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选接触器继电器口诀总结

电机选接触器继电器口诀总结
电机选接触器继电器口诀总结

1.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0.5、0.75、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

300

2.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

3.估算口诀:

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

(1)、

(2)、

(3)、

(4)、

(5)、

(6)、

(7)、裸线加一半:裸铝线的载流量计算后再加一半

(8)、铜线升级算:铜导线的载流量,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4.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2)、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

组,倍数依次减0.5

(3)、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

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

的载流量。

(4)、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诀计算载流量的80%、70%、60%。

5.

6.三相380V电机,每千瓦电流按2A计算;三相380V电焊机,每千瓦电流按2.7A计算

单相220V电机,每千瓦电流按8A计算;单相220V电焊机,每千瓦电流按4.5A计算

7.根据三相电机容量求额定电流

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点七六

(1)、容量为KW,电压为KV,电流为A

(2)、 0.76是考虑电机功率因数和效率而得的综合数值,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

0.9;该数值适用于几十千瓦以上的电机,对10KW以下的电机显得大些,但对选开

关、接触器、导线影响很小。

(3)、专用口诀: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4)、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计算的电流与电机铭牌上的电流有误差,千瓦数较大的算得的电流比铭牌上的略大些;千瓦数较小的算得的电流比铭牌上的

略小些;在计算额定电流时,只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8.计算380V电机保护熔体电流

中小电机熔体流,四倍容量千瓦数

(1)、规定一:三相380V电机的短路、过载保护用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为1.5-2.5倍电机额定电流

(2)、规定二:三相电机保护熔体额定电流为电机启动电流的40%。启动时间小于3s 的,为0.25-0.4倍启动电流;启动时间3-8s的,为0.35-0.5倍启动电流;启动

时间大于8s或反接制动的,为0.5-0.6倍启动电流。电机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4-7倍。

(3)、 10KW以下,经常启动的电机,选取靠近但大于口诀计算值的标准熔体规格线号;10KW以上,长期连续运行的电机,,选取靠近但小于口诀计算值的标准熔体规

格线号。

9.计算380V电机热继电器热元件额定电流和整定电流

电机过载热保护,号流容量两倍半,两倍千瓦数整定

(1)、根据电机额定电流选择热元件整定电流,整定电流为0.95-1.05倍电机额定电流

(2)、热继电器在长期过载20%时应可靠动作,动作时间必须大于电机启动或长期过载时间的规定,热元件运行时,调节机构的刻度中线电流值为热元件整定电流值。

(3)、启动条件严重而可能启动失败,需要限制启动时间,长期无人监视或3KW以上的电机,宜装设过载保护。

(4)、热继电器动作后,自动复位要在5min后方可复位;手动复位在2min后按动复位按钮,不可在此时间之前重新启动电动机。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热

元件的额定电流。

10.计算380V电机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等级

远控电机接触器,两倍容量靠等级;频繁启动正反转,靠级基础升一级。

(1)、电机接触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动机的额定值,电机频繁启动,有反转或反接制动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降低一个等级使用。

(2)、选配的交流接触器,额定电压一定要大于或等于380V,吸引线圈的电压必须对号入座连接控制电路电源。

11.计算电机星三角启动的动作时间

电机启动星三角,启动时间好整定;容量开方乘以二,积数加四单位秒

(1)、时间继电器应在现场进行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是电动机的启动时间,时间继电器调整时,不接入电动机进行调整,继电器动作时间与电动机启动时间不

一致,应微调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再进行试验,两次试验的间隔要在90s以上。12.计算电机断路器脱扣器整定电流

控制电机脱扣器,整定电流容量倍;电磁脱扣是二十,较小电机二十四;

延时脱扣三倍半,热脱扣器整两倍

(1)、低压断路器用在对笼型电动机供电的线路上做不经常操作的断路器,利用其中的电磁脱扣器做短路保护;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或热脱扣器做过载保护(2)、低压断路器短路保护电磁脱扣器的瞬时脱扣整定电流为电动机启动电流的

1.7-2倍,即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倍左右,

(3)、过载保护的低压断路器,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电流整定值按电机额定电流的

1.7倍选择;热脱扣电流整定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电机的额定电流

13.计算电机空载电流

电动机空载电流,容量八折左右求;新大极少六折算,旧小极多千瓦数

(1)、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三相绕组中通过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绝大部分的空载电流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称为空载励磁电流,是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

还有很小一部分空载电流用于产生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的各种功率损耗,这一部分是

空载电流的有功分量。因占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空载电流可以认为都是无

功电流。它越小越好,这样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提高了,对电网供电是有好处的。

(2)、一般小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30%-70%,大中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20%-40%。在检查和修理电动机时,经常要通过测量它的空载电

流来判断该电动机是否正常。

(3)、一般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值为电动机额定容量千瓦数的0.8倍左右。新系列、大容量、极数偏小的2极电动机,其空载电流为容量的0.6倍左右,旧的、老式系列、较小容量、极数偏大的8极以上电动机,其空载电流近似等于容量千瓦数。

14.根据低压用电器容量算额定电流

单相电机二百二,一个千瓦八安培

二百二的电焊机,四点五倍千伏安

三百八的电焊机,二点六倍千伏安

三相电阻电热器,千瓦一点五安培

二百二的电热器,千瓦四点五安培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是什么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是什么? 2016-06-12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电磁式开关电器,但前者属于工作在控制回路中的开关电器,而后者属于工作在主回路中的开关电器。 我们先看两者的共同特征: 第一个概念,叫做转换深度: 式中的叫做断开或者截止时的电阻, 叫做接通或者导通时的电阻,h叫做转换深度 对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对于无触点的电器, 。 正是由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它的转换深度比较高,从而保证在接通电路时,开关电器的执行电流电能损耗小,对被控电路的影响也小;断开电路时,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其执行电路ide电阻非常高,从而可以保证电器的耐压水平。 相比之下,无触点电器在开断后,它不会产生电弧。但无触点电器的转换深度比较低,因此其损耗较大,且发热相对要严重得多。 第二个概念,关于电磁式电器的结构 电磁式电器的结构包括触头部件、操动系统和线圈等部件,还有灭弧系统及部件。电磁式电器分为三类,有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其它专门功能的继电器(例如温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等)。 接触器也具有这些结构特征。

简单描述: (1)当电磁式继电器的激磁线圈通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增加并在电磁系统中产生磁通,其中衔铁与铁心之间气隙中的磁通将作用于衔铁。 随着工作磁通逐渐增加,作用于衔铁上的电磁吸力(转矩)也越来越大。当电磁吸力大于系统反力时,衔铁将绕其转动轴转动带动其执行部分(触头系统)的动触头C0运动,从而实现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变位。 (2)激磁线圈断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减小,电磁系统中的磁通也逐渐降低,工作气隙磁通也随之降低,作用于衔铁上的电磁吸力越来越小。当电磁吸力小于衔铁反力时,衔铁在系统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其初始位置返回,带动动触点C0向其初始位置运动,直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头复位。 第三个概念,叫做电磁式电器的返回特性

继电器和断路器的区别

接触器: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控制单一设备,如某台电机,也是一种开关,但它能被控制,如用继电器控制,适合作频繁动作,但一般容量比较小,没有保护功能,事故时不能自己跳闸; 断路器:也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即可控制单一设备,又可控制多个设备,但不适合频繁动作,容量可作的很大,有保护功能,事故时能自己跳闸; 继电器:是辅助电路上的,不能通过大电流,是典型的“小”东西控制“大”东西。 举一个例子,某一条线路带一个小型电机,电机开5分钟停5分钟;这要在线路的出口安装断路器,当电机出现问题时及时跳闸,在电机的电源入口处串入接接触器,用它实际控制电机的开、停,用继电器组成5分钟延时电路,来控制接触器。 接触器线圈是220V的交流,也有直流,个比较大 继电器线圈是24V直流,作用是小电压控制大电压,个比较小 断路器就是闸,一过流自动跳,想再通电需要合闸。 接触器:接触器有电磁线圈静衔铁动衔铁触点及灭孤罩等部件组成,通过按钮或相关控制线路控制线圈牵引动衔铁带动动触点以实现电路(主要是负荷回路)通断的目的,在对线路断开时有良好的消孤功能; 断路器:应用在主电路上实现主电路通断的开关,一般由定触头动触头组成(常见如闸刀开关),过负荷能力大,通断状态直观可见,没有其它保护功能; 继电器: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起着各种指令及控制信号驱动接触器动作和实现系统逻辑程序的功用,结构跟接触器相似,触点多少不一因应使用要求而先择(通断电流较小,不具备消孤功能), 接触器断路器继电器谈不上有啥特别联系,在系统中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功能作用; 1、接触器: 灭弧能力强(相对来说),一般加按钮用来控制电路中频繁启动的设备,实现按钮控制,很方便。(关键:控制某一设备) 2、断路器: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具体保护功能视型号决定。一般用来控制线路的通断某一线路和控制小容量设备的启动。(关键:控制某一线路或小设备) 3、继电器 1)、用于构成保护回路。相当于保护回路的“CPU”。简单来说:保护回路是由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信号,通过继电器判断是否需要动作。 2)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它们是可以构成延时效果,或者增加触头数目,或者增加触头容量等效果。(关键:用于二次回路) 接触器: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控制电机。如行车CJ12-100A的大接触器,380V,给电就吸,一吸住电机就转。 继电器:是辅助电路上的,不能通过大电流,控制逻辑程序的和信号的。如延时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保护继电器、控制电机的过流保护。 断路器:应用在主电路上实现主电路通断的开关,如空气开关,过流、短路可以跳闸。如:DZ47-1O0的小型断路器控制电机和照明开关。 继电器,接触器应该说是同一类型的器件,通过线圈而达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一般使用在电气的自动控制回路上。 断路器就是通常说的自动开关,是一种开关器件,它具有分断负载电流的作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 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也很多,有时间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分类很细,主要用于二次保护,用接触器电流较大,一次为铁磁线圈和主触头。在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以用接触器代替。当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不够用时可加一继电器作辅助触点来实现各种控制。 设计不一样,样子一看就看出来了,一个就是是为直接控制电器设备强调大电流通短可靠性触电不烧结,一个是为了控制继电器或其他辅助设备(灯光阀体之类的),强调功能性,原理是一样的,设计理念不一样,就如同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你就是用同轴接个灯炮也能亮(只要耐压够)其本身也可以供电,如共电式的电视系统;你用小线径电力电缆做控制电缆也可以,没甚么分别,但是但从使用领域和设计方向上完全是不同的,根本就是两种东西。两个圈,只有一小部分交集。 继电器一般触点容量为5A(当然也有特殊的),这样触头可以增加数量和其它功能(时间、电流、电压等),使得联锁控制要求能够达到。继电器由于容量小,接触器线圈容量也小,处于主令控制元件和接触器之间便于使用。接触器主要用于主回路控制使用设备,所以电流从几安培至数千安培电流。增加了灭弧装置,并且根据使用情况有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使用灭弧罩是灭弧装置的一种方法,接触器每组触点独有一个腔体,对灭弧有很大的好处,独立的腔体也是一种灭弧装置,而继电器一般是多组触点共用一个腔体,所以灭弧性能不好,在交流电路中不能承受大电流。“低压接触器”对灭弧装置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AC24V/20A的交流接触器和AC380/20A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是一样的,即使是AC24V/5A的中间继电器也是有灭弧装置的,因为它每组触点拥有一个独立的腔体。接蟹器有灭弧装置可以分断较大的电流.一般指10A以上.。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用下动作。 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置,一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作。 其实原理都一样,主要是触点容量不同,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主要用于控制,接触器容量大,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用于主回路较多。 在一个控制回路中是离不开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

继电器与接触器差别

请问继电器和接触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8-8-29 16:28 |提问者:jixie1999 最佳答案 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一个控制回路中是离不开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也很多,有时间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分类很细,主要用于二次保护用接触器电流较大,一次为铁磁线圈和主触头。在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以用接触器代替。当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不够用时可加一继电器作辅助触点来实现各种控制。 设计不一样,样子一看就看出来了,一个就是是为直接控制电器设备强调大电流通短可靠性触电不烧结,一个是为了控制继电器或其他辅助设备(灯光阀体之类的),强调功能性,原理是一样的,设计理念不一样,就如同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你就是用同轴接个灯炮也能亮(只要耐压够)其本身也可以供电,如共电式的电视系统;你用小线径电力电缆做控制电缆也可以,没甚么分别,但是但从使用领域和设计方向上完全是不同的,根本就是两种东西。两个圈,只有一小部分交集。 继电器一般触点容量为5A(当然也有特殊的),这样触头可以增加数量和其它功能(时间、电流、电压等),使得联锁控制要求能够达到。继电器由于容量小,接触器线圈容量也小,处于主令控制元件和接触器之间便于使用。接触器主要用于主回路控制使用设备,所以电流从几安培至数千安培电流。增加了灭弧装置,并且根据使用情况有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使用灭弧罩是灭弧装置的一种方法,接触器每组触点独有一个腔体,对灭弧有很大的好处,独立的腔体也是一种灭弧装置,而继电器一般是多组触点共用一个腔体,所以灭弧性能不好,在交流电路中不能承受大电流。“低压接触器”对灭弧装置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AC24V/20A的交流接触器和AC380/20A的交流接触器,灭弧装置是一样的,即使是AC24V/5A的中间继电器也是有灭弧装置的,因为它每组触点拥有一个独立的腔体。接蟹器有灭弧装置可以分断较大的电流.一般指10A以上. 接触器的触头容量一般比继电器的大,有灭弧装置 回答者:热心网友| 2008-8-29 09:42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 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 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 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 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经念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一般设计法):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利用各种典型的线路环节,直接设计控制线路。 一、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 试设计龙门刨床的横梁升降控制系统。 横粱机构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 1、保证横梁能上下移动,夹紧机构能实现横梁夹紧或放松; 2、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操作:当横梁上下移动时,应能自动按照放松横梁→横梁上下移动→夹紧横梁→夹紧电机自动停止运动的顺序动作; 3、横梁在上升与下降时应有限位保护;

4、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及正反向之间应有必要的联锁。 二、控制线路设计步骤 1、设计主电路 横梁升降:横梁升降电动机Ml ——正反转(KMl、KM2) 夹紧放松电动机M2 ——正反转(KM3、KM4) 2、设计基本控制电路 横梁移动为点动控制,通过两个中间继电器KA1和KA2实现。 3、选择控制参量,确定控制方案 横梁放松:行程开关SQ1 横梁夹紧:电流继电器KI 横梁夹紧可以用时间、行程和反映夹紧力的电流作为变化参量采用行程参量,当夹紧机构磨损后,测量就不精确,如用时间参量,更不易调整准确,

所以选用电流参量进行控制为好,其动作电流整定在额定电流的两倍左右。 当横粱移动停止,如上升停止,点动按钮SB1松开(行程开关SQ1压合)KM3得电,夹紧电机立即自动起动。当夹紧力电流达到KI的整定值时,KM3失电,自动停止夹紧电动机的工作。 4.设计联锁保护环节 KAl、KA2常闭触点实现横梁移动电机和夹紧电机正反向工作的联锁保护。 5、横梁上下的限位保护 行程开关SQ2和SQ3分别实现向上或向下限位保护。 SQ1除了反映放松信号外,还起到了横梁移动和横梁夹紧间的联锁控制。 6、线路的完善和校核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区别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用下动作。 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置,一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作。 其实原理都一样,主要是触点容量不同,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主要用于控制,接触器容量大,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用于主回路较多。 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接触器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只是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故体积也较大。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 主要内容: ? 6.1常用低压电器 ? 6.2电气原理图 ? 6.3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 6.4其他常用基本控制线路 ? 6.5自动循环工作控制线路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学习要求: ? 熟悉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作用、特点、应 用场所和表示符号;
?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基本控制 环节和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式;
? 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力拖动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起动、调速、 停止、反转、制动等过程所实施的控制。可按 作用方式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 手动控制:用闸刀、转换开关等手控电器来实 现电动机传动控制。
? 自动控制:用自动电器来实现电力拖动控制, 控制系统也向无触点连续控制、微机控制发展, 但由于继电器—接触器所用的控制电器结构简 单价格便宜,对小型机床、老机床的改进中也 还是很重要,本章,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控制电 器与执行电器,在此基础上,分析继电器—接 触器的基本路线。

6.1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
1.概念 ☆控制电器(用于生产机械中)多属低
压电器,U <500V
☆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及用来控制、 调节和保护用电设备的电气器具。

2.分类
ぬ电器按动作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
? (1)非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没有动力 机构,依靠人力或其他外力来接通或切断电路, 如:刀开关、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等。
? (2)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有电磁铁等 动力机构,按照指令、信号或参数变化而自动 动作,是工作电路接通和切断,如:接触器、 继电器、自动开关等。

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一、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1。接触器用来接通或断开功率较大的负载,用在(功率)主电路中,主触头可能带有连锁接点以表示主触头的开闭状态。 2。继电器一般用在电器控制电路中,用来放大微型或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以驱动较大的负载。如可以用继电器的触点去接通或断开接触器的线圈。一般继电器都有较多的开闭触点,当然继电器通过适当的接法还可以实现某些特殊功能,如逻辑运算等。 3。以上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通过控制线圈的有电或无电来驱动触头的开闭,以断开或接通电路。属于有接点电器。线圈的控制电路与触点所在的电气回路是电气隔离的。 4。触发器一般是指数字逻辑器件(如集成芯片),通过外部触发条件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如d触发器、t触发器、j-k触发器、r-s触发器等。简单的触发器也可以用分离电子器件来实现。触发方式有多种,如:上升沿、下降沿、高电平、低电平。 什么是接触器?对于延时继电器或延时头来说,延时接通与延时断开的区别是什么?何为自锁型接触器?LC1-D15000M7C接触器不能吸合的说明 什么是接触器? 接触器用以接通和分断负载。它与热过载继电器组合,保护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它与继电控制回路组合,远控或联锁相关电气设备。 交流接触器: 典型结构分为双断点直动式(LC1-D/F*)和单断路转动式(LC1-B*)。前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后者维护方便、易于配置成单极、二级和多极结构,但体积和安装面积大。 直流接触器: 其动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相似,但直流分断时感性负载存储的磁场能量瞬时释放,断点处产生的高能电弧,因此要求直流接触器具有一定的灭弧功能。中/大容量直流接触器常采用单断点平面布置整体结构,其特点是分断时电弧距离长,灭弧罩内含灭弧栅。小容量直流接触器采用双断点立体布置结构。 真空接触器: 真空接触器(LC1-V*)其组成部分与一般空气式接触器相似,不同的是真空接触器的触头密封在真空灭弧室中。其特点是接通/分断电流大,额定操作电压较高。 半导体式接触器:主要产品如双向晶闸管,其特点是无可动部分、寿命长、动作快,不受爆炸、粉尘、有害气体影响,耐冲击震动。 对于延时继电器或延时头来说,延时接通与延时断开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延时头或延时继电器都含有一开一闭两个触点,且必经过一段延时才动作。 所谓延时接通型,即上电后触点不立即动作,经一段延时后才动作,一般情况下常开常闭触点同时动作(特殊产品除外)。 所谓断电延时型,即上电时立即动作,断电时不立即动作,经一段延时后动作。它与延时接通型的区别在于计时的起始点不同,它是在断电时开始计时,而延时接通型是在上电时开始计时。它与延时接通型一样,一般情况下常开常闭触点同时动作(特殊产品除外)。 何为自锁型接触器? CR1系列接触器为自锁型接触器, 电流范围为150A---1800A, 它有两个线圈, 一个为吸合线圈, 另一个为释放线圈, 它们都为脉冲控制型, 当给通电线圈一个电脉冲时接触器吸合并自锁, 当给释放线圈一个电脉冲时接触器释放,脉冲宽度最好大于1秒。 二、接触器的符号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如图l所示,文字符号为KM。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概念题(自学题)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概念题 1.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 (b)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 (c) 实现短路保护 2.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功能是实现( )。 (a)短路保护(b)零压保护(c)过载保护 3.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中,正转接触器与反转接触器间 的互锁环节功能是( )。 (a)防止电动机同时正转和反转(b)防止误操作时电源短路 (c)实现电动机过载保护 4.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自锁环节的功能是( )。 (a) 具有零压保护(b)保证起动后持续运行(c)兼有点动功能 5. 为使某工作台在固定的区间作往复运动,并能防止其冲出滑道,应当采 用( )。 (a)时间控制(b)速度控制和终端保护(c) 行程控制和终端保护 6.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应 当是( )。 (a)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接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 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b) 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接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 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c) 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接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 的线圈并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7. 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自锁环节触点的正确连接方法是( )。 (a) 接触器的动合辅助触点与起动按钮并联 (b) 接触器的动合辅助触点与起动按钮串联 (c) 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点与起动按钮并联 [1.b 2. c 3 b 4. b 5.c 6. b 7. a ]

实验5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DOC)

实验五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熟悉其使用方法; 2、了解基本控制电器的主要结构和动作原理,掌握其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 3、掌握几种典型控制环节。 4、培养连接、检查和操作控制电路的能力。 二、预习要求 1、预习有关低压电器和继电接触控制的有关知识。 2、看懂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了解各触点及其它元件的作用。 3、了解实验设备、低压电器型号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认识与检查 (1)从外观上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形式;观察电动机上的铭牌数据;根据实验室电源等级,判断电动机的额定接线方法应是△形接法还是Y形接法。 (2)观察和熟悉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等电器的主要结构,分清各种触点、控制线圈、发热元件的接线插孔及面板符号。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 (1)图5-1为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图,按图接线。先接主回路,后接控制电路。 (2)检查接线是否有误,对照原理图,按接线顺序复查一遍。检查无误后,合上电源刀闸开关Q,按下启动按钮SB2,待电机达到稳定转速后,按动SB1停车,观察接触器和电机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电动机或接触器声音异常,应立即关闭总电源,然后分析故障原因。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按图5-2所示接好实验控制线路图,检查方法同上。一定要确保主电路正确无误,然后才可合闸实验。依次按下正转、停止、反转、停止按钮,观察接触器的工作情况和电动机转向的变化。

4、在实验3的基础上加机械互锁,实现不停车可以直接反转。 5、设计型实验(选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周期性往复启停控制 画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交与老师审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控制功能要求: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按启动按钮电机启动,转动5s后自动停止,停止7s后又自动启动,如此反复运行,直到手动停止为止。用一个60W/220V的灯泡指示电机的运行。 四、注意事项 1、首先要认清接线板上线圈、触点的符号和端子,再进行接线,以防短路; 2、必须遵守“先接线,后合闸”和“先拉闸,后接线”的安全操作规则; 3、启动电动机时,密切注视电动机工作是否正常,若发现电动机有“嗡嗡”声或不转等异常现象,应马上拉闸,排除故障。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好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2、简述交流接触器及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3、画出实验中故障现象的原理图,并分析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六、预习思考题 1、主电路的短路、过载和失压三种保护功能是如何得到的,在实际运行中这三种保护功能有什么意义? 2、主电路中熔断器、热继电器是否可以采用任一种就能起到短路及过载保护作用,为什么? 3、在电路中,如果缺少一个作自锁作用的触头,你能想法代替吗?画出这时的控制电路图,但需指出它存在的缺点。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实验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熟悉一些最基本的控制线路和构成原理。 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计控制方案并在实验装置上实现。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卧铣床主轴电机控制系统 (1)控制对象:有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M1拖动一个油泵,作为机床润滑系统 的动力,单向运转即可;M2为主轴电机,要求能正反转运行。 (2)控制要求:整个系统只有Ml起动后,M2才可能起动;要停车时,只有 M2先停车,Ml才可能停转,即实现顺序控制。M2具有正反转功能,正反转的转换不可直接进行,必须先停车,再反转。M2的每次起动(不论正转或反转)都采用Y—Δ起动。而Y—Δ起动是由时间继电器(设定延时时间为5s)自动转换的。 三、实验设备 表8-1 实验设备表 四、提示 1.设计思路 卧铣床主轴电机控制系统。用四只交流接触器分别控制正、反转及Y接Δ接。若某接触器(如KM l正转)的辅助触头不够用,可选择与其功能相同的接触器触头来代用(如KM4三角接法接触器)。 2.简要说明 设计继电控制系统时,首先要了解课题(即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还要了解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等。在进行具体线路设计时,一般先设计主电路,然后设计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局部照明电路等。初步设计完成后,应仔细检查线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尽可能使之完善与简化,最后进行电器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1)能满足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按照工艺的顺序准确而可靠地工作。 (2)线路力求简单,正确合理地选用各种电器。 (3)操作、调整和检查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