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精)

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精)
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精)

蛋白A 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

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 的含量

周冬梅邹汉法

**

杨利贾凌云张玉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大连116011

提要研究了蛋白A 高效亲和膜色谱对水溶液及人血浆中人免疫球蛋白G (HIgG 的特异性吸附和定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重复性:HIg G 标样5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 5%, 人血浆样品3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 6%; 所测得的定量标定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 9993; 不含己二胺间隔臂的亲和介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极低, 基本检测不出来。快速实验中, 一次分析可在0.

5min 内完成。实验表明, 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人血浆中的HIgG 进行定量测定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关键词高效亲和膜色谱法, 蛋白A , 人免疫球蛋白G 分类号O 658/Q 51

1前言

人免疫球蛋白G (HI gG 是一种活性生物大分子, 是人血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通常采用免疫学的方法来对它进行测定。蛋白A (Pr ot ein A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蛋白, 分子量为42000。在蛋白A 与免疫球蛋白G 分子的F c 区之间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的亲和作用, 因而固载蛋白A 的亲和介质可用于分离、纯化和分析各种免疫球蛋白G [1~4]。我们曾采用灌流亲和色谱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5, 6]。本文采用含己二胺间隔臂和不含己二胺间隔臂两种方法合成出了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纤维素膜为基质的亲和膜及以蛋白A 为配基的亲和介质, 研制出可与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套使用的高效亲和膜色谱柱[7], 建立了一种对人血浆中的HIg G 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并对两种介质进行了比较; 同时对HIg G 的快速分析进行了一定的

尝试。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 分析一次只需5min, 快速分析只需0. 5min , 而且血浆样品不需预处理, 这是通常的免疫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2实验部分

2. 1仪器和试剂

Wa ters 510高压液相色谱泵2台, SP 200紫外检测器1台, W DL -97色谱工作站(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蛋白A 样品由美国CU N O 公司惠赠, HIgG 标样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 人血浆购自大连妇产医院。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2色谱条件

膜色谱柱为20mm ×4mm i. d. ; 流动相为50mmo l /L 磷酸缓冲液含0. 15mol /L N aCl (pH 7. 0 (上样液和0. 2mo l/L 甘氨酸-盐酸缓冲液(pH 2. 3 (洗脱液 ; 检测波长280nm, 灵敏度0. 5A ufs 。上样后, 先用上样液冲洗3min, 再改用洗脱液冲洗2m

in 。2. 3实验方法

非特异性吸附的测量:准确称量牛血清白蛋白(BSA 冻干标准品, 用上样液配制成5g/L 的溶液, 准确吸取20 L 进样, 通过色谱工作站采集谱图。

标准曲线制作:于实验前准确称量HIgG 冻干标准品, 用上样液配制成1. 25, 2. 50, 5. 00, 10. 00g /L 的标样溶液, 准确吸取每种溶液各20 L 进样, 通过色谱工作站采集谱图并对谱图积分得出峰面积。以峰面积对进样量作线性拟合, 得出定量标定曲线。

重复性的考察:将HI gG 标样溶液连续5次重复进样20 L , 将稀释10倍的血浆样品连续3次进样, 考察峰面积的重复性。

血浆样品测定:血浆样品不需特别的预处理, 于实验前将冷冻保存的血浆样品于37℃的水浴中解冻, 再用上样液将其稀释10倍。准确吸取20 L 进样, 通过色谱工作站采集谱图, 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3结果与讨论

3. 1两种亲和介质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比较

两种亲和介质分别为含己二胺间隔臂和不含己

第16卷第3期色谱

V o l. 16N o. 3

本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二胺间隔臂的高效亲和膜介质, 它们的非特异性吸附的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 含间隔臂的亲和介质对BSA 有一定的非特异性吸附, 经色谱工作站积分可得, 当BSA 上样量为100 g 时, 含间隔臂的亲和柱对BSA 的非特异性吸附约为2 g ; 而不含间隔臂的亲和柱对BSA 非特异性吸附很低, 基本检测不出来。我们所用的基质材料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纤维素膜, 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但由

实验的结果可见, 其疏水作用是较低的; 而所用的间隔臂己二胺是亲和色谱介质合成中较为常用的间隔臂, 通常可以显著提高亲和色谱介质对目标物质的亲和容量; 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疏水色谱的配基, 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的碳链, 分子中的氮原子与配体间又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的电荷作用, 因而含有间隔臂己二胺的介质的非特异性吸附较大。

图1含间隔臂(a 及不含间隔臂(b 的亲和膜分析柱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Fig . 1Non -specific adsorption of BS A with arm of hexyldiamine (a and without the arm (b 1. 牛血清白蛋白上样谱图, 2. 空白谱图, 3. 前两个谱图相减所得的谱图。流速:1. 0mL/min 。

1. chromatogram of BSA,

2. ch romatogram of eluen t,

3. ch romatogram of (1 -(2 .

flow rate :1. 0mL /min .

3. 2标准曲线的制作

按上述方法在不含间隔臂的膜亲和柱上进行标准曲线的测定。将所得的HIg G 标准样的峰面积(S 对进样量(W 进行线性拟合, 所得的定量标定曲线见图2, 它的线性方程为S =4. 9×105

+2. 5×104

W , r =0. 9993

图2HIgG 的定量标定曲线Fig . 2Calibration curve of HIgG

3. 3重复性的考察

同一根高效膜亲和色谱柱上HI gG 标样和血浆

的重复性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 它们重复进样的表1方法的重复性

Table 1Reproducibility of the method 样品Sample 进样量Added 峰面积Area ( V ?s ×10-6 RS D (% HIg G 66 g 2. 148, 2. 078, 2. 098

2. 124, 2. 1541. 5

人血浆Human plas ma

2 L

0. 8346, 0. 9058, 0. 8674

3. 6

3. 4人血浆中HIgG 的定量测定

HIg G 标样溶液和稀释10倍的人血浆上样后所得的谱图见图3-a 、图3-b, 其中第1个峰为样品中不与蛋白A 发生特异性作用的部分, 第2个峰是样品中活性HI gG 组分。由血浆上样谱图中HIgG 谱峰的峰面积和定量标准曲线可得所取血浆样品中活性HIg G 的含量为7. 9g /L 。由于冲洗液对紫外吸收的

影响, 使得所做的定量标准曲线没有过零点; 若采用单点定量, 待测物的峰面积与标准品的峰面积必须相近才可以, 所以最好是采用标准曲线定量。3. 5人血浆中HIgG 的快速测定

将流速提高到3. 0mL /min 并相应改变冲洗梯度, 可使1次分析的时间缩短到0. 5m in , 使得在线?

196?色谱16卷

HIgG 标样和稀释10倍的人血浆样品所得的谱图。利用所做的快速定量标准曲线, 可以进行快速的定量。

图3以蛋白A 为配基的亲和膜分析柱上HIgG (a , c

及稀释10倍的人血浆(b , d 样品的分离谱图Fig . 3Chromatograms of HIgG (a , c and

diluted human plas ma (b , d 峰(Peak :1. 不纯物(impurity , 2. HIgG 。流速(flow rate :a, b. 1. 0mL/min; c, d. 3. 0mL/m in 。

4结论

亲和膜色谱法具有特异性高、速度快等优点, 多应用于复杂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纯化分离, 在分析中的应用尚少。本文建立的蛋白A 高效亲和膜色谱

法可以方便快速的定量测定组成复杂的人血浆样品中的HIg G , 重复性好, 准

确度高, 并且血浆样品不需特殊的处理, 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利用蛋白A 高效亲和膜色谱法还可以对其它各种免疫球蛋白G 及各种单克隆、多克隆抗体进行定量测定。同时还可在膜基质上固载抗原抗体等其它的配基, 并对相应的活性生物大分子进行定量测定。理论上任何一种活性生物大分子物质均可通过亲和色谱法得到分离, 因而这种定量测定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Langone J J. J Immunol M ethods , 1982, 55:277-2962Denizli A, Rad A Y, Pis kin E. J Chromatogr B, 1995,

668:13-19

3Langone J J , Boyle M D P , Borsos T . J Imm unol ,

1978, 121:327-331

4Boyle M D P, Langone J J. J Immun ol M eth ods, 1980,

32:51-58

5Zou H, Zhang Y, Lu P. Biomed Chr om atogr, 1996, 10:

78-82

6Zou H, Zhang Y, Lu P. Biomed Chromatogr, 1996,

10:122-126

7邹汉法, 周冬梅, 杨利等. 高效亲和膜色谱分析用介

质及其合成方法. 中国专利, 97111908. 2. 1997-06-25

Determination of HIgG in Human Plasma by High Performance

Membran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HPMAC

Zhou Do ng mei , Zo u Hanfa *

, Yang Li , Jia Ling yun and Zhang Yukui

(N ational Chr omatograp hic R . &A . Center , D alian I ns titute of Chemical Phy sics ,

T he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D alian , 116011

Abstract A n assa y technique fo r determina tio n of Human Ig G in human plasma has been developed by utiliz-ing P ro tein A bound t o the modified cellulo se ma trices based on the stro ng affinity betw een pro tein A and Fc reg io n of IgG. T he pH v alues o f loading buffer and elut ion buffer w ere 7. 0a nd 2. 3r espectiv ely. T he car -tr idg e used w as 20mm ×4mm i. d. a nd detection wa s car ried out w ith a U V monito r at 280nm. T he non-spe-cific adso rption of t wo kinds of m edia has been studied . T he media w itho ut hex y ldiamine ar m gives ver y low non-specific adso rption BSA. T he

calibr ation cur ve sho wed a g oo d linearity (co rr elatio n coefficient >0. 9992 in the inject ed amount r ang e of 9-70 g for HI gG. T he to tal t ime for separ atio n and deter mination was w ithin 5min and the to tal time o f rapid assay w as within 30s. Relat ive standard dev iatio ns o f peak areas w ere 1. 5%(n =5 and 3. 6%(n =3 for HIg G in standard solut ion and human plasma r espectively . Key words hig h perfo rmance membrane affinity chr omato gr aphy, pr otein A , HIgG

?197?3期周冬梅等:蛋白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剖析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抗体: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 20世纪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后可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然后加入相应抗原吸收以除去抗体,将除去抗体的血清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发现丙种球蛋白(γ-G)组分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了抗体活性是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 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 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一)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故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的同种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功能区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同一类Ig根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如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和IgE尚未发现有亚类。 2.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分子量约25 kD,由21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轻链可分为两型,即κ(kappa)型和λ(lambda)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两型轻链的功能无差异。不同种属中,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κ:λ约为2:1,而在小鼠则为20:1。κ:λ比例的异常可能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例如人类免疫球蛋白λ链过多,提示可能有产生λ链的B细胞肿瘤。根据λ链恒定区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λ2、λ3和λ 4 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ariable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早在十九世纪后期,von Behring和Kitasato就发现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以及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区,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图4-1)。1968年和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的专门委员会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在结构上Ig可分为三个大小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

个大小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的上方,通过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字型结构(图4-2),组成Ig单体,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一)重链和轻链 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H),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light chain,L)。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重链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重链分为五类(class)或五个同种型(isotype),即μ链、δ链、 链、α链和ε链,其相应的Ig分别为IgM、IgD、IgG、IgA和IgE。不同类的重链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结构域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Ig重链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二硫键的数目、位置也不同,据此又可将同一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如人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

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特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大黄鱼,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鲈形亚目(Percoidei)、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为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除鲜食和制成特色风味水产品外,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大黄鱼产量急剧下降,大黄鱼养殖因此兴起。然而,近年来,在大黄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出现性成熟提早、病害频繁发生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大黄鱼的种质资源出现退化现象。 在长期的鱼类病害防治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通过鱼类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进行病害免疫防治的重要性。由于免疫球蛋白是鱼类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介质。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轻链和二条相对分子量较大的重链组成,在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和重链的N端,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称为可变区,它赋予抗体以特异性。 因此,通过对大黄鱼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研究对增强大黄鱼免疫力,提高抗病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随机测序大黄鱼肌肉组织cDNA全长文库的克隆菌,获得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总结分析其特征。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的结构分析。 2.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相比有何特征。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显示免疫功能。早在十九世纪 后期,v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就发现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活性存在于从α到γ的这一广泛区域(图4-1),但主要存在于γ区,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1968年和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的专门委员会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结构上Ig可分为三个长度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个长度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的上方,通过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字型结构(图4-2),称为Ig单体,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图4?2 (一)重链和轻链 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 H),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light chain, L)。同一天然Ig 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class)或5个同种型(isotype),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类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和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结构域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Ig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位置也不同,据此又可将同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如人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

4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 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两条相同的____和两条相同的____通过链____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2.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IgA 、IgM 、 IgG 、IgE 、IgD 等五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分为___型和___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可得到两个相同的____片段和一个____片段,前者的抗原结合价为1;用胃蛋白酶水解IgG 则可获得一个抗原结合价为2的_____片段和无生物学活性的____片段。 二、 多选题 [A 型题] 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A.V H B. V L C. C H D.C L E. V H 和 V L 2.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 A.V H 和 C H B. V L 和V H C.Fc 段 D.V H 和C L E. C L 和C H 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 结合,并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5.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6.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7.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8.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9.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0.分子量最大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1.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 IgE类抗体 12.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由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 是五聚体。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尽管免疫球蛋白千变万化,但都有类似的结构。抗体分子是由两对长短不同的多肽链所组成,四条链通过链间二硫键构成Y型基本结构(H2L2)。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23kD)的肽链,称轻链(L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50~60kD),称重链(H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VH和VI。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I。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 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虽然IgD、IgG、IgA有绞链区,而IgM和IgE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完全不能弯曲,实际上还有相对的弯曲性。各类抗体的铰链区的长度及氨基酸的顺序也有不同;人IgD的可伸展的距离最大,IgG4和两种IgA的弯曲度则有限。 所有的抗体是Ig,但Ig并不都是抗体。Ig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Ig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各种特异性I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例如,IgM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Ig。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 [编辑本段]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是万能的 首先,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其次,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 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 an tibody, Ab )。 1937年,Tiselius 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a 1、a 2、B及丫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丫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丫 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丫球蛋白外,还存在于a和B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 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 Ig )。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 nee Jon es, BJ )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lg,Slg )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 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I 丨总血清 -------- igG -------- IgA --------- IgM 一电泳迁移率十 (igES极少、不能定曲表示) 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 heavy chain , 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 , 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 )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 "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 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nd he... 返回上一级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light chain and heavy c... 【参考范围】 免疫电泳法:正常为阴性。 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ARRAY-360测定仪参考值):Kappa链血清0.598~1.329g/L;尿液<18.5mg/L; Lambda链血清0.280~0.665g/L;尿液<500mg/L;Kappa/Lambda血清 1.47~ 2.95。 【影响因素】 1.免疫电泳法标本要新鲜不可污染或有沉淀,否则电泳时会出现拖尾现象;用抗κ或抗λ血清电泳时,其中一种抗血清有时出现2条沉淀线,是靠近加样孔较粗的为骨髓瘤蛋白所致,另一条通常较弱为游离轻链所致,极少数情况下提示标本与抗血清中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物质,应用抗IgD、抗IgE血清进一步鉴定;另外琼脂浓度、缓冲液离子强度、电压等要合适,每次实验必须做阴性、阳性血清对照。 2.速率散射比浊法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和亲和力强是实验的关键;PEG 的分子量、浓度要适当、所用器具必须清洁;注意抗原和抗体比例,防止hook 效应的发生。 【临床意义】 1.正常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4条多肽链组成,即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L链共分为两型κ型和λ型,同一个天然Ig分子L链的型均相同,正常人血清中κ型:λ型约为2:1。

H链大小约为L链的2倍,根据H链抗原性可将其分为5类Υ链、α链、μ链、δ链、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型或λ型)分别组成一个完整的Ig分子,称为IgG(γ)、IgA(α)、IgM(μ)、IgD(δ)、IgE(ε)。 2.L链阳性或升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和恶性肿瘤等。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约20%患者只分泌游离轻链,50%的既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有单克隆尿轻链,前者预后较差。免疫电泳只出现单一L链沉淀线提示多属于恶性疾病,两条同时出现则多属于SLE、肝脏疾病等。 尿液中游离L链又称为本周蛋白或凝溶蛋白,由于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迅速从尿中排出,因此血中可呈阴性反应。将轻链病患者尿液加热至56℃,15min凝固,继续加热至100℃时溶解,在冷至60℃以下又重新凝固而沉淀,本周蛋白含量<1.45g/L时加热法检测常为阴性。 3.H链升高见于重链病,重链病是一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患者血清/尿液中大量出现某一类型Ig的H链或片段,其中Υ、α及μ重链病较常见。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immunoglobu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nd he... 返回上一级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 immunoglobulinlight chain and heavy c... 【参考范围】 免疫电泳法:正常为阴性。 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ARRAY-360测定仪参考值):Kappa链血清0.598? 1.329g/L;尿液v 18.5mg/L; Lambda 链血清 0.280?0.665g/L;尿液v 500mg/L; Kappa/Lambda血清 1.47?2.95。 【影响因素】 1 .免疫电泳法标本要新鲜不可污染或有沉淀,否则电泳时会出现拖尾现象;用抗K或抗入血清电泳时,其中一种抗血清有时出现2条沉淀线,是靠近 加样孔较粗的为骨髓瘤蛋白所致,另一条通常较弱为游离轻链所致,极少数情况下提示标本与抗血清中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物质,应用抗IgD、抗IgE血清进一步鉴定;另外琼脂浓度、缓冲液离子强度、电压等要合适,每次实验必须做阴性、阳性血清对照。 2.速率散射比浊法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和亲和力强是实验的关键; PEG 的分子量、浓度要适当、所用器具必须清洁;注意抗原和抗体比例,防止hook 效应的发生。 【临床意义】 1.正常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4条多肽链组成,即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L链共分为两型K型和入型,同一个天然Ig分子L链的型均相同,正常人血清中K型:入型约为2: 1。

H链大小约为L链的2倍,根据H链抗原性可将其分为5类Y链、a链、卩链、3链、£链,不同的H链与L链(K型或入型)分别组成一个完整的lg分子,称为lgG( Y、IgA( a、IgM (a)、IgD ( 5)、IgE()。 2.L 链阳性或升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和恶性肿瘤等。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约20%患者只分泌游 离轻链, 50%的既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有单克隆尿轻链,前者预后较差。免疫电泳只出现单一 L链沉淀线提示多属于恶性疾病,两条同时出现则多属于 SLE肝脏疾病等。 尿液中游离L链又称为本周蛋白或凝溶蛋白,由于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迅速从尿中排出,因此血中可呈阴性反应。将轻链病患者尿液加热至 56C, 15min 凝固,继续加热至100C时溶解,在冷至60C以下又重新凝固而沉淀,本周蛋白含量v 1.45g/L时加热法检测常为阴性。 3.H 链升高见于重链病,重链病是一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患者血清/尿液中大量出现某一类型Ig的H链或片段,其中Y a及□重链病较常见。

免疫球蛋白结构

抗体的结构 一、单体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重链)组成。 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单体是构成所有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所有抗体的单体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即:两条糖基化重链(H)和两条非糖基化轻链(L);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二、轻链和重链 1、轻链(light chain,L链) 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为24kD,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组成的环肽,L链可分为:Kappa(κ)与lambda(λ)2个亚型。

2、重链(heavy chain,H链) 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5-75kD,含糖数量不同,4-5个链内二硫键,可分为5类,μ、γ、α、δ、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或λ)组成完整的Ig分子。分别称为:IgM,IgG,IgA,IgD和IgE。

三、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 其N-末端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区); C-末端氨基酸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C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 L链N端1/2处(VL)108-111个氨基酸残基,H链N端1/5-1/4处(VH)118个氨基酸残基,V区有一个肽环65-75个氨基酸残基。

可变区可分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和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L的HVR在24-34,50-56,89-97氨基酸位置。VH的HVR在31-35,50-56,95-102氨基酸位置。分别称为VL和VH的HVR1,HVR2,HVR3。 高变区为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位置,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HVR3又分别称为CDR1,CDR2,CDR3,其中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重要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现在加入) 百科名片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 、IgA 、IgM 、IgD 、IgE 五类。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 名: 免疫球蛋白 外文 名: immunoglobulin;Ig 分类: I gG 、IgA 、IgM 、IgD 、IgE 学科: 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 目录 简介 结构 分类 免疫球蛋白 IgG 免疫球蛋白 lgE 分子组成 IGSF 功能特点 运动与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误区一 误区二 误区三 免疫球蛋白副作用 HBIG 免疫球蛋白 阻断母婴传播 病毒感染 用量 储存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基本信息 制备方法 药品说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展开 简介 结构 分类 免疫球蛋白 IgG

免疫球蛋白lgE 分子组成 IGSF功能特点 运动与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误区一 误区二 误区三 免疫球蛋白副作用 HBIG 免疫球蛋白 阻断母婴传播 病毒感染 用量 储存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基本信息 制备方法 药品说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展开 简介 免疫球蛋白 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所组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由高等动物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经抗原的诱导可以转化为抗体。因结构不同可分为IgG、IgA、IgM、IgD和IgE 5种,多数为丙种球蛋白。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体液中,参与体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结构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抗体(κ-IgLC)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κ-IgLC,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κ-IgLC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人κ-IgLC包被酶标板,制成固相载体。向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κ-IgLCE进行反应,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κ-IgLC呈负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3.标准品2瓶。 4.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稀释液 (HRP-rabbit anti-human IgE Diluent):1×10ml/瓶。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E (HRP-rabbit anti-human IgE):1×60μl/瓶(1:100)。 6.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7.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8.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与转移的关系 傅哲;叶健文;唐文超;王刚;唐红卫;闫冰;冯若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96)010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etin (Bip)and calreticulin (CRT) and metasta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Western blot and RT-qPCR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normal hepatic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43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between June 2014 and May 2015,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5 cases adjacent liver hemangioma tissue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Bip and CR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 was higher than normal hepatic cells and 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 and also adjacent liver hemangioma tissues.The positive rate of Bip and CRT were 86.0% (37/43) and 65.1%(28/43) in 43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ssu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djacent non-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liver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基因 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人的Ig分子是由三个不连锁的Igκ、Igλ和IgH基因所编码。Igκ、Igλ和IgH基因定位于2号、22号和14号染色体上。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免疫球蛋白多肽链内的二硫键连接形成的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状结构称为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或功能区。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一般CDR3变化程度更高。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不同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是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2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水解Ig后可获得一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F(ab')2是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故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pFc'最终可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 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Ig轻链和重链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Ig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分别是J链和分泌片。J链的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相互连接形成二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IgD 和IgE常为单体,无J链。分泌片又称为分泌成分,以非共价形式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等细胞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同种型: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称为同种型。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Ig根据其重链抗原性的差异分为IgMIgGIgA...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Ig根据其重链抗原性的差异分为IgM、IgG、IgA、IgD和IgE五类。各类Ig的不同功能主要与其结构有关。机体内许多细胞表面具有不同类Ig Fc的受体,通过Fc受体与Ig Fc的结合,参与Ig介导的生理功能或病理损伤过程。目前已鉴定明确属于CD抗原的Fc受体有FcγR、FcαR和FcεR。 (一) FcγR(CD64、CD32、 1. FcγR的结构和分布 FcγR可分为FcγRⅠ、FcγRⅡ和FcγRⅢ三类,它们的结构和分布有所不同。 (1) FcγRⅠ(CD64):70kDa穿膜糖蛋白,属Ig超家族成员,胞膜外区有3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q23~24。识别CD64的代表性McAb有McAb22、McAb32.2、197和10.1等。 FcγRⅠ是高亲合力受体,Kd10-8~10-9M,主要与人的单体IgG1、IgG3以及小鼠IgG2a和IgG3结合。与人IgG4结合的亲合力明显降低,与IgG2则无结合能力。FcγRⅠ主要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但表达水平各不相同。FcγRⅠ位点数:15000~40000/每个单核细胞,>50000/巨噬细胞,<1000/新鲜中性粒细胞。IFN-γ可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FγRⅠ水平增加5~10倍,G-CSF也有这种促进作用。 (2) FcγRⅡ(CD32):40kDa穿膜糖蛋白,属于Ig超家族成员,胞膜外区有2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q23~24。识别CD32的代表性McAb有CIkM5、IV·3、KuFc79和41H16等。 FcγRⅡ与单体人IgG1,IgG3、IgG4结合为低亲合力,Kd5×10-7M。FcγRⅡ 表达于除红细胞外的其它血细胞,分子数目:20000~40000/每个细胞。根据DNA序列和功能不同,FcγRⅡ 可分为三种形式,不同形 式FcγRⅡ的差别主要在于胞浆区的结构不同。 (3)FcγRⅢ(CD16):50~70kDa糖蛋白,属Ig超家族成员, 有2个C2结构,基因染色体位于1q23~24。识别CD16代表性的McAb有HUNK2、Leu11、3G8、Gran1和B73.1等。FcγRⅢ结合人IgG1、IgG3,为低亲和力受体。FcγRⅢ有FcγRⅢA 和FcγRⅢB两种异型:①FcγⅢA,穿膜结构,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NK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FcγRⅢA,而单核细胞表达水平较低。FcγⅢA与二硫键连接的CD3ζ或FcεRⅠγ链双体相关,巨噬细胞上FcγRⅢ A 与CD3复合体γ链相关,NK/LGL上FcγRⅢA则与ζ链相关。 TGF-β促进培养的单核细胞表达FcγRⅢA。②FcγRⅢB,通过GPI“锚”在中性粒细胞表面, 每个人中性粒细胞表达10万~20万,血液中可溶性的FcγRⅢ主要来自这种形式, 中性粒细胞激活剂短时间处理后可明显降低FcγRⅢ B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通过激活内源性蛋白酶切除GPI连接分子有关。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两条相同的____和两条相同的____通过链____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2.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IgA、IgM、IgG 、IgE 、IgD 等五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分为___型和___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两个相同的____片段和一个____片段,前者的抗原结合价为1;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则可获得一个抗原结合价为2的_____片段和无生物学活性的____片段。 二、多选题 [A型题] 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A.V H B. V L C. C H D.C L E. V H 和V L

2.免疫球蛋白的高变区(HVR)位于 A.V H 和C H B. V L 和V H C.Fc段 D.V H和C L E. C L和C H 3.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5.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6.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7.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8.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9.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0.分子量最大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1.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 IgE类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