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992-87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3.6.1砌石结构现场安全检测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具体实施的检测项目可根据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与现场检测条件确定。

1石材检测;

2砌筑砂浆检测;

3砌石体强度检测;

4砌筑质量与构造检测;

5砌石结构损伤与变形检测。

3.6.2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要求参照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3石材检测包括石材强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冻性能、石材品种等检测项目。

3.6.4石材强度可采用钻芯法或切割成立方体试块的方法检测,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44《建筑结构

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5砌筑砂浆检测包括砂浆强度、品种、抗冻性和有害元素含量等检测项目。

3.6.6砌筑砂浆检测可采用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7砌石体强度检测可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8砌石结构变形与损伤检测包括裂缝、倾斜、基础不均匀沉降、环境侵蚀损伤、灾害损伤及人为损伤等检测项目。

3.6.9砌石结构裂缝检测遵循以下规定:

1测定裂缝位置、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和裂缝数量;

2必要时剔除抹灰确定砌筑方法、留槎、洞口、线

管及预制构件对裂缝的影响;

3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定期观测,提供裂缝发展速度数据。

3.6.10砌石结构砌筑质量与构造,以及其他项目的检测,可参照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3.6.11砌石结构现场安全检测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

2原有检查观测资料的成果摘要;

3检测内容和方法;

4检测资料成果分析;

5对砌石结构安全状态的评价和建议。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坝高15m以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福建省水利厅 二○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适用于1、2、3级大坝,一般小型水库4级以下的坝可参照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水利部门及评价单位普遍反映,坝高15米以下的小(2)型水库大坝参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多、编制时间长、安鉴工作进度慢。省水利厅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相衔接,适当简化安全评价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决定组织编制《福建省小(2)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下)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2013年5月,编制单位编制完成导则初稿;2013年6月6日,省水利厅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省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评审会,厅建管处、厅项目评审中心、编制单位以及特邀专家参加评审会; 2013年6月14日省水利厅以闽水建管函〔2013〕24号文向各设区市水利局征求意见;随后编制单位根据各设区市水利局反馈的意见及建议,对导则进行修编完善。 本导则根据我省小型水库的特点,按照“可以简化就简化,不宜简化则保留”的原则,保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防洪标准复核、渗流安全评价及结构安全评价等主要安全性评价内容,明确和简化以下内容: 一、明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章节、附表及附图。简化安全评价报告章节,非安全性评价的章节予以合并、简化或删减,内容相近的安全性评价章节进行合并。 二、简化地质勘察工作。部颁导则对地质勘察的提法为“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

试检查”,本导则改为“已有地质资料或地质构造较简单的水库,可简化地质勘察工作或由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提出地质报告”。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具体化。明确各专项安全性具体分级标准和原则,明确具体的现场安全检查项目,明确工程渗流性态安全性的判断标准,明确大坝变形隐患是否危及大坝安全的判断标准等。 本导则解释单位:福建省水利厅 本导则主编单位:福建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省水利管理中心)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部 2017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4)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5) 四、检测鉴定技术要求 (6) 五、检测鉴定主要内容 (7) 六、检测质量保障措施 (23) 七、检测安全及文明作业措施 (25)

一、编制依据

03:2007 13其它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 称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工程地 址 广州海珠区石岗路 建设单 位 广州融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基坑支护设计: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建筑结构设计: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 位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南部珠江北岸,通过石岗路和工业大道与广州市中心连通,北侧为新滘西路,南侧及东侧为规划道,西侧接一片市政绿地,属于轻工厂区用地,现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简单。该项目拟建5栋建筑,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39层,建筑高度120m,总用地面积56209㎡,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08787㎡。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30m,现场地面绝对标高为+7.20m~+7.90m,现场地面相对标高为-1.50m,基坑开挖底相对标高为-12.85~-13.55m,基坑开挖深度为12.05m。项目建筑分类为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性质为住宅、沿街商业及配套公建。配套公建托儿所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是多层公共建筑,其中一层层高为 3.900m;二层层高为3.900m;三层层高3.650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15m。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1、检测鉴定目的: 通过对建筑物结构主体进行抽检,并根据检测结果和工程相关设计资料进行结构分析验算,评定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为建筑物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鉴定范围:

现代桥梁健康安全监测系统++

目录 一、传统桥梁结构检查与评估概述 (1) 二、现代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概述 (2) 三、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3) 四、健康监测系统实施现状 (5) $ 五、健康监测系统应用效果与存在问题 (9) 六、健康监测系统改善建议与发展前景 (10) "

一、传统桥梁结构检查与评估概述 桥梁在建成后,由于受到气候、腐蚀、氧化或老化等因素,以及长期在静载和活载的作用下易于受到损坏,相应地其强度和刚度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并会使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为保证大桥的安全与交通运输畅通,加强对桥梁的维护管理工作极为重要。桥梁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主要指结构的承载能力、运营状态和耐久性能等,以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桥梁的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利用收集到的特定信息来加以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工程决策,实施保养、维修与加固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载能力、运营状态、耐久能力以及剩余寿命预测。承载能力评估与结构或构件的极限强度、稳定性能等有关,其评估的目的是要找出结构的实际安全储备,以避免在日常使用中产生灾难性后果。运营状态评估与结构或构件在日常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振动、裂缝等有关。运营状态评估对于大桥工件条件的确认和定期维修养护的实施十分重要。耐久能力评估侧重于大桥的损伤及其成因,以及其对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传统上,对桥梁结构的评估通过人工目测检查或借助于便携式仪器测量得到的信息进行。人工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但是人工桥梁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国联邦公路委员会的最近调查表明,根据目测检查而作出的评估结果平均有56%是不恰当的。传统检测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i)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有诸多检查盲点。现代大型桥梁结构布置极其复杂,构件多且尺寸大,加之大部分的构件和隐蔽工程部位难于直接接近检查,因此,这对现代大型桥梁尤其突出; (ii)主观性强,难于量化。检查与评估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现场检测的经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桥梁的分析设计与施工技术已日趋完善,但对某些响应现象,尤其是损伤的发展过程,尚处于经验积累中,因此定量化的描述是很重要的; (iii)缺少整体性。人工检查以单一构件为对象,而用于现代机械、光学、超声波和电磁波等技术的检测工具,都只能提供局部的检测和诊断信息,而不能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构成应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 1 投资控制 (1)投资分配分析; (2)编制项目概算和预算; (3)投资分配与项目概算的对比分析; (4)项目概算与预算的对比分析; (5)合同价与投资分配、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 (6)实际投资与概算、预算、合同价的对比分析; (7)项目投资变化趋势预测; (8)项目结算与预算、合同价的对比分析; (9)项目投资的各类数据查询; (10)提供多种(不同管理平面)项目投资报表。 2 进度控制 (1)编制双代号网络计划(CPM)和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MPM); (2)编制多阶网络(多平面群体网络)计划(MSM); (3)工程实际进度的统计分析; (4)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动态比较; (5)工程进度变化趋势预测; (6)计划进度的定期调整; (7)工程进度各类数据的查询; (8)提供多种(不同管理平面)工程进度报表;

(9)绘制网络图; (10)绘制横道图。 3 质量控制 (1)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制订; (2)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验收记录和统计分析; (3)工程材料验收记录; (4)工程设计质量的鉴定记录; (5)安全事故的处理记录; (6)提供多种工程质量报表。 4 合同管理 (1)提供和选择标准的合同文本; (2)合同文件、资料的管理; (3)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处理过程的管理; (4)涉外合同的外汇折算; (5)经济法规库(国内外经济法规)的查询; (6)提供各种合同管理报表。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 计划编制 各项目通常要编制四个层次的进度计划。 ①项目总进度计划:用横道图方式反映整个项目的主要装置和单项工程的综合进度关系,约束其下各层次的进度计划,是供项目决策层使用的计划,一般每月发布一次。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新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新版)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6-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公安部令1994年4月10日第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 3.1经营单位应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其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录B)相一致。 2新设立的经营单位应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文件,新项目应有竣工验收批准文件,其批准文件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

浅谈砌石坝

浅谈砌石坝施工 关键词:砌石坝施工速度施工质量 1 总述 浆砌石坝的优点是:就地取材、节约钢材、木材、水泥,水化热低,温控措施简单,坝顶可以泄流,施工期允许坝体过水,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工期安排灵活。缺点是施工机械化较困难,施工速度较慢,使用劳力较多,施工质量容易波动。近年来随着新型筑坝材料及筑坝工艺的发展,由于浆砌石坝在施工质量和速度上的不足,大型水库使用甚少,但是在中小工程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石砼砌石坝与浆砌石坝的不同之处是把胶结材料由砂浆改为细石砼,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坝体的密实度、容重容易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施工作业面相对平整,可适当增加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施工过程中,筑坝石料、胶结材料、砌筑工艺、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特殊的技术要点。 2 筑坝材料要求 2.1 筑坝石料 砌体材料为块石,石料必须质地坚硬,尽量使用新鲜岩石,最低必须保证每块石料有两个新鲜面,石料标号不低于300号,石块尺寸原理上越大越好,可以节省胶结材料,提高砌体强度,但石料太大,人工搬运砌筑困难。因此要求石块重量以2—4人能够抬运为宜,采用50—200Kg。砌筑时,为了各种尺寸的石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通常大、中、小块石搭配使用,有利于减少砌体的空隙,节省胶结材料用量,提高砌体密实度。块石使用搭配方法是:大块石(50—200Kg)占70%;中块石(20—50Kg)占20%;小块石(2.5—20Kg)占10%。 石方开采总量计算: V=Vn(1-e)P/γ 式中: V—石方需要开采总量,m3;

Vn—砌石坝体的几何体积,m3; e—块石空隙率,按12%; P—石料施工损失系数,取1.05—1.1。 γ—石料开采成品率,%;(由爆破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块石按60—80%); 规划阶段选择石料料场时,料场石料的储藏量应大于需要开采量的2—3倍,施工阶段应大于开采量的 1.5倍。 2.2 胶结材料 细石砼砌块石胶结材料为C10细石砼。材料组成:水泥、砂、水、一级细石。细石粒径:一级细石5—20mm。材料配比:通过实验确定,塌落度为5—8cm为宜。使用特点:受力好,节省水泥,但和易性较差,不容易捣实。改善方法:配制时,掺入适量的塑化剂或者其他掺和料,用以改善和易性,并用小型振捣器捣实。 3 砌筑工艺 浆砌石坝施工最大的难题是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浆砌石坝的质量要求主要控制指标是砌体容重和石料间粘结力,重力坝的抗滑稳定与砌体容重、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密切相关,细石砼砌石坝采用分层砌筑,对同一砌筑层之间的石料粘结力容易达到结构标准,重点要控制层间的粘结力,应注意层面的清理,保证层面干净,确保新老层间能很好地粘结,保证砌体完整性。要保证砌体的容重能达到设计指标,一是应选用密度大的石块,二是砌体要尽量密实,不能出现架空。 砌石工程施工的工序流程是: 砌筑工作面清理→材料选择→铺垫砂浆→石料安放→竖缝灌浆→表面勾缝→质量检查→成品养护。采用分层砌筑,均衡上升的施工顺序。 砌筑工作面清理是一道关键工作,因为砌石坝施工以手工为主,工作面上活动的人员较多,而且材料运输主要是从工作面上经过,施工中很难保证层面的新鲜,因此在砌筑下一层之前一定要认真清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砌筑施工,否则层间结合不好,摩擦系数达不到设计指标,会造成安全隐患。 铺垫砂浆:铺浆主要是控制铺浆的厚度,以确保砂浆饱满,安石稳固。座浆厚度应比设计砌缝宽度厚 1/3为宜,对于毛石砌体,座浆厚度约8cm左右,以盖住凹凸不平的层面为度。铺浆后经人工稍加平整,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正文

工程名称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 ?KK001-2013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 2.未经我站书面批准,复制报告(完整复制除外)无效。 3.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站书面提出,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4.欢迎社会各界对我站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站检测人员存在违纪及服务质量等问题,可以向站领导进行投诉。 地址:邮编: 咨询电话:

一、概述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约() 平方米,结构形式及层数,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附件2,立面见右侧照片。该项目由()投资建设, ()设计,()勘察,()施工, ()监理。开完工日期或施工进度等工程基本信息。 委托原因说明(对于一般工程简要说明,侧重于结构 部分,对于重大、有争议或群体投诉类应根据工程实际情 况进行针对性的概述)。为确保结构安全使用,2013年?月? 日()委托我站对(范围)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二、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场地及地基土层、基础、上部结构和抗震等工程原设计信息。 三、检测、鉴定依据和主要仪器设备 3.1检测、鉴定依据 3.2主要仪器设备 四、结构检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内容) 我站接到委托后,于2013年?月?日安排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测,外业工作于?月?日结束,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结构复核、报告编写等内业工作于?月?日完成(根据情况详细说明从接到委托、确定鉴定检测方案到现场检测的过程)。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同时对(根据情况确定)进行重点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4.1 整体结构调查 4.1.1工程资料调查 4.1.2建筑物使用历史、现状和周边环境调查 4.1.3上部承重结构体系检查 4.1.4围护结构体系检查 4.2地基基础检测 4.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调查 4.2.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调查 4.2.3基桩静载检测报告调查 4.2.4基础几何尺寸检测 4.2.5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4.2.6基础工作状态检测 4.2.7主体结构的倾斜检测 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4个阳角部位进行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2.7。 主体结构倾斜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各观测点2013年?月?日的倾斜率分布在H/?~H/?之间(包括施工误差和外装修的影响),各观测点倾斜量(是否)超过规范的允许限值。

信息系统的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结构概述 3.1 信息系统的结构概述 3.1.1信息系统的组成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通信装置、数据存储设备、规章制度和有关人员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与组织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系统、综合管理,以支持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以及各级管理决策与各项业务活动。 信息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及其存储介质 4、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设施 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 6、规章制度 7、工作人员 3.1.2信息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1.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2.组织业务的复杂性 3.社会与组织环境复杂多变 4.技术手段的复杂性 3.2 信息处理概述 3.2.1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管理机构 外问题处理管 信息对话理部收集与信决 环息输策 境信息存储出系 统 作业系统 1.信息收集 信息的收集包括原始数据的收集、信息的分类、编码及向信息存贮系统与问题处理系统传送信息等过程。

收集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系统输出信息的质量以及管理与业 务活动水平。 在信息收集工作中,必须按照统一的规范对各种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类和编码,以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准确性与效率,便于信息系统各部分以及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 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2.信息存储 从逻辑上看,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子系统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和知识库系统。 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法逐步纳入到信息系统,为了使管理者与知识工作者和可以灵活地调用、补充、修改和建立支持管理决策与知识创新的各种模型与方法,有必要建立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实现应用程序与模型的相对独立和模型资源共享。 3.问题处理 问题处理是针对各级各类管理与业务问题的需要,进行信息查询、检索、分析、计算、 综合、提炼、优化、预测、评价等工作。 问题处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系统支持管理决策成败的关键所在。 4.人机交互和信息传输出 输出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适用。 输出信息的形式清晰、内容简炼、明确、具体、易懂、便于执行、便于检查、安全保密 性好,对于实施决策至关重要。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在信息处理上,人、机必须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信息处理,有效地支持管理与业务活动。因此,信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 5.信息管理机构 信息管理机构具有以下职能: --负责制订和实施信息系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查、监督,对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协调 --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扩充进行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信息处理的软、硬件系统组织日常维护、修理与更新 3.2.2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管理活动均具有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管理活动的决策目标、信息需求、决策过程有着不同的特征。 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计划、管理控制与战术计划、作业计划和控制。这相应于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运作决策三个决策层次。 为了有效地支持各级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在处理与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时可分为以下四 个层次 :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01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6-87(20xx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65-2000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39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正式 版)

砌石结构安全检测(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3.6.1砌石结构现场安全检测一般包括以下项 目,具体实施的检测项目可根据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 与现场检测条件确定。 1石材检测; 2砌筑砂浆检测; 3砌石体强度检测; 4砌筑质量与构造检测; 5砌石结构损伤与变形检测。 3.6.2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要求参照 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 行。

3.6.3石材检测包括石材强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冻性能、石材品种等检测项目。 3.6.4石材强度可采用钻芯法或切割成立方体试块的方法检测,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5砌筑砂浆检测包括砂浆强度、品种、抗冻性和有害元素含量等检测项目。 3.6.6砌筑砂浆检测可采用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3.6.7砌石体强度检测可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及检测操作应按照GB/T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中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桥梁安全监测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桥梁安全检测系统 摘要 根据桥梁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以实现方案的安全参数的需要;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节点集、分簇和关键技术,虽然近年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已经证明了其潜在的提供连续结构响应数据进行定量评估结构健康,许多重要的问题,包括网络寿命可靠性和稳定性、损伤检测技术,例如拥塞控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桥梁安全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总体结构;关键技术 1 阻断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桥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桥梁的建设与运行规律,而特设的桥梁检测的工作情况,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一座桥的信息通常是一个孤立的片面性,这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一些桥梁安全参数复杂多变[1]。某些问题使用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发现桥梁存在的安全风险。因此长期实时监测,预报和评估桥梁的安全局势,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即通过长期实时桥跨的压力、变形等参数及测试,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和结构的评价科关键控制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问题的发现并及时维修,从而确保了桥的安全和长期耐久性。 近年来,桥梁安全监测技术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应用,它是在结构工程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这一领域中科学和技术研究的重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桥梁的安全监测系统方案的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科学技术是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无线通信,信息的相互传输,对一个具体的完成特定功能的智能功能的协调的专用网络。它是传感器技术的一个结合,通过集成的嵌入式微传感器实时监控各类计算机技术、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传感以及无线发送收集到的环境或各种信息监测和多跳网络传输到用户终端[2]。在军事、工业和农业,环境监测,健康,智能交通,安全,以及空间探索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的价值。 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网关和服务器,如图1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构成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性能)。其中从用户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是以流程为核心的,通过流程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和用户沟通;从开发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实现;从实施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发布与实施。 (1)企业的组织模型 即企业的组织结构关系,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树型组织结构图是描述企业的组织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用来搞清各部门之间的领导关系,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配备情况, 职责分工等情况,它是划分系统范围,进行系统网络规划的基础。在组织结构图中应将用户的组织结构逐层详细描述,每个部门的职责也应进行简单的描述。组织结构是用户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的载体,对分析人员理解企业的业务、确定系统范围具有很好的帮助。取得用户的组织结构图,是需求获取步骤中的基础工作之一。 用户环境中的企业岗位或角色,和组织机构一样,也是分析人员理解企业业务的基础,也是分析人员提取对象的基础。对用户角色的识别常常遗漏的是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管理人员,角色识别不全,对以后的功能识别会造成盲区。 (2)企业的流程模型

即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哪些流程、流程之间的关系、每个流程中包括哪些活动、每个活动涉及到的岗位。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要有一个总的业务流程图,将企业中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然后对每种业务进行详细的描述,使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结合起来。详细业务流程图可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形式。对企业而言需要定义关于业务流程图的描述标准,大家采用相同的图例来描述,便于管理。 业务流程图的优点: 1、绘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作业流程条理化的过程 2、表达形象直观,易于和用户交流,易于项目组内部交流调研的结果,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和用户交流调研的结果,交流的文档要通俗、易懂, 不能采用专业术语。 3、可以作为培训实施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的文档 业务流程图的缺点: 1、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调查的不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用户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对采用计算机后的管理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当前手工操作的哪些内容?能够作哪些现在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等等没有清楚的概念,因此用户无法将这些问题反应出来. 另一方面说明分析人员没有经验,对原始材料挖掘不深,不能从用户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处来用户的真正需求,不能找到当前管理中的问题。 2、对各种业务之间的总体关系没有表达出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可以将企业的每一种业务的处理流程清楚地表达出来, 但是各业务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表示出来,单看一种业务的流程图很清楚,但是却

《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附件2: 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导则 (试行) 1 总则 1.1 为做好全省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安全评价的工作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河道堤防安全鉴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全省已建设计洪水标准(重现期〔年〕)20年(含)以上、设计水位由洪水控制的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评价,20年以下的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可参照执行。 1.3 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应划分工程区段按评价单元开展,对现状河道堤防工程是否满足原设计与现行规范要求进行复核,评价工程安全类别。 1.4 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类别分为三类: 一类堤防:无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安全问题和质量缺陷,经常规维修养护可正常运行; 二类堤防: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或损坏,经局部加固后可正常运行; 三类堤防: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问题,须经除险加固后才

能正常运行。 1.5 河道堤防安全评价内容包括现场安全检查、工程质量、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交叉建筑物连接段安全和运行管理等,评价时要突出重点,因堤而异。 1.6 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评价除符合本导则外,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1 评价程序 河道堤防安全评价一般程序为:资料收集、评价单元确定、现场安全检查、典型断面选取、分项复核评价和安全类别综合评价。 2.2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基础工作,开展安全评价时应充分收集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维修加固和工程地质、流域(区域)防洪规划、洪水系列、现状堤防断面与堤顶高程及保护区社会经济等资料。堤顶高程、堤身工程质量、堤基工程地质条件等主要现状资料,应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收集,包括开展勘探、测量、检测、探测和试验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应做好资料整理、验证和分析工作。 2.3 评价单元确定 评价单元是指为评价堤防安全类别而划分的堤防工程区段,为提高评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价单元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0km。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确定为一个评价单元:

桥梁结构安全监测

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的基本内容主要为:变形(沉降、位移、倾斜)、应力、动力特性、温度以及常规外观检测等。 其中桥梁挠度是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结构有足够的刚度。 测量桥梁挠度可以在桥梁的不同部位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如机械测试仪器(包括百分表、千分表、张线式位移和挠度计)、光电成像法、倾角仪、GPS、激光图像法、连通管法。目前在监测中常用GPS进行监测,它实现桥梁动态实时、自动测量。 。传统桥梁结构应力应变测量所采用的技术模式基本是通过敏感元件(如电阻应变片、基于钢弦的振弦式应变计)将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再通过专用电学量测量仪器记录测量结果。 压电式及ICP型加速度传感器,它是使用最普遍的振动传感器,特点是稳定性好、体积小、是中高频振动的理想传感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适合超低频测量的振动传感器,其下限频率可以达到0Hz,非常适用在极低频率和静态加速度测量。伺服式振动传感器,它是测量超低频微振动的理想传感器,采用有源或无源闭环伺服技术,具有良好的超低频特性,适合超低频大量程测量和微弱振动测量。目前该类传感器在桥梁测试中普遍应用,但在长期监测系统中使用不多。 根据城市桥梁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城市桥梁宜分为以下五类: 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特大桥梁及特殊结构的桥梁。 Ⅱ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城市快速路网上的桥梁。 Ⅲ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 Ⅳ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城市次干路上的桥梁。 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城市支路和街坊路上的桥梁。 城市桥梁检查应根据其内容、周期、评估要求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

经常性检查又称日常检查或例行检查,主要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缺损并进行小修保养工作。 (1)经常性检查宜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量测工具, 定期检查是为评定桥梁的使用功能,制订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按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 (1)定期检测分为常规定期检测和结构定期检测。常规定期检测应每年一次,可根据城市桥梁实际运行状况和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等适当增加检测次数。结构定期检测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宜为1-2年,关键部位可设仪器监控测试;Ⅱ~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间隔宜为6-10年。 (2)常规定期检测宜为目测为主,并应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现场的辅助器材与设备等必要的量测仪器。 (4)结构定期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城市桥梁进行结构定期检测的原因。 2结构定期检测的方法和评价结论。 3结构使用限制,其中包括荷载、速度、机动车通行或车道数限制。 4养护维修加固措施。 2 城市桥梁常规定期检测中难以判明是否安全的桥梁。 3 为提高或达到设计承载等级而需要进行修复加固、改建、扩建的城市桥梁。 4 超过设计年限,需延长适用的城市桥梁。

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_张宇峰

文章编号:0451-0712(2005)12-0022-05 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识码:B 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 安全评价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宇峰1,徐 宏1,倪一清2 (1.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南京市 210017; 2.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摘 要: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在健康监测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与设计中所取得的成果,重点阐述了健康监测系统的目标、意义、主要内容、设计准则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安全评价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有害物质的侵蚀,车辆、风、地震、疲劳、人为因素等作用,以及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导致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影响行车安全和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重则导致桥梁突然破坏和倒塌。因此,为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加强对桥梁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从而实施合理的养护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传统上,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评估是通过人工目测检查或借助于便携式仪器测量得到的信息进行的。但人工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美国联邦公路委员会的最近调查表明,由人工目测检查做出的评估结果有56%是不恰当的。传统检测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有诸多检查盲点;(2)主观性强,难于量化;(3)缺少整体性;(4)影响正常交通运行;(5)周期长,实时性差。 收稿日期:2005-06-02 A Study on Shear Lag Effect for Continuously Curved RC Box Girders HU Zhao-tong1,LIU Yun-xin1,2,CAI Jian-ming3 (1.Institute of High w ay,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2.China Zhongtie M ajor Bridge Reconnais sance and Design Institute,W uhan430050,China; 3.Quzhou Commu nication s Design Co.Ltd.,Quz hou324002,Chin a) Abstract:T he finite element m 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hear lag effect of continuously cur ved RC box g irders.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cur vature radius,ratio of height to w idth,distance of w ebs,bearing offsetting of single-pedestal pier,number s of cro ss boards and forms of beam section.Based on the load testing in a real bridg e,the deflectio n,strain,stress and shear lag co efficients are calculated. The r ules of shear lag co efficients changing w ith the affecting factor are summ ar ized.It is proved that cur-vature radius is the m ost im po rtant affecting factor and the sug gestions on diminishing the shear lag effect in desig n are made. Key words:continuously curved box girder;shear lag effect;curvatur e radius  公路 2005年12月 第12期 HIG HW A Y Dec.2005 N o.12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 (1).事务数据处理系统 (2).操作控制系统 (3).管理控制系统 (4).战略计划系统 2.基于组织职能的系统结构(横纵) 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事务处理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战略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借口部分 5.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决策支持系统 2 电子商务3.电子政务4农业信息化——电子农务5电子法务 6.管理的概念(职能和特征) 特征: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即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管理环境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7.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星系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会产生某种影响 特征:1事实性2可识别性3可处理性4可存储性5可共享性6可传递性 8.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是: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8.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范围 范围: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5个层次产品企业国名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信息化 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人性化 9系统的含义和具备条件 含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作用和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条件:1要有2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的功能 10.系统的一般模型一个图输入输出处理环境边界什么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6-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公安部令1994年4月10日第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 3.1经营单位应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其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录B)相一致。 2新设立的经营单位应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文件,新项目应有竣工验收批准文件,其批准文件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相一致。 3.3租用场地、设施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持有租赁合同,其租赁合同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相一致。 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4.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经营单位

大坝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大坝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三、基础资料 四、现场安全检查 五、大坝安全专项分析评估 六、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基础资料 1 工程规划、勘测、设计、试验资料 2 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查)资料 3 验收资料 4 监测资料 5 运行管理资料 6 历次加固处理资料 7 此前的大坝安全鉴定资料等 ?“三无” 、“三边”工程,基础资料匮乏,补充工程地质勘察及必要的混凝土与金属结构检 测 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审查意见表 有关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 ☆现场安全检查 由鉴定组织单位组织大坝现场安全检查组,根据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计划,通过座谈、查阅档案资料、现场察看与询问以及测量等手段,对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运行现状及大坝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填写现场安全检查表,编写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鉴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大坝安全专项分析评估 1 工程质量评价 2 运行管理评价 3 防洪安全复核 4 结构安全评价 5 渗流安全评价 6 抗震安全评价 7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1 工程质量评价 1 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 评价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含基础处理、结构形体和材料等)是否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或规定要求; 3 核查工程投入运用后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能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4 为大坝安全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原体参数。 ?评价应通过现场巡视检查,历史资料考证分析,补充勘探、试验、检测等途径综合进行。 2 运行管理评价

?包括对大坝运行、维修、安全监测等方面情况的评价。 ?运行、维修、安全监测三方面均达到要求,大坝处于完整的可运行状态,可认为大坝运行 管理“好” ; ?三方面大多满足有关要求,大坝运行基本正常,可认为大坝运行管理“较好” ; ?三方面大多达不到有关要求,大坝无法正常运行,可认为大坝运行管理“差” 。 3 防洪安全复核 1 考虑建坝后环境的改变,复核并确定水库防洪标准; 2 根据运行期延长的水文资料对设计洪水进行复核; 3 调洪计算; 4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5 溃坝损失评估。 3.1 防洪标准复核 3.2 设计洪水复核 ?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由流量资料或雨量资料推求。 ?对天然河道槽蓄能力较大的水库,应采用入库设计洪水资料进行复核计算。若设计阶段采 用坝址设计洪水的,应尽可能改用入库设计洪水,或估算其不利影响。 ?对于难以获得流量资料的中、小型水库,可采用雨量资料或经验公式推求洪水的方法,但 应对其计算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 3.3 调洪计算 ?核定起调水位 ?复核调洪运用方式 ?复核水位~库容~泄量曲线 ?根据入库洪水过程、库容曲线、泄量曲线以及水量平衡推求水库水位变化过程和泄洪过程。 3.4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坝顶超高与防渗体顶高程复核 ?Y=R+E+A ?波浪爬高R ?风壅增高E ?安全加高A 3.5 溃坝损失 ?生命损失 ?经济损失 ?社会、环境影响 “洪水淹没图” 4 结构安全评价 ?复核计算大坝、近坝库岸及与大坝安全有关的其它建筑物在静力条件下的变形、强度及稳 定是否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土石坝-大坝变形及稳定分析; ?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及泄、输水建筑物-强度及稳定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