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6周考

理综6周考
理综6周考

毕节东辰实验学校2020年秋期高2018级小尖班第6次周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l—35.5 Sn—1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其特定功能不改变

B.蛋白质和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有机化合物

C.肝细胞和肌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都是葡萄糖

D.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

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B.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

C.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达尔文通过数学模型解释了自然选择学说

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折叠增大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

C.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有丙酮酸生成

D.光合作用产生的[H]可直接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原料

4.进化的红皇后假说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例如一些昆虫取食时,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昆虫,昆虫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物产生有毒物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

B. 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会诱导昆虫产生相应的解毒基因

C. 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的昆虫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 该假说认为一种生物的进化会导致其他生物的进化

5.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适宜浓度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DNA和RNA分离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D. 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可以将细胞匀浆中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6.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现假定A-T和T-A等配对方式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配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5Bu诱发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B.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C.突变体大肠杆菌DNA中共有4种碱基配对方式

D.某碱基对从C-G到T-A的替换至少需繁殖2代

7.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溶于水配成1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是由于Cl–水解导致

9.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化合物A中的所有碳原子可共面

C.可以用水鉴别苯和溴苯

D.化合物B可能具有的结构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为W>Y

B.化合物M中W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D.W分别与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一种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选项A B C D

目的

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

比较AgCl和AgI的溶

解度大小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

酸的酸性强弱

实验

方案

12222是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源工作时发生了光能、化学能、电能间的转化

B.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C.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I– – 2e–I2

D.总反应为 H2S+O2 H2O2+S

13.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1 Ca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Na2C2O4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

-lg c(Ca2+)与Na2C2O4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 2 = 0.3)()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a点:2c(Ca2+) + c(H+) = c(Cl-) + c(OH-)

C.该温度下,K sp(Ca2C2O4) = 2.5×10-13 mol2·L-2

D.c点:c(C2O42-) + c(HC2O4-) + c(H2C2O4) = 2 c(C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B.力学的基本单位有:N(牛)、kg(千克)、s(秒)、

C.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根据速度定义式v

x

t

?

=

?

,当t ?非常小时,v 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15.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A.6 m/s B.8 m/s C.10 m/s D.12 m/

16.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 37°=0.6,cos 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取10 m/s2)

17.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

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

A.50 N B.100 N

C.20 3 N D.100 3 N

18.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A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0~6 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C.0~5 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0~6 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19.如图所示,倾角为α=30°的粗糙斜劈放置在水平面上,连接物体a、c的轻质细线绕过两个光滑小滑轮,其中a 和滑轮1间的细线平行于斜面,滑轮1固定在斜劈上,滑轮2下吊物体b,c穿在水平横杆上,系统静止。物体a 受到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F f1,c受到横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 f2,a,b,c三物体的质量均为m,a与斜面c与横杆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

μ,β=60°,若将c向右缓慢移动,a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在该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 f1和F f2,都将变大

B.F f1由沿斜面向上改为沿斜面向下,F f2始终沿横杆向右

C.图中的β角最大为1200

D.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减小,横杆受到物体c的摩擦力变大

20.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小火箭,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过3s到达离地面3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大小为10m/s

B.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地面的高度为60m

C.火箭落回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010m/s

D.火箭从发射到落回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5+10)s

21.雾霾天气现在越来越多,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会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减小从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在

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 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2s内发生追尾事故

B.在第4s内发生追尾事故

B.若刹车过程中未发生刹车失灵,将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5m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 x 与弹力 F 成正比,即 F =kx , k 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 L 、横截面积 S 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 k =YS/L ,其中 Y 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 Y 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 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 =20.00 cm ,利用测量工具 b 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 D = 4.000 mm , 那么测量工具 b 应该

2)某同学根据橡皮筋受到的拉力 F 与

(3)这种橡皮筋的 Y 值等于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

24.(12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物块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 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已知推力F 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大小为8.5N 。后来突然减为8N ,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 /s 2,求:

(1)物块的质量m ;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5.(20分)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1kg 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 点以v 0=3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 点时,恰好沿C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 点的质量为M =3kg 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0.5m ,C 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求:(g =10m/s 2,sin53°

=0.8,cos53°=0.6) (1)A 、C 两点的高度差;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

26.(14分)四氯化锡可用作媒染剂,有机合成中氯化的催化剂等。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无水

四氯化锡。反应原理是Sn(s) + 2Cl2(g) SnCl4(l) ΔH=-511kJ/mol。

已知:

化学式SnCl2SnCl4

熔点/℃247–33

沸点/℃623114

其它性质无色晶体,易被氧化无色液体,易水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SnCl4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_,以防止溶液浑浊。装置G的名称为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所用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査装置气密性,关闭K1、K3,打开K2,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装置F内充满黄绿色

气体后,开始加热装置F,当装置F中的固体完全消失,充满SnCl4气体时,将生成的SnCl4排入接收器E中的操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洗耳球从冷凝管上口向装置内吹

气。

(5)某同学认为装置F中的反应可能产生SnCl2杂质。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测反应是否产生了SnCl2的有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FeCl3溶液(滴有KSCN溶液)

b. H2O2溶液

c. 溴水

d. AgNO3溶液

(6)SnCl4能溶解一定量的氯气,若工业上要制取3 kg SnCl4(含氯气的质量分数为13.0%,假设不含除氯气外的其

他杂质),则至少需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______m3(保留2位小数)

(7)上述实验设计中,还存在几处缺陷,请指出其中任意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

(1)实验室熔融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氯酸钾时应选择________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坩埚

c.陶瓷坩埚

d.铁坩埚

(2)熔融生成K2Mn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包括: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其中趁热过滤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Ⅱ为电解,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K2MnO4溶液制得

KMnO4。装置如图:

①b极是______极(填“阳”或“阴”),D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生成KMnO4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传统无膜法电解时,锰元素利用率偏低,与之相比,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锰元素的利用率,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滴定法测定某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

已知:Na2C2O4 +H2SO4 === H2C2O4 +Na2SO4 5H2C2O4 +2MnO4- + 6H+2Mn2+ + 10CO2↑ + 8H2O

(摩尔质量:Na2C2O4 134 g·mol-1 KMnO4 158 g·mol-1)

ⅰ.称取a g产品,配成50 mL溶液;

ⅱ.称取b 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硫酸;

ⅲ.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恒温,用ⅰ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 mL(杂质不参与反应)。

计算产品中KMnO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8.(14分)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NO X、SO2、O3、CO等物质。研究碳、氮、硫及其化合物

的转化,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 + 2O2(g) CO2(g) + 2H2O(l) ΔH=-890.3 kJ/mol

N2(g) + 2O2(g) 2NO2(g) ΔH=+67.0 kJ/mol

H2O(g) H2O(l) ΔH=-44.0 kJ/mol

写出CH4(g)催化还原NO2(g)生成N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下图所示,现将4mol NO和3mol O2充入容器

中,移动活塞至体积V为2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

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NO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T(℃)10min20min30min40min

T130%55%65%65%

T235%50%a1a2

①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_____T2(填“>”、“<”或“=”);T2℃下,第30min时,a1=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

衡常数K=______。

②T2℃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 NO和3mol NO2,

此时v正____v逆(填“>”、“<”或“=”)。

(3)烟气脱硫一体化技术是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ClO2及NaClO2均是性能优良的脱硫试剂。

① ClO2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NaOH溶液中可歧化为NaClO3和Na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某研究小组用ClO 2进行单独脱除SO 2实验时,测得SO 2的脱除率随溶液pH 变化如下图所示。

当3

(4)在T K 、1.0×104 kPa 下,等物质的量的CO 与CH 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

反应:

CO(g)+CH 4(g)

CH 3CHO(g)

反应速率v =v 正-v 逆=k 正p (CO)·p (CH 4)-k 逆p (CH 3CHO),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 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 = 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 4.5×10-5(kPa)-1,则CO 的转化率为20%时,v 正

v 逆

=__________。

29.(8分)豌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富含蛋白质,回答下列关于豌豆种子的问题:

(1)豌豆种子中富含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在细胞合成蛋白质时, 肽键是在 (填“细胞器名称”)上形成的。

(2)豌豆分为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与圆粒豌豆的DNA 不同的是,皱粒豌豆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少许脱氧核苷酸对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皱粒豌豆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

(3)请以刚收获的新鲜的若干圆粒豌豆种子为实验材料,验证自由水的含量与细胞代谢速率的关系,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

30.(8分)成都龙泉山马拉松原定于2020年2月23日正式开跑,赛事以“心花路放,哲马当先”为主题,请回答以下问题:

(1)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肌细胞产生ATP 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2)在跑步过程中,马拉松运动员的血糖会下降,此时血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

分泌 ,从而促进血糖的升高,在胰岛中参与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器有 。

(3)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一般宜选用 (填“糖类”或“脂肪”)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理由是 。

31.(11分)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在RuBP 羧化酶的作用下,一分子的14CO2首先结合一分子的C5(核酮糖二磷酸RuBP ),生成一分子不稳定的C6,随后这一分子的C6分解生成两分子C3(3-磷酸甘油酸),之后3-磷酸甘油酸在NADPH 、ATP 以及酶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系列变化,再生成一个C5,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这一过程被称为卡尔文循环。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卡尔文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合作用开始后,二氧化碳可快速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若要探究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否为__________,可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并检测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尔文循环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卡尔文循环中每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需要__________个CO2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

32.(12分)蚱蝉的眼型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其中AA 为大眼,Aa 为小眼,aa 为无眼。眼睛颜色由等位基因B 、b 控制,红眼对褐眼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一群基因型为AaBb 的蚱蝉个体自由交配,其子代的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 种,子代小眼红眼蚱蝉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2)现有一只小眼突变蚱蝉雄性个体,其个体细胞中基因A 、a 所在的两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存在片段缺失,已知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精子约有50%不育。如果想探究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是A 所在的染色体还是a 所在的染色体(不考虑A 和a 基因的缺失),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要求简要的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3. [物理一选修3-3] (15 分)

(1) (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B.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C.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必然增加

D.降低温度可以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

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由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引起的

(2) (10分)如图21所示,导热的气缸(厚度可忽略不计)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体质量M= 80kg,活塞质量m=5kg 、面积S= 50cm 2,气缸深l 。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27°C ,活塞距气缸底0.6l ,整个装置都静止。已知大气压恒为P 0=1.0×105Pa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求: . I.缸内气体的压强P l ;

II.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C 时,活塞恰好会静止在气缸缸口AB 处。

34.【物理---选修3-4 】(15分) (1)(5分)某时刻O 处质点沿y 轴向下开始简谐振动,形成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 处质点开始振动后t =0.8s 时,第一次形成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P 点是x 轴上距坐标原点96cm 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P 经过32s 开始振动 B .该波的波速是0.3m/s

C .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m 的障碍物时可以发生明显衍射

D .经过4.2s 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谷

E .若质点O 在t =2s 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 在5.2s 时也将停止振动

(2)(10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4

1

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 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 点.已知OA =2

1

R ,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3.

则:

(i)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β为多少?

(ii)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那么,请推导出光从A 点传播到C 点所需时间t 的表达式(用c ,R 表示)

35.【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第℃A族元素(C、Si、Ge、Sn等)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GeS2与C协同作用可以大幅度地改善锂电池的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Ge基态原子N能层电子排布式

为,其同一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Ge、S、C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2)CO、C2O42-易与过渡金属作用形成配合物,如Fe(C2O4)33-、Cr(C6H6)(CO)3、Ni(CO)4等。

①C2O42-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②已知Ni(CO)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在苯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主要原因是。

(3)某些晶体熔点见下表。

晶体SnF2GeCl4SiCl4

熔点/℃850 -49.5 -70

上述晶体熔点依次下降的原因是。

(4)金刚石晶胞含有__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a,

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

(5)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

图(b)为一种无限长

...单

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

化学式为__________,

图(c)为无限大

...片层状

硅酸根,其硅氧原子个

数比为________。

36.【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略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成年大熊猫是以竹子(高纤维食物)为主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对纤维素的消

化主要是由肠道微生物来完成的。科研人员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目的菌),并对该菌株进行

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具体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牛肉膏和蛋白胨都能为

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答两点)等主要营养。

(2)将富集培养后的大熊猫粪便混合菌液适当稀释后涂布于以纤维素作为(填“主要”或“唯一”)碳源

的选择培养基上,倒置放入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在系列稀释操作中,用移液管欲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应该进

行的操作是。

(3)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可以通过滤纸分解实验

来进行测定,具体的测定方法是。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15分)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因成纤维细胞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

细胞时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在转录因子基因的作用下,转化为iPS胚性细胞,在

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①为动物细胞融合,此过程常用________、灭活病毒、电激等诱导细胞融合,融合后的Y细胞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4)对杂种细胞Y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种细胞。

金刚石晶胞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 副标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6.0分) 1.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 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2.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A. 3μm B. 3mm C. 3cm D. 3dm 3.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 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车一定静止 B. 乙车一定静 止 C. 甲车一定向右运动 D. 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4.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 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 小明爸爸 C. 地面 D. 自家小车 5.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 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6.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50m,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 20m/s D. 8m/s 7.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 1:2 B. 2:1 C. 2:9 D. 9:2 8.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步行速度约为1m/s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周考理综试卷

2020届高三全国卷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I 127;Cr 52;S 32;Fe 56;N 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 ..的是 A.都具有专一性 B.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在正常机体中完成作用后被分解或灭活 D.都具有高效性,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药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可能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 断排出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A.疟原虫的线粒体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B.疟原虫通过胞吞从外界获取食物,不需要消耗能量 C.组成疟原虫遗传物质的糖类是核糖 D.疟原虫细胞内有两种核酸,但只有一种遗传物质 3.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施莱登与施旺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艾弗里等人利用物质提纯和鉴定等技术手段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卡尔文等人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CO2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5→C3→糖类 D.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4.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 ..的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pH为7.35—7.45 B.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C.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5.下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高一物理周考试卷

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物理周考试卷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14小题共70分;其中1—10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14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和不选得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里。) 1.下列对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机械的机械效率小于1,将来有可能出现新的机械,其效率突破1 B.功率的大小与机械效率的大小无关 C.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P=可知,只要知道W和t的值就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P=Fv可知,汽车的功率一定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C.由P=Fv可知,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D. 当P一定时,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3.某人利用机械效率为85%的滑轮组将重物提高0.5 m和直接用手将同一物体匀速竖直提高0.5 m 两种情况下,比较人所做的总功: A.使用滑轮组时做功多 B.用手直接提高做功多 C.做功一样多 D.做的额外功一样多 4.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床面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情况是: A.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一直做负功 D.一直做正功 5.有甲、乙两台机械,功率P甲>P乙,效率η甲<η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时间内,乙机械做的功多

物理考试总结反思

物理考试总结反思 物理考试总结反思怎么写?物理考试之后,总结与反思更能提高自己的成绩。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物理考试总结反思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一:这次月考我对我的物理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因为我有好几分都是因粗心、不认真造成的。其实有很多的基本知识我还是没有学好。上课听着老师讲题,当堂记得很清楚的,但过一段时间就不好说了,明明已经遗忘一些,自己却丝毫不知,还以为什么都会的;作业有时写的认真,有时就有些怠慢了,等发回来看自己也错了那么多。考试,自然不用说,成绩起伏很大,认真做了,成绩就高些,倘是疏忽一点,那成绩便不堪入目了。总而言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物理。 就针对这次月考来讲,可以当作反面典型了。第一,复习没有到位。总觉得物理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翻翻卷子也就放下不管了。忽然想起小学班主任对我说的话来:“你虽然觉得擅长那一科但是事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时间应该去琢磨自己的弱项,提高的空间还很大。”总听人家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真正自己体会到了。倘若考前认真温习一下书本,或许结果会比现在更好些。第二,做题的时候太急了,觉得这次的题目做起来并非那么的难,很多题目连题都不带看完的就去做下一个,然后不会的连想也

不想就在那空着,继续做做后面的题。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更是不去检查一下哪里有错,觉得我已经写完了也认为那些题做得挺好的,但发下卷子,错的几乎都是那些被我忽略的题。第三,审题不够细致。有些题目并非不会,就是马虎,什么法线应该是虚线我画成了实线,空里添度数的我添成了反射光线,计算题的输给算错了….这些都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这错不知犯过多少次,但似乎是屡教不改,尤其是一着急,就更别说了。而且错的都是老师强调过的题,错的太冤了。 这个学期还有大半,这个局面也并不是无可挽回的,只是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罢了。以上的缺点我会尽量改掉,相比大喊“我一定要改掉所有缺点”的空口号,我想尽量更实际一些,请老师看我的表现吧,我会尽我所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成绩。 物理考试总结与反思篇二:在这次的考试中,明显觉得有很多生疏的题目。有些内容是已经忘记了的,这就需要考试时充分发挥想象,思考与什么内容有关,加以判断修改,写上。一般最好还是不要空题的,至少还有可能答对,有时还会因此而激发出想象。不会的,可以采取各种特殊方法判断,如最值法,枚举法等,有时也可以帮助答题。但是关键的,还是在考前的工作。学完一个单元,应及时看它前面的一个单元,以达到复习的作用。经常翻翻书,看看那

物理周考物理试题

枣庄八中北校高三周考物理试题 2015、 10、23 一、选择题(1-6小题只有一个正确;7-10有多个选项,总共40分) 1.下列图像均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在t =2 s 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 ) 2.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 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 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 和'F ,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 的一半,则 ' F F 为( ) A .3 B . 3 C .23 D .3 3.如图a 所示,质量为m 的半球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0缓慢增大 到900的过程中,半球体所受摩擦力F f 与θ的关系如图b 所示,已知半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半球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o ~q 段图象可能是直线 B .q ~π/2段图象可能是直线 C . 4q π = D . 2mg p = 4.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 点以速度v 平抛一小球,经t 1时间落到斜面上B 点处,若在A 点将此小球以速度水平抛出,经t 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 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B ∶AC =2∶1 B .AB ∶AC =4∶1 C .t 1∶t 2=4∶1 D .t 1∶t 2=2∶1 5.如图所示,A 、B 、C 三球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 C .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θsin 2mg

2018届高三周考七理综试题

2018届高三周考七理科综合 试题 物理命题:左俊明 化学命题:陈安文 生物命题: 李茂华 物理审题:李登高 化学审题:周易军 生物审题: 李街平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和RNA 化学组成上的差异表现在五碳糖的不同 B .盐酸能使染色质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C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5种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 .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或排出相应物质 3.下列有关酶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 B .“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碘液检测产物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作底物 D .“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加底物调pH 后再加酶液 4.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B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5S 标记 C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D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从S 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5.下表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三种RNA 聚合酶的主要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种RNA 均以DNA 为模板合成 B .三种酶发挥作用形成的产物均可参与翻译过程 C .RNA 聚合酶的合成场所与其发挥作用的场所相同 D .任一种RNA 聚合酶活性变化都会影响其他两种酶的合成 6.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圆粒种子(R )对皱粒种子(r )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 1出现四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 和yyRr B .F 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1 / 4 C .F 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 / 8 D .F 1植株可能同时结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豌豆的豆角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军舰船底镶嵌锌块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B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烈性炸药硝化甘油是由甘油(丙三醇)硝化制得,它属于酯类 名称 主要功能 RNA 聚合酶Ⅰ 合成rRNA RNA 聚合酶Ⅱ 合成mRNA RNA 聚合酶Ⅲ 合成tRNA 圆粒 皱粒 黄色 绿色 性状类型 100 性状数量

第五周周考物理试卷

第五周周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24分) 1.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 A.B. C.D. 2.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2 3 s路程的速度为V 1 ,通过后 1 3 s路程的速度为V 2 , 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 3 (V1+V2) B. 1 2 (V1+V2) C.12 12 3 2 V V V V + D.12 12 3 2 V V V V + 3.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5.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 ) A. B. C. D. 6.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甲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 ) A. B. C. D.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三次周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 2018 届高三年级13周考 理综化学试卷 7.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于消除H 7N 9病毒的漂白粉是一种强电解质 B .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C .水垢中的CaSO 4,可先转化为CaCO 3,再用酸除去 D .天然纤维、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33.6 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 .某密闭容器盛0.1 mol N 2和0.3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C .50 mL 18.4 mol ·L -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 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 .常温常压下,7.0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 A 9. 对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解释正确的是(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结构如图所示,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酯化、消去反应 B.C3H7OH与C4H9OH分子间脱水,最多可生成6种醚 C.1mol最多可与含4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某油脂的化学式为,它既属于酯类又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原予序数依次增大,W的液态单质是火箭起飞的重要燃料;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而且元素Y在组成海水盐类物质的所有元素中,质量分数为第二;Z元素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 与X形成的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X的单质与Y的单质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C.Y 与W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且甲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 D.Z的单质与W、Y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Z的单质都作氧化剂 12.铝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铝及其合金防腐措施,其工作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材料碳棒可以用金属铝代替,其作用是传递电流 B.随着电解进行,阳极氧化膜厚度不断增加,导电能力下降 C.通电后,电子被强制从碳棒流向铝片使铝表面形成氧化膜 D.电解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氧化膜形成速度 13. Hg 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溶液中的二价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与Cl-、OH-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涉及的物质或粒子只有Hg(OH)2 为难溶物,粒子浓度很小时常用负对数表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中2014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周考新人教版

郫县一中高2014届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 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全卷共11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修改.第Ⅱ卷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2.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 B . 物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 物体A 一定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D . 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2、如图所示,I ,II 分别是甲、乙两小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先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v -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 、两车在s t 8=时再次相遇 B 、甲、乙两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两车在s t 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车相遇 3、“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A 、B 所示。“神舟十号”飞船经点火变轨在A 轨道上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形成联接体,联接体仍在A 轨道上运行。由此可知 A 、“天宫一号”在A 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大于“神舟十号”在B 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 B 、“天宫一号”在A 轨道上运行的向心速度大于“神舟十号”在B 轨道

高三实验班14周周考物理试题

高三实验班14周周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而加速度逐渐增大是可能的 2.水平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某时刻计时t=0,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成正比,即F=kt,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在t=t0时刻,物体的位移s=s0,则在此过程中,力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图像大致是() 3.倾角为θ=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 = OB =S,在C点 竖直地固定一长S的直杆AO。A端与C点间和坡底B点间各连有一 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同时由静止 释放,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图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影响, 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 AC:t AB 为 A.1:1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C.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4.某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等势面,过a、b两点的 等势面电势分别为40 V和10 V,则a、b连线的中点C处的电势应 A.肯定等于25 V B.大于25 V C.小于25 V D.可能等于25 V 5.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 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υ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不做功B.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C.挡板对球的弹力不做功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6.如图所示,一内壁粗糙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形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直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一直径比细管内径略小些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的质量为m,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时对管壁的压力为7mg。此后小球便作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A.0.5mgR B.mgR C.2mgR D.3mgR 7.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 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 率v 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8.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O”位置,如不在则要进行欧姆调零 B.用“×1”欧姆挡,若指针恰好在刻度30~50的正中,则待测电阻为40Ω C.用“×1K”挡,若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应换成“×100”或“×10”或“×1” D.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欧姆调零 9.竖直平面内,一带正电的小球,系于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为O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场强的大小为E. 已知电场对 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 现先把小球拉到图中的P1处,使轻 线伸直,并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在经过最低点 的瞬间,因受线的拉力作用,其速度的竖直速度突变为零,水平分量没有 变化,(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到达与P1点等高的P2时线上张力T为多少

物理周考(杨飞)

物理周考(杨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第14—18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在第19—21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限速120 km/h ,某人开车在此段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人看到路况到作出反应动作的反应时间为 s ,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 2,为安全行驶及时制动,汽车与前面出现路况的的安全距离至少约为( ) A .17m B .50m C .1110m D .128m 【答案】D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总位移小于50 m 即可.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v ,发现目标时,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s 1=vt =17m ,刹车过程中v 2=2as 2,为安全制动, s 1+s 2=128m ,故选项D 正确. 15.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 R 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电压表读数为8V ,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32V B .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C .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 A V R ~

加到原来的2倍 D .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 增加到原来的24倍 答案:B 16.如图,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 期绕地球运动。以(ω1,a 1)、(ω2,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角速度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ω3,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ω3>ω2>ω1 B .ω2=ω1>ω3 C .a 3>a 2>a 1 D .a 3> a 1>a 2 【答案】C 【解析】 因空间站建在拉格朗日点,故周期等于月球的周期,而同步卫星的周期为地球自转周期,小于月球周期,则ω3>ω2=ω1,AB 均错;根据a =ω2r 可知,a 2>a 1;对空间站和地球的同步卫星而言,因同步卫星周期小于空间站的周期,则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小,根据'2 GM a r = 可知a 3>a 2,故选项C 正确。 17.如图所示,A 是一质量为M 的盒子,物体B 的质量为m ,A 、B 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 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向A 地球 月球 1 L

周考理综化学试卷1

周考理综化学试卷1 一.选择题(共7小题42分) 7.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风化②变色③燃烧④爆炸⑤白磷转变成红磷⑥工业制氧气⑦久置氯水变 成无色⑧分馏⑨ NO2气体冷却后颜色变浅⑩潮解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⑤⑦C.①③④⑦⑩D.①③⑤⑦⑨ 8.据报导,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 通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自然界硅的贮存量丰富 B.硅的燃烧产物粉尘不会造成污染 C.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D.从Si(s)+O2(g) SiO2(s) △H=-858.6KJ·mol-1可知,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 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乙酸溶液中的H+离子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电子数均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等于N A 10.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c(OH-)值明显增大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AlO2-② K+、Fe2+、I-、SO42- ③ Ba2+、Cl-、NO3-、Na+④ Na+、Ca2+、Al3+、Cl-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Fe(OH)3中加入大量的氢溴酸:Fe(OH)3+3HBr = Fe3+ + 3Br- + 3H2O B.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 ==4NaOH+18O2↑ C.在H2C2O4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D.表示HS-水解的方程式为:HS-+H2O S2-+H3O+ 1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D.N2的结构式::N≡N: 13.已知t℃时一种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密度. 在以上条件的组合中,不能用来计算这种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 A. ②③④⑥ B. 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⑤

四川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15次周考理综物理试卷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第15次周考检测 理科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一、单选题 14.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 ) A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之一 B .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 C .原子还可以再分 D .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15.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场线与x 轴平行,其电场强度随x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坐标x 1和x 2、x 2和x 3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设x 1、x 2、x 3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2?、3?;把一个正电荷从x 1移动到x 2,电场力做功为W 1,从x 2移动到x 3,电场力做功为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 22 ???+= B .13 22 ???+< C .12W W > D .12W W < 16.现代社会是数字化社会,需要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如甲图中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乙图数字触发器后会输出丙图的数字信号,丙图中数字信号对应两种电压状态0和2 V ,触发器的转换规则是:交流电压数值小于 m 2U 时输出为0,交流电压数值大于等于m 2 U 时输出为2 V 。丙图中电压的有效值最接近( )

A .1.3V B .1.4 V C .1.6 V D .1.8 V 17.四颗人造卫星a 、b 、c 、d 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其中a 、c 的轨道半径相同,b 、d 在同步卫星轨道上,b 、c 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四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大于7.9km/s B .卫星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b 的加速度 C .卫星b 、d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 D .在相等时间里,a 、c 两颗卫星的运转半径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18.如图甲,光滑导轨(电阻不计) MN 、 PQ 平行水平固定放置,导轨间距为L ,两根长度略大于L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2m 、m 的导体棒c 、d 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一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初始时c 、d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c 施加一水平拉力F ,使导体棒c 向右开始一直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t 0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刻拉力F 的大小为ma B .t 0时刻导体棒d 的速度大小为 2 202L B maR at v d -= C .0~t 0时间内,通过导体棒d 的电荷量为3323L B aR m D .0~2t 0时间内,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2 20 224L B Rt a m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考试卷(4)(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八年级(上)周考物理试卷(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21cm=21cm÷100m=0.21m B.5.6㎜=5.6÷1000m=0.0056m C.8nm=8×1×10﹣3μm=8×10﹣3μm D.3.8m=3.8×1000=3800㎜ 2.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A. B. C. D. 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 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0d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 C.一名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00mm D.一个鸡蛋的直径约为50mm 5.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动若脱兔 D.姗姗来迟 6.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9.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7m 10.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1.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 C.发声的频率太高D.发声的频率太低 12.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1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7分)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0.08m= nm= μm ②36min= h ③54km/h= m/s ④5m/s= km/h.

物理周考(4)有答案

永州四中 高二物理 周考(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对光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 .光的波动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 .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D .光的波动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2.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波长太短 B .由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能够估测原子核半径的大小 C .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粒子性 D .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能级越高越稳定 3.如图所示,小球A 、B 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给A 球一个向右的初速度,之后与B 球发生对心碰撞。下列关于碰后情况,说法准确的是( ) A .碰后小球A 、 B 一定共速 B .若A 、B 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A 球质量等于B 球质量, A 球将静止 C .若A 、B 球发生弹性碰撞,A 球质量小于B 球质量,无论A 球初速度大小是多少,A 球都将反弹 D .若A 、B 球发生弹性碰撞,A 球质量充足大,B 球质量充足小,则碰后B 球的速度能够是A 球的3倍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有一个质量为3m 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0v 、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 ,速度大小为v ,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是( ) A .03v v - B .023v v - C .032v v - D .02v v + 5.如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A >m B ),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F 的力同时沿水平方向分别作用在A 、B 上,当两物体发生大小相等的位移时撒去F 之后,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两物体将( )

高三第周理综月考试卷

成都高2021届高三上期第20周周考(11.15)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Fe-56 Ti-48 Co-59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在DNA片段上 B.RNA聚合酶能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C.DNA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 D.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比Fe3+催化时要多 2.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一磷酸腺苷)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能荷=(ATP+1/2ADP)/(ATP+ADP+AMP)。高能荷时, 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能荷数值小于1 B.细胞中只有ATP和ADP之间可相互转化 C.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能荷较高 D.AMP可作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 3.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麦芽糖 B.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和盐酸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D.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4.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同源片段的交换,交换率可作为检测药物致畸变的指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DNA复制时, BrdU可取代胸腺嘧啶而掺入到新合成DNA链中,这样DNA有三种类型:T/T型(DNA两条链都不含BrdU) 、T/B型(DNA一条链含BrdU,一条链不含BrdU)、B/B型(DNA两条链都含BrdU)。B/B型的DNA螺旋化程度降低而导致该DNA所在染色体染色浅,其余两种类型染色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色差,才可观察到交换现象,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高三上学期学年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为了形象的 描述电场和磁场,引入了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都客观存在 B. 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都闭合且都不相交 C. 电场线一定垂直等势面,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D. 同一电荷在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一定越大,同一通电导线在磁感线越密的地方所受安培力一定越大 2.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有一根长为0.4m ,质量为6×10-2kg 的通电直导线,电流强度I =1A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导线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拴住不动,整个装置放在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大小为0.36N B. t =2.5s 时,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右 C. t =2.5s 时,轻绳对导线的拉力大小为0.6N D. t =5s 时,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恰好为零 3.质子p (1 1H )与 α粒子(42He )以相同初速v 0垂直射入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板形成的匀强电场,从进入到射出该偏转电场的过程中,关于质子与α粒子(均不计重力)偏转时的各物理量比值正确的是( ) A. 侧移量比:1:2p y y α= B. 速度偏转角正切比tan :tan 1:2p α??= C. 动能增量比:1:2kp k E E α??= D. 动量增加量比:1:2p P P α??= 4.12根彼此绝缘的长直导线并排成长为l 的直导线带ab ,P 1、P 2是位于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P l 到导线带左端的距离等于P 2到导线带右端的距离,所有长直导线中均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垂直纸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次周考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郏县一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六次周考 高一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1小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2-14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位移是() A.3.5 m B.2 m C.1 m D.0 3.一辆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是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点.已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1 m/s,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7 m/s.则汽车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AB位移中点时速度是4 m/s B.汽车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6 m/s C.汽车前一半时间发生位移是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的一半 D.汽车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

4.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 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但它的重力可能会发生变化C.跳高运动员在空中受到重力和向上的升力 D.将重5 N的物体从直升机上抛下,落地前重力大于5 N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都为10N,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A、B两 物体同时受到F=1N 的两个水平力的作 用,如图所示,那么 A对B、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等于() A.2N,0N B.1N,0N C.1N,1N D.3N,6N 7.如图所示,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 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 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 A.3F B.4F C.5F D.6F 8.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则下面的各图中正确的反映了这三个力的关系的是() 9.如图所示,以O作为悬点的两根轻绳a、b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45°,日光灯保持水平并静止,其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绳的弹力比b绳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