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1.在○里填上“>”“<”或“=”。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2.在○里填上“>”“<”或“=”。

43+5○50 41+37○75 90○19+71

73-25○45 79○95-16 89-33○59

3. 在○里填上“>”“<”或“=”。

42-8○35 63-3○66

46-7○39 72+9○73

28+4○34 54+4○60

4. 在○里填上“+”“-”“╳”或“>”“<”“=”。4○6=24 25+8○35 2╳6○12 4╳9○34 30○6=24 34-20○15 5╳7○32 8╳9○73

5.在○里填上“>”“<”或“=”。

15厘米○12厘米 4米○5厘米

98厘米○1米 20米○15米

34+44○80 56○24+39 15+69○48 14+27○41 80○32+36 34+24○58

7.在○里填上“>”“<”或“=”。

87-44○45 34+34○76-12

67-34○33 72+9○65-43

65-5○59 54+4○64-3

8.在○里填上“>”“<”或“=”。

35○48-19 35-17○25

62○52-21 77-59○48+12

92-57○71-36 34+34○70-24

9.在○里填上“>”“<”或“=”。

43-7○34 35+5○41 34+4○52-12 65+6○71 54-19○34 45-38○12-5

10.在○里填上“>”“<”或“=”。

5+5○5╳5 6○5╳1 4╳5○25

2╳5○5╳2 3╳5○10 5╳5○21

3╳4○9 2╳2○6 4╳3○12

2╳1○1+1 1╳4○3 10-2○2╳4

4╳2○7 2╳3○7 4╳1○16-12

12.在○里填上“>”“<”或“=”。

2╳3+1○6 2╳4-4○4 3╳4-6○6 5╳3+4○20 3╳4+10○22 5╳4-5○14

13.在○里填上“>”“<”或“=”。

2╳6○3+4 4╳6-6○18 2╳6-6○6

6╳4○25-2 6╳6○18+10 6╳3○6+6+6

14.在○里填上“>”“<”或“=”。

3╳7○22 4╳7○3╳5+13 4╳6○4╳7 4╳7○27 6╳6○5╳6+5 6╳7-5○36

15.在○里填上“>”“<”或“=”。

8╳3○4╳6 8╳7○6+32 6╳5○6+5

2╳4○3+8 7╳4○3╳8 20-8○6╳3

9╳4○8╳5-4 2╳9○3╳9

6╳9○8╳8 9╳9○9╳8+9 5╳8+6○5╳9 9╳7○7+9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精品文档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题目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7 + 0 ○6 + 17 - 1 ○4 - 49 + 0 ○8 - 7 6 - 3 ○3 + 1 5 + 4 ○6 - 0 1 + 2 ○7 + 39 - 2 ○4 - 4 5 + 2 ○4 + 6 9 - 0 ○1 - 09 + 1 ○4 - 28 + 1 ○5 + 4 2 - 2 ○6 + 3 9 - 1 ○6 + 0 2 - 0 ○7 + 18 - 1 ○1 + 4 2 + 0 ○6 - 6 3 + 3 ○8 + 2 5 - 4 ○6 - 49 + 1 ○1 - 07 - 0 ○9 + 0 1 + 1 ○4 - 1 6 + 1 ○4 + 310 - 2 ○4 - 29 + 0 ○4 + 6 7 - 2 ○3 - 2 4 + 2 ○8 - 4 5 + 4 ○5 + 4 4 - 0 ○3 + 6 4 - 1 ○1 + 2 3 - 3 ○3 + 1 5 - 4 ○6 + 2 4 + 6 ○3 - 2 9 + 1 ○3 + 57 - 7 ○6 - 2 1 + 1 ○1 - 0 3 - 3 ○10 + 0 1 + 1 ○9 - 78 + 1 ○9 + 09 - 1 ○4 - 4 2 + 7 ○1 + 8 6 - 3 ○5 - 5 3 + 3 ○9 - 4 4 + 1 ○8 + 28 - 0 ○8 + 1 7 - 4 ○7 + 0 4 - 1 ○1 + 8 4 - 0 ○5 + 58 + 1 ○8 - 6 9 + 1 ○8 + 29 - 6 ○5 - 0 2 + 8 ○8 - 010 - 5 ○2 + 5 6 + 0 ○7 - 4 4 + 3 ○1 + 3 5 - 1 ○9 - 1 4 + 5 ○10 + 0 3 - 1 ○3 - 3 4 + 3 ○2 - 0 2 + 2 ○7 + 29 - 3 ○7 + 2 1 - 1 ○3 + 1 2 - 1 ○5 + 2 6 - 0 ○8 + 19 + 0 ○7 - 6 8 + 1 ○9 + 17 - 0 ○2 - 0 6 + 1 ○3 - 19 - 8 ○8 + 2 6 + 1 ○8 - 2 6 + 2 ○2 + 2 2 - 0 ○3 - 07 + 3 ○5 + 0 6 - 1 ○9 - 0 6 + 2 ○6 - 38 + 0 ○5 + 0 5 - 3 ○3 + 7 6 - 0 ○5 + 29 - 2 ○7 + 07 - 5 ○9 + 1 5 + 2 ○3 - 0 2 + 3 ○3 + 2 4 - 1 ○9 - 4 1 + 8 ○9 - 110 - 6 ○8 + 1 2 + 8 ○7 - 410 + 0 ○6 + 3 2 - 2 ○5 - 1 6 + 4 ○7 + 1 7 - 1 ○9 - 8 3 + 2 ○10 - 7 3 + 1 ○8 + 1 4 - 0 ○4 + 5 10 - 4 ○6 + 2 4 - 1 ○7 + 1 1 - 1 ○7 + 2 4 + 6 ○4 - 3 3 + 2 ○9 + 1 5 - 1 ○2 - 2 3 + 6 ○8 - 8 3 - 3 ○2 + 4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附练习)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附练习) 比较大小是小学数学中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小学阶段常见的个位数比大小、多位数比大小、小数比大小、分数比大小等。今天,小初老师就给大家整理了部分小学阶段常用的比大小的口诀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位数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大小看高位,整数大时数就大。 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大时数就大, 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百分位大时数就大。 比较大小练习 5( )4 3()5 2()2 1()3

4()3 2()1 5()5 4()5 10+7()17 9+5()15 7+6()12 6+5()10 3+8()13 9+2()12 17()7+7 17()9+6 12()7+5 8()8+2 13()8+4 14()5+7 4+7()7+4 7+8()15-5 8+5()8-5 6+8()9+6 2+9()14-2 11+5()7+8 5+9()10+4 13-2()11+1 27+21( )45-21 47-26( )18+28 50+25( )60+28 44-43( )62-5 55+14( )55+23 54+36( )28-13 41+15( )43-22 59-42( )78-52 9×9( )8×9 3×2( )7×2 8×4( )3×8 6×9( )8×2 5×7( )6×9 2×8( )9×4 6×5( )7×3 7×2( )3×4 20÷5( )12÷2 24÷8( )16÷8

18÷6( )12÷3 14÷7( )28÷4 81÷9( )40÷8 15÷5( )35÷7 63÷7( )42÷6 36÷9( )32÷4 3.01( ) 2.99 9.44( ) 9.46 3.567( )3.576 15.60()15 1()0.999 10.10()10.1 7.3( )7.9 1.35( )1.350 6.58( )6.85 6.7( )8.2 0. 09( ) 0.1 7.4 ( )7.14 3.14( )4.13 10.347( )10.343 0.473( )0.46 12.001( )12.01 5.192( )5.129 0.6()0.60

比大小小学数学三年级

比大小小学数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dm2 小正方形,水彩笔 教师准备:涂好1/4、3/4颜色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吸铁石,苹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董老师知道我们三(2)班有48位学生,你们知道三(1)班有多少人吗?36人,48和36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 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还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是5.73元,谁能说出一个比5.73要大的小数?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师: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贴课题) 那你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二、探讨 (一)、 1、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型 (1)、(板书“3/4 1/4”)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 (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下,看这张正方形纸,我把它平均分成四分,把其中的一分涂上颜色,拿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分,把其中三份涂上颜色。通过涂色,(板贴图)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那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板书“>”)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摆苹果比大小 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接下来董老师要分苹果了,老师这有8个苹果,分给袁霜凌1/8,给商伟寅3/8个,请问我给谁的苹果多?为什么? 3、试一试,找规律 (1)、师:看来同学们都可以借助图形来比分数大小了,请同学们翻开书本58页,完成第1、2题,左边2题。 (2)、报答案(板书3/10 7/10) 观察三组分数,找找规律? 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二) 分母不相同的情况下呢? 1、猜一猜 1/2 1/4 1/8哪一个大? 2、展示比大小 3、完成试一试 4、观察找规律 板书: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对答案 3、数学故事 两个小熊分苹果,怎样分公平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你是怎么学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优点: 1、导入由整数比大小到小数比大小,自然引出分数比大小。并且联系了生活。 2、通过学生折、涂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分数比大小,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3、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好。 4、最后的小结,使整个课完整,并且学生回答的非常完整。 设计、方法缺点:

小学数学比大小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数表示_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___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_____位,它的计数单位是___或___。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_____位,它的计数单位是___或___。 4.0.307的3在____位上,表示_______;7在______位上,示________。 5._1米=___分米,1分米=____米;1千克=____克,1克=___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9.87 ○9.90 2.谁跳的远? 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____)>(____)>(____) 3.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_____部分的大小,_____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______部分相同,就从______部分的_____位比起,_____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_____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 1.在下图中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0.9 6.07 ○6.7 5.45 ○5.63 4.03 ○4.009 7.217 ○7.22 7.19_○_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米37厘米=()米 5元4角=(_)元_____150克_=(_____)千克 4.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小学数学《比大小》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比大小》优秀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小数比较大小,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郑强和李明两个同学“谁的得分高” 。在比较9.87 和9.90 哪个数大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可以得到9.90 分比9.87 分高,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从数位来思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9.87<9.90 。 第二个问题是比较三人的得分情况,张华的得分是9.96 分,要比较郑强、李明、张华的成绩,就需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首先要让学生看清楚是按从大到小排列还是小到大排列,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比的。使学生体会到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第3 个问题“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 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确定其范围。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只有极少数学生来自

于乡镇企事业单位。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是第四个年头,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相互质疑,大胆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学生活泼可爱,思维灵活,敢说敢做,既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与耿直,又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只要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实际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他们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手大奖赛 吗?生:看过。 师:一场比赛结束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知道谁得了第一。 生2:我一般最想知道我喜欢的那个选手得了第几名。 生3:我最想知道他们的名次情况。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我调查到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中,郑强和李明两名选手的最后成绩是这样的,请大家看!(出示图片)郑强:9.87 分;李明:9.90 分。 1.提出问题。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1:郑强和李明谁得了冠军?生2:郑强和李明谁的得分高一些?生 3:他俩相差多少分? 2.大胆猜测。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他俩相差多少分这个

小学四年级数学比大小

四年级数学比大小 四年级数学教案 比大小(一)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 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87<9.90 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 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20-11__14+218-15__18-812+8__6-410+2__10-4 16+3__4-2 17-5__7-53+10__6+1316-11__17-820-10__7+8 4+13__7+3 12+3__9+912+3__10+83+5__7+119-3__3+6 18-7__4+3 18-8__20-155+3__8+92+12__18-2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16-9__5+1419-6__10-6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18-4__4+47+5__5+118+6__18-4 8-6__12-8 10-7__14+518-8__3+102+4__15-6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19-14__10+44+7__8-2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11-7__6+1416-7__11+22+5__3+3 4+5__8+7 9+8__20-138-3__7+134+16__10+57-4__10-7 11+3__6+8 2+18__12-35+7__2+1710-5__19-48+2__11-4 8+2__12+2 6-2__17+218-14__8+26+14__6+82+6__4+16 9-7__13-5 3+17__7+118+9__3+1316-9__3+16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2+13__18-122+12__12+7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4+5__13-913-7__7+7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15-4__6+313-9__10+79+3__3+15 7+10__19-8 7-3__10+917-11__2+1410-4__8+9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11+5__9-512-6__2+8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2+11__11-77+6__11+3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10-2__4+919-16__18-4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13+6__6+116+10__13-65-2__20-15 18-13__19-8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江池小学李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符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 、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 只小鹿,5 只小白兔,4 只小熊,3 匹马、3 只猴子,2 只小鸟。 3、动手操作。(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 、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只,鹿也摆了4只,所以熊和鹿一样多。……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谁多?谁少?你怎么知道?”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认识“ =” 熊有4 只,鹿也有4 只,我们就说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4 和4 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4 读作:4 等于4 等号“ =” (教学设想: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比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比大小》 分析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 号感”,同时,通过将小猴与3种水果的对应排列,以儿童能接受为以后集合、对应、统 计的教学打下基础。要求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 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分析学生: 《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只是在脑海有一个初 步的表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这节课只要教师利用各种形式,把数学 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相信学生很快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 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 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 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 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页,第8页“做一做”的第 1题,练习二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 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 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大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 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情景故事“小猴分水果”:今天,小猴皮皮过生日,听说他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师提问:1.图上有 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够不够?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师:小猴子也有这样的烦恼。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像什么,用手势比“<”。 3.教学“<”(猴和香蕉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

比较大小口诀多位数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大小看高位,整数大时数就大。 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大时数就大, 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百分位大时数就大。

比较大小练习5( )4 3()5 2()2 1()3 4()3 2()1 5()5 4()5 10+7()17 9+5()15

7+6()12 6+5()10 3+8()13 9+2()12 17()7+7 17()9+6 12()7+5 8()8+2 13()8+4 14()5+7 4+7()7+4 7+8()15-5 8+5()8-5 6+8()9+6 2+9()14-2 11+5()7+8 5+9()10+4 13-2()11+1 27+21( )45-21 47-26( )18+28 50+25( )60+28 44-43( )62-5 55+14( )55+23 54+36( )28-13 41+15( )43-22 59-42( )78-52 9×9( )8×9 3×2( )7×2 8×4( )3×8 6×9( )8×2 5×7( )6×9 2×8( )9×4 6×5( )7×3 7×2( )3×4 20÷5( )12÷2 24÷8( )16÷8 18÷6( )12÷3 14÷7( )28÷4 81÷9( )40÷8 15÷5( )35÷7 63÷7( )42÷6 36÷9( )32÷4 3.01( ) 2.99 9.44( ) 9.46

3.567( )3.576 15.60( )15 1()0.999 10.10()10.1 7.3( )7.9 1.35( )1.350 6.58( )6.85 6.7( )8.2 0. 09( ) 0.1 7.4 ( )7.14 3.14() 4.13 10.347()10.343 0.473()0.46 12.001()12.01 5.192()5.129 0.6()0.60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

2.开火车从1数到100 3.填空

(1)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4.在○里填上“>”、“<”或“=” 14○14 18○15 19○20 9○13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填表。 指导学生打开书33页看例7,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分组讨论,你从表里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生小组内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如:横看、竖看、斜看等。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排列规律。如: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第④点,教师可让学生具体举例说明谁比谁大,并追问:你们还能看出哪个数比哪一个数大?(通过观察数目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3)看数目表找数。

①第3行第9个数是多少?第8行第5个数呢?你发现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第6行第3个数是多少?第7行第3个数呢? ②5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你发现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64和66中间的数是多少?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③同桌互相提问。 2.39页做一做 3.教学例8 (1)教学例8左题。 ①指名学生述图意。板书:2523 ②讨论:25和23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23是2个十和3个一组成,所以25>23;或者根据数数时25在23后面, (2)教学例8右题。 ①出示计数器比较,同桌互相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所表示的数各是多少,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汇报结果,指名板演。 3.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4.34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49后面的一个数是() (2)58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比90小1的数是()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 法.DOC 多位数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大小看高位,整数大时数就大。 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大时数就大, 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百分位大时数就大。

比较大小练习5( )4 3()5 2()2 1()3 4()3 2()1 5()5 4()5 10+7()17 9+5()15

7+6()12 6+5()10 3+8()13 9+2()12 17()7+7 17()9+6 12()7+5 8()8+2 13()8+4 14()5+7 4+7()7+4 7+8()15-5 8+5()8-5 6+8()9+6 2+9()14-2 11+5()7+8 5+9()10+4 13-2()11+1 27+21( )45-21 47-26( )18+28 50+25( )60+28 44-43( )62-5 55+14( )55+23 54+36( )28-13 41+15( )43-22 59-42( )78-52 9×9( )8×9 3×2( )7×2 8×4( )3×8 6×9( )8×2 5×7( )6×9 2×8( )9×4 6×5( )7×3 7×2( )3×4 20÷5( )12÷2 24÷8( )16÷8 18÷6( )12÷3 14÷7( )28÷4 81÷9( )40÷8 15÷5( )35÷7 63÷7( )42÷6 36÷9( )32÷4 3.01( ) 2.99 9.44( ) 9.46

3.567( )3.576 15.60( )15 1()0.999 10.10()10.1 7.3( )7.9 1.35( )1.350 6.58( )6.85 6.7( )8.2 0. 09( ) 0.1 7.4 ( )7.14 3.14() 4.13 10.347()10.343 0.473()0.46 12.001()12.01 5.192()5.129 0.6()0.60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专题训练

数的比大小、计算 加减法 公式: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加减法的理解 53+()= 96 25+()= 62 45+()=56 ()+13=33 ( )+15=42 70=( )+23 38-( )=26 ( )-19=37 79-( )=54 68-( )=26 ( )-35=67 24=( )-54 二、加减法的运用 1、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5,一个加数是12,它们的和是多少? 3、一个加数是7,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4、两个加数是和是14,其中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5、减数是6,被减数是18,差是多少? 6、被减数是19,减数是7,差是多少? 7、减数是7,差是19,被减数是多少? 8、两个加数的和是47,一个加数是29,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9、被减数是78,差是23,减数是多少? 数的认识与运用 一、根据百数图填数。

二、 比一比。 1. 请给合适的答案画√。 56元 比足球便宜多了 比足球贵多了 玩具熊的价钱 飞机的价钱 2. 填空。 ⑴ 在24、71、68、75、100中,( )比68少得多,( )比68多得多,( )比71多一些,71比( )多一些。 ⑵ 在66、82、35、43中,( )最接近40,( )比80多一些,50比( )多得多,比( )多一些。 三、在括号里填入“>”“<”或“=”。 37( )50 17( )19 3( )30 99( )98 39( )80-40 28+2( )29 3+40+3( )50 69( )80-20 50-40( )70+20 40+8( )20+30 90-17( )90-7 67-7( )58+2 四 、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79 > < 52 53+4 > 25+9 > 45+ <56 32+ < 41 57- > 46 73+9 > < 61-7 16+ < 50 26+( )<33 ( )+15<42 70>( )+23 ( )里最小能填几? 18+( )>26 ( )+19>37 79<( )+54 练习题 一、 根据第一个表格中的规律填空 二、 我会选。 1. 61比( )多得多。 A .19 B. 63 C.60 D.97 2. ( )比75多得多。 A. 70 B. 45 C. 100 D.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