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习题与答案99229

西方经济学流派习题与答案99229
西方经济学流派习题与答案99229

1.试阐述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并说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在联系。

(一)形成与发展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解释首先是由威廉.配第提出来的,他认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创始人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他认为在流通领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农业生产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弗朗索瓦.魁奈把对于剩余价值的来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引向了生产领域,这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创造性的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而且他还提出每一个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劳动工资、土地地租和资本利润构成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真实价值,由各自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来衡量”。大卫.嘉图继承并发展了亚当的劳动价值论,他坚持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他发现:商品交换价值和其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而且他还认识到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某种商品的实际耗费劳动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量决定的。

(二)在联系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因为没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理论,也就没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的其它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而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2.试述经济学史上的“边际革命”,并说明主观价值论的分化。(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可选)

(1)边际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初同时出现于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影响最大的新流派。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W.S.杰文斯(1871)、奥地利的C.门格尔(1871)和法国的L.瓦尔拉斯(1874)。边际学派最初是以主边际效用价值论而出现的。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产生和传播的环境:学术环境方面:数学的发展,

当时微积分已经开始得到普及。社会环境方面: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新社会问题:财富和分配的不平等,频繁的经济危机;劳资冲突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劳动人民并未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公众和政府的目标逐渐由富国和发展转变为收入分配的公正。

奥地利学派因(创始人)门格尔、(形成和补充者)维塞尔(集大成者)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对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数理学派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表述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关系,边际效用论+数学分析。代表人物:(英)杰文斯、(法)瓦尔拉斯、(意)帕累托(先驱者:古诺模型、戈森定律)

美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克拉克和费雪。

边际革命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古典经济学由此转变为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主义原理成为有用的分析工具,使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经济学变得精致而便于操作,由杰文斯和洛桑学派倡导的数学分析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计量学中被大发展了。

从劳动价值论,转向主观价值论。把效用和稀缺性结合起来。

(2)主观价值论的分化

虽然都是反对劳动价值论,主主观价值论,但是在方法上出现了分化。

奥古学派也叫心理学派,主要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行为不可以计划,自发自生;

数理学派主要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计划可以预测。

3.试述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简评“现代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可选)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其主要信条是:1.金银是真正的财富,财富就是货币;2.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垦金银矿外,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3.对外贸易保持顺差;4.主国家干预经济,如垄断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

业生产,保护关税等。5.主国家增加人口。

主要观点及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早期重商主义主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另一种答法:重商主义,一般是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前即17~18世纪欧洲特别是英国的经济政策体系及经济学说。它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形式为特征以及商业资本主义为基础的经济思想体系。重商主义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倾向于把国民财富等同于金属货币(金银),并主限制进口以阻止货币(金银)流向国外;后期的重商主义者主要是试图利用贸易政策改善贸易条件,确保国际收支的盈余和货币的净流入。整体而言,重商主义重视贸易政策,如出口鼓励政策和进口限制政策,鼓吹政府干预,根本目的是追求贸易盈余以增加国家财富。)

(二)现代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

“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和不断膨胀,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在经济上鼓吹政府干预贸易以追求贸易逆差的削减,在政治上利用贸易逆差作借口和贸易政策作武器,打压贸易伙伴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一种思潮。与传统的重商主义比较,美国的“新重商主义”有下列特点:(1)限于美国贸易逆差的常态化,贸易盈余对新重商主义者而言成为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他们转而追求贸易逆差的削减;(2)重商主义者主要宣扬贸易顺差对于一国财富积累的重要性,而“新重商主义”致力于鼓吹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毒害”作用,并由此形成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四大“迷思”;(3)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主对外并没有明显的针对性,而新重商主义却具有强烈的歧视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来源国以及美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要制栽或制约的国家;(4)重商主义时代没有统一的国际规则,而“新重商主义”时代已经建立广泛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规则,但“新重商主义”并不遵循这些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而是主要借助于美国国法律(如2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等国法干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实施单边主义;(5)“重商主义”考察的是整个国家财富的积累,而“新重商主义”考虑的只是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不衡量对外贸易对整个国家带来的贸易所得,只算计对外贸易对某些特殊利益集团造成的“损失”,而且主要通过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影响国会和政府政策。

(图片另一版本可参考选其一)

评价:“新重商主义”首先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它的政策主涵盖所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工具,是典型的“与邻为壑”政策$,它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不符合WTO规则,既影响全球贸易的正常秩序,也影响美国的全球贸易福利。它的实施,只能是全球经济和贸易的

倒退。

4、试阐述劳动价值论形成与发展,并说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劳

动价值论的在联系。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含义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围“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提到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是一种劳动(价值)而不是交换的不可度量的效用,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配第认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亚当·斯密和大卫·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部结构。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理论是其主要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分化与整合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基本概念的分化,从价值的原始概念中逐渐分化出价格、货、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并对它们逐渐进行归纳、比较和整合,使之趋于具体、明确和准确。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粗略地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概念,认为每种货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货物本身所固有的,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用途;另一种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用途。他还明确提出“一切物品都必须有一个价格;这样才会始终有交换,因而才会有社会。事实上,货币就像尺度一样,使物品可以通约,从而使它们相等。因为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没有相等就不能有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相等”。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发现

了等同关系,但是他未能发现这种等同关系究竟是什么。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平均价格。马格努将公平价格看成是与产商品时的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认为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换。他第一次提出了应该以劳动耗费作为商品交换之基础的理论。

威廉配第把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前者实际上就是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指商品价值的市场表现——价格。他认为,市场价格的涨落是有中心的,这中心就是自然价格,即价值。他认识到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均取决于劳动,劳动量就是货币和其他商品得以比较和交换的基础。这样,他一次粗略地、模糊地区分了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但是他把价值与交换价值混为一谈。

斯密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没有把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概念区分开来。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但他认为是生产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马克思在概念上严格区分了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区分了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劳动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付出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使用价值则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要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他还区分了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他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区分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价值完全等同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无关,不含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成分。也没有严格区分劳动量与劳动价值量,这些概念的区分虽然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思想影响不大,却制约着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向信息生产领域以及向更为复杂的人的精神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扩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衔接。统一价值论一方面促进了价值概念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价值概念在更高意义上的统一。

二、商品价值决定因素的变化

马格努第一个提出用劳动耗费来解释物品的价格,他认为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换,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开始萌芽。

阿奎那提出用“公平价格”来确定商品的价值,但他对“公平价格”的理解又是非常混乱的,其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的混合体。

配第开始用劳动时间来测量商品的价值量,并把工人的口粮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尺度。富兰克林认为银的价值可以和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一样用劳动来衡量。他指出:“既然贸易无非是一种劳动同另一种劳动的交换,所以一切物的价值用劳动来估计是最正确的”。

斯密说:“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

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支付的工资、利息和地租构成产品的生产费用,决定着产品的价值。

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

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然而,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

马克思坚定地捍卫了劳动价值论,并致力于解决导致嘉图体系解体的两个难题: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劳动力是潜藏在人的身体的劳动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体现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出超过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

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1、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完成,在此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并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二是无产阶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损,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勇敢的拿起武器进行反抗斗争,以争得自身利益,因此社会革命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并加以合理的创新,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为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基本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为全面确立阶段。

2、剩余价值含义“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5.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Gary Becker说“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试简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西方经济学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可选)

由于经济学在一个强调经济增长与繁荣的时代日益显,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经济学帝国主义一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拉尔夫·特在一次经济学讨论中提出的,主要意思是指经济学家们使用经济学工具(主要指理性选择理论)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扩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一趋势更是有增无减。社会学,政治学,甚至法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可以看到用经济学工具进行分析的影子,甚至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学流派和学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他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家庭,教育,歧视,犯罪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卓有见地的分析,在西方被称为将新古典经济学用于非经济分析的第一人。贝克尔闯入非经济领域是源于他对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充分自信,他认为:“理性分析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比讫今为止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我现在仍然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是非常有力的武器,经济学帝国主义可能较好地描述了我的工作。”贝克尔把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做法代表了相当一批大师级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倾向。例如,建立公共选择理论的布坎南,新制度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威廉姆森等,他们的研究方法和领域都既有强烈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色彩。

经济学(微观)有三个基本论题:第一,假定个人以最大化的理性行为从事活动;第二严格地坚持均衡概念,把它作为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突出强调效率概念。这三个论题是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点,也是经济学可以征服其他社会科学的力量之所在。

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人追求救用的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一般都把限制最大化的实现看作是构筑某种理论的基本障碍。许多经验分析都旨在寻求基于大化行为的检验模型。当经济学家所得到的一些结果似乎背离从个人角度看是合理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重新检查作为证明的数据或修改理论本身。但是,理论的修改却从不放弃最大化的假定。少数经济学家也承认,个人并不简单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因此,承认不确定的信息、交易成本和其他使事情模糊的干预性的变量,但仍把标准的最大化或最优化作为基本的假定。根据最大化或最优化假定,便可以推导出一个充分确定的和可以预见的对某种激励的反应。而缺乏最大化假定的其他社会科学便不能做到这一点。

均衡也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经济理论强调均衡的重要性,常常把在市场关系下个别经济活动者的行为加总,考察其行为的相互影响及其后果。其分析方法是供求分析,揭示供求曲线背后个人行为的利益关系。均衡把经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

经济学家还异常重视效率概念。这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看不见的手概念是经济学的指导性原理,按其私利进行活动的个人将推进社会一般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福利均衡。斯密还特别强调自由意志或自由选择观念,并把它们改造成为一种限制或否认政府作用的实证经济理论。自马歇尔时代以来,竞争均衡是有效率的思想一直贯穿于经济学文献中。

效率概念同均衡概念相结合,推动经济学家做一种特别的分析。效率是一个有实际影响的概念,它刺激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推动较深入的分析,并使经济学家做清晰的明确的政策表述。效率概念使经济学家以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待问题。这也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及的。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学的力量在于其精确。经济学遵循着一种可以拒绝理论、检验理论和基于事实修改理论的科学方法。经济学成功的地方也就是其他社会科学失败的地方。

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由于思考围较为广泛,可能在证明问题上比较好,但不能提供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把经济学的边界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扩展,一方面会使经济学家从其他社会科学家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克服其他社会科学不能提供较好答案的弱点。使用精确的经济学方法和提供特别的、具有充分推理的答案的能力,给了经济学家以一种重大的分析上的比较优势。这是经济学之所以是“帝国主义”的原因,也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可以成功的原因。

6.简述法国重农学派的在经济理论史的贡献和地位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由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所组成的学派。它是在重商主义彻底破灭的条件下崭露头角的。当时的法国, 落后的农业仍占绝对优势, 商品生产并不发达. 因为封建王朝实行了栽害农民利益, 牺牲农业生产, 以求发展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 使整个农业遭到严重破坏而陷入停滞和衰落。在这样的情况下, 重农学派面对现实, 开始了经济理论上的新探索, 形成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 主经济自由和重视发展农业的经济学说。这一经济学说, 把对财富源泉的认识,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在经济史上率先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第一次试图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为把农业作为基础来改造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从而把法国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重农学派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人到经济思想中来,强调经济理论的研究要遵循“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思想是重农学派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哲学基础,“自然秩序”观是重农学派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论。魁奈的“自然秩序”不同于启蒙思想家所认为的人的理性就是自然秩序的“秩序说”,从某种程度讲,他所解释的“自然秩序”更符合唯物主义世界观。依据这种思想,重农学派把社会经济过程看做是自然生产过程,从而把对社会经济的考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农业作为重点,把农业体系看做是一种自然生产体系。重农学派认为,在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统治下,人们享有自然的权利。另外,作为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首次把演绎法运用于经济学的研究,认为人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认识自然秩序。

《经济表》是魁奈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它集中地表述了魁奈几乎全部的重要经济思想。魁奈的《经济表》最初是以“曲折连接线式”的形式出现的。有人认为,在最初的这种形式下,经济表说明的容可以看做是一个地主支出所引起的循环流程的例解,属于微观分析。《经济表》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魁奈的《经济表》描述了在一个理想的、自由竞争的经济中,商品与货币的循环流动。这是对财富流动第一次系统的分析,后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还是国民收人分析的思想源泉,也为分析一个经济体的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另外,魁奈的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对科学地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马克思曾说:“重农学派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们在资产阶级视野以对资本进行了分析。

正是这个功绩,使他们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学派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

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种联系中,重农学派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从而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并把资本所得生产的那些条件当做生产的永恒自然规律来表述的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资本最先得到独立发展的工业部门被看做“非生产”的劳动部门,是农业的附庸,而土地所有者却表现为真正的资本家,是剩余劳动的占有者。“在这里,封建主义是从资产阶级生产的角度来加以表述和说明的,而农业则被解释释成惟一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即剩余价值生产的部门。这样,封建主义就具有了资产阶级的性质,资产阶级社会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重农学派这种理论体系是与法国的社会经济现实相适应的。因此,在涉及价值量和价值增值时,首先看到是“让渡利润”。但要证明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的创造,就需要从剩余价值不依赖流通过程就能表现出来的劳动部门—农业人手,所以,这种首创精神就在以农业为主的法国更为突出的表现出来了。

从重农学派到以后的斯密和嘉图,都力求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部机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生理学,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和各种经济畴的在联系,把反映这种生理学、在机制和部联系的经济规律视为物质规律,亦即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政策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重农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的一面无疑带有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色彩。其所以是辩证的,是因为它区别了现象和本质,力图从现象深人到本质;其所以是唯物的,是因为它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物质性,力图按照经济规律的本来面目加以研究。所以马克思说:“重农学派把这些形式(指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一引者)看成社会的生理形式,即从生产本身的自然必然性产生的,不以意志政策为转移的形式,这是物质规律。”

7.试阐述亚当·斯密专业化分工思想的主要容,并说明其对国际贸

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答:(一)

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他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其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增加物质财富。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也叫做绝对成本理论。

(二)

学术界对斯密的贸易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绝对优势原理假设的过于严格性。按照绝对优势原理, 与贸易对象国相比, 参与贸易的国家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绝对低。现实中, 贸易国一方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

于劣势情况下国际贸易为何仍可以发生呢? 绝对优势原理对此无法解释。在这一点上, 嘉图

的比较优势原理则更具有解释能力。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根据绝对优势原理的局限性就对斯密的整个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做出过低评价。因为正是斯密的贸易理论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从而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 斯密的贸易理论对后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和对自由贸易的倡导扭转了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 使自由贸易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众所周知, 斯密生活的时代还是重商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重商主义不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也阻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正是斯密的贸易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克服了重商主义所认为的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的片面看法”。也正是在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批判下, 人们的思想开始摆脱重商主义的桎梏, 自由贸易理论开始成为 200 多年来国际贸易思想发展的主流。正如马克·斯考森评价的那样:“他对经济自由的精彩表述改变了世界, 使世界摆脱了重商主义和国家的大肆干预。没有他的领导, 工业革命也许还要再等上一百多年。”尽管后来的一些贸易思想家, 也从某些方面为保护贸易提供了似乎能够说得通的理论依据, 但即使是这些经济学家, 大部分人也并不否认自由贸易的好处。面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形

形色色的“新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 斯密当年的批判现在看起来依然深刻而有效。

其二, 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奠定了其后长时期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探求方向, 为嘉图等人的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很早时候, 人们就已觉察到专业化分工的好处, 斯密是最早发掘出专业化分工这一经济学中最深刻和最卓越成果的经济学家。他阐明和论证了绝对优势原理, 并以此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即绝对优势不仅决定着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方向, 也构成了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的来源。尽管其后不久嘉图就提出了更有解释能力的比较优势原理, 但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无疑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研究方向———探求一国的优势之所在。不论是嘉图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优势也好,还是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的优势也好, 后来的贸易理

论学家在很长的时期都一直将他们的研究重心放在探索决定优势的各种因素上。

其三,斯密的对外贸易促进分工进而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思想为新贸易理论所继承, 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当然的逻辑起点。20 世纪 70 年代末兴起的新贸易理论突破了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理论前提, 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 进而把规模经济作为贸易产生的独立因素来加以研究。如上文所述, 斯密在论述其分工和贸易理论时, 强调对外贸易会为贸易国提供的一种“伟大的和重要的服务”,即促进其某一工艺或制造部门的劳动分工更为完善的作用。分工的完善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使该国提供的该种贸易产品价格更为低廉, 从而会进一步强化该国在该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斯密的这一思想为新贸易理论所继承和发展。在新贸易理论学家看来,贸易导致分工发展实际上就是促进了贸易国某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报酬递增出现, 因此, 规模经济是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从这一方面来说, 斯密的分工与贸易理论是战后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

其四,斯密的贸易理论还为研究贸易对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尽管自由贸易有利于增加一国的整体福利, 但对国不同利益群体的收入分配有不同的影响, 既有受益者, 也有受损者。由此对于一项贸易政策, 受益一方会支持 , 受损

方会反对, 各种力量较量的结果决定了该项政策的推行与否, 这就是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兴起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上所述,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过程并没仅仅停留于对贸

易互利性的揭示, 而是进一步研究了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对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不同影响, 并据此明确指出了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体系的设计者和制定者。斯密的这一分析为后来的学者进一步研究贸易对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显然, 这也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的种子。

综上所述, 斯密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许多后来的贸易理论家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斯密。因为正是斯密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这不仅为嘉图等人的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也成为战后新贸易理论及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思想源泉。因此, 斯密的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其学术贡献应得到肯定, 其学术地位不容忽视。

8.对比庇古、帕累托、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观点,阐述福利

经济学的发展(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可选)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西方经济界的意见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福利经济学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的经济理论,它研究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经济活动,主要是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克服市场经济制度的缺点,谋求经济福利最大化所应采取的各种改革措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福利经济学实质上是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早期的福利经济学

早期的福利经济学是指庇古以前的西方福利经济学,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亚当·斯密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他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认为在自由竞争市场的调节下,私人经济利益同社会福利是一致的,由于“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使得人们在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二、旧福利经济学

霍布森是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霍布森在其著作中体现以下思想: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提出的“典型市场状态是纯粹竞争”和“最好的经济政策是自由交易”是不正确的,他主通过政府干预提高社会福利,提出了要以“社会福利”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并认为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但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从其1912年出版的《财富和福利》扩展成《福利经济学》,为福利经济学创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正式诞生,他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庇古把福利分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福利”( 广义福利),另一类是“经济福利”( 狭义福利),经济福利对于社会福利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庇古看来,广义的福利难以计量,因而也难以研究,经济学要研究的则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福利,即“经济福利”。

(2) 庇古主基数效用论。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使人们得到满足的是物的效用,而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故个人的福利也是可以计量的。

(3) 庇古把“福利经济”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他写道:“正是由于经济福利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与货币尺度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总福利,因此国民收入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社会客观收入,其中包括国外收入,所以经济福利和国民收入这两个概念是那样对等,对其中之一的容的任何表述就意味着对另一个容的响应表述。”

(4) 庇古强调“收入的均等化”。在他看来,实际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收入大则边际效用小,收入小则边际效用大,所以他主把富人的一部分货币转移给穷人将会增加效用,进而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

(5) 庇古认为,要使一国经济福利有所增加还必须增加国民收入量。所以他主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经济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相等,这两个概念来源于马歇尔的外在理论,如果两者不相等,政府可通过课税或补贴的方法使两者相等,从而达到国民收入的最大值。

在当代经济学家中仍有不少人坚持庇古关于“福利”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诺得豪斯和托宾。

三、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批判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罗宾斯首先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提出挑战,指责后者将价值判断引入经济学,从而使经济学从实证科学变成伦理科学;他反对庇古关于“效用可度量性”和“效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可比较性”这两个基本命题;反对庇古的收入均等化的政策主。不过罗宾斯没有提出一种新的福利经济学体系 ,因而其对庇古的批判没有形成新的福利经济学流派。

西方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以1939年问世的卡尔多的《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文为标志,其理论渊源则应追溯到帕累托的学说。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帕累托、埃奇沃思、费雪等人提出了新的微观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并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建立了序数边际效应论,认为商品的效用只能按照序数进行相对比较,而不能用基数度量其绝对价值。帕累托运用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价值理论,提出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新标准——帕累托最优化原理。概括而言,在 30年代的新福利经济学以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为基本分析手段,以序数效用论为理论基础,以帕累托最优化原理为理论出发点。

新福利经济学家对个人福利不能用基数衡量但可以用序数比较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

但对帕累托的标准,即“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起来”的观点则有分歧。由这些分歧,新福利经济学分化出以卡尔多、希克斯和西托夫斯基为首的“补偿原则论派”和以伯格森、萨缪尔森为首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其争论的根本在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问题。

四、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场关于福利问题的争论历史:新福利经济学同旧福

利经济学的论战,以阿罗不可能定理为核心的社会选择理论同社会福利函数之间的论战,以及围绕阿罗不可能定理所展开的论战。但是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巴斯夏的“经济和谐论”起,福利经济学贯穿着一个基本的观点,即认为社会福利等于各个社会成员福利之

和。福利经济学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始终以效用价值论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理论基础,只是旧福利经济学是基数论,而新福利经济学是序数论。但是这种效用价值论遇到了来自阿马蒂亚·森的挑战,他认为单纯用效用指标衡量福利是有缺陷的:其一,个人获得的效用的测量值取决于个人的特征及所处的环境;其二,效用主义观将效用本身等同于幸福,为此,森提出以“能力中心”观取代幸福效用观,在他看来,个人幸福是他所能做的各种事情及能力的函数,森还引入了含义更广泛的“功能”概念作为衡量幸福快乐的标准,以取代“效用”概念。这些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基础,也为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提供了较为满意的方法。阿马蒂亚·森的研究代表着福利经济学的新方向。

9.对比说明配第的人口理论与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区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专业可选)

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随着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17世纪中叶起,古典经济学派以劳动价值论和土地收获递减规律为基础,阐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论述了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人、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的结构以及劳动需求取决于“流动资本”等人口经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人口经济理论。著名学者有英国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嘉图、法国的魁奈和西斯蒙第。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先阐明人口和财富之间的在关系。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配第认为,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人口和土地是财富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土地上的生产物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生产要求一定数量的人口。如果人口数量过少或不足,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利的,人口众多则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标志,人口增加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主义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所创立的人口理论体系。马尔萨斯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育所必需;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现状;认为在这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串增加,即以1、2、4、8、16、32、64、128、256、512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将以1、2、3、4、5、6、7、8、9、10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当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自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增加。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版中把自己的理论归结为三点:“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在《人口原理》第二版中,马尔萨斯提出了所谓道德抑制,即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在婚前要保持贞操。他认为,如果不讲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他把原先提出的三点结论改为“第一,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第三,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

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认为这就是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和自然的人口规律。

马尔萨斯利用近代人口调查数据,对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其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失有合理的涵。如他肯定地球上的耕地数量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在技术条件没有突破性变化之前,土地生产率同样是有限的。他把前人的研究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人口理论学说体系,对人口理论和人口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0.试述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的主要容,简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可选)

(1)嘉图的相对优势学说

a.概述: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b.理论前提: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

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c.发展背景: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不足。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

d.局限

首先,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运输费用;包括劳动在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收入分配没有变化;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其次,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教授倡导的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它的实质和哲学要义是强调对经济和产业的结构的理解及其升级的研究,是古典结构主义的思路。第二,它充分强调成本比较优势在决定产业结构时的作用,和结构升级的循序渐进性质;它还考虑政府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扶持作用,因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不会自动发生,不像胚胎发育过程一样。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要靠人和社会的有意识的努力去完成。公共设施建设和很多微观市场的出现和成熟是需要政府投入和扶持的,以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市场形成、扩大贸易围、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第三,它强调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且能再回到实际中去;因此一方面不要盲目照搬现成经济学模型,另一方面要让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去指导经济的发展。

至今为止的所有人类经济发展的壮举和成果,无论是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兴起,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美利坚霸主的出现,还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没有一个奇迹是经济学家的功劳或由他们的理论为指导而产生的。经济学家到目前为止都还是跟在经济发展后面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经济发展。以至于林毅夫教授感叹,探讨财富起源的经济学自亚当斯密到现在已经接近250个春秋,地球上仍还存在那么多贫困国家;哪怕已经看到有那么多国家现代化了,一个当代的落后国家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向它们学习并发展

自己的经济可以说新古典的经济学增长理论(从索罗到卢卡斯)都只是以不同的数学模型解释和描述经济增长,而问题在于如何提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具体政策去指导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就像工程师指导工程建设一样。这不是说这些经济学家不愿意提出政策,而是他们的模型无法给出正确有效的政策。为此需要发展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个理论是以结构分析为出发点,以比较优势为着眼点,以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为归属的。至于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能否做到这一切,还有待时间检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