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普宁二中高二

期中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方泽斌审题人:温素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

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1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

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图1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

读GPS手机界面图(图2),界面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3~

4题。

3.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的地形区为( )

A.江汉平原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4.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

A.56分钟 B.1小时

C.1小时1分钟 D.1小时5分钟

图2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

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3回答5~6题。

图3

5.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6.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时 B.5时 C.15时 D.20时

下图示意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7~8题。

图4

7.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信风 B.西风

C.台风 D.季风

8.③地日照时数明显多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 B.雨天少

C.气温高 D.海拔高

这是一个赤道上的群岛,它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狱之火”在这里涌动。据此回答9~11题。

9.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

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石英砂岩

10.研究发现群岛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在向东

南方向移动,原因是( )

A.处在海底的扩张地带

B.位于海沟附近

C.处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带

D.大陆漂移造成的图5

11.图6“岩石物质循环图”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能反映科隆群岛所属岩石类型的数字序号是( )

图6

A.1 B.2 C.3 D.4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我国松花江(图7)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12~14题。

12.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A.永吉至吉林段B.松花湖至吉林段

C.松花湖沿岸河段D.蛟河至松花湖段

13.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A.3月~5月 B.7月~9月

C.10月~12月D.12月~次年2月

14.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D.细雨蒙蒙的白天

图7

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读图8,完成15~16题。

图8

15.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地表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