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选择填空题

1.高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短路次数占所有短路次数的85%以上。

2.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3.每个重要的电力元件配备两套保护,既是主保护(0s或0.5s)和后备保护(保护全

长,1s),后备保护包括远后备和近后备保护。逐级配合原则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故障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的总和)

4、返回电流和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保护的返回系数,可表示为K re=I re/I o p,返

回系数恒小于1。

4.整定原则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短路的条件整定。

三段保护范围最大,一段保护灵敏性最强。

5.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三相星形接法和两相星形接法两种方式。

6.在两相星形接线的中性点上再接入一个继电器,利用这个继电器能提高灵敏系数。

潜动是指在只加入电流信号或只加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继电器就能够动作的现象。

发生潜动的最大危害是在反方向出口处三相短路时,此时U r≈0,而I r很大,方向元件本应将保护装置闭锁,如果此时出现了潜动,就有可能使保护装置失去方向性而误动作。

造成潜动的原因主要是形成方波开环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消弧线圈有完全补偿(容易引起震荡)、欠补偿(容易引起电压谐波)及过补偿三种补偿(使用最多)。

测量阻抗用Z m来表示,它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 m和测量电流I m之比,即Z m=U m/I m

距离保护一般由启动、测量、震荡闭锁、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配合逻辑和出口等几部分组成。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之前出现功率角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震荡。

电力系统的失步震荡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或者在预订的地点由专门的震荡解列装置动作解开已经失步的系统。用来防止系统震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震荡

闭锁。

7.电力系统震荡时,电压最低的这一点称为震荡中心。

8.利用动作的延时实现震荡闭锁。

9.只要距离保护III段动作的延时时间大于1~1.5s,系统震荡时保护III段就不会

误动作。

10.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R g的存在总是使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值增大,阻抗角变

小,保护范围缩短。

11.保护装置距短路点越近时,受过渡电阻影响越大;同时,保护装置的整定阻抗越

小(相当于被保护线路越短),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大。

12.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动作特性在+R轴方向所占的面积越小,受过渡电阻R g的

影响越大。

13.按照高频载波通道传送的信号在纵联保护中所起不同作用,将电力线载波信号分

为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

14.在220~500kV的架空线路上,由于线间距离大,其绝大部分短路故障是单相接地

短路。如果线路发生的是瞬时性故障,则单相重合成功,即恢复三相的正常运行。

15.变压器保护分电量和非电量保护两种。

16.由于星形侧采用了两相电流差,该侧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增加了3倍。为了保

证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情况下差动回路没有电流,该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也要相应地增大3倍。

17.变压器的主保护通常采用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

18.过电流保护按躲过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启动电流比较大,对于升

压变压器或容量较大的降压变压器,灵敏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可以采用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19.一般要求在变压器上装设接地保护,作为变压器主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保护

的后备保护,发生接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将出现零序电流,母线将出现零序电压,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通常都是反映这些电气量构成的。

20.轻瓦斯作用于信号,重瓦斯作用于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1.发电机故障类型主要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一相绕组内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

单相接地、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或两点接地、转子励磁回路励磁电流消失等

22.对于1MW以上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23.对于3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过励磁保护。

24.绕组内部匝间短路横差动保护,同相不同绕组匝间短路横差动保护。

25.发电机失磁故障是指发电机的励磁突然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

26.对于大机组,这样处理将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通常需要装设用于反映震荡过程的

专门失步保护。

27.对于断路器的拒动,则专门装设断路器失灵保护。

二.简答题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找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短暂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2.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p136)

3. 什么是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有何优缺点?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所谓前加速就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靠近电源端保护无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

采用前加速的优点:

(1)能够快速地切除瞬时性故障;

(2)可能使瞬时性故障来不及发展成永久性故障,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3)能保证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在0.6~0.7倍额定电压以上,从而保证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电能资源。

前加速的缺点:

(1)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劣,动作次数较多;

(2)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切除的时间可能较长;

(3)如果重合闸装置或断路器QF3拒绝合闸,则将扩大停电范围。甚至在最末一级线路上故障时,都会使连接在这条线路上的所有用户停电。

前加速保护主要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上。

4. 什么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有何优缺点?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所谓后加速就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的动作,然后进行重合。如果

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而和第一次动作

是否带有时限无关。

后加速的优点:

(1)第一次是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特别是在重要的高压电网中,

一般不允许保护无选择性地动作而后以重合闸来纠正(即前加速);

(2)保证永久性故障能瞬时切除,并任然是有选择性的;

(3)和前加速相比,使用中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一般说来是有利而无害的。

后加速的缺点:

(1)每个断路器上都需要装设一套重合闸,和前加速相比略为复杂;

(2)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

“后加速”的配合方式广泛使用于35kv 以上的网络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输电线路上。

5. 关于变压器纵差保护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差动电流在概念上有何区别和联系?引起差动

电流的原因。

答:差动电流指被保护设备内部故障时,构成差动保护的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之和

(各电流互感器的参考方向均指向被保护设备时)。不平衡电流指在正常及外部故障情况下,

由于测量误差或者变压器结构、参数引起的流过差动回路电流。

6. 励磁涌流是怎么产生的?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当变压器空载投入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变压器的电压从零或很小的数值

突然上升到运行电压。在这个电压上升的暂态过程中,变压器可能会严重饱和,产生很大的

暂态励磁电流。这个暂态励磁电流称为励磁涌流。和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有关。

三.分析计算题

1.如图2-2所示网络,在位置1、2和3处装有电流保护,系统参数为:

115/E ?=,115G X =Ω 、210G X =Ω,310G X =Ω,1260L L km ==,

340L km =,50B C L km -=,30C D L km -=,20D E L m -=,线路阻抗0.4/km Ω,

rel K Ⅰ

=1.2 、rel K Ⅱ=rel K Ⅲ=1.15 ,.max

300B C I A -=,.max 200C D I A -=, .max 150D E I A -=,ss K =1.5、re K =0.85。试求:

(1)发电机元件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请确

定保护3在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阻抗。

(2)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3)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并校验使其满足灵敏度要求(sen K ≥1.2)

(4)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定值,假定流过母线E 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 ,校

验保护1作后备用,保护2和3作远备用的灵敏度。

图2-2 简单电网示意图

解:由已知可得1L X =2L X =0.4×60=24Ω,3L X =0.4×40=16Ω,BC X =0.4×50=20Ω,

CD X =0.4×30Ω, DE X =0.4×20=8Ω 先算各段线路的阻抗

(1)经分析可知,最大运行方式及阻抗最小时,则有三台发电机运行,线路L1~L3全部运

行,由题意G1,G2连接在同一母线上,则

.min s X =(1G X ||2G X +1L X ||2L X )||(3G X +3L X )=(6+12)||(10+16)=10.6

同理,最小运行方式下即阻抗最大,分析可知只有在G1和L1运行,相应地有

.max s X =1G X +1L X

=39

B

C D E

图2-3 等值电路

(2)对于保护1,其等值电路图如图2-3所示,母线E 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

保护1 的最大短路电流为

..max .min 115/ 1.31210.620128

k E s BC CD DE E

I kA X X X X ===+++++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1set I Ⅰ

=rel K Ⅰ×..max k E I =1.2×1.312=1.57kA 可靠系数 乘 该

段最大短路电流

最小保护范围计算公式为set I Ⅰ

.max 1min s E Z Z L + min L

=.max 120.4s set E Z I ?? ? ?-? ? ???

Ⅰ=-85.9km 即1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没有保护区。

对于保护2等值电路如图2-3所示,母线D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 的最大电流

..max k D I =.min s BC CD

E X X X ++=1.558kA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 .2set I Ⅰ=rel K Ⅰ×..max k D I =1.2×1.558=1.87kA

最小保护范围为 min L

=.max .2120.4s set Z I ?? ? ?-? ? ???

Ⅱ=-70.6km 即2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

对于保护3等值电路如图2-3所示,母线C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 的最大电流

..max k C I =.min s BC

E X X +=2.17kA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 .3set I Ⅰ

=rel K Ⅰ×..max k C I =1.2×2.17=2.603kA

最小保护范围为 min L

=.max .3120.4s set Z I ?? ? ?-? ? ???

Ⅱ=-42.3km 即3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

上述计算表明,在运行方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电流速断保护在较小运行发生下可能没有保护区。

(3)整定保护2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 set I Ⅱ

=set K Ⅱ.1set I Ⅰ=1.15×1.57=1.806kA

线路末段(即D 处)最小运行发生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

..max k D I

.max s BC CD =0.8098kA 所以保护2处的灵敏系数 set K Ⅱ=..min k D set

I I Ⅱ=0.4484 即不满足sen K ≥1.2的要求。 同理,保护3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 .3set I Ⅱ=rel K Ⅱ.2set I Ⅰ=1.15×1.87=2.151kA

线路末段(即C 处)最小运行发生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

..max k C I

=

.max 2s BC E X X +=0.9764kA 所以保护3处的灵敏系数 .3set K Ⅱ=..min .3

k C set I I Ⅱ=0.4531 即不满足sen K ≥1.2的要求。 可见,由于运行方式变化太大,2、3处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都远不能满足要求。 (4)过电流整定值计算公式为 set I Ⅲ=

're re I K =.max rel ss L re K K I K Ⅲ 所以有 .1set I Ⅲ=.max rel ss D E re

K K I K -Ⅲ=304.5A 同理得 .2set I Ⅲ=406A .3set I Ⅲ=609A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流过保护元件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min k I

=

.max 2s L E Z Z + 所以有 .min E I =727.8A .min D I =809.8A .min C I =974.51A

所以由灵敏度公式 sen K =

.min k set I I Ⅲ可知,保护1作为近后备的灵敏度为 .1set K Ⅲ=.min .1

E set I I Ⅲ=2.39≥1.5 满足近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保护2作为远后备的灵敏度为 .2set K Ⅲ=.min .2

E set I I Ⅲ=1.79≥1.2满足最为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保护3作为远后备的灵敏度为 .3set K Ⅲ=

.min .3E set I I Ⅲ=1.33≥1.2满足最为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 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1t Ⅲ=0.5+0.5=1s 2t Ⅲ=1t Ⅲ+0.5=1.5s 3t Ⅲ=2t Ⅲ+0.5=2s

2.当图2-2中保护1 的出口处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保护按照题1配置和整定时,试问

(1)共有哪些保护元件启动?

(2)所有保护工作正常,故障由何处的那个保护元件动作、多长时间切除?

(3)若保护1 的电流速断保护拒动,故障由何处的那个保护元件动作、多长时间切除? 答:(1)由题1的分析,保护1出口处(即母线D 处)短路时的最小短路电流为0.8098kA ,在量值上小于所有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所以所有这些保护都不会启动;该量值大于1、2、3处过电流保护的定值,所以三处过电流保护均会启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与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 分,共30 分。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1 电流保护 I 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③ )①可靠②不可靠③灵敏④不灵敏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相邻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在定值上和时限上均要配合,若( ③ )不满足要求,则要与相邻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3.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 ② )①最大运行方式②最小运行方式③正常运行方式④事故运行方式4.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并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时,两相星形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一个故障点的几率为( ② ) 。①100%②2/3③1/3④ 00①UAB②-UAB③UB④-UC6.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 ② ) 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①速动性②选择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7.作为高灵敏度的线路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灵敏 I 段保护在非全相运行时需( ④ ) 。①投入运行②有选择性的投入运行③有选择性的退出运行④退出运行8.在给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接入电流电

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错极性,如果接错极性,会发生方向阻抗继电器( ③ ) 的后果。①拒动②误动③正向故障拒动或反向故障误动④损坏9.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DKB( ④ )①原边匝数②副边匝数③原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④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10.距离 II段的动作值应按分支系数Kfz 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的(② ) 。①速动性②选择性0③灵敏性④可靠性11.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接线。例如 I =IU A③UA-UB④ UA12.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具有绝对(①) 。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13.对于间接比较的高频保护,要求保护区内故障时保护动作行为不受通道破坏的影响,应该选择的间接比较信号是( ③ ) 。①允许信号②跳闸信号③闭锁信号④任意信号14.相高频保护用 I1+KI2 为操作电流, K=68,主要是考虑( ③ )相位不受两侧电源相位的影响,有利于正确比相。①正序电流②零序电流③负序电流④相电流15.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 ③ )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从目前电力发展状况来看,继电保护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普通的继电保护技术已不能满足现行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怎么样利用继电保护技术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文章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阐述了其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与趋势 1 继电保护的组成、工作原理、作用和工作要求 1.1 继电保护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的种类有很多,可是组成上一般都包括测量、逻辑、执行模块。输入信号获取的测量信号需要与给定的整定数值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传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按照测量模块传输的对比值特点、大小和出现的次序或上述各种参数的组合,进行逻辑计算,得出的逻辑数值也是决定动作是否进行的重要依据。 1.2 继电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损坏用电设备或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故障时,能够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的措施;并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当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或某些用电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于提醒值班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所在,能使故障得到处理,使其正常运行。 1.3 继电保护的应用 在一些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中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除此以外还用于保护供电系统高压线路,主变保护中。变电站应用的继电保护的情况包含:(1)保护线路,通常应用的是二段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一段属于速断电流保护,二段属于速断电流显示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2)保护母联;(3)保护主变设备,保护主变主要是主保护与后备保护;(4)保护电容设备,保护用电设备主要包含了电压零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或失电压保护。伴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开始了微机保护设备的应用。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力覆盖面积逐渐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促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和创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点

2.对本元件主保护起后备作用的保护称为近后备保护。 3.在两相星形接线的中性线上接入一个继电器是为了提高保护的灵敏系数。 4.功率方向继电器用90°接线方式,若,则= Uab 。 5、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整定,越靠近电源处的保护,时限越长 7、距离I段和距离II 8.方向所占面积大的动作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配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2.简述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优缺点。 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缺点: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故不能单独使用,另外,保护范围随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而变化。 4.纵联保护根据通信通道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保护? 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 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 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4、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 3、、定时限过流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2、何谓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3、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 4、相间方向电流保护中,功率方向继电器一般使用的内角为多少度?采用90°接线方式有什么优点?

1.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系统与设备的工作 状态; 2. 短路故障类型:三相故障、两相故障、两相短路接地、单相接地故障 ● 常见故障单相接地故障 3. 负荷电流与供电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就是通常所说的功率因数角,一般小于 030 4. 电流速断保护: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缺点: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并且保护范围直接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5. 限时电流保护:增加一段带时限动作的保护,用来切除本线路速段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同时也能作为速断保护的后备。 6.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保护启动后出口动作时间的固定的整定时间 7.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是指保护中的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三相星型接线、两相星型接线 8. 方向性电流保护的主要特点:在原有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功率方向判断元件,以保证在反方向故障时把保护闭锁使其不致误动作。 用以判断功率方向或测定电电压间相位角的元件(继电器)称为 功率方向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 9. 零序电流保护主要由零序电流(电压)滤过器、电流继电器和零序方向继电器三部分组成 10. 整定阻抗 1set set Z z L =,1z 为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set L 整定长度 11. 距离保护一般由启动、测量、振荡闭锁、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配合逻辑和出口等几部分组成。 12. 电压形式相位比较方程: 0090arg 90C D U U -≤≤ 13. 只有实际测量电流在最小和最大精确工作电流之间、测量电压在最小精确工作电压以上时,三段式距离保护才能准确地配合工作,其误差已被考虑在可靠系数中。最小精确工作电流是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一个重要参数,越小越好。 14. 纵联保护:将线路一侧电气量信息传到另一侧去,安装于线路两侧的保护对两侧的电气量同时比较、联合工作,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 15. 纵联保护按4种:导引线纵联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微波纵联保护;光纤纵联保护。 16.电力载波通道的优点:无中继通信距离长;经济、使用方便;工地施工比较简单。缺点:通信速率低;抗干扰能力低。 光纤通信组成发射机、光纤、中继器和光端接收机 前加速优点:(1)能够快速地切除瞬时故障,(2)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能保证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在0.6~0.7倍额定电压以上,从而保证厂用电和重要用户的电能质量;(4)只需装设一套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 ●前加速的缺点:(1)断路器工作条件恶劣,动作次数较多;(2)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故障切除的时间可能较多;(3)如果重合闸装置或断路器QF3拒绝合闸,则将扩大停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上课讲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b) A.等于0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b) A.大于2 B.大于1.3~1.5 C.大于1.2 D.大于0.85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由同一变电所母线引出的并列运行的线路上发生两点异相接地短路,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保护的动作情况是(a) A.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B.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C.100%切除两条故障线路 D.不动作即两条故障线路都不切除 4.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d) A.方向性 B.可靠性 C.灵敏性 D.选择性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是(d) A.90°接线 B.3 0、3 C.-3、-3D.-30、30 6.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b)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d)A.0°接线 B.90°接线 C.3 0、3 D. A 、 A +3 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8.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a)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 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7套试卷) 答案

试卷7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性 2、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3、方向阻抗继电器 4、瓦斯轻瓦斯重瓦斯跳闸 5、匝间相间不能 6、电流 7、流出 8、不正常状态发信号故障时跳闸 9、非周期 10、故障元件 11.螺管线圈式吸收衔铁式转动舌片式大于动作电流小于返回电流使返回系数小于1启动电流返回电流 返回电流/启动电流 12.接线和负荷性质 13.对地电容电流 14.接地的中性点的位置 15. 1.5 16.最大阻抗 17.最灵敏 18.正常无高频正常有高频移频 19.比较支路电流相位 20.当固定连接破坏时,保护会出现误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B 4.D 5.A 6.B 7.C 8.A 9.A10.B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四、简答题 1.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方向比较式保护;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距离保护。 2.何为瞬时性故障,何谓永久性故障? 答:当故障发生并切除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故障点绝缘强度恢复、故障点消失,若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则称这类故障是瞬时性故障。如果故障不能自动消失,延时后故障点依然存在,则称这类故障是永久性故障。 3.变压器可能发生哪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它们与线路相比有何异同?

答:变压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得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负荷长时间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的冷却能力下降等。此外,对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星形接线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时有可能造成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威胁变压的绝缘;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的过热。 油箱外故障与线路的故障基本相同,都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不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几种形式,故障时也都会出现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等现象。油箱内故障要比线路故障复杂,除了包括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外,还包括匝间故障、铁芯故障等,电气量变化的特点也较为复杂。 4.发电机在运行中为什么?失磁对发电机的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对于失磁发电机什么时候才造成危害?为什么? 答:发电机运行中,由于励磁绕组故障、励磁回路开路、半导体励磁系统故障、灭磁开关误跳闸、自动调节历次系统故障以及误操作的原因都会引起励磁电流突然消失或下降到静稳及线所对应的励磁电流以下。 失磁对机组的影响: <1>造成转子槽楔、护环的接触面局部过热。 <2>引起定子端部过热。 <3>使定子绕组过电流。 <4>造成有功功率周期性摆动和机组振动等。 对系统的影响: <1>造成系统无功大量缺额、各点电压降低,甚至因电压崩溃而瓦解。 <2>引起机组或输电线路过电流,若机电保护动作,可导致大面积停电。 <3>引起相邻机组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失步。 对于失磁发电机只有在失步后才会造成对机组和系统的危害。由于出现滑差,在转子上产生差额电流,引起局部过热。此时吸取大量无功功率引起定子绕组过电流。异步运行时,将造成机组振动等。 五、计算题 1.解:过电流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4.max I =400+500+550=1450A 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为 .4 4.max ss rel set re K K I I K =ⅢⅢ=2.55A 时限为4t Ⅲ=max(1t Ⅲ, 2t Ⅲ,3t Ⅲ)+t ?=1.5s 2.解:1.元件阻抗计算 20.43012()0.44016() 11510.5%44.1()31.5 AB BC T Z Z Z =?=Ω=?=Ω=?=Ω3.答:(1)过电流保护动作值 ,灵敏度1.26<1.5;(2)低压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 ,动作电压,灵敏度2.3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要求( ) 。 (A ) (B ) (C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 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sen K 1sen K <1sen K =1sen K >860set Z =∠?Ω430m Z =∠?Ω A B C D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提升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配置与应用;常见故障;措施 现今,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电网规模逐渐增大,网络结构也是越来越复杂,系统短路电流容量变化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大。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也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怎样有效利用继电保护相关技术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升电力系统运转的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出现运转不正常之时,会导致电流电压间相位角的改变、电压减小、电流上升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此时系统中各个参数和系统安全运行时各个参数之间的区别就能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的继电保护。通常继电保护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执行回路构成,其工作原理由下图一所示。 测量回路从电力系统中读取相关信号,并将此信号与规定的整定值比较,最后将结果输送到逻辑回路之中;逻辑回路依据上一环节输出量的组合、出现的顺序、大小性质等方面决定是不是需要动作;假设逻辑回路判定需要动作之时,则会将需动作这个信号发送到执行回路;执行回路延时又或者是马上输出跳闸信号或者是警报信号。 1.2电力系统安装继电保护的意义 当电力系统被保护设施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的时候,继电保护设备可以有选择、快速、自动地从电力系统中把故障设施设备切断,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转正常的部分快速恢复工作,避免故障设施设备的损害程度继续加大,将停电范围尽可能减小;当被保护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工作状态之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可以反应及时,并且依据工作维护相关信息,输出信号、降低跳闸又或者是负荷动作指令的发生概率。这个时候一般对保护快速动作不作要求,而是依据对系统相关元件与整个电力系统危害程度规定某种程度的延时,防止不必须的动作。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承担着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责任,它能通过测量系统电流电压情况将电力系统设施设备工作状态反映出来。 2.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绪论 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概念及对应三种状态: 正常(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符合对电能的需求等)不正常(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情况)故障(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的: 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摆脱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4、事故: 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 5、故障: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 6、继电保护装置: 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7、保护基本任务: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8、保护装置构成及作用: 测量比较元件(用于测量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其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启动)、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9、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最根本要求;不拒动,不误动);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10、保护区件重叠: 为了保证任意处的故障都置于保护区内。区域越小越好,因为在重叠区内发生短路时,会造成两个保护区内所有的断路器跳闸,扩大停电范围。 11、故障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0.06-0.12s,最快0.01-0.04s)和断路器动作时间(0.06-0.15,最快0.02-0.6)之和。 12、①110kv及以下电网,主要实现“远后备”-一般下级电力元件的后备保护安装在上级(近电源侧)元件的断路器处;②220kv及以上电网,主要实现“近后备”-,“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 13、电力系统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练习题A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练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端或各端(对于多端线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理论上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2.低频减载:又称自动按频率减负载,或称低周减载(简称为AFL),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有功功率缺额时,通过切除一定的非重要负载来减轻有功缺额的程度,使系统的频率保持在事故允许限额之内,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供电。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主要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并与调度通信,实现电力系统统一调度、控制的计算机网络。 4.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当断路器跳闸之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装置。 5.横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各绕组中的电动势相等,流过相等的负荷电流。而当任一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绕组中的电动势就不再相等,因而会出现因电动势差而在各绕组间产生均衡电流。利用这个环流,可以实现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保护,即横差动保护。 6.低频减载:又称自动按频率减负载,或称低周减载(简称为AFL),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有功功率缺额时,通过切除一定的非重要负载来减轻有功缺额的程度,使系统的频率保持在事故允许限额之内,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供电。 二、简答 1.在继电保护中为什么经常采用中间继电器?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工农业的进度,对电能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保障运行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准确性,才能最大限度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实际运作中不会出现差错,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从而提升管理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故障的情况下,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消除与修复,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得到正视,从而为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与主要任务 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整个电力系统工作中继电保护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涉及到责任、工作量、技术性都非常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是:保护装置、电网结构、设备配置、运行实际情况以及故障出现情况等相关的很多信息,需要通过电脑系统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进行处理工作,这类工作十分重要,并且十分繁重。為了对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降低,并且要更好地确保其劳动生成质量与效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当前电网改革发展的一个主要项目。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继电保护所涉及到的表格、文件、数据以及图像等进行分析、查询、修复、浏览以及删除。由此可见,管理对象的结构是很复杂的,而且其中层次很多,无论什么样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参数、统计分析及运行状态、档案管理等等事务管理。在分工过程中,每一层保护专业都非常详细,也是造成数据库与表格种类很多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与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2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考试复习题集.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继电保护》复习题 使用班级:发电(3)041、发电(3)042、发电(3)043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______________,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____________。 2、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其对于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_________。通常用衡量。 3、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从系统中切除,使系统的继续运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5、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部分、和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6、继电保护按作用不同可分为、和辅助保护。 二、判断题: ()1、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过负荷设备从系统中切除。()2、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发出信号,不切除故障设备。 ()3、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要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 ()4、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是可靠性不高的表现,它们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同。 ()5、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就是故障被切除的时间。

三、选择题: 1、继电保护动作时,要求仅将故障的元件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系统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这是继电保护的()。 A、可靠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2、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最快可达到0.02~0.04s;而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最快可达到 0.06~0.15s。所以继电保护快速切除故障的时间为()。 A、0.02~0.04s B、0.02~0.06s C、0.04~0.1s 四、问答题: 1、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反应整个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的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主保护或者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近后备: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主保护或者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遭破坏,并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不正常运行情况,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种类和电气元件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3)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解决在故障情况下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3、利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参数的差别,可以构成哪些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B) A.等于0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B) A.大于2 B.大于1.3~1.5 C.大于1.2 D.大于0.85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由同一变电所母线引出的并列运行的线路上发生两点异相接地短路,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保护的动作情况是(A) A.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B.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C.100%切除两条故障线路D.不动作即两条故障线路都不切除 4.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D) A.方向性B.可靠性 C.灵敏性D.选择性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是(D) A.90°接线B.3 0、3 0 C.-3 、-3 D.-3 0、3 0 6.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B)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D) A.0°接线B.90°接线 C.3 0、3 0 D.A、A+ 3 0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8.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A)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9.在距离保护的Ⅰ、Ⅱ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A) A.选择性B.可靠性 C.灵敏性D.速动性 10.在校验距离Ⅲ段保护远后备灵敏系数时,分支系数取最大值是为了满足保护的(C)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1274194.html,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作者:李建红 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1期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充分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计算机信息时代,继电保护技术也在逐渐地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且概括了相关技术之后,提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电力系统计算保护当中,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无论从智能化、网络化,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因此,可能发生电力系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继电保护的意义就非常的重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一)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设备,尽可能地缩小了停电范围,防止电力故障扩大。此外,继电保护装置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监控警报系统发出电力系统故障信息,使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系统故障,并迅速地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将电力故障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起到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而且可以辅助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有效、快速的维护。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继电保护技术能及时地发现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期末复习知识点张保会

第一章 I. 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填空) 2 .一般将电能通过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 3.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 4.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电力系统工作 状态,称为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 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选择) 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 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6. 保护类型: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距离保护、电流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热保护 7. 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 8. 电流互感器TA将一次额定电流变换为二次额定电流5A或1A,测量电流二次侧绝不开路 电压互感器TV二次测绝不短路,输出100KV以下电流。 9. 电力元件配备两套保护:主保护、后备保护。 安装位置不同,选近后备/远后备 10. 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II. 四个基本要求关系:四个特性即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继电保 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大部分工作也是围绕如何处理好这四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进行的。相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的元件上如何配置和配合,相同的电力 元件再电力系统不同位置安装时如何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保护电力 系统的运行效能,充分体现着继电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继电保护工程实际的技术性。 第二章 1. 无论启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为位置,这种 特性称为"继电特性” 2. 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Ire/Iop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小于1 3. 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大,对继电保护而言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 4. 对于反应于短路电流幅值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5. 电流速断保护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缺点是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范围直接受运行方式的影响。 6. 灵敏度最高III段,最低1段。 7. 使用1段、II段或III段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 8. 电流保护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 )。 (A ) (B ) (C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 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 -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sen K 1 sen K <1 sen K =1 sen K >860set Z =∠?Ω 430m Z =∠?Ω A B C D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目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 填空题 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 )性、( )性、( )性和( )性。 2.继电保护装置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不应动作时()。 5.输电线路的短路可分为()、()两类。 6.电力系统的三种运行状态()、()、()。 7.按继电保护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保护、( )保护,其中后备保护又可分为( )保护和( )保护。 8.能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故障的保护称为( ).若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 )。 9.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来衡量,灵敏系数越大,则保护的灵敏度就越()。 10.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是()。 11.继电保护装置有按反应电流增大原理而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压降低原理而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流与电压比值及相角变化原理而构成的 ( )保护等。 12.反应于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所发生气体而构成( )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高而构成( )保护。 二.选择题 1.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 )的体现. 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 2.为了限制故障的扩大,减轻设备的损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 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2.对继电保护有哪些要求?各项要求的定义是什么?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什么是主保护?什么是后备保护? 5.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 填空题 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故障发出信号 不拒动,不误动 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 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 主保护后备保护 灵敏系数高 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 过电流低电压差动 瓦斯过负荷 二.选择题 1. B , 2. A 三.问答题 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短路时快速切除故障,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减轻短路引起的破坏程度,减小对用户工作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其他不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3.基本任务:(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破坏,保证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对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且能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 4.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5.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