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

吴冲锋应益荣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及其演变过程,归纳出在金融市场

的发展中利用协同效应达到自组织状态应满足的条件,讨论了价格行为

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寻找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办法和确定证

券价格的政策取向提供依据。最后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若干具

体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自组织

1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以证券市场为例,截至2001年7月底,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1070余家,两市的总市值超过46000亿元,我国的证券化率首次超过了50%。交易机制不断改进,处理效率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表现时有不尽人意之处,如价格的有效性差,市场价格不能反映资产价值,甚至相背离。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及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987年的纽约股市大振荡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经济学家在探讨宏观经济因素的同时,认真分析市场微观结构影响价格行为的机理。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使我们迫切地感到金融风险是一个已经在我们身边并随时可能影响我们经济生活的严峻问题。因此,用什么方法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考查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了价格行为和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几个有益的结论。

2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相互接触,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产品自由买卖,沟通资金供应双方的资金融通。它象一个熟练的魔术师,灵巧地调节着少到几十元,多至数百亿资金的投向、流向、流速和结构等。所以人们称金融市场为神奇的经济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各自的经济行为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繁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因此,金融市场是现代生活中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产物。

金融市场历来被人们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人们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

统〔1〕。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以货币形态流量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金融通为主要目的金融市场系统,在市场系统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表现在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融通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运转提供了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资金培植直接影响到要素市场上的资金配置,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表现在金融市场上资金性质的转化直接影响到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金融市场为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供经济杠杆以及赖以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

1999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展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干部学习一些现代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亚洲金融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发端,迅速蔓延至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10月,危机波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香港股市急挫引起全球主要股市的波动。11月,韩国爆发危机,东南亚和东亚立即连锁反应。进入1999年,形式更加恶化,1月伊始,全球股市大跌,亚洲除人民币和港币外,大多数国家、地区货币汇率均再度大跌。5月,印尼危机加深,苏哈托被迫下台。5月27日成了俄罗斯金融市场的黑色星期三,股市开盘后就立即大幅度下跌,过去一直看好的“统一电力系统”的股票下跌15%,“俄罗斯电信公司”的股票下跌13.7%,“俄罗斯储蓄银行”股票更是下跌25%,创历年来下跌幅度之最。8月,港元联系汇率制遭受其创立以来最严重的冲击。9月,美国对冲基金——长期(LTOM)频临破产,拖累欧美一些全球性大银行。与此同时,拉美的巴西等国也发生危机。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使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全球经济会不会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又一次大衰退?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蔓延全球,不仅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宏观经济结构不均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与货币管理失当也息息相关。研究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和运行机制,对如何加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3市场机制

金融市场机制是金融市场五个有机体的“神经系统”。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机制,是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关键。金融市场的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本文主要分析风险价格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找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确定证券价格的政策取向。

3.1证券价格机制

有价证券是一种虚拟的资本,它主要是现实资本的纸制资本,其本身没有价值。因此,证券这种特殊的商品与真正的商品不同。真正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供求只能影响商品价格。证券没有价值,它的价格无法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因而证券的价格有证券的供求决定。金融市场上筹资者根据各自资金需求的特征、各自筹资工具的特征、各自偏好等因素决定发行某一种或几种筹资工具,这就是形成了证券的供给。而投资者则根据各自的偏好,对各种证券未来收益和价格的预期、对市场利率的预期、对各种证券风险特征的估计因素,选择自己满意的证券,从而形成了对证券的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各自内部以及供求双方之间的竞争,决定证券价格水平。当证券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证券价格下降;当证券

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证券价格就上升,从而保证在金融市场上,证券供给可以找到证券需求者,证券需求者也可以找到供给者。证券需求对证券价格的决定作用表明,证券价格机制是金融市场上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和风险机制共同作用的综合反映,是证券市场的“晴雨表”。从另一方面看,证券价格对证券供求具有副作用。在二级市场上,证券价格变动直接影响一级市场上证券发行的价格,进而影响证券的供应量。当证券的实际价格不等于理论价格时,会引起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失衡。只有当金融市场上由理论价格决定的需求量等于证券供给量时,证券市场才处于均衡。

3.2风险机制

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不同于预期的可能性。风险机制就是指风险通过影响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而约束其行为的过程。金融市场上造成风险的因素很多,任何因素的变动都可能造成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风险主要是指: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营业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风险,有一类风险通过投资者对证券的有效组合可以避免,这类风险称作非系统性风险;那些无法避免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所谓有效的证券组合指是所有非系统性风险都通过证券投资多样化消除了,从而使其它证券组合不能在同等风险水平下带来更大的预期收益率,或者在不减少预期的收益率的条件下降低风险水平。

风险机制是金融市场上的“制动器”。例如,当某部门现行的利润高于其它部门,这个部门就可以用较高的利率吸收资金,如果没有风险机制的作用,社会的资金就会纷纷拥向这个部门,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引入风险机制后,各经济立体在考虑是否把资金投入这个部门时,就要对这个部门的未来前景进行预测,当他断定将有大量资金涌入这个部门,从而造成该部门利润回落时,他就不会把资金投入这个部门,从而避免了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对出现过大的震荡。总之,风险机制能够的利益的吸引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经济主体,迫使他们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

3.3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通常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不完全了解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也不可能可靠地预测危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一个前提是,相信政府会设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使他们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然而,不同金融危机的存在增加了预测的复杂性。目前反映危机的主要指标并不能指出金融危机的冲击何时到来。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认真研究金融危机预测基础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不仅要能很好地解释过去的危机,而且要能成功地预测将来的金融危机。价格行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即使最有效益的金融市场也存在信息非对称性。价格波动在总体上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正常波动到市场金融危机状态至少有三种演变的路径。其一,价格的波动具有长期稳定性,即与金融危机状态恒存在一个最短的距离;其二,价格的波动性在演变过程中,会接近到金融危机状态的某个范围内,但很快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其三,价格的波动性在市场某些因素的诱发下,会在某个时刻以突变的形式进入金融危机状态。理论上要求我们根据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价格行为的演变方式,分析第三种情况的发生条件,从而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科学地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管理体制,使我国的金融市场长期按照第一种情况的模式

发展。

3.4自组织

社会科学较为的广泛地应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原理,而他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自组织”现象[3],寻求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换的契机。60年代,以Prigogine 为首的学派创立的“耗散结构”[4]理论—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过程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来形成和维持宏观时空有序结构。70年代,H.Haken教授在探索完全不同的学科所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时,从研究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自身协同作用入手,发现了各种系统在运动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共同规律,建立了“协同学”,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探索一个系统在怎样的条件下可生成“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是指:体系中分子好象受到某种统一的命令,自己组织起来,形成宏观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行动。物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远离平衡态时,非平衡的不可逆过程可以成为形成有序结构不可缺少的因素。Prigogine指出:“在所有层次上不可逆性都是有序的源泉,不可逆性是使有序从混沌中产生的机制”。不可逆性来自不稳定状态并且只能在失稳和稳定的相变中才能萌上出新的结构。“自组织”理论之所以能有广泛应用,就在与它特别强调人们改造世界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探索系统的运动状态在怎样的条件下会由无序向有序转化。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能是在创造条件使系统的运动状态由无序转化为有序,这就要求人们逐步地具有这样的本领,寻求系统的“自组织”。

在金融市场中,如何利用协同效应达到自组织状态呢?我们认为应该满足如下的条件。

(1)必须形成开放系统

开放性是系统发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切生命系统的有序演化都以系统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为先决条件;二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断任何与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必然是走向最无序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股市必须向世界开放,加入到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潮流中。1996年以来,各重要股市已呈现全球化趋势,1986年11月,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多国同业达成协议,成立“国际证券交易所”[2]。此外,自1991年起分隔建立的我国A股和B股市场必然要打通,尽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A股和B股合并的条件不完全成熟,但是,从更长远看,这个市场不会处于半封闭状态,必定会连成一体。

(2)必须远离平衡态

非平衡态是系统离开平衡态所处的状态。只有非平衡态才可能是新的有序结构之源,并且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有序之源。“创新”是金融的一个本质特征。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都是金融市场远离平衡态的源泉之一。金融创新的推动力有:一是金融监管和反监管;二是市场竞争。前者是纵向的而后者是横向,展示了金融市场在时间、空间上呈多维拓展,金融市场沿着创新的方向踏上有序之途。

(3)必须形成非线性机制

如果说非平衡约束是系统有序化的外部源泉,那么非线性机制就是系统变化的

内部有序之源。在弱小约束下,线性特性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非线性的影响受到抑制。随着约束的增大,离开平衡态的距离有序增大,非线性影响逐渐增强,直到取得支配地位。金融市场的发展时时刻刻伴随着风险。发展是硬道理。于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风险就构成了市场变化的内部有序的源泉。在金融市场建立之初,发展与风险同步增大,在市场中起主导地位。当金融市场发展到相当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的巨大风险。这时,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同时协调与发展的关系就成为金融市场面临了重大问题,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

(4)选择适宜的相变参量

协同学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高维的非线性问题归结为用一组维数很低的非线性方程(即序参量方程)来描述。选择适宜的相变量,即找出处于支配地位的变量或模式,这正是协同学支配原理的巨大威力。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众多,运用协同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可只将金融市场的宏观政策市场总量、金融品种、平均价格、交易速度等归结为发展这一总体因素上,而将投机、违规、幕后操作等归结为风险这一总体因素。这两个量就可以认为是研究金融市场的适宜的相变量,通过分析这一对变量的演变模式,找出在这两个变量的相平面上构成自组织的条件,从而对当前的金融市场的政策取向给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4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已有众多文献[4-8]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本节仅就金融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管理略作探讨。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市场逐步走向有序状态,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无疑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如基础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或由于这些市场因素的波动率的变化而引起的衍生产品的非预期变化所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大致可分为远期风险和期权风险两大类。远期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变化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期权风险是指由于期权价格的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必须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建立三个完善的系统:(1)定价系统。该系统能够使经营商对市场所提供的价格进行评估,并且能够分析头寸所带来的利润和损失以及资金组合所存在的潜在风险;(2)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向经营商报告头寸情况,以及在银行的业务帐单上记录利润和损失的情况;(3)衡量系统。该系统能够依据评估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资料,结合历史的市价来评估有关衍生产品的头寸可能出现的损失。证券交易所可针对以上三个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防范风险,使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坚持有序和理性的发展,注重理性投资工具的创新,当前建议考虑以下几点发展措施:

1)积极发展金融工程,在开发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注重开发各种管理金融风险的新技术和新工具。

2)构建金融市场的预警系统。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应该采取一组科学的指标来描述市场风险的临界状态。这一组指标应该是动态简明的,可操作性

要强。

3)健全金融市场的内控机制。应该按照现代金融制度、提高金融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管理制度,严格监督制度,严格奖惩制度,使整个金融系统从以个机构和岗位到每一道步骤和环节,都能够符合金融法律、规章和纪律。

4)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加大金融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跨部门、跨地区的交流力度,并且广招天下英才,充实银行、证券、保险队伍。加强金融市场的各种职能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普遍提高,以适应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

5)在股票市场中,应考虑推出市场指数化投资基金和其它指数投资基金(即各种指数现货投资工具),这是市场理性化的基础。有部署地推出指数衍生产品交易,使市场产生自动抑制价格泡沫的空头力量。

6)培养政府债券交易商和做市商,发展国债投资基金,适当地试用利率衍生品交易,激活国债市场。在利率衍生品交易方面,首先试用场外市场的“远期利率协议(FRA)”的柜台交易(OTC交易),不急于开放集中市场盯市竞价的利率期货(即国债期货)交易,避免价格波动性过大,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

5结论

本文从系统自组织这一视角,分析了金融市场的价格行为及其演变过程,归纳出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利用协同效应达到自组织状态应满足的条件,讨论了价格行为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寻找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办法和确定证券价格的政策取向提供依据。最后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才能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赵磊,郑振龙.我国金融市场与投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周八骏.迈向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李林,应益荣,党新益.无穷远的意义、方向和应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4江涛.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5李辉华,苏慧文.金融风险识别与对策.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6萧灼基.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庞卫亚,罗伯川.亚洲金融市场.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8吴冲锋,王海成,吴文锋.金融工程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OnPriceMechanismandRiskManagement

inFinancialMarket

WUChongfengYingYirong (AetnaSchoolofManage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 Abstract Evolutionprocessofpriceinfinancialmarketisanalyzed.Thecondition saboutfinancialmarketattainsself-organizationbymeansofcooperateeffectdu ringthedevelopmentinfinancialmarketisinduced.Therelationshipbetweenpric ebehaviorandriskmanagementisdiscussed.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policyin

therespectsofriskmanagementinfinancialmarketaswellasdeterminationofstoc kprice.Attheend,Afewconcretesuggestionsaboutriskmanagementinfinancialma rketareputforward.

Keywords FinancialmarketFinancialriskSelf-organization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名词解释 1.接触传染机制:由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 系或业务联系,一是某个经济主体因金融风险遭受巨额损失以至于不能保持其流动性,必然通过资金或业务联系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单个或局部的经济困难可能演变为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2.区域金融协同监管:指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各国金融运作和监管 的配合协调,鼓励区域成员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鼓励国家当局高度重视来自区域监督的信息。 3.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化: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越来越严密,形成了由 金融机构发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 4.金融风险管理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使金融主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 建立最优的投资组合,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无论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一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趋势下,要求金融机构更加注意综合衡量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防范在世界任何地方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 5.银行危机处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众信心,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监管 当局建立了一系列银行危机处理制度,以便将银行可能破产倒闭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金融风险监管体制:是指金融风险监管的职责划分与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 度。

7.关系人贷款:指商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 及其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所发放的贷款,关系人货款容易造成银行贷款失误,形成不良贷款。 8.金融安全网:为了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患于未然,当某个或某些金融 机构发生一些问题时,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其危机向其他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和蔓延,这样的保护体系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金融安全网”(financial safety net)。 9.证券自营业务风险: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其风险来源既 有一般性投资风险,也有机构投资风险,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主要有投资对象风险、交易方式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 10.安全作业区:指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 评价,从而为并购活动设计出的一个可抗衡风险的并购活动区域。 11.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 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 12.保险产品定价:指保险公司根据以往的数据和经验,并且考虑预期经营成本和 预计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利益后对保险费率的厘定,即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 13.信用等级转换率:指借款人本年度的信用等级在一下年度里(该信用级别水 平)发生转换的概率,这个概率可以衡量借款人由于信用等级下降所带来债务价值变动的信用风险。(P250) 14.信用经理人:指摩根依据信用度量值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设计出的以微软 公司视窗95或NT为平台的软件产品,通过这一软件人们可以对信用产品的信用风险进行科学地度量。

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法律风险

农商银行由于其区域性特点及地缘优势,能有效识别本区域内企业的信用风险,加之管理层级较少,在信息传导及决策效率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但农商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抵御信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的过程中,农商银行应积极加强信用风险研究,防范信用违约所引发的法律风险。 同时,部分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相对薄弱,还应积极防范内部管理及交易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风险。 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法律风险归因分析 根据FLP法律风险分类,结合经济周期影响,可以将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分为金融市场业务内部管理的法律风险、金融市场业务诉讼保全的法律风险、交易行为的法律风险及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的法律风险。 此外,还需考虑由宏观经济形势、法律环境等宏观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 综上,对于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来说,产生法律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一)引发法律风险的宏观因素 1.监管环境变化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随着银行投贷联动、市场化债转股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银行混业经营有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去杠杠、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自2017年银监会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监管政策持续升级。 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混业监管格局初步形成,随之资管新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政策相继落地。在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农商银行应积极研判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着力防范监管风险,推动金融市场业务转型发展。 2.司法环境不健全的法律风险 司法环境不健全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因法律法规内在缺陷或执法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

填空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有:(流动性覆盖比率),(流动性比率) 1.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于(2013年6月25日)在香港成立 2.度量操作风险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3.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4.信用价差是考察对象所要求的回报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差额 5.计算VAR,必须确立两个参数(持有期),(置信区间) 6.美国的(FICO)信用分主要用于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 7.KMV 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认为该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 8.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9.我国商业银行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1.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不得低于(25%) 2.根据巴赛尔协议,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操作风险度量三类(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操作风险相关的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外部事件) 5.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6.无风险资产的beta等于(0) 7.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8.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 9.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10.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1)目前我国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最低为(25%)

2)由(目前世界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是(标准普尔)、(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 信用评级公司) 3)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巴塞尔委员会诞生于(1974)年 5)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6)计算var值,必须确定两个参数,(持有期限)和(置信水平) 7)Z积分模型由(爱德华?奥特曼)于1968年提出 8)KMV模型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视为该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 9)Var的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10)度量金融工具(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久期)和(凸性) 1、度量金融衍生品价值时间损耗的指标(敏感度) 2、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3、由资产及市场特性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称为(外生流动性风险) 4、度量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分析法,主要有(流动性指数法),(存款集中法), (财务比率指标法) 5、商业银行ATM故障,属于(操作风险) 6、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 7、操作风险度量三个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8、与操作风险密切相关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和(外部事件) 9、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10、度量金融风险利率风险灵敏度指标(利率敏感性比率)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 管理指引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2016年版)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即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为贷款规模的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最低的为中信银行(),我行为,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

业务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1.流动性风险的引入—北岩银行的破产案例 1997年北岩建筑协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促成了英国北岩银行的创立。2007年,北岩银行已经进入英国按揭提供商的前5名,是英国东北部最大的金融机构,拥有76家分行,主要业务是在零售和批发市场提供房屋抵押贷款,其服务包括提供储蓄账户、存款账户、贷款和住房及财产保险。这家银行在1997~2007年发展迅猛,其发行的部分按揭被通过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子公司Granite进行了证券化。 北岩银行主要依靠出售短期债券来融资。2007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市场风险迅速在欧美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相互传染,银行发现很难再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取代已到期的债券,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不愿意出借资金给那些在按揭业务中涉足太深的银行。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认为北岩银行没有丧失偿债能力,资产足以偿还负债,贷款质量良好,而且表示“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北岩银行不能筹得资金,这给运作带来了严重问题。北岩银行在2007年9月向英格兰银行求救,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向三方监管部门,即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局、以及政府财务部借入了30亿英镑的资金。 然而,央行注资的消息并没有起到安抚储户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北岩银行储户的恐慌,于是9月14日星期五,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现象。数以千计的北岩银行客户排长队提取资金,据估计,从2007年9月12日到9月17日客户提取资金的总量达20亿英镑。9月17日晚,英国财务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将保证北岩银行客户所有存款的安全,这一消息公布后,挤兑现象才逐渐消失。 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北岩银行寻求的紧急救助资金大幅增加。英格兰银行为了告诫其他银行不要承担过多风险,坚持对北岩银行的资金施以惩罚性利率。到2008年2月为止,紧急救助资金的需求以高达250亿英镑,这时英国政府宣布将北岩银行国有化,银行的管理团队也被更换,银行被拆分成北岩公共有限公司和北岩资产管理,之后北岩公共有限公司被维珍集团从英国政府手中收购。 这个案例说明了金融机构存在着融资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是当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现金要求时而产生的,北岩银行的破产说明了流动性问题可以使得一家银行在短时间内陷入崩溃边缘。 该行资本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II的标准。从各项指标来看,该行发展势态良好。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很好,17年以来,其信贷拖欠率低于英国同业水平的一半。在2007年7月以前,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行将面临重大困难。 然而,该行资金来源明显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其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同时其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到了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为了配合其高速发展战略,北岩银行1999年该行实施证券化发展模式,即发行与分销模式,结果是该行过分依赖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越来越容易受到市场崩溃的冲击。北岩银行快速发展的战略以及随后融资模式的大转变为其当日之祸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论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一)

论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一) 摘要:分析了我国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提出了若干防范措施,对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是继农业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变革。90年代中期,全球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货币等,就已超过410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400%;2000年,全球金融资产增加到近800万亿美元。只要世界大多数国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世界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积极推进金融体制的国际接轨,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 1.1宏观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 1.1.1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 这主要体现在国际游资冲击和他国金融危机的波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后,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趁之机的情况。受冲击的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从长远角度来看,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势在必行,这样金融风险也就必然存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过程中货币币值波动,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另一金融风险。货币自由兑换分3个进程: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国内自由兑换。目前,我国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货币国际化的进程。 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对外开放也存在金融风险。中国加入WTO组织在即。WTO成员国要遵循世贸组织通过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各成员国要逐步放开金融服务市场,可以说金融服务的全球竞争已经出现。我国面对世贸组织的要求,也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与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目前已逐步开放保险市场,扩大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初步形成了外资金融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 1.1.2股票市场的金融风险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成倍增长,但上市公司质量欠佳,掺有虚假成份;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甚至联手造假,欺骗投资者;入市主体不理性。这些情况表明,股市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最危险的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其破坏性将大大超过银行信用风险。 1.1.3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金融风险 国际上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资金融通方式更多的是通过直接渠道连接投资者和经营者,而不是借助银行信贷业务。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长期以来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如果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势必造成居民储蓄存款被分流用来购买企业股票。这就容易造成银行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挤兑风险。 1.1.4信用体系的金融风险 我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以重点清理呆帐、坏帐的金融整肃为前提。目前呆、坏帐已经成为信用体系危机的主要表现。企业与银行间的关系,企业、居民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淡漠等问题亟须调整和改变。 1.2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 1.2.1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事实上,我国的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风险上,贷款逾期、发生呆滞、呆帐情况比较严重。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24.71%. 1.2.2利率风险这是一种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即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对市场行情错误预测而发生损失的风险巨大。随着我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本文从狭义金融市场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货币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培育和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近年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物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人民银行通过与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搭配使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缓解商业银行季节性支付清算压力。2007年,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和开展正回购操作当年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1.0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冻结流动性的1/2。 2007年末,中央银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总余额达4.11万亿元。2007年,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44.8万亿元,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0.7万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加35.36万亿元和9.24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场所。 (二)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运行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推动了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国股票市场实现了全流通,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截至2007年末,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股票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元,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007年末,债券市场中债券托管总额达12.33万亿元。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优化了融资结构和资源配置,也拓宽了居民投资渠道,丰富了居民投资品种,为居民提供了股票、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20年最新]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 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 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 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 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 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 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 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 1.52,即金融市场业务 规模为贷款规模的 1.52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2.51),最低的为中信银行( 1.04),我行为XXX,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业务

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 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 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 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 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 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 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 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 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 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 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 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 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 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 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 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管理可

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2016年版)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1.52,即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为贷款规模的1。52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2。51),最低的为中信银行(1。04),我行为XXX,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业务

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管理可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 1小波去噪理论 传统的去噪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线性滤波方法和非线性滤波方法两类。传统去噪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刻画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无法得到信号 的相关性。小波变换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同时表现时域、频域的局部特征,即在低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低 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高频部分具有 较低的频率分辨率和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因此更适合处理非平稳问题。 2实证研究 2.1样本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HS300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在之前的相 关文献中,研究者均选择上证50或上证综指作为我国股市的代表指数 进行研究,这些指数在投资者中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仅仅分别表征了 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而沪深300指数则是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 指数的成分股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多数流通市值。成份 股为市场中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主流投资股票,能 够较好的反映出市场中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因此,本文选用沪深300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区间为2005年4月8日至2014年12月26日,2363个时间维度的观测值,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样本整体数据如 图1所示:通过表1的数据述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且样本的标准差也较大,反映出样本区间 内数据的波动性很大。峰度的值大于3,偏度大于0,样本的呈现出金 融时间序列常有的尖峰厚尾的特征。 2.2研究步骤 2.3实证分析 2.3.1对样本数据进行三重小波分解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三重小波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波分解的低频信息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及其风险防范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了衍生工具的定义及其分类,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重点就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最后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期权;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市场管制放松,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以及受石油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的冲击,使得西方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增加。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对企业资产带来的风险,借助当时金融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显著提高了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经营效率,拓展了公司企业的经营领域,给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及分类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金融衍生工具,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顾名思义是与金融原生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9中定义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工具: (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净投资; (3)在未来的日期进行结算; 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将金融衍生工具描述为:“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衍生品经过衍生再衍生、组合再组合的螺旋式发展,现在种类已经十分繁多。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分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标的物分类可分为:权益衍生品,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指数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另一种是根据合同形式分类可分为: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基本产品的各种组合。 就目前而言,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合同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的衍生产品。 三、金融衍生品的功能 从以上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定义来看,其最大特征是依托一种投资机制来规避资金运作的风险,同时又具有在金融市场上炒作交易、吸收投资者的功能。 具体而言,金融衍生工具的首要功能是规避风险,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是套期保值。 第二个功能是价格发现,金融衍生品市场集中了各方面的参加者,带来了成千上万种关于衍生品基础资产的供求信息和市场预期,通过交易所类似拍卖方式的公开竞价,形成了市场均衡价格。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形成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基础市场的高度相关性,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 第三个功能是套利,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大量具有内在联系的金融产品,一种产品总可以通过其他产品分解组合得到。因此,相关产品的价格应该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某种产品的价格偏离这种数量关系时,总可以低价买进某种产品,高价卖出相关产品,从而获取利润。 第四个功能是投机,投机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利润,只要是在透明公开的条件下进行,投机是有利于促进市场效率的。 四、风险及防范 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使企业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和转移,但衍生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特殊的交易特点又使其成为金融市场风险的新来源。金融衍生品风险主要来自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旦结束后,风险即消失或转化为现实的收益或损失。 (一)风险 衍生产品交易从以下几方面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潜在不稳定性。 1.信用风险。指由于交易对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而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交易对方违约的可能性,二是交易合约隐含的损失(即市场风险)。前者取决于交易对方的资信和履约能力,后者取决于衍生产品的价值变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面对到期的期货期权合约而无力平仓,这对于其交易对手来说,就是遇到了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指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对金融衍生品持有者产生影响的风险。就市场风险来说,一般金融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并没有实质区别。举例来说,一个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如果利率上升,他持有的国债价值就会下降,这种风险就是市场风险;对于金融衍生品,一个看淡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卖出股指期货后,如果股票市场并未如他预测的那样下跌而是继续上涨,他所要承担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 3.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够,不能找到交易对手,将已有资产卖出或买入。这也是一般金融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都存在的一种常见风险。例如,国债持有者担心利率会继续上涨而要卖出国债,尽管报出了基本合理的价格却卖不出,他所面临的这种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系统性金融风险 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正确。心理学中的“乐队车效应”是指在游行中开在前面,载着乐队演奏音乐的汽车,由于音乐使人情绪激昂,就影响着人们跟着参加游行。在股市中表现为,当经济繁荣推动股价上升时,幼稚的投资者开始拥向价格处于高位的股票,促使市场行情飙升。 4.错误。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而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它表示了损失的大小和损失发生概率的大小。 5.A(本题目有错别字,内存,应改为内在) 6.A 7.略。提示:金融风险的定义。 8.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汇率的变动不以任何金融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遍性:每一个具体行业、每一种金融工具、每一个经营机构和每一次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风险、扩张性:美国次贷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入金融海啸、多样性与可变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影响风险的因素变得多而复杂、可管理性:运用恰当手段可套期保值达到避险的目的;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高传染性:由于金融的高度自由化和一体化,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引发欧债危机的导火线、“零”距离化: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相继倒下、强破坏性:由于金融深化,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以及2009年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截至2012年仍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9.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品价格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或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其他形态的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环境风险、关联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产生根源划分:客观金融风险;主观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 10.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为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

金融市场风险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定义 金融市场风险是指基础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的变动而使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二)金融市场风险的特征 金融市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普遍性、扩散性和突发性等特征。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对应于各种不同的经济状况有一系列的可能结果,人们都是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以把握好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对风险程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对将来损失或收益预计的准确性。在分析时常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程度的大小,从而预计投资活动的结果。 2.普遍性 现实世界的变化是永恒普遍的,在用价格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面临的市场瞬息万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的运动,金融市场风险普遍存在,它不可能被消除,只能积极防范和管理。 3.扩散性 金融机构是整个社会金融活动的中介,是多边信用网络上的节点。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原始的信用关系变成相互交织、相互联动的网络。金融活动不是完全独立的,其外部效应广泛存在。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断裂都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其他节点的波动,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局部甚至整体发生动荡和崩溃。 4.突发性 金融市场风险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不一定是立即表现为现实的损失。因此,风险责任人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尽力掩盖风险,期待市场出现转机。加之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掩盖了已经出现的损失和问题,如果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累,最终会以突发的形式表现出来。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 一、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风险源于金融机构的全部经营活动,并对金融机构的最终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上至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下至各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都对风险管理负有责任。这样,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由以下四个层次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的支持部门、业务部门构成,每个部门和组织都具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和报告线路。 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程序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管理决策与实施,风险控制等四个阶段。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识别 就是识别金融机构或一般工商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的类别,并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出初步评估。风险辨识的目的在于全面理解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的暴露状况,以利于确定下一步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显然,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企业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主要通过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的变化表现出来。因此风险识别时,首先应该考察企业现金流产生的主要环节,如投资、融资,生产和经营活动,利润分配等。特别指出的是,对已经列入企业经营计划的项目在分析时也应考虑。其次,进一步针对每一项未来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具体分析可能导致预期现金流发生变动的市场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不同情景导致的预期现金流的变化方向。 (三)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与实施 在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者就要采取措施以减少金融风险暴露,将金融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3197040.html, 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 作者:宋立伟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3期 [提要] 透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分析影响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已成为目前金融行业防范、化解会计风险的首要任务。研究内部控制,对于改善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地设置内控防线,深化会计内控机制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如何加强金融会计内部建设与防范金融会计风险加以讨论。 关键词: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其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运用适合自身情况的自我调节和约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主动规避风险,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金融企业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内控管理起到刹车系统的作用。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好像错综复杂的路况,尤其是做大做强的公司,更必须有良好的刹车系统才能保证稳健高速的行驶,否则越大超强发生风险的可能就越大。 我国央行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规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因而,可以结合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定义为金融企业的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经营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等管理方面的目标、措施和方法、程序的总称,是金融企业的自律行为。 二、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自从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我国第一个有关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行政法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指导原则》以来,我国监管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不少有关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来指导、规范和监管金融企业的内容控制实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金融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金融风险管理资料

金融风险管理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第1章 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解析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您可以了解或掌握: 1. 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 2. 风险的诱因、风险发生时所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 3. 未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监管资本的定义以及上述概念之间、上述概念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4.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风险类型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特性分析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分类 第三节金融市场风险 第四节信用风险 第五节操作风险 第六节流动性风险 第七节其他类型的金融风险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特性分析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1. 风险(Risk)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 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3. 风险度量:方差度量法——即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的未来收益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和幅度。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 (一)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 金融风险的客观性 (三) 金融风险的主观性 (四) 金融风险的叠加性和累积性 (五) 金融风险中的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 三、金融风险的来源分析 1. 未来收益有可能受金融变量变动影响的那部分资产组合的资金头寸称为 风险暴露(Risk Exposure)。 2. 金融风险来源于风险暴露以及影响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金融变量变动的 不确定性。 四、金融风险的经济结果分析 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 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作者:————————————————————————————————日期: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1.流动性风险的引入—北岩银行的破产案例 1997年北岩建筑协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促成了英国北岩银行的创立。2007年,北岩银行已经进入英国按揭提供商的前5名,是英国东北部最大的金融机构,拥有76家分行,主要业务是在零售和批发市场提供房屋抵押贷款,其服务包括提供储蓄账户、存款账户、贷款和住房及财产保险。这家银行在1997~2007年发展迅猛,其发行的部分按揭被通过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子公司Granite进行了证券化。 北岩银行主要依靠出售短期债券来融资。2007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市场风险迅速在欧美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相互传染,银行发现很难再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取代已到期的债券,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不愿意出借资金给那些在按揭业务中涉足太深的银行。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认为北岩银行没有丧失偿债能力,资产足以偿还负债,贷款质量良好,而且表示“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北岩银行不能筹得资金,这给运作带来了严重问题。北岩银行在2007年9月向英格兰银行求救,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向三方监管部门,即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局、以及政府财务部借入了30亿英镑的资金。 然而,央行注资的消息并没有起到安抚储户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北岩银行储户的恐慌,于是9月14日星期五,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现象。数以千计的北岩银行客户排长队提取资金,据估计,从2007年9月12日到9月17日客户提取资金的总量达20亿英镑。9月17日晚,英国财务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将保证北岩银行客户所有存款的安全,这一消息公布后,挤兑现象才逐渐消失。 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北岩银行寻求的紧急救助资金大幅增加。英格兰银行为了告诫其他银行不要承担过多风险,坚持对北岩银行的资金施以惩罚性利率。到2008年2月为止,紧急救助资金的需求以高达250亿英镑,这时英国政府宣布将北岩银行国有化,银行的管理团队也被更换,银行被拆分成北岩公共有限公司和北岩资产管理,之后北岩公共有限公司被维珍集团从英国政府手中收购。 这个案例说明了金融机构存在着融资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是当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现金要求时而产生的,北岩银行的破产说明了流动性问题可以使得一家银行在短时间内陷入崩溃边缘。 该行资本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II的标准。从各项指标来看,该行发展势态良好。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很好,17年以来,其信贷拖欠率低于英国同业水平的一半。在2007年7月以前,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行将面临重大困难。 然而,该行资金来源明显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其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同时其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到了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为了配合其高速发展战略,北岩银行1999年该行实施证券化发展模式,即发行与分销模式,结果是该行过分依赖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越来越容易受到市场崩溃的冲击。北岩银行快速发展的战略以及随后融资模式的大转变为其当日之祸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