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规律

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规律
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规律

地级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规律

地级市综合体的开发规律——以苏州、徐州、泉州等城市为例

目录

一.我国地级市的消费特点

二.地级市商业综合体的选址

三、地级市商业综合体物业组合模型与业态设计特点-以苏州为例

四、地级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策划—以徐州和泉州为例

五、地级市商业综合体招商与运营管理特点

一.我国地级市的消费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可以划分为三类地级城市,一类是发达城市例如大庆、温州、东莞、泉州、嘉兴、金华、无锡、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一类是内陆中等发达城市例如徐州、扬州、赣州、锦州、吉林、潍坊、大同、牡丹江、芜湖、漯河,一类是不发达地级市,例如梅州、百色、吉安、阜阳、汉中、周口。

地级市消费一般特点

1.生活消费为主,高档品牌消费除沿海发达城市外较少。

2.地级市一般只有一个商业中心,业态以超市、百货、专卖店以及批发市场为主。

二.地级市商业综合体的选址

1.老城区选址

一般选址在老城区最繁华商业步行街的端点,明显优点是降低开发风险,提升老城区商业步行街的档次。缺点是开发成本较高,往往涉及拆迁,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在大多数地级市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表1老城区综合体选址的风险控制

2.综合体在城市新区选址

我国众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新城开发计划,新区开发策略受到地方领导水平和国际化视野的制约,需要先策划后规划,只有新城开发具有较高的城市规划和商业规划水平,新区的综合体开发才能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在城市新区选址建设综合体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初步归纳分析,如表2所示:表2城市新区综合体选址的SWOT分析

地级市在新区开发过程中,一般要重点将一个新区作为CBD所在地,不要多个重点,否则新区居民区太少,人口聚集不够,难以形成气候。金华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战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开发方向金东新区规划面积过小,明显出现了多个新区同步开发的失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事实上能够集中力量发展金东新区,与义乌等加快一体化进程是最佳选择。

图1 金华市金东新区

新区开发过程中,居住区和商业区域统筹考虑,商业区域一般放在中部交通便捷位置,在园区经济方面重点吸引无污染的产业集群。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室内空间拥挤,缺乏绿地,同时也非常需要恢复古代泉州宋代时候的总体格局,我们认为在城东和东海等片区建设城市综合体比较合适。

商业综合体筹建全程运营管理流程

一、经营目的: ××××项目-是我司以文化艺术元素为载体开发的超大型、主题、旅游商业地产项目,项目的开发与现场中后期的运营管理密切相关,×××文化公司(商业管理公司)承担着力打造该商业项目品牌形象、提升项目商业品质、修炼核心商业价值的责任和使命,旨在对项目商业物业保值增值为目地,更为项目商业经营户创造一个有序的商业经营环境。 二、经营定位: 1、引领成都艺术文化主题商业市场消费革命:集购物、 娱乐、餐饮休闲、主题酒店、商务、金融、艺术、旅游 等多位一体的集约式艺术文化主题商业集群。 2、服务于:借助成都-××××-××××××文化旅 游市场,聚 焦以成都当代艺术为主的消费者及辐射四川境内、国内其

他城市旅游商业潜在客户市场。 三、经营管理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推广、统一管理、统一营造商业环境。 四、经营管理队伍搭建: 1、成立××项目-“××××”中后期现场商业街区商 业物业经营管理公司,目前暂定为“×××××有限责任公司”行使商业经营管理公司全部职能职责。 2、“××××”商业区参照项目整体开发时间节点, 按照阶段性目标任务,分步实施地产开发,分步交房、分步招商、分步商家开业;打造主题商业街区,逐步形成超大型的文化艺术主题商业街区集群。 3、文化商业经营管理公司主要工作职能职责如下: 3.1、阶段性参与项目前期项目商业规划,结合各行业 业态商家选址要求提供项目商业规划中涉及的建筑形

态、建筑技术指标等相关参数参考以及合理建议。 3.2、全程统筹、分步执行项目整体商业业态规划、业 态组合,编制招商方案、实施商家招商落位工作。 3.3、全程统筹管理项目中后现场商业经营活动,涵盖 商家日常管理、街区日常经营管理、项目资产类经营管理、商业街区经营氛围营造、商业街区品牌传播、基础物业经营监督管理等所涉及的商业地产项目中后期经营管理。 4、文化商业经营管理公司组织构架如下:(规范经营管理期间)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2010-07-26 17:54 来源:作者:编辑: 王聪慧 主讲人:朱凌波 职务:全国工商联商业不动产专委会CCREC主任兼秘书长 “国际商业地产运营商”系列培训计划首席专家 “城市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这个题目非常好,抓住了城市综合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大家目前最忽视的问题。我昨天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到万象城去考察,万象城项目的开业,预示着杭州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家知道,其实杭州引起全国的关注,就是政府提出了一百个城市综合体,引起了业界的振动,也引起了我们密切的关注。但是坦率讲杭州目前没有建成一个运营非常成功的全国样板城市综合体,但是我刚才听了建委的杨主任讲有这么多项目在策划中,19个已经在开发运营中,35个在规划设计中,还有40个在策划中,未来杭州城市综合体对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想象,非常值得期待。 实际上城市综合体这些年为什么引起全国的风起云涌的追逐,尤其是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模式风靡中国,有三大原因,第一个,政府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集聚的功能,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成是是一个围棋盘,城市综合体就是围棋的眼,每个眼做活了,就会变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圈、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城中心,变成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城中城,这就是城市综合体为什么有

魅力,地方政府愿意做城市综合体无非几个原因,因为城市综合体涵盖着酒店写字楼、展览、立体的交通系统,功能体现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形象,而且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拉动的区域的升值、城市的繁荣,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开发商为什么愿意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一个微缩版,涵盖了等等房地产和城市发展的延续,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商业地产中长期开发运营缺少金融品种的前提下,是个最好的资金产品循环的一模型,因为住宅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可以支持持有型物业的长期经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综合体地标性、形象性,集聚性和规模性,也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博弈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真正进入商业地产的时代是02年,城市综合体的历程也就不足五年,我们现在已经诞生了中国的主流开发商,像万达、宝龙、华润、中粮地产,包括商业地产转型的二八和七三比例都把城市综合体作为唯一甚至是主要的商业产品模型,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尤其是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到起到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第三个投资者和消费者为什么青睐城市综合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几个重要的数据,一个是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已经46.6%,正好进入到70%的加速器,城市化、郊区化包括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第二个就是中国的交通系统,我们说的交通系统主要是地面的交通系统,包括快速路、高速路、城市的主干道,包括这种城铁、高铁、地铁,轨道交通一体化的TOD交通系统。第三个就是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理念在迅速的提高,在升级,这些种种的元素加在一起,还有一些软性的要素,就是中国人们生活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理念的提高,尤其是节假日经济的发达,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维持城市与自然,科技与文化,包括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一个平衡的最好的重要的场所。在国外不仅有人均GDP这样一个指数,还有一个指数也是中国目前最匮乏的,就是人均幸福指数,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城中城,作为人们追求城市生活一个重要的载体、目的地,所提供的综合的环境、多元的公共中心已经成为人们在追求城市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和这样一个集合性的东西,所以这三点原因推动了中国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想做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也存在着很多系统性的条件和风险。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很好的政府关系。因为能做城市综合体的地段,就是过去最早讲的地段地段地段,都是一个城市的都市的中心、区域的中心、新城的中心,都是稀缺的地段,也是政府形象工程很重要的载体,所以只有很好的政府关系才能拿到很好的城市综合体的地段。 第二个就是资金或者是资本,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商业地产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扰就是资金的困扰,因为商业地产在前些年处于两难,原因就是中国的开发商在自有资金杠杆效应下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模式下,缺乏多样化的证券化的融资通道,在这样一个困境下,城市综合体,尤其是商业综合体主流的形态是持有性物业、资产性物业,大型的购物中心、酒店甚至是写字楼,在国际上发展的惯例,包括从运营管理长期经营,如果没有这样一

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中国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购物中心(也叫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兴复合型商业零售业态,它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乃至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商业体,包括百货店、大卖场、连锁品牌店以及中西餐饮、影城、歌剧院等在的超级商业中心,具有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特征。购物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 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商业文明的商业文化体验主题乐园、都市文化商业核心。购物中心的业态有其特有的个性,具备以下特点:1、多业态的集合体,购物中心本身集聚了商业的所有业态。2、多功能的集合体,购物中心不仅仅是购物,还包括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多功能于一体。3、体验式购物,购物中心有优美的购物环境,不是一般的纯购物商场,是多元化消费模式的延伸。 从零散的商店或者说马路商业形态,到百货公司、自助超市的经营形态,再到集生活消费用品、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零售业态的每一步改变都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如今,市民进入购物中心,所有的购物计划都能在这里完成,购物中心提供的休息、娱乐等场所也免除了消费者购物后的劳累。目前,已有54家大型购物中心,2007年总营业额达440亿元,同比增长44.1%;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8%上升到现在的10%。

作为一种最先进的零售模式,购物中心已逐步成为引领中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专业化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然而,03年以来,在购物中心持续不断的开发热潮中,有关商业地产银行不良贷款、土地市场不规以及商户纠纷方面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使人们对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迷茫和困惑。 一、中国购物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商业改造和百货业建设; 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中期大型超市和卖场的兴起,目前国的零售业大多为这一业态,即以百货商场、超市、连锁店及小店铺为主,基本上停留在购物这一简单需求上。而如今的消费者工作繁忙之余,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以节省时间。 显然这些需求在传统的零售模式中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迎合这种“一次性购足,休闲购物”的消费主流,继百货、连锁经营、仓储式货场这几大变革后,中国的购物中心迈进第三个时期---Shopping Mall(超级购物中心)时代。这种全新的商业形式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国零售业的强烈反响,日益成为现代商业的主流。 国的MALL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铜锣湾广场、天河城、新世界中心、正大广场等的陆续开业,国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面积较大、业态复合度较高的Shopping Mall。其中一部分购物中心,经过几年的合理规划与经营,开始进入到持续经营,稳健发展的阶段。如的天河城广场,2004年租金比开业

二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定稿版

二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 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二三线城市中小规模城市综合体快速盈利模式与案例解析 主讲人:吴永康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华联商厦副总经理 多年的商业地产经验 服务全国30多个城市100多个项目 浏览提示 1、建议浏览时,点击文件标题栏的“视图”,对“显示/隐藏”栏的“文档结构图”选框进行勾选,以便快速定位和浏览特定章节的内容; 2、该内容仅供参考。 吴永康: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同探讨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都市综合体的一些现状、发展和生意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本人40不惑,十六五年的职业生涯,应该蛮多元化。在开发商工作过,做过甲方,也在零售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服务方,作为乙方来为在座各位服务的企业进行支持服务,我们这样的团队跟在座很多建筑设计公司、广告推广公司等等都有密切的合作,今天与大家交流起来会比较的直接。

给各位描绘一下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或者都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意模型,我们开发的一些要点,我们的规划设计一些要点等等,更多的我们希望能够从两个层面来剖析二三线城市大家服务的开发项目的一些点。 一、前言 我们也比较一下很流行北上广深一些都市综合体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教训,与二三线城市有什么不同。我们更多的从案例分析,来看到二三线城市目前都市综合体发展的瓶颈或者发展的无奈,或者发展的机遇。今天提供的所有二三线城市案例,都是我本人亲自操作过的,也是有亲身感受。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上午的交流,了解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发展未来,以及作为开发商或者建筑设计公司,或者商业团队,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是有区别的,很难简单的把二三线城市的明天认为是北京的今天,有的时候不见得如此,各个地方的人文、文化、价值观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今天跟各位分享的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情况,可能更多的适合于北方城市,我看到一些同事来自于湖南或者南方,不是说没有借鉴的作用,但是中国太大了,南方和北方差异也非常之大,不见得能完全照单全收。比如距离100公里左右的唐山、秦皇岛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都是要实事求是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跟风,万达怎么做,我们就跟风做,我们学不了万达。最近有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很多东西不能照搬召做,根据实际情况来发挥。 跟各位探讨一下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及都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然后再讲讲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商业地产及都市综合体的生意模式与盈利模型。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这个题目非常好,抓住了城市综合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大家目前最忽视的问题。我昨天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到万象城去考察,万象城项目的开业,预示着杭州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家知道,其实杭州引起全国的关注,就是政府提出了一百个城市综合体,引起了业界的振动,也引起了我们密切的关注。但是坦率讲杭州目前没有建成一个运营非常成功的全国样板城市综合体,但是我刚才听了建委的杨主任讲有这么多项目在策划中,19个已经在开发运营中,35个在规划设计中,还有40个在策划中,未来杭州城市综合体对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想象,非常值得期待。 实际上城市综合体这些年为什么引起全国的风起云涌的追逐,尤其是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模式风靡中国,有三大原因,第一个,政府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集聚的功能,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成是是一个围棋盘,城市综合体就是围棋的眼,每个眼做活了,就会变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圈、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城中心,变成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城中城,这就是城市综合体为什么有魅力,地方政府愿意做城市综合体无非几个原因,因为城市综合体涵盖着酒店写字楼、展览、立体的交通系统,功能体现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形象,而且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拉动的区域的升值、城市的繁荣,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开发商为什么愿意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一个微缩版,涵盖了等等房地产和城市发展的延续,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商业地产中长期开发运营缺少金融品种的前提下,是个最好的资金产品循环的一模型,因为住宅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可以支持持有型物业的长期经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综合体地标性、形象性,集聚性和规模性,也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博弈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真正进入商业地产的时代是02年,城市综合体的历程也就不足五年,我们现在已经诞生了中国的主流开发商,像万达、宝龙、华润、中粮地产,包括商业地产转型的二八和七三比例都把城市综合体作为唯一甚至是主要的商业产品模型,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尤其是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到起到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提要:住宅地产的关键词可以用“卖”来概括,而商业地产的关键词是“租”。以购物中心的运营为例,如果企业把购物中心“剁碎”销售,保留一些“最不值钱”的综合超市等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在住宅地产发展低谷期,商业地产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但由于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在盈利模式上的巨大差异,真正能把商业地产做好的企业凤毛麟角。在日前召开的“亚洲购物中心协会2012商业房地产博览会暨中购联中国购物中心国际论坛第十届年会”上,购物中心的发展前景及运营模式成为业界专家的热议话题。 购物中心“卖商铺”模式难成功 “中国能真正把商业地产运作好的企业非常少。”商业地产的产品性质和经营团队的管理、运营方式直接关系着商业地产发展的全部命运。 住宅地产的关键词可以用“卖”来概括,而商业地产的关键词是“租”。以购物中心的运营为例,如果企业把购物中心“剁碎”销售,保留一些“最不值钱”的综合超市等,在以后的商铺布局、规划、管理等方面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国内企业把商铺卖掉后还能运营好的企业几乎没有。

有部分企业把商铺卖掉后进行返租,我们需思考企业为何会有返租这种行为。一是商铺不好卖,二是企业想以高价把商铺卖出。如果企业承诺以8%-10%的高回报率进行返租,那么我们要反问一句,如果回报率可以达到这么高,企业为何不自持而要出售?” “只租不售”是商业地产最基本的规律,如果企业一定要逆势而行,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很小。“有的企业可能坚持以出售商铺回笼资金,但我们必须思考一个企业如果要依靠这种方式‘找钱’,说明它没有运作这个项目的能力和资本。没有能力和资本做这件事,即便前期回笼了资金,在后期运营时还需要更多资金治疗卖铺‘后遗症’。这时他们不仅会面临资金的问题,还有产权、市场、商场定位等问题。”把购物中心拆分销售,势必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完备能力和雄厚资本,那么将一个完整的购物中心割裂出售肯定是不明智、不可取的行为。 购物中心呈“加大”化趋势 作为商业地产的规划、管理和运营者,侯为民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显得更加全面和宏观。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单一地块的量在加大,二是单一地块内商业的规模也在加大。“现在普遍出现一些百万平方米以上体量的盘,商业的体量也达到几十万平方米。”目前他所在的公司也正

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分析

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解析 城市综合体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体量巨大、投资额高、开发周期长。刘总刚刚发言里也说到,现在都是大型综合体的大盘时代已经来临,几十万方是小型综合体,大一点的一两百万方,甚至于数据里面有七百万方甚至更大体量的综合体,应该说这么大的体量的项目,相应的投资额也非常大。从十亿,几十亿,甚至到几百亿的投资,比如说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一百多万方,整个投资额是200多个亿。开发周期长,对于城市综合体或者是商业为主的综合体,短一点的时间四五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要十年的时间。比如说广州泰谷前后十年的时间,把城市综合体完成。这是第一个方面的特点。 第二个方面,土地的集约化、本身综合体的开发强度比较高,在比较小的地块上比较高的容积率比较高的强度来开发。相应也导致综合体的密度比较大。还有它是高科技设施的集成,其实现在的综合体的项目已经不仅仅是水泥加玻璃,这里面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的运用,比如说技术材料、安保,它的机电设备,都是一些最新的技术的应用。 第三个方面,就是城市综合体的物业类型比较多,三种、四种、五六种的物业类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功能,在进一步的走向复合化。现在的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我满足居住、商业服务、办公酒店,往往把很多城市的功能都集合进来,比如说交通枢纽,一些城市的综合体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跟公交站跟地铁,比如说在香港,甚至跟机场大巴、机场的快线都有很好的结合,本身就是交通的枢纽,包括文化演艺的设施,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展览会议的功能,包括大型广场,等等市政的设施也都集合到综合体里面,综合体的功能越来越复合。最后导致整体的运营非常复杂。 我想讲运营内容之前,需要看看综合体这个产品所具备的特点。大家了解了这个综合体的情况之后,发现综合体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产品类型。但我们恰恰看到了,刚刚刘总介绍的,21个重点城市里面,综合体的数量包括增长的速度,包

如何成功运营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精)

如何成功运营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 俞海英 苏州绿原城乡建设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3 摘要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一天天的快速发展, 随之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建社区, 而这些新建的居住区需要大量的配套商业设施, 才能逐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基础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 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就诞生了。通过对我国八个经典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详细考察和认真分析, 在选择区域、功能设置、业态组合和经营形式等重要因素对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整体的开发和经营的影响进行探讨, 最后文章对我国建设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上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愈发转好,城市化的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商业化设施在这良好的时机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有些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建设也有了世界知名的水平。但是随着城市人口增多,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各地不断建设新的居民小区, 这些都需要配套的商业设施。而我国现有的城市社区商业未能跟得上社区的发展, 社区商业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服务单调等造成城市居民的基本消费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也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要大力支持城市社区商业,以达到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基本目标, 同时也是改变城市面貌、增加劳动就业、提升我国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不足和缺憾的解决之道。 一、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才在不断提高,但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还很滞后, 而现在城市人口增加, 更多的小区不断建设, 现有的商业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要有大量新的社区商业才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社区商业综合体也引

《城市综合体开发与运营》

【城市综合体开发与运营】读书报告 简要说明:通过课堂对城市开发的学习,课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背景、发展历程、开发要素以及国内几个典型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心得体会: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为题,写如下报告。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摘要】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房地产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开发悄然兴起。虽然城市综合体开发是以“造成”的方式进行房地产综合开发,改变了传统或住宅或商业的单一开发形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但从多个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的成功案例中,不难预见,城市综合体开发将会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商业地产的逐渐升温,城市综合体开发在一些大中城市正如火如荼。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出现了这种综合了住宅和商业的新型地产开发模式,华润、万达、新世界等知名地产企业也纷纷将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在一些大中城市布局建设。本文对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以及风险控制进行粗浅探析,以期促进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城市综合体市场要素分析 城市综合体一般由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独立商铺、街区、休闲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在国外,城市综合体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商业地产模式。目前的城市综合体按所处位置分为城市成熟中心区、新中心区、卫星城的综合体;按土地性质分为旧城改造、带特定条件的产业园区综合体;按综合体内各物业比例分为以商业为核心的综合体、以商务

为核心的综合体、商业商务双核心综合体、一般住宅综合体;按综合体配套的优势分为地铁概念综合体、CBD概念综合体、产业概念综合体。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城市综合体,都具备以下典型特征,即超大的空间尺度,立体的交通体系,现代的景观设计,智能化的配套设施等。因此,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必须具备特定要素。 1.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强 城市综合体作为集商场、酒店、写字楼、公寓、购物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体,一般建筑规模都在数十万平方米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商业集群要求所在城市经济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相伴生的,城市的经济水平要能够支撑高集约度的商务办公、酒店消费、休闲购物以及高档居住等终端消费,同时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要达到一定指标才能使城市综合体实现良性运营。从目前国内开发城市综合体的城市来看,都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可见,城市综合体与所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要相匹配才具备开发条件。 2.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突出 由于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城市群的聚集效应日益显著,“城市———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为城市空间多中心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各个城市或区域中心对城市综合体的市场需求。作为城市功能集中体现的城市综合体,对区域经济具有标识性、对城市中心具有强化作用。如东莞第一国际,不仅作为东莞CBD 的财富中心,成为东莞城市的象征而且作为华南地区“世界加工厂”的城市定位,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标签。 3.项目选址的要求高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对项目选址的要求非常高,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城市综合体都建在地段优越、交通畅达、商圈繁荣的地方。首先,城市综合体一般选址于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地段或城郊大型居住区,区域内要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其次,城市综合体要求周边交通便利,保证综合体与城市保持快捷的联系,为综合体的商业、办公、居住等各种活动提供四通八达的交通组织;再次,城市综合体要处于城市的主力商圈,其中的大型购物中心需要以城市消费力做支撑,否则购物中心的经营就会存在问题。因此,城市综合体的选址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地段、交通、商圈等因素。 4.开发商要有雄厚实力和操作经验 从建筑规模上看,城市综合体小则二三十万平方米,大则百万平方米左右,而且物业类型主要是管理难度较大的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及高档住宅;从投资周期看,购物中心和酒店通常要长期持有,只有住宅、写字楼可以开发后快速变现。所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

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业运营管理内容及管理手册

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业运营管理内容及管理手册 商业运营管理服务内容 一、商业运营管理服务内容 1、维护良好的整体形象和秩序 2、确保消费者满意 3、使物业保值增值 4、为业主创造最大赢利机会 二、经营管理方面 1、商业项目形象管理 对商业项目进行统一的形象(CIS)策划和管理,以确保商业项目良好的

形象和信誉。 1) 理念设计(MI):发展目标,经营定位、商街理念、广告宣传语等; 2) 行为设计(BI):经营守则、店员仪容仪表、着装规范、礼貌用语、行为规范等; 3) 视觉设计(VI):标准色、店标、店旗、胸牌、包装袋、印刷品、办公用品等。 2、商业卖场现场管理 对商业卖场进行统一、有序、科学的管理、确保良好、美观的销售环境和秩序。 1) 店铺装潢:遵循商业项目自身的统一规定和要求,不得随意装修,应维持本商业项目的整体形象。 2) 货架使用:统一使用较为高档和美观的开架式货架,并按规定摆放。 3) 商品陈列:按规定对商品进行陈列摆放,不得占用过道和乱堆乱放。 4) 店内广告:店内品牌和商品文选宣传、POP等,按规定设计展示、不得乱贴乱挂; 5) 现场促销:促销活动应遵守商业项目的统一规定和要求,不得破

坏商业卖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3、市场营销推广 1) 营销策划:制定商业项目整体营销和竞争策略,制定全年和阶段性的市场推广计划。 2) 宣传促销:对商业项目进行统一、有效的宣传推广,举办整体和主题促销活动。 3) 品牌演绎:传播品牌故事、品牌时尚、举办品牌推广、时装表演、沙龙等活动。 4) 发行《本项目商业会刊》:传播企业文化,传递流行时尚和动人事迹等,并免费赠送给投资业主及经营者和顾客。 5) 实施会员制:对顾客实施钻石、金、银卡会员制,以锁定顾客,提高销售额。 6) 资料库行销:建立顾客资料库,开展资料库直效营销。 4、商业价格管理 1) 实施统一明码叫价。 2)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 3) 不得随意降价促销。

商业综合体的营销策略及应用

商业综合体的营销策略及应用 摘要:消费享受化与业态多样化,引导着商业地产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休闲商业聚集新形态——商业综合体,如北京798艺术区、万达的综合体、上海新天地的时尚聚集、银泰的百货转型、高邮的波司登世贸广场、成都锦里、等等,都成为了代表城市品牌与生活方式的标志区。商业综合体代表着各种休闲需求的实现。无论是文化娱乐、商业办公、商务招待、教育运动、选货购物健体美容,都能够通过“消费功能+模式+商业空间”创新完成。本论文旨在研究商业综合体的概念、发展现状、并以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为例,摸索商业综合体未来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银泰;万达 Th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ercial complex Abstract: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enjoyment of consumption, guide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creation of leisure businessgathering -- commercial complex, such as the Gaoyou World Trade Plaza, Wanda Bosidengcomplex, Yintai department store transformation, Shanghai new world are gathered, ChengduJinli Street, Beijing 798 Art Zone and so on, both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ity brand andlifestyle logo area. The commercial complex represents a variety of leisure demand. Whether it is commercial office,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sports, fitness and beauty business entertainment, selected goods shopping, are available through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mode + commercial space" innovation.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statu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ommercial complex and a second tier city commercial complex, the three or four line of the city as an example, explore the future marketing strategy of commercial complex. Keywords: intime; Wanda Commercial Complex; 1.前言 2014年4月26日,临海银泰城开业。当天客流超过25万人次,当天销售额突破800万,缔造了台州当地商业的传奇,成为目前已开业门店中,开业当天客流量最高的门店。学生在临海银泰城实习8个月,以临海银泰的实际工作经验

二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

二三线都市中小规模都市综合体快速盈利模式与案例解析 主讲人:吴永康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华联商厦副总经理 多年的商业地产经验 服务全国30多个都市100多个项目 扫瞄提示 1、建议扫瞄时,点击文件标题栏的“视图”,对“显示/隐藏”栏的“文档结构图”选框进行勾选,以便快速定位和扫瞄特定章节的内容; 2、该内容仅供参考。 吴永康:今天,有机会跟大伙儿同探讨国内二三线都市商业都市综合体的一些现状、进展和生意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本人40不惑,十六五年的职业生涯,应该蛮多元化。在开发商工作过,做过甲方,也在零售行业从事治理工作多年,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服务方,作为乙方来为在座各位服务的企业进行支持服务,我们如此的团队跟在座专门多建筑设计公司、广告推广

公司等等都有紧密的合作,今天与大伙儿交流起来会比较的直接。 给各位描绘一下二三线都市商业地产或者都市综合体的进展现状以及以后的进展趋势、生意模型,我们开发的一些要点,我们的规划设计一些要点等等,更多的我们希望能够从两个层面来剖析二三线都市大伙儿服务的开发项目的一些点。 一、前言 我们也比较一下专门流行北上广深一些都市综合体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教训,与二三线都市有什么不同。我们更多的从案例分析,来看到二三线都市目前都市综合体进展的瓶颈或者进展的无奈,或者进展的机遇。今天提供的所有二三线都市案例,差不多上我本人亲自操作过的,也是有亲身感受。目的是希望大伙儿通过上午的交流,了解二三线都市都市综合体的进展以后,以及作为开发商或者建筑设计公司,或者商业团队,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线都市与二三线都市是有区不的,专门难简单的把二三线都市的改日认为是北京的今天,有的时候不见得如此,各个地点的人文、文化、价值观等等差不多上不尽相同的。 今天跟各位分享的二三线都市都市综合体的情况,可能更多的适合于北方都市,我看到一些同事来自于湖南或者南方,不是

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

二三线城市中小规模城市综合体快速盈利模式与案例解析 主讲人:吴永康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华联商厦副总经理 多年的商业地产经验 服务全国30多个城市100多个项目 浏览提示 1、建议浏览时,点击文件标题栏的“视图”,对“显示/隐藏”栏的“文档结构图”选框进行勾选,以便快速定位和浏览特定章节的内容; 2、该内容仅供参考。 吴永康: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同探讨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都市综合体的一些现状、发展和生意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本人40不惑,十六五年的职业生涯,应该蛮多元化。在开发商工作过,做过甲方,也在零售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服务方,作为乙方来为在座各位服务的企业进行支持服务,我们这样的团队跟在座很多建筑设计公司、广告推广公司等等都有密切的合作,今天与大家交流起来会比较的直接。 给各位描绘一下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或者都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意模型,我们开发的一些要点,我们的规划设计一些要点等等,更多的我们希望能够从两个层面来剖析二三线城市大家服务的开发项目的一些点。 一、前言 我们也比较一下很流行北上广深一些都市综合体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教训,与二三线城市有什么不同。我们更多的从案例分析,来看到二三线城市目前都市综合体发展的瓶颈或者发展的无奈,或者发展的机遇。今天提供的所有二三线城市案例,都是我本人亲自操作过的,也是有亲身感受。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上午的交流,了解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发展未来,以及作为开发商或者建筑设计公司,或者商业团队,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是有区别的,很难简单的把二三线城市的明天认为是北京的今天,有的时候不见得如此,各个地方的人文、文化、价值观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今天跟各位分享的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情况,可能更多的适合于北方城市,我看到一些同事来自于湖南或者南方,不是说没有借鉴的作用,但是中国太大了,南方和北方差异也非常之大,不见得能

商业综合体案例分析

商业综合体案例研究 CommerCial mall Case studies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 ·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何为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功能框架

·项目所在位置为城市核心区,有人流和消费基础,项目位于城市中心,是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必须具有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 ·必须营造齐备的生活系统·城市必须具备足够的终端消费能力 ·城市综合体要求有优越的地段、交通、商圈配套·开发商须具有雄厚的实力和高素质 ·对开发商配套资源的要求 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筑或建筑组群。 何为城市综合体?

· 新宿区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距银座约6公里,是东京 市内主要繁华区之一,新宿副都心目前建成的商务区总用地 面积为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200多万 平方米。 · 新宿副都心的经济、行政、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云集 于商务区,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零售批发业、服务业成 为新宿的主要行业,人口就业构成已接近东京都中心三区 。 · 东京新宿CBD的中央核心商务区是以新宿站为中心、半径 为7000米的范围内,聚集了160多家银行,新宿已成为日本“ 银行战争”的缩影,是“华尔街”的翻版。 4

城市综合体项目营销模式总结

城市综合体项目销售产品营销模式研究 随着集团开发战略的转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日益成为万达集团开发的核心产品。因城市综合体的独特属性使得其销售产品的营销模式与传统住宅迥然不同,不少新同事在营销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惑,近期集团项目管理中心营销部组织了全集团范围内对综合体项目销售模式的培训和研究。在此,本人依据近年来参与各综合体项目的营销体会,旨在从战术角度,强调营销执行,对当前城市综合体项目中普遍存在的中小户型产品及投资型购买客户的综合营销模式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为了能够比较清晰的剖析问题,本文沿以下的思路进行分析: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我们的产品销售给谁?——我们应该怎样销售? 一、产品解码 项目在营销执行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我们销售的产品到底是什么?这决定了目标客户的定位,推广方式的设计,可以说是整个营销执行乃至战略步骤的基点。透彻理解和定义城市综合体中居住产品和各类型商务产品的独特属性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地段区位、用地性质、政府商业期望、规划条件等多种原因,综合体项目中居住类产品普遍存在高容积率、户型舒适度不够等特点。如果营销人员以传统住宅的思维方式考量问题,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周边项目在借助我们的综合体提升其配套的完整性,又在强调其项目建筑设计舒适度与品质感,结论是我们在为周边其他楼盘做嫁衣。其实一旦跳出思维定式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卖的根本不是传统的住宅小区,其实它是定义为一个全新的物业品类,它不是别墅、不是花园洋房、也不是普通住宅,它是一类称之为城市公寓,是一类城市综合体框架下的全新产品。这种产品的特征就是有别于传统住宅。 从营销角度可以给城市综合体产品这样的定义:我们销售的产品特性不是户型、环境,不是配套交通,而是城市的崭新生活方式。我们享受的是城市生活的奢华便利、是城市生活的舒适繁华,是一种尽享城市核心资源优势的居住和商务模式,具有城市综合体独特的使用体验。而这种物业的持有者,则拥有城市中心区的升值空间,占有不可复制性的稀缺资源,具有更高的投资抗风险能力。就如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公寓,城市综合体成为了货币再生地,这在目前正处于商业高速成长期的中国尤为显著。譬如,北京万达广场,雄踞东长安街CBD核心区,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及经营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及经营模式 (内附最成功案例分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2017年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要讲田园综合体的经营模式。 一、发展背景 发展背景主要是从农业园区的发展阶段来讲,在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下,之前几年的发展方式和园区建设已经不适合了。具体形势包括: 1.对土地政策的严格要求,127号文件明确化; 2.各级政府地产经济疲软,增长乏力; 3.传统产业固化,瓶颈明显出现,

4.有限空间内的升值区间变窄. 基于此,就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最近几年发展起来一种“城市综合体”,就是用综合服务的方式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失效的做法。万达广场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要解决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问题,也要突破面临的以上四种基本局面,综合体就是比较好的模式之一。至于叫农业综合体还是田园综合体还是农业经济综合体,只是角度不同,本质内涵是一样的。 二、概念内涵 田园综合体,是基于物理空间的概念,还有种植、有人口,有服务、还有商业活动;农业综合体是基于产业思维的概念。 作为一个综合体,是多种配套的综合。之前的农场、园区,有几个农场进行聚集了,这是园区的雏形,但只是集合,还没有综合的内涵。

综合应该是有3-5个产业跨链条循环,农业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多个业态互为依托同时并存,具有多种功能的一个聚集区。 三、建设原则 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农业要做三件事,即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和CSA(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且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此外还要融入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而且要附着管理和服务功能,营造新社区。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园区构成景观吸引核心、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依托花卉种植区、中草药种植区、现代农业区、摄影摄像区、玫瑰园、特种养殖区、观赏采摘区垂钓休闲区、接待办公区、枣林(环3面枣林)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体会农业魅力。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模式

现代购物中心的运营管理模式 现代购物中心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之上。统一运营的管理模式特别适用于中国,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购物中心,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最终完全丧失自己的商业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出现多次了,如初期运做失败的杭州涌金广场、广州中旅商业城等等。 统一运营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和统一物管。这其中“统一招商管理”又是后面三个统一工作的基础和起源。这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不仅决定了发展商前期的规划是否成功,而且决定着后期购物中心商业运营的管理能否成功。 经过经营定位、经营品项/服务功能设计、经营规划布局设计、建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设计、招商设计这些阶段后,购物中心就可开始统一招商了。这是开业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能否顺利实现前期设计目标的关键工作;如果招不到合适的经销商,购物中心恐怕就要喝西北风了;即便招到了合适的经销商,开业后仍然要根据经营状况去调整商户继续招商,而且还要对合作商户进行长期的服务和管理。

购物中心通过“统一招商管理”与所有合作商户开始建立并保持一种既对立又融洽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购物中心这种大型商业项目长期成功的保证。所以,统一招商管理的成败是购物中心统一运营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我们先来看看“统一招商管理”的简单定义:按照制定的招商准则,购物中心的商业管理公司严格审核、统一招商,并对所有招来的商户进行统一管理。其实统一招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招商以及对商户如何管理。所以,设计一个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招商管理基本原则,又是“统一招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笔者设计了一个购物中心“统一招商管理的十项基本原则”,希望能对国内购物中心的招商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基本原则:要维护购物中心的产业经营黄金比例。 笔者比较认同零售、餐饮、娱乐52:18:30的这个购物中心产业经营黄金比例;此比例特别适用于超大型综合性的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招商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好这个经营比例。(这个比例当然不是绝对的。)譬如广州天河的正佳广场和上海的虹桥购物乐园就是大致按照这个比例来招商的。笔者看好大致按照这个比例招商的大型购物中心项目。 第二基本原则:要维护购物中心的统一主题形象、统一品牌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