高度:h=2000mm(轴线处),h=2150(计算跨度处)。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见图1所示: 图1 屋架支撑布置见图2所示:

图2 四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活荷载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故取两者较大的活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KN/㎡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保温层(40mm厚泡沫混凝土0.25 KN/㎡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钢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24=0.384 KN/㎡ 总计:2.784 KN/㎡可变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屋面活荷载(取两者较大值)0.7KN/㎡积灰荷载0.5KN/㎡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一般不予考虑。 总计:1.2 KN/㎡永久荷载设计值 1.2×2.784 KN/㎡=3.3408KN/㎡可变荷载设计值 1.4×1.2KN/㎡=1.68KN/㎡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组合一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3.3408KN/㎡+1.68KN/㎡) ×1.5×6=45.1872KN 组合二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1=3.3408KN/㎡×1.5×6=30.07KN P2=1.68KN/㎡×1.5×6=15.12KN 组合三全跨屋架及支撑自重+半跨大型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11土木工程(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 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 2)可变荷载:Pk=6.0 kN/m2 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 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3.5=4.2kN/m2 活荷载设计值:q=1.4*6.0=8.4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4.2+8.4=12.6kN/m2 1)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钢结构课设计算书完整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梯形钢屋架 ——某工业厂房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2010级 指导教师:雷宏刚、李海旺、闫亚杰、焦晋峰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一、设计题目:梯形钢屋架 二、设计资料 某工业厂房,屋盖拟采用钢结构有檩体系,屋面板采用100mm厚彩钢复合板(外侧基板厚度0.5mm,内侧基板厚度0.4mm,夹芯材料选用玻璃丝棉,屋面板自重标准值按0.20 kN/m2计算),檩条采用冷弯薄壁C型钢。屋面排水坡度见表1,有组织排水。屋架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柱顶标高9.0m,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不考虑积灰荷载。 注:屋架、檩条、拉条及支撑自重标准值可按下列数值考虑: 0.30kN/m2(6.0m) 0.40kN/m2(7.5m)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在2周内(2013.12.23~2014.1.3)完成钢结构课程设计内容,提交设计图纸及计算书一套。 1. 设计内容 (1)进行屋盖结构布置并选取计算简图; (2)屋架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 (3)屋架杆件设计; (4)屋架节点设计; (5)屋架施工图。 2. 设计要求 (1)整理设计计算书一份 ○1设计条件 ○2结构布置 ○3计算简图 ○4荷载选取 ○5内力计算 ○6内力组合 ○7构件设计 ○8节点设计 ○9挠度验算 (2)绘制施工图 ○1屋盖布置图(图纸编号01):屋架平面布置图+上、下弦支撑平面布置图+垂直支撑布置图; ○2屋架施工图(图纸编号02):屋架几何尺寸、内力简图+屋架施工详图+节点、异形零件详图+设计说明+材料表等。

表1 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任务表 坡度1:10 1:20 长度(m)60(柱距6m)75(柱距7.5m)72(柱距6m)90(柱距 题号跨度 21 24 27 30 21 24 27 30 21 24 27 30 21 24 地点 北京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海市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乌鲁木齐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46 成都市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南京市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哈尔滨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太原市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运城市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长治市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吕梁市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四、参考资料 (1)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雷宏刚,科学出版社 (2)钢结构设计,黄呈伟、李海旺等,科学出版社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7)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指南,周俐俐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单层厂房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 程 设 计 专业: 土木工程(本科) 学号: 姓名: 杨树国 日期: 2008年4月16日 一、设计资料 1、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某单层车间建筑平面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二、计算简图的确定 计算上柱高及全柱高: 室外地坪为-0.15m ,基础梁高0.6m ,高出地面 m ,放置于基础顶面,故基础顶面标高-0.65m 。 根据设计资料得: 上柱高u H =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度+吊车高度+安全距离 =900+200+2734+166=4000=4m 全柱高H =轨顶标高-(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上柱高-基顶标高 =++4+= 故下柱高u l H H H -==6.35m 上柱与全柱高的比值 386.035 .100 .4===H H u λ 柱截面尺寸:

因电车工作级别为5A ,故根据书表(A )的参考数据, 上柱采用矩形截面 A 、C 列柱:mm mm h b 500500?=? B 列柱:mm mm h b 700500?=? 下柱选用Ⅰ型 A 、C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200500??=?? B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600500??=?? (其余尺寸见图),根据书表关于下柱截面宽度和高度的限值,验算初步确定的截面尺寸,对于下柱截面宽度 A 、C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 25=<==(符合) B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25=<==(符合) 对于下柱截面高度: A 、C 及 B 列柱皆有: mm h mm H l 120052912 6350 12=<==(符合) 上、下柱截面惯性及其比值 排架A 、C 列柱 上柱 49310208.55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800200121 21200500121???-??=l I +]502002 1 )27005032(50200361[423???+?+???41010067.7mm ?= 比值:074.010067.710208.510 9 =??==l u I I η 排架B 列柱 上柱 410310429.17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120020012 1 21600500121???-??=l I

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学生:王玥 学号:12141020128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陈妮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一月

四川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141020128 学生:王玥指导教师:陈妮 接受任务时间 2014.12.01 教研室主任(签名)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A)项目简介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综合楼,地上9层,建筑面积约为8000㎡,建筑高度为28.50m。一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0米;二至九层为普通住宅,层高3.00米。 (B)设计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室内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生活供水要安全可靠,水泵要求自动启闭。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管道全部暗敷。 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建筑物前面道路有一条市政给水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200,常年水压不低于200Kpa。 最低月平均气温7℃,总硬度月平均最高值10德国度,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5%,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本建筑右后方有一条市政污水管和一条市政雨水管预留的检查井可供接管。

24m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与施工课程设计――钢结构厂房屋架 指导教师: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2011年6月7号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系

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车间柱网布置:长度60m ;柱距6m ;跨度24m 2、屋面坡度:1:10 3、屋面材料:预应力大型屋面板 4、荷载 1)静载:屋架及支撑自重0.384KN/m 2;檩条0.2KN/m 2;屋面防水层 0.1KN/m 2; 保温层0.4vKN/m 2;大型屋面板自重(包括灌缝)0.85KN/m 2;悬挂管道0.05 KN/m 2。 2)活载:屋面雪荷载0.35KN/m 2;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为0.7 KN/m 2;积灰荷 载1.2 KN/m 2。 5、材质Q235B 钢,焊条E43系列,手工焊。 二 .结构形式与选型 1.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 拱50 根据厂房长度为60m 、跨度及荷载情况,设置上弦横向水平支撑3道,下弦由于 跨度为24m 故不设下弦支撑。

2.梯形钢屋架支撑布置如图所示: 3.荷载计算 屋面活荷载0.7KN/m2进行计算。 荷载计算表

荷载组合方法: 1、全跨永久荷载1F+全跨可变荷载2F 2、全跨永久荷载1F+半跨可变荷载2F 3、全跨屋架(包括支撑)自重3F+半跨屋面板自重4F+半跨屋面活荷载2F 4.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屋架构件内力组合表 4.内力计算 1.上弦杆 整个上弦采用等截面,按FG 杆件的最大设计内力设计,即N=-895.731KN 上弦杆计算长度: 在屋架平面内:0x 0l l 1.508m ==,0y l 2 1.508 3.016m ==× 上弦截面选用两个不等肢角钢,短肢相并。 腹杆最大内力N=-520.651KN ,中间节点板厚度选用6mm ,支座节点板厚度选用8mm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 .计算书 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 ,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 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 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 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 )121~81(=?==, 取mm h 1000=;h b ) 3 1 ~21(=,取 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m 1500-,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m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 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

钢结构课程设计汇本梯形钢屋架计算书

-、设计资料 1、某工厂车间,采用梯形钢屋架无檩屋盖方案,厂房跨度取27m,长度为102m,柱距6m。采用1.5m×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保温层、找平层及防水层自重标准值为1.3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雪荷载标准值0.5kN/m2,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6kN/m2,轴线处屋架端高为1.90m,屋面坡度为i=1/12,屋架铰接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mm×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5。钢材采用Q235B级,焊条采用E43型。 2、屋架计算跨度: Lo=27m-2×0.15m=26.7m 3、跨中及端部高度: 端部高度:h′=1900mm(端部轴线处),h=1915mm(端部计算处)。 屋架中间高度h=3025mm。 二、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如图一所示: 2、荷载组合 设计桁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①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按永久荷载为主控制的组合) :全跨节点荷 载设计值:F=(1.35×3.12+1.4×0.7×0.5+1.4×0.9×0.6) ×1.5×6 =49.122kN 图三桁架计算简图 本设计采用程序计算结构在单位节点力作用下各杆件的力系数,见表一。

1、上弦杆: 整个上弦杆采用相等截面,按最大设计力IJ 、JK 计算,根据表得: N= -1139.63KN ,屋架平面计算长度为节间轴线长度,即:ox l =1355mm,本屋架为无檩体系,认为大型屋面板只起刚性系杆作用,不起支撑作用,根据支撑布置和力变化情况,取屋架平面外计算长度oy l 为支撑点间的距离,即: oy l =3ox l =4065mm 。根据屋架平面外上弦杆的计算长度,上弦截面宜选用两个 不等肢角钢,且短肢相并,如图四所示:

课程设计计算书资料

东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YS05115 学生姓名:刘晓强 学号:5320005115152023 设计期限:2016. 06——2016. 08 指导教师:谢鲁齐 教研室主任: 院长(主任):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8月30 日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平面结构布置 (1) 3 板的设计 (2) 3.1 荷载计算 (2) 3.2 板的计算简图 (2) 3.3 板弯矩设计值 (3) 3.4 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3.5 绘制板施工图 (5) 4 次梁设计 (5) 4.1 次梁的支承情况 (5) 4.2 次梁荷载计算 (5) 4.3 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6) 4.4 次梁内力计算 (6) 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 5 主梁设计 (8) 5.1 主梁支承情况 (8) 5.2 主梁荷载计算 (9) 5.3 主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9) 5.4 主梁内力计算 (9) 5.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5.6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

1 设计资料 某工业车间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梯在平面外)。墙体厚度370mm,柱子截面尺寸按400×400mm。 楼面活载为6.20kN/m2。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一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kN/m3),板底抹灰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17kN/m3)。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平面结构布置 (1)主梁沿着纵向布置,跨度为3.60m,次梁的跨度为6.3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一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图2.1楼盖结构布置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40l=1500/40=37.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二、设计条件 1.题号(TH×××××)后的数字对应上表中的设计条件中的数字,见附表所示。 设计主要条件见下表 2.其它条件 (1)房屋室内外高差0.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采用框架结构。 (2)建筑构造 1)墙身做法±0.000标高一下墙体均为多空粘土砖,用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标高以上外墙采用粘土多孔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 内墙(乳胶漆墙面)刷乳胶漆 5mm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16 kN/m3) 12mm厚1:1.6水泥石灰膏打底(16 kN/m3)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外墙(保温墙面——聚苯板保温) 喷涂料面层 5mm厚聚合物抹面抗裂砂浆(20 kN/m3) 耐碱玻纤网格布 界面剂一道,刷在膨胀聚苯板粘贴面上

25mm厚膨聚苯板保温层(0.3kN/m3) 界面剂一道,刷在膨胀聚苯板粘贴面上 3mm厚专用胶粘剂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 界面处理剂一道 粘土多孔砖基层墙面 2)平顶做法(乳胶漆顶棚) 刷乳胶漆 20mm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16 kN/m3) 刷素水泥浆一道 现浇混凝土板 3)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 15mm厚1:2白水泥彩色石子磨光打蜡(22 kN/m3) 刷素水泥结合层一道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5 kN/m3) 4)屋面做法(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 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25 kN/m3)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 6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35 kN/m3)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厚度大于12mm)(0.05kN/m2) 20—150mm厚轻质混凝土找坡(坡度2%)(7.0 kN/m3) 100mm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 kN/m3) 5)门窗做法隔热断桥铝合金窗,木门 (3)可变荷载标准值 1)建设地点基本风压ω0=0.45kN/m2,场地粗糙度为B类,组合值系数ψc=0.6。 2)建设地点基本雪压S0=0.40kN/m2,组合值系数ψc=0.7。 3)不上人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0.5kN/m2,组合值系数ψc=0.7。 4)办公室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2.0kN/m2,组合值系数ψc=0.7。 5)走廊、楼梯可变荷载标准值2.5kN/m2,组合值系数ψc=0.7。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楼盖布置、估算构件截面尺寸)与材料选择。 2.横向框架结构分析(荷载计算、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下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下侧移计算)。 3.框架梁、柱截面设计(选择材料、内力组合、配筋计算)。

24m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某厂房钢屋架 一、设计资料 梯形屋架跨度24m,物价间距6m,厂房长度120m。屋架支撑于钢筋混凝土柱子上,节点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其混凝土强度C25,柱顶截面尺寸400mm×400mm。屋面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上弦平面侧向支撑间距为两倍节间长度,下弦平面在柱顶和跨中各设一道纵向系杆。屋面坡度i=1/10。刚材采用Q235B钢,焊条E43××系列,手工焊。 二、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 屋架的计算跨度l0=L-300=24000-300=21000mm,端部高度取H0=2000mm,跨中高度H=3200mm 三、屋盖支撑布置(见图1) 四、荷载计算 ⒈永久荷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包括嵌缝)1.40KN/m2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 KN/m2 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m2 保温层(泡沫混凝土)厚40mm 0.25KN/m2 钢屋架及支撑重0.12+0.011×24=0.384KN/m2 合计 2.784KN/m2 ⒉可变荷载:屋面荷载0.5KN/m2 雪荷载0.6KN/m2 由于可变荷载和雪荷载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因此去他们中的较大值。取0.6 KN/m2 五、屋架杆件内力计算与组合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⒈荷载组合: ⑴全跨恒载+全跨活载 ⑵全跨恒载+半跨活载 ⑶全跨屋架,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重+半跨活载 ⒉节点荷载: 永久荷载F1=1.2×2.784×1.5×6=30.07KN

可变荷载F2=1.4×0.6×1.5×6=7.56KN ⒊屋架杆件内力计算 表一屋架构件内力组合表(单位:KN)见表1 六、屋架杆件设计 支座斜杆的最大内力设计值为-333.40 KN,查表9.1,中间节点板厚度选用10mm,支座节点板厚度选用12mm。 ⒈上弦杆 上弦采用等截面,按N=-572.28KN,FG杆件的最大设计内力设计。上弦杆计算长度:平面内:l ox=l o=1507mm;在屋架平面外,根据支撑和内力变化情况,取l oy =2×l0=3014mm。 假设λx=λy=120,查表得φ=0.437。取强度设计值f=215 N/mm2, 则需要的截面面积: A=N∕φf=572280∕0.751×215=3544mm2=35.44 cm2 需要回转半径: i x=l ox∕λ=1507∕70=21.5mm i y= l oy∕λ=1507×2∕70=43mm 根据需要的A、i x,查角钢型钢表,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 XXXXXXXXXX 学生: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 (2)计算简图--------------------------------------------------------------2 (3)弯矩设计值------------------------------------------------------------3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 (2)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4 (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 (1)荷载设计值-------------------------------------------------------------6 (2)计算简图--------------------------------------------------------------6 (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4)承载力计算-------------------------------------------------------------9 6.参考文献--------------------------------------------------------------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