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说明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与创新环境理论的客观评价分析,主要用于评价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揭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纵向发展趋势以及国家高新区队列内的横向状态比较情况。评价对象为所有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涉及数据均来源于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调查,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以下简称“企业报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统计报表(以下简称“综合报表”)。

(一)设计依据与基本思路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提出的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的要求,立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导向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引领辐射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把握国家高新区在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和内涵特征,引导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遵循“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全面分析企业创新组织模式、新兴科技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政府创新环境营造等现实情况及未来趋势,完善和拓展国家高新区现有数据统计制度和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目标与主要功能

根据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工作整体部署,对于国家高新区的创新监测和评价旨在全面监测国家高新区及其企业的创新发展情况,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监测作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在总体层面反映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趋势。通过对国家高新区总体进行测算,考虑国家高新区不断升级扩容的

影响因素,以指数形式反映国家高新区整体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并对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结构性分析。

2.引导作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础当前主流创新理论,同时突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建设等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的分层次、多视角分析,计算分领域指数,引导国家高新区构成创新能力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3.评价作用。通过定期发布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分析,对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系统的评价,全方位、结构化展示各园区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设计原则与框架体系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和现行统计制度设置,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合相关创新理论和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典型特征,研究借鉴国际和国内创新评价的实践经验,研究确定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指标模型,重点从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五个方面进行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测度描述和观察研究。每个方面的评价通过5个创新指标完成,创新指标的选取原则遵循系统性与独立性相协调、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相平衡、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相适应、动态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创新指标为评价体系的基本单元,通过多层递阶综合评价方法形成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1、创新资源集聚;2、创新创业环境;3、创新活动绩效;4、创新的国际化;5、创新驱动发展。这5个一级指标下各设5个二级指标,共计25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详见下表。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创新资源集聚

20%1.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2.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与增加值比例

3.财政科技支出与当年财政支出比例

4.各类研发机构数量

5.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创新创业环境

20%1.当年新增企业数与企业总数比例

2.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数量

3.企业从业人员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所占比重

4.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内企业数量

5.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

创新活动绩效

25%1.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与营业收入比例

2.企业100亿元增加值拥有知识产权数量

3.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交易额

4.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5.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创新的国际化

10%

1.内资控股企业设立的海外研发机构数量

2.内资控股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欧美日专利授权数量及境外注册商标数量

3.技术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4.企业当年引进国外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费用

5.企业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员工所占比重

创新驱动发展

25%1.园区GDP与所在城市GDP比例

2.企业单位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3.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4.企业人均营业收入

5.全要素生产率

三、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一)创新资源集聚

1.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由参加R&D项目人员直接花费在R&D活动上的工作时间折合为人员的全时当量,该指标反映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的直接投入强度。计算公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数据来源,企业报表及R&D核算。

2.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与增加值比例

该指标反映研发投入强度,是国际通用指标。计算公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总额/企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企业报表及R&D核算。

3.财政科技支出与当年财政支出比例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以及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情况。美国北卡罗莱纳创新指数有“SBIR&STTR的资助”指标,麻省创新经济指数有“小企业获得的政府资助”指标。计算公式:高新区财政科技拨款/高新区财政总支出,数据来源,综合报表。

4.各类研发机构数量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计算公式:省级和国家级的研发机构数(包括:大学、研究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数据来源,综合报表。

5.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高新技术企业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并已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在聚集和培养创新型企业方面的发展情况。计算公式: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数据来源,园区报表。

(二)创新创业环境

1.当年新增企业数与企业总数比例(采用工商注册口径)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创业活力,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创业氛围。计算公式:每年新增企业数/当年企业总数,数据来源,综合报表。

2.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数量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服务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撑条件。计算公式: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服务机构数(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数据来源,综合报表。

3.企业从业人员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所占比重

该指标集中体现园区吸引高端人才的综合配套环境的状况,反映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计算公式:从业人员中留学归国人员数/年末从业人员总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4.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内企业数量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支撑科技创业的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计算公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内在孵企业数,数据来源,科技企业孵化器报表,此外需在综合报表中增加指标。

5.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

该指标衡量园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反映国家高新区在聚集创投机构、吸纳风险投资以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发展情况,需要在企业表和综合报表中新增一些统计指标。

(三)创新活动绩效

1.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与营业收入比例

对应国家高新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核心载体的发展定位,设计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以及所占园区整体的份额。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分类进行

统计分析,详细代码提取参考该分类标准。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2.企业100亿元增加值拥有知识产权数量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相对于经济产出的知识含量。计算公式:企业拥有的有效知识产权数(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注册商标等)/增加值*100,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3.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交易额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转让收入,直接反映国家高新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效。计算公式:技术合同成交总额,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4.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高端产业的配套环境,并反映国家高新区转方式调结构以及产业优化升级情况,衡量园区由价值链曲线底端向两端攀升的情况,用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进行评测。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技术服务业分类进行统计分析,详细代码提取参考该分类标准。计算公式: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年末从业人员总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5.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国际上公认的体现企业群体运行效率的指标,反映投资的获利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计算公式:净利润/年末所有者权益,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四)创新的国际化

1.内资控股企业设立的海外研发机构数量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内的本土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计算公式:内资控股企业设立的境外技术研发机构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2.内资控股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欧美日专利授权数量及境外注册商标数量

该指标反映园区内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及打入国际市场的程度。计算公式:内资控股企业拥有的有效欧美日专利授权数+有效的境外注册商标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3.技术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以及国际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也是美国州创新经济指数关注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技术服务出口额/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4.企业当年引进国外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费用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企业开放创新合作的程度,直接反映国家高新区在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效。计算公式:园区内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5.企业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员工所占比重

国际化的核心是人员的国际化,该指标集中体现园区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人才是新竹、班加罗尔、以色列等后发区域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而硅谷等发达国家区域则十分关注吸引全球人才迁徙落户的情况,外籍常驻人口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国际化最集中的标志。计算公式:外籍常驻人员/年末从业人员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五)创新驱动发展

1.园区GDP与所在城市GDP比例

该指标反映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计算公式:本年度高新区占所在城市生产总值(GDP)比重,数据来源,综合报表。

2.企业单位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该指标又被称为“GDP含金量指数”,是直接衡量GDP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劳动者报酬/增加值,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3.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全球度量产业能耗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园区低碳经济实现程度的重要参考。计算公式:工业能源消费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增加值,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4.企业人均营业收入

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趋势是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知识社区,人才将是高新区创造价值的基本生产单元。该指标直接反映国家高新区在知识经济下创造价值的效率,间接反映国家高新区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计算公式:营业收入/年末从业人员总数,数据来源,企业报表。

5.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总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即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有代表性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式是索罗余值法,即是剔除劳动、资本等有形投入要素所贡献的增长之外的产出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依赖于对每年度投入和产出的准确统计和测算。就高新区而言,为准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进步率,对创新调查搜集的数据有如下要求:(1)对高新区增加值的准确统计或计算;(2)劳动力投入:从业人员总数、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教育结构人员的人数)、研发人员的实际投入;(3)资本投入:当年的新增资产总投入、资本积累余值(以前投入的固定资产的折旧);(4)土地投入:高新区实际已开发利用面积(当年新增开发面积+建成区的面积)。

7

四、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完整版)中交集团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于2005年由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组建而成,在不到9个月时间实现H股整体上市,成为特大型中央基建企业重组改制、整体上市的第一家。中交集团组建后,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东非铁路网、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实施海外优先发展战略,构筑了完善的国际化经营体系,在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10个驻外机构,在1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业务,完成肯尼亚蒙内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及中巴经济走廊系列项目等一批起点高、影响深、规模大的“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实施互联互通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力量。 中交集团以原有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资本、股权运作、产业培育孵化,打造世界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装备制造及海洋重工、疏浚及海洋保护、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六大产业集团,制定了“一台六柱”总框架,优化产业机构。提升服务“一带一路”能力。 “一台”是指以管资本为主,努力将中交集团打造成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控股集团。“六柱”是指公司根据现有产业

基础和优势,结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方式,进行六大支柱产业方向布局:以中国交建为核心,发挥在产业版图中“压舱石”的作用,打造世界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产业集团,深耕传统主业市场;以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发挥城市综合建设、房地产业务平台和建筑全产业链优势,重组打造世界领先的城市综合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产业集团;以振华重工为核心,发挥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重组打造世界领先的装备制造及海洋重工投资制造服务产业集团;以疏浚集团为核心,发挥规模优势,紧抓海洋开发业务市场机遇,重组打造世界领先的疏浚、环保及海洋产业集团;以中交产投为核心,发挥全球资源配置和产能嫁接优势,打造世界领先的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及园区投资建设运营产业集团;以金融板块为基础,发挥产融一体化优势,培育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金融服务集团。 中交集团下属中交产投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园区建设上的需求,跟踪和开发的境外产业园区近20个,重点推动的有埃塞俄比亚中交ARERTI 建材家居产业园、吉布提化工产业园、巴基斯坦瓜达尔自贸区项目、毛里塔尼亚海洋综合产业园、孟加拉吉大港(中国)经济工业园、科特迪瓦阿比让PK24工业园等项目。

浅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浅谈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庄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在21世纪后,高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趋势,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已被社会和高效毕业生广泛认同。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对策分析

目录: 一、绪论: (3) 二、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3)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3)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4)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4)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4) (三)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4)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5) (一)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5) (二)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5) (三)要充分熟悉政策 (5) (四)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5)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的对策途径 (5) (一)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 (6)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6)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6)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6) 五、总结 (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态是评价(肖川语)。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带有一定的导向、激励、调节、检查、甄别、筛选等功能。日本《现代教育学基础》一书的作者认为:育评价,就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儿童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评价会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评价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新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教育评价科学化。 一、确立科学的评价策略 1.评价目的的激励性 传统的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布鲁姆B- S- Bloom,1981)。这样,评价就演变成了选拔学生的工具,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和淘汰。这种评价只重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 学生,“教育工作者对于在教育体系不同阶段所淘汰的90%的学生兴趣卑微”(布鲁姆(B ? S- Bloom,1981)。这些被淘汰的学生带着种种遗憾和失败的心理体验走向了社会,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对自己和未来缺乏充分的信心,因而他们不可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生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现代教育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学校的 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那些特性。”(布鲁姆,1981 年),评价的目的就演变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实际上,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他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创造出有个人价值的创造性产品,从而使创造能力由隐性转化为显性;学生时代的创造将对他一生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一个由充满创造力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无疑将具有更强大的创造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第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要发展,不要偏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仅有“智”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里面单纯的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训练与复现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这种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长远创新能力的形成。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更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第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样样都好,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条件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存在两个所有特点都一致的学生个体,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还应欢迎这种差异,因为这正是社会丰富多彩的表现(爱因斯坦语)。正确的评价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大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个和谐发展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只是分享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 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 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是化工专业 的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实际的问题。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实现中的可能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说明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 (一)基础条件 城市基础条件状况是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产生的必备条件。从全球来看,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大人口规模。城市基础条件指标包括人均GDP、每万人拥有的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和城市环境三个二级指标。 (二)创新投入 创新资源的投入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创新投入主要包括创新人员的投入和创新资金的投入。创新投入指标由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等四个具体指标构成。 (三)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用来反映创新的成果。创新绩效指标由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元GDP综合能耗、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 的比重和每万名R&D人员国际科技论文数五个二级指标构成。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为创新活动提供文化上的支撑。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保障企业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创新环境指标由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科学技术普及、科技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以及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实施情况等六个方面构成。 二、指标体系框架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城市环境(%) 创新投入1.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3.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 创新绩效1.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件) 2.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3.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的比重(%) 5.每万名R&D人员国际科技论文数(篇) 创新环境1.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实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 4.科学技术普及 5.科技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 6.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实施 三、数据来源 创新型城市评价数据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试点城市(区)的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二是各试点城市(区)上报的数据;三是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相关统计数据。

(完整版)V1_附件1:中交集团暨交建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

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开展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定和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结合公司信息化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其全资和控股子(分)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工作是指公司总部及各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包括信息化组织机构和职责、规划和年度计划、资金和年度预算、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标准管理、系统运行管理、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管理、宣传与交流、考核与激励等。 第四条信息化工作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投资、统一运营、统筹建设。 统一规划:基于顶层设计的思想,由公司总部统一制订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等,各单位在规划的基础上,制订本单位的规划和建设方案。 统一标准:由公司总部统一制订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 2 -

准等,总部与各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开展项目建设,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标准。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未包含的内容,各单位可自行制定。自行制定标准与公司信息化标准有矛盾冲突时,执行公司标准。 统一管理:公司信息化工作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由公司总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 统一投资:公司总部对总部及各单位信息化预算进行统筹管理,各单位按照“共性统建、个性自建”的策略安排本单位的预算,并报总部审批后执行。 统一运营:公司总部统一制订公司信息系统及数据资产运营、运维、服务管理体系,总部与各单位按照统一的体系开展信息化工作。 统筹建设:由公司总部统筹全局,协调部门间、单位间和板块间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合力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 第五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增强 公司资源整合能力、业务协同能力、项目精细化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全局管控能力、专业支持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跨地区、多领域、全业务流程的有力支撑,引领公司显著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状态,为公司率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 基础。 - 3 -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从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明确阐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兴趣能力 实践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而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发展前进的使命,更应不断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创新与实践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样的? 本学期的13周-16周我们对本校以及外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发放问卷以及与同学的深入交流,更多的了解了我们对创新和实践的理解和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反差 1、对创新的认知已相对充分。现代的大学生都认为创新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同意“创新和实践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本研究中,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课外实践,也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有意义的事,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大学生参与明天竞争的资本。他们都认为大学的学习成绩不代表什么。约80%的同学认为大学更多的是学习能力。普遍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满意。因此,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 2、在创新的“知、行”上反差明显。上文说到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实施上做的尚不尽如人意。我们在调查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活动的实践情况时发现:表示没有参加过有关创新实践的活动的学生占90%,正在进行中的7%。从此结果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都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因此可以看出,从不参加的学生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比较,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做一个概述与解读,对研究的框架做尝试性搭建。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生活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快、容量大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第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国家而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几个概念的认识 创新能力:目前的三个观点包含从概念、内涵的剖析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思考,包含了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创新思维: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这个核心的含义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这个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优化组合与重新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思维结构分为发散思维(有发散就要学会聚合)、形象思维(一种直观的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质疑与思辨)和横纵思维(知识的广泛联系与拓展)等6个要素组成,培养创造性思维,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5个环节,即: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建筑规划设计,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而多媒体系统却不只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这个概念说明多媒体的特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展示性走向交互性与可控性。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 基本信息 主要特征 折叠编辑本段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 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 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重要必要 折叠编辑本段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①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 ②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的共同选择 ③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现实选择 ④依靠自主创新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05010158吴礼健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4.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案说明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案说明 (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科技司 2003.4.5 一、科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一)体现国家的教育、科技政策导向 评价要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鼓励和引导高校调动和整合自身资源、重视和加强科技工作,推动高等学校重视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加强高校技术开发,加快成果转化,克服科研小组分散化,支持创新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的成长,促进高等院校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二)反映本质特征,力求科学、公正,有可比性,可操作性 所谓公正性原则,是指所确定的指标具有规范性,可比性。 所谓操作性原则,是指导所确定的指标最简单、数据易获取并可查、可以监核。“最简”是为了操作方便,但不能失真。 二、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一)采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和层次分析法(GEM)原理的综合算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梯阶层次结构,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由管理专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简化指标的个数,讨论确定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 2、采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和层次分析法(AHP)原理的综合算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其中,按AHP思想请专家对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确定成对比判断矩阵,得到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值);按GEM法,构造一级和二级指标的专家评分矩阵,得到各指标权重。实际操作中,由管理专家对各指标应具有的权重(分值)进行研究;采取专家调查法,征求科研与管理专家的意见;经讨论后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分值)。 (二)指标与权重(分值)处理原则 1、同一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值)基本可比,非同一个二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权重(分值)不可比。 2、在向有关管理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由决策部门确定各级指标及其权重或分值。 (三)数据处理 将某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权重得该三级指标的客观分,对其客观分标准化、线性化具有可比性和可比性的标准指数,然后将二级指标中包含的所有三级指标的标准指数相加得二级指标的客观份(1.1版)。为避免得分出现扎堆现象,2.0版改为将某二级指标中包含的所有三级指标的客观份相加得该二级指标的客观分,对该客观分标准化、线性化,得具有可比性可加性的该二级指标标准指数(即得分)。一级指标的得分为该一级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权重×该二级指标的标准指数的积之和,即顺序将二、一级指标的标准指数,加权求和得其上一级指标的得分及排序。 三、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方案 (一)该方案采用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储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势在必行。由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特点,英语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希望能够为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方向。 标签: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英语教学 一、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型企业,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储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迎合企业的需求,在拥挤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直面就业,能否凭借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企业扎稳脚跟,创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 1.创新能力的界定 创新能力是由创造主体的知识、经验、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等构成的,在其创造实践中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是独特而新颖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在庞大的题海战术和漫长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和学校往往只关注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而就业市场最需求的恰恰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学生初入职场“往往格格不入”。 高职院校的学生较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缺乏学习动力,不乐于挑战,执行能力差,导致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具困难。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考虑问题具有独创性,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英语教学的特点 英语语言的发展本身即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亦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思想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雨果说;“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这就是他的天才。我们来赞美大师吧,但不要模仿他们。还是让我们别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创新,是大学生未来的导航灯。大学生要想在人生中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及时地给自己注射新鲜的血液与生机勃勃的活力,因为与时俱进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 关键词:创新思维作用培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 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必备能力,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以后走向社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创新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结构和创造性人格。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先进科技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量,更要有一个基础雄厚布局合理的知识结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也要正确认识创新的重要含义。大学在整个社会国民教育系统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重任,并在不断地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从而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伟大志向。大学的职责无外乎分为两类:教人做人,教人做事。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表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大学都是推动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器,在社会创新的体系中,大学的作用是任何机构无法比拟的。大学创造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社会创造能力的强弱。创新劳动的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劳动者自我,劳动者的劳动是对于自我的劳动素质的创造。人来自自然却是自我创造了自我的人格与生命的统一。人的内在矛盾要素都是人的自我创造并在有意识的连续发展中。人在一定实践范畴中,却无时不在超越已有的生命经历。 创新不容易,第一,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第二,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第三,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创新能力结构是指,人在观察、思考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

2018年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利润与发展的源泉,尤其 是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由处在时代前沿的先导性技术发展起 来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其竞争力的核心,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 还是取决于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评价仍 以财务评价为主,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因此,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上市企 业评价体系即体现其发展潜力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必要。 正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本文选择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进行研究。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论文的基本理论。第 三部分,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实际出发,设计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整个论文的理论框架。运用密切值法,在已有理论 的基础上,建立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应 用该模型。第四部分,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第五部分,运用 AHP方法和多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进行评价。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 地促进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和其它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新企业管理者分析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最后,能为监管部门加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国内外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关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国内外有多套指标体系,其中影响较 大的有—— 1.综合创新指数( SII),依托欧盟的创新联盟记分板(IUS,前 身是欧洲创新记分板( EIS)),分驱动力(人力资源、研发体系、金 融支持)、机构活力(机构投资、联动和创业、知识产权资产)、产出(创新主体、经济效益) 3 个维度 8 个方面 25 项指标。 2.全球创新指数(GII),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联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

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一、引言: 纵观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创造文明的历史。进入到21世纪,中华民族要走科教兴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就落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唯物史观认为,一切价值都是人的创造物,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离开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人的价值。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只有正视社会条件,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创造的价值才有意义。大学生与国家发展战略乃至国家命运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这一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自主创新是与技术引进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一个国家或企业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而自主进行的技术创新,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技术以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等。大学生自主创新体现在大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

还有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大学生不断地寻求有新意的点子来突出自己,理论和实践结合摩擦出创新的火花。 二、研究目的: 目前很多大学老师都是要求学生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大部分大学生第一时间都是想起互联网,特别是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想在网上复制一份来应付老师的作业。是什么导致现在大学生不愿意自己动手完成自己的作业呢?通过了解,其实大学生普遍还是具有参加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大学所能提供的创新环境有限,创新气氛也比较缺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创新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目前的中国,“山寨”现象普遍,有人是因为自身懒而不去创新,有些人是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能力创新,有些人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他们创新。也由于中国式的应试教育,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能了解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情况,了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程度,发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受到限制的原因,反映大学生的现状,并希望这份报告能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做出微薄的贡献。 三、文献回顾: “从创新源泉看,创新可以分为引进吸收后的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我们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要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