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识

公文常识
公文常识

一、概念

?xml:namespace>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它具有以下的特点: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体式、履行法定的程序。所谓公文的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称为机关)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二、公文文种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公文的分类

分类名称文种

按公文形成和使用范围通用公文:各类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

位都使用的文件

请示、报告、函

专用公文:一定专业机关、部门和业务范围

内专门使用的文件

照会(外交文件、军事

文件)

按公文内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程度秘密文件:其内容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

露会使国家安全、利益遭受损害

我国的三级涉密文件

机密文件: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

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绝密文件:内容含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

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公文制发机关行文方向上行文: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

机关报送的公文

报告、请示

平行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

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

下行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

送的公文

命令、决定、通知、公

告、通告

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法规性公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根据

法定权限制发的、对人们或组织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做出规定的公文

条例、规定

指挥性公文:上级机关根据法定的职能权限,

对下级机关宣布决策,部署工作,实施指挥、

协调和管理的公文。

命令、决定、意见、批

公布性公文: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公告、通告

媒体或公开张贴等形式传递信息、告知事项

与要求的公文

通联性公文:指机关或单位之间相互联系商

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的公文

四、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五、公文的行文原则

行文规则,是制发、办理公文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二)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三)要分清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负责直接办理和答复公文的机关,抄送机关是需要了解公文内容、协助工作的机关。所以,分清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是公文发出后能否得到及时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情况下公文坚持“一个主送机关”的原则。在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范围,杜绝乱抄送现象。

(四)“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同级机关”,即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的机关。在工作需要时,“同级机关”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以上各点,主要是就行政机关而言的,对党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也一样适用。

公文思路研究之一:思路与结构

公文思路研究之一:思路与结构 公文写作构思中确立了主旨和观点、选取了材料,是解决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问题。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则必须考虑结构的安排。 有人说学习公文写作,主要是解决格式问题,掌握了不同文种的格式,就可以依样画葫芦了。诚然,公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甚至统一规定的文面格式和结构方法,掌握结构的这些低层次方法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些决不是公文结构的全部内容,公文的结构还有其高层次的规律有待我们去研究、学习。公文结构的实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作者思维轨迹的高度统一。复杂的客观事物千差万别,不同作者的思维也会大相径庭,因此,公文的结构决不可能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我们探究公文的结构,就不能只停留在格式这个浅层面上,而要深入到思路这个深层次领域中去,在思维上下功夫。本文正是要从思路与结构的关系出发,研究公文结构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艺术。 一、结构的涵义和作用 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这种内部构造所反映出的外部形态。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

而不越者也。”他说的“附会”,指的就是谋篇布局、安排结构,具体说就是要使主旨清晰地、有条有理地贯穿全文,连缀成篇,做到首尾呼应,取舍得当,考虑好各部分的分合接榫,使全篇文章完整严密,使文章内容充实丰满而不零乱。在构思的过程中,安排结构和确立主旨、选择材料同等重要,结构和主旨、材料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依存,才能实现文章的构思。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离开了结构,主旨、材料就失去组成文章的依托了。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精心安排好结构,就能使文章准确、充分、清晰地表现主旨、表达内容,就能激发起阅读者的接受兴趣,使他们阅后能迅速地按作者的思路,准确、完整地领会到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内容。针对同样的工作,写出同样文种的文章,有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有的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原因之一就在于安排结构本领的高下不同。有经验的人写应用文时不贸然动笔。不是临文觅意,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而是先把结构考虑成熟才动手,一气呵成。这就像修建房屋之前,必须先搞好总体设计,画出蓝图一样,按图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思路的涵义 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文章的思路,就是构思文章时,作者有规律、有条理、有方向、连贯的思维过程的“路线”。思路是作者整体思维、系统思考的结果。正如张志公

公文常识答案

【公文常识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3.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4.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A.参照执行 B.遵照执行 C.参酌执行 D.按照执行 5.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6.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上级的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D.其他系统的 7.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8.行政公文作者是指() A.制发该公文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领导人 B.草拟该公文的秘书人员 C.参与该公文形成过程的有关处(科)室 D.审核该公文的办公室负责人 9.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D.《国务院关于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10.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11.某市公交指挥中心向社会公布,要把某条道路改为单向行驶,最恰当使用的文种是() A.通报 B.通知 C.公告 D.通告

公文处理与写作基本知识

公文处理与写作基本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特点、作用和分类 (一)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二)公文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 2、法定的权威性。 3、严密的科学性。 4、体式的规范性。 5、法定的程序性。 (三)公文的作用 1、法规行政约束作用。 2、领导指导作用。 3、联系公务作用。 4、宣传教育作用。 5、沟通信息作用。 6、依据凭证作用。 (四)公文的分类 公文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适应国家机关各项活动的不同需要,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种类。 1、公文分类的意义 (1)正确区分公文类别,有助于公文撰写的规范化; (2)正确区分公文类别,有助于公文传输的制度化; (3)正确区分公文类别,有助于公文立卷归档的科学化; 2、公文分类的标准

(1)按法定文件规定,公文可分为法定党政公文和机关常用事务文书。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公文。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的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机关事务文书,是指国家机关为处理日常事务而制发的文书。常用的有:计划、总结、简报、章程、办法、调研报告、讲话稿等。 (2)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有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上行文,即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 下行文,即上级领导、指导机关向下级被领导、指导的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决定、公告、通知、批复。 平行文,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递送的公文。如:函、议案。 (3)按公文办理的紧急程度划分,有特急公文(特急)、紧急公文(急件)、常规公文(平件)

党政机关公文行文规则研究

………………………………………………………………………………………………………………………………………………………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与企业档案业务需求之间形成了真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档案的规范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将原先的职能外包转移出去,但同时不能放松对这项工作的控制,因此,需要利用档案中介机构加强管理企业档案工作,也因此,档案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必然。同时,企业以盈利和发展为首要目标,为了发展,减少成本,企业需要也愿意把诸如档案整理等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推向社会,集中精力发展生产,这样就为档案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方市场。由此,档案中介机构的发展有广阔的市场。 3.发展档案中介机构有利于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档案中介机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使企业、机关、个人的档案需求得到有效及时满足,也将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纷繁复杂的档案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对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借助档案中介机构,可以摆脱原先的档案事务性工作的包袱,集中精力于宏观管理、政策导向、标准规范的制定上;改变档案部门自身的消极形象,顺应档案事业发展要求,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切实把档案工作做好;对于企业来说,借助档案中介机构可以使企业摆脱繁琐的档案事务性工作,减少成本支出,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个人来说,借助档案中介机构可以便捷地办理有关档案事务,而不必看档案部门脸色或一次次奔走于档案部门之间。因此,发展档案中介机构,不论是档案部门,还是企业或者个人,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档案中介机构发展前景光明,但由于经济体制、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档案中介机构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充分。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规范,促进发展,建立档案中介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档案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档案中介结构应广泛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完善档案中介机构的服务手段;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档案中介服务队伍,满足档案中介机构整体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宗培岭.档案中介的社会定位[G].浙江档案,2005(5). [2]李国庆.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G].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研究探索YANJIUTANSUO 30 兰台世界2012·2月中旬

【公基常识】公文基础知识

【公基常识】公文基础知识 1.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法定效力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制发公文,是各级机关根据其合法地位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如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法定效力。又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另外,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有效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旧的文件就会被新的文件所代替;某项工作一旦结束,那么相关的公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再具有现实效用。失去现实价值的公文,经立卷归档,可以发挥历史效用,以备查阅和参考。 (3)特定体式 特定体式,就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其名称。每一种公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1][1]重点讲义资料

公文排版、字体及印制要求 标题:小标宋体,二号字 正文:仿宋,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28磅 字间距:一般不作要求 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惯例,政府文件用A4纸,党委文件用16K。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公文思路研究之二:公文常用思路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公文思路研究之二:公文常用思路一归 纳和演绎思路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在公文写作过程中,观察生活、采集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构思阶段则是写作的核心和关键。从采集材料到写成文章,必须靠构思来实现从客观——主观——客观及从物化——意化——物化这一认识论、反映论过程的转化和联系。而构思的每个环节,如确立主旨、选择材料及安排结构,都离不开思维,思维主宰着构思的整个过程。 公文写作构思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的。不同的文种,不同的写作意图和出发点,会运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法来构思,以形成文章不同的思路。而这种思路又常常体现在公文的结构形式上。 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这是运用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形成的两种思路。 (一)归纳 这是从两个以上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或道理的共同属性中,推出同一类事物或道理的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它是从个别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公文写作中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形成了归纳思路。如对某类客观事物共同规律的探讨、对先进经验或错误教训的提炼总结等等,都可运用

这种思路。 归纳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完全归纳法,即穷究同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例如《国务院关于表彰国家科委等单位长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的通报》,它概括而重点不同地历数了国家科委等10单位组成扶贫团(组)定点联系帮助贫困地区,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国家民委等27个单位也相继确定了扶贫联系点,不定期派干部为贫困户做好事,办实事;国家计委等其他中直机关都做了大量工作,为贫困地区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然后强调指出:“这些部门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扬。国务院特予通报表彰。”如不采用这种完全归纳法,文章的效果就不同了。 一般说来,运用归纳法来认识客观事物时,完全归纳法最可靠。但实际上,只在少数情况下才能做到完全归纳。一则因为人们很难在一定时间内完全无遗地穷究同类事物中的所有个别事物,特别是较大范围的同类事物。二则完全归纳法赖以凭借的个别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这个别事物的显著变化,极有可能动摇甚至推翻原来归纳出的结论。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在公文写作中,较少用到完全归纳。

公文常识

1.公文一律左侧装订。一般采用线装、钉装或胶粘的办法。装订时,文件页码要折叠整齐,认真编排,注意不 可错页漏页,以保持公文的完整。凡有附件的公文,主件和附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末尾注明各附件的标题;如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的首页上注明文件的文号,与主件同时报送。 2.说明是对事物、事理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在应用文章中使用较多。当公文中叙述一件事,介绍环境和背景 材料时往往用说明方式。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诠释说明(也叫“下定义”)、分类说明、数字说明、对比说明、类比说明、举例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等。 说明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科学。注意通俗易懂,语言平实 3.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从 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分类,一是参阅性公文,二是承办性公文。 4. 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的文种是请示 5. 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审批手续。通用公文的制发又叫发文办理。主要有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6. 公文有三种关系,既上行,平行,下行, 一般的公文都是要逐级传递的,也就是说省-市-县(下行)或者县-市-省(上行),要加快公文传输可以越过中间的层级直接发给相应机关,但这必须是很特殊的才可以.另外,就算很特殊需要越级行文,也需要同时抄报中间被简略的机关. 比如,省绕过市直接发文给县,可以不经过市但要抄送给市.但是越级行文有很强的约束性,要求很严格,不是可以随意的.所以单纯为了提高速度是不可以采取越级行文的. 所谓的直接行文就是直接上下级的行文根本不存在加快公文传输的,跨级行文没有这种表述,其实是越级行文的误解. 多级行文是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可以达到提高公文传输速度的目的. 综上,答案是多级行文. 7. 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8. 所有的公文中,(命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9. 公文主题词标引顺序为(类别词、类属词、文种)。 10. 整理完备的案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归档公文、文稿等材料 11. 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12. 基层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宜制发公告 13. 批办是指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 14 公文分类相关资料 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主要文种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共十三种。 二、公文的作用: 1、法规作用 2、宣传作用 3、书面领导和指导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 5、凭据和记载作用 三、公文的分类: 1、从文件来源分:(1)收文(2)发文(3)内部公文 2、从行文关系上分:(1)上行文(2)平行文(3)下行文 3、从文件使用范围分:(1)通用文件(2)专用文件 4、从文件的制发机关分:(1)法规文件(2)行政文件(3)党的文件 5、从文件机密性和阅读范围分:(1)保密文件(2)内部文件(3)公布的文件 四、公文具体划分: 1、下行文包括:(1)命令(2)指示(3)批示(4)批复(5)通报 2、上行文包括:(1)请示(2)报告 3、决策性文件:(1)决议(2)决定 4、公布性文件:(1)布告、通告(2)公告、公报 5、规定性文件:(1)章程(2)条例(3)规定(4)办法(5)制度 15. 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 原则的下行公文。 扩展阅读: 1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 2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3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4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

一般公文写作常识

一般应用文写作常识 一、日常工作常用应用文 工作计划 工作方案 工作总结 先进事迹材料 请示、报告 二、公文的一般格式: 1、标题——字体:华文中宋;字号:小二(居中) 2、小标题——字体:楷体-GB2312;字号:小三(居左,空两格起头) 3、正文——字体:仿宋-GB2312 字号:小三 4、标题与正文一般空一行 5、落款一般空三行 6、下载文档一般需要在窗口左上方格式栏中先进行“格式清除”,再进行文字、格式编辑。 如: 近日,大连限购令的出台使我国采取限购措施的城市数量升至14个。在此之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3个大城市出台了限购令。 根据各城市颁布限购令的宽严程度,深圳、南京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被称为“严厉版”的限购令,而上海、杭州等其他城市对原有住房既往不咎,每个居民家庭仍可再购一套新房,由此被称为“温柔版”限购令。这两种版本目前产生的调控效果已开始出现分化,

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销声匿迹;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 “严厉版”: 深圳成交量急跌六成 被称为最严厉版的限购令,在深圳楼市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限购政策出台之后,深圳银行部门和担保公司都开始要求购房者在办理房产按揭、转贷时要出具房屋产权查询证明。 7、整篇文档分层编号,文档如有几个部分,可分层编号,使文档条理更清晰。第一部分用“一、”区别;第一部分如再分层,首层用“(一)”区别;第三层首层用“1、”区别;第四层首层用“(1)”区别;如还有分层,首层可用英文字母表示,如“a、”。 三、一般公文的写作要领 (一)工作计划(方案)写作 1、标题要简明 标题包括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 一般有以下三种写法: (1)四种成分完整的标题,如《龙泉医院2010年培训工作要点》。其中“龙泉医院”是计划单位;“2010年”是计划时限;“培训工作”是计划内容摘要;“要点”是计划名称。 (2)省略计划名称的标题,如《龙泉医院2010年公共卫生科工作计划》

公文思路研究之二 公文常用思路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公文思路研究之二:公文常用思路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在公文写作过程中,观察生活、采集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构思阶段则是写作的核心和关键。从采集材料到写成文章,必须靠构思来实现从客观——主观——客观及从物化——意化——物化这一认识论、反映论过程的转化和联系。而构思的每个环节,如确立主旨、选择材料及安排结构,都离不开思维,思维主宰着构思的整个过程。 公文写作构思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的。不同的文种,不同的写作意图和出发点,会运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法来构思,以形成文章不同的思路。而这种思路又常常体现在公文的结构形式上。 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这是运用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形成的两种思路。 (一)归纳 这是从两个以上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或道理的共同属性中,推出同一类事物或道理的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它是从个别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公文写作中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形成了归纳思路。如对某类客观事物共同规律的探讨、对先进经验或错误教训的提炼总结等等,都可运用这种思路。

归纳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完全归纳法,即穷究同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例如《国务院关于表彰国家科委等单位长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的通报》,它概括而重点不同地历数了国家科委等10单位组成扶贫团(组)定点联系帮助贫困地区,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国家民委等27个单位也相继确定了扶贫联系点,不定期派干部为贫困户做好事,办实事;国家计委等其他中直机关都做了大量工作,为贫困地区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然后强调指出:“这些部门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扬。国务院特予通报表彰。”如不采用这种完全归纳法,文章的效果就不同了。 一般说来,运用归纳法来认识客观事物时,完全归纳法最可靠。但实际上,只在少数情况下才能做到完全归纳。一则因为人们很难在一定时间内完全无遗地穷究同类事物中的所有个别事物,特别是较大范围的同类事物。二则完全归纳法赖以凭借的个别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这个别事物的显著变化,极有可能动摇甚至推翻原来归纳出的结论。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在公文写作中,较少用到完全归纳。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 它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处理各种公文时制作和使用的文字工具。 公文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公务的行文都称之为公文,其中包括明确规定的十五种公文,以及党政、团体、事业和企业等方面的事务文书。 狭义的公文,专指党和国家公文法规中正式规定的主要文种。 主要文种有十五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一般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书简称公文。 一般党机关使用的文书称为文件。 由此可知,文书>公文>文件。 公文写作特点: 受命性、实用性)(工具性)、时限性、权威性、简明性、程序性、规范性、定向性。 公文的作用: 第一,指挥管理作用。 第二,交流信息作用。 第三,商洽协调作用。 1 / 27

第四,宣传教育作用。 第五,凭证依据作用。 公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公文写作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为机关)。 公文写作的具体任务是: 掌握情况、研究问题、论证决策、草拟公文。 公文的主旨是指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所表达或体现出来的行文用意、目的或意义。 主旨是一篇公文的灵魂。 P37 公文主旨的作用: : 第一,对公文写作过程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 主旨是选择材料( ( 包括政策、理论) ) 的依据,是组织和派生具体观点、主张的基础,一篇公文写什么与不写什么,是详写还是略写,都要根据主旨来确定,主旨起着统摄材料的作用。 第二,主旨是衡量公文价值的主要标准。 第三,主旨体现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公文主旨的特点: 第一,公文主旨反映的对象及内容是公务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第二,公文主旨明白、显露。 第三,公文主旨的形成具有时限性。

公文思路研究之三公文常用思路二总分思路

公文思路研究之三:公文常用思路二——总分思路 一、什么是总分思路 总分思路是运用综合和分析两种思维方法所形成的文章思路。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最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因此,总分思路在公文写作中也是最为常见的思路。 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加以研究,也就是由总到分,化整为零。对实体事物就是分解,对抽象事物分类地剥离就是剖析。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察,也就是由分到总,集零为整。对实体事物就是组装,对抽象事物就是概括。 分析和综合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认识不可能具体深入,也就无从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不能统观全局,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就缺乏方向和目标。分析重在发现事物的本质,分析不是目的。而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分析之后,又要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放到事物的整体中,放到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作用和矛盾中,放到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去考察它们的地位、作用,从而去把握其本质。面综合也不是现象的罗列,不是事物各个部分机械地相加,而是要按照事物各个部分间的有机联系,对事物各个方面作全面的、本质的反映,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这也才是分析的目的。 比如我们要就某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刚去调查时,我们对这个企业的认识是一般的、笼统的,甚至可能是模糊的。当我们逐一了解,考察了这个企业的产、供、销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各级管理机构和生产部门、各类职工的状况甚至企业内外的各种联系,并且有秩序有步骤地对企业各个方面分析研究,然后对各方面的分析加以综合之后,我们对这个企业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了。这个朦胧的综合——分析——科学的综合的过程,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二、公文写作中怎样运用总分思路 在公文写作中,文章要铺陈得开,首先取决于思路要拓展开。关键在于构思时要懂得分析,学会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怎样对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呢?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最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基层单位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向上级单位行文)、平行公文(向平级单位行文)、下行公文(向下级单位行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

常用公文消防安全小常识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a810182364.html,)/其他范文/常用公文 消防安全小常识 第一条: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第二条: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第三条: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四条: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五条: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第六条: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第七条: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第八条: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九条: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 第十条: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第十一条: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第十二条: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第十三条: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第十四条: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第十五条: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第十六条: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第十七条: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第十八条: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利弊研究开题报告

昌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的利弊研究 系(院)中文系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 学(文 秘) B1102 学 科 文学 学生姓名狄玥 指导教 师 姓 名学号1125801081 职 称 (一)选题的根据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工具的变革必然引发人的意识观念的改变,人的意识观念的改变又会促使人的实践行为发生变化。随着电脑应用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电脑和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生产工具。给从事公文写作活动的文秘人员带来了网络化的写作意识。网络环境给公文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好处,网络写作意识使得他们不再局限于借助传统的笔和纸去进行公文写作,而是越来越借助电脑和互联网这些开放的无限量的广阔平台,从网络中获取写作资料,寻求写作支援,从而进行并完成公文写作,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公文写作实践性资料的占有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人们已经明显地看到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进行公文写作逐渐成为当前较为普遍的公文写作方式。公文写作已经跨入了电脑网络环境下写作的新时代。但是,网络的发展也给公文写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篇幅抄袭,原创文章少等一些学术不正之风,因此,对于进行网络环境下给公文写作带来的利弊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90年代初,美国休斯顿大学(Houston University)英语系,利用Hyper Card编写了一种辅助写作程序,用来帮助大学生写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评论。在大学生用短语及关键词回答该程序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计算机将自动生成最初的文学评论草稿。然后,计算机将进一步提出更为笼统的问题,作者需要在它的提示下,自己完成修改工作。如果说这些研究还未专门针对公文写作的话,那么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辅助公文写作的研究则日益蓬勃。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有效传递公务信息,不同于其他文学写作,公文写作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由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很多公文写作者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技能,从而不能完全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公文写作当中,互联网的发展对公文的写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以外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对公文写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网络环境下公文写作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美国,已先后出现了能提供在线写作辅助的OWL网上写作实验室、能够自动生成法律相关文书的ALE工R系统(法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以及能自动起草、修改、打印“电子信函”的办公系统。当前,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数学方法,构建大容量的数据资源库;依托数据资源库,建设写作网站、研发自动生成型计算机软件系统是国外对此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李智浩(2012)《网络写作的原创性困境问题研究》文中就阐述了网络互联网的发展对公文的写作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即带来很多的有利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不正之风,如大篇幅的抄袭现象。当前,网络写作的原创性问题己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进入到海量信息的时代,信息的获取相对便捷、容易,写作的惰性极易养成,加上久而久之的思维固化和急于成名的功利心理的作祟,作者的写作盲目、急切、无原则、获利等心理垢病一并显现出来。网络文学创作的原创性困境主要集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 (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

公文写作资料(完整版)

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纲要 第一讲什么是公文 一、公文的基本内涵 公文: 就是公务文书, 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 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公文形成的主体是 国家机关 及其他 社会组织 (二)公文形成的条件是 行使职权 和 实施管理 (三)公文具有 法定效力 和 规范体式 (四)公文是进行 公务活动 的 重要工具 3、有特定的效用(现实性、史料性) 4、有规范的体式(严肃性、规定性) 5、有规定的处理程序(编印、收发、避免疏漏、提高效率) (二)公文的作用 1、领导与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 、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 5、凭据记载作用 三、公文的分类与文种 分 类: 一)以公文来源划分 1、对外文件(发文)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一)公文的特点 1、有法定的作者 2、有法定的权威 法定效力 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 功能 形式 主体 范围 公文 归属 条件 ,通常为单位开组织 行使职权 开展工作的可靠依据,具有强制 ,有时为具有法 实施管理 力,机 关喉舌) 公务活 个人) 发文 规 范 重 要

2、收来文件(收文或来文) 3、内部文件(规章制度、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内部的通知、通报等) (二)以行文关系划分 1、上行文(通常有请求、申请、报告等) 2、平行文(主要以函的形式) 3、下行文(决定、指示、意见、批复、通知等) (三)以秘密程度划分 1、秘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 2、普通文件(但有一定的发放范围和保密程度) 3、公布文件(公开发布) (四)以制发机关的性质划分 1、法律、法规文件 2、行政文件 3、党的文件 (五)以内容的性质与作用划分 1、指挥性公文(如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及政策性通知等) 2、规范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规则等) 3、报请性公文(如报告、请示、申请等) 4、知照性公文(如公报、公告等,有时也以通知、通报、函的形式出现) 5、记录性公文(如会议记录、电话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工作日志、值班日志等) (六)以急缓程度划分:急件(特急)、平件 (七)以使用范围划分:通用、专用、技术 (八)以处理要求划分:办件(需办文件)、阅件(参阅文件) 文种: (党的机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机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

公文小常识

公文小常识 一、常用的公文种类(有14种) (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我行最常见(用)的有8种,分别是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意见、会议纪要。在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中用得最多。 上行文:上行文就是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报(发)送的公文,是自下而上的行文,故称上行文。比如,支行所报送省行的报告和请示就是上行文。 平行文:平行文就是指同级机关(部门)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比如,省行各部门之间,我行与各二级分(支)行之间,及我行与南昌市各区(县)政府都是平级平行单位。上述这些部门或行之间,在相互联系或协商工作问题时,一般都适宜于使用“函”来行文。 下行文: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比如,省行所发到我行的文件就是下行文,洪都行下发至所辖各网点的行文也是下行文,一般常用的通知、通报、批复等。 二、公文格式 (一)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版记)三部分组成 1.眉首部分: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1)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2)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3)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