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期间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考研期间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考研期间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考研期间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考研备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状态,让你想放弃这场考研之旅,可能20的小伙伴不以为然,现在很多都还没有开始复习,或者是刚开始复习,有些问题还没有显露出来。这都是往年小伙伴们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到时候也知道如何应对,下面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带小伙伴们来看一下吧。

一、信息缺乏

信息的搜集对于一个考研人来说非常重要。信息的缺失程度与决策的正确与否紧密相关,假设准备了大半年临近报名才发现该专业只招收2人,迫不得已只能改变目标。这就是对考研基本信息掌握不足导致的结果。

除了一些在官网公布的基本信息,还有一些学院内部资料、导师的情况等没有公开的,但你又必须知道的信息,你就需要想想办法,找找学长学姐喽~

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考研过程之中以及考研完成之后,都要不断地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无论你的信息是从哪个渠道获得的,先保存下来,然后再做认真判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使自己的考研之路更加顺利。

解决方法:充分掌握公开信息,尽力获得隐蔽信息(越早掌握越好)。

二、多重选择

鱼与熊掌可不可以兼得?这是一个投资策略的问题。考研就是一场投资,而且是极具风险的投资。考研时期往往亦是招聘、考公务员的重要时刻,多种选择接踵而至,舍谁?留谁?

这些小伙伴可以称之为“半工半读”型,一边复习,一边频繁参与招聘,期望的是即便失去了熊掌还有鱼在。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逻辑,实践证明危害极大。考研的时候要心无旁骛,杜绝一个机会主义者的“斤斤计较”,往往想要的越多,越容易一事无成。

另外一些同学考研时很疯狂,考完之后便放大假。等到分数下来,又如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地去找工作。事实上是,现在很多公司的招聘分为两次:一次是在考研之前,一次是在考研结束时期(甚至可能延续到下一学期)。

解决方法:真心考研的同学,在考试之前,只需有限度地去求职;而在考完以后,要做好两手准备,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找好单位。要知道只要有实力,在考研完成后,照样有很多机会在等着你哦。

三、自我恐吓

这类小伙伴没事就爱打听别人的状况——“你复习得怎样啦?”“政治看到哪儿啦?”“英语听力如何啦?”等等。

本来是想了解大概情况和大家的进度,用以衡量自己的复习进度。导致的实质结果,却是只记住了别人的高效率——每个人复习进度不一致,有快有慢是很正常的;但他偏偏不时地问,人为地加快自己的进度,以“追赶”别人,结果只能是把自己逼到一种每日深感恐怖的境地。这样导致自己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完全无益于自己的考研复习。

解决方法:不以别人进度来衡定自己,做好自己,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就行了。

四、优柔寡断

总有一些同学每天都生活在选择与考虑中,一睁眼就开始思索是否要报考这个学校,还是自己还要不要学这个专业,每天的犹豫不决,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不如早下决断,考虑清楚,定个目标,努力前行。

确定专业和学校的基本方法是:一是以兴趣、发展前途与个人能力为衡量标准,确定专业方向;二是以个人关系、个人能力以及搜集的学校信息为衡量标准,确定报考学校;三是早做决定,“决不悔改”;四是特殊情况,例如突然发现与其他学校相关导师有更好的关系等可以考虑更换目标,无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你都需要早下定断。

做出决定之后,马上找到报考学校的各种资料,特别是指定教材和课堂笔记等甚至对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要有所把握。

解决方法:优柔寡断就是浪费时间,早作决策立即行动,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开始吧。

五、过度放松/劳累

这类同学分为两类,一种是考研期间太过逍遥放松,吃喝玩乐,这类休闲考生,可能就是“陪考”的人、考研之战的垫背者。与之相反,除冲刺阶段外每天超过12小时的学习计划的同学同样是极其不可取的。

开始复习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专攻一门功课3-5小时,就会出现情绪和效率的低落。长期疲劳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复习效率提高不上去,还没等到考研正式开始就已经因状态过于疲乏放弃了。

考研的复习过程很苦闷的,必须要有相当的毅力。同时,还需调整好自身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周期性波动。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时好时坏的状态,在状态好的时候要注意趁势前进,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要保持现有成果并且注意适当的休息。

解决方法:艰苦努力不可少,调节放松很必要。

六、害怕公共课

这类同学把英语、政治、数学这些公共课,视为“洪水猛兽”——高分落榜者有很多就是由于政治或英语没过达标线。

英语复习主要在于个人,很多方法广见于大量书籍,关键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背单词、分析难句,提高听力水平、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英语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只有在坚实基础上才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而来自老师的帮助在于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政治复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轮是基础阶段,要抓住基本概念,通篇了解大纲规定的所有内容;第二轮是深入阶段,通过做题来巩固;第三轮是冲刺阶段,进行大量重点、要点的短期记忆。

政治复习关键在于理解概念,灵活运用;优秀老师的复习课,圈定重点,理顺思路,帮助了解答题常识与技巧,对考生会很有帮助。

2016考研报名信息填写需注意的29个问题

2016考研报名信息填写需注意的29个问题 2016考研预报名本周即将开始,广大应届考生要做好准备。提前注册账号,准备好资料信息。下面分享的29个问题是大家在填写报名信息需要了解和注意的,请认真看看。 1. 如何填写家庭主要成员及学习与工作经历? 至少有一行完整填写,可填“无”,但不能空。各项数字总和最多为200个字节的字符,需尽量精简字数。 2. 选择“报考专业”项要求? 考试科目的选择请结合实际情况,符合招生单位要求,否则招生单位可能不准考。 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网报时,选择“全国统考”,由招考单位在准考证下载前修改为相关考试科目。 3. 重复报名产生了多个报名号,怎么办? 现场确认期间到报考点现场确认其中的一个。报名号现场不确认则自动作废。 4. 是否一定要打印报名信息校对表? 报考点或招生单位要求打印就必须打印,建议打印或保存。若无打印条件,一定要记住报名号或将该页面信息保存。 5. 报考类别分类及注意事项? 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

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则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并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最多60个字节)。 6. 在修改报名信息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已经填写过的选项提交时仍提示不能为空? 主要是由于上网条件所限,毕业院校、毕业专业等项重新选择即可,同时建议考生更换上网环境或避开高峰期进行填报。 7. 何时何地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要求?如何填写考生作弊情况? 需要尽量精简字数,不要使用回车、空格等字符,如果没有就填“无”,最多输入200个字节的字符,如有处分需如实填写。 “考生作弊情况”,指考生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的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 8. 网报过程中,发现考生姓名有误如何修改? 网报信息中的姓名从实名注册信息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实名注册模块进行修改。注意姓名的生僻字要用拼音代替,不要用问号。 9. 校对填报信息时发现有错误,需要修改怎么办?

安徽考研怎样考高校_考研最容易的985高校_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_考研高校排名_新东方在线

不看后悔|安徽考研怎样考高校? 对于大多数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的复习思路以及各个阶段的复习进度都是更容易把控的,但是专业课大多是院校自主命题,类目繁多,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复习的难度都更大,让不少同学感到困惑和纠结。而且大部分专业课在考研500分中占据了300分的 分量,直接决定着考研总分的高低,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 安徽炊烟袅袅,流水潺潺,峰峦如聚,烟波浩渺。人杰地灵处,共襄佛缘;恢弘壮丽处,犹显纤细。在这座城市中工作、生活,难以避免会单调乏味,两点一线。因此很多人开始关注考研,所以在这里的热度也迟迟不退。 形形色色的考研相关信息,难免让大家眼花缭乱,但是没关系,经过小编的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对其认识更深一步! 每一个考研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无论最后是结局圆满,还是与梦想失之交臂,为了理想而拼尽全力的日子都应该被铭记。虽然我们身上都贴着考研人的标签,但每个考研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天和你分享黄喜程的考研故事,看他如何从二本院校逆袭985名校。 跟风考研 对我来说,接触考研是件很突然的事。大三下学期开学时,考研好像变成了一件特别紧要的事,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讨论考研,不打算考研的同学甚至不好意思说自己准备找工作。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也不知不觉地做了考研的决定。 做了决定后,第一件事就是选定目标院校。这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于我而言,学校首先必须在南方。因为去南方上大学是我的执念,我想亲身体验在南方生活的感觉。其次必须是名校。因为我觉得名校的名气是由其学术成就堆砌出来的,名校有一种老师钻研学术、学生热爱知识的 氛围,有传承感,我想参与其中,感受名校的魅力。 这些前提一旦确定,能选择的院校就不多。我最后选定武汉和成都为目标城市,搜集、对比两座城市的学校信息,最后到四月中旬才定下来。同学们可以在新东方在线的院校库中查找学校和专业信息。一定要仔细比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瞄准川大 我母校是山东的一个二本医学院校,而且我在校四年没有任何成就,没拿过奖学金,在班里是个“小透明”。我们学校往年有考四川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前辈,但从来没有人考上。甚至有一个大学四年学习、实践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学姐,最后也求稳选报了西南财经大学。这个形势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让人沮丧的。学姐告诉我西南地区公共课压分、专业课灵活,但当时的我体会不到。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四川大学两个选择中徘徊了很久,最后因为两者复试分数线差不多,干脆选了个排名更靠前的,就此和川大结缘。 搜集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国地理》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845 )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及水平要求 《中国地理》是我校地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专业课之一。考试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基本素质和学科水平,要求考生: ①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地理的基本格局、主要过程及其由此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能够准确把握中国不同地理分区的资源基础、区域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 ③初步具备运用地理学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重大发展问题的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地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水平。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地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结构:考试满分为150分,试题分为简答和论述两部分,具体为: 简答题约60%

论述题约40%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一、中国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区位;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区位。二、自然地理格局 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地质构造运动、特征及其效应;主要地貌类型、结构及分布等。 气候条件与水文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水系构造、成因及效应等。 土壤类型与植被分布。主要土壤类型、性质及其分布;植物区系结构、分布及成因等。 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自然地理要素演化特征与中国环境变迁;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及成因等。 三、人文地理过程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环境因素对人口增长、分布和迁移的影响;城市化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及其地域模式等。 资源开发与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时空进程及特征;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特色资源开发与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等。 环境保护与生态化。当代中国环境变化特征与重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大环境工程等。 文化发展与现代化。中国主要地域文化类型及特征;当代文化发

李同学-201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二战,不过是从头再来 一战中山大学,我看了排名就知道自己没有希望进复试。没有多想就决定了要二战。家里爸妈都觉得辛苦了一年,能调剂就调剂。当时有关系很好的老师也帮忙联系说有机会调剂他母校,所以成绩出来后我就开始准备调剂的事情。 那一段时间压力很大,舍友和好朋友初试成绩都不错,心里一边为他们高兴,一边又觉得自己辛苦了一年的结果却很失望。找学校,打电话,发邮件和简历,还有三月中旬的专八考试,我一边准备老师母校的复试,另一边还不时复习专八。三月末,最终没能争取到名额,申请调剂的三个学校相继拒绝了我的申请。最后果断放弃,选择重新开始。 四月联系了勤思的老师,分析学校和自己的目标。我又和考上北语的师兄和兰大的舍友聊了聊,然后开始看专业课视频,看专业课通用的那几本书书,开始了第一轮的复习。整个五月,都在忙着毕业,整整一个月都没看书。五月末老师通知我参加了阶段测试,一张卷子,我只对了没几道题目。这让我很紧张,又重新开始仔细地看书复习。毕竟是要二战,不想又白白浪费一年。 开始我定的目标是中大/广外/上海大学这三所。五月教务老师安排了专业辅导员,我又提出要求配广东地区的老师。最终确定了17年刚考上广外的学姐给我进行专业辅导。八月份最终确定了考广外,做出这个决定自己内心也纠结了好久。 二战这将近一年时间,我都在学校复习,暑假也没回家。七月中的时候,我还帮了老师改期末试卷并参与了他的课题调研。八月到十二月我都在学校老老实实地复习。这一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上,政治专门找了去年考81的好朋友取经,英语按去年的经验复习着。最后,初试结果还不错。 关于择校: 我本科是一所末流211,现在是一流学科大学了,所以二战一开始想选一所211高校。因为很喜欢广州,所以一开始考虑华南师范。后来了解到广外有四所孔院,同时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还有海外实习基地,2016级所有汉硕学生都出国实习,觉得广外真地很不错。因为我本身是英语专业的,所以就对广外也很向往。另外,广外的题目是以客观题目为主,主观题为辅。我很喜欢他们的出题风格。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因为华南师大的真题不好找,中大的题目绝大部分都是客观题而且又太难,所以我最终选了广外。广外在专业排名不算太高,但也不错,而且与中大还有一些合作,总体来说在广东地区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性价比很高。

往届生考研报名需注意哪些问题

往届生考研报名需注意哪些问题往届生考研报名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何为考研报考点? 报考点,就是你在哪里报考。一办般在哪里报考,考场就设置在哪里。 考研报考点与报考单位有何区别? 报考点是指考生选择报名和考试的地点,可以就近选择;报考单位是指考生想报考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名称。譬如,想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可以选择他目前工作或学习地的报考点来报名,注意在哪里报名就在那里考试!考生只能选择一个报考院校一个专业。 往届生考研地点怎么选? 按照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由此来看,往届生再选考研地点时要选择户口或者工作所在地。 对往届生报考点的选择规定得比较模糊,"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中的"或"字,实际把是否限制异地户籍报考的决定权交给了各个报考点。大致调研了下,现实的情况是:有的省市压根不看户籍,拿着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就能确认,有的地方却很较真,限定必须在户籍地报考。所以,谨慎起见,建议考生们做如下准备工作: 先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各报考点(注意:不是户籍所在地的招生管理机构)的网报公告。 如公告对户籍无明确规定,向各报考点进行电话咨询确认。

假设电话始终打不通或者各主管机构的也说得模棱两可(这种情况大家都懂的),而考生又准备选择户籍异地的报考点,尽量在现场确认(11月10日至11月14日)前开好工作证明(全职备考的可开暂住证)。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凭想当然,往年出现过考生临到现场确认才被告知不能考或者着急去开证明而耽误备考的情况。 二、往届生考研报名户口所在地怎么填写? 1、如果身份证和户口信息一致,就按照身份证上的`信息填写 2、如果身份证没有及时更换还是要填写实际户籍信息,可以去网上查询,或者看父母的身份证地址。 3、如果户籍信息被保留在学校就填写学校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打电话问问院校。 往届生除了可以再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外还可以去工作所在地。 三、往届生考研工作证明注意事项 1、往届生考研工作证明一定要开吗? 如果你选择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就不需要提供工作证明。 2、往届生考研工作证明现场确认必须携带吗? 按常理是需要携带的,不过具体可以咨询考研报考点。 3、没有工作怎么开具工作证明? 建议找朋友或者家人找个单位开具,工作证明对单位没有限制要求,随便一家公司即可,它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可以咨询一下报考点该怎么处理。 四、往届生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不同身份的考生报考点不同

经验分享:从普通大学考研突围到985的六大难点

经验分享:从普通大学考研突围到985的六大难点 从一个普通大学考研突围到985高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该如何脱颖而出?下面考研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验以及观点,希望各位有类似疑惑的同学仔细阅读参考。 先说我的看法:难,真的难,但咬咬牙就能做到。对于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你要在备考的这段时间里弥补你在大学前三年与那些985高校的学生之间产生的差距,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考研主要难在以下几个地方: ?你专业课基础可能不够。 例如我本科的学校,很多基础专业课(普通化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等)存在授课内容不足(教材都讲不完就期末了)、授课技巧缺乏(大部分是照本宣科)、学习内容没有巩固(布置作业很草率)等问题,你在这种环境下学的那点知识的确很难去应对考研的数学与专业课。 ?难以找到靠谱的考研战友。 如果你们学校”近五年来只有2人考到了中财、上财”,可以推测,你能找个考厦大的同伴一起奋斗的概率不高,即使你找得到一两个,你也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我考研那年,每隔一段时间自习室就会离开一些人然后他们再也没回来看过书。没人陪你并不仅仅意味着孤单,而是少了一个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能支持你,在你最想懈怠的时候能督促你的战友,况且,如果有一起考某所高校的朋友,找初试和复试资料能为你节约不少时间。 ?身边的人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大四上学期其实大家都没多少课了,宿舍里的同学的作息时间不会影响你考研吗?要知道,想考上985你可能需要连续半年每天7点起、晚上11点回宿舍哦。你身边的人得知你要考一所非常好的高校时,他们是投来支持和信任的目光,还是怀疑的眼神?这些你都有可能遇到。到了10月份左右,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了,你那时还会坚持得住自己的想法吗? ?对你的意志力的严酷考验。 那些本科学校是211或985高兴的孩子他们几乎不会遇到上面那3个问题,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你如果最终想和他们走进同一所学校,你需要付出得要比他们多一些,谁叫咱们高考那年不够给力呢? 你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学习,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大大减少,追个美剧都似乎不大可能,而且你身边的同学们在最后那一年里可能因为找到了工作而异常轻松,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你要像个苦行僧一样独自前行,你受得了吗?别人怀疑你、不支持你也罢,但当你苦苦练习了一个月的英语阅读理解,结果5道题还是错3道;当你某种微积分的题型错了N遍后还是没有掌握;当你把那些无聊的政治教材翻了三四遍,做多项选择却仍然不是漏选就是错选……你会不会坚信你自己能挺过去?可能第一个对你说“放弃吧”的人会是你自己。 我曾经也体会过那种付出了但没收获的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无助感,我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019年考研最新规定户籍限制及报名时间流程注意事项

2019年考研最新规定户籍限制及报名时间流程注意事项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除了应届考生,还有许多往届生参加,那么往届生考研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与应届生有什么不同? 一、考研报考点的选择按照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由此来看,往届生再选考研地点时要选择户口或者工作所在地。对往届生报考点的选择规定得比较模糊,”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中的”或”字,实际把是否限制异地户籍报考的决定权交给了各个报考点。 大致调研了下,现实的情况是:有的省市压根不看户籍,拿着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就能确认,有的地方却很较真,限定必须在户籍地报考。 所以,谨慎起见,建议考生们做如下准备工作: 先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各报考点(注意:不是户籍所在地的招生管理机构)的网报公告。如公告对户籍无明确规定,向各报考点进行电话咨询确认。 假设电话始终打不通或者各主管机构的也说得模棱两可(这种情况大家都懂的),而考生又准备选择户籍异地的报考点,尽量在现场确认( 11 月10 日至11 月14 日)前开好工作证明(全职备考的可开暂住证)。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凭想当然,往年出现过考生临到现场确认才被告知不能考或者着急去开证明而耽误备考的情况。 二、考研报名时户口所在地填写注意事项 1 、如果身份证和户口信息一致,就按照身份证上的信息填写。 2 、如果身份证没有及时更换还是要填写实际户籍信息,可以去网上查询,或者看父母的身份证地址。 3 、如果户籍信息被保留在学校就填写学校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打电话问问院校。往届生除了可以再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外还可以去工作所在地。 三、工作证明相关问题 1 、往届生考研工作证明一定要开吗?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往届生应该选择考生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如果你选择了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时,就应该提供你工作单位的工作证明。如果你选择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

20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忆及分析

20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忆及分析 翻译硕士考研结束后,勤思教研室老师结合学员的真题回忆,做了部分院校的真题分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硕真题,有计划在19年考广外的宝宝们,要擦亮双眼喽~ 211翻硕英语: 单选很难,题干句子结构复杂,每个选项也比较长。tips: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单选部分不能耽误太长时间,否则后边阅读写不完; 阅读理解40分,前两篇是选择,难度系数不大,后两篇是问答(任务型阅读),难度一般。 作文题目:有人说机器翻译越来越完美,你认为能否取代pure human work? What’s your view? Write an essay not less than 400words with an elaborate title…… 【分析】结合211真题回忆我们不难看出,广外的211焦点基本上都在单选部分,单选较难,阅读考察单选和问答两种形式,难度一般。同时要说的是今年广外的作文,考察的是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类的问题,也就是机器和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今年考的比较多,也比较热的,因此在19年备考的时候,方向要侧重社会热点问题。 357英语翻译基础: Part one 短语汉译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学院 十九大 国家旅游局 贸易自由化 非政府组织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和平共处 全球治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零和游戏 外商直接投资 香港特别行政区 千家发展目标 Part two短语英译汉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Digital divide Demographic dividend World Economic Forum Stem cell research Natural reserve Th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Economic deleveraging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2020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问题及答案

2020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问题及答案 62. 复试英语口语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语言准确性(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词汇的丰富水准、发音的准确性); 2)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内容的连贯性、寻找合适词语而造成的停顿频率及长短、表达思想的语言长短等); 3)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合性(语言表达是否灵活、自然,话语是否得体,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合)。 63. 复试英语口语测试包括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查学生理解并回答相关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学 习等问题的水平(3-5分钟); 第二部分:考查学生连续表达的水平。考生从所给的问题中选择 一个话题,就此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7-10分钟); 第三部分:部分院校复试中会加入专业英语的内容。 64. 复试英语口语如何评价成绩? 1) 优秀——能用外语就指定的话题实行口头交流,基本没有困难; 2)良好——能用外语就指定的题材实行口头交流,虽有些困难, 但不影响交流; 3)及格——能用外语就指定的话题实行简单的口头交流; 4)不及格——不具备口头表达水平。 65. 英语口语常问话题(一) 第一个经常问得话题是考研原因。通常我们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 来回答。

1) 兴趣,即强调对所报考的专业怀有极大的兴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读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一致,则能够说明想继续深造(further education)的愿望。如果不一致,则要说明报考专业对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2) 优势,即强调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在知识、学术方面的优势,如:知识面更广(wider knowledge),学术更专业(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广阔等(broaden one’s horizon); 3) 益处,即强调考研对你的未来的积极影响(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能够从求职、职业规划、人生经历等方面入手实行说明。可参考的词汇、短语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du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 此外,对于那些在职考生或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考官更倾向 于提问他们为什么(放弃工作而)重新学习。考生能够直言在工作发现 某些知识或技能很重要,希望能通过学习在这些方面实行提升(In my work, I found … is rather important.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So I choose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improve myself。)。 66. 英语口语常问话题(二) 考官有时会询问考生对未来的一些规划,其目的在于试探考生是 否对时间、学习、人生有一定计划性和掌控水平。 1) 学习规划。关于这个话题,考官通常会以一种较婉转的方式提问,如: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du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这个类的问题时,不 但仅要回答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简述你会/计 划怎样学习(即学习方法)。无论是倾向于学术理论性的还是侧重于实 验研究性的,都要把握一个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主次分明。

考研歧视最严重的高校_考研最容易的985高校_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_新东方在线

入门必备|福建考研怎样考高校? 在谈到“你为什么选择考研?”的话题上,总是会有非常多的答案,而因为本科专业不喜欢、高考调剂了志愿、想学一个更有发展前途的专业等回答,占据了考研理由的一大部分。并且,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隔着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温暖守望。作为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有太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回到这,或者从其他城市来到了这里,当然也有不少在这里上学的人留在了这里,打算在这生活,成家立业。而往往这些人就会面临考研的选择问题。 大家还在为如何选择考研而绞尽脑汁吗?各位还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吗?别麻烦了,就让小编为大家一网打尽吧! 每一个考研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无论最后是结局圆满,还是与梦想失之交臂,为了理想而拼尽全力的日子都应该被铭记。虽然我们身上都贴着考研人的标签,但每个考研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天和你分享黄喜程的考研故事,看他如何从二本院校逆袭985名校。 跟风考研 对我来说,接触考研是件很突然的事。大三下学期开学时,考研好像变成了一件特别紧要的事,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讨论考研,不打算考研的同学甚至不好意思说自己准备找工作。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也不知不觉地做了考研的决定。 做了决定后,第一件事就是选定目标院校。这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于我而言,学校首先必须在南方。因为去南方上大学是我的执念,我想亲身体验在南方生活的感觉。其次必须是名校。因为我觉得名校的名气是由其学术成就堆砌出来的,名校有一种老师钻研学术、学生热爱知识的 氛围,有传承感,我想参与其中,感受名校的魅力。 这些前提一旦确定,能选择的院校就不多。我最后选定武汉和成都为目标城市,搜集、对比两座城市的学校信息,最后到四月中旬才定下来。同学们可以在新东方在线的院校库中查找学校和专业信息。一定要仔细比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瞄准川大 我母校是山东的一个二本医学院校,而且我在校四年没有任何成就,没拿过奖学金,在班里是个“小透明”。我们学校往年有考四川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前辈,但从来没有人考上。甚至有一个大学四年学习、实践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学姐,最后也求稳选报了西南财经大学。这个形势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让人沮丧的。学姐告诉我西南地区公共课压分、专业课灵活,但当时的我体会不到。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四川大学两个选择中徘徊了很久,最后因为两者复试分数线差不多,干脆选了个排名更靠前的,就此和川大结缘。 搜集信息 社会保障方面的复习经验贴很少,尤其是川大社保。我在搜索框里输入川大社保、社会保障,

考研十大问题须知

考研十大问题须知 1、考研到底难不难?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2、考研要考哪几门课? 考研共考5门课,理工科“3+2”即3门统考和2门专业课,文科“2+3”即两门统考和3门专业课。 理工科一般统考英语、政治、数学。文科类一般统考英语、政治。再就是专业课,学校出题。但是有一部分专业课属于联考,如:计算机、法律、历史等。具体专业课,用什么书,考什么内容,每个学校各有不同,需要按所报考的学校开出的书目来复习。 3、平时成绩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有些人由于自己平时成绩不好就放弃考研,还有些人因为自己平时成绩优秀就轻视考研而落榜。所以考不考得上的关键还是复习得如何,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大家平时不太可能像考研那么认真学习的,所以平时的成绩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时的成绩常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4、何时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 虽然一些专家认为早点确定考什么专业,考哪所学校比较好,但是有些同学从大二或甚至是刚进校时就开始准备考研,也未免过头了点。整个大学生活围绕着考研转,放弃很多,回过头来不免会有很多遗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复试科目及复试参考书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复试科目及复试参考书 ①956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专业外语40%+冷战后国际关系60%) ②955面试(培养潜质测试) ③954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④957当代中国外交(同等学力加试) 复试参考书目 954|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5|面试(培养潜质测试):不设参考书目 956|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专业外语40%+冷战后国际关系60%):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冷战后部分) 957|当代中国外交(同等学力加试):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考研几个误区: 误区一:以为自己考分高(>355)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误区二: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误区三: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误区四:认为口试时随便穿穿就行了。 误区五:觉得英语口试很难。

误区六:认为自己是外校的,老师一定会歧视。 = 英语口试: 英语口试一定要先做些准备,就算老师不会问到或者不会抽到相应的题目,对于 缓解紧张情绪也是很有好处的。建议大家准备一下的内容: 1.自我介绍(必须要准备的,最好自己写一下,偏重于自己的性格和能耐,少 说些履历和获奖就是了) 2.我的家庭(最好准备一下,你家几口人,都是作什么的,父母对你准备考研 的支持和帮助之类) 3.我的家乡(准备几句,多少年历史,有什么名胜,什么名人,什么特产) 4.为什么要考研(准备一下,最好说些中性的理由,比如提高自身知识基础, 寻求自我发展) 5.上了研后的计划(必须要准备,简单说两三条就行了,比如先打好理论基础, 再求实践问题) 6.你的原来所读学校,你大学时候所读的专业课(稍微准备一下) 7.你对于报考专业理解(老师是想考核一下你专业的水平,准备一些简单的专 业词汇就好) 研究生复试技巧 研究生复试技巧很重要,在笔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复试表现好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要好好准备面试,掌握基本的面试要求会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考研复试英语问题汇总

考研复试英语问题汇总(应试方法+自我介绍模板+面试官常问问题)(精品) 一. 了解报考院校专业往年的英语口试形式 各院校各专业的复试口试形式各不相同,一定要对症下药。可以通过询问以前考过的师兄、师姐们来了解复试口试的形式,可能的话,了解一下口试中常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复试口试有这样几种类型:自我介绍;读某篇英文文章,然后进行翻译或回答相关问题;抽到某个话题进行演讲、阐述;两三人就同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多人一起复试的情况);自由问答(可能是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也可能只是了解个人情况)。 二. 了解导师/考官 首先必须了解导师在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可能的话,看看他们写的书,因为在专业问题上,导师一般都会往自己研究方向上靠拢;其次,了解导师在口试中常问的一些问题及习惯(这个又得求助于师兄师姐们了);最后,可以给导师打电话,让他/她知道你是谁,有你这么一个考生参加复试。 三. 对以下几个方面要多加注意,适当练习几遍 1、见面问候语:Good morning / afternoon, dear professors. I am XXX. (Nice to meet you。)。告别用语:Thanks for your time. / Thank you for giving such a chance.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and soon。 2、自我介绍篇(重点)。基本上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的口试中都会涉及这一方面。考官其实是要借此了解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你的报名表之外的一些信息。自我介绍时间以2-3分钟为宜。思路要清楚,要突出重点,口语尽量流利(不要太流利了,有背诵之嫌)。 1) 考官要求你作自我介绍时,不要用…let me introd uce myself briefly /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等句子,重复、啰嗦。开头可以只用一句话引入:Dear professors, I feel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here.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介绍姓名、年龄等等。 2) 自我介绍的主体内容 ① 姓名。介绍自己姓名时,发音一定要准(南方考生要多加注意)。 ② 年龄。年龄可以跟在姓名后带过(I am XXX, 25 years old)。 ③ 原来的院校、专业。注意:一定要把原来学校的英文名称、专业的英文名称弄清楚(尤其是跨校、跨专业的学生)。 所属的公司、职位。注意:在职考生则应将自己公司、自己职位/职称的英文名称弄明白。 ④ 性格、能力。可以着重强调你的个性对你报考的专业有何积极的作用。如果报考的是学术性的专业,可以说自己细心(carefully,detail-oriented)、条理分明(logical)、踏实(steady)等;如果是研究性、应用性更强一点的专业,可以说自己负责(responsible)、可靠(dependable)、有效率(efficient)等。 其他的一些表示性格、能力的形容词有:active, aggressive(有进取心的), adaptable, amicable(友好的), analytical(善于分析的), cooperative, creative, disciplined, dutiful, energetic, faithful, gentle, independent(有主见的), innovative, motivated, modest, objective, precise, punctual, precise(一丝不苟的), temperate等等。

考研须知

考研须知:三大事项早做准备 考研备考 选负责的老师,配全套的资料,qq群答疑服务 1.搜集信息 首先,大家需要搜集的信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报考院校的信息。2.专业课复习指导书信息。3.辅导班信息。4.报考院校和专业与你相同的研友信息。 学校的报考信息方面,包括了报考学校专业复试录取分数线,实际招生人数,复试比例,初复试权重,参考书目难度和本数,以及真题的难度等等有关。一般一个普通学生是很难把这些信息找全的。很少有学校官网能把这些东西全部公开透明,这需要我们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这些东西。 其中最有效的是直接联系报考专业招生办老师,这就需要很强的人脉了。其次可以找这个专业在读的研究生师兄师姐,帮你搜集这些信息,这也是很直接的。再次,大家通过论坛,QQ群,百度等搜集信息,但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辨别信息的准确性,不要误导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另外如果你报了辅导班的话,辅导班的老师也可以给你提供全面准确的的信息。例如,200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指定了2本书,都是统计,学科方法方面的书籍,2009年考研书籍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以前的2本书全部取消,重新指定了4本书,且和以前的方向完全不一样,考的是理论和历史。由于这个通知是2009年9月份才公布的,所以当时消息公布后,很多考生都非常奔溃,相当一部分考生放弃了考研。但是如果你能提前得知这些信息酒可以避免由于这方面的变动导致的失利。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你自己的实力判断。对于学生自身实力的评判,很多考生就迷茫了。因为毕竟这是很主观的东西。有很多学生学习规划一塌糊涂。很多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学习资料也乱用,更加不用说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进行主观估计了。对于学生自身实力的评判,要用非常科学的方法。要能够正确的评估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院校专业,制定最优的复习计划。 2.明确报考专业,初步决定报考院校 很多的同学都不知该选择学校和专业,因为有的同学怕自己的实力差了,与自己希望的目标院校有太大的差距;而有的同学则是徘徊在几所目标大学之间无法做出准确的决定。每年决定考研的同学,他们都会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初步的选定。 建议大家在正式选择院校之前做一下系统的测试。因为经过系统的测试,你能总体地清楚自己的水平在同类考生里呈什么样的标准和去年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比较一下,看一下水平的差距。 通过分析报告,横向上,你能知道你在全国是什么样的水平,纵向上,跟你的师哥、师姐来比,在现阶段有没有达到他去年的标准,如果你发现差不多,跟成功的师兄、师姐比起来,可以大胆报考原计划的学校,如果发现有很大的差距,必须调整相应的院校。 大家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不仅要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梦想与期待出发,还要从宏观上把握自己实力与期望之间的实际差距。这样,宏观和微观的整体把握才能加大考上研究生的可能性,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 3.复习方法的确定 考研是关系前程命运的人生重大事件,它绝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有些同学的基础比较扎实,有些同学的自制力很好,完全可以做到独立备考。但相信还是存在一部分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SW初试第4总分第2经验帖

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SW初试第4总分第2经验帖 拟录取已经过去五天了,经验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anyway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够解答师弟师妹们的疑惑以及提供一些参考,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话不多说,请师弟师妹们系好安全带,马上进入今天的广外MSW经验贴之旅吧~ 一、基本情况 本科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报考院校与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初试成绩:政治79,英语二82,社会工作原理126,社会工作实务128,总分415,专业排名第4。 复试成绩刚好90,总分排名第2拟录取。 二、选择专业与院校 首先是选择专业。我身边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本科专业不是自己的心仪专业,转专业又没成功,所以有些人是硬着头皮读了四年想通过考研“逆天改命”;有些人虽然说不上十分讨厌本科专业,但也希望通过考研能有机会认认真真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就我自己而言,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是因为大三准备挑战杯省赛的时候,通过调研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到广州市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接着又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兴趣,在挑战杯省赛结束之后才下定决心考研,并且选择报考社会工作专业。 其次是选择院校。我在选择院校的时候根据“地区-院校级别-难度”的顺序选出了几个比较合适的院校,初步选出的院校有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终选择广外,一方面是因为我五月底才决定考研,时间真的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广外的校园氛围有一种特别的向往。 三、初试准备 1.英语 因为我本身英语还可以,英语四六级都是一次通过了(四级559分,六级548分),所以刷真题前我在英语长难句和背单词方面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英语前期主要是背单词、长难句和写作素材。 背单词我是用手机APP的,用过墨墨背单词和百词斩。第一遍用百词斩把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单词全部过了一遍,后来到考试前一天都一直用墨墨背单词。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墨墨背单词用起来比百词斩简便,认识的单词就过不认识就标记一下,但是这种背单词的方式要靠自觉,尤其是到了后面阶段,会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失去信心,墨墨背单词就可能会成为欺骗自己的“帮凶”。虽然这样说好像很严重,但是希望大家在备考期间正视自己的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长难句我主要是关注何凯文每日一句(只看句子不看鸡汤),每天把句子抄一下,学着分析句子结构,这也算是为后期刷真题分析长难句打下小基础。 还有一个是写作,虽然我当时也知道英语写作是后期的工作,但是因为当时专业课实在令我太太太疲惫了,因为刚开始接触专业课对很多知识都理解不了,所以对专业课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每天晚上最后一件事情就是翻开王江涛英语写作那本书,当作英语读物每天晚上看三两篇。 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小习惯,我看很多同学都是在后面才开始英语写作的,甚至很多同学都是考前半个月背模板的(我个人真的非常不建议大家临考前背模板)所以这要师弟师妹们自己衡量。 到了后期就是刷真题了。英语真题一定要留出近几年的真题以后模拟!!我当时把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都买了,先把英语一的真题做一遍,不掐时间,主要是熟悉一下真题和锻炼一下分析长难句。我当时每周固定周五下午做真题,做完之后就去吃饭,等到晚上再来对

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条件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有关同等学力的问题。实施中,同等学力既难以界定,又难以操作。提高报考的门槛、科学界定同等学力、注重考查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问题;对策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有关高校已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招考中的一些问题日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对报考条件中”同等学力”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一些偏差。研究如何完善招生政策,以减少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中的问题与分析 1.对同等学力难以界定 案例1:两个中专同班同学通过自学获得自考大专文凭,毕业后都想读全日制普通大学,于是同时参加了高考,结果两人同时败北。一年后,其中一个同学复读再次参加高考,而另一同学却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有趣的结果是,两人竟然被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学院所录取。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知识水平,就因报考的类别不同,竟造成了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研究生”的尴尬局面。这其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9条明确规定,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经考试合格,由招生单位批准录取,可以取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我国众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也明文规定,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生,经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均可报考。表面上这似乎体现了公平原则,但实际上并不公平。第一,普通专科学校学生毕业后工作两年就达到了本科的同等学力,谁能证明又如何证明第二,参加成人教育的考生,如自考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后再工作两年也能报考,是否可说自考专科与普高专科具同等学力,这同等学力又何以证明事实上,普通高等教育与非普通高等教育在入学要求、培养过程和教育成果等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差距在研究生招生上却实行了并轨,也就是不同含金量的专科文凭因“同等学力”而在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条件上具有了同等价值。 这是不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是问题,那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就是钻了考研政策的空子。如不是问题,那个考上大学的同学就是报考失误。然而在此我们难以判断谁是谁非,因为他们都没有违背招生政策。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是由于没有明确界定“同等学力”所致,可说是“同等学力”惹的祸。如果国家政策上不将报考条件中的同等学力含义具体化,还会出现上述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