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

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

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

意识障碍分级

通常临床将意识障碍分为五级: (1)嗜睡(somnolence):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仍存在,但巳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尚稳定。抑制达到皮层下。 (5)深昏迷:是指患者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均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也消失。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抑制水平达到脑干。 答:我国目前医学和法律上,还是以呼吸、心跳停止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脑死亡还没有引入临床或司法实践。不过,学术界一直在建议采用脑死亡。根据有关消息,卫生部也正在进行相关标准的研讨 脑死亡的概念,是指全脑(包括小脑、脑干)功能不可逆中止所引起的死亡。通常情况下,由于心、肺、脑三个重要生命器官相互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任何一个器官不可复性的严重损伤和功能障碍,必然会影响其他两个以及人体所有器官组织的机能,最终导致死亡。但是,在现代医学技术条件下,已能有效地使许多原来临床上检查心跳停止,已被看做死亡了的人又得以复活;同时,随着人工呼吸机等的发展,能使不可逆性严重脑损伤的人(已经不能复活),长时间(数年、数十年)地保持心跳、血压和呼吸而不“死”。脑死亡的概念,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最早于1968年由美国哈佛医学院一个由医师、神学家和律师等组成的关于脑死亡的特别委员会提出来的 目前,脑死亡的标准已经有几十种方案,并没有一个方案得到广泛公认。下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哈佛标准”:。 1、脑昏迷不可逆转。对刺激完全无反应,即使最疼痛(压眶)刺激也引不出反应。 2、无自主呼吸。观察1小时,撤去人工呼吸机3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3、无反射。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转动患者头部或向其耳内灌注冰水也无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 (一)有关的名词术语 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则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则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1.语言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 (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 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 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 语”。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 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 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 一、概述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是一组非特殊原因导致的没有明显脑损 害的言语和语言障碍,其非言语智商水平往往在正常范围内,主要表现为说话延迟,言语理解和(或)表达困难,语音不清晰,或者言语流畅性障碍。临床上分为发育性语音障碍、发育性言语流畅性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后者又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理解和表达混合性语言障碍、实用性语言障碍三种类型。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美国报道2~3.5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患病率为13.5%~17.5%;4~7岁儿童语言障碍患病率为7.4%~9.4%。国内报道,语言发育迟缓在24~29个月男童、女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6.2%和15.2%,30~35个月男童、女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和2.6%;4~6 岁儿童发育性语音障碍患病率为2.14%;4~6岁儿童口吃患病率为0.63%,7~9岁儿童为1.19%。部分重度的语言障碍往往导致儿童学龄期后发生学习障碍,甚至影响终身的语言能力。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生物学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和围生期损害等因素。虽然目前未

发现患者大脑有明显的结构异常,但是一些证据支持患儿存在脑发育障碍,如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儿童,言语任务的脑诱发电位检查显示与语言有关的中枢存在功能障碍,部分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存在轻度异常,高频范围听力可能受损。患者存在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家族史,围生期高危因素也明显多于一般儿童。因此,该类障碍被认为与遗传因素和导致脑损害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引起听觉传入、记忆、整合、理解的功能不足有关。后天语言环境不良、现代电子产品占据儿童语言交流的时间也可能对语言障碍的发展起到部分促进作用。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方面的临床表现。 1.发音障碍 说话时发音错误,包括语音错误、替代、遗漏或不清楚,并且与年龄、语言水平不相符,导致他人难以听懂其说话。 2.言语流畅性障碍 说话时出现持续、频繁的语言节奏异常,包括言语中断,词或音节重复、拖拉延长。 3.语言表达障碍 自幼语言表达落后,包括开口说话延迟,语言表达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简短,语言表达逻辑错误,语言叙述能力低下,导致沟通困难。 4.语言理解障碍 自幼语言理解落后,从最开始的对词汇、短语、句子的理解困难,到后期对交流对话、叙述事件和故事的理解出现困难。 5.实用性语言障碍

(完整版)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 一、分类 关于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国内学者一般采取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把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合并,统称为言语障碍(或交往障碍),而后再分为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口吃和语言障碍四大类;另一种是把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分开,前者再分为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口吃三大类,后者分为失语症和语言发展迟缓两大类。在这里,我们采用后一种分类方法。下面简要地介绍各类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一)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又称为发音障碍,指的是发音器官在发某个或是某些元音音位、辅音音位或是声调音位的语音时发生异常。 构音障碍是最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下四种: 1、增音即增加不应该有的音素。例如,将“三”san 发成sang;将“害怕”发成“haipia”。 2、遗漏说话时漏掉了某些或某个应该有的音素。例如,将“剪刀”发成jian ao,漏掉了“d”这个音素;将“月亮”发成yue yang,亮的发音中漏掉了”l“这个因素。 3、歪曲把一个音位发成该语音系统中没有的音位

而出现走音现象。 4、替换把一个音位发成该语音系统中的另一个音位,例如,把“电视”发成“tian shi”,“d”被“t”所替换。 构音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解剖、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和环境方面的原因。能引起构音障碍的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唇裂、腭裂、舌系带短、上下齿咬合不良、软腭麻痹、发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语音分辨能力差、发音器官的运动觉障碍、听觉记忆广度过窄、发育迟缓、情绪障碍等。另外,如果在音位习得阶段,儿童处在不利于习得正确发音的语言环境中,也容易引起构音障碍。 (二)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是指说话的音高、音量或是音质出现异常。 1、音高异常即说话的频率过高或是过低,声音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等不相符。例如,一个成年男性仍像一年级小学生那样用很尖的声音说话就会被认为不正常。而一个女性用很低的嗓音说话,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如果说哈的音调平直而单调,缺少起伏变化,这种情况也属于音高异常。 造成声音过高的原因之一是因职业需要不得不提高嗓音,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另一种原因是有些男孩没有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和体会,我们把意识障碍和昏迷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范围的大小,思维内容和脑干反射分成下述几类。一、意识模糊(cloudiness)往往突然发生,意识轻度不清晰,表现为迷罔、茫然,为时短暂。醒后定向力、注意力、思维内容均无变化。但情感反应强烈,如哭泣、躁动等。常见于车祸引起的脑振荡或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二、啫睡状态(somnolent state)意识较不清晰,整天睡,唤醒后定向力仍完整,意识范围不缩小,但注意力不集中,如不继续对答,又重新陷入睡眠状态。思维内容开始减少。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或器质性脑病的早期。三、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意识不清晰,主要表现为意识范围的缩小。也就是说,患者可以感知较大范围的事物,但对其中的细节感知模糊,好像在黄昏时看物体,只能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定向力常有障碍,思维内容也有变化,可出现片断的错觉、幻觉。情感变化多,可高亢,可深沉,也可缄默不语。此状态往往突然中止,醒后仅保留部分记忆。常见于癔病发作时。四、混浊状态(confusing state)或称精神错乱状态(psycho-derangement),意识严重不清晰。定向力和自知力均差。思维凌乱,出现幻觉和被害妄想。神情紧张、不安、恐惧,有时尖叫。症状波动较大,时轻时重,持续时间也较长。可恶化成浅昏迷状态,也可减轻成嗜睡状态。常见于中毒性或代谢性脑病。 五、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意识严重不清晰。定向力差,自知力有时相对较好。注意力涣散。思维内容变化多,常有丰富的错幻觉,而以错视为主,常形象逼真,因此恐惧、外逃或伤人。急性谵妄状态多见于高热或中毒,如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慢性谵妄状态多见于酒精中毒。在美国,未达到昏迷的意识障碍常通称为谵妄状态,很少细分为混浊状态、精神错乱状态或谵妄状态等。六、昏睡状态(sopor state)或称浅昏迷状态(slight coma),意识严重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任何主动反应,仅在疼痛刺激时才有防御反应。有时会发出含混不清的、无目的的喊叫。无任何思维内容。整天闭目似睡眠状。反射无何变化,咳嗽、吞咽、喷嚏、角膜等脑干反射均存在。七、昏迷状态(coma)意识严重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防御反应。无思维内容。不喊叫。吞咽和咳嗽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往往出现病理反射。八、深昏迷状态(deep coma)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一切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脑干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有时病理反射也消失。个别病人出现去大脑或去皮层发作。九、木僵状态(stupor state)指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患者意识不清楚,但整天整夜睁眼不闭,不食、不饮、不排尿、不解便、不睡眠,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突出,如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心跳不规则、呼吸紊乱、尿便潴留或失禁等。有时称为睁眼昏迷、去大脑状态或植物人。常见于弥散性脑病的后遗症。除了上述几种意识障碍的类型外,还有些特殊的意识障碍,如动作不能性缄默(akinetic mutism)和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等。两者临床表现和木僵状态相似,但均保留部分意识或完全清醒,只是不能表达而已。

意识障碍分级

意识障碍分级 意识: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 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 一)、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昏迷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主动作很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此时生命体征已有改变。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二)、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2、谵妄:是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患者对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

意识状态分类

意识障碍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 嗜睡——轻度意识障碍 昏睡——中度意识障碍 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

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等全部消失。病理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意识内容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精神错乱朦胧状态

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性障碍,一半以上的学龄前期语言障碍将持续至学龄期,并导致学习障碍和伴发心理和社会行为异常。 那么对于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否也存在差异呢? 一般来讲,言语障碍是指个体的言语或说话异于常人,使说话内容受损害,既妨碍个体间的交流,又造成自己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构音、发声和语流方面的障碍。语言障碍则是指个体表现出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称,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言语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1)构音障碍 在构音过程中,发音器官的位置、方式、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致发出的语音产生错误,并影响到对方对说话内容的理解,称为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可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性障碍两类。器质性构音障碍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异常,如裂腭、神经功能缺失等。 2)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又称为发声障碍、声音异常、嗓音障碍,即声音发生异常,通常表现为: ①不恰当的音调(太高、太低、单调、缺乏变化)。 ②音量太高或太低,有些儿童说话太轻,甚至可能完全没声音;有些儿童则是持续地大声 说话。 ③音质问题,如声音沙哑、尖锐、有呼吸声等。 造成声音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个体咽喉部疾病(声带疾病-急性、慢性咽喉炎、声带结节、声带息肉),也可能是个体的心理因素、性格、精神刺激导致,尤其是不正确的发声习惯造成。 3)语流障碍 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节、词语、句子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 语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育迟缓和失语症。 1)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语言技能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造成儿童语言迟缓的原因通常有脑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发声器官机能障碍、情绪困扰、环境剥夺等。

言语语言病理学

言语语言病理学 内容简介 “言语语言病理学”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以各类人群的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为研究对象的。“言语语言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语言学和儿童发展、康复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习者通过临床实践运用这些理论。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使读者基本了解特殊人群、特别是特殊儿童常见的言语语言问题,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言语语言评估和矫治训练方法,为言语语言障碍者矫治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言语语言病理学”是融语言学、医学、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为此我们在编写中尽力反映相关学科在本学科中的运用,同时尽量呈现本学科已有研究成果。本书由三个部分十二章构成。本书是在“言语语言病理学”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言语语言病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言语、语言和沟通 第三节语言障碍、言语障碍和交流障碍 第二章汉语言基础理论 第一节汉语语音 第二节汉语词汇 第三节汉语语法 第三章正常儿童语言发展 第一节语言发展理论 第二节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四章构音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构音障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 第三节构音障碍的评估 第四节构音障碍的矫正与训练 第五章嗓音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嗓音障碍的评估 第三节嗓音障碍的预防与矫正 第六章口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吃的评估 第三节口吃的矫正与训练 第七章语言发展迟缓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语言发展迟垦的评估 第三节语言发展迟缓儿童的语言干预

第八章失语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失语症的评估 第三节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 第四节儿童失语症 第九章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三节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语言矫正 第十章听觉障碍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二节听障儿童的听力训练 第三节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训练 第十一章弱智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弱智儿童的言语言障碍表现 第二节弱智儿童的言语语言练 第十二章唇腭裂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唇腭裂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三节唇腭裂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与矫正

儿童语言障碍论述分析

(一)定义: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有效手段,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复 杂的运动,把想到的和感觉到的事情,由社会公认和符号来表达,这就形成了语言。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理解力、表达力) 书面语言(阅读能力、书写能力) 手势语言(手势、表情、姿势)。 (二)语言及言语概念的区别 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型为物资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形成的体系,也就是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 2、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实际活动过程,是口语交流的机械部份,也就是说语的能力。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则主要研究言语现象。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而语言又是在人类的言语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语言形成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半球一侧,称为优势半球, 其中感觉性中枢(听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双区);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8、9区), 阅读中枢位于角回(39区)。 听性语言中枢:位于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对别人的 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44及45区,紧靠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又称Broca氏回。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此处受损,病人与发音有关的肌肉 虽未瘫痪,却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8、9区),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 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意识障碍分类

意识障碍分类 意识是指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意识的内容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因引起的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部位的损害或功能抑制,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表现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临床常通过病人的言语反应、对针刺的痛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较嗜睡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唤或较强烈的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3)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

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中昏迷:对外界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5)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 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表现为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2)谵安:是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病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与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引起谵安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血管病脑外伤及代谢性脑病等。高热中毒、酸碱平衡紊乱营养缺乏等也可导致。 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丧失。病人对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或存咽动作,

小儿语言障碍的的评定与康复

小儿语言障碍的的评定与康复 发表时间:2009-08-01 发表者:刘振寰 (访问人次:2890) 1. 儿童语言障碍的评价与诊断 1.1 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特点 1.1.1 失语症(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1.1.2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1.1.3 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指由于听力障碍引致的语言障碍。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可以称为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不经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1.1.4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1.1.5 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1.1.6 口吃(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确切原因不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 1.1.7 发声障碍(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及神经的功能失调。 1.1.8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1.2 评价方法 1.2.1 听力检查:可选择听觉行为反应检查(BOA)、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COR)、配景 听力检查(PS)、游戏听力检查(PA)、听力计检查法、听觉诱发脑干反应检查(ABR)。 1.2.2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适用于2.5岁-18岁。 1.2.3 伊得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TPA):适用于3岁-8岁11个月。 1.2.4 贝莉婴儿发育量表-智力量表:适用于0-3岁儿童。 1.2.5 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适用于6-16岁,为智力检查,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个部分。 1.2.6 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岁-6.5岁。

意识障碍的评定量表

意识障碍的评定量表 严重脑损伤患者度过急性阶段进入病情稳定的恢复阶段后,多数患者进入VS。此时对病情评估相对于急性期而言,要求比较全面,并且尽量能够反应预后及转归。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美国Edison的JFK医学中心New Jersey神经科学研究所的Giacino和Johnson康复研究所的Kalmar、Whyte等于2004年发表的JFK 昏迷恢复量表的修改版。早在1991年Giacino等就制定了CRS。它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及唤醒水平等6方面。最低得分代表反射性活动,最高则代表认知行为。CRS 为欧美广泛使用,其有效性经多篇报道证实,可以用以判断预后和指导康复。由于使用者的意见反馈及Aspen工作组对MCS概念及诊断标准的提出并适应与VS的鉴别需要,2004年提出了现行的修改版CRS-R。CRS-R从0到23分,对原量表进行了较大修改,增加了敏感度高、区分神经行为变化好的条目,对部分条目重新命名,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的条目。CRS-R更能适合鉴别MCS与VS,满足诊断与康复治疗的需要。 Wessex head injury matrix (WHIM):于2000年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康复研究部的Shiel、Horn及剑桥的Wilson等根据之前的大宗昏迷患者自发行为或对刺激产生反应行为的时间观察所制定。145个行为表现分成交流、注意、社会行为、专注、视觉知晓、认知等6个亚量表,然后排列成62个条目。这62个条目按顺序分等级排列。在昏迷的恢复过程中,根据观察排在最前面的条目应该首先出现,故能够检测患者细微的变化。临床应用表明:WHIM 较之GCS、GLS等能够反应VS和MCS患者的变化,而后两者往往分数固定不变。尤其对MCS 患者更加敏感。需要指出的是,WHIM中的条目顺序并非绝对不变,某些患者可能出现先后次序的不同。 Sensory modality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SMART):SMART是由伦敦皇家神经残疾医院设计的一个用于评价和治疗的工具。从1988年以来历经不断完善,用以评估VS和MCS成人患者的觉醒程度及功能性交流能力。是目前唯一可用的专门设计提供系列感觉模式来鉴定VS患者的意识状况的工具。通过SMART的内容广泛的评定发现有43-45%的患者误诊为VS。SMART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5种感觉以及唤醒度、运动、功能性交流等模块。通过标准化的评价指导能够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证明他们的能力。SMART还通过家庭、朋友、护理者地加入,密切记录患者对日常刺激的最佳反应。SMART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部分。非正式部分包括生活史问卷、评定前告知、评定告知。正式部分包括行为观察评定、感觉评定(8个感觉程序)、感觉治疗。一般采取最多3周的评估、8周治疗、3周再评估的方式进行,既可评估又可以治疗,熟练者评估一次需要30-40分钟。整个过程包括评定前的信息收集、正式评估、评定回顾、感觉治疗程序、再评定、治疗回顾等等8个连续的阶段。SMART需要经过培训和授权才能使用。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scale (DOCS):最早于1991-1992年间形成于美国Edward Hines退伍军人医院。1995年正式定为现名并经反复测试和修改。与CRS、WNSSP等不同,DOCS量表评定神经行为的整体性水平,包括基础观察、社会知识、味觉和吞咽、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定向、功能性物体运用等,从而区分患者的意识状态为正常、昏迷、VS、MCS。该量表细致而面广,灵敏度高,特别针对VS和MCS,可用于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但需接受专门培训。 Western neuro sensory stimulation profile (WNSSP):于1989年由Ansell、Keenan 等发表。通过唤醒、注意、听觉、视觉理解与追踪、物体使用、交流等6个亚量表33个条目来评估昏迷后患者的状态。 Coma near coma scale (CNC):于2000年由Rappaport对其之前DRS量表进行扩展而成。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疼痛刺激、执行命令、言语、逃避反应等方面,每个项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七章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一节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述 一、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言语和语言是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一种符合系 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属于社会现象。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与他人进行交往或者独立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属于个体现象。言语活动过程包括感受和表达两个方面, 听别人讲话和看书面文 字是言语的感受活动过程,自己说话和写字是言语的表达活动过程。 二、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念 言语障碍是指理解或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缺陷,不能正常进行语言交往活动。语言障碍是指个体具有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称。在日常生活中,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常被统称为言语和语言障碍,或者是语言障碍。 第二节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类型 一、言语障碍的类型 言语障碍一般分为发音障碍、声音障碍、言语流畅性障碍三类。 (一)发音障碍 又称构音障碍,是指发音的部位和方法不正确导致声母、韵母、语调的语音发音错误。常见的情况有:

2.音的省略。 3.音的添加。 4.音的歪曲。 5.声调异常。 (二)声音障碍是指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共鸣方面有异常现象。常见的情况有: 1.音质异常。发音中有呼吸声、沙哑、假声带发音、尖声、颤抖声等。 2.音调异常。习惯性音调过低或过高,音调范围太窄等。 3.音量异常。说话声音太小或太大。 4.共鸣异常。如鼻音过重或不足。 (三)言语流畅性障碍 是指说话的节律异常,如口吃现象,将某个音或某些音节不适当 地重复、延长、停顿。 二、语言障碍的类型语言障碍的分类不太一致,有的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失语症两类,有的只包括语言发展迟缓一种类型。 (一)儿童语言发展迟缓 与同龄儿童比较,儿童语言与发展迟缓包括语言发生的时间晚,发展的速度慢,发展的程度低三种情况。其表现有: 1.语意障碍。 2.语法障碍。 3.语用障碍。

儿童语言障碍与语言评估

161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年(第17卷)第3期刘雪曼,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主任, 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兼职助理教授。美国言语语言及听力协会(ASHA)认证的言语和语言病理医师(MS/CCC- SLP)、听力医师(AuD/CCC-A),美国听力学家协会(AAA)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 交流健康联盟(CCCH)董事会主席。专长于儿童语言障碍评估诊断、康复及临床 研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家庭干预机构THERAPY 2000建立听力筛查、诊 断及综合性语言评估和康复等诊疗部门,主持该机构与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合作的临床科研工作。带领团队研发了“梦想儿童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 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及“梦想婴幼儿语言沟通测评”(DREAM-IT)工具, 根据美国研究生儿童语言障碍课程与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共同设计了美国培 声儿童语言障碍临床专业资格培训。参与撰写《爸妈带我学说话——儿童语言 发展家长指导手册》,卫健委“十三五”听力言语康复专业的高校教材《语言康复学》。2012年被聘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海外顾问,2017年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杂志第十五届海外编辑委员,2019年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儿童语言门诊规范化建设协作组海外指导专家。 1 儿童语言障碍与其它相关发育障碍或精神发 育疾病 语言障碍是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之一,是指儿童的 语言理解或表达大幅度地低于同龄儿童语言水平[1]。语 言障碍儿童通常在词汇、语法和/或叙事方面严重落后 于同龄儿童。他们在说话时平均句长较短、词汇缺乏、叙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9.03.001儿童语言障碍与语言评估 刘雪曼1, 2LIU Xue-man Lucy 事关键成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局、人物心理等)缺失。儿童语言障碍可以分为语言理解障碍(receptive language impairment)、语言表达障碍(expressive language impairment)及语言理解表达混合型障碍(mixed expressive and receptive language 作者单位:1 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 达拉斯 75234 2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达拉斯 75234 作者简介:刘雪曼 博士 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儿童语言障碍和相关发育障碍的语言评估和康复 通讯作者:刘雪曼,E-mail:lucy.liu@https://www.360docs.net/doc/a813923259.html, 【摘要】语言问题是常见的儿童发育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儿童语言障碍与其他相关发育障碍的定义、症状、评估、鉴别诊断和循证干预。基于中国的医疗环境,讨论了以鉴别诊断和早期循证干预为目的、以跨专业实践团队相互合作为背景的综合性评估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评估;儿童发育障碍;鉴别诊断;循证干预;迟语 【Abstract 】Language problems are one of the key symptoms for many common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finition, symptoms, prevalence, assessmen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of child language disorder with other relat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early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m collaborating with one another in view of China’s uniqu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ild language disorder ;Child language assessment ;Chil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Late talking An Overview of Child Language Disorders and Assessments

脑卒中后言语和语言障碍康复问题

脑 卒 中 后 言 语 和 语 言 障 碍 康 复作者:李光耀 问班级:09康复治疗学一班 题学号:0912250115

脑卒中后言语和语言障碍康复问题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语言障碍的护理、肢体功能的锻炼、心理干预以及家庭ADL 训练的近况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锻炼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方法对多例脑卒中致语言障碍病人进行系统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其语言功能,评估标准提高2度者定为明显好转,评估标准提高1度者为好转,并进行比较。 结果大多数运动性失语患者和感觉性失语患者明显好转,但,完全性失语患者疗效较差,仍有多例患者未见好转。 结论开展各种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训练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一些研究[1]表明,一组15~50岁的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率达65%,另一作者观察到脑血管意外后7d内发生失语者高达30%以上,病后3周内存活患者有20%发生失语,另有9%不能确定,病后6个月内仍有13%患者失语,这表明失语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 言语和语言治疗是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价、治疗和研究[2],其中言语、语言又各有含义。言语(speech)为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为使口语发音表达清晰,需要相应的神经肌肉活动。言语障碍可由咽下困难(Dysphagia)、构音障碍(Dysarthria)及发音困难(Dysphonia)等因素所致。语言(Language)是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它包括用符号表达和对符号的接受能力,符号包括口头和书面的符号(文字),还应包括姿势语言(如手势、哑语)。而中风所致言语、语言障碍除上述因素外,还可以由运用障碍(Dyspraxia)、诵读困难(Dyslexia)和书写困难(Dysgraphia)等因素造成。我们在下文中分几部分进行综述。 1 言语和语言障碍分类 1.1 构音障碍(Dysarthria)由损伤了控制言语肌肉的神经所致,(如:唇、舌、颚、面颊等)肌肉功能丧失以致言语声含糊,不易听懂,有时患者还会有吞咽,进食困难。临床上分为痉挛型、弛缓型、运动(过强或过弱)型,运动失调型和混合型。其中痉挛型、运动型与混合型构音障碍多见[3]。 1.2 失语症(Ahasia)也称言语困难(Dysphasia),是一种语言障碍,可引起理解、言语、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的损害,语言功能可有或轻或重的损害,多数人保留无意识言语,目前国外较通用的失语症分类方法有Besonwv类和Schnell分类法。 Besonwv分类:在1988年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灶部位提出失语症分类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混合性经皮质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和完全性失语7种类型,未包括早期曾提出过的皮质下失语和命名性失语。1993年高素荣[4]曾提出失语症分类中命名障碍(Anomia)是常见症状,没有命名障碍难以诊断为失语症,

言语和语言障碍也是病

言语和语言障碍也是病 儿童期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育慢,表现为不说话、说话迟和语句短、词汇量少,我们称之为语言发育迟缓;另一方面是能说但说不清,虽有语言表达,但往往发音不清,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也影响学习,称之为言语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 表现特点 儿童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水平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语言表达障碍,已过了说话年龄仍不会说话或到了2岁只会讲单字,4~5岁还不能用句子表达;二是口语理解障碍,1岁半~2岁仍对口语理解困难,不能遵从指令;三是交流障碍,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包括接受他人的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起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环境的脱离及特定的特异性障碍等。 病因筛查 首先要排除孩子是否有?力障碍。语言的学习必须以听觉输入的信息作为模板,如果孩子听不到声音或听不清,都会影响语言的正常发育。故对于语言发育延迟的孩子要特

别注意其听力反应能力,可在安静房间里在孩子的背后给予声音刺激,看孩子是否有反应。如没有反应或反应明显迟钝,应高度警惕听力障碍可能,需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听力测试检查。 其次,需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语言是智力发育的外在表现,如果说智力发育是埋在土里的根,语言就是长在外面的苗,只有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语言发育才能得到保障。智力发育可以从观察孩子的模仿、手操作等方面了解,如1岁半的孩子应该会拇、食指对捏取物,会模仿戴帽穿鞋,如果各项反应都迟钝,建议到医院进行专项的智力评估检测。 再次,需关注孩子的社会互动交往能力,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如果存在明显沟通交流障碍,孩子语言发育往往会受影响。有些孩子我行我素,喊不应、叫不停,对玩具物品特别专注入迷,却对他人行为毫不关注,缺少与人的对视眼神交流。建议及时带这样的孩子到专科医院就诊,考虑孤独症谱系障碍可能。 另外,家庭的带养环境对孩子影响也很大,如长时间让孩子看电视,孩子缺乏与家长之间的语言互动沟通;或家里的带养人过多,对孩子过度呵护,孩子不需语言表达就能满足各种需求,语言发育也会受影响。 训练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