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知识介绍

营养学基础知识介绍

218.19.115.* 1楼

营养学基础知识介绍

★营养学基础知识

★十大营养食品

★蛋白质粉

★蛋白质-生命的载体

★钙

★锌

★铁

★维生素C

★维生素E

纽崔莱营养品介绍

★纽崔莱产品特点以及适合人群

影视

★安利简介(2.7M)

★纽崔莱蛋白质粉(6.1M)

★纽崔莱蛋白质粉(6.1M)

★纽崔莱维生素C(1.2M)

★纽崔莱维生素B族(1.4M)

套餐推荐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欢迎来电咨询,电话:021-******* 7

儿童套餐

★儿童蛋白质粉

★儿童钙镁片

★儿童铁质片

白领套餐

★成人蛋白质粉

★维生素B(抗疲劳,抗熬夜、保肝)

★维生素C(美白皮肤,防感冒)

★维生素E(抗氧化,保青春)

★钙镁片(针对腰酸背痛,浑身无力)

老年套餐

★成人蛋白质粉

★维生素B(抗疲劳,抗熬夜、保肝)

★深海鲑鱼油(清理血管)

★钙镁片(针对腰酸背痛,浑身无力)

减肥套餐

★成人蛋白质粉

★维生素B(抗疲劳,抗熬夜、保肝)

★维生素C(美白皮肤,防感冒)

★钙镁片(针对腰酸背痛,浑身无力)

★果蔬纤维片(大量喝水)

考生套餐

★成人蛋白质粉

★维生素B(抗疲劳,抗熬夜、保肝)

★银杏健忆片

哮喘、鼻炎套餐

★?胡萝卜素

★维生素C(美白皮肤,防感冒)

★维生素E(抗氧化,保青春)

便秘套餐

★果蔬纤维片(大量喝水)

★成人蛋白质粉

★维生素B

常见病症安利纽崔莱营养品调理配方

以下的配方不是药方,但可以通过营养来调节身体机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除特别食用时间外,其他均随餐食用

【减肥】【胃肠道疾病、结肠炎】

【易感冒】【贫血、体力不足、易疲劳】

【痛经】【鼻炎】

【近视或用眼过度疲劳】【哮喘、支气管炎】

【孕妇补充】【青春痘】

【高血压、心脏病】【肝炎】

【糖尿病】【慢性肾炎】

【便秘】【脱皮】

【偏食、厌食】【口臭】

【体臭】【高胆固醇】

【腹泻】【头晕、头痛、晕车、晕船】

【耳鸣】【眼疾(夜盲、充血、炎症、刺痛、脸腺炎)】

【容易瘀伤】【疲劳(懒散、衰弱、不喜好活动)】

【头皮屑(干的或略带黄色和油脂)】【头发(无光泽、干燥易损、白发)】【脱发】【心悸】

【传染痔(容易感染)】【失眠】

【丧失嗅觉状】【记忆力衰退】

【月经不调】【口腔炎症】

【肌肉痉挛】【神经过敏】

【鼻血】【发育迟缓】

【粉刺(雀斑、角质化皮肤、黑头粉刺)】【皮炎】

【湿疹(粗糙、干燥、皮肤剥落、红肿、小水泡)】【外伤、骨折恢复缓慢】

【骨、齿脆弱】【颤抖】

【阴道瘙痒】【体内积水】

【指甲白斑】

一.减肥(一个月见效)-------

1.蛋白质粉2瓶(注意:饭前不加糖,睡眠不宜过多,运动适量,减食量,两个小时内不喝茶),每次1勺,早晚各一次,饭前半小时吃。

2.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3.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2瓶,每次4粒,每日两次

4.纤维片2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吃,且多喝水)。

5.钙镁片2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6.要把体重减下来,必须配合每周两次以上剧烈运动,每次30分钟。

二.胃肠道疾病,结肠炎 -------

1.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一次。

2.钙镁片1瓶,每次4片,每日两次(一周以后减为每日1片,每日三次)。

3.B族维生素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4.维生素C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5.小麦胚芽油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6.β-胡萝卜素营养胶囊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7.果蔬纤维片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三.易感冒(一个月见效) -------

1.维生素C片一瓶,每次5片,每日两次。

四.贫血、体力不足、易疲劳 -------

1.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三次。

?2005-9-26 18:30

?回复

218.19.115.* 2楼

2.维生素B族1瓶,首次4片,以后每次2片,每日三次。

3.维生素C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4.铁质叶酸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五.痛经(一次见效) -------

1.钙镁片1瓶,每次4片,每日二次。

2.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3.蛋白质粉1瓶,加红糖,每次1勺,每日二次。

六.鼻炎 -------

1.维生素C片1瓶,每次5片,每日二次(饭后吃)。

2.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三次。

七.近视或用眼过度疲劳 -------

1.维生素A(β-胡萝卜素)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2.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八.哮喘、支气管炎(一个月见效) -------

1.维生素C片2瓶,每次5片,每日三次。

2.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

3.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2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

4.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九.孕妇补充 -------

1.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1瓶,每次1粒,每日一次。

2.维生素C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以上安胎、预防早产、流产、婴儿痴呆和斗鸡眼等)

3.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

4.钙镁片1瓶,每次1片,每日二次。

(以上可使婴儿皮肤白而弹性好,智商高,筋骨发育好)

5.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6.铁质叶酸片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最好在怀孕前就开始吃)(以上可防止胎儿畸形)

十.青春痘(一个月见效) -------

1.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1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

2.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3.维生素A(β-胡萝卜素)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4.甘草锌(市场)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5.维生素C片2瓶,每次4次,每日三次。

6.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

(以上起内养作用,如经济差,维生素C和蛋白质粉可暂不用)

7.经济好——清爽洁面露(280元,可用1年)

经济差——美容香皂(22.10元,可用8个月)

十一.高血压、心脏病 -------

1.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1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

2.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以上可清除胆固醇,自由基,预防中风)

3.钙镁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4.深海鲑鱼油胶囊1瓶,每次1粒,每日二次。

5.蛋白质粉2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饭前不加糖,但在吃了上述营养品15天后再吃蛋白质粉)(15天后,精神状况很好,体质增强)。

十二.肝炎 -------

1.蛋白质粉2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修复肝脏细胞)。

2.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1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清除肝细胞脂肪变样)。

3.维生素C片1瓶,每次5片,每日三次。(增强免疫力)

4.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抵抗疲劳)

5.多酶片(市场)1瓶,每次4片,每日三次。(消化油脂)

十三.糖尿病 -------

1.蛋白质粉2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不加糖)。

2.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1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

3.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4.纤维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十四.慢性肾炎 -------

1.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三次。

2.维生素E(小麦胚芽油E)2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

3.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

十五.便秘 -------

1.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二次。

2.钙镁片1瓶,每次4粒,每日二次(五天后每次1片,每日三次)。

3.维生素B族1瓶,每次2片,每日二次。

4.纤维片1瓶,每次1片,每日三次。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讲:许阳 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院 概述 对餐饮从业人员来讲,只有掌握营养卫生知识才能够巧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让顾客感到饭菜既滋味鲜美、色泽诱人、又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营养素 ?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的能保障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和供给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 ?营养素的作用: 1、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调节生理机能; 3、供给能量。 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能量 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二、各种体力活动的消耗。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 量消耗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第二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点 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基本单位)8种: ?借(缬氨酸)一两(异亮氨酸、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 ?蓝(赖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三、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肉、蛋、奶、大豆及制品; 2、半完全蛋白质:米、面等粮食; 3、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 问题:

我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什么蛋白质? 质量好不好? 四、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 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同时摄入两种或以上的蛋白质食品,使其中的必须氨基酸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要求:1、种属愈远愈好; 2、种类愈多愈好; 3、时间愈短愈好。 2、食品强化:补充不足的必须氨基酸。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含量单位:克/100克 六、蛋白质的来源及供给量 1、蛋白质的来源:一类是动物性原料,含量高,质量好;第二类是植物性原料,含有情况较复杂。 2、供给量:占人体热量的10—15%。必须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完全蛋白质。 第三节脂类 一、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磷脂、糖脂、 固醇类、脂蛋白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1、提供热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提高膳食的感官性状 三、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 1、消化吸收率 2、必须脂肪酸的含量(亚油酸)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A、D、E、K)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膳食中脂类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粮谷类、蔬菜、水果脂肪含量很少,不作为油脂的来源。坚果类食品含有较丰富的脂肪。 五、科学用油: (1)严格控制用量;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营养学基础知识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讲:许阳 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院 概述 对餐饮从业人员来讲,只有掌握营养卫生知识才能够巧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让顾客感到饭菜既滋味鲜美、色泽诱人、又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营养素 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的能保障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和供给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 营养素的作用: 1、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调节生理机能; 3、供给能量。 能量与营养素 第一节能量 人体能量消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二、各种体力活动的消耗。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 量消耗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第二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点 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基本单位)8种: 借(缬氨酸)一两(异亮氨酸、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 蓝(赖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三、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肉、蛋、奶、大豆及制品; 2、半完全蛋白质:米、面等粮食;

3、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 问题: 我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什么蛋白质? 质量好不好? 四、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 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同时摄入两种或以上的蛋白质食品,使其中的必须氨基酸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要求:1、种属愈远愈好; 2、种类愈多愈好; 3、时间愈短愈好。 2、食品强化:补充不足的必须氨基酸。 五、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常见食物蛋白质含量单位:克/100克 六、蛋白质的来源及供给量 1、蛋白质的来源:一类是动物性原料,含量高,质量好;第二类是植物性原料,含有情况较复杂。 2、供给量:占人体热量的10—15%。必须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完全蛋白质。 第三节脂类 一、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磷脂、糖脂、 固醇类、脂蛋白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1、提供热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提高膳食的感官性状 三、脂类营养价值的评价 1、消化吸收率 2、必须脂肪酸的含量(亚油酸)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A、D、E、K)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 膳食中脂类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粮谷类、蔬菜、水果脂肪含量很少,不作为油脂的来源。坚果类食品含有较丰富的脂肪。

营养学基础教案 (1)说课讲解

营养学基础教案(1)

第一单元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 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诚信的职业品质。 教学内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RDA、DRI等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及方法。 重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 难点: RDA、DRI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式提问、讨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较弱,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 课程设计:

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 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 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学基本知识、食品中个营养素组成、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护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整理(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一、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特殊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连续性,实用性及规范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5.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注:职业守则没有对职业目标进行要求 6.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职业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二、医学基础 1.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人体九大系统: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 4.两次生长发育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5.孕期生理性贫血:是指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 比容和红细胞计数均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象。 6.孕早期和孕末期≤110g/L,孕中期≤105g/L。 7.孕期体重增加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孕期体重增加7~8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不计 划哺乳,孕期增重10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孕期增重12kg为宜;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孕期增重14~15kg;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18kg。 8.初乳是指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含有多种抗体。哺乳前6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ml。 9.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10.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11.2岁后体重kg=年龄×2+8(出生体重约为3.2kg) 12.新生儿身长50cm 13.1岁时75cm 14.2岁后身长cm=年龄×7+75 15.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6岁左右开始萌出恒牙。 16.孕妇的生理特点:(1)内分泌改变雌孕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2)消化功能改变胃 排空延迟、早孕反应、营养素吸收量增加。(3)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孕期生理性贫血。(4)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妊娠尿糖。(5)孕期体重增加。 17.老年人的生理特点:⑴代谢功能降低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降低 15%~20%。⑵消化系统功能减退⑶体成分改变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A肌肉萎缩。B. 身体水分减少。C.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⑷器官功能改变 A.肝肾功能降低B.胰腺分泌功能下降。C.免疫功能下降。D.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三、营养学基础 1.五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增加13%。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EAR+2SD 4.营养素的功能: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 5.1kcal=4.184kJ 1kJ=0.239kcal 6.1kcal指1k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7.食物的热价:亦称能量系数,指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1g碳水化合物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食物(食品): 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 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营养素(nutrients)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 ≥28 24-27.9 18.5-23.9中国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超重正常

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 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 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

食品营养学自考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食品营养学03286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营养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与食品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食品营养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食品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食品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与食物和健康关系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养,它是决定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与人类生长发育、智力、延寿、康复以及下一代的成长有关,对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营养科学知识的指导。从实践上看,学好《食品营养学》理论和原理,有助于将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及人们合理营养需要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安排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进健康的目的。本课程还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选用由刘志皋主编、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适合于轻工高等学校食品专业的《食品营养学》作为教材(第二版),全书共包括14章,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第十四章《未来的食品营养问题》。另外教材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的内容穿插在相应章节讲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品营养学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 2.掌握营养学中能量的基本概念,人体的能量需要、加工食品中的能量变化、能量来源与供给量。 3.掌握三类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以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等) 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铜、碘、 锌、锰、、、铬、锡、钒、硅、镍、氟) 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 ⑤水 二、 所需 能量 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为消瘦,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算每日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4=(g) 蛋白质供能1650×(10%-15%)=(kcal) 所需蛋白质的量:()/4=(g) 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 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g) ⑤所需食物举例 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减少粮谷类食物的量(详见表3及表4); 设定每日所需蛋白质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20%,则每日大概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100g,鸡蛋1个,牛奶250g; 设定每日食用蔬菜500g,水果200g,共提供能量约180kcal。 每日所需脂肪(1650-(210×4+60×4)-180)/9=43g,瘦肉及鱼类食品含脂肪2%,牛奶含脂肪约3%,一个鸡蛋含脂肪约5g,则每日所需油约25~30g,坚果类约20g; 最后将以上食物按3:4:3的比例分配于早、中、晚三餐。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Nutriology of Food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 【学分数】: 4 【总学时】: 7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营养与人体需要和健康的关系,掌握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素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社区营养;了解食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代谢,热能来源和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膳食参考摄入量( DRI )相关指标及其制定依据,了解营养与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能力,以便在今后的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㈠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理论知识方面 ( 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营养素在体内的转运及代谢过程;热能的单位、来源及生理值,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特殊人群、特殊作业环境机体营养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膳食参考量( DRI )相关指针及其制定依据。 ( 2 )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和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营养素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常见膳食营养不平衡与疾病的关系;营养强化食品的种类及生产,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 3 )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不同人群营养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 2 、技能技巧方面 ( 1 )根据主要缺乏症,能初步判断何种营养素缺乏。 ( 2 )通过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法的学习,能够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 ( 3 )根据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人体营养需要,正确编制不同人群食谱。 ( 4 )根据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基本能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上得到培养: 1 、知识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编制不同人群食谱,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2 、记忆能力。能够记住基本概念,主要营养素的代谢特点、生理功能、食物来源,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 3 、综合归纳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归纳其营养需要特点;常见膳食营养不平衡与疾病的关系及膳食营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

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

《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38064-65 适用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 总学时数:112 学分:6 理论学时:80 实践学时:32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体育系体育保健专业教研室李迎涛 编制时间:2016年8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保健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体育类体育保健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主要是研究合理选择利用食物及营养素为运动训练及体育锻炼服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营养食物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素基本生理功用,食物合理选择等),根据运动专项特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需要,运用营养学知识合理安排膳食;根据体育锻炼健身的需要,如何运用运动营养学知识进行平衡膳食,达到调节体成分、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等健康目的。 二、总体教学目标 《公共营养基础知识》是一门重要体育保健专业的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初步运用运动营养学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大众运动健身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提高运动成绩、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知识基础和能力。只有学好上述课程,才可能在运动实践中合理应用营养学知识进行平衡膳食,达到调节体成分、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等健康目的。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一、食品 1.食品的概念 2.食品的主要作用 二、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 1.基本概念: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 2.营养素的种类及主要功能 三、运动营养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四、运动营养学发展概况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食品、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等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区分食品、药品、保健品; (3)了解营养素必须满足的二个条件; (4)掌握营养素分类方法及其主要功能;

营养学基础知识题目

第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思考题 能量: 1. 什么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 2. 能量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人体能量的来源包括哪些?它们的能量系数各是多少? 4. 人体能量消耗包括哪些方面? 5. 什么叫基础代谢?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是什么?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有哪些? 6.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占人体总能量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7. 食物热效应的概念?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各是多少? 8. 能量平衡包括哪些?能量摄入不足和过多有何危害? 9. 能量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主要方法有哪些? 10. 参考附录2 表格熟悉能量推荐摄入量的查找,人体能量来源主要包括哪些食物? 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 2、氨基酸的种类包括哪些?并解释它们的概念。 3、氨基酸模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哪些食物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接近? 5、什么叫限制氨基酸? 6、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蛋白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别分为哪些种类? 7、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8、简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 9、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包括哪些方面?并解释它们的概念。 10、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互补应遵循哪些原则? 11、蛋白质的供给量是多少?食物来源包括哪些? 脂类 1、脂类的概念?如何分类? 2、什么叫脂肪?脂肪的生理功能? 3、类脂包括哪些?它们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4、简述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 5、按照三种方式对脂肪酸进行分类? 6、什么叫必需脂肪酸?包括哪些种类?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7、脂肪和胆固醇的供给量各是多少?脂肪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具体分类是什么?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3、简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 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是多少?食物来源有哪些? 矿物质 1、什么是常量元素?包括哪些? 2、什么叫微量元素?包括哪些? 3、矿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钙在人体的分布和生理功能? 5、影响钙吸收率的因素包括哪些?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营养与能量平衡 (一)营养 1、营养素 ●营养素是人体必须有足够的量来保证生长、发育、繁养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目前已知有40-50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并且存在食品中,分宏量(十分之一克)和 微量(微克~毫克)营养素。 2、营养价值 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一般认为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则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否则无营养价值。 3、营养密度 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 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 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三类。 乳和肉--每焦耳所提供营养素既多且好,故营养密度较高。 脂肪营养密度低。 糖块全是能量,无营养密度。 4、营养标签 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 特点: ①真实性;②专业性:语言、文字、图表符合专业术语;③合法性;④科学性 一般用数字表示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并且算出其所占成人每月膳食营养素的供给量的百分数。营养标签有利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健康和营养需要选择食品。 5、营养不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声称有1亿多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 四种情况 ①营养不足如饥饿 ②营养缺乏如VA缺乏症 ③营养不平衡如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 ④营养过剩如肥胖,美国50-59岁人中,有30%以上超重20%。 (二)人体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 ●所有营养素,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 ●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燃烧时分别释放17.15kJ、39.54kJ、23.6kJ的能量。 ●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被氧化分解,代谢废物中仍有含氮有机物(尿酸等),随尿液排出体 外。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的净能 ●碳水化合物17.15×98%=16.8kJ ●脂肪39.54×95%=37.6kJ ●蛋白质18.2×92%=16.7kJ ●生理有效能量或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给的净能。 能量单位为千焦耳(kJ)或兆焦耳(MJ)。 (三)人体需要能量的测定 ●测定能量需要具有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两种。 1、直接测热法 ●使测试对象进入一间绝缘良好的小室中,小室四周被水包围,测试者在室内静卧或从事各种 活动,其所散发的热量被水吸收,利用仪表准确测定一定时间内水温上升的度数,计算测试者散发的热量。 ●此法数据准确度高,但仪器设备投资大,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 2、间接测热法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时,O 的消耗量、CO2及热的产生量是固定 2 的。 ●生物学称为呼吸商(CO /O2值)和氧热价(消耗1LO2产生的热量) 2 ●测定一定时间内O 的消耗量就可计算生成的热量。 2 ●实际应用中,因受试者食用的是混合膳食,此时呼吸商相应的氧热价是20.2kJ,产热量很容 易计算出来: ●产热量=20.2(kJ/L)×O (L) 2 ●此法较直接测热法简便,但受试者须背上呼吸袋。 ●新近研究成功的连续心跳速度电子测定仪,可使热量测定工作快速、简便。 (四)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 生素A、D、E、K等) 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铜、 碘、锌、锰、、、铬、锡、钒、硅、镍、氟) 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 维素和木质素) ⑤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为消瘦,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4=(g) 蛋白质供能1650×(10%-15%)=(kcal) 所需蛋白质的量:()/4=(g) 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 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g) ⑤所需食物举例 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

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发展概况;熟知不同生理时期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膳食安排和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掌握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宝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学知识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们掌握改善生理功能、提高作业效率、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提高我国民族的整体身体素质,早日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素质目标: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发展概况。 知识目标:熟知同生理时期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膳食安排和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技能目标:掌握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宝塔。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掌握营养学的概念。 2、课程内容 (1)什么是营养学; (2)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3)营养学发展概况。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营养学的概念; (2)领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的发展概况; (3)综合应用:营养与优生优育、健康长寿、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营养素(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知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和食物来源,掌握七大营养素的名称。 2、课程内容 (1)蛋白质; (2)碳水化合物; (3)脂类; (4)维生素; (5)无机盐; (6)水; (7)膳食纤维。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七大营养素的名称; (2)领会: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和食物来源; (3)综合应用:每日膳食中七大营养素的供给量。 第三章热能(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能量的需要与供给以及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掌握热能基本概念。 2、课程内容 (1)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 (2)能量平衡; (3)能量消耗的测定。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热能基本概念; (2)领会: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能量的需要与供给以及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 (3)综合应用:每人每天应摄入多少克糖、脂肪和蛋白质才能保持能量平衡。 第四章食物的营养价值(2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加工、烹调和贮存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熟知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2、课程内容 (1)谷类; (2)豆类及其制品; (3)蔬菜和水果; (4)水产类和肉类;

《基础营养学》教学大纲

《基础营养学》教学大纲 供医学技术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营养学( Nutrition fundation) 课程号: 504055030 课程属性:专业课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 学分: 3.0 总学时: 48(理论学时课32,实验学时16)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作为医学技术营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和自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营养素和能量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膳食来源与供给量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等基础知识;了解基础营养学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并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基础营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营养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临床营养及其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示教学难点) 绪论 营养概念、营养素分类,营养学内容及发展。膳食、食物和营养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食物消化吸收过程。 第一章蛋白质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氮平衡*、分类及意义,必要氮损失(ONL),影响氮平衡的因素。必需氨基酸概念,氨基酸模式、参考蛋白质、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食物蛋白质含量,食物蛋白质消化率(AD,TD)及其影响因素,生物价(BV),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氨基酸评分(AAS,PDCAAS)*。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蛋白质分类和食物来源。 第二章脂类 脂类的分类,代谢和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命名,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食物来源。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膳食纤维的概念和功能,乳糖不耐受,血糖指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四章能量 能量单位、来源与能量系数。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体力活动分级,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方法*,呼吸商(RQ)的概念,食物的氧热价。 第五章矿物质 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理作用剂量带,矿物质的相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考试是生态环境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相关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生态环境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原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适于从事生态环境类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掌握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土壤和植物营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知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识 2.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 3.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用术语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解释 (二)基本原理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土壤物理过程、土壤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土壤退化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与分布的基本原理。 2. 营养元素的功能、养分吸收机理、养分运输与再利用、土壤养分有效性、植物对营养逆境的适应性、肥料的基本性质、肥料的合理施用原理等。 (三)基本问题分析

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土壤现象分析、土壤过程机理分析、土壤实际问题分析; 2.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成因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分析、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土壤学知识75分,植物营养学知识75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基础知识 30分 名词解释题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基本原理 30分 简答题 6 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基本问题分析:90分 论述题 6题,每题15分,共90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 素(维生素A、D、E、K等) 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 铜、碘、锌、锰、、、铬、锡、钒、硅、镍、氟) 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⑤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为消瘦,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4.计算每日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4=(g) 蛋白质供能1650×(10%-15%)=(kcal) 所需蛋白质的量:()/4=(g) 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 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g) ⑤所需食物举例 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减少粮谷类食物的量(详见表3及表4); 设定每日所需蛋白质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20%,则每日大概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100g,鸡蛋1个,牛奶250g; 设定每日食用蔬菜500g,水果200g,共提供能量约180kcal。

食品营养学案例分析

高纲108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286食品营养学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营养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与食品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食品营养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食品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食品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与食物和健康关系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养,它是决定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与人类生长发育、智力、延寿、康复以及下一代的成长有关,对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营养科学知识的指导。从实践上看,学好《食品营养学》理论和原理,有助于将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及人们合理营养需要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安排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进健康的目的。本课程还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选用由刘志皋主编、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适合于轻工高等学校食品专业的《食品营养学》作为教材(第二版),全书共包括14章,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第十四章《未来的食品营养问题》。另外教材第十一章《营养与疾病防治》的内容穿插在相应章节讲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品营养学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 2.掌握营养学中能量的基本概念,人体的能量需要、加工食品中的能量变化、能量来源与供给量。 3.掌握三类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以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4.掌握维生素的特点、分类、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在食品加工、储存中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 5.掌握矿物质的功能、食品的成酸和成碱作用,了解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