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古文字学基础》期末在线考试指导89

北师《古文字学基础》期末在线考试指导89
北师《古文字学基础》期末在线考试指导89

0635《古文字学基础》期末在线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古文字学也称“汉语文字学”、“中国文字学”、“汉字学”。研究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构型、汉字的字际关系等。传统汉字学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者包括对汉字形、音、义的综合研究,狭义者主要研究形体构造。《古文字学基础》对于学习书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才能把字写好。

(1)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有五种题型: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题型说明

题型一: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

题型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

题型三: 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5题共20分)

题型四: 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五:论述题(1题,共20分)

二、知识点

1、汉字形体的演变起源

文字起源简说:

(1)结绳记事说:

原始时代,人们要表达意识,感觉到语言不能留存,就用打绳结这种方式来帮助记忆。大事将绳打个大结,小事把绳打个小结,事多则多结,事少则少结,用来帮助记忆。

评价:关于结绳记事,有人考证为文字的前身。因为文字的特点是以点画为基本单位,绳结象征点,绳子象征画。但我们认为以绳结为标识,帮助记事,只是远古的一种记事方式。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对创造文字或许有一定的启发,能帮助人记忆。

(2)河图八卦说:

文字起源于八卦,这是一个带有颠覆性的观点。最早见于《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后来,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中开门见山第一句:“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评价:这一段话作为《说文》的开山之斧和全文立论。

(3)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始见于战国时代的传世文献《吕氏春秋·君守篇》、《韩非子·五蠹篇》、《广韵·九鱼》、和西汉《淮南子·本经训》,其提法是“仓颉作书”。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才有了两段比较详细的说法:“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他是说仓颉将“依类象形”的文,按“形声相益”的造字法则来造字,这些字着于竹帛就叫作“书”。许氏没见过甲骨文,金文接触的也不会很多,因此就少了一句“刻于龟甲兽骨谓之契”。

评价:“仓颉之初作书”证明仓颉之先就存有独体象形的“文”,仓颉将“文”整合为“字”,说仓颉造字也是说得过去的。但作为文字发展中的两个阶段,“文”先于仓颉而存在,说仓颉造字是文字的起源,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确切的。

(4)起一成文说

创造这种说法的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十个部首,其次序即从“一”字开始至“亥”字终结,即所谓的“起一终亥”。

评价:“起一成文”说,从文字构形的角度,似乎有某些道理,可是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他这里将“一”是作为纯符号来对待的,这个“一”既缺乏学理性的支持,又没有音韵上的配合,在这里毫无意义。因此“起一成文”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2、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古隶-今隶-楷书-行书-草书)

(1)古文字: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古隶

(2)今文字:今隶-楷书-行书-草书

(一)甲骨文

1、甲骨文概述

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之上而得名。殷商人迷信尚神,事无巨细都进行占卜以问吉凶[ 据张建富、江尚儒二位先生告知,“卜”在闽方言中读音如短促的爆裂声。]。占卜之后,他们把占卜的日期、占卜者(贞人)的名字、占卜的事情,有时还连同后来应验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