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机械段设备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工务机械段设备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工务机械段设备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精检细养,推行设备轮修,实现大型养路机械提质增效

--工务机械段设备管理经验交流

2013年,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段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我段认真贯彻局、段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一年以来,我段始终以制度为依托,以坚决落实为准绳,安全第一,不遗余力的持续推进并逐步完善工务机械段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设备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合理维护,精心保养,全年未发生一起责任设备事故,无一件因操作失误影响行车的事故发生,为我段全面完成铁路局下达的年度各项指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就去年一年的设备管理工作,对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个汇报。

一、工务机械段现有设备情况。

截止2013年底,我段共有DCD-32捣固车台,DC-32捣固车台,DCL-32捣固车台,DWL-48捣稳连3台,D-32道岔捣固车4台,QS650k大型清筛车2台,QS650s大型清筛车2台,中型清筛车8台,各类配碴整形车台,稳定车台,钢轨打磨车1台,道岔打磨车1台,GTC钢轨探伤车1台等,共计各类大型养路机械台。我段所有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一年以来维护和保养工

作日趋常态化,利用率日趋合理,各项制度的建立日趋完善,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组织、创新实践,严抓大机年检质量。

(一)大胆创新设备轮修制度。

首先,纵观历年大机年检状况,由于我段大型养路机械数量较多,检修库台位紧张,近几年又要解决各工务段中捣车轴质检工作和台位问题,无法保证每台大机充分的年检周期,造成部分大机在第二年开工前遗留个别设备隐患。其次,冬季年检周期跨度较大,持续时间自头年11月至次年2月,大幅提高了设备检修车间轴质检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鉴于上述现状,结合2013年新的集中修施工模式,段领导反复调研、大胆决策,成立以段长、书记为组长的年检领导小组,由机械设备科牵头,各机械车间配合,下设5个专业检修小组,首次实行设备轮修制度并展开工作。。

1.利用夏季7、8月集中修施工间隔周期,安排设备状况较差的大机提前开始年检工作,除了完成必要的年检项目外,针对性的解决上半年集中修期间暴露出的设备隐患,保证了设备质量,缓解了冬季年检工作台位紧张的矛盾,为顺利完成下半年集中修施工打下了基础。

2.,10月集中修施工完毕后,随即安排剩余未做年检的大机入库检修,由于冬季年检的大机数量减少,检修台位能够满足需求,充分保证了年检时间;安排夏季年检完毕的大机入库,针对性的解决下半年集中修期间暴露出的设备隐患,大大提高了冬季年检检修质量。

3.根据铁道部颁发的大型机械检修规则,合理制定今年大型机械年检计划内容,共分19大项96小项,涵盖了大型机械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各方面。根据检修规则中年检规定,重点检查大型机械转向架、走行系统,对制动系统进行解体探伤,为大型机械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4.合理安排各工务段检修台位,保证了各工务段大机年检周期和轴质检检修质量。

(二)干部盯控,包保检修。

在吸取往年年检经验基础上,实行以段领导、各职能科室分别包保各机械车间的模式。要求包保科室每天必须派一人参加包保车间检修作业,由机械设备科专业干部全程盯控年检检修,从安全讲话、生产任务布置、安全关键点盯控、劳动纪律、检修质量、人身安全和调车作业等全过程盯控,形成了全段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尤其对新车型、新工艺及大部件的拆卸、装配工序全程给予技术指导,确保了本年度年检工作无一起人身

轻伤及以上事故,无一件因野蛮拆卸导致零部件损坏及零部件丢失,影响年检进度的事情发生,无一项路局验收室验收发现的致命缺陷,安全、优质的完成了本年度全部大机的年检工作。

(三)连责连利,奖优罚劣。

为落实“记名检、记名修、记名验”的检修要求,采取车班验收,车间验收,最后段综合验收的三级验收模式,强化质量意识,强调段、车间质量;采取跟班验收、整车静态验收和动态验收三种验收方式,对大型机械的检修工作进行全面验收,保证了年检工作既定目标的、班组三级验收责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提升设备检修实现。验收排序,当期,大型机械静态验收全部完成,动态验收将在各车间开始施工后进行。

12月2日-12月10日,段组织专业验收组按照“大型机械技术状态检查标准”进行综合评比,第一名WD06车99分,第二名DG08车98分,第三名DG32车97分,最后第一名QS12#车89分。

根据段验收、评价和考核安排,严格执行“记名检、记名修、记名验”制度,落实责任,对取得前三名的班组、车间给予表彰奖励,排序最后一名的班组和车间纳入考核,并对个别车间出现的错检、漏检及超期检修的现象一并纳入考核。

三、定人定岗、精检细养,严格大机日常保养。

(一)定人定岗、人随机走。

我段大型养路机械严格执行定人定机、人随机走、车长负责制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必须的安全作业知识和安全保护意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违章作业的情况发生。

(二)精检细养,提质增效。

1.自主维修“七步法”。

我段为了把精检细养落到实处,在狠抓以点检制度为核心的基础上,推行自主维修“七步法”骤步进行,从而使全员树立“自己的设备自己管理”的观念,加强其学习自主保养的意愿,确保设备与工作环境得以控制,为设备完好率和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2. “两必看、三必查”。

由于我段设备点多面广层次较多,因此在大机日常检修保养上,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各车间积极落实“两必看、三必查”制度,每日检修保养包保干部盯控检修现场,包保领导不定期抽查。“两必看”:车底必钻、制动走行部必看;“三必查”:制动梁必查、传动轴必查、各类销轴必查。每日检修保养由车班长和大机司机钻入车底检查,重点对制动走行部润滑、紧固,并着重检查油位、焊缝、防松标记等部位。

3.四级点检,四道防线。

在设备点检的分级上,划分成四级点检即:岗位点检、维修巡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四道防线:岗位员工、车班长、专业巡检组、车间领导及技术员。跟据他们之间不同的点检范围,他们又划分不同职责,如我们的专业点检:由机械设备科科长担任组长,组织全段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分别成立三个专业巡检小组,即发动机巡检小组、机械电焊巡检小组、捣固装置巡检小组,

在集中修期间分别在各车间来回巡视,对各车间设备进行状态鉴定,及时处理故障部位,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专业巡检组的工作在全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过去几乎完全可能被忽略的设备隐患,都被检查了出来。

每日车间交班会技术员负责下达次日各班组检修计划,并把当日点检出的故障以及岗位点检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后,下发到各班组,各班组按相应的时间及要求进行维护维修,任务完成后,记录在车间检修台账上,再由车间领导和技术员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确认,保证了全年施工无一起责任设备故障。

四、责任倒推,四不放过,落实大机故障分析定责。

年初,我段为增强各部门的安全意识,落实检修保养标准,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各车间对发生的各类设备故障,必须及时如实按规定在故障发生两小时内,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要将故障原因认真分析,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彻底查清故障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造成故障的主要人员进行曝光、教育和处罚,并对故障进行责任倒推,对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管理人员及职能科室一并处罚。对屡纠屡犯或处在关键岗位、从事危险性较大作业的违章人员,要通过调离岗位等方式建立违章操作“高压线”;对模范遵章守纪的员工要给予奖励,从源头上减少因违章操作造成的设备故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