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稳压器SG3524及其应用

开关稳压器SG3524及其应用
开关稳压器SG3524及其应用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 三端稳压器(7812,7085等)并联扩流电路 用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设计一款最大1A输出电流的稳压器很简单,但当输出电流高于1A 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为提供大输出电流,稳压器通常使用并联的功率晶体管。这些功率晶体管的工作点(operating point )很难设计。因为晶体管的集极和射极需要必不可少的功率电阻来设计直流工作点,而功率晶体管和功率电阻都要消耗很大功率,因此设计中要加散热措施。本设计实例是一个可提供大输出电流的简单稳压器。基本的构想是并联多个三端稳压器。每只78xx系列稳压器能提供1A电流,并且有5 、6 、8 、9 、12 、15 、18和24V多种电压版本。本文以7812为例. 图1显示两只并联的7812 。 图1 :两只7812并联,将输出电流加倍至2A 。 图2 :用20只7812将图1中电路的输出能力提升至20A 。 两只7812独立工作,每只提供最大1A电流。D1和D2完成两只稳压器的隔离。输出电压为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减去二极管压降:VOUT=VREG –VD 。在COM端接地(0V)情况下,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为VOUT 。若要将图1中的输出电压提高到与三端稳压器标称值一致,COM端电位必须比接地高出一个二极管压降。C 、C1和C2为滤波电容。图2显示了一个使用20只7812 ,可提供20A电流的稳压器。所有的二极管均为1N4007 。C=47000 μ F ,所有带编号的电容均为4700 μ F 。7812均固定到一个散热片上,并用一个小风扇降温。采用这种设计概念,可以将电路的输出电流扩充至数百安培。 (1)概述 PC电源从80年代初出现,伴随PC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约有20年的历史了,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从供电电网中获取能量然后转变为适合PC使用的低压直流电能,同时完成必要的安全隔离功能。

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精华)

LM317工作原理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它具有输出电压可变、内藏保护功能、体积小、性价比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采用的电路模式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便可从LM317的输出端获得可变的输出电压0U 。 从图中的电路中可以看出,LM317的输出电压(也就是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0U 为两个电压之和。即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也就是加在R2上的电压 222R R U I R =?,而2R I 实际上是两路电流之和,一路是经R1流向R2的电流1R I ,其大小为1/1R U R 。因1R U 为恒定电压1.25V ,Rl 是一个固定电阻,所以1R I 是一个恒定的电流。另一路是LM317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由于型号不同(例如LM317T 、LM317HVH 、LM317LD 等),生产厂家不同,其D I 的值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LM317,其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也各不相同。尽管这祥.但总的来说D I 的电流但是有一定规律的,即D I 的平均值是50A μ左右,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00A μ。而且在LM317稳定工作时,D I 的值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D I 变化相对较大时,LM317就不能稳定地工作。总而言之,2R I 是1R I 、D I 两路恒定电流之和.2R U 是由两路恒定电流1R I 、D I 流经R2产生的,调节R2的阻值即可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0U (0U 是恒定电压1R U 与2R U 之和)。既然D I 和IR1对调节输出电压0U 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1R I 是

由R1提供的, I的大小也没有任何限制.是否可以使R1的阻值趋于无穷大, R 1 使 I的电流值趋向于无穷小?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去掉R1,只用可变R 1 电阻R2就可以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 LM317作为输出电压可变的集成三端稳压块,是一种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集成稳压块。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用下式计算, V=1.25(1+R2/R1)。仅 仅从公式本身看,R1、R2的电阻值可以随意设定。然而作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计算公式,R1和R2的阻值是不能随意设定的。首先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 V=1.25——37V(高输出电压的LM317稳压块如LM317HV A、 LM317HVK等,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V o=1.25——45V),所以R2/R1的比值范围只能是0——28.6V。其次是LM317稳压块都有一个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有的资料称为最小输出电流,也有的资料称为最小泄放电流。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值一般为1.5mA。由于LM317稳压块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也不相同,但一般不大于5mA。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不能正常工作。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大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可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要解决LM317稳压块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定R1和R2阻值的大小,而使LM317稳压块空载时输出的电流大于或等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从而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此时,只要保证 V/(R1 +R2)≥1.5mA,就可以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上式中的1.5mA为LM317稳压块的最小稳定工作电流。当然,只要能保证LM317稳 V/(R1+R2)的值也可以设定为大于1.5mA 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 的任意值。

12V 30A 7812扩流稳压电源

12V 30A 7812扩流稳压电源-大电流电源 这个电路使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必须是非常高的峰值正向电流,典型100A以上。7812芯片将只通过1安培或更少电流,其余通过外接的晶体管流过。由于电路设计处理高达30安培负载能力,那么6个TIP2955并联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每个功率晶体管功耗是总负荷的六分之一,但必须充足的散热能力需要。最大负载电流会产生最大的功耗,因此非常大的散热器是必需的。的。 lm317扩流电路图-30V 5A稳压电源电路图-LM317三极管 这是LM317与三极管2SA1186构成的扩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2-30V连续可调,负载电流可达5A,如果再多并联几只2SA1186,输出电流可达更高,前提是必需有足够大的散热片或风扇。 R21是NTC热敏电阻,阻值18K。 M1 风扇电机 RLY1 12V继电器电流10A 有兴趣的朋友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纸 μA723集成电路扩流稳压电源-0.7-30V 10A大电流-2A-整流

稳压专用集成电路–μA723 参数 下图是μA723的方块图,整个IC的组成包括: (A)参考电压输出,第六脚输出7.15V。 (B)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误差放大器。 (C) Q14,Q15组成的串联达林顿晶体管。 (D)用作限流的Q16晶体管。 (E)输入电压范围: 9.5V ~ 40V。 (F)输出电压范围: 2V ~ 37V。 (G)参考电压输出:7.15V。 (H)最大输出电流:150 mA。 (I)输出电阻:0.1W。 (J)温度系数:0.003%/oC。 (K) %V.R. = 0.03% (50mA)。 图1

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开关电源的设计 同组参与者:李方舟、周恒、张涛开关式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方式可分为调宽式和 调频试两种,实际应用中,而调宽式应用的较多,在 目前开发和使用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绝大多数也 为脉宽调制(PWM)型。 开关稳压电源具有效率高,输出功率大,输入电 压变化范围宽,节约能耗等优点。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 通时间和工作周期的比值即占空比来改变输出电压; 通常有三种方式: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频率 调制(PFM)和混合调制。PWM调制是指开关周期 恒定,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改变占空比的方式,因为 周期恒定,滤波电路的设计比较简单,也是应用能够 最广泛的调制方式。开关稳压电源的主要结构框架如 图1-1所示,有隔离变压器产生一个15-18V的交流电 压,在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然 后再经过DC—DC变换,由PWM的驱动电路去控 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压源, 如图1-1所示;

图1-1 一开关转换电路 1:滤波电路 输入滤波电路具有双向隔离作用,它可以抑制交流电网输入的干扰信号,同时也防止开关电源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和电磁干扰信号影响交流电网。如图1-2所示滤波电路中C1用以滤除直流份量中的交流成分,隔离电容应选用高频特性较好的碳膜电容,电阻R给电容提供放电回路,避免因电容上的电荷积累而影响滤波器的工作特性,C2、C3跨接在输出端,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为了减小漏电流C2、C3宜选用陶瓷电容器. 图1-2 2.电压保护电路 如图1-3所示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稳压管VS的

击穿电压稍大于输出电压额定值,输出电压正常时,VS不导通,晶闸管VS的门极电压为零,不导通,当输出过压时,VS击穿,VS受触发导通,使光电耦合器输出三极管电流增大,通过UC3842控制开关管关断。 图1-3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3.电压反馈电路 电压反馈电路如图1-4所示。输出电压通过集成稳压器TL431和光电耦合器反馈到的1脚,调节R1 R2的分压比可设定和调节输出电压,达到较高的稳压精度。如果输出电压U0升高,集成稳压器TL431的阴极到阳极的电流在增大,UC3842的输出脉宽相应变窄,输出电压U0变小,同样,如果输出电压U0减小,可通过反馈调节使之升高。

多用途步降开关稳压器L5973AD及其应用解析

多用途步降开关稳压器L5973AD及其应用 摘要:L5973AD是ST公司推出的一种带2A开关电流限制的步降单片开关稳压器IC。文中介绍了多用途步降开关稳压器L5973AD的内部结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L5973AD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典型应用电路。 关键词:步降开关稳压器;多用途芯片;L5973AD L5973AD是ST公司推出的一种带2A开关电流限制的步降单片开关稳压器IC。这种新型器件的输入电压范围为4.4~36V,输出电压可以在1.235V到35V之间进行设置。由于该开关稳压器具有宽范围的电压输入和输出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网络、工业控制、消费电子产品以及与计算机有关的应用领域之中。 1L5973AD的功能原理 L5973AD采用SO8封装形式,其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图2所示是L5973AD芯片的内部结构组成框图。L5973AD的内部电源电路由启动电路、预调节器、带隙电压参考和偏置电路组成。 L5973AD中的电压监视器可连续感测VCC和VREF,只要电压高于它们的门限电平,稳压器就会开始工作。 L5973AD的振荡器电路由频率移位器、时钟发生器、斜坡产生器和同步器组成。其中时钟产生器可为器件产生500kHz的开关频率,频率移位器则可在过电流或短路情况下,用于降低开关频率。时钟信号可应用在内部逻辑电路中,同时也是斜坡产生器和同步器的输入信号。斜坡产生器电路可为PWM控制和内部电压前馈提供锯齿波信号。 L5973AD有一个同步脚,可以以主/从模式工作。当作为主机时,可将外部器件同步到内部开关频率上;而在作从器件时,则可将自己同步到外部信号上。如果将两个器件连接在一起,其开关频率较低的一个应作为从机,另一个则作为主机。 图2 L5973AD中的电流限制保护电路具有脉冲接脉冲和频率折回两种电流限制保护方式。 由于最小接通时间不足以在500kHz下产生足够的占空比,因此,在较大的过电流或短路条件下,输出电流会再次增加。这样,为保持电感电流在它的门限电平之下,开关频率也必须降低。随着反馈电压因占空比的减小而减小,频率移位器也会使开关频率降低。

稳压器说明书

·WG-3000 ·WG-5000 ·WG-8000 交流自动稳压器 说明书 使用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感谢您选用了‘JUTA’牌交流自动稳压器,愿我们的产品及服务能为您带来更多方便和实惠 功能:在市电输入变化时自动调整稳压输出,确保家用电器在恶劣的电网条件 下也能正常运行;同时具备了全方位保护及实用的稳压、市电直通功能,使用方便,更安全更可靠,大大延长了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稳压精确:在电网电压变化不稳时,能输出 稳定的安全电压,使用电器不受影响。 ⊙输入欠压、过压保护:由电网及其他因素引 起的电压输入过高或过低时,为保证用电器和人 身财产安全,稳压器会自动切断输出,待电网电 压恢复稳定后可自动(延时)开启。 ⊙缺相保护:在三相供电情况下,由于一相断 掉或者零线断掉,会导致单相供电电压异常升高, 甚至高过380V,危及到用电器及人身财产安全, 此时稳压器会自动关闭输出进入保护状态。 ⊙误断电保护:在遇到电网老化、输电线过细 距离过长时,有感性负载(如冰箱、空调等带有 压缩机的)或大型用电器启动,瞬间会导致电网 电压降低,此时稳压器能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而不至于误断电。 ⊙市电稳压切换:机身侧面设有稳压接入和市电直通转换开关,使用时若觉得电网电压很稳定,不想用稳压功能时,把此开关拨至“OFF”市电状态即可。通常情况下都要将此开关拨至“ON”稳压状态,此时自动稳压功能才能启动。 ⊙延时供电功能:为避免短时间停电又来电情况的发生,设有了2-3分钟自动延时供电功能(如电冰箱或空调器在停止工作后,再次启动需3分钟延时);若不需要此延时,可按下“延时开关”按钮启动短延时,本机可在5秒内开启供电。 安装连接:(如图所示) 将启动开关拨至“OFF”关状态,拉下电网闸刀开关或空气开关断开市电,取下稳压器端子板两颗固定螺丝拔出端子板,按对应端位指示正确连接 1.把家庭供电总线(墙壁插座及所有用电器用线)插入到对应输出的“火线”、 “零线”端口内,拧紧固定螺丝。 2.把供电输入连接线插入到对应输入的“火线”、“零线”端口内,拧紧固定 螺丝。 3.再把安全接地线插入到对应的(端子中间“接地”符号)端口内,拧紧固 定螺丝。

LM317可调稳压器介绍及应用(详解)

LM317可调稳压器介绍及应用(详解) 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V至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通常 LM317 不需要外接电容,除非输入滤波电容到 LM317 输入端的连线超过 6 英寸(约 15 厘米)。使用输出电容能改变瞬态响应。调整端使用滤波电容能得到比标准三端稳压器高的多的纹波抑制比。LM317能够有许多特殊的用法。比如把调整端悬浮到一个较高的电压上,可以用来调节高达数百伏的电压,只要输入输出压差不超过LM317的极限就行。当然还要避免输出端短路。还可以把调整端接到一个可编程电压上,实现可编程的电源输出。 特性简介 可调整输出电压低到1.2V。保证1.5A 输出电流。典型线性调整率0.01%。典型负载调整率0.1%。80dB 纹波抑制比。输出短路保护。过流、过热保护。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 多数工程师都知道:他们可以使用某种廉价的三端子可调稳压器,比如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公司的LM317,把它作为仅提供某个必要电压值(如36V或3V)的可调稳压器。但是,如果不采用其它方法,那么该值无法低于1.25V。这些器件的内部参考电压为1.25V,并且如果不使用电位偏置,那么它们的输出电压也无法低于该值。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基于两只二极管的参考电压源(参考文献2)。该方法适合于1.2V~15V,或电压更高的稳压器,但它不适合于超低压固定稳压器或可调稳压器。它采用的两只1N4001二极管不提供必要的1.2V电位偏置,并且具有额外的约为2.5 mV/K的温度不稳定性(参考文献3)。因此,输出电压的额外温度漂移约为100 mV;如果把温度调至20℃(典型室内情况),则它大于1.5V输出电压的6%,等于1V输出电压的10%。可用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公司的LM185或Analog Devices公司的AD589可调电压参考IC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器件很贵,而且在本情形中,它们不仅需要额外的调零,还需要匹配。对于LM185和AD589,位于各自参考电压的这些调整分别为1.215V~1.255V和1.2V~1.25V。请注意:LM317的参考电压为1.2V~1.3V。

开关型稳压IC

开关稳压类电源IC ——AE2596 AE2576 AE1501 AE1509简介 锐和微电子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内容提纲 市场分析 产品特性 对比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市场分析(1) 产品应用领域:高效率降压调节器,单片开关电压调节器,正、负电压转换器,电信系统,汽车系统,电池管理数字设备. 移动硬盘、LCD 显示器、POS 机、网络交换设备、电机供电设备、车载电子产品、税控机、LCD 电压调节器、LCM 、汽车充电器、液晶电视、机顶盒、工业和汽车音频电源、大功率LED 电源和12V/24V 分布式电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市场分析(2) 国内开关稳压器市场现状及前景 在过去的几年里,主要由于散热方面的限制,开关稳压器一直在逐步取代线性稳压器。开关电源的优点包括较高的效率和较小的占位面积,这使得复杂度的增加以及EMI 问题变得不那么重要. 如果考虑电源管理系统中的开关稳压器限制条件,则其将需要拥有下列特点和特性: 宽输入工作范围 在一个宽负载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效率 在正常操作、待机和停机状态下具有低静态电流 低热阻 最低的噪声和EMI 辐射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市场分析(3) 从应用领域看,电源管理器件市场的焦点仍集中在便携式设备、计算机、通信和网络设备应用等领域,同时工业设备对电源管理器件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这些需求的增长让电源管理器件市场更添活力,各供应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OEM 的特殊需求。同时,厂商之间也一改传统,尝试着以合作方式拓展生存空间。 面向便携式应用的电源器件市场将在2008年继续攀升至72亿美元。 便携式设备中新增加的音视频、数据输入、无线连接等功能将对电源管理形成新的需求。 在这些新的需求变化下,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管理呈现出下面几个特征:最重要的当然是效率。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分析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六祖故乡人汇编2013年9月8日) 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LM317是可调稳压电源中觉的一种稳压器件,使用也非常方便。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很早以前我国和世界各大集成电路生产商就有同类产品可供选用,是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类串连集成稳压器。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5V —37V(本套件设计输出电压范围是 1.25V—12V),负载电流最大为 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率和负载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 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应小于240欧姆。改变RP阻值稳压电压值。D5,D6用于保护LM317。 输出电压计算公式:Uo=(1+RP/R)*1.25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的元器件清单: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三端集成稳压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如图所示,此电路的核心器件是W7805。W7805将调整器,取样放大器等环节集于一体,内部包含限流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可以防止过载。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可靠性。W7805属串联型集成稳压器。其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电压输出,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如果将W7805的公共端即3脚与地断开,通过一只电位器接到-5V左右的电源上,就可以在改变电位器阻值的同时,使集成稳压器的取样电压及输出电压都随之改变。图中RP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只要负电压的大小取得合适便能使输出电压从0V起连续可调,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由W7805的输入电压决定,本稳压器0V-12V可调。VD3整流,C2滤波,VD4稳压后提供5V负电压。 元件选择:变压器应选用5V A,输出为双14V;二极管VD1-VD4选用1N4001;VDW 选用稳压值为5-6V的2CW型稳压管;RP1用普通电位器;RP2为微调电阻。IC用7805;其它元件参数图中已注明,无特殊要求。 电路调试:元件焊接无误后可通电调试,首先测b点对地电压,空载时应在18V左右;d点电压大约为-5.5V--6V,如不正常,可重点检查VD3,C2,R1,VDW,RP2等元件,然后再测量输出电压,旋动RP1,万用表指针应能在较大范围变动,说明稳压器工作正常;最后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AP1510及其应用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AP1510及其应用介绍了降压型PWM控制器APl5lO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典型应用电路。测试结果验证了它的实用性。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逐渐向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方面发展,同时电源必须做到小体积、高效率、低功耗,以适应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因此,高度集成的PWM控制器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易亨(AnachiD)电子公司推出的降压型PWM控制器APl510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源中。由于APl510芯片内包含基准电压源、振荡电路、误差放大器、内部PMOS 开关管等电路,所以只须外加电感、电容、二极管等少量元器件,便可组成小体积、高效率的降压型开关稳压电源。 l APl5lO的工作原理 APl510的原理框图如图l所示。 1.1 引脚功能及描述 脚1 (FB)反馈端,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通过分压电阻连接电源输出端。 脚2 (EN)使能端,工作或待机控制,高电平:正常运行,低电平:待机运行。 脚3(OCSET)输出电流设定端,通过外部电阻设定最大输出电流。 脚4 (VCC IC)电源输入正端。 脚5、6 (Output)开关输出端,P沟MOS场效应管漏极,连接外部续流二极管和电感。 脚7、8 (VSS IC)电源输入负端。 1.2 工作原理

由图1可知,APl510由基准电压源、振荡电路、误差放大器、PWM控制器、过热关断控制电路以及P沟MOS场效应管等部件组成。 基准电压源为芯片内部电路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并为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提 供0.8V的电压基准。它具有软启动功能,可以防止电源启动时的冲击,它还具有欠压锁定功能,当输入电压低于3.3V时APl510停止工作;当输入电压高于3.5V时,它自动恢复工作。 振荡电路产生300 kHz的振荡波形,当发生过流保护或短路保护时,工作频率将从300 kHz减小到30kHz。 输出电压的取样信号进入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比较后进入PWM控制器,输出占空比变化的方波去驱动内部的P沟M0S管:APl510调节脉冲的占空比可以从O%~100%,这使得APl510可以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 过热关断电路使芯片结温达到125℃时关断,保护芯片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其恢复温度为100℃,25℃的温度回差确保芯片过热保护时不会振荡。 APl510内部具有P沟MOS管的限流功能,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ILOAD为内部P沟MOS管设定的工作电流,APl51O中MOS管的最大工作电流为3 A; RDS(ON)为APl510中MOS管的导通电阻,其值为100mΩ; IOCSET为APl5lO中内部恒流源的工作电流,其值为100μA; ROCSET为脚OCSER对地的外接电阻。 APl510的输入电压范围为3.6~23V,由于内置了P沟MOS管,所以只需外加电感、电容、二极管等,便可组成降压型开关稳压电源。由于采用固定频率工作方式,因而内部补偿电路简单,输出纹波低,瞬态响应好,电源的效率也很高。 2 应用电路 图2所示的电路是一个由APl510组成的典型降压型DC/DC变换器,其输入电压为12 V,输出电压为5V。 图2电路中RA、RB为输出电压设定电阻,输出电压VOUT与RA、RB阻值的关系如式(1)所列。

经典扩流电路分析

此电路是极为常见的一个线性三端稳压器扩流电路,我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遇到一些由于没有考虑周全或者说是低级错误的故障,故而开贴让坛子里面的朋友讨论,让以后用到此电路的朋友不至于重蹈覆辙. 1. 首先说此电源的缺点吧: 1.1 此电源是线性稳压电路,所有有其特有的内部功率损耗大,全部压降均转 换为热量损失了,效率低.所以散热问题要特别注意. 1.2 由于核心的元件7805的工作速度不太高,所以对于输入电压或者负载电 流的急剧变化的响应慢. 1.3 此电路没有加电源保护电路,7805本身有过流和温度保护但是扩流三极管TIP32C.html">TIP32C没有加保护,所以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如果7805在保护状态以后,电路的输出会是Vin-Vce, 电路输出超过预期值,这点要特别注意. 2. 电源的优点. 2.1 电路简单,稳定.调试方便(几乎不用调试). 2.2 价格便宜,适合于对成本要求苛刻的产品. 2.3 电路中几乎没有产生高频或者低频辐射信号的元件,工作频率低,EMI等方 面易于控制. 3. 说说电路工作原理吧. 3.1 下图重新画出了示意图,并表明了电流等流动方向. Io = Ioxx + Ic. Ioxx = IREG – IQ ( IQ 为7805的静态工作电流,通常为4-8mA) IREG = IR + Ib = IR + Ic/β (β为TIP32C.html">TIP32C的电流放大倍数)

IR = VBE/R1 ( VBE 为TIP32的基极导通电压) 所以 Ioxx = IREG – IQ = IR + Ib – IQ = VBE/R1 + IC/β- IQ 由于IQ很小,可略去,则: Ioxx = VBE/R1 + IC/β 查TIP32C.html">TIP32C手册,VBE = 1.2V, 其β可取10 Ioxx = 1.2/R + Ic/β = 1.2/22 + Ic/10 = 0.0545 + Ic/10 (此处取主贴图中 的22 OHM ) Ic = 10 * (Ioxx – 0.0545 ) 假设Ioxx = 100mA, Ic = 10 * ( 100 - 0.0545 * 1000 ) = 455(mA) 则Io = Ioxx + Ic = 100 + 455 = 555 mA. 再假设Ioxx = 200mA, Ic = 10 * ( 200 – 0.0545 * 1000 ) = 1955mA Io = Ioxx + Ic = 200 + 1955 = 2155mA 由上面的两个举例可见,输出电流大大的提高了. 上面的计算很多跟贴都讲述了,仔细推导一番即可. 3.2 电阻R的大小 R的大小对调整通过7805的电流有很大的关系,取不同的值带入上式即可看出.

线性稳压器和开关模式电源的基本概念

线性稳压器和开关模式电源的基本概念 关键字:线性稳压器开关模式电源SMPS 摘要 本文阐述了线性稳压器和开关模式电源(SMPS)的基本概念。目的是针对那些对电源设计和选择可能不很熟悉的系统工程师。文章说明了线性稳压器和SMPS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讨论了每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劣势。以降压型转换器为例进一步解释了开关稳压器的设计考虑因素。 引言 如今的设计要求在电子系统中有越来越多的电源轨和电源解决方案,且负载范围从几mA(用于待机电源)到100A以上(用于ASIC电压调节器)。重要的是必需选择针对目标应用的合适解决方案并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例如:高效率、紧凑的印刷电路板(PCB)空间、准确的输出调节、快速瞬态响应、低解决方案成本等。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电源管理设计正成为一项日益频繁和棘手的工作,而他们当中许多人可能并没有很强的电源技术背景。 电源转换器利用一个给定的输入电源来产生用于负载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其必需在稳态和瞬态情况下满足负载电压或电流调节要求。另外,它还必须在组件发生故障时对负载和系统提供保护。视具体应用的不同,设计师可以选择线性稳压器(LR)或开关模式电源(SMPS)解决方案。为了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设计师应熟知每种方法的优点、不足和设计关注点,这是十分重要。 本文将着重讨论非隔离式电源应用,并针对其工作原理和设计的基本知识作相关介绍。 线性稳压器 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在嵌入式系统中,可从前端电源提供一个12V总线电压轨。在系统板上,需要一个3.3V电压为一个运算放大器(运放)供电。产生3.3V电压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从12V总线引出的电阻分压器,如图1所示。这种做法效果好吗?回答常常是―否‖。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运放的V CC引脚电流可能会发生变化。假如采用一个固定的电阻分压器,则IC V CC电压将随负载而改变。此外,12V总线输入还有可能未得到良好的调节。在同一个系统中,也许有很多其他的负载共享12V电压轨。由于总线阻抗的原因,12V总线电压会随着总线负载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电阻分压器不能为运放提供一个用于确保其正确操作的3.3V稳定电压。于是,需要一个专用的电压调节环路。如图2所示,反馈环路必需调整顶端电阻器R1的阻值以动态地调节V CC上的3.3V。

三端稳压器的扩展使用

三端稳压器的扩展使用 这里总结了一些常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一些使用知识、扩展功能的方法,以使电子爱好者能利用手头现有的各种稳压器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电源电路。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扩流电路: 我们知道,78**(79**)系列和LM317/337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如果所用电子装置需要稳压电源提供更大的电流,就需要采用扩流措施了。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扩流方法。 ?外加功率管扩流。 电路如图1所示(在后面的电路图中,为简单起见,均将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输入滤波电容省略不画)。R1是过流保护取样电阻,当输出电流增大超过一定值时,R1上压降增大,使BG1的Ube值减小,促使BG1向截止方向转化。因为集成稳压器本身有过热保护电路,如果我们将BG1和集成稳压器安装在同一个散热器板上,则BG1也同样受到过热保护。图1电路可输出小于7A的电流。 ?多块稳压器并联扩流。 电路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线路简单、无需调整,有较高实用性的电路,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1.5A(N为并联的稳压器的块数)。实际应用中,稳压器最好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产品,以保证其参数一致性。另外,最好在输出电流上留有10-20%的余量,以避免个别稳压器失效造成稳压器连锁烧毁。 扩压电路: 这里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固定抬高输出电压。 电路如图1所示。如果需要输出电压Uo高于手头现有的稳压块的输出电压时,可使用一只稳压二极管DW将稳压块的公共端电位抬高到稳压管的击穿电压Vz,此时,实际输出电

压Uo等于稳压块原输出电压与Vz之和。将普通二极管正向运用来替代DW,同样可起到抬高输出电压的作用。例如,想为自己的录音机装一个6V、500mA的稳压电源,而手头只有一只7805稳压器,则可按图2电路安装。D1选用2CP(IN4001)类硅二极管,其上压降约为0.8V,这样输出就约为5.8V,足以满足录音机的需要了。若将D1换成发光二极管LED,不但能提高输出电压,而且LED发光还起到电源指示作用。

常用三端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资料

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与应用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秦炎 做电子实验或自制各种电子装置都离不开直流稳压电源用分立元件组装的稳压电源调试维修比较麻烦且体积较大随着功率集成技术的提高和电子电路集成化的发展出现了集成稳压器所谓集成稳压器是指将功率调整管取样电阻以及基准稳压误差放大启动和保护电路等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形成的一种稳压集成电路 目前常见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以下4类 1. 三端固定输出正稳压器所谓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公共接地端 输出正是指输出正电压国内外各生产厂家均将此系列稳压器命名为78系列 如7805 7812等其中78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稳压器输出的正电压数值以伏特为单位 例如7805即表示稳压输出为5V 7812表示稳压输出为12V等有时我们会发现在型号78前面和后面还有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如W78 AN78 L78 CV等前面的字母称前辍一般是各生产厂公司的代号后面的字母称为后 辍用以表示输出电压容差和封装外壳的类型等不过各生产厂家对集成稳压器型号后辍所用字母定义不一但这对实际使用没有大的影响 78 系列稳压器按输出电压分共有9种分别为7805 78067808 7809 7810 78127815 78187824按其最大输出电流又可分为78L78M 和78三个分系列其中78L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 78M 系 列最大输出电流为500mA 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78系列稳压器外形见图1其中78L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 壳的TO 39封装见图1a一种是塑料TO 92封装见图1 b前者温度特性 比后者好最大功耗为700mW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4W后者最大功耗为 700mW使用时无需加散热片78L系列中一般以塑封的使用较多78M 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T O 202塑封见图1 c一种是TO 220塑封见 图1 d不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为1W加2002004m㎡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 达7.5W 78系列也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亮的TO 3封装见图1e 一种是料TO 220封装见图1d不加散热片时前者最大功耗可达2.5W后者可 达2W加装200 2004mm3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5W塑料封装以其安 装固定容易价廉等优点在无线电爱好者中使用居多 2. 三端固定输出负稳压器即79系列除输出电压为负电压引脚排列不同 外其命名方法外型等均与78系列相同 3 .三端可调输出正稳压器此处的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电压调整端 在电压调整端外接电位器后可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灵活 4..三端可调输出负稳压器其输出为负电压

开关稳压器的工作原理详解 图文 民熔

稳压器 民熔稳压器是使输出电压稳定的设备。稳压器由调压电路、控制电路、及伺服电机等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控制电路进行取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碳刷的位置改变,通过自动调整线圈匝数比,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民熔稳压器广泛用于工矿企业、纺织机械、印刷包装、石油化工、学校、商场、电梯、邮电通信、医疗机械等所有需要正常电压保证的场合。 民熔稳压器拥有优质核心配件,稳压范围大,正常输出范围220V士4%。铝线圈补偿,三线包补偿调压,比单双包调压更安全,减少碳刷磨损。民熔稳压器拥有五大保护功能:过载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延时保护。双LED液晶显示,输入输出电压可视,数据准确,灵敏度高,经久耐用。 本文将会介绍关于民熔开关稳压器的工作原理详解,感觉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关注下小编 民熔开关稳压器的优点:

?效率比较高,相对比常规的线性稳压器,一般来讲其效率是比较高的,但也会有一些由于器件的非理想化带来一些损耗,结合上面LDO的例子,在一个实际的系统中开关稳压器效率是否一定高于LDO,需要根据实际的电压、电流情况来分析, 开关稳压器的缺点: ?相对于三件套的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需要的元器件比较多,有的器件相对还比较大,比如线圈、电容; ?高频的开关噪声比较大,元器件的布局比较关键,实现系统需要的低噪声是非常具有挑战的; ?元器件的选用也非常关键,比如MOS管、储能电感、平滑电容等 开关稳压器也有不同的类型,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分:?Buck型 - 降压

?Boost型 - 升压 ?Buck+Boost - 既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TPS5410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TPS5410~TPS5450 为了取代降压型线性稳压器,推出新一代开关型降压稳压器系列,其输入电压为5.5V~36V,输出电流分别为1A(TPS5410),2A(TPS5420),3A(TPS5430)及5A(TPS5450)系列,其主要性能及特点: * 宽的输入电压范围从5.5V~36V。 * 高的转换效率,从90%~95%,内部功率开关导通电阻分别为110mΩ的MOSFET开关。 * 输出电压范围从1.22V~35V,精度为1.5%。 * 设置好内部放大器补偿网络,大幅度减少外部元件。 * 固定开关频率在500KHZ,大幅度减小了外部电感电容的体积。 * 好的线性调整率和瞬态响应能力。 * 保护系统包括过流保护和芯片过热保护。 * 工作环境为-40℃~+125℃。 * 采用有散热底板的POWER-SO-8封装。 该器件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如机顶盒,DVD,LCD-TV,工业电子产品,音频系统电源,电池充电,LED驱动,适用于输入电压为24V及12V的电子系统。 其8个引脚功能如下: 1PIN——BOOT,为高边MOSFET驱动用的升压电容接线端,外接0.01μF电容从BOOT 到PH端。 2PIN——NC。 3PIN——NC。 4PIN——VSENSE。反馈输入端,外部用电阻分压器接到输出。 5PIN——ENA,芯片的ON/OFF控制端,其电平在0.5V以下时,器件停止开关,将其浮动时,芯片即使能。 6PIN——GND,IC公共端。 7PIN——VIN,外部电压输入端。紧靠IC外接旁路电容。 8PIN——PH,高边功率开关的源极,接到外部电感及回流二极管。 POWER PAD,封装底部金属板,外接至PGND。 TPS5410~50系列开关稳压器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基本应用电路如图2。 图1 TPS5410 系列内部等效方块电路

三端稳压器78_79系列管脚序号判断技巧

三端稳压管7915 L7915 LM7915 只一管批量价格更加优惠 库存一直在更新产品品牌可能改变有需要指定品牌的朋友请和我们说明下否则品牌随 机发货 -------------------------------------------------------------------------------------------------- 三端稳压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与限幅电路之中。 三端稳压管的分类 三端稳压管,主要有两种,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管,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称为可调输出三端稳压管,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三端稳压管的原理 因为固定三端稳压器属于串联型稳压电路,因此它的原理等同于串联型稳压电路。 其中R1、Rp、R2组成的分压器是取样电路,从输出端取出部分电压UB2作为取样电压加至三极管T2的基极。稳压管Dz以其稳定电压Uz作为基准电压,加在T2的发射极上。R3是稳压管的限流电阻。三极管T2组成比较放大电路,它将取样电压UB2与基准电压Uz 加以比较和放大,再去控制三极管T1的基极电位。输入电压Ui加在三极管T1与负载RL 相串联的电路上,因此,改变T1集电极间的电压降UCE1便可调节RL两端的电压Uo。也就是说,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Uo可以通过三极管T1加以调节,所以T1称为调整管。由于调整元件是晶体管管,而且在电路中与负载相串联,故称为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电阻R4和T1的基极偏置电阻,也是T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 当电网电压降低或负载电阻减小而使输出端电压有所下降时,其取样电压UB2相应减小,T2基极电位下降。但因T2发射极电位既稳压管的稳定Uz保持不变,所以发射极电压UBE2减小,导致T2集电极电流减小而集电极电位Uc2升高。由于放大管T2的集电极与调整管T1的基极接在一起,故T1基极电位升高,导致集电极电流增大而管压降UCE1减小。 因为T1与RL串联,所以,输出电压Uo基本不变。 同理,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发生变化引起输出电压Uo增大时,通过取样、比较放大、调整等过程,将使调整调整管的管压降UCE1增加,结果抑制了输出端电压的增大,输出电压仍 基本保持不变。 调节电位器Rp,可对输出电压进行微调。调整管T1与负载电阻RL组成的是射极输出 电路,所以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特点。 在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过程中,要求调整管始终处在放大状态。通过调整管的电流等于负载电流,因此必须选用适当的大功率管作调整管,并按规定安装散热装置。为了防止短路或长期过载烧坏调整管,在直流稳压器中一般还设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等电路。 三端稳压管使用注意事项

稳压器的构造

一个典型的开关电容式转换器包括四个大型MOS 开关,其开关顺序为典型的开关、加倍或减半输入电源电压。能量的传递与存贮由外部电容器提供,公司举例随着我国隔离变压器产品在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的问题我国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 从事变压器、稳压器、调压器等低压配套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坚持企业创新,主要产品有:SBW大功率补偿式电力稳压器、SBW-F分调式电力稳压器、SVC高精度全自动交流稳压器、精密净化稳压器、微电脑无触点稳压器、SG\SBK隔离变压器、OSG\QZB自耦变压器、ZSG\ZDG整流变压器、SSG 伺服变压器、DN电阻焊接水冷变压器、电抗器、接触式自耦调压器、柱式大功率电动调压器等成套电器设备。产品设计新颖、体积小、造型美观、具有低损耗、低噪声、耐冲击等优点。广泛用于工矿企业、纺织机械、印刷包装、石油化工、学校、商场、电梯、邮电通信、医疗机械等所有需要正常电压保证的场合。 在开关周期的第一部分,输入电压作用于一个电容器(C1)。在开关周期的第二部分,电荷从C1 传送到第二个电容器C2 上。最传统的开关电容式转换器的构造是一个反用换流器,其中C2 具有一个接地正端,其负端传递负输出电压。经过几个周期之后,通过C2 的电压将被施加到输入电压。假设C2 上没有负载、开关上没有损耗并且在电容器中没有连续的电阻,则输出电压将正好是输入电压的负数。 在现实中,电荷传送的效率(以及由此导致的输出电压的精确性)取决于开关频率、开关的电阻、电容器的值和连续电阻。一种类似的拓扑结构倍压器使用相同的开关和电容器组,但更改了接地连接和输入电压。其它更复杂的变种产品使用附加开关和电容器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其它变换比率,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专门的开关次序来产生分数关系(例如3/2)。 在各种最简单的形式中,开关电容式转换器是不具备稳压功能的。一些新的National半导体开关电容式转换器具有自动调节的增益级别以产生经过稳压的输出;其它开关电容式转换器使用一个内置的低压降线性稳压器产生未经过稳压的输出。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1407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