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内容概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新金融时代,国际银行业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银行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数量之多,斥资之巨,规模之大.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银行并购浪潮,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银行业的"超级巨无霸"式的金融机构.打破了对银行业经营地域的限制和分业管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混合经营,反映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步向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发展趋势.*阐述了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其整合和购并的动因和目标是多元化,购并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做法和建议: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内部整合;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之间的并购;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并购;进行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进行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

一,国内外银行业的购并概况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上金融衍生工具剧

增,使各国银行业经营风险日益増大,竞争趋于白热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呈现出并购的发展趋势.如: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并购案(1996年),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并购案(1996年)以及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并购案(1997年)都曾轰动一时.1998年4月先后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达成合并协议,组成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随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又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与此同时,第一银行又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成为美国第五大银行.1999年8月,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合并后,成为1999年全球资产排名第一的银行.XX年9月大通集团与摩根财团合并.XX年5月花旗银行同墨西哥国民银行合并.据统计,80年代全球的银行并购案只有1000件左右,总金额约500亿美元;而1995年,世界金融业并购案多达4100件,涉及的金额达2500亿美元;1996年,金融业并购案比1995年又增加100多件;1998年,全世界的公司并购价值达2.4万亿美元,银行业在并购交易额中占第一位.从XX年下半年开始,经济衰退,更加促使银行加大并购的力度,以消化风险.今年世界前25位的银行总资产占"thetop1000"的38.7%,比去年同一数据的32.8%有较大幅度增长,更远超过90年代30%这一平均水平.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在排名前25家大银行中,有10家涉及并购,通过上述案例,预示着世界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的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

(一)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全能化

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专业化向全能化(综合性)银行发展.美国是从单一功能银行走向全能式银行的典范.以往美国对商业银行的管制最为严厉,管制的方式包括对银行利率进行限制的《q条例》,限制银行跨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麦克法登法》,以及限制银行经营范围的《格拉斯——斯蒂尔法》等.金融管制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稳定,但它却是以牺牲银行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代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的银行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7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纷纷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美国1999年11月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法案旨在取消商业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混合经营的法律限制,并在事实上允许商业银行进行全能经营.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将这一趋势推向高峰.合并后成立的花旗集团不仅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且还从事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保险等多项业务,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成为类似欧洲全能银行性质的银行.XX年9月大通集团与摩根财团合并.总而言之,凡是客户需要的,商业银行一概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超级市场"或"金融百货公司".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与国外银行存在差距,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大量开办中间业务起步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发展

慢,规模小,收入少,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至8%之间,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品种少,范围窄,科技含量低,主要集中在结算,代收代付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金融衍生业务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间业务很少.在对银行

的优质客户和优质资产的综合化服务水平上与外资银行有差距.

(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规模化

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规模经济的依赖.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普遍认识到,银行的规模对其竞争的成败至关重要.

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巨型合并案不断,超级银行不断产生,大大改变了世界银行业的整体格局.发达国家中,少数大银行

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例如:美国两大金融公司在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公司合并组成花旗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资产总额达7000亿美元.银行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在世界信用卡市场上名列前茅.再如日本的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后,使其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达到优势互补,其国际业务的收益占所有日本银行的国际业务收益的30%.出现了一批超级商业银行,使银行业正向世界范围内集中和垄断,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银行是一种规模效益很强的经济组织.银行规模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安全度越高,在国际化的拓展中更能占据竞争优势.

美国银行业正是抓住了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机遇,加快金融并购,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位,长久地保持主导地位,扩大美国金融业在全球的影响.而

欧洲银行业将在欧元启动的推动下,加快了改革重组,不断扩大银行业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欧美的超级银行将越来越多,银行实力

将会更加强大.所以,以银行并购为主线的新一轮金融竞争,在未

来一段时期内将呈现白热化,全球金融时代的新版图将重新绘定,银行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缺乏竞争力.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榜上有名,但就国外业务而言,其规模较小.同时,我国新建的商业银行规模小,实力有限,既无法与四大国内银行平等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又与当今世界银行业发展趋于超级化,集团化的趋势不相适应,而且如果商业银行之间不能公平竞争,新设商业银行越多,商业银行的体系效率就越低.难以适应21世纪世界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整合,组建大银行;而大银行来自宽松的金融环境,来自竞争,来自银行业的兼并与合并.

(三)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国际化

随着生产与销售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无论是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消费者都希望获得全球化的服务,这在客观上促使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70年代以来这一发展趋

势迅速加强.跨国银行开始大量增设海外分支机构,预计这种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中还将继续.国际大银行海外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银行家》杂志的资料,1998-1999年度排名前十位的全球大银行中,其海外资产所占的比重无一不比上年有明显提高.列居前三位的美国运道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和瑞士银行的海外资产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5.5%,76.6%,76.5%.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刚处于起步阶段,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还普遍缺乏.从总体看,除中国银行外,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少,尚未形成跨国经营规模.

(四)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

在最近10多年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金融业成为技术应用最多,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技术最密集,最先实现了信息化的行业.传统业务(资金调拨,办公与会计等)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使银行能够提供范围更广泛的服务.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在金融体系中广泛应用,使银行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化时代,由最初用于银行内部发展到票据交换和证券交易,再到国际金融交易及信息传递,以及家庭银行服务业.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方向由传统的

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以前,支票的支付与结算完全由银行垄断;现在情况改变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银行与其他机构组成了支付结算服务协会.此后,结算变得更加自动化.各种银行卡(信用卡,记账卡,支票保证卡,智能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技术性能大为提高.atm机,pos机广泛应用,家庭和办公室银行业的生产和发展,使得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与银行计算机联网,客户可以直接在家或办公室接受银行服务.技术创新也导致了大量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大额可转让存单,自动转账服务,等,都很典型.欧洲的网上银行目前所拥有的客户数已达320万之多.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柜台业务,清算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都在实行电子化.但是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多以信息咨询为主,缺少相应的支付手段,而且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多是各自为战,缺小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和技术平台支持,特别在跨区域信息处理和资金支付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五)银行业并购的外部动因

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给国际银行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我国金融服务的开放度已很高.

(六)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20年的改革,银行体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开放竞争的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新的生长点,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并存的局面.

银行体系

截止到XX年6月底,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农村商业银行,761家城市信用社和37261家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185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3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近400亿美元,其中外汇贷款余额近140亿美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80多亿元.

到XX年6月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9.3万亿元人民币,银行机构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利润水平逐年提高.

银行体制多元机构

首先,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适应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发展需要的经济结构.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国有独资形式,其

它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采用股份制形式,其入股资金既有财政资金,也有企业法人资金.我国众多的城乡信用社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有大量的居民个人投资和股份.1996年成立的中国民生

银行,主要是由私营企业法人入股投资.已经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股票买卖成为其股东.

其次,各类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变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曾一度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竞争,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建立了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较小,仍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抗衡,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已有所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打破.XX年6月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0.47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62%;贷款余额7.39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58%.从XX年上半年的存贷款增量来看,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占56%和49%.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竞争在加剧.

3,中外银行格局形成

在一系列稳健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引导下,至XX年6月底,我国境内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达185家,其中外资银行分行153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400亿美元,外资银行发放的外汇贷款占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全部外汇贷款的20%;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33家,在上海和广州,以保费收入计,外资保险的市场份额已升至17%和8%.这显示出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已批准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等6家外资银行办理全面外汇业务,批准比利时联合银行上海分行等4家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使上海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增至27家.外资银行充分发挥熟悉国际市场,业务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重点拓展中间业务,并针对高收入群推出个人金融业务.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的部分优质客户(主要是三资企业)已开始向外资银行转移.3月未,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分别比年初下降0.1亿元和1.1亿元,同比分别多降2.9亿元和1.2亿元;外汇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下降0.1亿美元和1.1亿美元.而同期外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3.9亿元,同比多增20.5亿元;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23.9亿元,同比多增20.5亿元.随着外资银行逐步享受国民待遇,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外资参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外资参股我国金融业的热潮正拉开序幕.

种种迹象显示,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正在酝酿之中.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系列报告会上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将引发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更深层次的市场变化,为应对挑战,中国金融业将认真遵守对外开放的承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汇总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以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地调查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访谈法、抽样问卷调查法、实 地考察法为手段搜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网上搜索、文献查阅等手段搜集第二手资料。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以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执行力、决策力、资源力、整合力)为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框架,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竞争力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扩展。在分析过程中,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分析思路,对每一力都分解成可具体调研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纵观整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找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途径。 4. 本文结构 本文行文由浅入深,从实际资料着手,层层分析,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 展之道。本文行文结构如下:(1)前言部分。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所使用的方法。(2)公司简介及数据分析。首先简单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再以九力模型模型为框架,对所获取的资料的进行深刻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劣势及机遇。(3)结论分析。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并联系我国实际,推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问题。(4)感想与建议。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数据资料分析 1. 调研公司简介 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艺公司)坐落于浙江海宁市观潮胜地盐 官镇开发区,公司西距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50公里,东离国际大都市上海13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东西大道。 新艺公司于90年代初创建,创建时只有几名工人,是个典型的中小家族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有厂房两座,占地2000多亩,现有资产10亿,员工60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公司生产的旋转窄面网缝剃须刀及内藏旋转鼻毛刀现已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产品全部采用进口材料,工艺流程全自动高速冲压,产品质量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资源、人才、品牌、规章制度等各项工作都在发展转型。 2. 九力模型数据分析 (1)九力模型 九力分析模型是一个在企业竞争力“资源观”的观照下对企业内部的静态 属性与其外部的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的工具,借助它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得出全面的认 识。 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市场稳定性、行业地位、受支持程度等)、研发力(研发新产品的时间、技术、人员等的优势)、营销力(营销体系、范围、潜力等)、制造力(产品技术、设备、产房、人员等的整体力量)、产品力(产品外观、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美誉度)、资源力(自然、资金、政府支持、人力等)、决策力(管理人员在决策中的速度和效率)、执行力(信息传达和任务执行的有效程度)、整合力(建立整体形象、整合资源能力)。如图1: 图1 九力模型分析图

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战略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战略的正确性是影响了企业长期的经营绩效。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中,企业应该采取主动积极的战略行动,在经营的每一阶段,集中运用资源,来因应环境的变化,持续地培植未来所需要的竞争实力,才能及时掌握机会,在每一阶段都能有所发挥。 竞争优势是战略上极为重要的一环,而长期的竞争优势通常又建立在组织所拥有的职能上。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设法从现在的运作中,吸收资源及培养能力,以加强自身的条件,然后再以这些新增的能力或条件为基础,去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创新。 而当企业面临营运问题时,更要留意不能将解决方案局限在作业层面上,以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致旷日废时,依然于事无补。其实有些作业层面的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去思考,才能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才能对症下药。 一、战略重点随时代而调整 宝来证券公司(案例1-1)在台湾是经营绩效极好的综合券商。宝来证券公司今天的规模与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针对环境的变化与趋势,及时调整其经营战略的结果。 自1988年成立以来,宝来证券各阶段的战略即随时配合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过程简述如下。1990年,宝来证券公司为了因应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特性),增加了承销部与自营部,从经纪商扩充为

综合券商(在总体战略上的多角化)。1994年起,由于感到必须及早创造产品差异性,于是通过了自行研究,以及与学术界的合作,在台湾政策开发之前,即左手设计发展各种新的金融商品(产品线广度的增加),因此在1997年台湾对金融商品开放以后,得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各种权证(竞争优势时机的掌握)。

近年来,有因为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及投资人消费行为的改变(环境趋势),宝来证券公司结合了关系企业的信息科技能力(协同的发挥),快速发展网络下单业务(借着价值单元的创造以调整渠道政策),使其网络下单业务在台湾业界名列前茅。同时为了因应跨国同业的竞争,以及两岸市场的发展(环境趋势),宝来证券又开始在大陆布局准备设点,并构建全球化的交易平台(地里涵盖范围的扩张)。 宝来证券公司的案例,说明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冲击式持续不断产生的,而企业在战略层面(例如“多角化”、“产品线广度的增加”、“竞争优势----时机的掌握”、“协同的发挥”、“地里涵盖范围的扩张”等)的种种因应措施,就是处理这些环境冲击的最重要手段。 二、能力与战略相互为用 中华汽车公司(案例2-1)是台湾相当成功的一家汽车制造商,目前到大陆发展的情况也十分看好。大陆的市场潜力大(环境前提)是中华汽车公司前往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要成功的进入大陆市场,并且确保自身在产、销、研发等方面能提供足量的附加价值,就必须拥有相当水准的技术能力。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益 (宁波案例分析)20110526 30多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一直处发展和转型中,这无疑也带来了政府服务的不断转变和提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指出的,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总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方法。 区域协同发展中特定区域(四个区域东、中、西、东北)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四大引擎)。这“四大引擎”过去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东北-新中国的长子;西北-大三线的力量;中部-改革的引领着;东部-开放的率先。 (一)分田包干。 (二)出门打工。 (三)返乡创业。 安徽不仅有小岗村为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率先和引领作用,同时在新的发展时期,起到“链接东西”,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 今天,东西南北中进入均衡发展的时期。 一.宁波外向型经济的汇报。

宁波2010经济数据。 全市生产总51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162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4万标箱。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 自营进出口总额829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30.9亿元。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1元。 (一)外向型经济数据。 1.外资情况。 2.外贸情况。 3.外经情况。 4.开发区情况。 1、外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 2、外贸情况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几年来,由农村信用社改组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被赋予了支持“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的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其内部制度和外部政策环境都带有深厚的农村信用社痕迹,面临着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统一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更要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要强化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优化银行的治理行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由监事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使业务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通过制度的有效运作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二、协调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改制不改向”是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走商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其经营业务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积极寻求政策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支农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来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支农业务的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一种自身经营管理和支农业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实现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决策要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为贷款项目提供必要性、安全性、效益性的科学依据;要抓住由原来的多级法人转化为一级法人的有利时机,实现贷款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式管理,同时贷款监督由单项静态监测转向动态全方位监测;要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借贷方式要由信用担保转向质押、抵押担保,用以减少或转嫁风险;要委派业务

浅谈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浅谈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港口计划和垄断模式的破除,竞争局面日趋激烈, 市场营销作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港口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应树立什么样的营销观念,采取怎样的营销方式,只有认真分析现状和未来,找准市场目标,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有备而战,获得主动权。 一、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 港口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不是直接的有形产品,其市场营销发展同产品企业不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产定销。港口生产完全依靠国家货源统一调拨计划来组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计划,提供的是货物运输服务,经营和管理在港口内部进行营销的方式是“守株待兔式”;二是推销阶段。当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过渡,港口运输能力出现供过于求时,港口的经营和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内部生产,而且逐步向外转变,直接面向市场。为满足港口生产的需要,各个港口相继成立了对外经营公司,经营人员四面出击,承揽货源,营销方式是“渔猎式”;三是市场营销阶段。营销与推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本质上的差别:推销考虑的只是如何将自己的服务和作业能力推出去,没有从用户需要出发;而营销则是把中心放在满足货主的需要上,真正设身处地站在货主的角度思考问题。此时的港口市场营销可谓是“养育式”,因此港口企业不仅注重组揽货源,更重要的是对港口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引导货源,培育货源,用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需求,促进货源的增长,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港口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拥有的经营环境不同,采取的营销策略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确定营销策略之前,首先应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 1、市场需求因素。港口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是货物的位移,所以其需求因素是完成进出口贸易的各进出口公司、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性企业、海运公司、轮船公司、货代公司等,它的用户来源于所处的经济腹地。一方面,由于邻近港口的经济腹地基本是重叠的,因此对存在竞争的港口来说,他们的市场需求因素大致是相同的。另一方面,由于港口企业“产品”的派生性,所以受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贸易减少,需求萎缩;经济繁荣, 市场需求膨胀,这种影响要远远强于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东南亚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竞争因素。港口的竞争因素是与其共有经济腹地的其他港口有直接关系的。例如笔者所在的烟台港周边有青岛、大连、天津、秦皇岛、连云港、威海、龙口和烟台市地方港口,可谓竞争对手林立,近年来各港口争相强化各自的竞争势力,竞争手段锋芒毕露。 3、资源因素。就我们烟台港情况来看,一方面地处胶东半岛东端,铁路运距长,同样的运输量,运输成本高;另一方面位于蓝烟铁路支线的末端,该线且是铁路疏运的唯一通道,目前利用率已达到7 0%,所形成的“瓶颈效 应”,使烟台港疏运能力严重受制;其三受泊位吃水限制,大型船舶需过驳进港,增加了装卸费用。 4、内部环境。一是不利因素:外欠款大,冗员多,是制约各港口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受国家紧缩银根的影响,造成费收不及时,拖欠款数额大,资金周转困难,

农商行科技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农商行信息科技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商业银行为加速向现代商业银 行转型步伐的加快,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农村商业银行面 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要为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要迎头赶上现代化银行发展 的潮流,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为进一步提升未来我行的 整体竞争力,根据我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全省农信科技信息化 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本规划。 、、**农商行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以银监部门《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省联社科技科技信息考核的要求为纲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三农”,准确定位我行服务县域经济,立足成为**人自己的银行 的方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保障我行改革与发展,推 动我行业务创新,建立现代化银行经营、服务、管理和监督的技 术保障体系与决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我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把握业务发展与科技建设之间 的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使信息化建设与我行改革发展相适应,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我行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从组织与制度

上保证业务和科技的协调发展。 2、坚持创新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要深入实施IT治理战略,把加快新业务系统、新金融服务机具推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 为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开发与推广、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原始性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3、坚持安全运营原则。以银监部门《商业银行科技信息风险管理指引》和省联社关于防范科技风险的要求为指导思想,要加 大安全风险评估、科技信息内外部审计和监控指标体系建设力度,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提供安全、稳定的银行服务。 、、、、主要目标 **农商行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为:逐步完善现代 信息科技体系,实现业务品种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和金融监管现代化,建立满足我行发展需要的科 学的制度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业务 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得到全面,在全省科技工作考核中名次明显 提高。 二、**农商行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强科技治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对科技信息组织、科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以服务为导向、面向业务、分工明确、协作紧密、运作高效,满足我行改革和业务发展要求,适应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发展步伐,合乎监管要求的信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内容摘要:从企业的全局出发并着眼于未来实施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战略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并实现长期发展的整体性谋略,如何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取得竞争胜利和实现成功管理的关键。本文主要评述了有关企业战略管理近期最新发展起来的各种理论学派和学术观点,试图从理论层面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给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管理理论观点发展趋势 战略原是军事术语。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 Strategos ,其含义是 “将军”,意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 在我国,战略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因 此,战略的本义是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 企业战略将战略的思想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

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的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企业战略的思想是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至今为止,企业战略管理仍然是管理学整体理论中一门比较新的学科。 早期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约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首次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认为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都必须考虑战略因素并提出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战略明确用于企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62年,美国管理学家阿尔福来德?D截德勒出版《战略与结构》一书,他将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 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此目标而对企业重要资源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SWOT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SWOT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导方向,各省将经营情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日趋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产权、公司治理和竞争对象都与前身农村信用社完全不同,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区域内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进行有效的体制建设和机制转换,如何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各家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为何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 虽然国家一再推出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显然并没有构建垄断的意图,邮储银行的建立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恢复可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已使得各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制定一个相对稳固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愈来愈狭小的市场优势。对于先天不足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本身已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乐观: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发展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一级法人,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小于其他商业银行,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和效率影响较大。二是银行业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成立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在陆续进驻,使其所在城市的金融企业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一个飞跃,同时各家金融企业都在调整目标市场定位,转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将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空间和方式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商业银行都是从过去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过来的,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将不再享受免征所得税政策,将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从经典的营销学理论而言,SWOT分析是一个普遍运用且科学性较强的分析工具。这种分析工具通过对公司企业的内部情况: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以矩阵的形式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分析与定位,并制定相应战略。因此,从金融市场形势与营销学定位分析理论,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既有科学性,也有必要性。综合二者,进行SWOT分析,可以说实际操作意义较强,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二、对农村信用社的SWOT分析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明确的是自身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从而规划出可实施性强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战略规划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产业及市场基本状况可用五种竞争力量关系图进行分析,是供应者重要还是购买者、替代品、潜在的进入者、行业内部竞争更为重要,要做好分析判断。同时对行业内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如企业整体反应速度、战略规划及管理能力、价值链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等。 从竞争角度看,发展战略规划对于企业有以下重要意义: 1、由于企业确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可以使企业的各级人员都能够知晓企业的共同目标,进而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需求,从而使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整合更具有目的性和原则性,进而可以保持组织机构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匹配性,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3、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一定时期内各城市、各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规划,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各项目组织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进而可以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4、由于企业明确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竞争者和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使企业可以从容地应对机遇的诱惑和市场变化,有利于企业改进决策方法,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如何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结构,以更好地实施发展战略规划,这和企业的资源密切相关。要在企业中找到可用的资源,建立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就是如何调度资源,使企业具有很强的能力。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为组织配备人才;建立核心竞争力和竞争能力;调整组织结构与工作效果。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组织架构与职能调整、组织分工、岗位职责描述、汇报关系、考核方式建议、人员编制等。通过组织结构确定对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协调、合作。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职能性结构、地域型组织结构、事业部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 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咨询,我们能将您经常思考的诸多“战略思想碎片”串起来,能帮助您的企业进一步明晰以下问题: 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既有的开发经验是什么? 公司的劣势是什么,发展瓶颈是什么? 未来一定时期内,适宜、可行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为了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是什么? 为了获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公司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 当然,许多具体问题也在“必须回答”之列,比如: 是不是“走出去”,如何“走出去”? 是不是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如何改制? 是不是将上市提上日程,如何实现上市? 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就是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转变为行动,实现企业的愿景和预期的目标。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需要对组织进行调整,另外在战略实施中还需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怎么样通过预算,将资源更好地分配给关键部门,实现战略。对于所有需要的战略举措项目,通过项目利益、项目所需资源与能力、项目风险、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等4个方面的分析,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8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北京的外向型经济是主动双向开放的国际化经济。作为首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体现,重在发挥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性作用;重在开拓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发展水平,带动全市发展;重在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市场竞争,增强国际比较优势、获取国际比较利益;重在运用国际经贸通行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维护合理合法权益。 一、首都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格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和“十一五”规划期,北京市外向型经济长足发展,有力地发挥了开放带动作用。 ——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在我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的同时,首都经济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10年与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比,我国货物贸易增长143倍,年均递增16.8%,比世界高9.3个百分点;与1982年比,服务贸易增长64倍,年均递增29.8%,比世界高21.5个百分点;与1985年比,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3倍,年均递增17.3%,比世界高3.0个百分点;与1978年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8倍,年均递增15.8%,比世界高9.1个百分点。

2010年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2000年比,我国货物贸易年均递增22.6%,比世界高14.1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22.5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年均递增20.5%,比世界高7.0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20.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递增11.2%,比世界高5.0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1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7%,比世界高7.1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16.5个百分点。 与1983年比,北京货物贸易增长8.9倍,年均递增8.8%,比世界高1.3个百分点;与1997年比,北京服务贸易增长4.2倍,年均递增14.7%,比世界高6.4个百分点;与1986年比,北京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4.5倍,年均递增18.1%,比世界高3.7个百分点;与1978年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3%,比世界高9.6个百分点。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递增率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率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 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2000年比,北京货物贸易年均递增22.3%,比世界高1.3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17.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年均递增21.7%,比世界高6.4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21.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递增11.1%,比世界高3.7个百分点,比加入世贸组织前高10.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

论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论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论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文章标题:论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摘要: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营销战略是服从于并受企业战略指导和约束的一个子战略,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案例表明,市场营销战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生死存亡,更加影响着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改变,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地位逐渐突显出来。 关键词:企业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现代关系 引言 根据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90以上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就是制定战略规划。可见,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了“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又是制定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在企业战略中,市场营销战略占据了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与之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 1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传统关系 1.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的谋划。企业战略对企业利润实现有着最重大影响,抓企业经营就必须抓好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的,企业战略在本质上是保障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途径和手段。 企业战略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果丰硕,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无论是从钱德勒(1962年)提出“结构追随战略”,到著名的SWOT模型。还是迈克尔·波特(1980年)提出的产业竞争五力模型和一般竞争战略等,他们都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战略的核心就是要获取竞争优势,并在产业结构中合理定位。普哈德(1990年)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将战略研究重点由外部环境分析转移到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上。詹姆斯莫尔(1996年)提出企业生态系统的论点,并使战略联盟成为研究热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战略管理观点和方法,企业应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XX省经济的发展格局一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在XX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 社会已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但还需要政府继续给予有力扶持, 特别是在融资、人才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消除发展障碍, 培育竞争力。企业自身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 确定企业发展战略, 推动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为向大企业发展积蓄力量。同时, 中小企业还必须十分重视发展策略问题。 一、权变制胜出奇以绝- 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孙子曰:“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 正者, 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 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中小企业固然要让有市场的常规产品形成规模,筑牢原有的营销网络, 唱好自己的拿手戏。 但是, 市场风云变幻, 况且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往往差异性不大, 又在同一市场内抢吃同一个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 固步自封不创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汤的, 不是坐以待毙, 就是被拖垮。

因此, 必须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学会度势控变,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权变来制胜。要设立研发机构,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获得产品技术上的提高, 不断推出市场需求、款式新颖的新产品, 采取别出心裁、出人意外的新举措, 开拓新兴的、有潜力的新市场。 当然,“正”与“奇”是相对的、辩证的关系, 一件产品最先研发出来时为“奇”, 待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后则变为“正”, 就需要用更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使“正”又转化为“奇”。 中小企业只有充分运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 不断创新, 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发展壮大。 二、扬长避短乘势而行- 善于运用聚焦策略 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 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 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企业, 形不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 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 坚持“有所不为而后 有为”的原则, 运用市场聚焦策略, 扬长避短, 把有限的 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 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 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 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 要乘势而

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8年10月

目录 一、发展愿景 (5) 二、假设条件 (5) 三、战略举措 (6) (一)经营特色化 (6) 1、“新三农”金融战略 (6) (1)优化渠道,立体化覆盖 (6) (2)丰富产品,差异化发展 (7) (3)加强指导,倾斜化考核 (7) (4)整合资源,多样化对接 (7) 2、大众金融战略 (7) (1)推进物理网点二次转型 (7) (2)加快中间业务发展速度 (8) (3)打造财富管理体系品牌 (8) (4)推动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 (8) (5)做好客户分级营销管理 (9) (6)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9) 3、“商行+投行”金融战略 (10) (1)树立“投贷联动”服务思维 (10) (2)打造专业金融服务团队 (10) (3)加大特色产品创新力度 (10) (4)坚持分类指导特色经营 (10) (5)强化考核机制引领发展 (11) 4、大资管金融战略 (11) (1)建立客户营销维护机制 (11) (2)保持投资策略稳健科学 (11) (3)搭建专营事业部门 (12)

(5)打造高素质业务团队 (12) 5、多元化金融战略 (12) (1)制定多元化实施路线图 (12) (2)强化业务联动能力建设 (13) (3)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13) 6、金融互联网战略 (13) (1)加强行业研判和整体谋划布局 (13) (2)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14) (3)加快互联网产品创新 (14) (4)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手段 (14) (二)管理精细化 (14) 1、内控强化战略 (14) (1)制度建设 (14) (2)柜面运营 (15) (3)财务管理 (15) (4)审计稽核 (15) (5)安全保卫 (16) 2、风险管理战略 (16) (1)规划资本管理 (16) (2)实施新资本协议 (16) (3)信用风险管理 (16) (4)操作风险管理 (17) (5)市场风险管理 (17) (6)流动性风险管理 (17) (7)声誉风险管理 (18) 3、科技引领战略 (18) (1)持续深化数据治理 (18) (2)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18)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意义是由企业发展战略特征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具有一个本质特征和四个一般特征:一个本质特征是发展性,四个一般特征是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和计谋性。既然企业发展战略有五个特征,那么它的意义也就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谋划企业发展的意义 1、为了使企业发生较大变化 什么是“企业发展”?我认为:企业发展是企业的前进性本质变化。首先是有变化,企业没有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发展”。企业有变化也不一定是发展。变化有两种:一种量变,另一种是质变。企业发展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当然,也不能把企业的任何质变都称为“发展”。质变也有两种:一种是前进性质变,另一种是后退性质变。只有前进性质变才能被称为“发展”;后退性质变不是“发展”,而是“蜕化”。谋划企业发展就是为了使企业发生前进性本质变化。这是一种大变化。显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发生大变化。 2、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关系就像部队建设与打仗的关系。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部队也不能天天研究怎么打仗,同时也要研究怎么发展。如果不发展,再好的战略战术也会落空。企业发展与竞争的关系还像拳击训练与比赛的关系。拳击教练也没有只重视上场比赛的,而是非常重视平时的拳击训练,其中包括耐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如果不通过训练提高综合素质,那么在比赛场上恐怕连一分钟都站不住。 企业也不能只重视竞争而不重视发展。如果不很好地谋划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不很好地谋划企业综合素质提高问题,那么竞争战略再高明也很难保证竞争胜利,即便一时胜利了,很快也会败下阵来。 应该强调指出:迄今为止,重视竞争战略、重视营销战略而忽视发展战略的企业仍然是很多的,这是一个重大缺陷。要知道光研究怎样竞争、怎样营销,无论如何是不能保持企业优胜地位的。要想使企业保持优胜地位,必须认真谋划企业发展。 二、谋划企业整体发展的意义 1、企业的整体性问题 企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构成的整体。局部有局部性的问题,整体有整体性的问题。整体性问题不是局部性问题之合。这就是说,不是把一个一个的局部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导方向各省将经营情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日趋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产权、公司治理和竞争对象都与前身农村信用社完全不同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区域内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进行有效的体制建设和机制转换如何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各家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为何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 虽然国家一再推出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显然并没有构建垄 断的意图邮储银行的建立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恢复可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已使得各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制定一个相对稳固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愈来愈狭小的市场优势。对于先天不足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本身已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乐观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发展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一级法人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小于其他商业银行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和效率影响较大。 二是银行业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成立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在陆续进驻使其所在城市的金融企业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一个飞跃同时各家金融企业都在调整目标市场定位转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将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空间和方式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商业银行都是从过去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过来的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将不再享受免征所得税政策将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从经典的营销学理论而言SWOT分析是一个普遍运用且科学性较强的分析工具。这种分析工具通过对公司企业的内部情况优势Strengths、劣势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战略规划被广泛 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各种策划和持续不断进行的各种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活动,就是战略规划。换角度而言,商业银行战略规划就是将银行的发展愿景和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规划方法,形成商业银行经营方向的具体指导目标,并通过在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协作,在商业银行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战略行动纲领。 一、商业银行战略与战略规划 商业银行的战略是一系列事关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它们完全或极大程度 上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的大多数行动和决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 被确定就不会被轻易改变。商业银行的战略是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银行对战略规划的需求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战略规划不是“科学方法对商业银行决策的应用”,它是思想、分析、想象和判断的应用。它是责任而不是技术,战略规划的目标在于将商业银行引向未来。战略的制定者企图的是创新和改变商业银行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战略规划只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让谁去做,如果商业银

行想要占领某个目标市场领域,就应具备服务客户所需的产品创新能力、渠道和销售能力,能够提供目标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非常重要的一点,战略规划不是消除风险的企图,它甚至也不是一种使风险最小化的企图。这样的一种企图只能导致不合理的和无限的风险,甚至造成某些灾难。现有的经济手段只有通过更大的不确定性,即更大的风险,才能提供更大的经济成果。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承担风险,尤其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是其应该承担的风险,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任何 成功的战略规划其结果必须是提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因为这是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有效途径。但是,为了提高这项能力,商业银行必须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必须能够在各种承担风险的行动路线中,合理地加以选择,而不是以预感、传闻或经验为依据而投入不确定性之中。 二、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的制定 商业银行战略规划是本行战略愿景的体现 和细化,是对将来的展望。商业银行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就是为了指导全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市场竞争决策,确定在哪些目标市场竞争及如何进行竞争,对规划期间的财务指标和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提供一种理念,引导决策者运用思想、分析和判断等进行决策。战略

对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思考

对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思考 导读: 对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思考 李卫良 近年来,我市的外向型经济(特指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下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加剧以及引进外资的限制性因素增加等的背景下,引发了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种种认识上的误解,直接地影响了外向型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下面笔者就目前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对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自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得以进入了一个难得的高速发展期,年均外贸出口增速达25%以上,直接利用外资稳定在每年6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企业的境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至今各国(包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争相争取的境外重要投资者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对外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及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并有望在今年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贸易国与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在全球经济产业链中确立了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地位,目前在中低档消费品制造业中已形成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的增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在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自身的比较优势所至。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员工的素质大多比较平均,适合于大规模的集体劳动;由于经济上的欠发达,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大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大量守纪律和有一定技能的廉价劳动力存在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许多国外企业纷纷把加工制造的环节设在了中国,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独特的“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状况,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55%以上,其产生的顺差(也即加工增值部分)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当前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优势,维持这种局面也将会有一个较长的时期,顺差的减少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以及我国在土地、环保等方面的使用治理成本相对低下,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制造业领域(目前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70%以上),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能的急剧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仍低于GDP与工业经济的增长水平,增加的产能很难通过提高内需来予以吸收,只能纷纷拥向国际市场,使国际市场上的供给量急剧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多,这种现象也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 为了抑制顺差的快速增加,努力维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中国政府在宏观上采取了调整出口退税率,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积极鼓励和扩大进口,限制部分加工贸易项目的批准等措施促进外贸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总的调控目标是限制“两高一资”(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鼓励企业通过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品牌而不仅仅是价格的手段来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些措施的出台是为更好更快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一些人则片面理解为目前我国出口太多,国家不支持出口,要打压出口,出口对经济增长无利,引进外资没什么好处等等,给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力。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几年来,由农村信用社改组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被赋予了支持“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的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其内部制度和外部政策环境都带有深厚的农村信用社痕迹,面临着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统一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更要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要强化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优化银行的治理行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由监事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

使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制度的有效运作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二、协调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改制不改向”是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走商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其经营业务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积极寻求政策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支农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来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支农业务的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一种自身经营管理和支农业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实现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决策要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为贷款项目提供必要性、安全性、效益性的科学依据;要抓住由原来的多级法人转化为一级法人的有利时机,实现贷款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式管理,同时贷款监督由单项静态监测转向动态全方位监测;要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借贷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