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

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

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

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类活动主导的,其生态系统也极大地收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已非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三、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及水样采集

1.检测断面

结合实际的调查情况,设计3个检测断面,如下图:

设计如图A、B、C,三个监测断面

2.采样点位的确定

由于研究的河流区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将流水系,所检测的水面宽约5m,水深约为2m,据此,在水面上设一条中弘线,在该垂线上0.5m处设为采样点。

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拟定检测时间为2天,用混合采样法,每天分别于早上9:00,中午12:00,晚上18:00采样三次。

4.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的水样为表层水样,采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桶)直接采集。对测定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项目进行单独采样。

采样结束后,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采用冷藏法保存待测水样。

5、检测项目

浊度、色度、水温、pH值、电导率、氨氮、COD(Mn)

6、水样监测方法

四、拟采用的评价标准

校园环境水属于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用水,本检测方案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Ⅳ级标准限值作为评价标准。

监测项目及其操作步骤

1、浊度—浊度计法

(1)仪器的操作步骤:仪器的校准,仪器使用前需进行校正,这一步通常由实验室校准。

(2)水样的测定:开机【ENTER】—量程选择【RANGE】—选自动量程【AUTORNG】—信号平均【SIGNAL】—放样品(样品量至少30mL,用

绒布揩干样品瓶表面,除去水滴、指纹、油污、脏物等,将样品瓶外壁表面滴一滴硅油均匀浸润,并用软布轻拭,使均匀并无液体状痕迹。注意样品瓶上的三角标志应与样品槽的箭头方向一致)—按确定【ENTER】—读书(稳定后)

(3)若读数在仪器量程范围内,可直接读数。

(4)若读数超出测量范围,需进行稀释,并用无浊度水定容至100mL。

(5)计算:若水样经过稀释,则按下式计算原始水样的浊度:

浊度(NTU)=T×100V

式中:T——稀释后浊度值

V——取样体积

2.水样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一)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二)测定步骤

(1) 取100 ml澄清水样置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测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2) 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取50 ml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管底部衬一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水样的颜色,并与50 ml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3.水温测定——温度计

(一)仪器水温计,测量范围0~+100℃,分度值为1.0℃。电子温度计,pH/mV/Temperature meter Model: PH-870,分度值为0.1℃。

(二)测定步骤 (1) 水温在采样现场进行测定。将水温计投入取水样容器中,感温5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20s,读数完毕后,将容器内水倒净。

4. 水样pH的测定

(一)仪器电位计 pH/mV/Temperature meter Model: PH-870,最小刻度pH单位

(二)测定步骤 (1) 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pH 值

5. 水电导率的测定

(一)仪器 ECTEST11+ 防水型电导率仪,量程: 0 - μS/cm;0-

2000μS/cm;cm

(二)测定步骤 (1) 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电导率

6、水中氨氮的测定

(一)仪器

500mL全玻璃蒸馏器;50mL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pH计。

(二)试剂

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1mol/L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中,稀释至1L。②L硫酸溶液。

纳氏试剂:称取15g氢氧化钾,溶于50ML水中,冷却至室温。称取5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在搅拌下,将2.5g二氯化汞粉末分次少量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到溶液呈深黄色或出现微朱红色沉淀溶解缓慢时,充分搅拌混合,并改为滴加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当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在搅拌下,将冷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并稀释至100ML,于暗处静置24H,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存放暗处,此试剂至少可稳定一个月。

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 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氨氮。

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氨氮。

(三)实验步骤

1.水样预处理:无色澄清的水样可直接测定;色度、浑浊度较高和含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需经过蒸馏或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步骤。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 0 、、、、、和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过的水样,水样及标准管中均不加此试剂),混匀,加的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四)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N,mg/L)=m×1000/V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样品管的氨氮含量(mg);

V——水样体积(mL)。

7.水中COD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1/6K2Cr2O7)=L

将重铬酸钾预先在120℃烘箱内烘2h,冷却至室温,置于干燥器内备用。准确称取9.806g溶于500ml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250ml,冷却至室温(一般情况下放置12h以上,避免灰尘落人)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转移过程中,防止重铬酸钾溶液外溅,用水冲洗2-3次,并完全转移至容量瓶中,慢慢摇动,使溶液充分混匀后稀释至995ml左右,再次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盖上瓶塞,摇匀。

(2)亚铁灵指示剂

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O)放人烧杯中,加水30ml,温热至完全溶解,称取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邻菲罗啉溶液中混匀,用水稀释至100ml。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C[(NH4)2Fe(SO4)2·6H2O]≈L 称取16.6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加入20ml 浓硫酸,待其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稀释到1000ml。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准确吸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30ml,加入5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2滴(约0.10m1)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ml)。其计算公式如下:

C[(NH4)2Fe(SO4)2·6H2O]=×/V

式中: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y为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毫升数(ml)

(4)硫酸一硫酸银向1L硫酸中加入10g硫酸银,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6)COD小于50mg/L水样的溶液配制

对于COD小于50mg/L的水样,应采用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氧化,消解后,采用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

在 250mL 具塞锥型瓶内依次加入 L 高锰酸钾溶液, 5mL 浓硫酸及亚硝酸钠储备液(加次溶液时应将习洗管插入高锰酸钾溶液液面以下),混匀,在水浴上加热至 70~80 ℃后,加入 L 草酸钠标准溶液,是溶液紫红色退去并过量。再以 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量的草酸钠,至溶液呈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的量。再以 50mL 不含亚硝酸盐的水代替亚硝酸钠储备,并按上步骤操作,用草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L 高锰酸钾溶液,得

CODcr(O2,mg/L)=[(Vo-V1)×C×8×1000]/V2

式中:Vo为空白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

V1为水样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

V2为水样体积(ml);

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8为1/2氧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

五、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

按照本方案实施检测全过程,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检测区域水域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办法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采测分离,是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原则,将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交由不同单位承担,实现样品采集与检测分析分离、水质监测与考核对象分离的监测模式。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前,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数据是分析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考核评估水污染防治成效、支撑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并正式运行后,以自动监测数据为主,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数据是自动监测数据的重要质控手段,也是自动监测数据的重要补充。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监测的管理。 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省级地表水环境质量采测分离监测可参照执行。 二、职责分工 第四条生态环境部负责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的统一管理,制定采测分离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受生态环境部委托,负责采测分离的组织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制定采测分离实施计划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案,对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负责。 第五条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的协调保障;按照统一规范要求,组织设立和维护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断面桩;负责组织水质变化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水质异常

校园景观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景观河流水质监测 组员:唐树凯、黄山、 韩凯、陈浩洋 一﹑校园景观河概况 景观河为封闭式,河宽最大处小于20米,河深低于5米,为了进一步熟悉水环境常规项目的检测过程,我们进行了此项工作。由于其污染物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根据我们已知的知识及其地表水功能,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我们所检测的水区水质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为Ⅴ类水质。 二﹑监测内容 我们河取水样,测量水温(水温计法),PH(玻璃电极法),溶解氧(电化学探头法), ()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及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 COD(重铬酸钾法),BOD 5 三监测的项目方法及标准依据(GB 3838-2002) 水域功能和分类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项目一:水温 PH值溶解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个仪器的使用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水质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过程: 采样前的准备: 1)容器:先将采水器用冲去灰尘等杂物,用洗涤剂去除油污,自来水冲洗后,再用10% 的盐酸或硝酸,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 2)取样:用已清洗过的采水器在河的中央取样50Ml。 3)温度的测定:将水温计插入水中一定深度,五分钟后迅速拿出并读数 溶解氧的测定: (1)方法原理 溶解氧电化学探头是一个用选择性薄膜封闭的小室,室内有两个金属电极并充有电解质。氧和一定数量的其他气体及亲液物质可透过这层薄膜,但水和可溶性物质的离子几乎不能透过这层膜。将探头浸入水中进行溶解氧的测定时,由于电池作用或外加电压在两个电极间产生电位差,使金属离子在阳极进入溶液,同时氧气通过薄膜扩散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产生的电流与穿过薄膜和电解质层的氧的传递速度成正比,即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电流与水中氧的分压(或浓度)成正比。薄膜对气体的渗透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要采用数学方法对温度进行校正,也可在电路中安装热敏元件对温度变化进行自动补偿。 若仪器在电路中未安装压力传感器不能对压力进行补偿时,仪器仅显示与气压有关的表观读数,当测定样品的气压与校准仪器时的气压不同时,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正。 (2)仪器和设备 a) 溶解氧测量仪。 b) 测量探头:极谱型(例如银/金),探头上宜附有温度补偿装置。 c) 仪表:直接显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或饱和百分率。 d) 电导率仪:测量范围2~100 mS/cm。温度计:最小分度为0.5℃。气压表:最小分度为10 Pa。溶 解氧瓶。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3)测量步骤 a) 全充满待测的样品,让探头在搅拌的溶液中稳定2~3分钟以后,调节仪器读数至样品已知的溶 解氧质量浓度。容器能密封以隔绝空气并带有搅拌器。将样品充满容器至溢出,密闭后进行测量。 b) 调整搅拌速度,使读数达到平衡后保持稳定,并不得夹带空气。将探头浸入样品,不能有空气 泡截留在膜上,停留足够的时间,待探头温度与水温达到平衡,且数字显示稳定时读数。 探头的膜接触样品时,样品要保持一定的流速(≥5m/s),防止与膜接触的瞬间将该部位样品中的溶解氧耗尽,使读数发生波动。 测定PH值: 1消除“钠差”的方法,选用与被测溶液的pH值相近似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温度影响电极的电位和水的电离平衡。须注意调节仪器的补偿装置与溶液的温度一致,并使被测样品与校正仪器用的标准缓冲溶液温度误差在±1℃之内。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

第一组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123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周 题目(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 姓名李宏阳 学号 B13070328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王小庆苏艳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 一、设计任务 (1) 二、实习要求 (1) 第二部分校园及周边水环境调查 (2) 一、学校概况 (2) 二、污染源及受纳水体的调查 (2) 三、质量控制 (3) 四、校园区域划分 (3) 第三部分水环境监测分析实施方案 (4) 一、监测项目与范围 (4) 二、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 (4) 三、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5) 四、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10) 附录 (12) 小结 (13) 参考文献 (13)

前言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问的环境。 在地球表面,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二部分组成,分别与总水量的97.28%和2.72%。后者所占总量比例很小,且所处空间的环境十分复杂。水在地球上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含量,反映了它在不同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中元素存在、迁移和转化和环境质最(或污染程度)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 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一部分概述 一、设计任务 根据洛阳理工学院的用水和排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通过对校园水环境检测判断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 二、实习要求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调查,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亲自制订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实事求是地报出监测结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园内水质监测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

附件一: 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设置方案 一、断面(点位)设置原则 (一)代表性: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主要功能是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网要覆盖全国主要河流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重点湖泊、水库等,设定的断面(点位)要具有空间代表性,能代表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全面、真实、客观反映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及特征。 (二)连续性:在现有759个断面(点位)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延续性。 (三)覆盖范围: 1.河流:我国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的国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水体等。一般每100km设置一个国控断面; 2.湖库:面积在100km2(或储水量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湖泊,库容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水库以及重要跨国界湖库等。每50~100km2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同时空间分布要有代表性;

3.北方河流、湖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区年径流量或库容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库可酌情设置断面(点位)。 (四)国控断面(点位)类型: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湖库点位;重要饮用水源地断面(点位):指日供水量≥10万吨,或服务人口≥3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等。 (五)断面位置具体要求: 1.对照断面:断面上游2km内不应有影响水质的直排污染源或排污沟; 2.控制断面:应尽可能选在水质均匀的河段; 3.监测断面的设置要具有可达性、取样的便利性; 4.取消原城市内湖监测点位; 5.取消原削减断面,统一设置为控制断面; 6.根据不同原则设置的断面发生重复时,只设置一个断面。 (六)省界断面:一般设置在下游省份,由下游省份组织监测。 (七)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流域考核断面:优先纳

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①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②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 ③采样点的确定 ④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⑤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采样断面——﹥采样垂线——﹥采样点位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说明: (1)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2)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上述设垂线 说明: (1)上层指水面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

(2)下层指河底以上0.5m处. 中层指水深 (3)封冻时在冰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 (4)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上述设采样点 (三)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1)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2)以各功能区(如城市和工厂的排污口、饮用水源、风景游览区、排灌站等)为中心,在其辋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3)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①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 ②流经城市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饮用水源地全重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 ③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④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 ⑤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三次。 ⑥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泊、水库全年采样9次,枯、丰水期各1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国海环字[2012]16号 【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 【发布日期】2012.01.18 【实施日期】2012.0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 通知 (国海环字〔2012〕16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和重大部署,指导和引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12月31日经第48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依据职责,提高对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连续性、前瞻性”的认识,从科学监测、科学评价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和拓展海洋环境监测与

评价业务领域,提高对海洋环境规律性的认识。 二、各单位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整个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人才科学使用和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根本,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行人才资质管理制度,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各单位要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五个服务”为目标,构建“支撑决策、面向管理、服务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信息产品的服务水平。 四、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综合能力,充分履行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并对省-地市-县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整体部署。 各单位应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本单位细化落实方案并于2012年3月1日前报局备案。 国家海洋局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进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系统发展,全面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综合服务效

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doc

第一部分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污染源的调查 1、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食堂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2、食堂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 等营养物质和 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主要排 入下水道和校园内小水沟。 3、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二、校园区域划分 校园功能分区按宿舍区、教学楼区、行政区、生活区进行划分,校园空气质量执行 GB3838-88 三类区标准。水样采样连续两天,对于校园内小沟直接在沟中心采样,取两个采样点(食堂小水沟,俊秀小水沟),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 1 次样。 三、监测项目及方法 (一)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一、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 通常可在波长 410—425nm 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 L(光度法), 测定上限为 2mg/L。 二、仪器 1、具 20mm比色皿。 2. 50mL具塞比色管。(7 个) 3.分光光度计。 4.氨氮蒸馏装置:由 500mL凯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组成,冷凝管末端可连接 一段适当长度的滴管,使出口尖端浸入吸收液液面下。。 三、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 2. 25%氢氧化钠溶液和10%硫酸锌溶液。 3.纳氏试剂:称取16g 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 7g 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 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4.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 50g 酒石酸钾钠 (KNaC4H4O6·4H2O)溶于 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 除去氨,放冷,定容至 100mL。 5.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经 100℃干燥过的氯化铵 (NH4Cl) 溶于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氨氮。 6.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 升含氨氮。 四、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无色澄清的水样可直接测定;色度、浑浊度较高和含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需 经过蒸馏或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步骤。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和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 加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 1 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过的水样,水样及标准管中均不加此试剂),混匀,加的 纳氏试剂,混匀,放置 10min。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五、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 (N,mg/L)=m×1000/V 式中: m——由校准曲线查得样品管的氨氮含量(mg); V ——水样体积(mL)。

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情况汇报

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情况汇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情况汇报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情况汇报,工作,海洋,环境监测,南通市,,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工作汇报中查看更多范文。 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南通市编制委员会20XX年12月9日通编发[20XX]25号文件批准,在南通市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增挂“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牌子,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责为“组织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监视、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环境质量信息” 根据《20XX年度南通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20XX年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吕四海洋站合作的基础上,20XX年进一步加强共建,全面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现将20XX年1-9月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 依据《江苏省20XX年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与《20XX南通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在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我中心与吕四海洋站分别于今年5月22—24日、7月7—10日、9月6—7日发挥共建优势,分别开展了三次市沿海14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社会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监测范围包括排污口的精确地理位置,排污口的照片、污水中污染物(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悬浮物、氰化物、六价铬、油类)的瞬时浓度,排污口的瞬时流量等。所有的监测结果我们按照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统一编制的规范性监测结果报表和质控报表统一格式要求进行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交了监测数据的电子文本。5月25-26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来我市检查我市陆源入海污染物监测计划方案及监测结果。中心向专家组作了专题汇报,中心实验室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指标的盲样考核,我市首次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专家组的检查与考核。在7月21日召开的的东海区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会议上,中心代表江苏省对前两次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工作作了汇报。 二、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监测 从5月起,中心开始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大气和水质监测)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A、巩固、消化《环境监测》课程的理论知识; B、熟悉环境监测的全过程; C、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D、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操作动手的能力; E、熟悉在监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 F、具备制定和实施污染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治理工程所必需的监测方 案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形式及要求 A、设计形式:教师先介绍课程设计方法,安排课程设计进度表,定时答疑、现场指导;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分组协调完成环境监测实验;学生独立撰写《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B、基本要求:符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数据可靠、课程设计报告规范。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区域水或大气环境的特点,拟定监测方案,优化布点,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撰写《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四、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及设计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分。课程设计按五级打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在设计中学习、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能力。 2、任务 进行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拟定监测方案,优化布点,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撰写《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内容(任选一) 1、洛阳理工学院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优化布设三个采样点,监测四个项目:TSP、SO2、NO2;改善校园空气环境的对策和建议,总结。 2、洛阳理工学院镜月湖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优化布设三个采样点,监测四个项目:pH、六价铬、COD、DO;改善镜月湖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总结。 3、 三、设计要求 符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数据可靠、课程设计报告规范。 四、时间安排 2012年5月16日--5月22日2个教学周。 五、成绩评定 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并以30%计入期末总分。 六、参考文献

污水排放口水质监测方案

工业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口水质质量监测 姓名: 班级: 学号:

慈溪市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应急排放口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慈溪市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应急排放口工程。 2、工程内容:慈溪市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规划规模为 5 万t/d。故本工程根据漂印染基地污水处理厂5万t/d规模建设,本次建设污水提升泵站(Q1=5万m3/d)一座(设在慈溪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厂区内东北角);铺设DN1000 污水压力陆域排放管线12.6km ,入江排放管线 3.2km 。 3、应急工况:在漂印染园区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管道事故或北部污水处理厂湿地处理系统超过负荷的工况时,漂印染基地废水将经基地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达到GB4287-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I 级标准临时性通过本工程应急排放口应急排放钱塘江。详 见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污水应急排放去向图。

、工程分析 1、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1)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废水应急排入钱塘江水域,将造成应急排放口局部污染物浓度增高,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 (2)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废水应急排放钱塘江水域,将对杭州湾生态、渔业资源、滩涂养殖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3)营运初期工程施工场地、弃土场场植被尚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将依然存在。 三、环境调查 1.水环境影响 (1)COD 对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在应急排污规模5万t/d时,COD最大值>2.2 mg/L (本底值为2.1 mg/L)等值线包络线面积大潮时为0.152 km 2,小潮时为0.099 km 2,平均值均小于2.2 mg/L (二类海水标准)。 (2)NH3-N 对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在应急排污规模5 万t/d 时,NH3-N 增量最大值>0.05 mg/L 等值线包络线面积大潮时为0.058km 2,小潮时为0.064 km 2。平均值均小于0.05 mg/L 。 由此可见,在应急临时排放情况下通过本工程排污对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不大,其中COD 可以满足海域功能区划要求,NH3-N 的增量也较小。2、杭州湾水域生态、渔业生产影响 在应急情况下,慈溪漂印染工业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 和氨氮等物质。根据对杭州湾水域的水质影响预测计算结果,应急排放污水达标排放时,CODcr 对杭州湾水域的影响是有限,且仅限于应急排放口附近近区,杭州湾水域水质仍能维持现状类别。 同时,根据本工程所在杭州湾生物现状调查发现,本水域生物种类为常见的

环境监测方案

《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标编制前环境监测方案(讨论稿一稿) 为规范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管理,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监督检查,现准备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明确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排放限值,规范离子型稀土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现结合矿山开采工艺及管理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本次监测属于研究性监测,为制定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充分参考依据。 依据水体的功能以及污染源的类型,确定水质监测项目。环境水体的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开矿前的矿体污染源的监测,首先对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明确监测断面的布设、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频次、样品采集与运输、样品的保存方法、样品的分析方法,依据水深和水宽定制采样点与数量,地下水采样井布设。 根据实际情况,现确定对地表水、地下水、河道底泥、矿区周边土壤、矿区矿体进行监测。 现场样品采集及运输保存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1.地表水监测 1.1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布置原则

依据稀土矿山资源分布、采矿证数量及大小、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开采情况、流域走势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在出矿区边界50-100米有代表性设置监测点,定好监测点坐标。 (2)监测点建设规格及保护设施 考虑到监测时期较长,在监测点旁边立标识牌。 (3)监测点初步选定 依据监测点布置原则,各资源县监测点初步选定如下:龙南9个、定南7个、信丰3个、安远6个、全南4个、寻乌3个。背景断面每年监测一次,其他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具体坐标见表1,位置见监测点布置图。 表1 地表水监测点位分布表

海洋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 第一章 1.环境监测:通过获得反应环境质量要素的代表值,评价环境质量,确定环境发展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对象:反映环境质量的各种要素、对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类活动因素、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各类污染源。 2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目的:监视性检测(例行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2)按检测介质对象:水、大气、土壤、生物、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卫生 (3)按专业部门:气象、资源、卫生 ●监视性检测(例行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对环境质量的监测(环境介质、监测对象)●特定目的监测:应急(方向、速度、范围),仲裁(法律责任),考核(人员、方法、项目),咨询(政府、科研、生产)。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环境本底值(背景值、变化,即区域承载力),健康影响(环境毒理学),监测科研(标准化质量标 准) 3.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含量的阈值、环境污染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污染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4.优先污染物:制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 监测和控制的对象,即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5.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 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6..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分类:核心支持系统(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体系基础(环境基 础标准) ●分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水体污染类型:化学型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型污染 2.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我国环保部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 A类为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方法,是评价其它监测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 B类为统一方法,被实验验证是成熟的方法; C类为试用方法,少数人研究和应用,或直接从国外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 3.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⑴布置原则 ①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 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 ②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处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 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监测断面。 ③饮用水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 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④监测断面的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流。 ⑤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 ⑵河流监测断面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为特定的环境管理还可设管理断面。河流只设一个背景断面。 ⑶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考河流的有关规定。 ①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深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②湖(库)若无明显功能区 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库)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及入湖(库)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 ⑷海洋 用统计方法将监测海域分为污染区、过渡区和对照区 ⑸采样点位的确定 小结: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河流上——先选取采样断面;(类型、位置)

德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基础,也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 要依据。德国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与科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也是海洋 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的良好典范。本文阐述了德国的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与海洋环 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体系、监测机构、监测内容和 监测特点予以分析,并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德国;监测特点 正文 德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土面积约35.7万km2,海洋面积约5.7万km2,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不仅为德国供给了足够的矿产、油气、食物药类等自然资源,还作为旅游景点与海运码头,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和众多人类活动密集的近岸海域一样,北海和波罗的海也面临着严峻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德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相邻,繁忙的海运和较高的陆源排放量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域之一。德国一直对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拥有世界上较完备和详细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与科学研究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德国在提升本国监测能力和完善监测体系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邻国开展区域性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德国的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与法律框架,随后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为例,对监测体系、监测机构与监测内容予以总结,最后探讨了德国海洋环境监测的若干特点,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提升提供参考。 1 德国海洋环境管理概况 1.1 海洋环境管理部门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3个直辖市组成。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职责划分由基本法规定,实行立法统一、执法相互监督的原则,即立法由联邦政府统一负责,执行分别由州政府和赋予职能的联邦机构负责。德国的海洋管理分区域进行,离岸12海里内海域由沿海各州政府实施管理,12海里以外到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由联邦政府执行机构负责。 德国联邦政府涉及海洋环境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设与核安全部、联邦运输和数字设施部以及联邦食品与农业部。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DOC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王齐浩 学号:B11070415 课题名称: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组员:康耀宗、姚显阳、潘凯飞、雷斌 专业班级:B110704 系(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指导老师:葛晓燕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 (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3)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5) 6.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 (15) 6.1.2气体的采样 (15) 6.2气体的保存 (18)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9)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 (20) 8.1质量保证 (20) 8.2评价方法 (21) 8.3实施计划 (25)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26) 9.1 NO2的防治 (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26) 9.3 PM10的防治 (26) 第10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第1章检测背景 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