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全册】

最新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全册】

最新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全册】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目录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 (2) 第九单元溶液 (8) 第十单元酸与碱 (14)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22)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27) 常见物质得化学式 (32) 常见物质得俗名 (33) 常见得化学方程式 (33) 常见反应得现象 (37) 常见物质得颜色、气味 (40) 多功能瓶 (40) 除杂 (42) 鉴定 (42)

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及金属得化学性质 模块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得合金。 二、金属得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三、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得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得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得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得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得金属——钨 ? 熔点最低得金属——汞 ? 硬度最大得金属——铬 ? 密度最大得金属——锇 ? 密度最小得金属——锂 四、金属得分类 五、金属得应用 物质得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得用途,但这不就是唯一得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得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就是否美观、使用就是否便利,以及废料就是否易于回收与对环境得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得具有金属特性得物质。 合金就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就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得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得硬度一般比组成它得纯金属得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得熔点一般比组成它得纯金属得熔点低。 ● ● 钛与钛合金得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 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③ 抗腐蚀性能好。 ● 生铁与钢性能不同得原因:含碳量不同。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得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就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得其她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总结:碱

碱 一、常见的碱及碱类 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称: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并放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潮解,有强腐蚀性,有涩味及滑腻感。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呈蓝. ②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CO CaCO H O 2232+→+↓ 澄清石灰水通入CO 2,变浑浊,此反应用来鉴定气体二氧化碳 2NaOH CO Na CO H O 2232+→+ ③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NaOH HCl NaCl H O 2+→+ 2NaOH H SO Na SO 2H O 24242+→+ NaOH HNO NaNO H O 332+→+ ④与某些盐的反应:生成新酸新盐 2NaOH CuSO Cu(OH)Na SO 4224+→↓+ 3NaOH FeCl Fe(OH)3NaCl 33+→↓+ Cu(OH)Fe(OH)23: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絮状沉淀?????均溶于酸 (3)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及原料:用于石油、纺织、选纸等工业,是制肥皂,洗涤剂的原料。 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水溶液称石灰水。 生石灰加水搅拌即得石灰水—氢氧化钙,此过程放热,有腐蚀

性。 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②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H)CO CaCO H O 2232+→↓+ 生成盐和水。 ③与酸反应: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Ca(OH)2HCl CaCl 2H O 222+→+ Ca(OH)H SO CaSO 2H O 22442+→+ Ca(OH)2HNO Ca(NO )2H O 23322+→+ ④与某些盐的反应:生成新盐新碱 Ca(OH)K CO CaCO 2KOH 2233+→↓+ Ca(OH)CuCl Cu(OH)CaCl 2222+→↓+ 3Ca(OH)2FeCl 2Fe(OH)3CaCl 2332+→↓+ (3)用途:制漂白粉、三合土、波尔多波的重要原料也可改良土壤的酸性。 二、碱的通性:pH 。 1、碱溶液的导电性 事实:NaOH KOH Ca(OH)Ba(OH)22,,,等几种碱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2、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①电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碱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氢氧阴离子。 ②电离方程式: NaOH Na OH KOH K OH Ca(OH)Ca 2OH Ba(OH)Ba 2OH 2222→+→+→+→+?????? ?+- ++-+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 -—阴离子。 特点:和酸的电离相似—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均可自由移动,阴,阳离子

[Vip免费]【北京课改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全册】 同步练习 打包下载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同步 练习汇总 第9章第1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3小题, 共86.0分) 1. 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里, 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 B. 碳酸钙 C. 氮气 D. 食盐 2.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硝酸钾和植物油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 溶液各部分的密度和浓度完全相同 3. 卡卡腹泻, 上网查到饮用质量分数约爲0.9%的生理盐水可以防脱水。下列关于该生理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理盐水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但又具有单一组分所不具备的新性质 B. 该生理盐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爲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C. 该生理盐水可用来除铁锈 D. 该生理盐水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爲9:100 4. 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液体,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 B. 面粉 C. 泥土 D. 汽油 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食盐 B. 橄榄油 C. 硫酸铜 D. 牛奶 6.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酒精 B. 面粉 C. 蔗糖 D. 食盐 7.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矿泉水 B. 酒精 C. 碘酒 D. 白醋 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汽油 B. 面粉 C. 蔗糖 D. 植物油 9.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植物油 C. 泥土 D. 面粉 10. 取少量以下调味品各放入水中, 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白醋 D. 芝麻油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C.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溶质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里 12. 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 13. 下列物质混合后, 可以形成乳浊液的是() A. 食盐和水 B. 花生油和水 C. 蔗糖和水 D. 面粉和水 14.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 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A. 食盐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 15. 下列物质中, 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糖水 C. 蒸馏水 D. 豆浆 16. 将厨房中的白醋、白糖、食盐、花生油四种物质分别取少量, 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醋 B. 白糖 C. 食盐高温 D. 花生油 17. 下列物质中, 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鸡精 B. 胆矾 C. 蔗糖 D. 面粉 18. 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食品是() A. 淀粉 B. 辣酱 C. 香油 D. 蔗糖 19. 属于溶液的是() A. 汽水 B. 蒸馏水 C. 牛奶 D. 豆浆 20. 将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白糖 D. 汽油 21. 下列物质在水中,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味精 B. 淀粉 C. 食盐 D. 蔗糖 2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 能形成溶液的是() A. 二氧化锰 B. 葡萄糖 C. 碳酸钙粉末 D. 植物油 23. 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石灰乳 C. 矿泉水 D. 牛奶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动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动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学习好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溶液》简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教学过程要遵循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例如,由糖水、盐水等生活概念(旧平衡),经过组成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液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碘酒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剂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酒精中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两种液体互相溶解,相对而言,量多者为溶剂”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又如,由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旧平衡),经硝酸钾的浓溶液不饱和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浓度小的对比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对“饱和”与“浓溶液”、“稀溶液”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教材中安排了⑴“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⑵“饱和溶液”、⑶“绘制溶解度曲线”三个活动与探究。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象⑴中溶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差;⑵中的“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不能继续溶解”;⑶中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意义,两条曲线交点的意义,曲线形状的特点等。 活动与探究最好是分组进行。各小组成员既要分工负责份内的工作,又要协作完成组内的任务;在小组内交流前,每个小组成员要独立做出探究结论并对结论做出解释;小组间交流时小组代表应随机确定;教师的评价到组不到人。这样,保证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保证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落到实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而尽量减少生生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体验。 3、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认识溶液_》教案-最新

第一节认识溶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的一般用途。 (2)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准备】1、课件2、实验及相关器材 【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我们发现,在严寒的冬天,水容易结成冰,而盐水却不容易结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盐水是溶液,是混合物。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认识溶液 [板书]第一节认识溶液 [讲解]下面请大家探究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将蔗糖溶解在水中 [提问]现在能看见蔗糖吗? [学生回答]不能 [设问]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呢? [讲解]蔗糖溶于形成的混合物就是蔗糖溶液。蔗糖溶于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分子状态扩散,最终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溶液 [提问]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蔗糖与水以及氯化钠与水都会不会分离?[学生回答]不会 [提问]如果从小烧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与剩下的溶液相比它们的甜度、浓度、密度是否一样? [学生回答]一样 [讨论]请大家相互应怎样来定义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讨论]请大家相互讨论分析一下溶液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 [投影]溶液的特点:稳定性均一性 [投影]思考: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溶液? 3、溶液一定液体吗?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和水组的体系都称做溶液,那么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4

《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 1.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望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丝片生锈 B、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C、铁丝片生锈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D、铁丝片消失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应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参与有关废品收购的实践活动.(1)假如你在打扫卫生,清理出下列物品: A.废纸、B.矿泉水瓶、C.易拉罐、D.霉变的蛋糕、E.生锈的铁钉 其中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填字母);废品收购人员发现金属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而铁生锈最厉害,便认为金属铁比铝性质活泼.你认为易拉罐“不生锈”原因是. (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汞的元素符号是,它在常温下的状态是.常用的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若通过分离得到氯化铵,在实验室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和;得到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又可用作. 3.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4.铁最容易生锈的情况是() 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纯净的水中D.浸没在机油中 5.在高温条件下,能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的物质是()

A.O2 B.CO C.N2 D.CO2 6.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_____===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7.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收分是Fe20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铁也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腐蚀,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03 ,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8.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题图所示: 请根据题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 (3)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序号)。 (4)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 9.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的铁锈没有及时除去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熟记pH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 2.会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61-6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当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跟踪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2.某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酸性。苹果汁的pH在2.9- 3.3,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 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 A.pH=14 B.pH=7 C.pH=1 D.pH=0 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学习指导二:使用pH试纸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62-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精确到个位。 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简记: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 【小组讨论】 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 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用润湿的pH试纸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度时,pH会怎样变化?(用图表) 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干燥的pH试纸?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中和反应》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中和反应》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难点] (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实验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 实验药品: NaOH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稀硫酸溶液pH试纸.纸巾.标准比色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三酸三碱,谁能正确书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 你认为这些酸碱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反应。并写出自己的猜测。 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猜测结果。引导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板书所有猜测。 板书:NaOH+H2SO4 NaOH+HCl Ca(OH)2+H2SO4 Ca(OH)2+HCl Ba(OH)2+H2SO4 Ba(OH)2+HCl 学生书写猜测结果,并相互讨论。 提问: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确发生了?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NaOH+H2SO4 NaOH+HCl 无现象 Ca(OH)2+H2SO4 Ca(OH)2+HCl 前者有浑浊后者无现象 Ba(OH)2+H2SO4 Ba(OH)2+HCl 前者有白沉后者无现象 (以上各组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问题:通过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反应已经发生,你对那些无明显现象的怎么看? 板书:无现象的可能1.发生反应 2.反应了无明显现象 选派代表黑板简单书写自己的实验方案和简单实验流程。实验结束后补充自己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交流讨论四组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并让学生选择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引导。(如果学生已经设计出用酚酞进行实验,教师可重复演示。) 演示实验 取小试管,向其中加入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酚酞(观察颜色变化),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至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发生了反应不存在了。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九年级化学(下)(配人教地区使用)(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不同的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 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重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金属材料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金属材料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金属材料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溶解度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溶解度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 反应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肥料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肥料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肥料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ppt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与合金教案

《第一节金属与合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通过对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关注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 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制品屡屡皆是,金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金属的性质。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根据图片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都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机械强度大。 师:知道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我们来看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1为什么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要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我们知道,在一切比赛中,当冠军的感觉都是最好的。那么,那些金属能获此殊荣呢?请大家看资料: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师:现在我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小忙,帮我出个主意。我这有一枚戒指,有些脏了,想清洗一下,不知道同学们能帮我出什么注意,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清洗地更干净一些。 生甲:可以放水里洗。 生乙:可以放酸里洗。 二、认识合金 (一)合金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二)合金的性能: 1、硬度较大。 2、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3、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 (三)作用合金 1、铁合金[学与问]不锈钢中各成分与性能以上说明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 2、铜合金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使用说明书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使用说明书 化学备课组 第6章:溶解现象 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溶液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物质,溶解现象也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也曾经自己动手配制过溶液,如冲糖水、冲咖啡等,有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溶质和溶液以及质量分数(或质量百分比或浓度)的计算,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前阶段的数学或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已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此外,在一个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其中一些化学反应就是在溶液中发生的,也接触过一些试剂,例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等,这些物质本身也都是溶液,在前面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中训练时,也已经遇到了溶液的有关问题,以上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进行本章学习的知识方面的基础。其次,学生在看到形形色色的溶液,看到它们各不相同的性质,会产生相当的好奇感,激发起探索的愿望,形成学习动机,而且这些溶液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了解的,是必须的,这也可以促进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进行本章学习的心理准备。第三,通过上册书五个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原理。综上所述,在这里专门安排这一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为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所以让学生从本章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同时,在下一章,将要学习酸碱盐的知识,有关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要学好这些内容,就有必要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与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 二、本章知识结构:本章知识共分三节。 1.溶液的概念、形成与性质。 2.溶液组成及其表示方法。 3.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地位和应用。 5.乳化现象和结晶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节: 1.通过由学生回忆把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溶液等液体的潜在认识,并通过“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这组实验,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并体会到我们身边的许多液体都是溶液。 2.通过洗洁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动认识乳化现象并了解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探究活动来了解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以及加速溶解的方法。第二节: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3.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第三节: 1.通过三组探究实验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与溶剂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4.学习描画溶解度曲线,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5.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重点、难点:第一节:重点: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 2.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变化。 4.知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熔沸点和导电性会改变。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的形成。第二节:重点: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难点: 1.溶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碱》教案-最新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碱 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碱及其溶液。 3.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不同的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教学程序 师:同学们把带来的食品包装内的干燥剂拿出来,仔细看标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看标签汇报 师:生石灰与水反应有何现象?生成什么物质? 生:把自带的干燥剂放在烧杯中,加少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描述现象 师:展示图片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熟鸡蛋 师:生石灰与水反应后生成熟石灰,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哪类物质?在前面还学过哪些碱? 生:属于碱,氢氧化钠、氨水等 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碱。 板书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碱 生:(分组实验)(切勿用手拿)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师: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潮湿,说明氢氧化钠有何性质?根据这个性质氢氧化钠有什么用途? 生:潮解,可以做干燥剂。 师:可不可以做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为什么? 生:不可以,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师:将氢氧化钠溶液涂抹在鸡爪上,有何现象?该现象说明什么? 生:鸡爪腐烂,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师: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在使用是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是最好带好防护眼镜。师: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 生: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生:学生分组实验:(1)指示剂在碱溶液中的变化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 师: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了反应? 生:讨论,画图设计实验方案,汇报实验方案。 师:评价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案,并演示“不吹自大”的气球的实验。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 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

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 ①C+O2CO2。(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 (1)不反应(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 (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6 7 8 生成氢气的质量:Mg: , Zn: , Fe: 需要金属的质量:Mg: 360g, Zn: 975g, Fe: 840g点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步骤不要忘记单位。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溶液》简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教学过程要遵循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例如,由糖水、盐水等生活概念(旧平衡),经过组成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液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碘酒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剂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酒精中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两种液体互相溶解,相对而言,量多者为溶剂”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又如,由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旧平衡),经硝酸钾的浓溶液不饱和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浓度小的对比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对“饱和”与“浓溶液”、“稀溶液”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教材中安排了⑴“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⑵“饱和溶液”、⑶“绘制溶解度曲线”三个活动与探究。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象⑴中溶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差;⑵中的“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不能继续溶解”;⑶中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意义,两条曲线交点的意义,曲线形状的特点等。 活动与探究最好是分组进行。各小组成员既要分工负责份内的工作,又要协作完成组内的任务;在小组内交流前,每个小组成员要独立做出探究结论并对结论做出解释;小组间交流时小组代表应随机确定;教师的评价到组不到人。这样,保证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保证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落到实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而尽量减少生生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体验。 3、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