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分析_梁希文

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分析_梁希文
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分析_梁希文

0.引言

电能测量技术与仪表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仪表虽小,作用不小。它的准确与否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着电业发电量、线损、煤耗、厂用电、供电量、用电量等各项电业技术经济指标的正确计算,营业计费的公正合理,涉及国家与用户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居民普遍会怀疑自已家的电表走得准不准。而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发展以及用电设备的变化,的确使电能的准确计量面临着挑战。

文献[1]~[4]分析了相控、畸波等对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影响;文献[5][6]在忽略圆盘等效感抗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文献[7][8]对于高次谐波电压电流情况下引起的误差进行了更精确的分析;文献[9]用矢量分析方法对感应式电能表转矩进行了分析。

1.感应式电能表的数学模型

在研究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之前,首先需要建立感应式电能表的数学模型,感应式电能表在畸变波形下产生的计量误差不仅与电表的特性而且还与实际的谐波情况有关。

为了建立畸变波形下的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模型,从原理出发,突出主要因素,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因此,提出下列假设条件:

1)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工作磁通的铁芯损耗忽略,即流过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电流和工作磁通同相;

2)由电压和电流工作磁通在转盘中引起涡流的路径等效阻抗相等;

3)不考虑直流分量;

4)忽略轻载补偿装置的影响。

感应式电能表的频率特性是研究畸变波形下感应式电能表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感应式电能表频率特性曲线平坦与否对其在谐波功率下的计数影响甚大。图1是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示意图。为了方便推导,以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阻抗为基准值建立模型。

图1

感应式电能表原理示意图

Fig.1Mechanism diagram of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在文献[10]中,电压、电流工作磁通和涡流相互作用产生的驱动转矩为:T D =ω

2πω

准″u (t )i di (t )-准″i (t )i du (t 乙乙)dt (1)

根据正交定理,整理后可以得到驱动转矩为:

T D =k =1,3,5

Σ

k ωΦ″uk Φik

Z dk

cos αdk sin (k αu +δk -k θi )

(2)

铝盘旋转切割永久磁铁磁通准m 及电压、电流工作磁通而产生电流i m 、i ub 、i ib ,从而形成制动转矩为:

T B =k =1,3,5

Σ

乙(K 1

准m i m

+K 2

准″u i

ub

+K 3准″i i ib )dt

(3)

其中,K 1、K 2、K 3分别是永久磁场、电压磁通、电流磁通的制动转矩系数。

(3)式可改写为多项式:

T B =s (K 1′+k =1,3,5Σ1C k (K 2Φ″uk 2

+K 3Φ″ik 2

))(4)

其中,C k =cos αdk

z dk

,K 1′=K 1Φm 2R m ,即永久磁场制动系数。

感应式电能表驱动转矩T D 与制动转矩T B 相互平衡时,铝盘匀速转动,根据T D =T B 可得:

s=

k =1,3,5

Σk ωC k

Φ″

uk

Φik sin (k αu +δk -k θi )

K 1′k =1,3,5Σ1C k (K 2Φ″uk 2+K 3Φ″ik 2

)(5)

因此,高次频率下的计量误差为:δ%=

S-S 0

S 0

×100(6)

其中S 是从式(5)得到的转速,S 0则是在同一个U m 、I m 、θi 下但在额定频率下的转速。因此,正误差表示感应式电能表的示值过大,而负误差则意味着感应式电能表的示值不足。

2.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

从公式(5)可以发现,当感应式电能表产生计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电压线圈的磁饱和现象,转盘的阻抗以及电压线圈的电阻值。由此可以作三个假设,从而分析当忽略电压线圈磁饱和现象,转盘的阻抗以及电压线圈的电阻值时感应式电能表误差的变化,从中找出三个因素中使感应式电能表产生最大计量误差的影响因素。

2.1电压电流线圈的频率特性

图2和图3中圈点是经实验测量所得的数值,而圆滑曲线是经拟合所得的曲线方程,图2中的拟合曲线方程式为:

y =-126.36+282.14-20.918x 2+0.6218x 3

而图3中的拟合曲线方程式为:y =6.63-0.611x +2.68e -2

x 2

-4.83e -4

x

3

感应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分析

梁希文

(清远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

清远

510518)

【摘要】本文建立了感应式电能表在正弦波以及含有谐波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高精度的电能表校验装备对感应式电能表作了一系列的测试,并提出了三个假设条件,运用功能强大的MATLAB 软件分析了感应式电能表误差产生的几个因素对感应式电能表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感应式电能表;谐波;测量误差

Analysis on the Registration Error of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LIANG Xi-wen

(GuangDong QingYuan Supervision Insititue of Quality and Metrology,GuangDong QingYuan 5105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a generalized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under both sinusoidal and harmonic loading conditions is established.Three assumption on the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performance are made based on this model.According to the assumption ,using MATLAB software ,various tests are then conducted on some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s using accurate test equipment,to find out which

assumption introduces more error.

【Key words 】Induction watt-hour ;Harmonic ;Measurement error

22

图2电压线圈的电阻-频率关系曲线图

Fig2Voltage coil resistance versus frequency

图3

电压线圈的感抗-频率关系曲线图

Fig3Voltage coil Inductance versus frequency

由实验结果可见,电压线圈的电阻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低频带,电压线圈电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当进入1KHz 后,其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与电压线圈的电阻值的频率特性相反,电压线圈的阻抗值则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而且其减小的速度在低频带明显比高频带时要快。阻抗值因频率变化而变化的范围明显要比电阻值因频率变化而变化的范围大。

2.2电压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现象

电压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现象是影响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压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系数可以通过在电压线圈两端施加电压,测出此时流过电压线圈的电流值,改变施加在电压线圈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出一组电压和电流数据,根据这一组数据便可求出电压线圈的磁饱和常数。对于电压线圈,以一系列的电压作为测量值,并与磁饱和公式中的x 自变量相对应,与每一个电压值相对应的电流测量值与磁饱和公式中的因变量y 相对应。在测量电压线圈的磁饱和系数时,以感应式电能表的额定电压(220伏)的5%为测量间隔,也就是每隔11伏测量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图上的一个点。在测量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系数时,则以感应式电能表的额定电流的10%作为测量间隔。最后根据测量所得的两组数据拟合出曲线方程y=a 1x+a 3x 3+a 5x 5,从而求得磁饱和系数。表1给出了求得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各个磁饱和系数。而计算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系数的两组电流和电压关系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

表1感应式电能表的磁饱和常数

Tab1Magnetic

contants of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电压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图显示电压线圈存在明显的磁饱和现象,而电流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则近乎为直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流线圈非常小的电阻值和可以忽略的阻抗。

2.3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

根据公式(5),利用功能强大的MATLAB 软件,编写程序建立理想感应式电能表的数学模型,模拟理想感应式电能表在谐波成分影响下的计量误差,所编写的程序包含了之前作的所有分析。

然后单独考查在每个假设条件的单独作用下,其将会令感应式电能表产生的计量误差的大小。整个实验按照如下的规律进行,向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分别单独地注入一个电压谐波成分和一个电流谐波

成分,每种情况下,谐波电压的幅值大小为基波电压幅值的10%,谐波电流的幅值大小为基波电流大小的20%。电压电流波形中最常见到的是奇数次谐波,但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整流器的应用,使得公用电力系统中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四次谐波成分。尽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应用于高达19次的谐波成份,在0.866(滞后)基波功率因数的情况下,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相位角以60度的间隔从180度变化至负180度。所给出的感应式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是在分别基于各种假设条件的单独作用下求得的。图6,图7和图8给出的分别是忽略了线圈磁饱和现象和转盘的感抗以及电压线圈的内电阻的情况下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

图4

电压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图

Fig4Voltage coil voltage versus current

图5电流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图

Fig4Current coil voltage versus current

3.结论:

由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3.1忽略电压电流线圈的磁饱和现象所引起的误差相对于其它因素来说是最小的,如图6所示。由磁饱和现象所引起的误差的大小仅仅取决于电能表的磁饱和系数,特别是常数a 1。然而由于无论是电压线圈还是电流线圈,常数a 1都接近为1,所以其所造成的误差亦相对较小。相比于忽略转盘的感抗而引起的误差要比忽略磁饱和现象所引起的误差要大得多。

图6忽略磁饱和现象所引起的三次谐波的计量误差

Fig6Registration error due to neglecting saturation:third harmonic 3.2如图7所示,即使在高频段,转盘的感抗相对于它的电阻值来说影响比较小,因此在建立电能表的理想模型时可以忽略转盘的感抗,而把它看作纯电阻元件。虽然转盘的电阻值随频率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也相对较小,但却应该将其考虑在内。

3.3从图8可见,忽略电压线圈的电阻值是造成电能表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基波来说,忽略电压线圈的电阻值只会造成小小的计量误差,随着谐波频率的增加,电压线圈的电阻值将大大地增加,而其感抗值则减小。因此,对于高频的谐波成份,电压线圈的电阻

电压线圈的磁饱和常数a 1

a 3

a 5

0.92

0.032

0.048

电流线圈的磁饱

和常数

a 1

a 3

a 5

0.978

-0.034

0.0065

23

值在电压线圈的阻抗值中占了比较大的份量,忽略它将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图7忽略转盘的感抗所引起的五次谐波的计量误差

Fig7Registration error due to neglecting disc inductance:fifth harmonic

图8忽略电压线圈电阻值所引起的七次谐波的计量误差

Fig8

Registration error due to neglecting voltage coil resistance:

seventh harmonic 【参考文献】

[1]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valuation of Electrical Interference to the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J ].EI-2315Research Project no.1738.Final Report,

April 1982.

[2]M.A.Fuacet and C.A.Keever.Effect of Harmonics on Watt -hour Meter Accuracy [J ].Electrical World,October 27,1945,PP.280~284.

[3]Watt-hour Meter Performance on Distorted Waveforms Produced by Industrial Rectifier Equipment [J ].Westing House Engineering Technical Report,No.275,

Suppl 4,1964.

[4]F,Tschappu.Accuracy of Electricity Meters With Phase Controlled Loads [J ].I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 No.92Metering,Apparatus and Tariffs for Electricity Supply,London Sept.1972.pp.125~132.

[5]W.C.Downing.Watt -hour Accuracy on SCR Control ResistiveLoad [J ].IEEE Trans.Power.App.Syst,vol.page-93,July/August,1974,pp.1083-89.

[6]A.E.manuel, F.G.Levitsky and E.M.Gulachenski.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Performance on Rectifier/In-verter circuit [J ].IEEE Trans.Power App.Syst.Vol.PAS-100,November,1981,pp422-427.

[7]M.Auger et J.L.Bergerot.Influence des Harmonique,sur laPrecision des Compteurs (Watthour -meters)In -duction [J ].EDF Bulletin de la Direction et Recherches,Serie B,Reseaux Electriques,Materiels Electriques,No.2,1972,pp5-44.[8]T.Hirano and H.Wada.Effect of Waveform Distor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t-hour Induction Meter [J ].Electr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Vol,89,No.4,April 1969,pp.29-39.

[9]李宝树,贾秀芳.感应式电能表转矩矢量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1998,Vol.25(3).

[10]Baghzou Y.et al,Harmonic analysis of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performeance [J ],IEEE Trans.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1985,104(2):399~406.

[12]韩冰,李和明,许伯强.谐波对感应式电能表影响的新进展[J ].电测与仪表,2005(2):Vol.42,No.470,13~16.

[13]邓志,徐柏榆,梅桂华,陈庆前,张忠东.谐波功率对感应式有功电度表计量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4):Vol.22,No.4,138~143.

[14]戚良娣,郭嘉琳,陈根永.感应型电能表在畸变波形下的数学模型.电机工程学报,1993,13(15):65~72.

[15]John J.Shen,Vllayll I.John ,An Induction Watthour Meter Theoretical Model for Harmonic Loading Conditions.1993:441~444.

[16]丁艺,赵伟,侯国屏.谐波条件下感应系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电测与仪表,2002,39(10):7~11.

[17]祁碧茹,肖湘宁.用于电压波动研究的电弧炉的模型和仿真.电工技术学报,2000,15(3):31~35.

[18]Adly A.Girgis,Thomas L.Baldwin ,Elham B.Makram,Hoke S.Fortson.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phase Induction Watt -hour Meters Using Reproduced Harmonically Distorted Actual Recorded Waveforms [J ].IEEE Trans.1989:1769~1775.

作者简介:梁希文(1981—),男,广东清远,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能计量,各种仪表检定的工作。

[责任编辑:张慧

(上接第60页)发生改变。如年级选择08级,班级组合框中则只出现08级的班级。如图3所示:

图3

这一步的过程实现采用了年级组合框的SelectedIndexChanged 事件,关键代码如下:

//设置筛选条件,显示选定年级对应的班级

dataView.RowFilter ="gradeId ="+this.cboGrade.

SelectedValue.ToString();

//将cboClass 控件绑定至dataView

this.cboClass.DataSource =dataView;

实现过程中,DataView 的数据源DataTable 中的数据包含了所有的班级,DataView 根据选择的年级作为条件筛选出需要的数据。当断开数据库连接时,这一操作也能实现。体现了DataSet 非连接环境下操作数据的特点。

4.结束语

DataSet 都是通过数据视图将数据呈现在控件上面的。因此当控件绑定数据时,使用DataView 是很好的习惯,并且DataView 对象可以筛选、

排序和搜索DataTable 对象的内容,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可以变得更加简洁。【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607312.html, 2.0高级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美)GlennJohnson[同作者作品].

[2]Visual C#2005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1,(英)夏普,著,周靖,译.

作者简介:唐文芳,女,助教。

[责任编辑:翟成梁]

24

电能计量综合误差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技术及改造方式 在组成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各项误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往往是最大的。由于压降过大,造成少计电量以及发供电量不平衡、线损出负数的事例均有出现。为此,本文就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技术及改造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概述 安装运行于电厂和变电站中的电压互感器,往往离装设于控制室配电盘上的电能表有较远的距离(例如,有的110KV变电站,此距离长达400米),它们之间的二次连接导线较长,而且往往接有快速开关接点及保险管等,其电阻值较大;如果二次所接表计、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他负荷较重,负荷电流较大,则由此引起的二次回路压降将较大。 二、测试技术 测试计算的任务就是要求出二次回路压降的大小,以由于二次回路压降所引起的比差、角差,电能计量误差的大小。对35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至少每2年检验一次;对35KV 以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且具有中间触点的,其电压降至少每4年检验一次。对测试计算方法的主要要求如下:(1)测试准确度要高。(2)测试要简便易行。(3)测试的结果受电源波动和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要小。(4)计算要简单。(无需高准确度测试仪器与仪表)。测算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的方法,有下述几种:(1)互感器检验仪法(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检验仪法)。它基于测差原理,在诸多测算方法中,应该说是最准确的。其不足之处是需由控制室配电盘单独引出长线至变电站。(2)相位伏安表法。它是用相位伏安表测出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电压、电流及其与电压间相角;在

设备停电的情况下,用互感器检验信测出二次导线的阻抗;用广告牌的方法求得二次回路的电压降及计量误差之值。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引临时长线。缺点是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为有公共电缆线的多分支电路时,计算较麻烦;算得的值中未包括外界磁场在二次回路感生的电势。而当二次线很长,二次回路的面积大时,此感应电势往往不能忽略不计。(3)无线监测仪法。它采用调制解调原理。监测仪由主机与辅机两部分组成。辅助与主机分别装于PT侧与电能表侧。用辅机测量PT二次端电压的幅值与相位,经模一数变换、数据处理、脉冲编码后对一截止波频率进行调制。调制波通过PT 二次电缆传送到主机。用主机测量电能表端电压的幅值与相位,用主机内的单片机计算二端电压间的比差和角差。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另敷设临时长电缆;且可长期自动监测。缺点是由于采用了间接测量的方法,其测量准确度难以提高。(4)小量限高内阻电压表法。它基于测差的原理,测量准确度高;可以直接测出二次回路电压降之值,无需进行计算;现场测试时携带的仪器、仪表简单。缺是得不出计量误差之值;需引临时长线。此法可作为判断是否超差的普查测试时用。变可作为互感器检验仪法的一种补充,二方法相互旁证。(5)采用两台0.02级数字电压表同时分别测出PT端电压U 与电能表端电压U’之值,取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自动平均)作为测量结果,以消除电源波动的影响以及两表测量时间不完全同时的影响。通过比对试验(通同一电压),测出两表之间的误差,对此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准确度。按计算可以得出比差则为幅值差。此方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精)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 摘要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进行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主要是电能表的本身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压降误差,这三者的代数和统称为综合误差,只有根据综合误差才能全面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程度。 关键词电能计量;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由电流、电压互感器、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组成。长期以来,电力系统电网中各计量点电量都以安装在该计量点的电能表的读数计量来结算,而对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常常忽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运营的管理,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推广,对电能计量准确性越来越重视,各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关键的是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是追补电量的重要依据。 1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 1.1电能表选型及使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1)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地测量电能,必须按照《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合理选择电能表的型式、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对于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以上的Ⅱ类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0.2级的电压、0.2S级电流互感器,0.5级的有功电能表及2.0级无功电能表。在实际运行中,若用户的负荷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长期运行于较低载负荷点,会造成计量误差,应采用宽负载电能表。2)用三相三线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能将引起附加误差。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点普遍有电流存在,而Ib=In-Ia-Ic所以,缺少电流Ib所消耗的功率,引起附加误差。 1.2电能表产品误差 按国家统一的电能表设计要求,生产电能表应采用五类磁钢,该类磁钢性能稳定不易失磁,是保证电能表误差稳定的重要部件。但有的电能表制造商为了在价格战中取胜,擅自修改设计,选用稀土磁钢或三类磁钢,生产成本可下降10%左右,但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隐患。即使安装前误差调试合格,投入运行后由于磁钢的不断失磁,致使电能表的阻尼力矩不断减小,电能表愈走愈快。这是造成运行中电能表出现正误差超差的主要原因。现在大力推广使用的电子式电能表产品误差普遍很好,主要依靠采样元件,计量芯片及相关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可靠和稳定,如出现问题,误差往往比机械表大,甚至会无法计量显示,产品质量是保证误差的关键。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一、引起误差的现象 (1) 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②1表乘3:即用一个单相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用电量乘以3,作为三相负载总电量。这种计量方式:

若在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时造成计量不准确(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三相负载电流平衡度与负载功率因数情况而定。 (2) 三相三线电能表: ①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Iccos30°=3/2UφIφ,造成多计电量50%。 ②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0,此时在A、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若在B、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不转而不计电量。若在C、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转速加快而多计电量。 ③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 (3) 三相四线电能表: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电能是一种商品,电能计量装置则是一把秤,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应该最大限度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做到公正合理计费。下面略谈如何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1 电能计量装置分析及存在问题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电能表、互感器、二次接线三部分,其误差亦由这三部分的误差组成,统称为综合误差,即为电能表误差、互感器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三者的代数和。可以用下式表示: Y = Y b+ Y h+ Yd 式中Yb-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Yh-- 互感器合成误差,% Yd -- 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 在实际的计量装置中,除了电能表的误差Yb可以在负荷点下将其误差调至误差最 小,其他的计量装置误差均与实际二次回路的运行参数有关。要降低计量综合误差丫,则在新投运和改造的计量装置选型上,要求电能表、互感器都必须符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按负荷类别选取适当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各项测试工作,在以后的运行管理中,还要根据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和轮换制度。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用准确度来控制。而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所造成的误差,在综合误差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通过电能表、互感器的合理选择来补偿,从而降低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1) 电能表选型及使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①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地测量电能,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合理选择电能 表的型式、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对于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以上的n类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0.2级的电压互感器、0.02S级电流互感器,0.5S 级的有功电能表及 2.0 级无功电能表。在实际运行中,若用户的负荷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30%,长期运行于较低载负荷点,会造成计 量误差,应采用宽负载电能表。 ②用三相三线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能将引起附加误差。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点普遍有电流存在,而Ib=In-Ia-Ic 所以,缺少电流Ib 所消耗的功率,引起附加误差。 (2) 电流互感器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①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的选择。接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包括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外接导线电阻、接触电阻。所以,在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应从三方面考虑二次容量大小,

电能计量柜标准

电能计量柜标准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用户处户内计费用的整体式和分体式电能计量柜的基本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其包装、储运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38~35kV、额定电流20~1000A,与电力用户供 电线路配合使用的相同结构型式的金属封闭式高、低压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和对0.38~220kV 电力用户供电线路进行远方电能计量的金属封闭式低压分体式电能计量柜的设计、制造验收。其它形式的计费用电能计量柜可参照执行。 条文中,凡名“整体式”者仅适用于对整体式电能计量柜的规定;不指名者,则对整体 式和分体式电能计量柜均适用。 2 引用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条件和要求 GB311.3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试验程序 GB311.4 高电压试验技术测量装置 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207 电压互感器 GB1208 电流互感器 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GB2706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 GB330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3906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402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3924 交流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GBJ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JB616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 JB3084 电力传动控制站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 JB3977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基本检查与试验方法 SD109 电能计量装置检定规程 3 术语 3.1 电能计量柜 对计费电力用户用电计量和管理的专用柜。 3.2 整体式电能计量柜 为电能计量柜组成形式之一。其所有的电器设备和器件均装设于一个(或几个并列构成 一体)电气、机械结构组合的金属封闭高、低压柜(箱)内。 整体式电能计量柜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开式两种。 3.2.1 固定式电能计量柜:为整体式电能计量柜的系列之一,柜中所有电器设备和器件安装

电能表误差退补电量计算

电能表快慢误差、退补起止时间有据可查则按实际日期计算。如查不清时按《供用电规则》规定计算。 (1)电力客户有上次校验回换表之日起按二分之一时间计算,最多按六个月退补。 (2)照明客户按一个月计算。 应退补电量=(错误电量×实际误差±%)/(1+实际误差±%)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 1、一客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发现慢10%(非人为)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00KWh,应补收多少? 解:△W=W*(-10%)÷(1-10%)= -10000(KWh) 按《规则》规定补电量从上次检验到更正之日止的0.5计算为5000KWh。 2、XX工业用户受电容量1630KVA(1000KVA和630各一台),2009年3月14日暂停1000KVA变压器一台,启用日期为5月月3日,问该户 3、 4、5月份如何计收基本电费?(按容量计收基本电费) 解:3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3月1日至3月13日,计13天 计算公式: 1000*(13/30)=433(KVA) 630KVA用全月,计费容量为630KVA 3月份基本电费=433+630=1063*28=29764(元) 4月份:计费容量为630KVA,1000KVA停用 4月份基本电费=630*28=17640(元) 5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5月3日至5月31日,计9天 计算公式: 1000*(9/30)=300(KVA) 5月份基本电费=300+630=930*28=26040(元) 3、一客户高供低计变压器400KVA,有功铁损300KWh/月有,无功铁损400KVar/月有,K值=2.3,本月有功抄见电量15000KWh,无功抄见电量6000KVar,求本月有功、无功损耗是多少?本月有功、无功总电量分别是多少? 解:有功铁损=(300KW ) 315KVA以上0.01;315KVA及以下0.015 有功铜损=15000*1%(300KWh) 无功铁损=400(KVarh) 无功铜损=150*2.3=345(KVarh) 有功损耗=345+150=450(KWh) 无功损耗=400+345=745(Kvarh) 有功总电量=15000+450=15450(KWh)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发表时间:2018-11-27T15:16:47.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杨跃先 [导读] 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摘要: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为了确保计量精准度,工作人员需要应用全新的电能表,如果电能表出现计量失准的情况,电力企业将需要承担主要损失,而在对城市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时,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应用电能表来对具体的用电信息加以收集,尽管现代的电能表已呈现出应用优势,但是计量误差仍旧会出现,过多的计量损耗也影响了电力计量工作质量,现探讨电能表使用问题。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 电能表是电能计量环节中的必用工具,电能表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用户的用电情况以及具体数值,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电能表呈现出的实际数值来确定需要收取电费。尽管电能表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具体生产效益,但是很多电力企业与用户并没有重视电能表的管理工作,导致电能表在外部影响下出现使用问题,一旦电能表的内部部件出现受损或者老化的情况,电能表就会出现严重的计量损耗与计量误差问题,影响电力企业发展。 1 电能表常见误差情况分析 1.1 单相电能表 单相电能表就是利用一个电能表测量多个电器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乘2:也就是说,使用一个电能表实现两个用电器的用电计量工作,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将电能表的指针系数乘上二,作为最终的计量总数。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计量误差,一方面,当该电能表与其中的A线连接,测量的实际结果数据要高于实际用电量,而当该电能表与B线连接时,测量的最终数据将会较之实际数据略小,因此两者都存在必然误差。1表乘3: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三个用电设备,以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三,作为三相设备的用电量总和。由于实际安装情况不一样,具体的三相设备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误差的现象也不统一,但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出现误差数值。 1.2 三项四线电能表 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即用两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个电流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以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未接N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其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 1.3 三相三线电能表 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O,此时在A、N线问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 2 电能表计量系统应用 了解电能计量表的内部系统构造与应用情况后,可以对电能表的使用情况有更加深入认知,从城市用电统计数据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电能消耗量始终呈现上涨趋势,电力系统必须有效承担更多的运作负荷,电能消耗得过快,城市电网与供配电系统均需被有效改造。在对公用电压进行切换时,计量损耗量将会大幅上涨,计量工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电能计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误差问题带来的经济损耗将由电力企业独立承担,电力系统并不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电厂在开展建设工作时需要注重控制经济损失,很多电厂会对原来使用的电力装置加以改造,将出口部位的补偿装置拆除后,计量工作将会受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 3 电能表使用问题分析 现综合电能表的具体应用情况,着重探索电能表的存在的计量应用问题,标表计误差问题是现代电能表的常见使用问题之一,出现这种问题的电能表的实际计量功能将会变差,其给出的指示数据的可信度将会被降低。一般被长时间使用的电能表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其内部构建由于相互磨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会出现老化问题,现代电力企业已经重视电能计量表等核心装置的养护工作,但是养护处理工作并不能消除老化问题,必须购置全新的电能计量表,用以替换老化的计量表。 另外现代电力企业大量使用电子型的计量表,该种类型的计量表自身需要消耗的电能量就比较大,其运行消耗的电能并未被精准计量,计量误差影响了实际应用效果。 二次降压问题也给电能表使用带去了影响,在输电环节中,工作人员为了确保输电工作的合理性会选择对输电系统进行二次降压处理,在调整电压时,电能损耗问题也会因此而形成,计量误差数值过大,计量电能的可靠性被削减,因此可知电能表管理工作的价值。 4 控制的电能表的可靠方法 4.1 改造回路系统 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回路改造。回路改造工作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安装回路线路,尤其是电压回路线路和电流回路线路,需要严格按照计划安装,切忌过多安装或者安装不足。工作中应认真仔细区分清楚计量用电压回路和保护用电压回路,严防两个电压回路因二次接地方式不同混淆而发生短路异常,拆除费旧电缆时,应摸清电缆走向,确认电缆无用且无电时,从电缆两端拆除,拆除电缆后应用对线灯核对无误。 4.2 合理选用电能表 不同的计量要求安装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电能表,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具体分类:供电计量方式:两相或者三相的供电现实,需要采用与其数据相互匹配的电能表;而四相以上可以选用一个三相表或者三个单项表。计量电炉、电焊机:单相22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单相电能表或三相四线电能表。单相38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三相三线电能表。单相380/220V电焊机应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

感应式电度表知识汇总

感应式电度表知识汇总 一、电能表的分类1、电能表按其相线可分为单相电能表、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2、电能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3、电能表按其用途可分为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电能表、预付 费电能表、损耗电能表和多功能电能表等。4、在一定时间内累积(A)的方式来测得电能的仪表称为有功电能表。A)有功功率B)瞬间功率C)平均功率D)电量6、最大需量是指用户一 个月中每一固定时段的(B)指示值。A)最大功率B)平均功率的最大C)最大平均功率D)最大负荷7、15min最大需量表指示的是(A)。A)计量期内最大的一个15min的平均功率B)计量期内最大的一个15min间隔内功率瞬时值C)计量期内日最大15min平均功率的平均值8、复费率电能表为电力部门实行(C)提供计量手段。A)两部制电价B)各种电价C)不同时段的分时电价D)先付费后用电9、多功能电能表除具有计量有功(无功)电能量外,至少还具有(B)种以上的计量功能,并能显示、储存多种数据,可输出脉冲,具有通信接口和编程预置等各 种功能。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10、(A)可测量变压器功率损耗中与负荷无关的铁 芯损耗。A)铁损电能表B)铜损电能表C)普通电能表D)伏安小时计11、(B)可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电能损耗,该损耗是随负荷而变化的。A)铁损电能表B)铜损电能表C)普通电能表D)伏安小时计12、如果一只电能表的型号为DSD9型,这只表应该是一只(A)。A)三相三线多功能电能表B)三相预付费电能表C)三相最大需量表D)三相三线复费率电能表※DSSD表示三相三线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13、铭牌标志中5(20)A的5表示(A)。A)基本电流B)负载电流C)最大额定电流D)最大电流14、有功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A) ,无功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C) 。A)kWh B) kW?h C)kvarh D)kvar?h二、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1、感应式电能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感应式电能表一般由测量机构、辅助部件和补偿调整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_t_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年电力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技综[]号文)的安排,对年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明晰管理权限及职责,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统一而修订的。 针对电力投资经营主体的变化,本标准首先明确了电网经营企业负责本供电营业区内业务归口管理,以供电企业为主管理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的原则;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将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作了重大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对电能计量装置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对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提高了要求;借鉴国外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居民用单相电能表由定期轮换为抽检等。 起草小组首先发文征询全国电力部门对规程的修改意见,共收回意见多条。在此基础上,起草小组于年月日完成编写大纲的起草与讨论。年月日完成征求意见稿,月日发出征求意见稿,共收回意见份。年月日完成讨论稿,月~日在浙江召开讨论会,会议对讨论稿给予基本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年月日完成送审稿,年月~日在绍兴市审查通过。参加人员有部分标委会成员、网省电能计量专责、科研、试验、设计单位和供电企业的代表共人。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 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省电力工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兴远、俞盛荣、徐和平、陈俪、张春晖。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企业贸易结算用和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级交流电度表的验收方法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和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验收检验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摘要】现在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大力扶植农村的发展,给予了农村相对宽松的政策,所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体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就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增大,虽然发电手段和发电量都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用电高峰的时期也是很难充分满足用电需求,为了严格控制和计算用电量电能表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电能表计量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是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利益关系的媒介和主要凭证,所以电能表计量过程需要被严格的控制和调整。现在我国电能表并不能够非常精确的计量用户电量的使用情况,我国人口十四亿之多,很小的用电误差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损失。所以文章对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阐述电能表误差调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用电量;控制;调整 前言 一个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当今时代都离不开电能,电能是一种清洁、高效、使用便捷、便于调控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电方式有很多种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等。电能的应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电能的应用和发展使许多的电器出现,方便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节奏和生产效率。电能由电力企业通过电力系统通过城市电网,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电压、电流的电能配送到每一个用户,电力企业为电力用户提供电能,并且把电压和电流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以符合人们的使用标准。电力企业要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经济合理、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为了维护用户和电力企业双方的利益,就要对用户用电量进行严格测量和计算,这就需要电能表进行计量。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用电能表对用户用电量进行实时计量,通过电能表能够显示出用户的用电量,然后通过数据进行缴费或者是充值。 电能表的应用能够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相对精确和稳定的计量和控制用户用电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电能充分利用,并且使用户本能够相对的节约电能。现在受到用户和电力企业关注的就是电能表计量过程中的精确度问题,许多电能表会在计量的时候产生一定的误差,这就会或多或少的给电力企业或者用户带来损失。 1 电能表及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原因 电能表是计量某一时电能用量累计值的设备,电能表的种类很多,按照使用性质分类可分为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电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在电力企业中,电能表不仅可以确保供电量统计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本文将会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标签: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问题;原因;措施 1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 目前,在电能表工作阶段,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但是不同的因素所诱发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对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原因的分析,将会对常见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进行介绍。 1.1单相电能表 通常情况下,单相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表乘2。如果选择单相(即220V电能表)直接对二相(即380V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2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在A相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正误差,即使电量偏多。反之如果在B相的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负误差,即使电量偏少。(2)表乘3。如果直接用单相(即220V电能表)对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3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三相线路负载存在不平衡现象时,将会引发电量计量不准确问题,从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1.2三相三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三线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在用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中所使用电量时,只选择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来进行计量工作时,当In不等于0时,此时将单相电焊机直接与A,N线连接,将会引发电能表的反转,即少计电量;(2)用三相三线电能表直接计量三相四线电力系统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用电负载电流时,此时的N线会产生零序电流,但是三相三线电能表无法对零序电流的功率消耗进行准确的计量,从而诱发少计电量现象;(3)借助三相三线电能表来对单相电炉电量进行计量过程中,将会受到电炉自身功率因素的影响,诱发多计电量的现象。 1.3三相四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四线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对三相四线配电系统选择两个电流互感器V 形接线进行计量;(2)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其一般是在三相四线电能表上把

感应式电能表现场校验误差分析

感应式电能表现场校验误差分析 电能表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但运行中的电能表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出现误差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成为电能计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感应式电能表各种负载下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措施。 标签:电能表现场校验误差分析 0 引言 电能是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一种重要能源,电能表作为电能计量与经济结算的主要工具,其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直接关系着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但运行中的电能表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出现误差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对电能表进行校验显得十分重要。现场校验不需要拆卸电能表,不需要中断电能表的计量,能在不中断用电的情况下完成校验,可以真实地记录电能表实际工况下的故障情况,近年来成为测试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常用方法。 下面,本文以感应式电能表为例,针对电能表现场校验方法,就电能表计量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 1 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及误差特性 1.1 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 对于感应式电能表来说,其转盘是一个导体,在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此时转盘成为载流导体,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因电磁力力矩作用而使得转盘发生转动。穿过电能表转盘的磁通,包括电压磁通和电流磁通,而在电能表工作过程中,实际上在其转盘的不同位置一共有三个磁通穿过。磁通最大值在一个周期内移动,经过三个磁极时,磁场不断重复移动形成旋转磁场,最终由感应电流与电压工作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形成驱动力矩,使转盘根据负载大小转动。但要使转盘在恒定的负载下做等速旋转,则必须对转盘施加一个同驱动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矩,也就是制动力矩,制动力矩与转盘的转速成正比变化,以阻止转盘加速转动,在感应式电能表中,制动力矩由永磁铁来实现。 1.2 感应式电能表误差特性 感应式电能表依靠驱动力矩来驱使转盘转动,依靠制动力矩来阻止转盘加速转动,最终实现对负载的计量。但在实际工作中,电能表除了受到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两个基本力矩的作用外,还会受到抑制力矩、摩擦力矩、补偿力矩等附加力矩的作用,这些附加力矩会破坏转盘的转速和负载功率,造成电能表计量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 崔继旭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崔继旭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实施电力能源计量管理的基础设备,也是电力企业运营 管理中实施电能资源计量的关键工具,因此要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计量 准确性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电能计量装置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会存 在误差,所以对于存在误差要进行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以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原因分析;控制方法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中,需要统计电力用户的用电量,需要根据电能计量 结果进行电费收缴,需要对电网的线损进行分析,这些内容都需要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资源需要通过准确计量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电力企 业的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和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会对电力企 业的运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对于提升电力企业 的经济利益将产生直接作用。 1.电能计量的现状分析 在电能的计量管理中,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电能计量装 置制造精度,电能计量的规范操作,电能存在的损耗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于电能 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电能计量中,存在的多方 面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有:电网中的高压出线侧难以实现准确的电的计量;三相两元件感应式电能表用于电能计量时,电能表的结构与功能会影响到计 量的准确性;在实施电能计量时,电压互感器由于二次导线压降的影响会造成电 能计量存在误差;在电能计量的实施操作中,还存在电能表的校验方法不合理, 电能计量的互感器难以保证精度要求的现状。这些电能计量问题的存在,都会影 响到电能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加以避免和控制。 2.测量综合误差的评定方式 在应用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电能计量过程中,并不能够绝对准确的对于电能结 果进行准确的计量,总会存在有一定的计量偏差,这也是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 也被称为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综合误差体现出测量结果的合理表征,影响 参数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综合误差的特点是容易定量和发生在操作过程中,直接 影响到测量的质量。当前对于综合误差的评定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基 于统计理论,综合误差评定在静态条件下进行,而对于动态测量条件下的综合误 差评定借助模型来实现。静态综合误差的评定方式通常采用最大方差法,用于评 定来测量结果存在的综合误差。所以评定结果会呈现正态分布,并且相互之间保 持独立,在实际测量中用于验证,可以消除测定环节中存在的偏差。借助级数可 以分析测量数据的分布特点与存在的趋势;采用模拟法可以确定相关函数的分布 特点。测量数据存在的模拟值可以用于计算模拟值,所以可以使用标准差来验证 存在的综合误差,这样可以对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综合误差进行评定。模型验 证是对动态测量综合误差进行验证的有效方法,符合误差理论,模型验证也是当 前误差分析的研究工具。在误差的理论研究方面不同于原有的以统计理论为依据 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借助统计理论进行评定分析存在的不足。但是对于评 定动态综合误差还需要完善相关的理论,这类方式不能满足所有的综合误差评定,评定理论的应用存在局限性。所以当前评定方式多采用静态和动态静态相结合的

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使用说明

窃电是一个长期困扰电力部门的难题,每年都会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电力企业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窃电者采用比较隐蔽和智能窃电的办法给查处窃电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面对现实,电力企业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经验和肉眼观测的办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供电发展需要。从来窃电和反窃电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经验证明凡是线损管理较好的单位,对表计的管理也相对较好。如果供电企业每次查窃电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校验仪器的话当然精确度较高,但是相对来说它的成本也较高,并且携带不是太方便,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所以现场检查计量装置最快捷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钳形卡流表和秒表的“两表组合”,在查窃电的实际活动中“两表组合”也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由于电能表的型号多种多样,各个电表的常数也不一样,单相和三相计算公式也不一样,如果用电户使用互感器的话计算更加复杂,再加上电能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所以现场检查电能表的时候,检查人员往往较难计算出电能表的准确误差计算结果。从而造成即使实际上用户在窃电,但是检查人员检查不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看到电表在转,但是对电能表的误差心中无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配合钳形卡流表和秒表使用的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 2:计算准确,速度快,对电能表的误差显示一目了然。 3:若推广使用此方法查处窃电和故障电能表的话,将大大的降低电力企业的线损,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若能记录电能表的现场测试数据为今后反窃电和线损管理精细化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且为将来使用作业指导卡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 典型应用举例1:(现场模拟南东坊用电所) 某用户5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两圈。变比75/5。在不打开电表箱的情况下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90安,电表的常数为1200 转/ KWH,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5.40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 果显示为-101.96%说明电表慢一半。近一步推断电表箱内有问题。判断是1:电流互感器 为300/5的电流互感器2:电流互感器是直通,饶一圈。后打开电表箱检查是用户私自更 换300/5的电流互感器窃电。在把电流互感器更换为150/5后,第二月该用户电量即增长 了一倍左右。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2:(现场模拟张村用电所) 某用户10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 变比150/5。电能表为山东菏泽出产,常数为1440。量程5(20)安培。 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110安,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3.65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 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果显示为-0.11%,经计算电表运转正常。但是线损员把这个村和有同样人口的村子比较发现,此村的用电量长期都比其他的村子少40-50%左右。但是现场测试表计一切正常,铅封和纸封也没有动过的痕迹。后仔细观察该村的电能表,发现它的计数器应该是转14.4圈就翻一个小格,而它的计数器翻25圈才翻一小格。后来经过计量 检定是用户私自从厂家购买2.5安电能表计数器后,更换我电能表计数器从而进行长期隐 蔽窃电。处理后该村用电量翻番,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3:(现场模拟原狄丘用电所) 某用户8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变比

感应式电能表的原理及设计

感应式电能表的原理及设计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一种感应式电能表。该专利由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申请,并于2016年9月21日获得授权公告。 内容说明本发明属于电功率测量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额定最大电流Imax达到8倍基本电流Ib的感应式电能表。 发明背景电能表作为一种测量电能的仪表出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重量几十千克的最初形式逐步发展成现在的平均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的运用长寿命技术的机电感应式电能表和高精度多功能的智能型的电子式电能表两种结构形式。其中,感应式长寿命技术电能表以其可靠稳定的性能、长久的工作寿命是电子式电能表所不能比拟的。但是,机电感应式电能表因其电磁感应的工作原理,过载特性仅局限在4~6倍的范围,不能象电子式电能表那样做到平坦的负载特性曲线和宽广的负载范围,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过载电流增大后,波动较大。因此,如何提高过载特性,一直是感应式电能表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平坦的负载特性曲线和宽广的负载范围的感应式电能表,其在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中均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 要在5%Ib~800%Ib的宽负载范围实现平直的曲线,符合技术指标规定的要求,必须对电磁元件的形状、参数等重新设计,对负载曲线的补偿有所突破。 一般认为,电能表的转动力矩与负载功率成正比,并且作用于电能表转盘上仅有两个力矩,即转动力矩和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但在电能表实际工作中,作用于转盘上的力矩,除上述基本力矩外,还有摩擦力矩、电压和电流工作磁通的自制动力矩等。同时,还由于铁芯磁化曲线的非线性造成电压和电流工作磁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电能表的误差与负载曲线由上述各分量的误差随电流变化的曲线叠加而成。一般情况下,在300%Ib~500%Ib时出现较大的正误差;在600%Ib~800%Ib时出现较大的负误差。在三相四线电能表的A、B、C分相时,在800%Ib时出现较大的正误差,和合元时有较大的分离。要获得理想的结果,重点是减小上述几个负载点的误差。

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Technical administrative code of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DL/T 448-2000 第一部分1-11章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技综[1996]51号文)的安排,对1991年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448-91)进行的修订。本标准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明晰管理权限及职责,积极采用国际标准(ISO10012)和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统一而修订的。 针对电力投资经营主体的变化,本标准首先明确了电网经营企业负责本供电营业区内业务归口管理,以供电企业为主管理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的原则;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将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作了重大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对电能计量装置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对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提高了要求;借鉴国外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居民用单相电能表由定期轮换为抽检等。 起草小组首先发文征询全国电力部门对DL448-91规程的修改意见,共收回意见60多条。在此基础上,起草小组于1997年9月8日完成编写大纲的起草与讨论。1998年3月28 日完成征求意见稿,4月2日发出征求意见稿,共收回意见19份。1998年5月18日完成讨论稿,5月21~24日在浙江召开讨论会,会议对讨论稿给予基本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1998年11月1日完成送审稿,1998年11月21~22日在绍兴市审查通过。参加人员有部分标委会成员、网省电能计量专责、科研、试验、设计单位和供电企业的代表共44人。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DL448-91。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G、H、J、K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省电力工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兴远、俞盛荣、徐和平、陈俪、张春晖。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