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1.随机选题自测已完成:0(174) 已用时间:0:07:00 / 剩余时间: 0:23:00 自测内容1.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______C____。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___C______。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3.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_____A____。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预后

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____D____。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C___。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6.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___E___。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____B______。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8.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C____。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9. 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E____。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制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都对

10. 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___E____。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

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

E.补充临床观察之不足

11.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____B____。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12. 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1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___C__。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14. 国内目前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为_____E_____。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15. 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__D__ 。

A.高估RR值

B.高估OR值

C.低估RR值

D.低估OR值

E.对结果影响不大

16. 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__B___。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17.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____D______。

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

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

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

18. 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___A_____。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19. 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____E____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b值

E.x2值

20. 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____E__。

A.患者母亲年龄

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

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

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

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

21. 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B

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

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

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

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

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__E__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23. 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___A___。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干预性研究

24.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但与肺癌的联系中,只与肺癌中的鳞状腺癌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这种情况属于__D__。

A.虚假的联系

B.间接的联系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特异性

E.剂量反应关系

25. 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___E___。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26. 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__D___

A.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

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C.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

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

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

27. 以医院为基础的吸烟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错误做法是___B___。A.可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

B.可在病例同一科室中选择对照

C.可在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

D.性别、年龄常起混杂作用,可作为匹配条件

E.对于饮酒与喝茶所起的作用,可做分层分析

28. 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例有吸烟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50个有吸烟史。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吸烟的OR值为__D__。

A.1.0

B.1.5

C.2.0

D.3.0

E.5.0

29.一位医师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儿童和同期住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探索有关产前和围生期新生儿黄疸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属于__B___。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诊断试验

E.临床试验

30. 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时因为病例较难获得,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l:M匹配。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___C___。

A.2

B.3

C.4

D.5

E.6

31. 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请问病例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__A_。

A.80/150

B.20/280

C.20/300

D.(80×280)/(20×70)

E.(80×100)/(70×350)

32. 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请问对照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___C___。

A.80/150

B.20/280

C.20/300

D.(80×280)/(20×70)

E.(80×100)/(70×350)

33. 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请问慢性胃灼热的OR值为 D

A.80/150

B.20/280

C.20/300

D.(80×280)/(20×70)

E.(80×100)/(70×350)

34. 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危险因素调查, 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优越性在于

___E___。

A.适宜进行少见疾病的研究

B.适宜进行慢性疾病的研究

C.暴露与疾病间的时间关系较为明确

D.能直接估计暴露人群的危险性

E.能快速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而制定应急措施

35. 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调查, 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优越性在于__A__。A.适宜进行少见疾病的研究

B.适宜进行慢性疾病的研究

C.暴露与疾病间的时间关系较为明确

D.能直接估计暴露人群的危险性

E.能快速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而制定应急措施

36. 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_C__。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37.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B_。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38. 分层分析可减少__C_。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Berkson's偏倚

E.存活病例偏倚

39. 队列研究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时,应采用以下哪项指标测 B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SMR

E.患病率

40. 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D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偏倚

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41.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点在于___C___。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42. 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请问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__E__。

A.0.05

B.0.75

C.1.0

D.1.5

E.2.0

43. 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__C___。

A.正确

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

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

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44. 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__B__

A.病死率高

B.该病病程长

C.该病病程短

D.暴露时间长

E.多次暴露

45. 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选择哪一种抽样方法更合适?___D____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级抽样

46. 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____A__。

A.选择性偏倚

B.幸存者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E.混杂偏倚

47. 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_B___。A.出生队列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移民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

E.遗传流行病学

48. 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___C___。

A.个例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爆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49. 关于筛检的应用正确的是 A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

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的调查

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

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E.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

50. 关于筛检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___D__。

A.灵敏度高

B.简便、快速

C.经济

D.准确、权威

E.安全

51. 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B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死亡率

E.治愈率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

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

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

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

E.特异度与灵敏度之和等于符合率

53. 关于诊断试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E

A.灵敏度是指新诊断方法检测出的阴性人数中真正病人所占的比例

B.特异度是指在“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人中用新诊断方法检测出的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

C.真实性是指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用新诊断方法检测出的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

D.误诊率是指在新诊断方法检测出的所有阳性人数中,误判为病人的比例E.漏诊率是指在“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用新诊断方法误判为阴性的比例

54.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可采用___B___。

A.平行试验

B.系列试验

C.先平行后系列

D.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E.选择个体变异小的人群

55.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__C____。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

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E.诊断试验的随机误差

56. 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

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

3.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57. 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___C___。

A.灵敏度

B.特异度

C.患病率

D.符合率

E.约登指数

58. 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试验_____A_____。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特异度高

D.特异度低

E.符合率高

59. 有关安慰剂的使用哪项论述不正确? D

A.使用目的是为了排除非特异性效应的干扰

B.安慰剂常用没有任何药理作用的物质

C.可用于研究那些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的疾病作对照

D.安慰剂的外观和剂型与试验药物不同

E.安慰剂和试验药要同步应用

60. 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A.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

B.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小

C.所需样本量与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无关

D.数值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E.1-数值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61. 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B

A.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B.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C.所需样本量与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无关

D.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用单侧检验计算样本量

E.差值d和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大,样本量越小

62. 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B

A.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第I类错误的概率)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B.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C.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越大。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

E.所需样本量与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和无关

63. 在研究抗心律不齐药物的药效时,选择研究对象正确的是 A

A.最好选择近期心律不齐频繁发作的病人

B.最好不要选择近期心律不齐频繁发作的病人

C.可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D.样本量越大,结果越能说明问题

E.病人的年龄和性别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

64. 关于单盲法描述不正确的是___B_____。

A.单盲法简便,容易进行

B.单盲法是指观察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情况

C.单盲法是指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情况

D.单盲法对受试者的健康和安全有利

E.单盲法可以去除来自研究对象的偏倚

65.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C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存分析

D.生态学研究

E.数理研究

66.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原则观察结果的优点? B

A.可克服来自患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B.可克服来自亲属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C.可克服来自医生、护士等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可克服来自研究分析资料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E.可克服实验室人员实验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67. 描述性研究起到揭示现象、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的作用,即 A 。

a. 提出假设

b. 检验假设

c. 证实假设

d. a、b、c都是

e. a、b、c都不是

68. 在揭示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 C

a. 分析性研究

b. 实验性研究

c. 描述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69. 横断面研究是一个时间断面上的研究,所得的疾病频率指标一般是某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 E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死亡率

d. 病死率

e. 患病率

70. 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用于 B 假设。

a. 提出

b. 检验

c. 证实

d. a、b、c都是

e. a、b、c都不是

71. 实验性研究主要是用于 C 假设。

a. 提出

b. 检验

c. 证实

d. a、b、c都是

e. a、b、c都不是

72. 按是否事先设立__B__,可将观察性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a. 试验组

b. 对照组

c. 盲法

d. 观察指标

e. 以上都不对

73.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______B________研究方法。

a. 前瞻性研究

b. 回顾性研究

c. 横断面研究

d. 现况研究

e. 以上都不对

74. 队列研究从是一种_______A_______研究方法。

a. 前瞻性研究

b. 回顾性研究

c. 横断面研究

d. 现况研究

e. 以上都不对

75.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________B______研究方法。

a. 从因到果

b. 从果到因

c. 因果同时研究

d. 以上均对

e. 以上都不对

76. 队列研究是一种_______A_______研究方法。

a. 从因到果

b. 从果到因

c. 因果同时研究

d. 以上均对

e. 以上都不对

77. 第一级预防是_____D_____。

a. 传染病的“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b. 慢性非传染病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c. 合理治疗疾病并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d. 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防控疾病的发生

e. 以上都不对

78. 第三级预防是____C______。

a. 传染病的“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b. 慢性非传染病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c. 合理治疗疾病并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d. 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防控疾病的发生

e. 以上都不对

79. 实验性研究主要包括_____D______等。

a. 临床试验

b. 现场试验

c. 社区干预试验

d. 以上均对

e. 以上都不对

80. 流行病学重要观点(特征)是______E_____。

a. 群体观点与比较观点

b.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c. 多病因观点

d. 概率论观点

e. 以上都对

81. 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_______E____等几个方面。

a. 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

b. 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

c. 探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

d. 揭示疾病的自然史和疾病诊断、防治的效果评价

e. 以上都对

82. 现代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B_____。

a.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 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 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83.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_____E____。

a. 传染病

b. 非传染病

c. 健康问题

d. 原因不明的疾病

e. 一切疾病和健康

84. 下列哪一条是现代医学模式____C____?

a. 生物学医学模式

b.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c.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e. 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医学模式

85. 所谓筛检就是____C____

A.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B.在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发现引起暴发的可能原因

C.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的疾病患者

D.在疾病流行时,对病例发病前所接触的人进行调查,以找出传染源

E.在人群中查找疾病的致病原因

86. 对于某些危险、高度传染的疾病(甲型H1N1流感),选择的诊断试验应具有___B_____

A.特异度高

B.灵敏度高

C.准确度高

D.阳性预测值高

E.阴性预测值高

87. 恶性肿瘤的治疗常B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方法,因此对其诊断所采用的试验应具备下列哪一个特点________

A.敏感度较高 B.特异度较高 C.阳性预测值较高 D.阴性预测值较高E.专家推荐

88.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____A______

A.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89. 下列对似然比的说明哪项正确____E_____

A.提供诊断试验特性的信息

B.稳定性较之敏感度和特异度更好

C.根据结果可以计算患病概率

D.似然比的比值大小代表了诊断试验区分疾病的能力

E.以上都正确

90. 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_____E_____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

91. 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_____C____

A.增加筛检的次数 B.增加筛检的人数

C.选择高危人群 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

E.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

92. 所谓金标准指的是___E___

A.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快速的方法

B.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贵的方法

C.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先进的方法

D.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便宜的方法

E.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93.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___B____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

94. 筛选疾病时,所用试验方法的选择不必考虑_____E_____。

a.经济效益及诊断的正确性

b.灵敏度

c.结果的可靠性

d.特异度

e.先进性

95. 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研究对象必须为______B____。

a.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健康人

b.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而且患有不影响试验结果的病患者

c.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

d.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

e.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96. 在某社区开展的糖尿病普查中,有75%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试验阳性。试问该值所反映的是空腹血糖试验的_____A_____。

a. 灵敏度 b.特异度 c.假阳性率 d.真阴性率 e.一致率

97. 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

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 /85mmHg。这就意味着____B______。

a. 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高

b. 前者的特异度比后者高

c. 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

d. 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

e. 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

98. 以下指标中,具有互补性质的指标是_____A_____。

a.假阳性率和特异度

b.假阳性率和误诊率

c.假阳性率和漏诊率

d.假阳性率和灵敏度

e.假阴性率和误诊率

99. 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

_____B_____。

a. 领先时间偏倚

b. 病程长短偏倚

c. 选择性偏倚

d. 错误分类偏倚

e. 信息偏倚

100. 若甲、乙两人群某病患病率分别为10%和20%,某项筛检试验分别应用于甲、乙

群体,则下述正确的是______D____。

a.甲人群误诊率低于乙人群 b.甲人群漏诊率低于乙人群

c.试验阳性者中假阳性所占比例,甲人群低于乙人群

d.试验阴性者中假阴性所占比例,甲人群低于乙人群

e.甲人群真实性低于乙人群

101. 从2000年-2010年,用某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在这段时间内该病患病率增加了两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到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_____C_____。

a. 灵敏度与假阴性率

b. 特异度与假阴性率

c.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 以上均对

e. 以上都不对

102. 下列那一项方法不宜用来确定某项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_____D_____。

a.流行病学研究确定的危险水平 b.ROC曲线方法

c.均数加减标准差的方法 d.专家的建议 e.百分位数法

103. 用ROC曲线决定最佳临界点,此时_____B_____。

a.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最大和特异度最小

b.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对最优

c.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最大 c.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最小和特异度最大

e.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对最小

104.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E 。

a. 设立对照

b. 随机化分组

c. 重复原则

d. 盲法

e. 随时观察研究对象

105. 临床试验采用盲法观察可以避免 B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失访偏倚

e. 入院率偏倚

106. 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C 。

a. 类实验

b. 社区试验

c. 观察性试验

d. 临床试验

e. 现场试验

107. 应用双盲法是为了避免以下哪两种因素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C 。

a. 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b. 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c. 研究者及被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 研究者及资料分析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 资料分析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108. 随机化分组可使试验组和对照组 D 。

a. 暴露因素均匀分布

b. 暴露因素不均匀分布

c. 干预措施一致

d. 人群特征一致

e. 试验结局出现概率一致

109. 社区试验与分析性研究相比最突出特点是 C 。

a. 以人群的自然暴露状态分组

b. 按照研究因素分组

c. 实施干预措施

d. 随机抽样

e. 前瞻性研究

111. 某广告声称用某种药治疗了200例某病患者,其中190例痊愈,治愈率达95%。此治愈率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所治疗的病例数过少

b. 治愈率太高

c. 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

d. 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

e. 没有设立对照组

112. 进行疗效评价最佳的方法是 E 。

a. 病例对照研究

b. 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前瞻性队列研究

e. 临床试验

113. 研究对象没有认真执行医嘱,按临床试验规定的药物剂量接受治疗,称为C 。

a. 干扰

b. 退出

c. 依从性不好

d. 临床不一致性

e. 向均数回归

114. 影响社区干预试验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d 。

a. 被选择人群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大

b.干预因素实施后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小

c. 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

d. 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小

e. 以上均不正确

115. 对照组发病率与试验组发病率之比是 e 。

a. 率比

b.比之比

c.相对危险度

d. 正确指数

e. 效果指数

116. 由于社区干预试验涉及研究对象很多,因此 d 。

a. 不需要知情同意

b. 需要卫生部门同意或认可

c. 必须对每个研究对象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d. 须在广泛宣传与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征得社区领导同意或认可

e. 只要研究对象自愿参加,无须征得社区领导同意或认可

117. 在以下临床试验采用的效应指标中,哪项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a 。

a. 疼痛

b. 体重

c. 血压

d. 发病率

e. 生存率

118.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 d 。

a. 年龄

b. 性别

c. 目标人群

d. 干预措施

e. 观察指标

119. 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初选择队列组成是____b_____。

a. 具有该病职业史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患该病的人

d. 具有所要调查该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对

120. 前瞻性对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b____。

a.样本含量不同

b. 观察的起止时间不同

c. 研究目的不同

d.研究的疾病种类不同

e.以上都不对

121. 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30岁对他们随访20年。在随访期间,队列为固定队列,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乳腺癌。请问患乳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_____e____。a.0.05 b.0.75 c.1.0 d.1.5 e.2.0

122. 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____a_____。

a.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

c.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d.研究要设立对照组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23. 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_____c____。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信息偏倚 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的材料可信度高 d.队列研究可用于验证病因假设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124. 队列研究的比较组是______b______。

a.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现患率

b.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发病率

c.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患病优势

d.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发病优势

e. 发病人群和非发病人群比较暴露优势

125. 衡量病因危害的强度是_____d_______。

a. 相关系数r

b. χ2值

c. P值 d RR值 e.以上都不是

126. 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30岁对他们随访20年。在随访期间,队列为固定队列,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乳腺癌。请问患乳腺癌的归因危险度%是_______b_____。

a.5% b.25% c.50% d.75% e.80%

127. 不属于队列研究中偏倚的是_______a_____。

a. 入院率偏倚

b. 选择偏倚

c. 信息偏倚

d. 失访偏倚

e. 混杂偏倚

128. 在队列研究中_______d_____。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129. 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__a___

a. 直接证实疾病的因果关系

b. 观察方向由果-因

c. 省时.省力.省钱

d.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e. 属观察性研究

130.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病例组的某暴露史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__b___

a. 暴露是疾病的原因

b.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c. 该病是由于这种暴露引起的

d. 暴露与疾病有因果关系

e. 该病与暴露无联系

131. 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e

a.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

b.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的直接影响的项目,都应列为配对条件

c. 对所研究的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但又不是研究项目的应列为配对条件

d. 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e. 通常年龄和性别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132.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相比优越性体现在_____c_____

a. 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b. 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c. 研究罕见病

d. 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e. 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133. 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具备下列哪种特点___e___

a. 耗资较多

b. 不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 可计算发病率

d. 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 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134.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___c___

a. 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b. 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c. 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d. 影响研究效率

e. 提高研究效率

135. 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应选择哪种病例____b____

a. 现患病例

b. 新发病例

c. 死亡病例

d. 什么样的病例都可以

e.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

136. 为探索新生儿黄疽的病因,某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其妊娠期间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____c___

a. 回顾性队列研究

b. 实验性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横断面调查

137.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3-7.5,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__a__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混杂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流行病重点总结

第一章 流行病学概述(考试可能不考,但可帮助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内容) 1) 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 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㈠描述性研究→产生假设 包括 现况研究、筛检和生态学研究; ㈡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 包括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㈢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设 包括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㈣理论性研究(数理法)→预测疾病 包括 数学模型。 3) 临床流行病学定义 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 方法,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群体特征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进行严格的设计、衡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第二章 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掌握各自用途,了解定义) 一、 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 )k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新病例数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是人群新病例发 生频率的指标。②罹患率(attack rate )是短时间内(日、周、旬、月)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③患病率(prevalence )病程发病率同期的平均人口数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k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分时点和期间两种,时点患病率常用。通常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 )%100?=受检人数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其性质与患病率相似,应用甚为

广泛,是

某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XX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xq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X年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进《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XX—2020年)》的实施,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XX年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宣传核心信息

见附件,宣传短片可从我委网站下载。)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XX —2020年)》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XX 年5月底前将书面和电子版报告(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 联系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处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

知识点总结—流行病

名解 1.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该指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4.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体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可分为现状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 5.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7.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8.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 9.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10.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11.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12.现况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 13.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14.单纯随机抽样: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的重要原则是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15.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16.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17.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方法称整群抽样。 18.多阶段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其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19.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0.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21.累计发病率:如果研究人群的数量较大且比较稳定,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 22.发病密度: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人时为单位计算率,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用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带有瞬间频率性质,与积累发病率相区别而称为发病密度。 23.混杂因素:也称混杂因子或外来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正联系的因素。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国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我区已连续三年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疟疾病例,但由于目前我区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每年都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我区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都是在非洲国家感染的病人。因此,到非洲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

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当地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服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休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9)2016年4.26疟疾日宣传资料

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第九个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2016年4月26日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传疟媒介按蚊 蚊子有许多种,但只有按蚊可传播疟原虫。我们平时在傍晚能见到的叮人或动物的蚊子是按蚊或库蚊,其区别是: 库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平行,翅膀上大多无斑点。 按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呈角度,所有按蚊的翅膀上都有黑、白斑点 疟疾的发作过程

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临床分型主要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上;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但近年来,我国先后出现输入性的恶性疟疾病例,应值得警惕。恶性疟疾的特点是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疟疾的诊断通过临床诊断、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方法。 消除疟疾,从防蚊虫开始。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治疗恶性疟使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流行病学复习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istribution of disease in special population and its determination to control) 定义的诠释: ①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 ②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③工作深度三个范畴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④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⑤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1.基本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是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措施,只观察人群在自然状态下疾病、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 1.描述性研究应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分布理论观察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事件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病因线索或假说,或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 2.分析性研究应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病因假设进行检验或对可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通过比较人为地给予和不给予某因素的两类人群中相关效应的发生率来验证实验因素与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数理法对某些疾病的流行过程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该病发生或流行的主要因素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同时也可用疾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和疾病控制对策与措施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医学特征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资料整理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是揉和了社会学和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和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和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 (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和分析的成分; (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和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 (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和表2。表1中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和核心。表2是按实际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和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和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 (3)生态学研究(相关研究)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7)历史性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疟疾防治宣传的预防知识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 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5~8 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 天伯喹一起治疗。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三大研究的特点 (一)描述性研究 1.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开始时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难以确定等原因,因果推断有局限性,但可作一些初步的比较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二)分析性研究 1队列研究: (1)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研究之前客观存在的。(2)设立了对照组 (3)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在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4)能确证暴露于结局的因果关系:先因后果且能计算结局的发生率,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定因果关系。 2.病例对照研究: ①属于观察法; ②设立对照组; ③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④不能确实证明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实验性研究(前瞻、干预、随机、) 1.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和偏倚。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和预后因素应相似,这点与观察性研究不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不同点。 二.优点与局限性 (一)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 2.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3.广泛探索病因的同时,还可应用与其他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 4.同时研究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广泛探索病因。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局限性 1.不适合于人群中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难以判断,因而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资料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 C,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 可以挽救生命。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 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 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 9.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进 行预防,药物预防是有效的,流行地区的婴儿和孕妇及新进入流行地区的易感者都应采用适当药物预防。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消除蚊子孳生地。居室、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剂或用蚊香驱杀蚊虫。另外,傍晚时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蚊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等都可有效防蚊。 10.怎样防止蚊子叮咬?

流行病学的评价标准

A1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标准 一、真实性 1证据来自何种研究设计类型; 2研究对象是否明确定义,组间可比性如何;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以至于结局得以出现,应答率高低; 4研究结果是否满足病因推断标准。 (1)暴露是否先于结局存在; (2)关联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关联是否具有一致性; (4)关联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5)关联是否具有生物学合理性; (6)关联是否具有可逆性; (7)实验室证据 (8)关联是否具有特异性。 二、重要性 5关联的强度的大小; 6关联强度的精确度高低。 三、适用性 7自己关注的人群与证据中研究对象是否差异性; 8自己关注的人群中该暴露因素的暴露比例。 A2循证医学对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原则一、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真实性 1是否用盲法将诊断性试验与金标准作过独立的对比研究 2诊断性试验是否适当的疾病谱(spectrum) 3诊断性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否会影响到金标准的实施 4若将该诊断性试验应用于另一组病例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真实性 二、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重要性 5通过该诊断性试验能否正确诊断或鉴别该患者有无特定的目标疾病 6是否作了分层似然比的计算 三、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适用性 7该诊断性试验是否能在本单位开展并能进行正确的检测 8我们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合理估算病人的验前概率 9检测后得到的验后概率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病人的处理 A3单个临床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 一、真实性的分析与评价 1.结果是否来自同期随机对照实验; 2.研究对象的随访是否完全,并报告全部结果; 3.随机分组的所有研究对象是否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 4.临床观察是否采用盲法; 5.除研究因素外,组间的其他干预措施是否完全一致; 二、重要性的分析与评价 6.效应强度大小; 7.效应精确大小; 三、适用性的分析与评价 8.自己的患者情况是否与研究证据中的患者情况相似; 9. 自己所在机构是否具备获得该防治措施效果的医疗条件; 10. 自己的患者应用该防治措施后是否利大于弊; 11. 自己的患者对于该防治措施的价值取向与期望。 A4循证医学对预后证据的评价原则 一、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 1被确诊患者的代表性,是否处于疾病病程中统一的起始点(零点) 2是否有足够的随访时间,并随访了全部的病例 3预后因素定义是否明确、因果的时间顺序是否肯定 4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对结局评定是否采用盲法 5若亚组中预后的结果有所不同,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二、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重要性 6是否报道了整个病程预后的结局 7预后估计的精确度怎样,是否用95%CL 报道了预后的结局 三、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适用性 8该证据中研究对象是否与我们的临床病例相似 9该研究结果是否有利于临床决策,是否有

最新-2019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精品

2019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文2019年4月26日是第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我所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小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举行新闻媒体通气会 为提高百姓对于疟疾防控的认知和重视,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 我所于4月23日在省疾控中心举行了新闻媒体通气会,邀请了日报、画报、贵阳晚报、人民广播电台、都市报、商报、黔中早报等7家新闻媒体。 会议由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容自豪主持,中心副主任雷世光参会并作了讲话。 会上地病所负责人向介绍了我省2019年疟疾发病的概况,以及我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进展和2019年任务部署,重点介绍了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和出国人员应注意的相关事宜。 二、开展疟疾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4月25日省疾控中心地病所组织人员参加了黎平县疾控中心开展的疟疾知识现场咨询活动,共向当地居民、学生和农民等发放了疟疾小常识、如何防治疟疾等小册子、宣传页、宣传画等十余种资料共千余份。 今年疟疾防治宣传的核心信息主要有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且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 其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并向出境旅游人员宣传,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 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 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尤其是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须查疟原虫。 通过开展这些群众易懂、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了群众的疟疾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对疟疾的防治有了更清楚地认识,提高了防蚊防疟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参与消除疟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总论 一、感染过程 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感染后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 显性感染――最易识别 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 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 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征分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六、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1、甲肝(H**):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 1、甲、戊型 传播途径:粪-口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四、病原学检查 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 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 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 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病机: 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DIC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四、临床表现 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分期: 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 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 2、低血压休克期:热通病情反而加重 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 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检查: 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流行病学基础理论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 绪论 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应注意,定义中包含着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四个完整的内容。 2.多病因论现代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一的,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只不过在不同疾病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3.群体诊断这是相对于个体诊断而言。流行病学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频率的描述,在人群基础上获得的疾病及健康状况的结论即群体诊断。 4.描述性研究根据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规律,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5.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它是用不同的数字符号代表有关病因、机体与环境的各项因素,然后抽象地用数学模型或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研究,来研究流行病学的规律性,定量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6.暴露也称暴露因素,指接触到或具有某个研究因素。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暴露通常用来代表一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病因与病因推断 1.病因模型是指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或者是表明疾病发生过程的模型。 2.因果联系某一事件的频率或者性质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事件的频率或性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两者呈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又称为继发联系,是指两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是由于两事物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这种联系称为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可以看成是求同法的特例(如等级资料、定量资料)。是指某种因素的出现和消长动态与某种疾病的出现和消长动态同步,可以是提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联系的假说的依据。 5.类推法如果所研究的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清楚的其他疾病的分布特点相似,便可提出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的假说。 6.病因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其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就下降。本考题的要点是流行病学病因定义中的三方面内容:①病因作用机体后所致的结局是发病。②病因是相对频率事件。③还要考虑病因是多种的。 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占人口数的比例。 3.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新发病例的频率。观察的时间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在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中经常使用罹患率描述疾病发生情况。 4.感染率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占人口数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疟疾宣传资料

疟疾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我市本地疟疾已很少,但由于目前我市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安徽、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我市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90%以上是在上述地区感染的病人。因此,到以上地区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乡镇卫生院防保所或各级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复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六、历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口号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使用蚊帐,远离疟疾 预防疟疾,保障健康 全程服药,根治疟疾 消除疟疾,共建和谐 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 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