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原则及保管:

一、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实用,医用术语应和确切。

二、字迹端正、清晰、无涂改与剪贴。

三、眉栏、页码劳动密集型完整,记录者签名,以示负责。

四、分别使用红、蓝黑墨水或碳素墨书写。

五、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案长期保存。

六、病历书写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七、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护录单按“病历规X”要求书写。

八、整体护理文件按其要求书写。

九、文件与规X合格率≥95%。

十、计算方法:文件书写规X合格率

(合

格分为90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一、病室整洁、空气清新。床单位平整、无渣屑、干燥、床下无杂物。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二、做好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工作。

三、按照护理经别要求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及处理。

四、晨晚间护理及饮食护理到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记录及时、准确。

五、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需要,穿病员服。

六、患者头发清洁、整齐、无异味、胡须短、指(趾)甲短,无污垢。口腔清洁、无异味,溃疡者有处理措施。会阴、肛门清洁、皮肤清洁、无褥疮(特殊情况例外)。

七、昏迷躁动病人有安全防X措施,卧床病人有防止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八、各种导管固定正确,引流管通畅,更换及时,消毒规X。

九、掌握病情,包括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状况等。

十、按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实施操作。

十一、配备基础护理必要设备:如洗头车、床单元消毒机等。

十二、繁文缛节100%。

十三、计算方法:基础护理合格率=

(合格分

90分)。

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一、特护患者需设专人24小时护理,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二、一级护理患者按等级护理要XX施。

三、备齐急救药品、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掌握急救药品的作用、注意事项及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四、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五、掌握患者病情,严格观察病情化、记录及时、准确。

六、及时、正确执行护理常规与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

七、监护室、抢救室等配备垂危患者护理必要的设备:如输液泵、翻身床、简易监护仪、按需配备氧饱和度仪、气垫等。

八、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九、计算方法:特一级护理合格率

(合

格分为90分)。

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一、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二、有年度工作计划,月工作重点及工作绩效总结。

三、有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专科技术操作堆积和质量标准。

四、有质量控制小组、质量考核实施记录、分析、反馈及改进措施。

五、有继续教育计划、实施措施及记录、有护理人员业务考核实施记录。

六、定时组织护理查房,缺陷分析,有实施记录。

七、有教学、科研培训计划,实施措施及记录。

八、病区环境、布局护理设施、急救用物、护理标识管理规X、安全。

九、完成医院和护理部要求的其他工作。

十、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符合等级医院标准。

病区管理质量标准

一、病区布局合理,基本设备齐全。

二、物品放置规X,平整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舒适、安全。厕所清洁、无异味。

三、人员分工合理,各岗位职责明确,有日工作程序、工作重点及工作质量标准和控检方法,有健全制度。

四、患者床单符合基础护理要求。

五、病区内物品、水、电仪器等标识明显,无不安全因素。

六、物资设备管理,有分类,建立账目,定时清点,账物符合,有使用消耗登记,做到无积压、无丢失。毒、麻、限制药符合管理规定。

七、患者及探视陪护人员管理到位,有患者管理规则,有探视陪护制度。

八、有护理安全防X措施。

急救物品:

一、急救车:

(1)定位放置,专人管理;

(2)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做到定位、定数量放置,性能完好,处于应急状态,用后及时补充、维修。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无过期失效。

(4)物品、药品固定基数卡与数目相符,药品原装盒无破损、变色、变质、过期、失效。

(5)每日检查,有登记,无错漏、签全名。

(6)定期检查,有登记,无错漏,签全名。

二、氧气装置符合要求。

三、吸引器符合要求。

四、血压计、心脏按压板符合要求。

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六、计算方法:急救物品完好率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

一、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

(1)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2)无菌物品、器材必须放置于无菌物品专用储存柜,标识明确,无菌物品无过期失效。

(3)存放无菌物品(含灭菌液)的容器清洁,定期灭菌,无菌物品微生物监测符合要求。

(4)熟悉各消毒方法,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器械消毒达到标准,无菌溶液注明开启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

(6)氧气湿化瓶(含瓶内水)及连接管道,吸引器瓶、雾化吸入管道接规定时间更换、消毒(见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持续使用每日更换消毒一次。

(7)病床每天湿扫,一床一套湿扫用具,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铺好备用床。

(8)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心、棉褥、床垫定期按照《消毒技术规X》要求进行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9)垃圾分类放置。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

(1)室内清洁整齐,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标识清楚。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各室有专用的清洁用具。

(2)物品按规定放置。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每月对空气进行细菌检测,有报告单。]

(5)拖布分开使用、清洗、放置,标识明确,定期消毒。

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

一、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手术感染率≤0.5%。

(2)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3)传染病毒携带,以及特异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手术,安排在特定的手术间,术中严密隔离,术后做好终未消毒。

(4)每月定期对手术室的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及无菌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

(5)限制参观人数,严格执行参观制度。

(6)人流和物流合理。

(7)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达到国家卫生部标准。

二、手术室内部管理:

(1)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室内布局合理,规X。严格区分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显的标识。

(2)工作人员按规定着装,工作态度认真,一丝不苟,操作规X敏捷,做好手术配合工作,手术科室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90%。

(3)有对偶发事件、护理差错事故的防X改进措施,度有落实情况记录。

(4)物品器械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分类放置,标志醒目,定期清点,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5)器械护士,能熟练配合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器械台及手术区清洁、整齐、干燥,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妥善保管、输送病理标本,防止丢失。

(6)巡回护士,根据病情及手术步骤做好物品准备,保证及时供应,性能良好,能准确主动的配合手术及抢救工作,术后协助器械护士做好器械、敷料清点工作,并清洁、整理补充手术间的用物。

(7)手术室质量应符合XX省手术室管理质量标准要求。

供应科工作质量标准

一、有健全的岗位职责,以及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检测,保管等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二、工作环境清洁、整齐、安静、物品放置有序,标志醒目。

三、工作间布局符合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交叉逆向传递。

四、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程序符合要求。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100%。

五、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监测并有监测灭菌效果登记。一次性用品,每批使用前做源监测。

六、所供物品均写明灭菌日期,无过期物品、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七、面向临床,保证供应,做到下收下送。

八、急救物品供应齐全,备足数量,储存量大于总数量1/3以保证监时医疗、抢救时应用。

九、消毒供应科消毒灭菌合格率为100%。

十、计算方法:消毒灭菌合格率。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部质量标准 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按循环不断总结,分析、改进,达到计算机管理。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省、市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按循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护理_质量控制标准大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宝贵收藏学习! 2016-06-07 护理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部质量标准: 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 100 %。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淘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 ,仪表端庄 ,举止稳重 ,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 ,规章制度 ,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 ,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 , 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 ,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 ,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 ,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并更换住院病人衣服。 2、按护理级别要求 ,定时巡视病人 , 认真执行吏接班制度 ,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 , 物品摆放整齐 ,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 , 无碎屑 ,床下无杂物, 无便器;病人衣裤整洁 ,穿着舒适。 4、分级护理制度落实 ,按要求定时做好病人临床护理(含晨晚间护理)。做到六洁:(口腔、头发、皮肤、手足、会阴、肛门);二短:胡须、指(趾)甲短;四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并发症;四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报告医师、处置抢救及时;一保持:各种导管、引流管清洁通畅 ,定时更换 ,输液、输血定期观察记录 ,执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5、病人卧位舒适 ,符合病情要求 ,并有安全措施

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培训教材

兰大一院——护理人员管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 目录 一、护理部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2 二、护理部副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3 三、科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4 四、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5 五、急诊科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6 六、门诊护士长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7 七、手术室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8 八、供应室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9 九、血液透析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10 十、重症医学科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11 十一、产房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12 十二、护理部干事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13 第 1 页共54 页

6.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与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重点强化前馈控制,加强同期控制,定期反馈控制,每个月对各护理单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护理检查及抽查。 检查内容:护士素质、病房管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基本理论、护理专科知识等。 具体检查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护士素质 1.思想上:尊重患者,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服务热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意保护患者权力、隐私,鼓励患者尽己义务,不与患者发生争执。 2.技术上:不断学习新理念,不断实践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仪表上:按要求着装,举止端庄,不浓妆艳抹。 4.行为上: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协作,做到“四轻”、“六知道”,完成护理工作。 二、病房管理 1.病房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小桌、床上、床下、窗台无杂物),护士长有管理措施。 2.认真执行护患沟通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出院时护士长要征求患者意见,必要时追踪回访。 3.护士长要有风险意识,要经常组织护士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4.对探视、陪住有管理措施,保持病房的良好环境,确保患者有良好的治病养病环境。 5.护理人员遵守工作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不脱离岗位,经常巡视,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6.病房各种用物放置有序,做到规格化管理。

三、基础护理包括特护、I、Ⅱ、…级护理(要求合格率≥90%) 1.晨晚间护理:要求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新鲜。质控组检查:床单位,患者卫生情况,整床扫床情况,室内卫生。 2.分级护理要求 (1)检查I级护理患者的手足、口腔、头发、皮肤、会阴清洁、指(趾)甲。责任护士对I级护理患者做到“六知道”。 (2)检查Ⅱ、Ⅲ级护理患者的情况,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生活护理,对老年、体弱等特殊患者应加强照顾并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坠床及摔伤。 (3)对卧床患者应用评估表进行皮肤评估,对不可避免性压疮患者进行预报告,对发生压疮患者填写带入压疮报告单。 四、护理文件书写(要求合格率≥95%) 1.书写护理病历,填全表格中各项内容,无漏项,记录及时,突出专科特点,字迹工整无涂改及错别字。 2.运用医学术语,重点突出描述病情及效果评价,要真实,病情内容各班要衔接,出入量记录要准确、及时。 3.出入院评估单、医嘱单、危重患者记录单,要签全名,字迹清晰,可辨认。 4.体温单眉栏填全无空项,体温单绘制点圆线直,不间断,符合要求。 五、急救物品管理(要求完好率100%) 检查内容: 1.急救物品:氧气,吸引器,呼吸机,心电图机,胃肠减压器,电插座等。 2.抢救车内急救物品,各种注射用物,急救必须用物(开口器,舌钳,手电,导尿管,血压表,听诊器等)。 要求: 1.用物完整无缺损,无过期,能应急使用。 2.用物做到四固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 3.用物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 4.高危药品、易混药品、内用及外用药品有标识,分开放置。

各项护理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实施细则 一、执行分级护理 1、包干护士与管床医生共同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制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并根据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做到医嘱、病区和生活自理能力三相符。 2、根据医嘱执行分级护理,按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工作,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经常抽查护士对分级护理制度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护士落实不同护理级别的实施。 3、分级护理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责任包干护士负责落实其分管病人的基础及专科护理。 4、合理安排住院病人的床单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原则上男、女病人不得安排在同一房间内(除抢救室除外,每病区根据情况允许1-2 间病房做为临时调整过度病房)。 5、根据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变化,认真落实病人的治疗,随时询问病人的需求。 、近一步落实责任包干护士负责制 1、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每位护士平均分管病人数w 8人。 2、责任护士按职称、工作能力分级,实行组长负责制,责任护士知晓病人“十知道”(床号、姓名、年龄、病情包括诊断和阳性体征及重要的检查结果、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经济状况),护士长应经常利用晨会、床边交接班等时间抽查责任护士“十知道”掌握情况,提高护士主动掌握病情的意识,为病人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 3、护理人员分层使用,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将护理人员分I、 级,i级人员分管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及其他情况特殊 病人,承担责任组长角色,负责本组护士的技术指导;n级人员分管较稳定的重病人和一级护理病人,协助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m级人员分管病情较稳定的一级护理病人和二、三级病人。iv级人员为助理护士,不能单独分管病人,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和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4、责任包干护士每天对所分管的病人利用责任包干病人需求评估表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全面落实病人的整体护理。

各项护理_工作质量标准1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原则及保管: 一、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容简明扼要、实用,医用术语应和确切。 二、字迹端正、清晰、无涂改与剪贴。 三、眉栏、页码劳动密集型完整,记录者签名,以示负责。 四、分别使用红、蓝黑墨水或碳素墨书写。 五、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案长期保存。 六、病历书写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七、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护录单按“病历规”要求书写。 八、整体护理文件按其要求书写。 九、文件与规合格率≥95%。 十、计算方法:文件书写规合格率 (合格 分为90分)。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一、病室整洁、空气清新。床单位平整、无渣屑、干燥、床下无杂物。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二、做好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工作。 三、按照护理经别要求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及处理。 四、晨晚间护理及饮食护理到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记录及时、准确。 五、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需要,穿病员服。 六、患者头发清洁、整齐、无异味、胡须短、指(趾)甲短,无污垢。口腔清洁、无异味,溃疡者有处理措施。会阴、肛门清洁、皮肤清洁、无褥疮(特殊情况例外)。 七、昏迷躁动病人有安全防措施,卧床病人有防止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八、各种导管固定正确,引流管通畅,更换及时,消毒规。 九、掌握病情,包括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状况等。 十、按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实施操作。 十一、配备基础护理必要设备:如洗头车、床单元消毒机等。 十二、繁文缛节100%。 十三、计算方法:基础护理合格率= (合格分 90分)。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内科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检测时间: 项目考核内容分值考核办法扣分得分管理制度 38 有健全的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6 查资料,抽问护士有护理缺陷管理记录,及时登记发生缺陷的事由、后果及当事人 4 查资料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2分),明确缺陷性质、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3分),记录完整(1分) 6 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完善(2),按规定上报(2),并填写报表(1) 5 坚持每周自查(2分),每周定期讲评有强调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的内容(2分),有记录和签名(1分)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6 查现场,查资料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6 查现场环节管理47 药品过敏者病历、床旁、一览表有醒目标记(各1分)病人知晓 4 查现场,问病人静脉输液袋上有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配置时间 3 查现场,无措施,措施不当不得分意识障碍、烦躁病人及特殊病人有安全保护措施 2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 2 查现场,查护理记录,措施不

到位有并发症不得分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并经二人在治疗室查对及床旁核对,医嘱单上有两人签名,护理记录单上有记录,床旁有血型标记 4 查现场,查资料有医嘱查对登记本(1分),查对后有护士及护士长签名(2分) 3 查资料院外压疮或难免压疮者有申报、记录、防范措施及效果评价 4 查资料查护理记录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执行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履行告知义务 3 查现场,询问病人,未做到不得分消毒剂使用管理规范 2 查现场各种特殊急救仪器上有操作程序说明(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等) 3 查现场查记录设备定时安全检查有记录 3 无严重差错及事故 5 发生严重差错事故不得分护理人员熟悉护理应急预案 4 问护士一次性医疗物品及医疗垃圾处理符合要求 2 查现场护士工作中无自伤发生 3 发生自伤不得分消防治安管理 15 工作人员掌握消防器械的使用及消防应急预案 3 抽问护士消防器械定位放置 2 查现场氧气使用管理规范2 用电仪器使用规范,无乱接乱搭电源插头 2 开水锅炉使用安全 2 病区内无财物遗失现象 4 有遗失不得分注:满分100分,80分合格。 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内科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检测时间检查项目考核标准值分评分标准扣分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一、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标准值为90%) 1、特级护理标准:①设专人24小时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以备急用。②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③正确、及时地做好各项治疗与护理,建立特护记录。④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未发生并发症。 2、一级护理(重症护理)标准:①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用品,以备必要时应用。②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③按病情需要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④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护皮肤清洁,无褥疮等并发症。 计算公式为: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人数/特护、一级护理病人数×100% 二、基础护理合格率(标准值为:90%) 基础护理包括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分级护理、出入院护理等。 标准为:清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无并发症。 计算公式为: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人数/抽查基础护理人数×100 三、急救物品完好率(标准值为100%) 标准:①急救用品、药品完整无缺、处于备用状态。②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③四固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放置、定量供应灭菌物品。 计算公式为:急救物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数/检查急救物品总数×100% 四、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病区布局合理,基本设备齐全;物品放置规X,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舒适、安全。厕所清洁、无异味;人员分工合理,各岗位职责明确,有目工作程序、工作重点及工作质量标准和控检方法,有健全制度;护士着装整洁、符合要求、仪容端庄;患者床单位符合基础护理要求;病区内物品、水、电、仪器等标识明显,无不安全因素;物资设备管理,有 分类,建立账目,定时清点,帐物符合,有使用消耗登记,做到无积压、 无丢失。毒、麻、限制药符合管理规定;患者及探视陪护人员管理到位, 有患者管理规则,有探视陪护制度;有护理安全措施施。 五、褥疮发生率(标准值为0%) 褥疮系长期卧床病人及危重病人的并发症。应加强基础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除特殊病人因病情不充许定时翻身做皮肤护理外,一律不得发生褥疮,入院时带来的褥疮不准扩大。 计算公式为:褥疮发生率=发生褥疮的人数/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总数×100% 六、消毒隔离合格率标准值为:95%。 防止医院内感染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因此,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标准:有消毒隔离的健全组织机构,有预防院内感染的制度与措施,有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的手段。 1、严格区分无菌区与有菌区。无菌物品、器材必须置于无菌物专用柜内储存。要有明显标签,记录名称、有效时间及灭菌负责人。

护理工作规范质量标准(内容清晰)

护士长工作规范要求 一、在护理部,科护士长领导和科主任业务指导下,根据护理部及本科计划,制定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本病区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健全,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有医德医风教育,并定期组织学习、实施、检查和考核,对本病区护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三、本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安排有序合理: 1.各类物品管理有专人分工管理,定期清点,无丢失。 2.各种药品管理有序,有定期清点交接班制度。 3.毒麻药,贵重仪器有专人管理。 4.各种班次安排合理,符合护理部要求。 5.对护理人员的各种考试,考核参加人数≥95%。 6.本人的业务考试,考核成绩不低于80分。 四、认真填写护士长工作记录 1.有年计划,月周工作重点安排,每月有小结,并召开护理质量安全会议。 2.有护理质控检查安排(查岗),有处理措施,记录每周1-2次,及时审阅整体护理病历(护理计划、危重护理记录单),交接班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护士长业务学习有计划有安排,并定期组织考试。 4.参加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对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定时组织晨会提问,每周1-2次,定时组织业务查房,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每月一次有记录。 六、做好各级人员的护理学继续教育及重视临床教学工作,进修生,实习生有专人带教,有教学计划,定期考试考核,检查教学质量。 七、各种数据登记,要实事求是,并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工作量、差错、质控合格率、输血输液反应等) 八、每月组织一次工休座谈会,提出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意见,并有记录,对提出的意见有处理措施。 九、协调医护,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各类工作问题,调动本科护士积极性,加强本科室工作人员团结,并与有关科室做好协调工作。 十、认真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人及制定,落实护理计划,落实健康指导。 十一、加强病房管理,根据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在病房内不大声讲话,对各种声响大的推车,门窗等进行消声处理,使病人能在安静,舒适,情节的环境中养病。 十二、落实护理部一切以病人为核心整体护理的服务观念对护士素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要求,使本科护士做到:仪表整洁大方,不戴首饰,讲话和气耐心,服务周到。 十三、有贯彻落实各种消毒隔离的措施。 整体护理病区护士长工作标准要求 1.全面掌握本病区情况。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 1、护理指挥系统健全,实施二级管理,各级人员分工明确,有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并定期组织考核。 2、结合医院年度工作任务制定明确的护理工作目标,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重点,有达标措施,并及时总结。 3、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完善。 4、质控网络健全并定期检查、分析、总结,资料保存完整。 5、建立定期查房制度,对大手术、危重、抢救等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 6、有健全的护理会议制度(如护士长例会、护士大会、学术报告会议等),护理部定期参加科室护理工作会议及工休座谈会。 7、有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及长远培养目标。每年进行技术考核1—2次,考核成绩存入技术档案,做为护理人员晋升、晋职、奖惩的依据。 8、推广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9、及时收集各项记录、报表,掌握全院护理工作信息,检查各级护理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有年工作计划,季安排、月小结、周重点,年工作总结。 2、了解病人病情,经常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的护理。 3、有业务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周对本科人员进行“三基”培训一次,每月“三基”培训考核一次有考试卷和成绩记录,护理人员知道基本知识、制度等。 4、每月护士长查房一次,组织专科护理查房一次,有规范记录。

5、组织本科质控人员每月全面护理质量考核一次,有规范记录,病区安静整洁工作秩序良好,护理质量达到计划要求。 6、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医嘱查对、执行及时、准确,每月安全回顾讨论科内发生的差错和隐患原因和进行分析,有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记录规范准确。 7、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进步,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服务、质量意识,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精神,好人好事层出,病人满意度达到标准要求。 8、护理岗位人员按排合理,日常护理工作完成及时;有护理人员情况登记,掌握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定期召开全科人员会议,及时传达各级会议内容和精神,记录及时。 9、整体护理开展顺利,护士与病人沟通及时、相互了解,病人知道相关疾病及用药、饮食等保健知识。 10、病区财产管理规范,帐物相符,常用器械、药品、物品、急救仪器等保持在随时备用状态,满足临床需求。 11、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二次以上,适时征求病员意见和建议,有处理结果记录。 二、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3、尊重病人权力、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4、坚守医密,不泄漏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5、求实进取,工作严谨,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李会玲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通过测量护理工作的结构、过程和结果,反映护理工作对患者结果的影响,用于评价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结构指护理人员数量、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结构指标包括护理人员数量、技能配置。护理工作的过程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所有活动,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工作的结果指通过改进护理工作而得到改善的患者健康状况,受到护理工作的结构及过程的影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有助于促进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不仅能提高各级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也能为患者安全与满意提供保障。现将敏感性质量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罗列如下: 一.结构指标: 1.床护比 2.护士人力结构与素质配置 3.PICU专科知识、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时数 4.急救药品及物品完备率,PICU设备及其管理合格率 5.病人危重度及平均住PICU时间 6.护理管理制度完整率,护理实践指南知晓率 二.过程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 2.常用检测技术操作合格率

3.管饲喂养合格率 4.气道护理合格率 5.深静脉导管护理合格率 6.护理风险评估 7.疼痛管理 8.镇静管理 9.约束具的使用 1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11.健康教育执行率 12.手卫生执行率 13.洗手正确率 14.引流管护理合格率 15.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6.医嘱及口头医嘱执行正确率三.结果指标: 1.患者满意度 2.护士满意度 3.外周静脉炎发生率 4.红臀发生率 5.抢救成功率 6.非预期24-48小时重返PICU率 7.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精品文档)_共4页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要求做到三短、六洁、三保持、四及时、五无、四周道。 三短: 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无污秽。 六洁: 口腔洁:无残渣、无臭味,有于病情相适应的口腔护理次数。 头发洁:清洁、整齐、无异味。 皮肤洁:全身皮肤清洁,无血、尿、便、胶布痕迹,无受压部痕迹,背部及骨突出部位无褥疮,有预防措施(因病情不可避免者除外)。 手足洁:干净 会阴、肛门洁:肛周及尿道口清洁,无血、尿、便迹昏迷病人每晚会阴擦洗一次,留置尿管者清洁尿道口分泌物每日1-2次,尿管固定合理,引流袋定时更换 三保持: 保持各种管道固定正确、通畅,定期跟换,引流管有管道名称及时间标识,引流量记录准确,引流瓶及时倾倒,消毒;置胃管者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床单平整干燥,无碎屑、无污迹。 保持病人卧位舒适、安全,符合病情和诊治要求,病人穿病原腹,病衣整洁。 四及时 及时巡视病房,主动为病人跟换液体,输液卡项目记录准确,滴速相符。 及时观察病情。 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抢救、处置。 五无: 无坠床、烫伤、压疮(因病情不可避免者除外)、口腔炎、输液外漏护理并发症,有防范措施。 四周到:

饭前洗手,送水、送饭、送便器到床边。 晨晚间护理质量标准 病房整洁、舒适、空气新鲜,定时通分。 整理床单位,晨晚湿扫床,床单位要求 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燥、无污迹。 被单、枕套及病原服每周更换一次,如脏污随时更换。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床旁桌、床旁凳、床架等用消毒剂擦拭消毒,被褥、枕芯用紫外线消毒、暴晒或密闭消毒或用床具消毒器进行消毒。 对危重、一级护理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洗脸、漱口或口腔护理、梳头等,保持病人清洁。 入院护理要求 护士接到病人住院的通知后,准备好床单位,对危重和急诊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热情接待病人并向其介绍自己和其他相关的医护人员及同病室的病友。同时立即通知主管医师诊治。 陪同病人到指定的床位并保其舒适。 解释并告知住院须知及病房有关制度(病房环境、传呼器的使用、作息时间、膳食制度等)。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记录。 新病人入院当班(抢救病人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置。 出院护理要求 病人出院前护士要做好有关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 准确告知病人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主动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

护理质量标准

无锡市人民医院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目录 一、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 二、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普通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二)抢救室管理质量标准 (三)换药室管理质量标准 (四)治疗室管理质量标准 (五)监护室管理质量标准 三、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分级护理质量标准 (二)晨晚间护理质量标准 (三)重症护理质量标准 (四)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五)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六)护理程序实施质量标准(责任制护理) 四、其他科室管理质量标准 (一)门诊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二)急诊室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三)手术室管理质量标准 (四)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 2009年7月15日修订

无锡市人民医院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一、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 1、领导体制健全,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 2、有全年、季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总结。 3、护理管理制度健全,有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贯彻执行。 4、有全院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记录完整。 5、有护理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计划,并贯彻执行。建立各类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6、有护理科研工作,定期举行护理学术或论文交流会。 7、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统计报表完整。 二、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一)普通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1、病房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2、病房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病房工作规范化、物品放置规格化、技术操作常规化。 3、护理人员遵守病房工作制度,不擅离职守。 4、床单位整洁。床头柜上物品放置不影响整齐美观。床上无积物。 5、传呼系统完好,病人使用方便。 6、各种护理标记齐全,全院统一。 7、有全院统一的护理盘、治疗盘,盘内用物齐全。 8、新病人入院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和更衣工作。及时做好入院介绍并有书面材料。新入院病人当日供应饮食。 9、定期进行卫生宣教,有专科卫生宣教材料。 10、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或死亡床单位进行终末处理。

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 1、基础护理 2、一级护理 3、重危护理 4、护理安全 5、消毒隔离 6、护理管理

1.分级护理与医嘱、病情、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相符 2.床单位管理,病人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异味,无污迹;床头柜清洁,物品摆 放整齐;床下无杂物;便器、脸盆、鞋子等物品规范放置。 3.晨间湿巾扫床,落实为病人洗脸、洗手梳头等护理,保持“三短九洁”,需要时做好指/趾 甲护理 4.晨、晚间皮肤护理,落实温水擦洗,保持口腔、皮肤、会阴、肛门清洁 5.长期卧床病人,根据病情2天1次床上温水擦浴,每周1次头发护理 6.饮食护理,指导病人订餐,切实落实治疗饮食保持进餐环境 7.根据医嘱给口服药,送药到手,指导服药,看服到口中,特殊情况做好交接班 8.住院病人穿患服,患服清洁,护士协助病人更衣时注意保暖 9.定时巡视病人,主动观察病人的病情,更换液体,拔针及时 10.根据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如药物、饮食、特检、术前准备要求、健康行为训练及心理护理等 11.护士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全程的护理服务。每位责任护士包干病人数≤8人 12.责任护士做到十知道(床号、姓名、年龄、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家庭、经济状况) 13.协助病人翻身、床上移动及有效咳嗽,保护伤口,取舒适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预防垂足的措施。各种管道妥善固定,标识清晰、床脚刹车固定 14.协助卧床病人床上使用便器,有失禁的病人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留置尿管或男病人采用尿套。会阴部皮肤清洁;尿管及尿袋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及时观察及排放尿液 15.对病人有安全知识指导,提供安全的环境,有预防跌倒、坠床、烫伤的警示标识。地面无障碍物、热水瓶、床摇柄归位放置。协助行动不便病人下床、入厕、活动等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基础护理质量 标准:按分级护理落实临床护理要求,不依赖陪护替代护理工作。要求做到: 六洁:五官、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 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 三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 四及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病情及时;处置抢救及时。 三保持:保持各种导管位置正确、通畅、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平整、无尿渍和血渍;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95% 2.特护、一级护理质量 标准:要求做到“七知道”、“四有”。 七知道: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要求。 四有:有特护病人护理计划和完整的护病记录: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有护理要点:护理查房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对意识障碍病人有安全防范措施。 按病情需要备齐急救物品,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急救药品、器械的准备 标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齐全(含专科)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有专负责检查管理。做到: 四定:定数、定位、定卡片、定消毒时间。 三无:无责任性损伤、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4.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记录单、特护记录单、医嘱单)书写质量 标准: ①字迹端正、清晰、无错别字。 ②护理记录不正确、及时、病情描述确切简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运用医学术 ③体温计绘制点圆线直,不间断,不漏项; ④医嘱抄写正确,拉丁文书写合乎规范,执行时间准确,并签字全名。 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95% 5.病区管理质量 标准: ①病区管理做到组织分工严密,各级人员职责明确,有工作程序,质量标准、监控方 法,有健全的休养员管理制度。 ②护理质量管理做到四有:有落实护理质控标准措施;有检测方法;有分析讲评制度。 ③专业训练、科研管理:有护理教学、科研、业务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和考核制度。 ④环境管理: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舒适、安全。⑤物资设备管理:包括药品、器材、被服、营具、办公用品等。做到:物资分类,建立账目,定期清点,物、帐相符,有使用消耗登记;物品管理做到不积压、不丢失、不变质。毒麻限剧药品每班交接,符合规定数,加锁保管。 6.护理差错 (1)差错与事故的评定标准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虽对病人治疗产生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为差错; 凡影响治疗效果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以及延长住院时间者,定为严重差错;凡给病人造成残疾或死亡等严重后果者,定为事故。 (2)年度差错发生率严重差错每百张床位≤0.5次,一般差错由各单位制度自控标准。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精编版】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责任制度护理效果评价;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 一、责任制度护理效果评价: 责任制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护理、心理、社会等学科的知识,观察分析病人的全面健康情况,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素质。标准: ①责任护士应做到六知道:即知道病人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心理需要。 ②实施护理程序,给病人以身心整体护理。 ③有完整的护理病历。护理措施有效果评价及护士长签字。 标准值为:a.责任制护理计划完成率100%.b.护理计划合格率>80%.c.责任制护理开展率(根据全院病房总数)20%—

30%.d.责任制护理计划实施合格率为100%.计算公式为:责任制护理计划完成率=已开展责任制护理病人数/应开展责任制护理病人×100%护理计划合格率=护理计划合格分数/护理计划抽查总分数×100%责任制护理开展率=已开展责任制护理病房数/全院病房总数×100%责任制护理计划实施合格率=护理计划实施合格数/抽查病人总数×100% 二、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急救医学的发展,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医学|教育网整理。要求护理工作对急救、危重病人予以特级护理、一级护理。标准值为95%. 1.特级护理标准: ①设专人24小时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以备急用。 ②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 ③正确、及时地做好各项治疗与护理,建立特护记录。

④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未发生并发症。 2.一级护理(重症护理)标准: ①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用品,以备必要时应用。 ②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 ③按病情需要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④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护皮肤清洁,无褥疮等并发症。 计算公式为: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人数/特护、一级护理病人数×100%. 三、急救物品完好率: 标准值为100%.各项重大抢救工作需要护士参加,因此护士除了必须具备精湛熟练的技术和较强的应急能力外,还需备齐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等。标准:

各级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三)各级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N0级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 认真落实制度、规范及安全目标,无差错、纠纷、投诉。 2. 掌握分管病人“八知道”(姓名、诊断、病情、治疗、饮食、护理、心理社会、潜在危 险及预防措施),满足患者基本护理服务需求。 3. 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到位,及时、正确执行分管患者的各项治疗 及检验标本的采集。 4.在上级护士指导下按规范要求进行护理文书书写。 5.按规定巡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汇报发现问题,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6. 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院感控制的相关措施。 7. 落实患者健康教育、风险告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8. 积极主动参与、按计划完成规范化培训与考核。 9 .能给予运送及保洁人员风险提示。 N1级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落实工作制度、规范及安全目标,无差错、纠纷、投诉。 2.掌握分管患者“八知道”(姓名、诊断、病情、治疗、饮食、心理社会、护理、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满足患者基本护理服务需求,跌倒、坠床、压疮的评估及防范措施落实。 3.有效落实查对、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实施治疗、检验标本采集和协助诊疗。 4.按规定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处置。 5.服从工作安排,积极配合抢救患者,急救技能操作及急救仪器操作较熟练。 6.在指导下完成重危及大手术患者治疗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按规范符合要求。 7.善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健康教育、风险告知、康复指导落实,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8.按要求完成规范化培训考核;有效指导下层级护士及护生临床实践。 9.能给予运送及保洁人员风险提示及指导。 N2级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严格落实制度、规范及安全目标,无差错、纠纷、投诉。 2.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到位,能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分管患者提供安全、优质、专业的服务。 3.认真落实查对、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实施治疗、检验标本采集和协助诊疗。 4.按规定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能预见性判断病情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5.服从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危重患者抢救;急救技能操作熟练,能熟练应用急救仪器设备。 6.独立完成重危及大手术患者治疗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按规范符合要求。 7.完成实习生、进修生及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带教,正确指导下级护士临床实践。 8.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并能临床实际应用。 9.能主动给予运送及保洁人员风险提示和指导。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一、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与医嘱、病情、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相符,按照病人的实际状况开具护理级别,并且有醒目标志。 二、晨间护理 1、病室要求: ⑴病室干净整齐,空气新鲜。 ⑵床单位管理,病人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异味、无污迹;床头柜清洁,物品摆放整齐,不超过4样物品(茶杯1—2个、 奶瓶、开水瓶、纸巾盒);床下无杂物,便器、脸盆、鞋子等物品规范放置(便器避免直接放在地面,脸盆放在卫生间内,床下无多余物品,床下放一双鞋)。 ⑶呼叫系统保持使用状态。 ⑷护理标记齐全,床头卡记录无漏项。 ⑸使用中的仪器干净,无污渍。 ⑹手圈标识:建议全部病人均需佩戴手圈,尤其是重症、老年人、婴幼儿及走廊加床病人。 2、病员要求: ⑴各种管道通畅、位置正确、妥善固定。 ⑵头发、皮肤、指(趾)甲清洁。 ⑶穿刺部位无污渍,固定正确、牢固,留置针及贴膜有开始使用日期的记录。 ⑷输液瓶上标有病人姓名、药品名称、剂量,输液卡有签字。 ⑸床头口服杯有盖。 ⑹病人床单位符合要求,被头无须边,枕头开口背门。 ⑺病人身下无头发,碎渣。 三、病人清洁

1、晨间湿扫床,保持病人“三短九洁”(“三短”指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九洁”指面颊、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肛 门、皮肤、床铺),需要时做好指∕趾甲护理。 2、长期卧床病人,根据病情2天1次床上温水擦浴,每周1次头发护理,如有异味或不适随时洗头,并梳理整齐。 3、胡须:病人可用自己的剃须刀剃须,应当班完成,尽快落实。 四、皮肤护理 落实温水擦洗,保持口腔、皮肤、会阴、肛门清洁。卧床病人夏天每天1—2次,冬天每天1次。 五、卧位护理 1、协助病人翻身、床上移动及有效咳嗽,保护伤口,取舒适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有效预防垂足的措施。 2、各种管路妥善固定,标识清晰、床脚刹车固定。 六、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订餐,切实落实治疗饮食,保持进餐环境清洁,送饭到床头。对于自理能力差、无陪伴、输液等病人,经管护士协助取饭、进餐、洗碗。 七、口服药 口服药有护士送药到病人手中,指导服药,看服到口,必要时为病人准备温开水,特殊情况做好交接班。 八、输液安全 1、执行输液谁穿刺、换针,谁签名、谁负责的制度。 2、输液卡签字规范(签全名,字迹清楚、整齐),输液卡上滴数与实际滴数相符,误差不超过±10滴。 3、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人的输液情况,有无输液反应,主动为病人的更换液体及拔针,做到不依赖病人及家属呼唤。 注:特殊用药输液卡应用颜色进行区分;特殊治疗使用输液器时应悬挂标识并使用相应治疗单(如血型、膀胱冲洗、肠内营养等) 九、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落实,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阶段和需求,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2、护士长及经管护士经常与病人沟通,了解掌握情况。病情轻者向病人宣教,神志不清者向家属宣教。

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大全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第一节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一、病房管理及环境规范 l、病房保持整洁、安静,有管理措施。 2、对人院、出院患者管理有制度、有实施措施。 3、护理人员遵守病房工作制度,不随意离开岗位,经常巡视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痛苦。病房各种用物放置有序,护理标记齐全,做到规范化管理。 4、急救用品、药品有交接班清点制度,并做到: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临床护理 l、晨晚间护理: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床单清洁整齐,患者被服定时更换,扫床时做到一床一套,脸盆放置于盆架上。 2、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实施特护、一、二、三级护理措施并作好护理记录。 3、深人病房,主动、认真、细致、及时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根据病情,定时巡视。患者满意度>95%。 4、认真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及无

菌状态。 6.无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交叉感染或跌伤,有预防措施。 三、入院护理 l、新患者及时搬入院介绍或入院评估。 2、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或指导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3、新患者入院当日应按医嘱提供相应饮食。 4、定期进行健康宣教,有专科健康教育材料。 四、出院护理 1、患者出院前护士要做好有关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2、结合本专科有出院指导书面材料。 3、患者出院或死亡,床单位有终末消毒制度。 五、护理用具 l、每病区有全院统一的护理用具,可随时使用。 2、有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并切实执行。 3、体温表、血压计有定期监测制度,用后放置合理。 4、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第二节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l、各诊室符合规范化要求,保持整洁有序,有管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