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草原(教案)【新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草原(教案)【新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草原(教案)【新版】

1.《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

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去过草原吗?谁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草原或自己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交流一下?

2.播放歌曲《天堂》。

(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出示课题,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人情美

(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美、人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简洁有效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

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要求学生一边听师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3.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3)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4)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翠色欲流……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像情景切入朗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切入朗读体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现语文特点的有效途径。]

(6)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6.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1.师朗读导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2.出示片段: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

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最新教案设计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

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学生从想像到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的一个创造、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像,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地体会了感情,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导:

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由读变成说,而且要用心说,让学生在与文本的每一次对话都能有所收获,每一次阅读都能及时有效。)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片断练习:《校园一角》。

(要求:运用《草原》的写法,突出描写校园一角的特点。)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解读 一、五个画面五种美 1961年夏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一批作家、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向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老舍先生亲眼目睹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的自然风光,亲身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开朗和多才多艺,在无限感慨中,写下《内蒙风光》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草原》一文就节选自其中。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见闻,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各民族间的团结,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自然。 概括起来,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五个优美的画面,分别是: 草原风光图:第一自然段,“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远道迎客图:第二自然段,“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亲切相见图:第三自然段,“握了再握、笑了再笑” 盛情款待图:第四自然段,“举杯敬酒、纵情歌唱” 联欢话别图:第五自然段,“套马摔跤、跳舞骑马” 总的来说,如果说草原风光图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后几幅图就是动态描写。这样动静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在这些画面中,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美: 一是风光之美。文章开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相应变化。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描述有三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草原优美的情景让作者惊叹、欣喜、流连忘返,怎一个“美”字了得。二是精笔细描,草原上的每个景物都给作者带来欣喜,因此,作者浓墨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2、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三﹑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1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 稍作准备, 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1 最后的常春藤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16.草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和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并选择一个自然段抄写。 3. 通过“远迎客人、亲切握手、盛情款待、联欢话别”场面描写,感悟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美丽,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4.品读第一段,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远迎客人”“亲切握手”“盛情款待”“联欢话别”4个场面描写体会蒙古人民热情好客,蒙汉情深。抓住一二段景物描写部分体会访问草原的愉快心情。 难点: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来表现主题以及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音乐铺垫、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天堂》这首歌。 2.师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这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回答)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观看课件草原图片,板书课题:16 草原) 3.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与理解情况。 勾勒骏马鞭子无限礼貌举杯摔跤 马蹄渲染拘束低吟迂回羞涩天涯襟飘带舞 (1)区别“渲”的形近字。 渲()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X为五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

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 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按要求掌握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 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可根据课外掌

握的或是课前搜集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3.师相机补充介绍范成大及其文学成就。 (课件出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指名说)明确:朗读诗歌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范读。(课件出示划分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个人自由朗读。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耕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儿女:男男女女。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解:理解,懂得。耕织:耕田织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

<<草原>>教学设计 作者:来淑敏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老舍先生对草原风光的赞美,对民族团结互助的歌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二、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般来说,上课是一定要有教案的,虽然无须手不释“卷”。设想一下,如果准备一堂研究课,是否要准备一个详案?那么教案需要怎么编写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 2.技能目标: (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严密。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科普类文章更要给学生充分的静读默思的空间。 2.追求教学倡简,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 【设计思路】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类科普说明文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课文类型。觉得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而且课文所讲内容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常常让我们望“文”兴叹。 如何将科普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

一、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谋篇布局之精妙。 解读教材,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中心论点,在浅层次的相似——“长得太像了”的基础上,推测“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进而顺应读者的阅读思路,通过设问的方式,阐述了两个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火星上没留住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结合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预设语文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作为科普说明文,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就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素养,如何完成这一目标,重要的抓手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习得。这也是有别于科学课的显著特征。因此,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是教学重点所在。基于此,我预设了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环节,如:各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再如,学习完第一段的排比句后,复述内容;对比分析一组句子,了解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严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对照动画演示,做解说员讲解火星水的来源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各类火星图片的出示,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的播放,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演示等,便利用了这一优势,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点,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三、唤醒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给学生埋下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的种子。 不上画句号的课,已是不少老师的共识。火星之神秘,宇宙之浩瀚绝非一节课能讲述完。随机引导学生课后去看相关图书或上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2020版的要求、农村学校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时要求我制定了一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准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个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

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相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水平,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个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持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在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就是习作,不就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就是:第一组“走进西 第四组“她们让我感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部”,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 第七组“作家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动”, 第八组“异域风情”。 笔下的人”,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与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就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 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就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就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与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突出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 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1人。成绩很不理想,经常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三)口语交际教学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四)习作教学

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草原》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草原的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将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们。 二、自主读书 1、今天的草原,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得民族风情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们作介绍呢?

2、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纲,或摘记一些词语。 三、小组交流 小组内一人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导游要主动热情的向游客作介绍,回答游客感兴趣的问题。 四、集体交流 1、那位同学愿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老师希望你在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结合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当游客的同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一定要请教导游啊。 2、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感受草原独特到的民族风情和草原人民热情和好客。 五、体会情感 1、在这位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蒙古族老乡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热情好客、淳朴、亲切大方等。) 2、蒙汉两族人民尽管语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达着亲热;用音乐、舞蹈传递着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蒙汉两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4、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和我们一样,留恋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动情的写下了“是呀!盟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试说一下这两句话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够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夕阳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别。) 5、全班有感情的其读课文。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随文练笔 盟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如果你是位游客,也一定会邀请蒙古族老乡去你的家乡去做客。该怎样介绍你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呢?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2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 2 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洒脱、迂回、拘束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练习题

1、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 gāo gēlǜ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 ) ( ) ( ) ( ) ( ) ( ) qílìh uí wèi sǎtuōyūhuí jíchímǎtí ( ) ( ) ( ) ( ) ( ) ( ) lǐ mào jūshù x iū sèshuāi jiāo tiān yá piān x ī ( ) ( ) ( ) ( ) ( ) ( ) rèhū hu yí bìqiān lǐcuìsè yù liú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乐lè()勒lè()蒙měng ()yuè() lēi ( ) mēng () méng ( ) 三、组词: 毯()渲()勒()既()迂() 淡()喧()鞋()即()迁() 襟()蹄()拘()涩()跤() 禁()啼()狗()忍()绞() 偏()涯()朗()愉()皎() 篇()崖()郎()偷()效() 编( ) 骗()遍() 味()洒()骏()拨()疾()

未()酒()峻()拔()病()羞()()()寂()()()貌()()()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倒上()回味()低吟()表示()摆上()到达()拨转()表演()()的空气()的绿毯()地行车()的天空()的大花()地握着()的草原()的愉快()的微笑()的小诗()的主人()的歌手()的带子()的衣裳()的歌声()的线条各色的( ) 迂回的( ) 一()小诗一()彩虹一()马 五、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平静宁静 1、一丝风没有,湖面很()。 2、()的草原热闹起来。 3、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而祥和。 4、主持人站到了话筒前,会场立刻()下来。 拘束约束 1、大家见面,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 2、人们自觉接受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这是社会的进步。 六、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1:空气是那么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清鲜,天空是那么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下册草原教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生简单介绍景点)那你去过大草原吗老师也没有去过,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录像去领略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好不好(播放录像,学生欣赏)注意:录像不重复,要短、美,有什么话想说(…)师:正像同学们所说,辽阔的草原的确是景色迷人、令人神往,难怪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大草原,就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字,记录

了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悟,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草原》。(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理解思路 课文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作者围绕草原都写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是啊,文章既写了草原的景,还写了草原上的人。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草原的美丽景色。 对草原景色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哪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草原的景色特点(生自由交流:翠色欲流、一碧千里、无限乐趣……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些词语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为什么)怎么样同学们,他说得有道理吗(板书:一碧千里) 那你是怎样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 从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草原大而绿的特点。 (1)谁能从文章中找到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找的很准,读得不错,请坐。谁再读(…)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茫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师:其实老师读书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这个时候,查一查字典就会帮我们的大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